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赵婷
主演:艾琳·贝达,卡特·克利福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简介:华人导演赵婷(Chloé Zhao)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哥哥教我唱的歌》,先后入围第31届圣丹斯电影节美国剧情片单元和第68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影片描写美国印第安土著人的生活,关注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详细 >
可喜欢
在此简述下赵婷的片子和我的观影体验 -- 短小,细(腻), 没有感觉。
找不到字幕,作为一个英语片,网上流传的英文字幕居然是根据法语字幕二次翻译过来的,将就着看了。作者的风格在处女作就已经大致成型了,真实感惊人,可惜结尾的独白鸡汤味太浓,有些掉价。
6.4
摄影很棒,男主小哥也有中独特的魅力
5.2
被困在美国深处的人们
先是困境描述,拍出原住民保护区内的种种不合理制度,落魄,无序,没有希望,小女孩敏感而勇敢,但无力阻止哥哥改变自己人生的努力。但是最后的反转,又那么的自然而然,甘于困境中的人,如影片结尾那一抷扬起的尘土,努力向上,随风而舞,但最终落回大地。
补标
乏味 无力又苍白
印第安原住民的生活没有多少电影关注过,除了少量极为严肃无趣的纪录片。本片大量启用原住民非专业演员,整个拍摄过程彼此信任,从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来说已经成功。有些时刻找到了属于影片自己的节奏,光芒四射,但对于风景与人物关系的呈现却非常煽情庸俗,甚至非常美剧。
安静却跌宕起伏的电影。我们生活的地方纵然有许多不如人意的事情,但是我们的所知都是这个地方教会我们的。每个人对家乡的爱的程度不一样,但是所有人都会接受他的好与坏。导演从来没有用任何一个故事说明保留地的魅力,反而用事件在促进男主离开的决心。车被烧只是一个男主不用离开的借口,女友才是决定去留的真正原因。离开保留地并不是因为在保留地禁酒、卖酒被打、家庭关系复杂、母亲不负责任、贫困,不离开就真的只是不想离开。
凤姐主演
3.5/5 作者电影,诗意化的镜头贯穿至《无依之地》,情节有点散漫。然而接近结尾时火堆前火星四散情侣拥吻的镜头依然惊为天人。
“有时候很艰难,我们已经厌倦,但我们还是要做我们该做的。很难离开这里,因为这里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这是献给保留地印第安裔的一曲挽歌。
那个时候的赵婷就像镜头下的Jashaun,她观察所有,记录所有,可能还不善编织但已经勇于呈现,够自然(颇像Sean Baker)只是不够流畅。骑士和无依之地无疑是这部电影的分支而不是进化,均脱胎于这部电影的不同方面,是在更细微处做类型的尝试。标题(Brothers)是没有问题的,哥哥是Jonny,是Travis,也是骑马的小哥,他们都教会了赵婷生活不同侧面的乐曲,你看连那匹马都叫Sundance,从这里出发,于是敢于去书写自己的歌。
真好啊。Chloe和她的摄影师,就是美国original社群版的墨镜王和杜可风吧。这三部尤其是前面的哥哥歌和骑士,深入了美国核心/边缘,会留在美国的精神史之中。
无聊
WHAT THE HELL. 从文本到镜头都难以成诗的散文体,情感意淫尚且不够便自陷其中,配合凤姐私生女一般的女主更加令人难以下咽。
6/10。影片的剧作未有明确的戏剧结构,甚至主角的情感困境要到后半段才浮现。赵婷毫无保留地重组大量与叙事无关的闲笔,类纪录片地呈现了人物日常的家庭、校园、性与暴力,主角在父亲离世后面临跟随女友前往洛杉矶谋生的两难处境,或留下靠卖违禁酒来照顾母亲和妹妹。从拍摄方法上看,广角镜头和手持中近景不断贴近人物的面孔,以固定的远景观察奇观性的自然景观,说明脸的真实感和自然的诗意与边缘游牧群体相互照应。结尾主角选择了留下,他抓起一把沙粒抛向风中,弥漫的沙粒渐渐与大片云朵融为一体,表现了对逃离这片荒芜之地的幻想。但这种对画面信息不断做减法的处理,很难持续牵引住观众的注意力。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可喜欢
在此简述下赵婷的片子和我的观影体验 -- 短小,细(腻), 没有感觉。
找不到字幕,作为一个英语片,网上流传的英文字幕居然是根据法语字幕二次翻译过来的,将就着看了。作者的风格在处女作就已经大致成型了,真实感惊人,可惜结尾的独白鸡汤味太浓,有些掉价。
6.4
摄影很棒,男主小哥也有中独特的魅力
5.2
被困在美国深处的人们
先是困境描述,拍出原住民保护区内的种种不合理制度,落魄,无序,没有希望,小女孩敏感而勇敢,但无力阻止哥哥改变自己人生的努力。但是最后的反转,又那么的自然而然,甘于困境中的人,如影片结尾那一抷扬起的尘土,努力向上,随风而舞,但最终落回大地。
补标
乏味 无力又苍白
印第安原住民的生活没有多少电影关注过,除了少量极为严肃无趣的纪录片。本片大量启用原住民非专业演员,整个拍摄过程彼此信任,从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来说已经成功。有些时刻找到了属于影片自己的节奏,光芒四射,但对于风景与人物关系的呈现却非常煽情庸俗,甚至非常美剧。
安静却跌宕起伏的电影。我们生活的地方纵然有许多不如人意的事情,但是我们的所知都是这个地方教会我们的。每个人对家乡的爱的程度不一样,但是所有人都会接受他的好与坏。导演从来没有用任何一个故事说明保留地的魅力,反而用事件在促进男主离开的决心。车被烧只是一个男主不用离开的借口,女友才是决定去留的真正原因。离开保留地并不是因为在保留地禁酒、卖酒被打、家庭关系复杂、母亲不负责任、贫困,不离开就真的只是不想离开。
凤姐主演
3.5/5 作者电影,诗意化的镜头贯穿至《无依之地》,情节有点散漫。然而接近结尾时火堆前火星四散情侣拥吻的镜头依然惊为天人。
“有时候很艰难,我们已经厌倦,但我们还是要做我们该做的。很难离开这里,因为这里是我们所知道的一切”,这是献给保留地印第安裔的一曲挽歌。
那个时候的赵婷就像镜头下的Jashaun,她观察所有,记录所有,可能还不善编织但已经勇于呈现,够自然(颇像Sean Baker)只是不够流畅。骑士和无依之地无疑是这部电影的分支而不是进化,均脱胎于这部电影的不同方面,是在更细微处做类型的尝试。标题(Brothers)是没有问题的,哥哥是Jonny,是Travis,也是骑马的小哥,他们都教会了赵婷生活不同侧面的乐曲,你看连那匹马都叫Sundance,从这里出发,于是敢于去书写自己的歌。
真好啊。Chloe和她的摄影师,就是美国original社群版的墨镜王和杜可风吧。这三部尤其是前面的哥哥歌和骑士,深入了美国核心/边缘,会留在美国的精神史之中。
无聊
WHAT THE HELL. 从文本到镜头都难以成诗的散文体,情感意淫尚且不够便自陷其中,配合凤姐私生女一般的女主更加令人难以下咽。
6/10。影片的剧作未有明确的戏剧结构,甚至主角的情感困境要到后半段才浮现。赵婷毫无保留地重组大量与叙事无关的闲笔,类纪录片地呈现了人物日常的家庭、校园、性与暴力,主角在父亲离世后面临跟随女友前往洛杉矶谋生的两难处境,或留下靠卖违禁酒来照顾母亲和妹妹。从拍摄方法上看,广角镜头和手持中近景不断贴近人物的面孔,以固定的远景观察奇观性的自然景观,说明脸的真实感和自然的诗意与边缘游牧群体相互照应。结尾主角选择了留下,他抓起一把沙粒抛向风中,弥漫的沙粒渐渐与大片云朵融为一体,表现了对逃离这片荒芜之地的幻想。但这种对画面信息不断做减法的处理,很难持续牵引住观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