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有“韩国莎士比亚”之称的编剧老师写出来的剧,台词都十分优美,却不失哲理与生活气,还非常贴合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实在是不知道多深厚的功底才能做到兼顾这么多的方方面面,虽然有的时候也会好奇是否韩国人说话的时候都那么爱用比喻,而且有的比喻真的太有诗意了。
第一次知道这一部影片是2018年,那年我有一长段的时候都陷于负面的情绪中难以自拔,忘记了如何与这部剧相遇,但实在是十分感谢这一段缘份。
剧中融合了许多我钟爱的元素,比如风景、美食、家庭、爱恋。
很难想象这部长达63集,每集足有1小时的电视剧竟然找不到十分激烈或戏剧化的情节来推动剧情,吸引观众。
恰到好处地做到了琐碎而不拖沓、巧合又不刻意,冲突又不夸张。
它真的也像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一样,平静中有波澜、平淡中有滋味、平常中有不凡,细水长流地伴我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剧情结尾,好些天后,才让我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仿佛生活中缺了小小的一块,每日餐食中少了一味佐料一般,直叫人重新回想那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将这剧比作音乐的话,那就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可万事如此,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剧情如生命一般,也总会有终点,可令人念念不忘的,必有可贵的价值所在。
仔细一想,这部剧看似琐碎又家常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前卫的心。
或许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谈及同性恋、女性主义、大龄再婚等问题都如家常便饭,但可能在这部剧刚刚诞生时的韩国,这些概念与现象仍然算是前卫。
编剧与导演却以最平常手段去处理这些内容,让这些议题变得不再那么异类,不再那么遥远,不再与我们无关,又毫无说教的意味,也不靠夸张的煽情,渐渐地、润物细无声地,也许就改变了观众的认知。
前卫的同时又有传承,于是我们能从剧里看到韩国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比如父慈子孝,家人互相依偎,邻里互帮互助。
传承的同时又有批判,比如不平等的父权,比如婚礼中的陋习等等。
真实,是我认为这一部剧最难得的优点之一,不仅是大部分人物都是生活中如你我一样并不富贵的平凡之人这样的设定,还在于这些普通人物的真实性,他们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甚至心里打的小算盘,八卦的本性,都让观众看得清清楚楚。
简直是电视剧版的门罗的小说。
人无完人,这部剧也深谙这一道理,所以其中的角色也会犯错,哪怕是对每一个孩子都掏心掏肺、充满爱心、常常主持家中正义的妈妈也会犯错,令女儿受伤。
哪怕是一身正气、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还开明的奶奶也会犯错,冤枉了妈妈。
一直善良懂事的妹妹也会在爱情里受挫。
没有一个人物空有一身伟光正的人设,这才是真实的人,才是会打动人心、让观众产生共鸣的人。
连富裕人家的大小姐都真实亲切,靠得不是渲染奢华,而是她身上同样有的人的情感需求和人的良善品格。
最后,这部剧精巧的地方还在于与当地风光和自然的和谐相融,以度假屋为背景,剧里也丰富地呈现了居民生活顺应天气变化、时令变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最后一集的季节转入了秋天,秋天是消逝的季节,于是爷爷在这个时节里离世,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于是恋人们在金秋的景色中相拥,生活步入新的阶段,每一个人都实现了新的成长,而这种成长的转变就像季节的更替一般自然,一般水到渠成又步调和谐。
所以我也格外地喜欢这部剧的结尾,正是这种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手法让整部剧在总结中有升华,赋予了剧的结尾一种诗意的优美。
虽然这一部剧中的主要人物人人都得到了自己的幸福,爷爷也是在平静中辞世,但是与中国许多大团圆的结局却不同,它没有刻意地去营造一种“最后一集”的感觉,没有给每一个人物的生活一个“最终的交代”,生活依然在继续,葬礼后依然是新的一天,人们依然置身于生活的各种细节之中,被琐碎的幸福包裹着并从中得到继续下去的力量。
这是比“happy ever after”更为高明的表现手法,观众有充足的理由,不是去相信他们的生活将坎坷不再地一路幸福下去,而是去相信纵使未来的生活依然时常风雨,这有爱又团结的一家人也早已有了共同渡过的福气、心气与本领。
还要感谢全体演员们,你们奉献了无比精彩的演技,才让这些平凡的角色们,在荧幕上鲜活起来,并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平凡的长久印象。
最后的最后,我还想感叹一下艺术的力量。
很久以来我都不太待见韩语,觉得发音粗野,声调土气,听起来总有大惊小怪、煞有介事的感觉,结尾的时候也常常以o这个音结尾,感觉缺少变化的美感。
然而经过这部剧的熏陶,我竟然也会时不时地在自己的生活中发出卡吉玛、亲故、喂(三声)、撒拉嘿、康撒密达之类的句子与声音,对于韩语也不再排斥,甚至知道了很多韩国的生活习惯并对它们充满想要体验的好奇,例如醒酒要喝海带汤、各种各样的泡菜等等。
可以说这就是优秀的文化产品所具备的强大影响力的表现。
真心希望我国的电视剧们也能再经历了种种娱乐圈怪象与流量神话破灭之后,能奋起直追,用优质的作品,把美好的中国人,优美的中国话,美丽的中国景,都展现给世界。
话说LZ从来就是无限HC银幕帅哥的,只是对于本人的所谓“帅哥”标准,朋友们一向报以鄙视和批判的目光。
但是LZ向来我行我素,不屑于和他们理论,握拳!
我一直以来的帅哥标准为:长得顺眼(脸型眼睛鼻子线条美好),极削瘦且高(侧面看要像电线杆),智商高且显得阴郁神经质(思维跳跃,语速快,眼神深,颧骨高)。
(LZ朋友:丫 就是一 精 神 病,在找病友呢!
医院快来人拖她回去阿!
)所以目前为止,也没有几个帅哥供LZ花痴的。
近来也就Sherlock,Sheldon,lightman......(LZ朋友:真还有入选的,太不容易了!
喂,你确定你是在写人剧的影评吗?
那么半天还没写到主题,丫 病得越来越严重了!
都打了12O了,医院怎么还不来人啊!?
)霸特!
自从近来看了这部我从来不屑看的韩国家庭剧“人生真美丽”之后,我就像被雷劈过一般的疯狂爱上了此剧中那对男男CP中的男主金景修老师,也就是李尚禹。
(话说此娃以前也演过其他电视剧,LZ愣是视而不见,看来还是对手的问题。
人剧中两位男主角气场太合了,握拳!
)这简直就是对LZ审美品位的彻底颠覆阿!
剧中金老师的笑容那是多么阳光,体形是多么的肌肉健壮,思想又是多么的干脆直率神经粗木有弯弯绕。
本来此男应该完全是LZ理想中帅哥的反面教材的。
可是可是可是......当我爬完这63集长剧,以下这些场景森森闪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第3集中,穿着裕袍的金老师一脸贼笑地对被首次拐回家同穿裕袍的忐忑的杨医生说:“我又不会吃了你。
”(嗷吃什么啊?
最后连个kiss都没见着!
)第11集中,金老师坏心眼故意逗杨医生说:“结婚吧,我需要一个在我背痒的时候替我挠养的人。
”第12集中,十八相送的路上,金老师试探般地把手递给哀伤的杨医生,示意他握住。
第20集中,金老师抱着因为被妹妹撞破奸情惊慌失措的杨医生说,“你就说是我纠缠你......即使分了手,我们也不要撕破脸好不好?
”第25集中,金老师无奈又宠腻地对连饭都不会盛的杨医生说:“你真是个刚出宫的公主阿!
”第36集中,洁癖的杨医生在洗手,异想天开的金老师突然严肃的来了一句,“我们要是生了孩子千万别随你啊!
......要是哪天男的真的可以生孩子,我们就一人生一个,一个男的一个女的。
”(惊!
男男生子!
天雷啊)第48集中,杨医生挑剔炸鸡腿的皮不好吃,“妻奴”金老师就直接拿过鸡腿小心翼翼的把皮扒了,再献宝般的递给杨医生。
(哇!
我就没见过几个男的对LP那么好过,传说中的爱妻男啊!
)第51集中,多愁纠结的杨医生在感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死去,金老师拉过他贴着他的脸说,“说自己悲剧只是自怜,杨泰燮,我们一起活满一百岁吧,整整一百岁!
”第63集中,两人在林中散步,杨医生说:“如果真的有神明,希望它保佑我们在一起直到死的那一天。
”金老师就轻轻把带着对戒的那只手放在了他的胸口。
(那款对戒LZ太钟意了,贴了图在图片库了。
我一直想问,亲,哪家店买的,包邮吗?
JM们都想团一对呢!
)每个场景都像是画一样。
(完了,LZ完全中毒了,每个场景台词都记得那么清楚......)当我看着这些场景中的金老师那口玉米般的白牙和各种衬衫针织衫下线条分明的胸肌,我那颗荡漾的心,那双满是桃心的眼睛......(请参看7集中第一次见金老师的小妹妹杨巧荣的神情,我基本是她的HC乘以三。
此女纸的一句经典台词一直被我盗用,“每次见过金老师后,我就有3个小时处于被迷得晕晕乎乎的状态!
”)所以我现在所有电脑,手机,任何电子设备的桌面壁纸都是各种场景下的金老师!
友人看见后异常欣慰,认为我的审美终于有回归正常的希望了,泪......感谢李尚禹,感谢SBS,感谢编剧金秀贤老师,感谢韩国的广播电视,感谢你们的支持!
挽回了在诡异审美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我!
泪目!
T_T另,这对CP中另一位男主杨泰燮医生,也就是宋昌义大叔。
虽然他不是很帅,但是我真心觉得大叔在剧中那叫一个各种妖孽!
我猜他实际年龄,愣是从20岁猜到了35岁,还完全没有头绪。
这是怎样一张百变的时而沧桑时而粉嫩的脸阿!!
@_@ 李帅哥的演技在你旁边果然差了不是一个档次,当然这完全不妨碍我全面HC他。
最后要说的是,剧中二位34岁的大叔这恋爱谈得那叫一个小清新,一个言情梦幻,一个唯美浪漫,一个柔情蜜意,一个你浓我浓......LZ可以无限排比下去......让我这个20多岁的女纸情何以堪呀?!
各种羡慕嫉妒恨,掀桌!!!
这是和妈妈一起看的一部电视剧,当时找来给老妈看的时候,并没有留意到是涉及到同志的片子。
看到其中有同志片段的时候,老妈是抵触的,但是跟着剧情的发展,妈妈的心态其实和剧中的母亲大抵经历了相同的变化。
时间太久剧情记不太清了,但是我记得妹妹说过一句话,“他们不同的,只是因为他们爱人的性别”。
具体过程我不记得,但是我记得妈妈对同志的看法却发生了微弱的变化。
老古董的年纪,能有一丝变化其实真的很让人惊讶,不过也体现了剧情合理并煽情。
居中的演员大多都是老戏骨,昌义大叔的演技也却是是好的没话说,居中的隐忍,深情,真的让人心疼。
整部剧都很符合韩剧套路,he的结局也让人很是高兴呢
看的是b站up“阳春和煦”的同性支线剪辑版,非常感谢这位up的辛勤付出,已三连~虽然看的是剪辑版,但因为up的用心剪辑,也是能大概感受到剧集的走向的。
在他们俩人装喝醉互相搭肩搀扶走路时候,确实有些感伤,但真正让我流出眼泪的确是最后两集。
硬要说的话,因为剪辑画面的原因,目光在泰燮身上明显更多,前中期基本上是跟着他走的。
但随着后期的剪辑,俩人画面渐少,母亲的戏份增多,实话说,我直到最后一集落泪时才意识到原来我真正代入的是英雄妈妈金敏才。
让我感动的是,虽然她很辛苦也觉得累,但并不有很大遗憾,只是“不想当再婚的女人”“只是想做家庭主妇”“想当谦虚的人,不是爱管闲事的人,不会装坚强的女人”。
特别是听到奶奶那句「下辈子,你当我的妻子吧」完全释然了,虽然早已知晓,但奶奶的这句话让“再婚的女人”这一心中的倒刺如烟散去,既充满了感情,又升华了主题。
人生是美好的,人生真美丽,这其实也是这个长故事想讲诉的。
虽然这个故事里面每天都有很多“事故”,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在经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亲情和家人这两个词语被全新诠释,让人看到美好的一面,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最美好的故事了!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见面要打招呼,离别也要好好道别,生病了看医生,有问题不退缩勇敢面对,给予别人支持的力量,不要忘记家人的臂弯,在家的集体中共同成长进步、收获幸福…希望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
~~~~~~~~~剧本真的非常好,本身也很有想法,演员演绎也很出色(特别是老一辈的演员,不过年轻的也很不错啦😄)。
看剧时候的小烦恼就是很多时候说话太快有些跟不上,导致不能同时看脸和字幕…不是母语还是很遗憾的,有些表达也只能尽量去感受情境了。
以及,泰燮真的很可爱让人喜欢~我是妈妈我也会特别疼这孩子,还真不是什么后妈的原因(懂事帅气谦逊温柔做事靠谱又厉害聪明的人真的很难不喜欢,挂不得妈妈经常牵着他的手hhh😆)
熬夜五天什么都没做看完了,很多家庭剧看一半就觉得无聊跑了,这部虽然是因为泰燮和敬修来看的,但发现这对男男线意外写的不抓马很平凡幸福的一对,一开始人物关系虽然摸不着头脑,但到中期开始真的越来越有趣,后期有点赶烂脚走重复套路的感觉但收尾也不错,虽然是长篇但人物性格描写的都很好有缺点也有优点,比如爸爸,一开始因为他站在爷爷那边觉得他愚孝很蠢,但实际他也说自己是长子的立场无可奈何,虽然大部分都在优柔寡断和稀泥,但每次判断都是为了整个家庭好为基准,很好的一家之主,少有的发怒也是为了家人,小叔虽然大部分感觉很讨厌,但也真的很会讲很直率,逐渐看成胖虎一样的人,奶奶也是很严厉但很威严敏锐的人,能感受到家庭里的阶级关系也能察觉到角色的无奈和性格逐渐开明的变化,真的很好的群像描写,没有为了包饺子掩盖角色的缺点,把大家的复杂性格直接揭开给观众看所以很喜欢大部分剧情也都是满满的生活感,二儿子订婚那里,奶奶每天凌晨开始下田,没有秘密的大家庭,在夜晚的散步,参加完葬礼虽然有点忧郁但阳光明媚的日子,泡菜那边塑造的乡村氛围在我心中感觉是最真实也最让我怀念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每一天故事还是从爷爷突然到访开始,所以很多都是在回忆角色的过去,虽然回忆没有画面,但每个人物完成度都很高很轻松就能想象出来他们的过往,无论是泰燮还是智慧和妈妈爸爸成为真正的家人那里都有被感动到,刚开始看就能感受到韩国那边和家庭捆绑特别严重的氛围所以感到一点疲乏,也有在想几乎和家庭捆绑了怎么还能叫人生是美好的,后面发现每个孩子和另一半都是在与家庭无关开始的关系才知道那就是他们独立于家庭外的人生,虽然大部分观念很保守,敬泰也因为年代原因被删了不少含蓄了许多(但他们的爱意感觉比其他家人都要浓厚所以满足了)不过能感受到这部很多前卫思想的思考,是很温柔又温暖的一部,能撑到中期剧情发现笑点和泪点的话就好了,二刷也很有味道的一部!!
2010韩剧巡礼之《人生是美丽的》剧评:一场乌托邦式的美丽童话2010年岁末,韩国两大电视台KBS和SBS演技大赏揭晓,在《成均馆绯闻》中被观众意淫为BL关系的具永河(宋钟基)和桀骜(刘亚仁)获年度“最佳银屏情侣”,而在《人生是美丽的》中出演韩国银屏第一对正面描述的“真正”同性恋人——泰燮和敬修却榜上无名,两相对比,令人唏嘘不已。
或许人生是美丽的,但现实依然残酷。
2010年是泛同性恋题材大年。
名角、新星争相竟演,真性、假性分辨不清,日剧、韩剧、泰剧、美剧、港剧、台剧,几乎隔三差五都能在剧中看到“同志”们出场。
近日,因在大热美剧Glee中扮演“同志”学生Kurt的90后男孩克里斯•柯尔弗一举拿下金球奖最佳男配,可谓获得“专家”肯定。
在国内热播的泰剧《明天依然爱你》中同性支线皮贡,虽在央视八套播出时已经被删减得变成一对“特别好特别好”的好朋友,依然获得国内网民的追捧,国内第一论坛天涯社区关于该剧同性支线的讨论和贴图不断。
而假性同性题材更是源源不绝,其中有因女主女扮男装引致误会的《成均馆绯闻》、《爱在路上》等《梁山伯与祝英台》模式复制剧,还有女主误会男主而产生的《个人取向》等作品。
一时间,同性题材作品甚嚣尘上,大有当年《浪漫满屋》之后,“契约婚姻”故事模式流行银屏之势。
不过,冷静分析一下这些作品的剧情设置,大多还是停留在以“同性”为噱头的搞笑作用阶段,这从大多数作品为“假性”同性,而非真正有同性恋人即可看出。
而部分作品中的人物虽是真性同性,角色也多为配角,且同性剧情多为可有可无的支线。
而且关于“同性”情节的描述,抑或倾向于娱乐性的贬义,抑或有较明显的性暗示,抑或旨在表明社会的复杂混乱。
之所以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正是在于在这看似红火实则依旧矛盾丛生的同性题材剧中,《人生是美丽的》显得非常与众不同,而这份不同正凸显了出她的独特价值。
这部63集的韩国长篇家庭剧不但是韩国电视剧历史上首次把同性恋爱搬上电视,而且是第一部以同性恋人为主角、第一部讲述同性恋人群生活经历、第一部讲述“正常人”和同性恋如何相处的电视剧作品。
这不仅是以保守著称的韩国首次触碰如此具有争议的题材,也是亚洲电视剧历史上首次把触角伸向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人的爱情故事。
以我们所知,对这一题材采取较为宽松政策的欧美等国,也极少有作品直接以正面形象、以主要篇幅描述同性恋人群的。
从这么多的“第一”中,《人生是美丽的》理应在这一轮“泛同性恋主题”风靡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故事讲述的是韩国济州岛上一家以经营家庭旅馆为主业的人家老中青三代的生活。
青年一代的老大、长子杨泰燮30多岁,长相俊美,职业是韩国人非常向往的医生,却还是黄金单身汉,家里的奶奶和继母都在为他的婚事操心。
他之所以不婚的理由,便是因为他有一个藏在心中多年、不能跟别人说的秘密。
没错,他就是我们说的gay,他自己说的“怪物”。
他有一个在飞机上偶遇,在大学当老师的帅哥摄影师男友李敬修。
用韩国片常用的剧名描述方式,《人生是美丽的》其实可以称为《杨泰燮出柜记》。
以泰燮“出柜”为界限,电视剧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泰燮的基本情况,以及为他“出柜”做合理性的铺垫;第二部分集中讲了他“出柜”及“出柜”后这个家的处理方式;第三部分讲了“出柜”后,泰燮和敬修这对恋人的恋爱生活以及泰燮家人如何包容他们。
三部分中,戏剧冲突最激烈、也是最牵动人心的便是泰燮“出柜”的第二部分。
许多人都认为同性恋是因为自己的性取向与众不同而痛苦,事实上他们痛苦的来源更多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因为与众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和非议。
泰燮的恋人敬修早年结过婚,还生了个女儿,就代表了很多同性恋人群因为害怕自己的真实身份被外界知晓而不得已采取的“自卫”方式。
因此,“出柜”这件事情,看上去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却是千钧重担,一句话顶一万句。
性格内向、软弱的泰燮,在“努力想以正常人的方式生活”和“努力不让别人知道”中痛苦生活,因为自己的事情被妹妹发现,忍受不住内心的煎熬,选择向家人吐露自己心中最大的秘密。
对保守的韩国人来说,这无异于扔下好几枚氢弹、原子弹。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泰燮无数次幻想家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后会有的反应,害怕自己像敬修一样被家人当做“怪物”,在向家中主事的继母“出柜”后,选择躲起来。
接下来的剧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善良而强势的继母把一家人召集在一起,告诉了家人泰燮不肯结婚的“真相”。
她还说服泰燮的亲生父亲把不敢面对家人的泰燮带回家。
没想到,听到这个消息的一众家人却没把他当“怪物”:他们都理解并接受泰燮的新身份,并且还给了他以同样的尊重。
泰燮还是他们家的长子,还是大哥,一切就像没有发生一样,生活照常进行,只是大家更加尊重泰燮,也不会再问他什么时候结婚了。
继母还邀请敬修常来家里玩,俨然把他当做“女婿”对待。
而表示反对势力的小叔叔和大女婿则受到家中一致的排挤。
家人的关爱,让泰燮感动不已,他对敬修说,早知道他们会那么宽容地对我,我就不会把这个秘密藏在心中那么多年了。
这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关于包容的故事,却在韩国电视剧中上演。
在这里,反对同性恋成了极少数人群,大家都很宽容地对待这对恋人,尽力营造尊重的气氛。
家中最有权威的奶奶在得知泰燮和敬修是恋人后,也让敬修不必回避,有空来家里玩。
爱慕泰燮的日裔女医生也甚为包容地批判同性恋歧视现象,“这是对少数人的暴力行动”。
照说,电视剧是生活场景的反映,这一幕在连自诩“文明圣地”、“民主先声”的欧美都鲜见的美丽场景,编剧是怎么像模像样地编出来,又得到观众信服呢?
取胜在乎传奇,取信在乎细节。
家庭剧的优势之一就是容量大、可以承载更多的情节,这一点被《人生》的编剧巧妙地加以利用。
编剧为同性恋人群登高一呼的意图非常明显,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还是选择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
首先,编剧做的是唤起观众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理解的钥匙。
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对同性恋这一人群的感觉就是觉得“肮脏”,剧中主人翁自嘲为“怪物”,匡论同情。
之所以“泛同性恋”题材作品大多构造为“误会”,并最终以“误会”消除,男主恢复“正常”收尾,正是迎合了观众希望主人公回归“正常”的情感。
当然,为何男主会在女主还是男生的时候喜欢女主,又为何在女主恢复女儿身之后依然爱着她,各大电视剧都在此处“省略N字”,从未提及。
事实上,这种安排更多地还是电视剧传统套路的化用:两个相爱但不能在一起的人,因为一个人的情况突然改变,又能够在一起了。
“男生”恢复成女生,或“女生”恢复成男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模式还没有运用过,是可以开发的一个领域),都是这种突变的运用,只是这种运用还是对世俗力量要求恢复“正常”的妥协。
既然观众觉得“正常”才好,那编剧就让观众看看“不正常”的人过“正常”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人生》的第一部分,也就是杨泰燮还没有“出柜”的时候,花了大量的力气描绘泰燮是怎么在“正常人”的家庭中“正常”地生活的。
编剧选取了“家人逼婚”作为戏剧冲突的主要来源,这也是“杨泰燮们”面临的最大压力。
作为家中长子,泰燮的婚事成了杨家的头等大事。
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的不断催问,奶奶安排相亲,使得泰燮负担很重。
他也有一个爱恋他很久并愿意嫁给他的女医生,如果为了“完成任务”,他完全可以利用她对自己的感情。
而自己的恋人敬修因为曾经结过婚,婚后因为受不了在谎言中生活而选择“出柜”。
这个“前车之鉴”又让他无所适从。
电视剧还集中表现了同性恋人想爱却不敢大胆爱的细节。
敬修到家中来,两人一起看《霸王别姬》(请注意,是《霸王别姬》这部影片)。
敬修把手搭到泰燮身上,这时突然有人敲门,原来是妹妹来送吃的。
妹妹问泰燮,看电影为什么要锁门,又不是一男一女在房里。
在泰燮未“出柜”的日子里,这样担惊受怕的场景还时不时的发生。
一场场泰燮的内心戏码很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同主人公烦恼而烦恼,同主人公害怕而害怕,编剧用细节上的真实弥补了故事本身的不真实,让观众的同情心油然而生。
光有同情心还不够,同情心毕竟是有心无力的外援,真正需要的还是“理解万岁”,是发自内心的接纳。
什么东西最易被接纳?
自然是美好的事物。
泰燮和敬修,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摄影师,都是充满爱、充满温暖的职业。
这样的职业,从人的本能来看也恨不起来。
编剧给角色赋予这两个职业明显是有所考虑的。
在泰燮和敬修的世界里,泰燮是女性化的角色,敬修开玩笑的时候称泰燮是“夫人”。
泰燮感情细腻,动不动就闹一些小情绪,像一般女恋人一样,爱问敬修爱情的期限,所以被网友戏称为“泰公主”。
与家里的两个妹妹相比,他确实有更多的女性性格特征。
敬修喜欢运动,处事更大胆,时不时挑逗泰燮,因为结过婚、现在又是一个人生活,所以他会“马大嫂”。
身材好,性格活泼,还会干家务,在他的身上有许多偶像剧优质男主角的特质。
当这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撇除泰燮是个“真正”的男人的因素,已经跟偶像剧男女主人公没有什么两样了。
片中,时常可见他们两个一起吃烛光晚餐、一起做运动、一起骑车、一起买菜做饭的场景,画面干净、单纯,却富含大量的情感。
这是编剧给我们描述的同性恋人生活,像两个很要好很要好的朋友一样生活,像一般情侣一样生活,而且他们主要是在家里、在厨房、在宽阔无人的公路上相爱,并没有“打扰”其他人。
许多富含“性暗示”的场景在本剧中无一显现,在这部片中,甚至连“接吻”都极其罕见。
编剧展现了最美好的一段恋爱,这种爱不牵扯金钱、地位,却赌上了前途、名誉,再加上演员本身的好外形和杰出的演技,更让人不忍否认这段爱情。
好戏需配好观众,没有掌声,舞台越美就越悲戚。
对于泰燮和敬修两人而言,他们美好爱情的观众就是自己的家人。
家庭剧的特色就是家族人口众多,且“各自为政”,不论角色重要与否,皆会有一条自己的“线”。
而《人生》中,众人的“线”中都有一头是指向泰燮和敬修的。
从泰燮的角度看,父亲、母亲,奶奶,弟弟,两个妹妹,大叔大叔母,这些是支持自己的“同盟”。
父亲从不解到接受,继母从自责到支持乃至积极帮助,奶奶默认,弟弟因此“早婚”,两个妹妹时常开解,大叔大叔母是开明派的代表。
因为有了他们,泰燮和敬修才能幸福。
观众也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赞同的理由,看到他们又是如何适应和接纳这个“特殊”的家庭成员的。
而小叔叔、大妹夫则是“反对派”。
小叔叔的一番话着实让人感慨:我恨他是因为我喜欢他,在我们家中他最值得我骄傲,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太可惜了。
这或许也是很多善良的、持反对意见的人,真正反对的理由吧。
剧中最大的“反派人物”莫过于敬修的妈妈,是美好的破坏者。
敬修的妈妈从希望儿子回归正常,与前妻重修旧好,到尽力拆散两人,到为了名誉要求两人到国外去生活,再到最后的认可,整个认识过程的转变耐人寻味。
从某种角度看,敬修妈妈虽然歇斯底里,但与同样“不正常”的杨泰燮家人相比,她代表的是大多数。
只有反对,太过悲凉,只有赞同,太过虚伪。
她的出现,正起到平衡剧情发展,制造故事冲突的作用,而她的认知轨迹也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正是有了这些好“观众”,泰燮和敬修的爱情才显得更有说服力。
有了他们,即便观众不是“杨泰燮”,不是恋爱中的情侣,不是“腐女”,不是“杨泰燮”那“不正常”的一家子,也可以在这些“观众”中找到自己,找到赞同的理由。
这是一场乌托邦式的美丽童话,不能不佩服韩剧编剧对于剧情的拿捏,对生活细节的熟练把握。
就像《盗梦空间》里的造梦师一样,《人生》的编剧同样是在世界之外,独立构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可以让屏幕前的观众深陷其中,却不曾发觉这只是一个梦。
阅毕该剧,简直让人觉得韩国的文明指数已一跃领先欧美,连同性恋都能这么幸福的生活的国度,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人生确实是很美丽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部剧虽然以泰燮和敬修的同性爱为主打,两人却非绝对主演。
按编剧的意图,主演应该是泰燮的继母(韩国国民妈妈金海淑扮演)。
她劳心劳力伺候这一大家子才是真正的“主线”,这也是韩国家庭剧定位主流观众群为家庭主妇使然。
当然,这个老套的剧情和角色,哪怕是金本人,都屡次扮演过,已经提不起观众的兴趣了。
反倒是剧中的大家长奶奶这个人物,更值得说道,也是剧中除了两位大胆演出同性之外,演技表现最好的角色了。
当然,即便如此,编剧钟爱泰燮和敬修的意图从一开场压轴出场的安排中也早已昭然若揭。
《人生》是美丽的,但《人生》的结局却是令人唏嘘的。
韩国毕竟还是那个韩国。
在电视剧播出期间,就有不少观众打电话、写投诉信表示抗议“这会让孩子们学坏”。
韩国监狱还勒令禁止播出这部电视剧,各种原因不想便知。
原定要为泰燮和敬修安排的“婚礼”,也因不见于天主教教义无法在教堂举行而作罢。
也就有了篇首提到了,“假情侣”获奖,“真情侣”反倒籍籍无名的怪象。
不过,这倒反过来说明《人生》的剧情设置是成功的。
这不是什么会让人“学坏”的电视剧,她只会让更多的人学着“对自己坦白”(泰燮语)。
而那些反对的声音,他们或许是“敬修”的妈妈,或许是“正常”的“杨泰燮”家人或朋友,或许就是“杨泰燮”。
反对来自于他们观看此剧时内心泛起的激荡,他们只是一时还无法做到“对自己坦白”。
当然,希望就靠一部电视剧改变人们的看法是幼稚可笑的。
不过《人生》作出的努力让我们看到电视剧除了娱乐大众的功能,还能引领人类迈向更富尊严的文明。
而这需要更多乌托邦式的幻想,需要更多睿智的编剧和文艺工作者的努力,需要人们有魄力把乌托邦变成现实的勇气。
雖然男男的劇情也讓我興奮不已,但是看完這部劇,我真的很感動,一個理解體貼的母親幾次讓我熱淚盈眶...記得在最後一集中,婆婆對兒媳說,如果沒有大海,我可能要上吊十次,我即使重新出生,也不想出生為女人,我想生為男人,很帥的男人,出生為富人家的孩子... 還對兒媳說,下輩子你做我的女人吧,我會好好照顧你一輩子... 鏡頭背景是在大海前面,顯得兩個女人都很美,不一樣的美,歷經了很多事之後顯現的美...
我必须承认,刚开始看这部剧是冲着里面的同性恋情来的,但是看着看着,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的故事都让我关注。
这样一部长篇电视剧看完后,我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整个家庭都充满着爱的氛围。
虽然是一个重组家庭,但爸爸对非亲生的智慧,妈妈对非亲生的泰燮都倾注了无私的爱,奶奶和叔叔们也对智慧很好(在智慧的宝宝哭闹时,奶奶还为小智行祈祷)。
泰燮虽然一直因妈妈是后妈而对妈妈产生防备心理,但他却第一个向妈妈出柜,其实说明他的内心里还是很认可妈妈的付出的。
而他出柜的那一集,我多次流泪,还有一次哭出了声音。
我能理解相对保守的社会里同志的不易,泰燮的敏感、多疑以及对自己性取向的掩饰造成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也使他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但是妈妈因为爱接受了这样的泰燮,还努力让其他家人接受真实的儿子。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挽回了可能会自杀的泰燮。
爸爸妈妈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妈妈不仅要工作,还要操持一大家人的吃饭问题。
妈妈的忙碌和辛劳,让我看到了在韩国当大嫂的不易。
而妈妈也是很幸运的,因为他的老公并不是大男子主义者,对她也很关心,每天晚上为她洗脚、按摩,这样的事估计没有几个丈夫能做出来。
对待爷爷的态度也显示了这家人的善良。
虽然一开始不愿接纳曾经抛妻弃子的爷爷,但孩子们最后还是接受了爷爷,恨他很深的奶奶也接受了他。
如果没有善良的奶奶,也不会有善良的孩子们。
在这样一个重组的大家庭中,人和人之间固然会产生矛盾,每个人也会遇到烦恼。
但家人之间互相的爱与陪伴让每个人都能展现出自己精彩的一面。
这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也非常贴近生活。
而拥有爱与陪伴的人生,即使简单、平凡,但也是美丽的。
看的真纠结啊同志们 好消息 我经过决定还是决定创办一个Life is beautiful 群 大家要支持啊 欢迎广大此剧的观众加入啊 群号是120315942
一口气看完,这是一部很温情的电视剧,全剧很写实,反应了大多数家庭的一些问题,能够从剧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包容。
这样的家庭是和睦的,是全家辛苦经营出来的,有很多暖心的一幕。
但是总感觉结局没有交代清楚,比如说三叔的爱情,景泰的爱情,和小妹妹的爱情都没有交代清楚,结局的很令人猝不及防,真的看完还想看的感觉。
7 8年前还在上学的时候看就满满的感动,现在看又哭又笑,真好。也许是自己快到了男主的年纪了真的会能感同身受,他们真的很努力的冲向自己的幸福,虽然然路很难走但是彼此都在互相扶持,互相努力,修成正果。
太拖沓了,有些演员太做作,有些剧情吵吵闹闹太离谱,没什么意思。
大陆也该拍一部。
太温暖了,韩国编剧细腻到让人震惊
两个男人爱的很温柔,看着这对就很舒服的感觉
有腐!!!!!!!!!!!!!!!萌~~~~
即使有同志cp也无法再多给一颗星了。
能在2010年以老年人为受众的家庭剧里谈论这个议题真的很伟大,而且几乎是毫不避讳。但是,敬修欺骗女性结婚生子,泰燮也把女性当工具人,剧情里这两位女性居然仍想与他们重归于好。这一点太烂。人们总是善于将女性的痛苦消解得这样轻松,再一次证明了,道德礼教吃人,男人吃女人。以及浓浓的东亚男权家庭氛围,不管怎样想要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感觉,还是很讨厌。
没想到自己还有眼泪......
氛围太奇怪
至于这么磨叽吗……
棒子版的B&S吧,HE,温暖又美好,金奶奶台词很赞。虽然那些辛苦的桥段是很真实得感受到现实的不易,想到那天一大早哭成狗随之而来的怨念期,突然也不那么纠结了,希望你们也可以有HAPPY ENDING,加油哦!
我终究不是腐女,对基情的段落提不起兴趣。
四年前的韩国家庭剧就达到如此高的段数!!!好多桥段真的要跪舔编剧了!!如果有下辈子让我出生在这样热热闹闹的大家庭吧
清水BL很好看 家庭剧很温馨 难得不脑残的棒子剧~
让人羡慕的一家啊~~ 温馨又浪漫~妹妹很可爱 `好喜欢里面的妈妈啊
第一部看完的家庭剧,国民妈妈演技赞,中间哭了好几次!
韩剧的确有让人嚎啕大哭并且从头到尾眼泪不断的本事。
只看了泰敬cut 很真實的同志情侶向各自家庭出櫃的故事 繼母和父親溫暖的舉動確實很讓人感動 唯一讓我感覺怪怪的就是他倆像兩個直男談戀愛 看到後面採訪知道貌似是因為電視台審查原因所以連吻戲都不能有 但我想說的是即使沒吻戲也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演出小情侶親密感的呀 擁抱也很直男 唯獨有一次貼臉還行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