这部作品的主要意义,相较于故事情节本身,更在乎于它的故事架构以及价值观体现。
它的显著特点在于:1 开放式架构。
《永生之酒》从牵涉范围,故事开始点,结束点,等等各方面都保持了开放式的架构。
而不是我们常见的故事开头“很久很久以前……”和故事结尾“从此,王子和公主就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作者就像副社长一样,刻意地让读者跟随着他一起想象:“你看那只老鼠,就是被注射了永生之酒的老鼠,想象它之后的鼠生。
是不是又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冒出来了呢?
”整个故事的淡入淡出效果很棒,故事既不因为某一个对象(个人,群体)的困扰或幸福开始;也不以某一个对象的成功或者失败结束。
2 多主角系统。
副社长绝逼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啊。
这个故事中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具有这样的一个特点:若你将其作为这个故事的核心来对这个故事进行考察,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新视角会给你对这个故事带来一种全新的观感。
这是绝大部分故事所不能具备的。
绝大部分的故事通常只有极其有限的一个或者两三个视角,你透过这些视角,可以看到故事的全貌,但若是试图透过其他人物的视角去观测这个故事,就会发小小说所提供的信息太少,透过另一个人的视角只能看到这个故事的某一个剪影,或者并不明晰的残缺不堪的过程。
成田良悟的这部作品,就像是个比较完备的大世界,当你透过某一个人物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时,会在这个世界里看到一个属于这个人物的较为完备的故事。
由于视角的不同,立场的不同,这个故事的悲喜剧性以及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也会大不一样。
3 多视角的评价体系。
在这个故事中,究竟谁是最强?
我认为这是极难下定论的。
即使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强(比如克雷雅终究是爆了拉德桑的菊的),但至少多角度的最强还是显然存在着的。
甚至在单方面,最强之争仍然很模糊。
战力最强的是永生者还是克雷雅,甚或是解裤子?
情报之王是社长还是亨利,或者是副社长?
在拷问方面究竟是克雷雅还是奇克更强?
谋略方面切嗣或者拉克哪个更有城府?
人格魅力方面,艾玛,修依,麦萨,妃萝,哪个是万受之王?
即使让你依据自己的喜好去进行选择,依然拥有无数种可能性。
整体上而言,这部作品的构造是极力去中二化,哦不,去中心化,并且极为成功的。
在这一点上,我尚且没有看到哪部作品能够超过它。
==========================我是乱点鸳鸯谱==========================战斗能力爆棚的拉德桑却被维诺抓住了弱点,损失了一只手臂。
他是一个非常有趣而且其实很有爱的杀人狂。
其杀戮并不是滥杀,而是要给人带去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的敬畏和珍惜,并不屑于杀死那些知道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人。
这个人让我想到安东·奇哥。
实在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家伙。
从来不作战的笨手笨脚的艾玛桑坚持以微笑和快乐拯救世界,却以个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恶魔先生的助力,连修依酱也视之为好友,说他是故事中的幕后推手,希望源泉也并不为过。
修依酱(不要和我争我这是吐槽)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和剧作家,由于不必担心死亡的来临,他冷酷又充满怜悯地利用世人的生命来上演一出出的剧本,时不时获得意外的结果,并借此获得了一些意外的收获(夏奈为他割断了自己的声带)这种疯狂但却充满美感的探究世界的方式也着实令我心醉神迷,并不通过战斗,而是通过智慧来追求世界根源的实力并非是拥有单纯热情的武斗派们所能理解的,仅仅因为教父形象就能够使一群战力非凡的不法分子为之干涉朝政,就个人影响力而言深不可测。
最刷新世界观的人当然是“维诺”克雷雅了。
综合战斗力无人能敌,而他变态的世界观——这个世界不过是我做的一场梦而已——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种中二的世界观如果是事实的话(故事确实是维诺的一场梦),这个故事的视角又被大大地改变了。
从这个视角来看,维诺根本就是“无敌”的,永生也顶不住你关电视啊对不对。
故事中的大反派塞拉德在我看来实际上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
他的主张从一开始的,试图通过吞噬他人来快速地了解世界,到了后来,吞噬普通的永生者对他来讲已经没有多少助益了,便力图使永生之酒的生产扩大化, 保留下拥有重大价值的人类,使他们为这个世界不断提供非同寻常的“价值”。
这个人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冷酷果决,但他之对于世界并不见得是有害的。
能够将永生之酒该如何使用这一课题提升到政治层面的人,整部作品中似乎也就只有他了。
解裤子酱:个性十分奇怪的一个小不良少年,看起来无论是战斗力,人格魅力还是性格特点都不像其他几个人那么具有吸引力,这种羞涩温柔,怯懦又勇敢的小蓝僧严重戳中了他身边的大姐和壮汉(主要是壮汉啊有木有!
)的萌点让他们纷纷对其关爱有加,器械有加,OOXX(大雾)。
解裤子作为不良少年团体的领袖,其决断力,战斗力,亲和力等各方面都十分优秀,虽然大约不符合大部分骚年们心目中那种仗剑闯天涯的杨过形象(每个骚年心目中的自我完美形象大概都是杨过吧?
),性格有一点点变态,但其成长资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罗尼桑:这个故事中的另外一个“源头”,所有永生之酒的“来源”,无所不能的炼金术师,恶魔桑。
艾玛桑的好基友,因为常常被艾玛桑推倒而总是傲娇地扶额(大雾)。
站在炼金术顶峰,一定程度上置身事外地观看这一出出好戏的罗尼桑着实令人高山仰止,甘多三兄弟:拉克桑作为外交部的大将风度使得甘多家族在黑帮斗争中处于一种十分优雅而有利的地位,其冷静的判断头脑和不凡的身手也使得他在这帮独具个性的人像群中仍然显得卓尔不群,最重要的是和麦萨桑轮流爱护妃萝酱的事迹令人心驰神往(Oh, tell me I'm wrong!!)。
奇斯桑是个默默守护家族的主妇形象而贝尔格虽然略暴躁但萌点多到过分何况让人觉得十分可靠。
奇克:动画表现过少了。
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天使和恶魔的结合体。
由于“同理心”损坏了,而成为作品中最能够承担“拷问者”这一身份的人,对拷问艺术的追求十分执着,继承了钟表匠父亲在技艺上的一丝不苟,恐怕克雷雅也得向他学习拷问技术啊。
我其实最喜欢思考的问题是把切嗣君交给奇克君的话,他会不会很怀念菲尔梅特呢。
唔我真是太恶趣味了。
亨利:daily days里的死鱼眼,喜欢吃小零食。
难道就没有人和我一样萌这个家伙么?
间谍水准一流,操控情报手段高超,连前FBI成员尼古拉斯也被他玩弄在手掌之中,深得社长信任,极少数能见到社长真面目的人,反正他一出场我就被萌得七荤八素。
伊芙:本作中如同天使一般圣洁而勇敢的存在,兄控,虽然我认为伊芙视角也会是个好视角,但是若让我从伊芙视角出发观察这个世界的话我会变得很崩坏(请大家原谅)达拉斯:一个人渣的妹控。
说实话我觉得他和衣服俩人凑在一起就够写一部那神马小说了。
咳咳。
俩人之间的那神马情真是密不透风,无缝插针啊。
sigh。
我就不继续崩坏了大家请尽情YY,如果有写出那神马同人的话请务必艾特我。
麦萨桑:(喂,为毛现在才提麦萨桑和妃萝酱!
不好意思,我走题走开心了,忘了这俩传说中的主角)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大概指的就是麦萨桑了。
在本作中是个少有的人格完人。
但性格相比于很多比较变态的人类而言,缺乏坚毅勇敢的一面,总是逃避自己的罪责,不敢与塞拉德正面抗争。
深爱着自己的小男宠妃萝。
妃萝:性别为男的小萝莉,特长是卖萌,傲娇和少年健气拳(喂喂喂!
),是个早晨刚接受了男友麦萨送的帽子晚上就和女友恩尼斯私奔,然后隔三差五地去勾引拉克的小贱人。
健气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
从他的角度出发就完全成了我帅我健气,我有后宫我自豪的少年后宫剧了。
略惨不忍睹。
切嗣:性别为男的小萝莉二号,特点是腹黑,傲娇,多疑,实际上是抖M属性,整部戏中他最幸福的时刻恐怕莫过于被克雷雅蹂躏,再次回想起心爱的菲尔梅特的时刻了。
说实在的,虽然切嗣在故事中得以发挥的机会不多——实在是因为他身边的“纯粹”的人太多了。
这些人的目的太过纯粹,以至于超乎了他的预计——对正常人的预计,使得切嗣的手段受到了很多限制。
以切嗣的城府去横扫世界是颇为轻松的,尤其是他那张幼齿傲娇,我见犹怜的小脸蛋儿,足以使他成为整部作品中最棒的一名阴谋家。
恩尼斯、夏奈尔:被拯救的三无少女一号和被拯救的三无少女二号。
说实在的在这部满满是基情萌点的作品当中总觉得被拯救的三无少女这样的萌点实在是有点微不足道了。
艾萨克、米莉亚:白痴盗贼夫妇A,白痴盗贼夫妇B。
大家都觉得这对白痴夫妇是把剧情连结起来的重点。
其实我对他们俩的解读是这样的:数列勇者(n):勇者0(麦萨,甘多,妃萝),勇者1(解裤子,尼斯,不良团伙),勇者2(恩尼斯),勇者3(切嗣),勇者4(克雷雅)等等,出城打怪练级,遇敌,白痴盗贼夫妇A,白痴盗贼夫妇B,打一下就死赚得经验还多。
于是大家开始疯狂地虐白痴盗贼夫妇A和白痴盗贼夫妇B。
再接着大家注意到了彼此。
“啊,原来你也在这里打白痴盗贼夫妇练级啊!
”于是大家开始组队打白痴盗贼夫妇练级。
白痴盗贼夫妇就像是国王史莱姆(经验高,容易死,被舞娘姐妹用针刺一下就爆掉了)一样的存在啊!
长相很萌,吸引仇恨值,帮助练级神马的。
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萌物。
副社长:整个故事的讲解者,其评语独到而富有魔力,为《永生之酒》揭开了其意义背后的意义。
他就像是成田良悟自己的化身,在这个故事中给人们作导读。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在故事中的影响力不才是最大的么?
顺带一提,他和成田良悟本人必然都是傲娇的萝莉控==========================我是乱点鸳鸯谱结束==========================《永生之酒》里,自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主角。
配角是那些,为了展示它所衬托的人物的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往往只有比较单薄的一面或两三面,人格塑造并不完善,也就是说,配角并不足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只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剪影的扩大化甚至是绝对化。
当一个故事中,只有一两个主角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意识到,“主角以外的那些人物太过单薄了,实际上一个人不应该是这样的”,但当故事中的主角足够多,人们大脑意识的捕获能力超载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忽略掉那些单薄的配角的身影。
人的大脑在阅读小说,戏剧作品时,就好比一个但目标或者多目标的追踪瞄准仪。
当可追踪目标的数量还没达到上限时,他们就会追踪一些其它的目标,进而发现,“这些目标的行动模式与自己之前追踪的主目标们不同,它们的行动模式单一无趣,无需追踪也能够被捕获”。
从而意识到,故事就是故事,它所创造的世界是不真实的,是但当你的追踪能力满载时,你可能就很难有余力去追踪那些十分不引人注目的配角,这个故事从而给你带来一种类似于在观察真实世界的感受,使得你的观感更加丰满舒适。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单个目标的行为模式复杂度和魅力,使得读者(观者)可追踪的目标数减少;第二种是增加目标数量,即广度,撑爆观者的追踪能力。
而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圆满撑爆你追踪能力的故事。
《永生之酒》在不失深度地广度扩张上做了极大的尝试,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这是我深爱此作品的重要原因。
我想,看《永生之酒》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多元化,开放化的心态,知道选取一个角色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是不完善的。
作为一个故事阅读者,尽可能地转换角度地去看世界,让这个世界保持它本应具备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有多少人就至少有多少种故事”,读小说,通常就像刷机一般,是在“刷入世界观”,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把作者的世界观刷入自己脑中,如果刷不进去的话,就会对小说进行排斥。
而《永生之酒》却是一个提供给你十分多样化的世界观来选择刷入的N in 1游戏卡,N in 1本身也恰恰是它想要刷给你的世界观之一。
让《永生之酒》带给你全新的故事观乃至世界观和故事体验。
听配乐就明了了啊,是像星际牛仔,混沌武士一样的番啊。
不过更那两部比还是有挺大差别的,至少那两部有个小结尾。
艾萨克和米莉亚永生了真好啊。
这吃掉方式也太简单了啊,确实很容易寄了啊。
哈哈,最后也没给恶魔什么的来个设定或补充,只能给哥们来杯Baccano的image了啊。
“总之这个故事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才能完结呢?
嗯,真是个难题呢,k'a'lulu'~。
难道说你还在寻找这个故事的男主角吗?
k'a'lulu-,你应该从元素中解放出来,把故事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这个元素扔掉。
故事本身就没开始也没结束,有的只是人与人连接的羁绊,永恒和拓展之意。
故事永远不会有完结,K'a'lu'lu'~。
那么,为什么故事无法完结呢?
你说为什么呢?
XXX传达让人觉得故事有可能还会继续的可能性。
三分。
这个问题的答案留下来会比较好。
为了你好,我简单的说吧。
因为快乐。
你会不会想这只老鼠现在会在哪里做什么,会不会想从此以后会有怎样的经历,想象一下吧kalulu,趁现在。
正是如此!
kalulu~”
当看到它的介绍时,首先我确定它合我口味。
然后我觉得估计又要很血腥了。
当看完后我发现,血腥不过是个形式。
其实这部作品如果让某些人当成暴力恐怖片、动作片、黑帮火并片、穿越系、帅哥靓女杂烩煮来看的话,一定会令人失望而归。
因为这些其实是个幌子。
如同很多人所接受不了的金属音乐,整天有人抱怨那些疯子吼出来的全是噪音,其实如果你能够达到那个欣赏水平,就会发现很多的暴力只不过是个摆设,你会为其优美的吉他旋律和富有思考的歌词所感动。
很多人评价这部片子一上来就提到它的故事讲述手法。
其实我真的已经见多不怪了,手法是表现形式的一种。
既然我看动画是为了从作品中得到对我有所启发的道理和知识,我就会贯穿这种外壳而冲向它的内心。
所以一切对于故事结构上的东西我就不想写了。
这种东西不应该被争论,而且争论起来也毫无意义。
当我们还在揪心于铁路跟踪者和拉德的超神杀戮时,我们应该想想,其实这部作品中杀戏最重的列车中,除了托尼(车发动之前死的,不应该算),死去的都是些本来就该死的人。
我们的血腥不过是落在了恶魔的身上,没有滥杀无辜。
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变态背后闪烁的人性,以及那种乐观和对人类社会积极向上的思考。
整个一部作品搞来搞去,还是很千年俗地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以被诸多伪文艺青年所鄙视的大团圆结局收场。
但是,在看完这部作品后,我并不讨厌这种俗套。
我并不希望我看到的每件作品中都拥有悲伤、痛苦、抑郁的BAD ENDING。
我们的世界的确很残酷,但是这种残酷任何人都无法避免。
我们能不能选择乐观地去抗争而不是悲观地堕落自弃呢?
我不清楚别人收集一些黑色事件资料的动机是什么。
有的人为了满足他的灵异恐怖嗜好,有人为了刺激消遣。
对于纳粹集中营也好,开膛手也好,曼森也好,水晶湖也好,我对他们的了解和收集是为了自己能从中产生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并且能从这些思考中得出一些东西并受到启发和影响。
另外,这部作品很意外地让我对金属乐的起源有些感触。
当你作为社会受压榨的工人群体,日复一日地工作在永远被噪音和空气污染的工业城市里,穿着自己那简直可以脱下来去炼金的工作服,天天为尘肺之类职业病所困扰。
你没有放松可言,面对习惯性的恶劣生活,你会产生各种怨言,无论是对待遇的不满,还是对于政府政策的不满,甚至是工友之间的打架斗殴。
你的父母是工人,老婆也是工人,孩子将来也只能当工人,你面临着一种可悲又无奈的处境和压力,你疯狂你抽搐你咆哮你抓狂。
你想发怒但是怒了又能怎样?
你的暴力宣泄了又能怎样?
在吉他作为全民乐器的西方,当几个吹着口哨的工人闲暇无聊拿乐器打发时间的时候,人们很自然地会利用这种大众的娱乐休闲手段发泄自己。
艺术来源于生活,他们突然想到把工作时的金属摩擦和敲击声加入到他们玩的乐器中。
他们使用这种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噪音加上他们的满腹牢骚和对生活命运的思考充当歌词。
越来越多的人来一睹究竟。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种发泄方式。
他们越来越感到自信,他们开始到处表演,人们为之而疯狂。
这就是金属乐的诞生。
金属乐不是哪个鼻祖人物鼻祖乐队从石头里生出来的,而是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慢慢积累出来的。
然而《BACCANO!》并没有想告诉我金属乐是咋回事,只不过是我自己受到其中部分内容的影响而进行的思考。
结尾说点别的,这部作品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可以站到近乎于《星际牛仔》那个高度上的动画。
当然由于动画是由轻小说拍过来的,功劳原作者占很大一部分,但是成田良悟们也很不错。
我希望这种作品能够再多一些,因为它没有为商业而商业,它给了我诸多有益的东西。
最近看完了 永生之酒一共才16集 (每集30min我居然看了20天...春节 业务忙 是的 业务忙...)说“喜欢” 有点太单薄了 那...写个日志来表达吧啊质感很不错 故事也讲得很有意思说到这里 感兴趣的朋友已经可以去下了 再往下看我的解析 之后看片子就没意思了 是吧是吧质感很不错 从头到尾都是雾都伦敦的感觉 栗色的朦胧灯光 褐色的斑驳的墙壁 室内木质的地板 还有到处泛滥的红酒气息 以及一些夜色下的不安全感,貌似什么罪恶都有可能 是滴 一切皆有可能:-D故事讲得很有意思 可以用两集讲完的内容 讲了13集(故事在13的时候就明朗了)有点像拼图 每个角色手里都有一块 还是不同年代的 大家的拼在一起 就完整了 最后 作者又用了3集来揭开所有谜底 以及道明意图何在 ;(优雅地鼓掌)比较欣赏的不是他讲得很纠结,而是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正确,每个角色都应该有 自己的故事,一个事件,并不是主角救了美女就完事这么简单,大家的 行 为 方 式 都有 动 机。
从各人作为主角的角度看,有各人的故事,这样子,角色的性格较为饱满(当然弊端是太繁杂了)。
说道角色的性格...天哪在明快的片头中,登场角色奇多,还都是乱七八糟的英文名(作者的英文水准可见一斑),故事大概时这样:整个故事从列车出发 开始,到站 结束。
200年前(吧),一群术士在船上研制永生之术+遭遇恶魔=成功开发永生之酒,喝了的人在永生的同时,获得能力:可以通过接触来相互交流知识,当然也可以将对方完全吸入体内,获得全部。
野心家Szilard,想拥有永生之酒的制造方法,开始吸取他人,然则在获取一半知识后然,被打入海里...(这一段很少,申明,这不是科幻大作,没有魔法之类的东西,只是通过 永生之术 这个道具来讲事)1930年(日期不重要,就凭记忆吧),野心家Szilard手下根据已有的一半知识研制成功永生之酒,却因为意外火灾只从实验室中带出2件成品(作者居然连火灾的起因都有交代...)出逃中丢失,流落黑帮巢穴,在Szilard的人造人追逐它的同时,遭遇了纯情爱人,脑残大盗二人组意外获得,并意外将它用作庆功酒,与个黑帮头目们饮尽... 1931年,列车上,身着白衣的团伙以杀人为乐(穿白色时因为染很多血会很好看),身着黑衣的“乐团”为了挟持列车交换主人出狱(车上有州长夫人及女儿之类),脑残大盗二人组是...脑残(脑残果然时王道),由刺青少年带队的团伙为了盗取车上的军火,扭曲正义感的乘务员原来是强人斯基--技术最强悍的列车幽灵,为情报社干活的身手敏捷小女孩,实则200多岁当年在船上喝过酒的小男孩...为了不同目的开始厮杀。
结果:白衣团长为救爱人跳车,黑衣乐团中的女人(主人的女儿)在与列车幽灵火拼中产生感情,脑残二人组感化了心存怨念的不死小男孩,报社小女孩在搜集情报过程中被幽灵“查票”摔下车,刺青少年用强大的勇气击败了敌人,获得军火...结果很多,过程很复杂。
结局:各人都“长大了”(包括那些老不死的)情报社社长的萝莉问:“社长大人,故事为什么没有结局捏?
”社长:“你觉得呢?
”萝莉:“留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性比较吸引人”我:“故事应该没有结局,生活活生还在继续”社长:“说一个比较容易懂的答案吧,因为开心”萝莉:“不是也有悲剧结尾的故事么?
”社长:“那也是开心的一种哦”前故事中一只喝过酒的老鼠过马路被压死了,小萝莉被吓到,然后老鼠复活,社长让萝莉看,并且想象它之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以后又会怎么样,小萝莉说:“好开心”(这就时结局吧,是的,结局是,开心地活活,一切皆有可能,O(∩_∩)O哈哈)为了盗取地球的宝藏,在山里淘金半年,为了正义打劫黑帮,还到处留影,为了救小男孩跳出列车,过了若干年后,他们惊讶的发现自己没有老,然后感叹,然后,然后...笑哈哈地跑了,是滴,我们要向脑残不死二人组学习,无忧无虑地笑着活下去(重复:脑残果然是王道)动漫果然比电影来得更有张力(还更便宜) 另外鄙视一下以为动漫是小孩看的/动漫是蜡笔小新,美少女战士之类/动漫是鬼子毒害少年的鸦片,亲爱的不要太片面,国产电影那么正经也有人拍A片另外,剧中最喜欢的角色是,当当当当!
Ladd Russo!
极端 癫狂 随性 任性哇嘎嘎嘎嘎Suki当初在看的时候感想巨多,恨哪没有拿本子记一下,现在在枯竭了(PS如果你喝了永生之酒 不老不死 你要干嘛捏?
)
1711年在大西洋上,背井离乡的炼金术师们从恶魔手中得到了一样东西——那便是永生之酒。
喝了永生之酒的人无论受什么样的伤都不会死,唯一的致死的方法是喝了永生之酒的人自相残杀。
然而船上的“永生者”们却在一个一个消失。
1930年代的纽约的黑道中,年少有为的菲洛、傻瓜盗贼夫妇、200年老不死的炼金术士和他的助手,以及菲洛从小的玩伴、豪门千金、恐怖组织成员、年轻的列车长……这一群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却因永生之酒的复苏让他们的命运开始复杂交错起来。
人心永远都是最不可测的。。。
日本动画我看了很多,这部给我留下了很特别的印象。
这是一部叙事方式非常特别的动画。
我这次给的是还行的评价,因为对于很多东西我的评价都是还行,请不要因此而责怪我。
这部动画的主题其实并不是很新鲜的东西,很多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对这方面的话题以不同形式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讨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片最具有争论的是它的叙事风格,多线式剧情。
在我这种只是纯粹以娱乐自己为目的的人来说,这种叙事即烧脑又多余,但对于追求艺术之美的人,是一种极为大胆的尝试,这种方式难以让大多数的人(就像我这种只是为了一时的娱乐的人)所接纳,所以这片子并不是很火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欧美的故事,但给我的感觉却是太具有日本风格了,形形色色的人犹如百鬼夜行中的鬼怪,各具特别的性格与行为方式。
看了欧美片再看日本动画,明显的能感觉出两者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把日本人的灵魂放在欧美人的身上,对我来说多少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总体的故事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也是我看这个动画的原因,但在人物设计上还是太过日本了点,或许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首先,我是超级喜欢这样的叙事结构的,相见恨晚哈哈,看了两遍。
关于Dallas线bilibili弹幕里大部分弹幕认为Dallas线是1932年的,看第二遍的我仔细关注了一下时间线,觉得很疑惑,大致整理了一下,希望有所帮助。
EP03 2min,1932年,打捞dallas哥哥了EP03 3min 1931年,黑帮进入报社EP03 11min bilibili都说哥哥线是1932的,从eve进入报社,黑帮离开EP03 17min,eve进入情报社,带着管黑人管家,黑人情报员登场。。
EP06 21.5min 1931 eve被设计一出门就遭Gustavo绑架之后,情报社长在办公室就知道了,然后社长提到了不要介入Gandor和Runorata的内斗。
即使什么都不做,都会在内斗中受到牵连,因为Vino受Luck Gandor邀请,正从火车赶来。。。。
证明,找哥哥是从1931-1932,因为据说火车是1932年1月1日到站的8th 2min 关于笨蛋夫妇被一群警察讨论,之前是小案子,包括抢巧克力@OP,被通缉是因为抢了Eve Genoard家8.5min 买完帽子后来Eve家抢劫了,这是火车前的哟。。。
22min 被偷后Dallas回来了,Eve睡醒了看到哥哥好开心,但是楼下管家报了被盗,然后Dallas就开始变脸了。。。
然后镜头切到了Eve被绑架的分镜,然后,方糖哥(报社在RUnorata的卧底)放纵Eve逃跑RUnorata 中层直接去Gandor家要Eve。。。
13th 15min 1932 RUnorata 大boss直接来Gandor老巢询问Dallas下场,luck说出了河底的秘密,再次证明,找哥哥是从1931-1932.1.1,找到是1932了关于1931年喝酒的过程喝酒是很凑巧的事,笨蛋夫妇打算去抢小黑帮,先去Gandor家踩点,结果碰上了抢了⑨出来的Dallas一伙儿,胡椒粉助攻,抢来了⑨。
发现不是钱是⑨后,去了Firo的M家踩点,穿成牧师装扮进去了,目标就是金库。
然后就转到了楼下开会的上面,被旗袍侍女发现,扑倒,同时楼下开枪庆祝,一开始Miria以为Issac死了,结果是个误会,只是打中了帽子。
然后因为之前在帽子店何刚Firo见过,就被邀请一起庆祝了。
两瓶永生之酒也就被M家中层和笨蛋夫妇一起享用掉了。
Rony恶魔是在的,一脸无奈,最最最关键的是,最后打赢了大Boo之后,Rony没有指出吞噬的秘密,大家也就开开心心地活下去了。。。。
both黑帮and笨蛋夫妇。
看完了,不是好动画。
1.信息量少,多个故事的主体和细节都不够丰满,事件不够冲击,故事平庸,这样不丰满的故事,其实花更少的时间就能讲完。
2.故事质量差,不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会让我爱上这些故事。
这样平庸的故事没有讲述的价值。
3.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差,拖拖拉拉,节奏不够快,叙事技巧不成熟,该简化的对话和情节不简化。
剪切拼贴的连接点的选择不好,所以给我的记忆不深刻。
4.人物性格不鲜明,假装鲜明的感觉。
不少人物的设定还是能简单归纳为俗套的属性:无口,萌萝莉,腹黑正太 等。
和其他作品的人物没什么差别。
笨蛋夫妻的设定,很久以前在浦泽直树的漫画《monster》中出现过几页。
总的来说,监督用了16集的时间讲了一个8集就能讲完的不吸引我的不精彩的故事。
很多人学盖里奇,这是个失败的例子。
有了失败品,和好作品一比较,就能显示出好作品有多好了。
【举例】人物对话不聪明不个性,假装聪明假装个性的感觉。
例如第一集的副编辑角色,好像是监督对声优说:你念这台词要念出聪明人的感觉。
所以声优就努力朝着那种感觉靠。
没有一种聪明人自热而然的讲出聪明话的感觉。
可能是人物塑造本身就不成功,人物的台词也设计的不好。
就是一副空壳。
之前一个月利用每天晚上的时间把成田良悟的两部作品都看完了。
无头骑士异闻录几年前看了开头,但没有看下去。
这次终于枉顾4季之巨,把它看完了。
总体来说如果不是对其期许过高是不会特别失望的。
作品有非常出色的叙事能力,但这种能力格局偏小,缺乏长篇伏笔和最恰当时机重述剧情的策略,只能把单集或串联2、3集的小事件描绘得精彩纷呈。
人物是非常大的败笔。
几个主角都是一种“想当然”的方式在推动剧情,几乎所有人都以偏执为自己的底色——无头骑士对头,之后是对新罗的偏执、新罗对赛尔提的偏执、首领对杏里的偏执、瓦罗娜对静雄的偏执、折也对人类的爱的偏执、两个女人对诚二的偏执、诚二对头的偏执等等等等。
但在所有这些偏执的情感和人物中,最可信的唯有新罗和赛尔提的感情,这也是他们之后成为了主线的根本原因吧。
因为以作者这样暴力推动剧情的方式,其他的线在事实上已经失去了描述的意义了。
偏执确实不需要解释原因,但偏执也不需要解释结局,一个所有人物都偏执的世界中,任何事情的发生与不发生都不是出于选择——这也是我说成田良悟把人物想当然去刻画的原因。
尤其罪歌这个bug式的存在虽然丰富了“都市传说”黑暗深邃的一面,却实在是个巨大的、难以描述清楚的漏洞,和它类似的还有第三季突然冒出来的瓦罗娜,塞门这条线之前铺垫不够,瓦罗娜只好靠和静雄来一波感情强行续命。
永生之酒的叙事更精彩,因为它就是在两个个十分狭小的空间(召唤出恶魔的船、发生屠杀的列车)和三个时间点进行叙事。
因为点的有限和狭小反而激发了叙事线编织成网的坚实和细密。
不过遗憾的是,这部作品中也是几乎人人都是偏执狂的世界,不需要解释的屠杀的欲望、永生者互相残斗、笨蛋盗贼难以形容的好运气…… 不过值得表扬的是,去中心化的叙事使得看起来的大boss也不那么重要,无所谓大boss,也就无所谓主角和英雄。
一个反直觉的叙事范式配合一个反直觉的世界,恰也是合适的。
永生的代价是什么?
记得《灵魂摆渡》里讲了一个永生的故事:民国时期,妓女A是当时鼎鼎大名的一代名妓,对男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B是当时革命党在本省的会计,负责保管革命党的革命资金。
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后B对A情根深种,不可自拔,于是动用革命资金为A赎身,并且买了栋大宅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A,B两人为了能够永远在一起,向神秘人购买了据说能够长生不老的太岁。
可是长生不老是有代价的,每个人服下太岁之后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服下之前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两人同时服下太岁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B变成了A,成为了和A一模一样的女人,他将以这种形式长生不老;A变成了需要不停地吸取他人阳寿的怪物,一天不吸就会容貌溃烂,奇丑无比。
A为了不让B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离开了B,开始了流浪吸取他人阳寿的生活。
是不是很讽刺,两人为了永远在一起选择永生,可是永生的代价是不能在一起。
这样的永生,不老不死,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吧,惩罚两人的贪婪,让两人在绝望的没有尽头的时间里独自舔噬伤口。
《永生之酒》也是在讲永生,可是似乎并没有讲永生的代价。
虽然人性的贪婪造成了很多的杀戮,但这并不只有永生才会如此,任何巨额的利益都会造成掠夺和杀戮。
本剧更关注的是永生之后对生活的影响:Maiza由于是唯一一个知道永生之酒配置方法的人,遭到了Szilard的不懈追杀,弟弟和很多人都惨遭毒手;Szilard为了得到永生之酒的秘密,在追杀Maiza的同时,自己开始研制永生之酒的秘方,并且制造了很多人造人为其卖命;Czeslaw Meyer和哥哥同时喝下永生之酒后,哥哥开始对他实施各种酷刑,以此测试永生的极限。
Meyer不得已吞噬掉哥哥后,开始不信任他人,并且开始吞噬其他不死之人。
因为在他眼里,你若不吞噬其他不死之人,早晚会被他们吞噬。
每个人的生活都因为永生变得面目全非。
可是看完之后还是会觉得这是个温馨的故事,可能二次元才真的是“站在宇宙的中心呼唤爱”吧。
Elmer掉进大海都快被淹死了,对恶魔许下的愿望竟然是让恶魔一直陪在Maiza身边以补偿他失去弟弟的痛苦,直到Maiza重新露出笑容。
Isaac和Miria两个笨蛋夫妻怪盗,每天都笑眯眯的没有一点烦恼,做出来的事情虽然滑稽但动机都是爱。
两人单纯善良到对谁都不惮以最大的善意去揣测,让心灵几乎干枯的Czeslaw Meyer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情,让人造人Ennis开始背叛自己的“父亲”。
可以说,这两个人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也是本片最温馨感人的地方。
难能可贵的是,两人意识到自己永生不会衰老之后,第一反应竟然是“我们每天都会重生,每天都是我们的生日,啊,太美好了”,多么乐观的两人啊。
看了本片才知道,沉迷二次元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单纯善良的好青年。
推荐哦
看了十分钟,很累,完全看不懂在讲什么
成田良悟,典型的……叙事有点太乱了
從煉金術士開始爛,我更被結局雷到了…………………………
十年后回头补番。叙事结构确实精巧,然而人物塑造实在二次元得过于不真实了。这样(几乎每一个都有奇怪的脑回路)的主角众也只能通过动画才能毫不违和地呈现了吧(虽说吐槽一部二次元作品不够三次元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楠
亚人借鉴(chaoxi)的又一对象?不好看,人物塑造非常辣鸡,剧情也很平淡,想阐述什么完全说不清楚,直接导致看完啥都不记得。插叙,倒叙存在的意义不应该是创造悬念再解释清楚么,完全看不出有啥悬念,整个作品平淡的像杯水。
亮点有很多吧,但是,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1.火车上别有异心的人们2.多线乱叙= =3.杀意就是爱意
还行
这片子能上9分我真的是无fuck说呵呵哒除了非线性叙事各种分镜全片配乐还说得过去外到底哪里触到你们的G点一个个都往死里high呢刻画人物丰满故事深刻有内涵剧情严谨合逻辑一条都没占好吗把那些碎片化的时间线拼起来讲得故事既无趣也无意义永生的作用在哪里获得永生又怎样没有永生的人和永生人就那么自然而然和谐共处了吗永生的人也没有做任何改变世界的事情只是那样庸庸碌碌蝇营狗苟的活着所有人做事情的动机都只能用变态神经病来解释实在是说不通啊我是一口气看完所以不存在对故事没有耐心或者不理解比这叙事复杂多的电影电视多了所以这部剧最后看完一点也不能引发我的思考和回味到最后安排一个扳手来絮絮叨叨的意义又何在呢这部披着永生主题的外衣不做一点点深入思考的剧真的是意味不明啊
刚开始没看懂 对于我这种记忆力差的人 要翻来覆去地看才明白这讲什么
看到第二集 发现有点二 人设不喜 又拖沓 弃了
像是永生这个概念本身一样,不断地循环往复,你方唱罢我登场,他这么做是因为他之前遇见了她,只不过,做历史研究整理史料固然也是个枯燥的工作,但最后得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结论才是不同凡响的啊。
剧情派,不过为嘛看得这么累?(大概是不好记的名字太多了的缘故……什么这个家族那个家族达拉斯XXX……)终于明白笨蛋夫妇是怎么穿越到无头骑士中去的了……满脸血的铁路追踪者好帅呃呃呃…… - w -好想看更多的铁路追踪者~~~❤
似乎在装逼
酣畅淋漓非常棒!纷繁复杂情节妙!多线元叙述赞爆!故事永远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
看不下去
叙事手法很特别……
菲罗。拉德。VINO。夏奈。笨蛋夫妻。
看见昆丁的影子了(第10集开始越往后越精彩)
有些理不清主线....辅线太多太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