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营造的氛围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午夜巴士,沉闷而又漫长。
片中的角色都因为曾经家庭的变故,而变得内心孤独、不苟言笑。
这种人物之间说不出的疏远感,让影片始终蒙上一层灰色调,加上缓慢的剧情节奏,一种忧伤的情绪始终贯穿着影片。
男主角的儿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经常爆发矛盾的家庭中,他因此变得异常懂事——提醒父亲送巧克力给雪美作为赔礼、能察觉到妹妹与父亲聊天时的不愉快、努力促成那次家庭团圆的旅行、将东京老宅的枇杷树做成筷子当纪念品。
但这种小心翼翼的懂事并没有换来家人的关心,甚至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男主角的女儿因为从小缺少母爱而变得叛逆且咄咄逼人,无论是面对自己父母还是男友的父母,都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
她只有在参加动漫展时为了进入角色,才做出装腔作势的笑容。
男主角的女友古井森就像他前夫所说的一样,她的爱给人感觉到一种压力,她那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就像一团棉花一样,虽然温柔却让身陷其中的人透不过气。
男主角的前妻因为两次失败的婚姻和生病的父亲,家庭的重担几乎要将她压垮。
而男主角利一本身的性格极其复杂而矛盾,他十分不擅长经营爱情和婚姻,影片并没有交代他与前妻离婚的真正原因,但从他和女友的相处的片段中可以发现,他并不十分懂得情调,他们的交流总是流于表面。
但他深深爱着她的女友,从分手后他在电话中说出那句“太有压力了”时痛苦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发自内心的愧疚。
父亲是扇骨,作为一个点把家庭连接在一起。
剧情的转折从这句话开始。
为了让前妻得到女儿的原谅;为了让两个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男主角放弃爱情,选择了家庭。
导演故意将他最后次去东京古井森家的那个镜头拖得很长很长,其中有一只猫从镜头中缓缓穿过——为了这个决定,男主确实做了很大的牺牲。
最后全家人的心结终于全部解开,一起在甲板上合影时,每个人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在整部电影里,那是每个角色第一次真正的笑出来。
这部电影的真正主题应该是亲情。
有了家庭的港湾,天鹅巴士终于不再感到孤独,开始展翅高飞。
虽然影片的结尾,每个人还是相互离开。
“但这里还是我的家” 就像男主角儿子说的那样。
有了亲情的温暖,大家都勇敢地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儿子去印度开始了新的工作、女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前妻终于放下过去,与男主角在巴士上道别、而男主角想法设法,终于再次找到了古井森。
这部电影不像别的亲情主题的电影那样,走煽情路线,导演将温柔而细腻的亲情,像流水一样缓缓的注入观众的心中,让影片在故事的结尾展露出生机。
另外,导演在电影中安插了一个画龙点睛的线索,男主角女儿的组合中经常提到的台词“不允许提问”,为了突出这个线索,甚至在影片结尾时,只有这句歌词带有字幕。
不允许提问,虽然使用可爱的语气说出来,但真正的目的是不让对方进入自己的内心。
因为害怕受伤,反而将自己的心保护起来,拒绝对方的爱,这才是造成疏远、造成孤独的原因。
妻子已出走、离婚多年,孩子已快长大成人,自己有个稳定的年轻情人,这就是开篇男主所处的环境。
一切从“偶遇”妻子开始改变,而这个妻子一亮相就病病殃殃的。
就我个人来讲,对这种自称有病又不去医院看,又说不出什么毛病,也不吃药,病情根据需要乎轻忽重的人,我是不大相信的。
男主本身有些烂好人的特性,果然放不下前妻,又与之联系起来,而后又有带出前妻住院的老爸。
于是联系更加频繁而紧密起来。
到此为止,我还算比较认同的,这么做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顶多算多管闲事罢了。
后来,在前老丈人的教导下,接受了“ 父亲是扇骨,是连接家庭其他人的支点 ”,努力想要撮合前全家人的互相谅解,这些我都是能接受的。
但为此而单方面甩了现有的情人古井,我就不能认同了。
具体来讲他是这么做的:跑到人家店里宣称要告诉其一个“从长远来看是好的消息”,然后又站在我是为你将来好的道德制高点,去回应古井的疑问,最后放下正在不断抽泣的古井,转身而去。
那么他分手的真正理由真的像他自己说的那么冠冕堂皇么?
不是,还是前妻对他了解: 不,不是你担心她怎么爱上你,与其相反是你爱上她太深,你怕她会先弃你而去,所以你就主动离开了她 。
所以男主的这个选择是懦弱的,也是不道义的,对古井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古井因为前夫的一句“你的爱让人窒息”,变的在这段关系中爱得很卑微。
其实两人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前更进一步的深入是很正常的需求。
但古井只敢小心翼翼的在各种情境下或明或暗的试探,面对男主沉默的反应,又只好自欺欺人的说道“现在这样就好,只要你不离开我”,简直就像在乞讨一份爱的施舍。
所以在男主单方面宣布分手时,对古井的伤害可想而知。
而后她又打电话,试图挽回这段感情,结果却被男主引用前夫的那句“你的爱让人窒息”而彻底摧毁。
所以在我看来,男主这句话就有些为了摆脱古井而不择手段了。
影片后期,男主在成功完成一家人和解的目的,又确认无法与前妻复合后,送走前妻和前老丈人,又送走儿子和女儿,一个人闲了下来。
这时又想起古井来,像没事人般的去找她,当初说的为了古井更好的未来而离开她果然就是放屁。
这完全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需要就竭力甩开,需要就呼之即来。
这种态度是我深恶痛绝的。
看着好不容易重新振作,开始新生活的古井,我真怕男主会再次给她带来伤害。。。
这部电影不像别的亲情主题的电影那样,走煽情路线,导演将温柔而细腻的亲情,像流水一样缓缓的注入观众的心中,让影片在故事的结尾展露出生机。
另外,导演在电影中安插了一个画龙点睛的线索,男主角女儿的组合中经常提到的台词“不允许提问”,为了突出这个线索,甚至在影片结尾时,只有这句歌词带有字幕。
不允许提问,虽然使用可爱的语气说出来,但真正的目的是不让对方进入自己的内心。
因为害怕受伤,反而将自己的心保护起来,拒绝对方的爱,这才是造成疏远、造成孤独的原因。
喜欢这类日本片。
能平静的讲很多故事,我能静静的听,静静的收获。
亲情片,这么破碎的家庭,儿子毕业辞职赖家,女儿玩Cosplay。
妻子再婚多病……虽然是天大的事,但是对于别人来说,就是这么平淡无奇,自己却能挺过来,一个个处理好,每个人都是那么棒,那么优秀,儿子是那么细心懂事。
挺过来,努力,为了一个字家,努力。
当男主说出跟女主前夫一样的话时,心里也是渣男渣男冒出来的。
虽然没看到他们结局,还是希望他们有个好结果。
像棉花那样有错么……不错他也是对家有个好负责。
作为扇骨,是要有自己的主意和当担…有很多收获…19年,小小的我也要成家啦,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为了一个家,尽快让自己成为可以让他们依靠的大树,港湾。
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再努力给生活添色。
等孩子长到有意识了也养只可爱的狗狗陪伴,相互陪伴……插曲The Rose一听到就想知道名字哈…
挺喜欢看泰造大叔演的戏,他每次都能把中年人诠释得很到位。
虽然是谐星出道却能演绎生动的平凡人,貌似是日本谐星大叔们的擅长。
这位前夫直立也是个逃避被动的类型,不愿意面对,离婚后也不跟孩子们解释,辞去压力的工作到老家开大巴,这种规律作息给了他舒适空间,从东京到新泻,从男人到父亲角色的切换,而不用一直面对某种状况。
面对那位漂亮的女友,也会依然追求那种稳定不结婚的状态,因为他不要两个角色重合在一起。
缓缓得看着午夜巴士的剧情推进,从离婚到家庭旅行的这十几年,那个前夫、儿子和女儿都的情感世界某种意义上都停滞了,结果这么一通折腾后,大家都放下误会怨恨,真的释然带着感恩后,才能继续新的人生。
看到2小时的时候,我突然有个感觉,原来这个前妻看似被动但还是有策略的,就是希望有人来帮她分担压力的类型,记得她说过一句话,说是自己太寂寞,承受的压力不觉得自己能承受得了,所以她会选择找人结婚,或者找人来帮她分担。
因为她现有的老公已经出轨,但也没表示对她爸爸的事不上心,如果没找到前夫的话,她应该还是会去找个人来帮她分担的。
事情结束后,她回到了现在的家庭,搞定了爸爸住院和进养老院的事。
当直立他们参与之后,她的头晕问题就缓解了很多。
而女友的类型,她其实挺独立的,能处理很多事,不喜欢脱离带水的,不喜欢不受控,这类型的妹子更自主就更需要男方的回应,看似主动却缺少策略,经过她这么多次暗示直立都回避结婚,真是挺让人心凉的。
女友的前夫和直立都对女友说,她的爱让人很有压力,无法喘息,其实因为这两人的状态都在三心二意吧。
如果他俩中能有一个给她安全感,她也不会这么小心翼翼地证明和暗示了。
因为前妻的事,前夫就跑去分手,更让人心凉了,跟二婚男交往真的风险很大。
被决拒绝之后,她关了店去了一家法式餐厅做厨师, 真想说她值得更好的。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日本的午夜巴士,去搜了一下还真是上了天,前后有遮光布帘不说,这座椅也太豪华了吧,真的是为好睡、隐私设计的说。
他们还给乘务员准备了休息室,居然在车肚子里!
去日本一定要去试一下。
他们还给乘务员准备了休息室,居然在车肚子里!
安全设备也是保护司机保护乘客
#午夜巴士[电影]#日本感情电影最让人动人之处,是用1/2的速度,去表达100%的情感,再配以动人音乐,总是可以让人感动。
一个中年男人的两种责任,一种来自于孩子家庭,一种来自于对现在十年恋人。
图一中那话父亲是家庭中的电扇开关,男人责任需是第一位。
一个中年女人的两次逃避,一次来自当年放弃家庭,一次来自这男人再次给予机会时,仍然纠结。
图四图五中虽还是爱的那人,却再也回不去了,女人不可犯错。
另外一个女人只是希望陪伴,无他求,饭馆其实只为这男人而坚持,这是一种爱的默不作声,直到被拒绝,开始新生活,却只是改为隐忍。
如图二中女人第一眼就认出了真爱,这类人最多,却总被伤害,实在残忍真实。
故事结尾,在责任履行之后,他终于去见那女子,转头瞬间如我预料,字幕结束,并无结果,也在意料中,感情的结果种类太多,但有幸福感的却很少,悲剧本身可以震撼泪目,喜剧本身不敢往后看,所以没有结果终究是最好的结果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九命橘猫(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57733404/刚看这个题目, 加上片头男主一张棱角分明的脸,还真的以为是类似于午夜凶铃那种恐怖片。
没想到外表沉默寡言的巴士司机竟然是个超级暖男,游走于前妻,女友,儿子,女儿,前老丈人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以不变应万变,凭一颗大度体谅的初心为大家冰释前嫌,自己也收获了亲情与爱情。
几个片花:刚开始看到他什么都憋在心里,该说的不说,不停被各种误会,很替他着急,后来想想,只要初心是好的,误会总会被解除的,特别是亲人和爱人,不必总是解释,日久见人心......与前妻的感情里面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前妻设身处地的理解,不但不责怪前妻离开自己和孩子, 反而能体谅到前妻与彪悍婆婆相处的不易,最终帮前妻化解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但是感情方面却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与前妻之间发乎情止乎礼,没有滥情。
在孩子面前对自己的感情世界讳莫如深,从不交流, 开始觉得很不理解, 后来想想自己的父辈,基本都是这样的吧,因为爱得深沉,亲情和爱情都不想失去,只能什么都压在心里。
看到里面男主学IT的儿子突然通知他要去印度时吃惊紧张的样子,蓦然想起自己当年临近去美国留学前第一次通知父亲时他的反应,竟是一样的桥段。
现在日本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 男主和女儿未婚夫一家去餐馆吃饭的时候电梯里整整一大段都是同电梯的中国人大声讨论在本地买酒的各种攻略。
不知道导演怎么想,反正我听到这种旁若无人的大谈特谈觉得满不自在的,哈哈,可能太敏感了。
吃饭的时候有些中文的讨论还在继续。
男主的女儿在动漫行业,想进军中国, 里面表现的中国元素还是比较客观和正面的。
整个片子的情节跟男主的性格一样, 写实,含蓄。
最后找到女友的那一段很感人,尤其是最后定格在女友的一个侧脸,竟让我看到了张曼玉的风采......里面的日语句子比较简单,很少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适合练习日语听力和口语。
“你为什么不再婚?
”“因为不寂寞。
”当然寂寞,所以认识了古井。
古井新离,父母不再,独自经营可惜没有才能。
礼一离婚已有几年,又年长不少,懂得古井小姐的寂寞。
按说两个寂寞的人相互慰藉是自然的事,可其中不能说没有一点年长者的卑鄙。
爱是排他的。
相识十多年,当年的古井小姐正是二十多的年纪。
礼一说:“我能给你的,比我索取的多得多”。
只是爱的卑微?
或者有一些现实的苍白,灵魂的不安?
古井小姐喜欢扎花,这不符合她的年纪,可她心里住着小女孩。
十一年前古井继承了母亲的饭店。
更早些呢?
她的父亲呢?
想必她的父亲缺席了古井的成长。
这也是年长的礼一会让她安心的原因。
单亲的家庭,经济上比较拮据,精神上往往也捉襟见肘。
唯一的成人为了维持家用,生活的余量也少了,整个人都绷紧起来。
这不单是礼一的状态,想必也是古井母亲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下,懂事的孩子会把自己藏起来,装成一个大人。
但这并不是说那个孩子不见了。
彩菜喜爱鲜艳的粉色,喜爱cosplay,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补偿。
彩菜能与自己的小孩好好相处,并不是说古井也可以。
生活对古井更苛刻一些,所以她生长在后来。
父亲之后,母亲离开了,再之后是男朋友。
“我很乖的,不要丢下我好不好...”到不是说都别有用心,人善于欺骗自己,又很笨,不经意就会伤害到别人,不知道保护自己又受到无心的伤害。
将这种懵懂而切实的伤害记录下来,像对伤疤温柔的抚摸,“真疼啊”“没事的,你不是故意的,我下次不会这么轻易受伤的。
”“对不起,我不想这样的,下次一定会更仔细的。
”...
在光与影,汽车引擎与喇叭的轰鸣声中,午夜巴士司机的立一的一段生活结束了,另一段生活也开始了。
“当你在东京时,你是男人,当你在新泻时,你是丈夫。
”前妻美雪这么评价立一,看似枯燥无味的司机身份背后,他有着属于自己也属于我们的人生故事。
电影开始于冬季,结束于初春。
或许是为了表现出寒冷表面下的温暖,无论是亲人之情还是恋人之爱都表现得如同把脚伸入雪地一般,初时冰冷刺骨,后来愈发温暖。
嘴糙心细的儿子礼二,初次登场便上吐下泻,带着一身的皮肤病,吓走了立一的女友志穗。
乍看之下讨厌极了,但是无论是之后帮助妹妹彩加的偶像事业,还是处处为老爹送助攻,缓和立一与母亲的关系,帮助父亲追求志穗,都能看出这个男孩温柔善良的一面,就好像他的外公说的,“正因为善良,所以容易被伤害。
” 看上去很难搞定的女儿彩加,事实上却是最好搞定的。
从小缺少母爱的她对母亲充满憎恨,对父亲爱答不理,恋情一团糟,偶像之路也充满坎坷。
但是最后在家人的关怀和劝告下,她自然而然地就步入了正轨,不得不说彩加的独立性其实很强。
立一的主要压力其实来源于前妻美雪。
美雪说过:”我之所以再婚就是因为撑不下去。
”后来我们虽然知道这压力不光来源于一对儿女,还有婆婆的蛮不讲理,但是从她第二段糟糕的婚姻不难看出这个女人多少有点过于柔弱。
第一次撑不起家庭或许是偶然,第二次呢?
这也是她主动向立一流露出复合企求的原因之一。
温柔的女朋友志穗的温柔不是天生的,她前一段婚姻的失败透露出她控制欲强的一面。
以至于她后面越是不求回报,男主便越是害怕,虽然立一害怕的是志穗离开他,但是不求回报的爱背后往往隐藏着最深的绝望。
外公也就是立一的前岳丈扮演的便是过来人的身份,从礼二身上可以看到立一的影子,而从外公的身上便能看到立一的影子。
同时也是他给了立一父亲的责任是团结家人的启示。
在别人面临中年危机的年纪,立一如同一辆普通的午夜班车驶过一站又一站。
全片以男主为第一视角,平淡的叙事之间,大大小小的事件麻烦回忆接踵而来,这些伏笔影片开始之初并不详细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成为了一个个点缀,使得这个小人物的故事一步步鲜活丰满起来。
立一的生活波澜不断,他却如水一般顺流而去。
只是巴士的站点设置终究是有限制的,男人还是丈夫?
这是个问题。
“很多人把它看做天鹅巴士。
”看成是天鹅,实际上是白鸟。
这是不是一处简单的误解呢?
我觉得并不是。
天鹅,鸟纲动物,多数是一夫一妻制,相伴终生。
更因为立一岳父那看似无心的感慨,“天鹅每年总是带着家人迁徙,为什么人类却做不到。
”更是点出了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意象,天鹅。
无论是立一带着志穗第一次前往河边观赏天鹅,还是在漫天大雪中立一一个人孤独地喂着天鹅,似乎都在暗示着天鹅所代表的家人之间的团聚,夫妻之间的爱意等等,这些都是利一这个孤独的人所向往与追求的对象。
然而天鹅是白鸟,白鸟却不是天鹅,理想与现实终究有差距,同事们对于立一的羡慕,想必就是来源于这个吧。
就我个人而言,立一拒绝志穗也是意料之中,家庭还是爱情是需要做出选择的。
更值得揣摩的是立一拒绝志穗之后又拒绝了前妻美雪。
或许立一是理性主义者,料到了美雪不会抛弃现在的家庭,但事实上,有以下两句台词。
在车站两人谈起家庭和当初离婚。
“那么你为什么不再婚呢?
”美雪问。
“因为我不寂寞。
”立一说。
以及,在岳父公寓,两人相坐独处,谈起了志穗,“我和她分开了”,立一顿了顿,“我和她分手了。
” “为什么?
” “我不知道她看上我什么,这种想法让我很害怕。
” 这时全片立一第一次真正流露出软弱的一面,即使儿女都不成熟,前妻麻烦事一堆,她也只是说说笑笑,正常上下班。
直到此刻,在拒绝了前妻的告白的后一瞬间,他崩溃了。
可见立一为做出这一决定真是痛苦不堪。
即使后来他通过把志穗前夫拒绝她的话语再说了一次来彻底断绝往来,也远不及这一幕所表现的痛苦。
白鸟终究是白鸟而已,天鹅才能妻贤子孝,琴瑟和鸣。
电影中第二个重要的意象便是枇杷树。
立一岳父庭院里的枇杷树,志穗精制的枇杷茶,立一前岳父爱喝的枇杷茶,再到买下公寓的人要求砍掉枇杷树,最后礼二用枇杷木制成的筷子。
这一意象反复出现究竟是为什么呢?
就我的一点理解。
枇杷身为生活中常见的果树,却有诗词流传,”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想来无非是寄情于物。
枇杷本身没有什么,志穗为爱人亲手制作枇杷茶,岳父女儿和孙女都分不清却对它念念不忘,礼二将它制成木筷,想来都是把自身的亲情爱情都寄托在了枇杷之上。
枇杷并不珍贵,这些情谊才珍贵。
至于为何买房的为什么非要砍掉枇杷树,便见仁见智了。
立一的生活如同他的职业,他处处克制,很少流露过分的情绪,他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处事方法,如公交司机一般顺其自然。
女儿的婚事尽管不令人满意,他也尽力筹备。
志穗两次上门都很失败,他除了安慰也没有实质性的举措。
前妻与他复合,他断然拒绝。
尽管如此,他善良,坚强,追求美好的天性也影响着他,比如包容逆境中的儿子,不给他上人生哲理课。
前妻生活困难,他也尽力帮助。
他渴望如天鹅一般优雅而美好的人生,只不过现实依然是现实,不能说他的做法存在对与错,只能说他迫于生活做出了和我们一样的选择。
想看到与众不同的立一?
很简单,全选志穗就对了。
最后就是个人认为的一点缺点,男主立一如巴士司机般的生活态度给了我一种印象,那就是人生是很难走回头路的。
就好像坐车,你可以坐下一班,但永远坐不了上一班。
尽管全片能看出立一对于前妻美雪更多出于夫妻情分,对现在的恋人志穗爱意更浓,但全片最后有这么一段对话。
在立一与美雪分别之前,美雪对立一倾诉的话语里有这么一段:“真希望我能早点醒悟过来。
真想看到这梦境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 对于美雪而言,最后立一成为了她的领路人,他帮助美雪看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艰难困苦是一定的,做出了选择就很难更改。
但在故事的最后立一大胆追爱固然让人感动,但这是理想化的生活体现。
就这么说吧,大家都是一般人,我们可以追求什么但我们不能奢望什么,这是这部电影的基调。
儿女自立,老人得到了尽孝,前妻回忆生活皆大欢喜,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只是做出了为家庭献身的选择?
突然把生活看的太轻了吧。
他日弃之如敝履,现在一切都好转了,立一一句我准备好了,对志穗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影片营造的氛围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午夜巴士,沉闷而又漫长。
片中的角色都因为曾经家庭的变故,而变得内心孤独、不苟言笑。
这种人物之间说不出的疏远感,让影片始终蒙上一层灰色调,加上缓慢的剧情节奏,一种忧伤的情绪始终贯穿着影片。
男主角的儿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经常爆发矛盾的家庭中,他因此变得异常懂事——提醒父亲送巧克力给雪美作为赔礼、能察觉到妹妹与父亲聊天时的不愉快、努力促成那次家庭团圆的旅行、将东京老宅的枇杷树做成筷子当纪念品。
但这种小心翼翼的懂事并没有换来家人的关心,甚至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男主角的女儿因为从小缺少母爱而变得叛逆且咄咄逼人,无论是面对自己父母还是男友的父母,都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
她只有在参加动漫展时为了进入角色,才做出装腔作势的笑容。
男主角的女友古井森就像他前夫所说的一样,她的爱给人感觉到一种压力,她那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就像一团棉花一样,虽然温柔却让身陷其中的人透不过气。
男主角的前妻因为两次失败的婚姻和生病的父亲,家庭的重担几乎要将她压垮。
而男主角利一本身的性格极其复杂而矛盾,他十分不擅长经营爱情和婚姻,影片并没有交代他与前妻离婚的真正原因,但从他和女友的相处的片段中可以发现,他并不十分懂得情调,他们的交流总是流于表面。
但他深深爱着她的女友,从分手后他在电话中说出那句“太有压力了”时痛苦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发自内心的愧疚。
父亲是扇骨,作为一个点把家庭连接在一起。
剧情的转折从这句话开始。
为了让前妻得到女儿的原谅;为了让两个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男主角放弃爱情,选择了家庭。
导演故意将他最后次去东京古井森家的那个镜头拖得很长很长,其中有一只猫从镜头中缓缓穿过——为了这个决定,男主确实做了很大的牺牲。
最后全家人的心结终于全部解开,一起在甲板上合影时,每个人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在整部电影里,那是每个角色第一次真正的笑出来。
这部电影的真正主题应该是亲情。
有了家庭的港湾,天鹅巴士终于不再感到孤独,开始展翅高飞。
虽然影片的结尾,每个人还是相互离开。
“但这里还是我的家” 就像男主角儿子说的那样。
有了亲情的温暖,大家都勇敢地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儿子去印度开始了新的工作、女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前妻终于放下过去,与男主角在巴士上道别、而男主角想法设法,终于再次找到了古井森。
这部电影不像别的亲情主题的电影那样,走煽情路线,导演将温柔而细腻的亲情,像流水一样缓缓的注入观众的心中,让影片在故事的结尾展露出生机。
另外,导演在电影中安插了一个画龙点睛的线索,男主角女儿的组合中经常提到的台词“不允许提问”,为了突出这个线索,甚至在影片结尾时,只有这句歌词带有字幕。
不允许提问,虽然使用可爱的语气说出来,但真正的目的是不让对方进入自己的内心。
因为害怕受伤,反而将自己的心保护起来,拒绝对方的爱,这才是造成疏远、造成孤独的原因。
“现在才考虑做母亲的事,有点晚了” “也许你在这个年纪经和妈妈和解了可我还没有” :)
成年人的感情,理智战胜情感。画质和雪景太美了,适合雨天看
单单从电影本身看,确实淡若水。但是从它的出发点,新潟当地报刊为了周年纪念而定制的影片来看待,似乎能看出更深的味道。枇杷树做筷子,劝妈妈离家出走,儿子礼二实在是太好了。
冗长的故事,典型的日本式的思维角度,每个人都在为了和自己和解而和别人在一起或分手。男主真渣。PS 我到底是有多么喜欢远山和雪国一样的场景啊!
代入感很强烈
#七瀬公#演得好好!故事好,导演把控到位,配乐好听~
提到杨德昌,导演哭了。
要是最后没去找香穗,我一定减一颗星╭(╯^╰)╮
没啥感觉
离异中年的“羁绊”?前面嫌人家“窒息”,最后又回去找她,真的大丈夫?男主像唐小虎+吕文君23333~
适合中年人士看的一部电影,因为各种情感的羁绊,没有办法处理得干脆利落,但男主努力了。当然,也很感动于他对那个抛弃他和子女的前妻的感情,有人生的况味在里面。情人的角色也很动人,那种想要靠近的若即若离。
隐忍这个单词在这部电影里面发挥到了极致,导演之前是杨德昌的副导演。
和团子👩🏻一起看。光是看巴士钻午夜隧道,我就能看两个小时。梦醒时却不知曾在梦中。
细腻绵密的家庭剧,向来是日本导演的拿手好戏,不止有是枝裕和,桥口亮辅这样的顶级高手,其板凳球员的厚度也是批量式存在,除了完整的情感起伏,新泻的天鹅和雪也与影片呈水乳交融式契合,这种唯美系城市地标拍法大概也算是这类生活流的另一特征,要说不过瘾乃至不足,大概是它的起承转合太顺理成章了,或者说,过于遵循创作规律就成套公式了。
配乐太加分了
8分。最终,前妻、儿子、女儿的事情都顺利得到了解决,只有这个在“父亲”与“男人”身份间不断变化的巴士司机陷入了迷茫里。
压抑的感情 强大的疏离感 没有欲望的都市和看似简单却复杂的男人心理
如果没有明确的空间-影像意识,就不要拍生活流电影了。
#上海电影节#🎬🔛午夜巴士•有着恐怖片名字的鸡汤文艺片。BGM超好听!但不得不说近3个小时太过冗长。。。
虽然很容易进入这样的故事,但不知道是最后导演想要全面照顾到而让人好几次出戏“怎么还没完啊?”最后发现发现好像就是一丝不苟讲了个流水帐而已。没想到今年北影节第一部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