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整看过本片,看过两个关于本片的自媒体了解了这个电影的大致情节,感觉男主简直就是另一个自己。
我刚刚迈入中年的门槛,而生活中的失败同男主相比,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也没有工作,用网文来追逐自己的文学梦,所以我认为自己应当最能够体会男主的境遇和心情了,如果让现在我的来评价男主的想法就是,如标题所言的那句话。
男主想成为有名的漫画家,但是漫画家有多少,其中有名的有多少?
我想成为不错的网文写手,至少我很清楚,在网文行业,拿业界大咖起点网举例,网文创作者有数百万,但是每月收入达到两万的也就数百人,多么低的概率。
而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这样,各行各业、才能、财富、天资等都是金字塔的结构,最多的人集中在下部,顶尖的人就那么几个,鲜花掌声与目光都集中在顶点的那一小部分人,其他的人都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是的,谁想要按部就班的生活呢?
谁想过平庸无奇的人生呢?
大家都盯着塔尖的人,想要跻身其中,但是又能如何呢?
金字塔终究不会因为大家的想法和愿望就成为头重脚轻的结构,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最多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底部活着,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
电影是以盈利的基准的,这部电影的卖点之一就是共鸣,它讲的不是一个大家都幻想的成功者的故事,而是一个会让无法实现梦想的大部分人产生共鸣的普通人的故事,电影的最后给出了一个看似乐观的结尾,但是其实不需要多说,我们应该都知道,男主之后的努力同样会是无用功。
我们同情男主,期望男主能够成功,其实从某方面来说,就是同情我们自己,也期望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我们终究不得不面对现实。
看看周围的人,那些每天清早起来清扫马路却拿着微薄工资的清洁工,那些在工厂里工作从早到晚的工人,饭馆里的端盘子的服务员,偏远农村里劳作一年还不如大城市里上一个月班收入的老农,他们呢?
有谁在意他们的想法,有谁顾虑他们的感受?
对那些人来说,连做梦的力气恐怕都没有了。
将世俗意义的成功作为标准,并且为之努力,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所谓的政治正确,为了自己的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执着而不放弃,看起来感人但是也只能在电影中感人罢了。
想想如果自己电影中的女儿,你会愿意为了你的父亲梦想来出卖自己的肉体吗?
如果我是导演,我倒希望男主最后说的话是努力工作,而不是努力画漫画,梦想当然可以继续,但是终究要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之上,如果男主没有女儿孑然一身,老父亲有退休金,那么倒是可以在养活自己的基础上放肆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既然有了女儿,那么就不该那么任性了,人既然在这个是世界上为人,那么终究要承担自己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
最开始正视全力以赴这个成语,是从《网球王子》那儿获取的。
冷酷的青学部长手冢国光对着小屁孩越前龙马说,全力以赴吧。
当时怀着少女心的我一下子就燃了起来,全力以赴也成了为自己打气的话,当然,反过来也可以成为安慰自己失败的话,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电影的标题看到就有一种膝盖中了好多剑得感觉大概就是以上原因。
当40岁的楠竹拿出一种要切腹的表情在饭桌前对着他爸大声的说,我想当漫画家!!!
他爸大概很想拿起桌上那盆饭扣在这个废柴儿子的头上!
心想怎么越活越不中用!
40不惑之年,怎么他就这么糊涂!
40岁还在打工,过着自己认为的如同鸟儿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人海茫茫中漂泊,要被比他小一轮的店长呵斥,没有固定收入,拮据的时候还要向女儿借钱,被自家老爸嫌弃。
这人生还真是够了!!!
可是楠竹就是拥有一种热血漫画精神,连夜就在想漫画改叫什么名字,噼里啪啦的写了满满一页。
开始画,负责人的一次次否定,楠竹也不懈努力,继续继续的画着,几乎什么题材都尝试,找算命的取笔名,总之是很得瑟的朝着漫画家在前进,周围的人也大多数觉得他是在瞎忙活,白折腾。
怀疑自己却又重新振作,环境都在提醒他快点放弃,可是最后几经波澜也终于获得一个新人奖,在漫画书的某一页上留下了印记。
我们一定要这样么?
在每个年龄阶段就必须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一切都被安排好,只要我们小心的按照路上的脚印一步一个来,就不会出事,就能好好的安度整个人生。
这时,你不应该去想儿时的梦想,脑中的新奇想法,要及时把脑子发热想的东西给第一时间抹灭,然后继续按部就班的生活。
人生不能折腾,就这么过着吧。
然后平静的离开。
这种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人生,其实是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去做的吧。
谁真的想作死啊?
很多次都告诉自己孤独一掷吧,破釜沉舟吧,最有一搏吧。
唉,虽然失败,最后也只能安慰自己说,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然后再重新整装待发的继续作死下去。
这样的人生也不觉得是种失败吧,想要的生活总有100种,不一个个的去试一试,怎么会知道哪一种才是最好的。
40岁的大叔还能天真的颠覆自己的生活。
我为什么不能无邪的对现有的人生说不,不后悔的活下去吧,就像每天都精彩每天都期待一样。
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当然也可以意会为我等会就让看到我全力以赴的样子,哼
最讨厌听到的词语就是“还行”,豆瓣评价里也有还行这一个选项。
还行,就是勉强让人接受,有少许令人不满意,但是迫于面子等问题又不好直言很差,所以在嘴边挤出两个字,还行。
当无法直接评价一个事物的好坏时,这事物已经失去了意义。
我们真的需要寻找人生的意义么,大多数人的生活轨道难道不是人生意义。
我在网上买东西时,总是选购买人数最多的,大多数人的智慧选择出来的,肯定不会错。
一部比较简单的电影。
年过四十一事无成的大叔,突然想要成为漫画家。
看到他的生活状态,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认同,都已经40几岁了还在便利店打工,要受20几岁的年轻人管;每天早晨都打游戏,不好好吃饭;工资少得可怜,还要管女儿借钱;总想着让发小请自己吃饭,贪图小便宜......这个人物简直是没品到一定程度了,但是他身上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人到中年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想着这么折腾,但是如果那样的话,人生不是显得很漫长吗。
假设可以活80岁的话。
40岁到80岁还有40年,就这样年复一年毫无改变、毫无生气地活下去,太乏味了。
男主的发小就是这样生活,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人成熟之后喜怒不形于色是好的,但如果真的无欲无求,那快乐也会少很多吧。
我最近在想,自己有时候也会羡慕别人,按理说羡慕也不能算是一个特别正面的情绪,但是羡慕的原因就是我希望自己达到某种状态。
很多人说不希望自己有世俗的愿望,我倒觉得大家都是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面,也都是俗人,有点世俗的欲望挺好的。
如果真的很佛系,不会紧张一些东西,那等到真正得到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开心。
结局主角发小能落得一个大团圆结局这确实是我没想到的,可能他们本来也没什么矛盾,妻子和孩子就是因为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才会离开他。
发小辞职的这个决定让妻子和孩子看到了他的改变,于是就选择回到他身边,如果这么解释倒也不是不可以。
过去觉得三分钟热度这个词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现在我觉得有三分钟热度也比没有好。
每天浑浑噩噩生活,还不如多几次三分钟热度。
当然我们还是要尽量去长久地做一件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有价值的事业之中。
男主在计划未来的时候说了,自己的未来好像已经到来了。
其实我也是一样,有时候还在计划未来,但其实未来早就已经到来了,有的同学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只是我自己的状态让我觉得未来还很遥远。
我觉得这种电影看起来挺轻松的,他讲了一个故事,又好像没讲。
男主角到最后好像也没什么太大进展,并不是所有剧都一定要很规矩地起承转合,那样看起来太累了。
希望以后能多看到几部这样轻松的剧,即使它没那么优秀,但是让我度过了比较轻松的一段时光,也可以了。
因为看了海女,然后就搜索桥本爱,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个电影。
男主角,四十岁,上有老爸,下有读高中的女儿。
在这个关头,裸辞,开始寻找人生的意义。
对于我这个习惯裸辞的人,这种心情很能够体会。
而每次裸辞,都是告诉如果再拖延,下次裸辞就更加难以换工作了。
但是,这个男主角,裸辞了。
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竟然是画漫画。
没有工作,最重要的是有家人的支持和基友的支持。
然后,及时他老爸不断的痛苦不断的责骂,但是他仍旧厚着脸皮的坚持着画漫画。
虽然,更多时候是在玩电视足球游戏。
但是,他可爱的女儿则无条件地支持着他。
而他的好基友,一个普通的上班离婚男,每天都生活在抑郁中。
其实他内心无比迷茫压抑,但是如果自己也不相信自己,那支撑他的估计就崩溃了。
周围活着迷茫的人们,对他的乐观无解而嫉妒。
然后,当他拿着准备出道的漫画准备跟一直并肩作战的责任编辑共同奋战的时候,收到责任编辑同事转交的信。
他的责任编辑不断受他影响,觉得人生应该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辞去了责任编辑的工作,去寻找自己的人生。
然后,他的好基友在接受前妻再婚的现实之后,决定为了自己而活,辞去了课长的职位,决心开一家面包店。
他对做面包不熟悉,只是因为儿子喜欢吃面包。
最后,儿子担心他变成那个画漫画的怪基友,哭着要和爸爸在一起。
然后,妻子因为儿子再次回到他身边。
一家三口开面包店。
然后,他失意去黄色场所,竟然意外看见女儿。
女儿说因为想要留学才做这份兼职。
然后,突然,改口说,那是骗人的。
女儿是希望能够总有一天看见父亲的漫画,所以为了家庭突发事件所以做这份兼职。
两人都哭了。
看着天空说,这份兼职不要做了。
女儿开心地说,好的。
然后,日本电影经典的开放性结尾。
或者,只是自己的一个想法,但是却不知不觉影响了周边的人。
有梦想是好的,至少不会活着跟周围的咸鱼一样,无味。
想要看漫画,发现网上竟然搜索不到。
人生有80年,最悲惨的时候还远远未到呢,干嘛要急着死?
这是一部从细节打动我的电影,忘了有多久没看过这样一部电影了,简单平凡但是直击我心。
一事无成的42岁大叔,一脸没长大的傻样,却比大部分人勇敢。
四十不惑的年纪,大部分人都在安身立命寻求稳定,他却偏要去找自己的人生新方向,想来真是好笑,明明没有天赋才能连女儿都要问他一句“你会画画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突然想当漫画家,并且在红白游戏机,蹭饭,伪店长,伪教练中慢慢地干巴爹。
其实我都分不清到最后他是不是真的有被女儿触动,下定决心变个样,但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他还真是实在呢!
哪有那么多的热血,醉一场,哭一场,遭遇一个什么变故然后整个人突然就大换血,我反正是不信的。
我喜欢堤真一的真实,少不了的借口,慢慢消磨的时光。
每天忙忙碌碌的我们,会不会有一天在下班路上,侧过头望向镜子里自己油乎乎的脸,问一句,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80年的人生交给你,你要如何支配?
大概前二十多年大多数人拿到手里的剧本都是相似的,然后顺从地长大,融入集体,成为了一个叫做大多数的人。
无法逃避的卑微与平庸,最后感叹一句为人的悲哀,所以生濑胜久坐在这个长不大的大叔旁边,望着一个什么地方,不可抑制地说出了一句“有时候,真是羡慕你呀”,听着还真有点儿心酸。
大叔好似到最后都还是那样一副样子,但是身边人却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尽管生瀬胜久的儿子是因为不想自己爸爸变成他那个样,哈哈哈)开始变得不一样,可以说因为他,生瀬胜久,山田孝之以及小编辑都打破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开始寻求更多的可能。
其实我也想遇到这样一个人,不正经,不传统,不争气但是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带给你勇气,关于人生还有那么多种可能性,为什么一定要变成大多数人的样子?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电影里面不时点缀木吉他的旋律,回回转转伴随着许多小情绪,一点点遗憾,一点点无奈,一点点惊讶,一点点欢乐,一点点心酸,一点点感动,最后还有一点点的期待,是不是还有续集啊喂!
我还等着呢!
说好的300年呀,我要开始变身了!!
梗概有,废材大叔决定做漫画家⇒多次被退稿最后好不容易要出道结果被人叫醒白日梦⇒最后依旧努力;打架男辞去便利店工作做酒保⇒看不惯欺负老实人与人打架被打⇒即使被推荐找工作也没啥结果⇒最后应温柔男邀请做了面包店店员;温柔男经常找废材聊天经常找儿子⇒儿子一直都对其不冷不淡⇒儿子妈告诉温柔男自己要结婚让其不要见儿子了⇒温柔男决定辞职开个面包店⇒最后儿子妻子回来了场景有,便利店,编辑部,酒吧,棒球场,小酒店,面包店,家中,街上,公司内桥段有,和坏孩子走到了一起,相互理解。
在大街上找占卜师占卜。
在外光鲜亮丽的人回到家或者是到了没人的时候对其生活真正不快乐的地方进行描写。
这是一句很多人会挂在嘴边的话,这也是堤真一新片的片名。
这部充满漫画感的喜剧片中,堤真一饰演的废柴大叔大黑静雄,在42岁高龄到来之时辞掉朝九晚五的白领工作,决定要寻找自己心中的梦想并要为之奋斗终生。
听到这里,仿佛这又是一个积极向上令人热血沸腾的励志电影。
错,影片旨在告诉你,废柴大叔怎么样都是废柴,但是……但是一开始就剧透的少年不是好少年,还是讲讲结局之前的故事吧。
如果静雄是个儿时便喜欢画画,被现实暂时击败不得已放弃梦想的人,影片倒还有些积极向上可言。
可他偏偏是一个从没拿起过画笔的美术白痴,选择这样一条道路只是因为在便利店随手拿起了一本漫画书,这样的设定不知是应该让人赞叹他勇气可嘉,还是笑他看不清现实。
恨铁不成钢的七旬老父,少言寡语的花季女儿,一家三口原本平静的生活被静雄突如其来的梦想搅乱。
屡遭退稿是必然的结果,百折不挠是可笑的执拗。
看看静雄的漫画,无非是中年男子终于决定再战人生的开始,但每一篇都没有真正的结局。
然而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在他看来,所有一切的根源都只是一句笑眯眯的“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
被老父亲扫地出门的他借宿在朋友家,畅谈心扉之时:“已经来了吧!
我的将来!
我现在不就活在绝妙的将来?
”一句话让一直不拘言笑的朋友捧腹不止。
静雄梦境中,不同年纪的自己也都在劝他放弃。
当他再次声明自己就是要出道当漫画家时,这一次,执拗终于成了坚持,废柴也燃起了火焰。
佳作奖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时代即将到来。
于是,影片迎来最大的转折点,带着终稿奔赴漫画社的静雄得知,自己一直“叨扰”的那位编辑竟被自己的执拗深深打动,也辞职去开创梦想,扔下了梦想即将烂尾的他一地鸡毛。
是继续还是放弃?
失魂落魄的他走进一间按摩房,竟然遇到了自己的女儿。
慌乱而逃的他骑车从台阶上摔下,一地鲜血,他满脑子都是和女儿的过往。
故事到这里,本应该有一些悲凉的味道。
但那样怎对得起这么励志的片名。
从医院出来后,医生语重心长地“夸赞”他,真是有个硬脑壳。
硬脑壳在日语中与执拗说法相同,静雄第一次哭笑不得。
然后父女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静雄让女儿辞掉“那份兼职”。
本以为他该从此走上正途,找份正经工作,闲暇时画画漫画足以。
未料这次的事件更加强了他“全力以赴”的动力,反而让人有些感动了。
另一边,一直是白领的发小儿宫田修也辞去工作,因为不愿再成为前妻口中那个太过温柔的白开水一样的人,决心开一家面包店。
本要再婚的前妻竟带着儿子回到他身边,只因为还很懵懂的儿子不愿看到宫田变成第二个废柴大叔。
于是,又一场梦想开启。
影片的开放性结局让我们无从得知静雄期待的未来到底会不会来,因为镜头定格在最美好那一刻,结束了也就结束了。
就好像童话中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之后的柴米油盐谁都不会看到。
而我们的未来正在来。
想起老狼曾经唱道,“每一个真实的现在,都曾是你幻想的未来。
”每次听都好像在给心灵敲小鼓,咚咚咚,提醒着你我的成长与衰老。
到底什么样的年纪是应该追求梦想的年纪?
这样的问题谁都不太愿意回答。
说得太小,一下子就暴露了自己日渐苍白的内心;说得太大,仿佛自己跟静雄一样幼稚简单。
所以就不如现在吧。
用停下来的那一点点时间,用工作之外心灵之内的那一点点精力,不用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也不用担心自己不能“全力以赴”。
有个想法可以付诸实践总是好的。
这是一部人物和结局都让我很喜欢的电影,主人公是个猥琐的2B中年MADAO,42岁肄业在家的啃老啃小,仗着年纪大在快餐店里当伪经理,在棒球场上当伪教练。
自己想当漫画家,却一直因为选题被拒而不能出道。
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MADAO,竟然用微弱的小坚持改变了周围人的生活轨迹,在我看来这本身就是奇迹,而且是那么真实。
人都在逃,逃开现实,逃开责任,甚至逃开理想,最终逃避的是时间。
打着红白机度过早上中午晚上,然后执拗的通宵翻出发了霉的梦想细细揣摩,默默计划。
尝试着开始,却在现实面前碰了壁。
家人、同事、上司、经纪人、甚至不认识的路人甲都在“好心”劝诫。
“你不行的,你这是在作死,你怎么不撒泡尿好好地照照自己,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甚至连人格中的“超我”都化身为神灵,絮絮叨叨的追着你说“XXX,你准备怎么办?
情况不妙吧!
混蛋!
”但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生物,即便如此也要抱着好奇心好好地作一番。
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是身为2B中年MADAO就觉得作了也未必会死。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濒死感”,这种贱贱的心理使得MADAO在不断作死的历程中,脸皮也越来越厚,莫名高涨的自信心居然感染了的些许迷途羔羊,最后跟着一起作。
先不论改变之后结果的好坏,也不论这是否是有勇无谋的行为。
就敢于改变本身来说就是需要勇气的,而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特质。
活的平平淡淡,抱怨生活不公。
却在面对转折的时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迟迟不敢行动。
可事实是连改变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改变,谈什么追求?
世间种种无非因果,没有这些作为为什么还不闭嘴?
电影中还有这样的台词“现在考虑未来的话,就无法活在当下了。
对于未来怕都怕的要死呢”,“已经来了吧!
我的将来!
我现在不就活在绝妙的将来?
”。
这可能是本片最好的诠释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恐惧,还有那虚无飘渺的安全感,是逃避的根源。
怕得要死,却一定要经历一番。
不管结果怎么样,害怕是没用的,无论如何要硬着头皮往下走呢!
走到什么是头呢?
走到死亡的那一刻。
所以主人公说“我得活得久一点”,活300年!!
不长不短,既没有漫长的孤独,也不会因壮志未酬而身先死。
300年!!
刚刚好!!
完成梦想,之后从容的死去。
这是多么可爱的想法,不贪婪,无做作。
自此幸运之神眷顾了主人公,稿子得了新人奖,出道有望。
就在这种典型咸鱼大翻身式的结尾将要缓缓到来时,编剧给了我惊喜。
电影的结尾没有出现普通日本热血电影中主人公必胜的结局。
而是曲曲折折,小高潮不断,却让人略感压抑。
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么?
一潭死水,意外之间有颗石子掉进去激起了小波澜,然后恢复平静,如此反复。
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给自己的希望,不断给自己自信,不断给自己打鸡血,用惊人的厚脸皮和莫名其妙的自信心勉勉强强的苟活在这个世界。
然而,要完成这人生苦旅,其实无须300年。
只要全力以赴在当下,绝妙的未来就无需害怕。
印象深刻的是女儿,女儿已经绝望了所以不会学坏。
女儿最后去做活兼职。
男主,朋友,后辈,同事,店长男主很恶,他被后辈戴了高帽,去结账。
去画漫画,但是没有一颗决心,画着画着说啊陷入瓶颈期,去打游戏,去找朋友吃饭。
说着要熬夜完成,但其实是为了自己玩找借口。
男主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一直花钱没担心过,还去找女儿借钱。
一边去借钱一边说不能太勉强自己。
恶心死了。
最后以为漫画能被出版,但是那个赞赏他的编辑去追寻梦想,换了个编辑一切都是幻影。
那个店员一直在编排他,让他请客,哄他说他是店长,让他去教训新人,自己坐享其成。
他好像又是一个内心有善良的人,去帮助了金发小哥。
金发小哥后来去夜总会,遇到的那个仗势欺人的经理,真是纯粹的恶,怎么能恶到这种地步。
我挺喜欢男主朋友的角色的,他至少承担了责任。
还有就是那个小姐最开始很开心收到了客人的向日葵,后来说赶紧扔掉。
然后他们一群人围着大叔嘲笑的时候。
感觉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稳定的工作了。
但是一把年纪像是大叔被裁掉,只能去夜总会干杂活。
我看完有的地方感觉熟悉,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这片让我再次感慨:看来看去,还是喜欢日影多一点
挺有意思,没必要讲什么大道理,随便的余生,随便看看,随便挺好。
人生的意义从来都不是有没有成功,而是有没有认真坚持做自己的梦想,万般险阻也在所不辞。 p.s. 父女相见那段真是太尴尬了
有的人把人生当成300年享受,也有人认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同的是对人生的看法。本片并不想说教,也绝不是励志,只是一切皆有可能。
现实是当你20几岁找不到人生方向时就已经一蹶不振了,何况40岁,但人啊还是乐于看见这种在困境里的乐天派,到底谁也不想一直滑向深渊
偶尔看看这类型的片子也不错w
我只是想过无悔的人生,仅此而已
3.5 堤叔可以演银魂长谷川了…………故事还是有点闷
挫气。
只希望片子更有内容一点
废柴也有废柴的幸福。
能把电影拍成综艺节目也是岛国的一大特色了,立意是好的,但根本没拍到点子上,越拍主题跑偏的越远,双线故事到最后简直是魔法结局了。拍出了我只是还没有全力以赴的感觉,全力以赴是要留着下集拍么?看之前我以为是励志剧想着千万不要是那种逼你感动的电影啊,没想到还不如逼我呢。我只能说:妹子好评
废柴大叔还是蛮有人格污染力的,虽然努力做得不要像日剧不过还不算太成功。比较喜欢担当编辑因为看了漫画而辞职的那个段子。另外父亲教训他的时候真是让我想到了李安老师。
无聊
推无聊了
励志!温情!
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迟,有的人因为没有全力以赴所以没有成功,有的人因为害怕失败不愿全力以赴,—一代斯噶—一代斯~~
现在的我正在做的事情,会让8岁时候的我感到赞同吗?
在感觉精气都被那种无力感吸光的时候突然就高能了暴击泪点了.......并不能说很好吧,总体还是挺奇怪的,这算什么啦!!!!!!
你只是还没有像他这般全力以赴而已,若然,则保准乐观神经到他的境界,甚或连南墙上那不干的血迹看上去也鲜活成花儿一样了。石桥莲司和黑痣叔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