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冲着希斯莱杰看的这部电影。
一直对“同志”这个话题不太感冒,但是又想看看这位英年早逝的帅哥,所以选择了现在才看这部片子。
起初看时,真的没什么感觉,西部的装束、树林、绵羊,这真的不是我感兴趣的东西。
总觉得这样人高马大,身材倍儿棒的男人,怎么能演出缠绵悱恻的爱情呢?
但是,随着故事得发展,他们似浓似淡的情感与激情渐渐地带着我从心里去感受着他们这段艰难的爱情。
当孤独使两颗心相互碰撞,当依靠使两颗心紧紧相拥,这段爱情就这样在这片风景里悄悄得发生了。
从古至今,在任何地方这样的感情都是不被接受的。
面对这些,一方面敢于面对,另一方面却因为自我的压力而退缩了。
当时光流逝,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可是心中的那份爱却从未熄灭。
四年后,当他们再次相见,心中的爱更加不可抑制得迸发出来。
那深深的一吻所代表的是坦白,是面对,是承认,是接受,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对彼此的思念和强烈的爱。
然而,他们还是不得不向世俗妥协,每年的那一个星期,是他们心中期盼的最美好的时光。
杰克有自己的事业和美好的家庭,可他对恩尼斯死的爱却是执着不变的;而恩尼斯不断的压抑着这份爱,却因此失去了更多。
杰克是怎么死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当恩尼斯一边听杰克妻子简单的叙述,一边想着那个更加残酷的过程时,我才知道,世俗到底容不下他们。
恩尼斯来到了杰克的家。
在杰克的衣橱里,他发现两件紧紧挂在一起的衣服,那是在他们初见的那段日子里,杰克为他擦过鼻血的那件衬衫,里面的正是当时恩尼斯穿的格子衬衣。
这时他终于发现,一直以来,杰克对他的爱与依赖远远超过他所感受到的。
压抑许久的爱与内疚溢满心头。
恩尼斯决定带着杰克的骨灰和那两件衣服回到他们初见时的那片风景,去完成那个“厮守一生,永远相伴”的愿望。
结尾,当女儿的车扬尘而去时,留下的也只有一件衣服。
衣柜里,一张明信片-那是属于他们的断臂山,两件紧紧挂在一起的衣服-外面的是他的格子衬衫,里面的时杰克的那件就衬衫。
现在剩下的只有对杰克无尽思念、依靠和永不停止的爱。
当斯人已逝,能够见证你我爱情的只有彼此的心和那一道永不改变的风景。
我一个人看了断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在病假在家的傍晚,抽搐着鼻子头发散乱,衣服里面长外面短,套着毛裤坐在被子里。
靠着竖起来的枕头。
我清晰记得他们第一次的碰面。
ENNIS。
土黄色泥土仆仆的衬衣。
神色拘谨木讷如每一个乡下入城打工的兄弟,带着分怯生生。
拿着个纸袋——他若是在外面吃饭必是会打包回家,彻底干净。
JACK。
看到他我也是失望。
怎么一个是二愣子一个是二流子,那么白又俊的脸,眉毛黑又粗,眼睛转起来滴得出水,抬起三十度的视线,手搭到车沿。
他适合演唐璜,法国意大利某个欧洲国家的情圣,在咖啡馆,小酒吧……牛仔的装束不变的宽檐帽棉布衬衣皮带牛仔裤。
生活也是单调。
两个人一座山,吃来吃去都是豆子,看来看去只有山和羊。
还有你和我。
在看电影之前见过有人说。
那么大一座山就两个人,天天腻在一起,不搞都难。
的确寂寞的日子。
ENNIS用木头削成马,JACK吹口哨。
我在想如果是我面对如此情境是如何打发,或许可以看书,可以画画,若是有颜料最好,可以变幻山色。
大概也会写东西。
时间过掉两天一定会寂寞得发傻。
也许会向另一个人滔滔不绝。
像那天晚上的ENNIS。
JACK错愕,你今天说的话比你过去一个月说的加起来还要多。
月黑风高。
当他喝醉了决定就此留下,没有任何预想。
我们亲近,我们陌生。
他甚至不确定是否可以被允许被接纳进入帐篷,冻得裹着打哆嗦。
一切发生了。
好象累了正好有枕头,饿了捧起手边的饭,肌肤枯萎了有身体来抚慰。
他说,我们只能有这一次,我不是同性恋。
他说,我也不是那种人。
自然而然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
看他们在山上追耍是多么的快乐。
黑的眼看不到任何坏的预兆。
绿树绿地蓝天蓝水,扎帐篷,河中汲水,煮豆子烤肉,骑马穿林。
四年后再次相逢,来到山中,他们依然如此。
仿佛中间的岁月只是漫长剧集中间插播广告,不影响剧集连贯。
安稳直至亘古。
恐龙灭绝冰河融灭行星撞击税额升高汇率变化,风掠过山谷。
他们真的以为可以就这样就这样。
已经退了这么多步,不在一起,呵护各自家庭,老婆孩子,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面,只是就几天,逃离这扮演的生活。
就几天而已。
那么单纯的认为。
都这样了卑微的一点愿望总能够得到满足罢。
只见春光明媚万里无云。
眉宇间投不入阴影。
而我为他们担惊受怕。
从一开始老板拿着望远镜,ALMA推开窗,到每一只蚂蚁脚步的错乱。
风吹草动。
ENNIS说,不,我们没有办法在一起。
他记得小时侯父亲带他看到的。
同性之恋,是罪恶亵渎不可被接受的。
是挨了揍受了伤只能血泪和了牙齿往肚子里吞的。
而JACK说,我厌倦了这,只能在长久的煎熬忍耐后短暂的见面。
为不可控的事件左右。
没有自主,躲躲藏藏,偷偷摸摸。
我已经无法忍受。
无法忍受。
“不要以为大自然的脾气总是那么好,当他极度愤怒时所爆发出的万丈火舌足以令你惊声尖叫。
那愤怒的力量,比核子武器还要大上数千倍!
一切生命都将在他面前枯萎,就连太阳的光辉也将被吞噬。
”炽热的融熔状态的岩浆,火红炙热滚烫,版块撞击,熔融的岩浆喷发。
在那一刻,他很无奈,多么不容易争取到和女儿相处团聚的机会,无法放弃,而他知道他的无奈两难,他还能怎样?
还能怎样?
彼此相知道,你知道我不愿意让你为难,我知道你明白我的心,我知道你其实也想着我念着我盼望着这一刻。。。
只是……这是不是叫造化弄人。
还能怎样?
还能怎样?
"岩浆在地底流动,极度灼热,混合着炙热的气体,猛烈的向地表冲去"而他不能爆发。
不说话。
什么话都是多余,也没有意义。
他转身。
开车门。
打开音乐。
关闭音乐。
开车。
开车。
墨西哥。
“如果只是为了生存,这样的拼命是否值得”《昆虫记》这样写。
而如果只是为了偶尔得到的逃离快乐,这样的忍耐煎熬是否值得。
他离开了。
拨电话时ENNIS听那个从来没有谋面的女子客观冷静地描叙着整个过程。
她穿得一丝不苟,精致美丽。
手指尖端是鲜艳的红。
这样就离开了。
很快。
来不及加以设想。
他去看他,他的父母他居住过的地方。
那件衬衣。
他或者已经遗忘他曾经丢失的那件衬衣。
每一个突兀是火山的爆发,提心吊胆但以为如此小心翼翼总能够相安无事。
最后以为的能够逃离还是被掩埋。
“火山的喷发总是令人毛骨悚然,那猛烈的爆炸形成浓密的烟尘,遮天蔽日;黑暗中滾烫的岩浆从火山口向四面八方奔流,遍及之处无所不摧;大量的火山灰从天而降,没有办法逃避,令无数生灵涂炭。
”在废墟之上。
那件衬衣。
唯一最后的逃离。
掩埋他带他逃离。
断背山,你真的读懂了吗?
转载!
1.羊 象征一:上帝在伊甸园最爱的动物。
象征二:羊群即社会,英文中有“FOLLOWING LIKE SHEEP”中文可翻译为羊群心理,或随波逐流之意。
JACK 和ENNIS一直都是在羊群之外,并不是当中的一分子。
2.ENNIS初夜第2天发现的死羊 象征ENNIS最后纯真的丧失。
羊皮被剖,象征显露被掩盖的事实被揭露 同时,这只死羊象征ENNIS小时侯看过的那个被他爸打死的人,也预示着JACK最终的结局——离群之羊终遭险恶。
3.BROKEBACK 象征稻草堆中最后的稻草,也是承受最多的压力之物 4.JACK的姓是TWIST,原意是拧,扭的意思,也就是说不是直的啦。
不是“直男” 5.ENNIS DEL MAR 洋中之岛 ENNIS是ISLAND,DEL MAR是OF THE SEA。
象征ENNIS内向孤僻隔绝的性格。
6.红在中国人看来象征幸福,婚姻以及生子。
JACK第一次遇见LAUREEN时,LAUREEN的红帽子落在他跟前,他拾起来,又把它交还给LAUREEN。
四年后,JACK穿着一件红色的TSHIRT和ENNIS相会。
7.JACK妻子LAUREEN金黄美丽的假发寓意为虚假的婚姻,和ENNIS通电话时镜头有刻意给了她那假的红指甲。
在英文里,FAKE NAILS=FAKE STORY即虚假的故事。
故她所说JACK的死因应为自己捏造。
细心的观众可以看到,电影的开头,一辆卡车在夜色从右到左行驶,最后ENNIS下了车,手里拿着个黄纸袋,里面是他所有值钱的家当。
电影结尾,ENNIS把那两件一起的衬衣放进黄纸袋中,出了JACK的家门。
然后再一次,一辆卡车消失在夜色中,不同的是,这次的方向是从左到右。
Joe Aguirre农场主,权力权威象征——政府,社会。
如果说BROKEBACK MOUTAIN象征JACK和ENNIS的伊甸园(EDEN),那么JOE AGUIRRE则象征审判监督(JUDGEMENT)一开始,农场主列了一系列的规则比如说不准烧火NO FIRE之类的,JACK说他没有权利让我们做违反自然法则的事情(He’s got no business making us to do sth against the rules)。
最后他们不但烧了火,还让心中的爱火愈演愈烈。
当JACK说我们应该在一起,我们不应该分开,是违反爱情与命运的法则时(AGAINST THE RULES OF LOVE AND FATE),ENNIS并没有回答,他眼看远方,他被教育要尊重权力与权威。
ENNIS的父亲在他一生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他死后。
ENNIS一直把他当成神、当成教条来看待。
ENNIS虽然也明了JACK的爱意,但正如他“一直吃豆子也行”(STICKING TO THE BEANS)的生活态度,他遵守列好的一系列教条——上帝的,社会的,父亲的,农场主的。
直到他杀了一头麋鹿,他终于找到办法可以让JACK面于生理与心理上的饥饿。
但随后,农场主发现他们的秘密,扰乱了他们乌托邦般的爱情。
8.那个老板知道他们是GAY:当JACK第二年回去时,他说 you two are not getting paid to let dog babysit the sheep while you\ were stemming the rose stem the rose , rose 指 肛 门 stem指 阴 茎 9.电影最後带到窗户,代表走出去和留在衣柜,由ENNIS他自己决定 10.感恩节那一段:两个人的男子气概同时受到挑战,而德州那幕在看美式足球,怀俄明那段看冰上溜冰,代表其实ALMA後来再嫁的男人其实没那个阳刚,他还用电动刀切火鸡 而两人的男字气概受挑战时都是激烈反击,JACK反击他岳父,ENNIS反击他老婆,被赶出去後又跟路人打架 11.他们裸身一起跃入河中,代表他们同时坠入爱河,完全没有防护 12.而每次他们再一起时都月圆,到表他们跟爱人在一起感到圆整 13.而最後一天在山上当ENNIS知道他们得离开时,很沮丧一个人坐在山头,JACK走过来用绳子把他”套牢”先套住他的心接下来又用绳子绊他 14. 一开始Jack怎会知道Ennis他家地址? 他寄的明信片是用:general delivery,是以前美国邮局给不清楚地址的人寄的方法,但你要知道大概在哪一带, 因为ENNIS并没有搬很远,可能就在那两三个小镇,所以JACK寄 general delivery 15.而ENNIS最後在信箱上放17号: Brokeback Mountain 刚好有17个字母 16.甚至连他喝的威士忌牌子都有学问,牌子是Old Rose,记得Rose代表肛 门 绝大部分美国人不知道这个用法, 应该是很少人用而且很区域性,是原作听过放进去的),而且有一首歌Whiskey Rose,玫瑰威士忌 ,描写的就是男性情。
17.在最后JACK的衣服包括住ENNIS的衣服代表JACK愿意拥护ENNIS和永远爱着ENNIS 但是ENNIS拿走衣服后吧自己的衣服包裹着JACK的 是行动上表示出 ENNIS所说的"I SWEAR" --愿意终生守护着他们两个之间的爱。
===========================================================网友评论:不觉得是他太太杀的, 因为杰克的太太在杰克死后造型还是那么华丽鲜红,那「应该」只表示他太太对杰克的死并不感到伤心, 其实在杰克生前时 这对夫妻已经连最起码的信任和对亲人的依恋都已不存在了,从对话中的冷淡可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电影中两人杰克后来不再邀他太太共舞,表示夫对妻已「失去求偶之意」,所以在选择与人共舞时,他选择了其它的女伴,他的妻子也只是习以为常的表示无法了解丈夫在想什么,这表示他妻子已「失去妒嫉之意」,再后来杰克死后,杰克的父亲告知恩尼斯杰克打算跟妻子离婚的消息,更让人联想这两夫妻不知何时其实应该早是卦名的婚姻状态)当然戴假指甲是否有其它意义如何我是不知道。
所以我不觉得杰克是被他太太雇人杀死的,因为这个经济独立的妻子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漠视且肯定他先生明显就有的外遇嫌疑(妻子在场还邀其它人共舞,每年不管工作多忙都大老远去那应该是骗她其实应该不存在的断背山,杰克的太太不是没见过识面的内向女子,应该说她的个性和杰克同样都是很外向的,她早从许多迹象合理得知先生不管重要的工作请假出远门就是去见情人(从她质问为何每次都是杰克开车去找对方就可看出,她只是没点破说:她根本不相信什么真有什么断背山,去约会就去约会,还掰个什么断背山和恩尼斯见面的理由来骗她?
), 不知她是不是真的不知道真的有恩尼斯这个人,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从很早前就一直知道杰克感情往外发展的明显行为,但她和杰克后来维持的已不是夫妻关系,而是工作伙伴关系,她寄情于事业,不把时间浪费在妒嫉和猜疑,所以两人从很久前就已经是卦名夫妻,长久维持两人的只有工作。
) 在他太太和恩尼斯的通话中可听的出,杰克的太太对杰克早就信用疲劳,她觉得杰克是个常说谎的人,没对她说过实话,所以他太太也不相信真的有断背山和可能真有恩尼斯这个人,直到恩尼斯告诉杰克的太太说,他们俩以前曾在断背山上牧羊过,杰克的太太听了后才掉下眼泪(推测:这非常有可能是杰克死后,他太太第一次为杰克的死感到伤心和掉泪,因为这两夫妻从很久以前就失去了信任,杰克的太太从恩尼斯的一句话,得知真的有断背山这个地方,「真的有」这个她不相信存在的地方。
) 杰克对她说过实话,杰克的太太落泪了,她冰封许久的酷脸突然有了感情,这让她感到非常的不习惯,于是她也失礼忘了上流社会该有的说话礼节和冷静的背稿般的完美说词而无礼的卦断了恩尼斯的电话, 当然也可能解释是她此时才展现出妒嫉,记得她很久前早就已经忘了如何妒嫉了,从知道真的有断背山时流出的那滴泪之后,引出其实她对杰克还是有感情的,卦了杰克最喜欢的人也就是恩尼斯的电话,表示她也不再对他表示虚伪的友善了,说不定她那么快挂断电话的原因也是怕恩尼斯来跟她要杰克那一半留在她这的骨灰,因为她现在才知道原来真的有断背山,但她之前可以以断背山不存在的理由留下骨灰,但现在恩尼斯证实了断背山真的存在,那她留下骨灰的理由只剩什么呢?
总而言之,一个挂断电话的动作就让我浮想连连,怎么想每个理由都合理,唉这片真是艺术片,没一个可以公式化的答案。
还有,我觉得这电影里,两个妻子的存在都交代的很好,把被牵连人生可怜的角色豪不避讳的演出,原著里这两个女性的角色在小说中比重并不高,但电影里她们的存在和脸部表情比小说交代的部分还多,四个主角的遭遇也更让我有更多到理解和疼惜。
四个人都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说说恩尼斯的妻子,从她在向恩尼斯摊牌时就可看出她虽恨恩尼斯,但还是对他有情的,因为看过很多关于妻子抓外遇的八卦新闻里,往往对丈夫还有情的女人,责骂的对象都是那个XX狐狸精,但对丈夫已经没有爱意的女人(以我家的家丑为例),骂的就是那个花心的种马型男人,但在恩尼斯的妻子骂杰克是个恶心鬼时,杰克在恩尼斯妻子的眼中就是那抢她丈夫的狐狸精,但她并没有骂恩尼斯花心,因为后来的另一个女孩的观点可知,大家都可看出恩尼斯的个性其实很难跟花心男扯得上边,因为恩尼斯并不是个私生活精彩的人,但大家都想跟他厮守一生,如果没有杰克的出现,恩尼斯的妻子不管日子过的多辛苦也会为他用手刷洗衣服,恩尼斯的妻子最无法忍受的不是恩尼斯的穷(穷是她离婚的借口)而是恩尼斯的心中有别的人,他让她觉得自己在他的生命像是不存在一样,他对她重视的家也不够专注和保护,后来她终于有办法离开恩尼斯,嫁给会将她放在心上和专心一个家庭和工作的男人。
所以恩尼斯的妻子和杰克的妻子一样,这两个独立的女人她们都试着找到让自己好好生活的其它目标,也都已让自己脱离了对那两男人情感和理想上的依赖,这段路并不好走,他们也将自己的心和怨藏的很深, 但在恩尼斯的前妻骂杰克是恶心鬼时,在杰克的妻子听到真有断背山存在掉下眼泪时,爆发出她们一直藏在完美冷静面具下的真性情, 恩尼斯那一向任劳任怨的妻子竟以恩尼斯太穷为理由和他离婚,而她的心理深刻憎恨的人其实是杰克,她向恩尼斯说出了心理的话,恩尼斯这时心情一定是深感震惊,此时恩尼斯只想到这女人可能会伤害了杰克和他的安全而对她动怒,却没有为他的前妻深思到她的话里除了透露出怨,难道就没有包含度对得不到恩尼斯完整爱意的诉苦吗?
再来说说杰克,我觉得杰克在电影中被塑成一个其实很想出柜却被恩尼斯警告出柜是很危险的男同志,非常明显的,从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和至今看过的影剧版,不少已出柜男同志都相当擅长打扮自己(当然是不是每个都这样这就不得而知了),杰克在他还是个穷小子时穿衣服就很有自己的品味,有钱后的打扮更是帅的可以去走秀了,据电影解说报导拍这电影时,真的有花钱请一个出柜的男同志当电影指导顾问,就是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感觉更合理,可以补足小说中看不到的视觉印象(当然还有那场干柴闷火的床戏),所以在杰克的打扮和眼神中可说是真的有看到这电影是从小细节上来下手,题外话了。
除了那两位妻子得不到爱情的悲哀,杰克人生的悲哀也绝对不亚于那两位女士,记得有人说过,恩尼斯的魅力危及三个人的漫长人生,而他最对不起的人除了前妻,杰克那变的像工作狂的太太,再来就是一直追求他且等待他付出承诺的杰克。
杰克是个很外向的人,独立中带点叛逆的眼神,不喜欢什么他就会说他不喜欢,这样一个直来直往的人,遇到恩尼斯后杰克就变了,从恩尼斯说他不是同志时,杰克也回了一句我也不是起,杰克就不再是那个喜欢就说喜欢,讨厌就讨厌的男孩了,他开始会顾虑许多事,因为遇到了恩尼斯,他不想被恩尼斯拒绝,加上是他主动追求恩尼斯的, 所以杰克将姿态打一开始就放的很低(从第一晚的作爱姿势,那姿势除了代表同志圈中的零号和受君的意思以外,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服从与被人奴役的意思。
),为了接近恩尼斯,杰克收殓了自己叛逆的个性,开始忍受不能忍受的现况,恩尼斯说什么他都不敢有反驳,他心疼着恩尼斯的恐惧,每次都像在包容一个九岁孩子一样的抱着恩尼斯,只有杰克知道恩尼思心中住着一个九岁的小恩尼斯,那个被父亲和尸体吓坏的小男孩,所以杰克对恩尼斯的爱是很一言难尽的。
或许杰克在遇恩尼斯之前,没见过像恩尼斯这样外表冷漠,工作认真,外刚内柔的人,恩尼斯就是这种不管自己过的多苦,也不会因为生活苦就放弃生活的人,他甚至不懂得娱乐,看起来恩尼斯是个这么无趣的人,那为何能吸引住青梅竹马可以为心爱的人心情愉快刷洗衣服的前妻,还吸引住对牧羊工作深感麻烦一心想当牛仔的杰克,离婚后又吸引住那位亮丽美丽的金发女士的爱慕眼光。
我想了想他们喜欢恩尼斯原因,虽然还是不很清楚原因是啥,我觉得恩尼斯的前妻要的是忠贞,一个专心保护她和家庭的男人,会认真事业的男人才是好的一家之主,不管生活有多穷,只要他一心一意的保护这个家庭,那他就是她的天,她要的是很普通的家庭意义,恩尼斯后来给不起她要的其实就是对家庭的专心保护,在恩尼斯敷衍的交代几句就以钓鱼为借口出门时,恩尼斯的前妻抱着尚未懂事的小孩落泪了, 他为了去和杰克会面,将工作放在一边,恩尼斯分心了,恩尼斯让妻子服从他的最大说服力就在此时渐渐瓦解了,她可以忍受他为了工作将小孩丢给她,因为他为了工作是为了家,所以她愿意为了这个家牺牲一切,但她不能原谅不再把工作视为重心的一心只想和情人温存的恩尼斯,因为稳定的工作等于对家庭的保障,对工作不再忠贞的恩尼斯也失去了前妻愿意为一家之主洗刷衣服的温柔,她不要一个不再对这个她与家庭忠贞的男人,即使她可能对他还有一丝亲情,最后她决定她可有别的选择时,也幸运选到一个可以专心保护她和家庭的男人。
而那位美丽风趣的金发女士会喜欢恩尼斯的原因她自己说出口了,她道出自己不会因一个男人风趣就喜欢他,这女孩跟杰克很像都是很活泼外向的,从她的养眼打扮和活泼可知她也不是没看过风趣的男人,但她还是爱上了连话都说不清楚的恩尼斯,但她豪不保留向恩尼斯展开追求,也被恩尼斯的拒绝给重重的伤了心。
其实她的喜欢是可以理解的,她要的是一个情感的避风港,就像大家都想要的一样,外刚内柔的恩尼斯让她愿意归属,恩尼斯让她愿意放弃游戏人间的追逐,但恩尼斯拒绝了她,这活泼美丽的女士也落泪了。
当然杰克也为了恩尼斯落泪,开车的那一幕就不废言了,想到会有那一幕画面的前因后果,就觉得好心酸。
杰克从一个带着笑脸的爽朗个性变成皮笑肉不笑的深沉面容,为情受尽折磨,从杰克表情上的转变就可看出他心境上的改变,得不到恩尼斯承诺的那天,自暴自弃开车去墨西哥买春那次后,杰克的心情就变了,之后他不再是像以前一样有着幸福笑脸的看着恩尼斯,他的眼神开始闪避恩尼斯的目光。
在最后一次和恩尼斯见面他骂完了恩尼斯并为自己离不开恩尼斯的依恋感到无力与怨恨时,杰克让恩尼斯落泪了,(这部戏有五个成年人都为情落泪了) 此时恩尼斯可能满脑想到的是杰克竟和其它男人有关系,恩尼斯妒嫉的对杰克发怒,对自己不是杰克唯一的男人感到生气,恩尼斯在杰克面前落泪了,而杰克一看到恩尼斯受伤害的样子,杰克心就软了,像过去一样像抱着心智停留在九岁的满怀恐惧的小恩尼斯一样的安抚恩尼斯,此时杰克可能早已暗自决定要绝情地离开恩尼斯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他目送恩尼斯离去,但眼神还是移不开恩尼斯离去的方向,久久久久,决定离开恩尼斯的决定对他来说看来并不是个解脱,只是他多年来对追求恩尼斯及对为两人设想的未来感到绝望与疲累了,去墨西哥前他独自想象与恩尼斯共同生活的美梦就已经碎了, 那次之后他知道永远无法和恩尼斯正大光明地见面更别谈奢望一起同住了,他的眼神有着绝望与怨恨和等不到梦想有任何可能希望成真的黯然,以前常笑容满面的杰克,失去了笑脸,也不再对恩尼斯的意见服从(这就是杰克可能因性向被恐同人发现所造成的死亡因果关系(我暗自认定杰克是被私刑处决的), 之前杰克即使和人调情,性向被牧场老板知道也是低着头就承受了,但我想在他被恩尼斯伤了心后,就不再那么低调了,从他去墨西哥找男妓起,大胡子主动接近他所代表的意义就是杰克是同志的身份已不是秘密,除了代表他不再对恩尼斯忠贞于服从(忍受不公开性向), 还有就是他原本就叛逆的本性在服从了恩尼斯多年后,又醒过来了,以他以往讨厌什么就表明讨厌的个性,在失去了对恩尼斯的期待之后,杰克就失去了愿意为自己的性向秘密保密牺牲的抑制(没忠贞自己的身体(找男妓)和隐藏性向(可能也是同性恋的大胡子都主动接近他了))。
再来说说恩尼斯,其实他最可怜,虽然这个可怜之人也有可恨之处(他的前妻会成为一个可怜的女人是他造成的,还有杰克勉强维持多年的婚姻,杰克很早前就想离婚了,但恩尼斯的一句话打消了杰克的念头,) 虽然恩尼斯是个很可悲的角色,但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一想到很可能他一辈子都独自在一个拖车里住着,除了衣柜里死去情人的旧衣服,其它都一无所有,真感到晚年凄凉,我想他可能永远都会活在后悔间接害死杰克的罪恶感与怕被人发现性向被人杀死的恐惧之中,但死心眼的恩尼斯也定会为杰克守贞一辈子。
还有那个演他女儿的,长的脸型跟恩尼斯还真像,为何我觉得这电影的人怎么好象都真的是曾经存在似的呢?
我要快点醒醒。
看到很多人讨论关于Jack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影片暗示的还是很明显的,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Jack应该确实是被Laureen他们家给做掉了,但是应该不是因为和邻居那个女人乱搞,而是和她丈夫。
其实影片说得比较明白的,已经不能算是暗示了。
第一,他第一次接触那对夫妇的时候,那个女人很唠叨,他和她丈夫在外面等的时候,两个人应该都感觉到了彼此的雷达,她丈夫提出一起钓鱼的想法,明显在暗示Jack,钓鱼在本片中是具有明显暗喻的。
第二,后来Jack对Ennis说他和他的女邻居乱搞,如果被发现就死定了,这里也是在暗示,其实他不是和那个女的,而是和她丈夫,但是他不可能对Ennis说实话,因为这是对Ennis的背叛,但是后来Jack说,The ture is...这里我都以为他要说实话,但是他说,有时候我太想念你了,以至于无法承受。
他想说实话,但终究没有勇气,但已经在暗示,因为女人是不能代替他对Ennis的想念的。
第三,Jack死后,Ennis去拜访Jack父母的时候,他父亲说的非常明确,他曾有带Ennis上山开牧场的想法,但是他带了另一个男的上去,是他们的邻居,应该就是同一个男人。
而且Jack因此提出离开他老婆。
第四,他老婆说到Jack怎么死的的时候,先叹了一口气,就像讲述一个事先编好的故事,用的也是叙述性的语句。
她后来的眼泪流得非常复杂,有和Jack多年的感情,得知真相的错愕与痛心,杀死亲夫的内疚......第五,就更为明显,她讲述的同时,Ennis脑海里Jack被砍死的景象其实就已经揭示了事实的真相。
Ennis早就讲述过他童年的经历,这样的感情在那样一个社会是不被理解和允许的,所以当Jack他老婆得知被背叛,并且是和一个男人时那种愤怒和羞辱是绝对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另外,看到“游园惊梦”的影评,里面提到Ennis给Laureen打电话时她鲜红指甲的特写,这里我也注意到了,不过并没有多想。
游园惊梦很细致,他去查了典故,Fake nails代表fake story,说明Laureen在说谎,这点更坚定了我的想法,应该就是她,至少也是他们家找人做的这件事儿,到可能不一定是雇佣的杀手,那种年代,把他的行为暴露给比较极端的份子就足以要了他的命。
顺着游园惊梦提供的典故,更可以往深了理解,鲜红的指甲引申为沾满鲜血的双手。
Ennis一定明白Jack是怎么死的,他的愧疚可想而知。
因为他小时候的经历使他一直在压抑、隐忍,为了保全他们两个不遭到那样的下场。
但最后看到正是因为他的压抑,不肯与Jack一起走,Jack也同样不能逃脱那样的下场,让人感叹世事的无奈与凄凉。
书写《断背山》究竟获得了多少世俗成功是浪费笔墨,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殊荣就足以让李安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亚裔导演。
当年被好莱坞小子们顶礼膜拜的“电影天皇”黑泽明未做到的事情,李安做到了。
李安甚至对此还不满足,在奥斯卡颁奖晚会结束的当晚,在后台的媒体群访环节,李安直言不讳地表示影片没有拿到最佳影片让他很失望。
一直以来李安的外在气质给人儒雅、谦逊的存在感,在整个华人世界,他是被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导演。
但李安的作品气质实际上与传统东方式的含蓄、内敛、节制、迂回无缘。
不论是影像美学还是叙事法则,李安都并不具备东方气质、中国气质。
李安被好莱坞的接受程度如此之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奥秘,因为他本来接受的即是好莱坞的训练。
《色戒》是最经典的一个案列。
徐皓峰在他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色戒》最大的问题是把原小说中含蓄的笔墨给破坏掉了,“隐秘的变成赤裸裸”,“复杂的感情变得廉价”。
最庸俗之处,是把王佳芝最后关头的反水,理解成了性和戒指的动因。
如徐皓峰所批评的,这是典型好莱坞剧作法则,海明威的小说被好莱坞电影败坏掉,也是这个原因。
王佳芝最后的反水,其实很难找到一个实质性的原因。
这虽然是小说的高潮,但并没有明确的、可见、可说的动因把这结果推导出来。
暧昧、幽微、难以言说的瞬间情感爆发才是晚期张爱玲风格所竭力追求的。
王佳芝是在刹那、瞬间了悟、辨识出自己的情感认同,这个瞬间的爆发,李安很难理解。
而王佳芝和汉奸易先生之间极端特殊的情感关系,长期接受好莱坞剧作法则训练以致成为思维定势的李安更难理解。
《断背山》的难点是同性恋,同性恋电影的难点在于情感的分寸、情感表达方式迥异于异性恋。
不少华人知名导演都拍过同性恋电影,但很难说有特别杰出的。
王家卫的《春光乍泄》,在戛纳大获成功,是王家卫步入西方顶级影展圈的敲门砖电影。
但这部电影在王家卫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是最不王家卫的。
《重庆森林》里想象的、梦幻的、非占有的浪漫冲动,《花样年华》里暧昧复杂曲折的中年沉郁,都消失不见。
影片代之以单刀直入的爱你爱我。
实际是与97有关的时代符号、身份认同提升了影片在国际影展的号召力与关注度。
《断背山》当然是一部极端催泪的电影,这种催泪感甚至超越性别,异性恋观众也会轻易为影片的情感表达所动容。
两个相爱的人没有办法在一起(恩尼斯的原话是“两个男人住在一起,不可能”),二十年来只能依靠一年几次的相会,更多的日子是苦熬。
杰克最终不幸殒命,恩尼斯发誓此生不再另找他人,孤独终老。
孤儿出身的他,最终以孤儿的姿态被社会遗弃。
同志-孤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自我指涉。
杰克与恩尼斯的半世情缘之地断背山,于是成为了哀怨、凄迷、美好的乌托邦意象,它是化外之地,而它的自然属性又指涉恩尼斯与杰克二十年同性情缘毫无造作,实乃天定,同性之爱与异性之爱如出一辙,无分优劣,都是自然生发。
压抑之下的铭心刻骨,永志难忘,爱的就是你,肝脑涂地,抛妻弃子,无怨无悔。
这是影片的催泪所在。
大部分观众即便对同性恋情没有认同感,但对于受压迫的爱恋,很容易激发出同情心。
影片的问题之一,是对于催泪点的斧凿式设计。
这并非事后揣测创作者心理。
李安2010年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提过这一点。
影片首次内部试映后,李安的老搭档也是影片的制片人夏姆斯就不太满意,“太长,三个泪点,两个尿点,我要的是四个泪点,一个尿点。
”实际上,影片的泪点也确实很显眼。
恩尼斯与杰克在断背山第一次分手后,恩尼斯路过墙角,突然嚎啕大哭。
这是第一个泪点。
杰克对着断背山说出金句“但愿我能戒掉你”,是第二个泪点。
收尾,恩尼斯把象征着二人情定时刻的衬衫放入柜子中,是第三个泪点。
过于明确、过于寻求共鸣的催泪点设计意图,不管打中不打中,怎么说也不是高明的创作法则。
即便不认同设计点高明不高明这样吹毛求疵的问题,影片的情节设计有些细节处亦值得商榷。
恩尼斯与杰克在断背山第一次分手,四年后再见,相拥而吻,正巧被恩尼斯妻子爱玛撞见。
这种设计就是电视肥皂剧级别水准。
如果硬比较东方美学说破不点破的含蓄节制,小津、侯孝贤断然不会如此处理这类戏。
再退一步说,重大转折是依靠偶然性完成的,这按照好莱坞的编剧法则来说,也是等而下之的。
更值得商榷的是,以恩尼斯谨慎、内敛的性格以及不敢违抗世俗法则的处事原则来说,思考不考虑妻子的感受,肆无忌惮地与杰克相会,有点不符合人物性格。
实际上即便以催泪效果来说,两位女性角色的整体形象设计也有失稳妥。
爱玛与露琳的存在感很弱,形象单薄,甚至有不真实的虚假味。
爱玛的受害者形象一点程度上削弱了恩尼斯的悲情力度,恩尼斯可以不爱她,但并不代表可以没有依恋,这是忽略人性复杂一面。
爱玛后来嫁的超市丈夫,更是白纸一张。
仿佛三流电视剧里走出来的角色。
露琳对杰克的情感处理也失之简单,甚至有点不莫名所以。
恩尼斯与杰克对现实家庭中的另一半可以轻易抛弃掉,因为他们之间的强烈感情。
这种处理方法就只是为了强化而强化。
如果二人家庭关系更复杂一点,其实是会显得情感面向更复杂。
再扩大来看,影片的整体情节设计,就是强化恩尼斯与杰克婚后生活的不如意。
甚至为了表现这一点,用了火鸡的剪辑点,将杰克与家人吃火鸡的戏与恩尼斯与家人吃火鸡的戏剪辑在一起。
一场是表现杰克不容于岳父,在岳父一家看来不过是繁衍子嗣的工具。
另一场更是有点奇诡,爱玛已经与恩尼斯离异,却能够与现任丈夫、前夫一起与孩子共餐。
而爱玛又突然爆发,当面向恩尼斯捅出其性向的痛楚,造成不欢而散的后果。
这段情节相当勉强。
隐忍性格的爱玛为何突然爆发?
逻辑层次上显得非常勉强。
两厢结合,只是为了强化杰克、恩尼斯各自家庭生活苦楚。
如果抛却泪点的有意设计不提,影片中恩尼斯与杰克的同性恋情,在同性恋题材中非但没有显出如何非凡之处,反而有一些很耐人寻味的处理方法。
李安似乎是在有意强化同性恋情的普世性,但于此同时却留下一些疑窦。
杰克与恩尼斯的形象设计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强调一种二元对立的差异性。
恩尼斯粗粝、内向、质朴、谨慎(抿嘴的习惯性动作尤其强化了这一点)。
杰克细腻、外向、阴柔,对情感充满自由奔放的追逐之心。
影片甚至从服饰颜色也强化了这一点,恩尼斯永远是浅淡的服饰,杰克永远是深浓的服饰。
恩尼斯保守,有明确的守贞心理。
杰克开放,不求唯一,但求最深刻的爱恋。
二人初始的性爱过程,有一种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意味,以此强调同性爱情的正当性、神性色彩。
总之,一阴一阳,刚柔相继,不免恍惚:这究竟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尤其令人觉得诡异的是,一部为同性恋伸张正义、争夺平等权利的电影,对于男性身体的表现却显得非常保守。
影片对于男性身体的展现,多少有点欲说还休的姿态,与维斯康蒂、法斯宾德、格斯·范·桑特等著名同性恋导演影像中的男性身体大相径庭。
并非说异性恋导演无法拍好男性身体,克莱尔·德尼《军中禁恋》中的男性身体就成为了男性精神欲望的图腾象征。
影片中非凡的精神追求,是通过男体在空间中的移动姿态逐渐显露的。
这是非常高级的表现手法。
《断背山》一方面是忌惮于展现男性身体,另一方面却毫无必要的剥削式展现女性身体。
两位女主角米歇尔·威廉姆斯、安妮·海瑟薇在影片中都有裸露演出。
海瑟薇的裸露戏其实毫无必要,她后来在采访中明确表示,那场裸露戏让她有受辱感。
一部同性恋电影,忌惮于展现男性身体,却很“照顾”异性恋男性观众的色欲需求,表现女性裸露身体,这是什么心理状态?
直白一点说,《断背山》里的男性身体影像,其实是很典型的恐同创作者的投射。
上佳的文艺作品,是能够触及到人性中意想不到但极度真实的面向,所谓人性原来还有这一层,比如徐皓峰总结的《色戒》里善恶颠倒的高级爱情。
同性恋情因为被压抑,所以有很特殊的分寸感,对分寸感的处理能显出创作者锐利、敏感、通达的眼光与胸襟。
白先勇《树犹如此》是华文世界上佳的同志叙述,好就好在对分寸感极佳的把握。
他不把这份压抑不容于主流社会的情感悲情化、崇高化,予人同情,予人赞赏,而是以平实淡然的口吻叙述情感的点滴,流淌出来的是至为珍贵、从容的生命能量、情感能量。
《断背山》只是以斧凿式的催泪影像,寻求大众廉价共鸣的同时,伸张了一把政治正确的平权正义,远远算不上同志电影的经典佳作。
(首发虹膜邪论专栏,此版为修正版)
用李安的话说,“断背山”的原著读起来就好像一个人用手轻轻抚摸你的脸,然后突然打了你一拳一样。
因为很喜欢这部电影,所以跑去读了英文原著,那个美国老太太Annie Proulx着实很有功力,用一个短篇小说简单的讲述了两个牛仔二十年的经历,通篇没有什么抒情类的话,作者就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不痛不痒的说别人的故事,留给读者的却是久久的痛。
李安是个很细腻、感性的男人,在诠释这个故事的时候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都很细心,所以这部电影看得次数愈多,便愈加地佩服李安在各个地方埋下的伏笔(影片中的象征寓意主要来自于原著作者,李安在影片里保留了下来),理解的也就愈加深刻。
以下是我理解的“断背山”在一些细节上的用心之处,以及影片中一些事物的象征寓意(象征寓意因涉及了西方文化的部分,所以这里我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观点,同时剔除掉了我认为说得不合理的部分)。
影片开头Ennis Del Mar在Joe Aguirre房间外等,Jack开着一辆破车风风火火过来了,他停下车走出来,倚在车上看着Ennis,这时导演给了Jack一个特写——这个足足持续了好几秒的特写预示着将有故事发生在Jack和Ennis身上。
而Ennis,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两人从Aquirre那里领到任务出来后直奔酒吧,这时很明显Jack大步走在前面,而Ennis则低着头跟在后面。
从那以后的二十年里都是这样——Jack从始至终都是主动的一方,Ennis在他们的关系里则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个暗示还出现在后面几处情节里——两人同在断背山上的时候,Jack在放羊时遥望Ennis宿营的地方是向下看的,而Ennis在洗炊具的时候看Jack骑马放羊的身影是向上看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Jack 的主动地位和Ennis的被动地位。
这之后两人就上了断背山,导演用一组很流畅的镜头来叙述,两人的工作是放羊,看网上有些解释,说这里羊群象征社会,英文里有following like sheep的说法,引申过来就是随波逐流的意思,而Jack和Ennis则属于羊群之外的人。
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有些牵强,放羊只是牛仔用来谋生的工作,不只是Jack和Ennis放羊,那个年代所有牛仔似乎都靠放羊来维持生计,如果说别的牛仔都放牛,而只有Jack和Ennis放羊那么说这里的羊有象征意义才说得过去。
但是后来他们的初夜之后Ennis发现了一只被剖的死羊这里就一定有导演的用意了,我认为这只羊使Ennis想起了小时候爸爸讲过的村里两个同性恋的悲惨遭遇,小时候这个故事对Ennis一生都有重大影响,他害怕自己是同性恋,害怕那样的遭遇,所以他久久没有回去,当Jack找到他时,他冷冷地说:“I’ m not queer .”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负责送饭的那人对Ennis说要什么尽管开口,就是别要汤,汤很难带,Ennis说“我从来不喝汤。
”但是后来当Jack屡屡表示不想再吃豆子的时候,Ennis在送饭的纸条上点了汤,那人很诧异地问Ennis为什么要点汤,Ennis只是用一句“sick of beans” 敷衍过去,这时明显心里已经开始在乎Jack了。
后面还有一处细节,是两人有一次在山上谈天喝酒,Jack说道他妈妈信“Pentecost”,Ennis问他究竟什么叫“Pentecost”, Jack说“我也不知道,妈妈没告诉我,可能就是你我有什么罪一同下地狱吧。
”Ennis 说:“那是你自己,我不和你一起下地狱。
”这里我查了原著,作者只是简单的提到了“Pentecost”,而这段对话则是李安加上去的,这应该预示了后面Jack的悲惨遭遇。
而两个人在即将离开断背山时发生的激烈打斗则成就了这部电影最经典的情节。
首先是当Ennis得知要离开断背山时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在一个小山头上,Jack去哄他,结果两人反倒打了起来,两件沾血的衬衫这时并没有引起很大注意;然后两人下山后Ennis无意中说了句“我怎么会把那件破衬衫忘在山上了”,这时其实也没有了解到导演这里的用意;直到Jack死后,Ennis去Jack父母家,Jack的母亲领Ennis到Jack的房间里,Ennis在衣橱的最里面发现了二十年前两人的衬衫,这时以前两处伏笔骤然浮现在脑海里,观众恍然大悟。
这二十年里,Jack始终用自己的衬衫包裹在Ennis的衬衫外面,就好像自己一直守护着Ennis一样……当Ennis紧紧抱着两件衬衫,从里面嗅着Jack的气息的时候,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影片最后,在Ennis独自居住的地方,他打开衣柜,那里挂着那两件衬衫以及一张断背山的明信片,这时衬衫的顺序已经发生了改变——Ennis的衬衫包裹着Jack的,Ennis含泪看着那两件衬衫说了句“Jack, I swear……” ——他已经决定用后半生守护他们的爱情。
两人分开后Ennis娶了Alma,导演用了几秒钟的镜头叙述了一下Ennis的工作,这里Ennis一句话都没说,只是他的一个同事在喋喋不休“我妻子不让我干这重活,怕把我的back压断了。
我告诉她,我的back是幸福生活的支柱。
”在英文里,brokeback象征稻草堆中最后的稻草,也是承受压力最多之物。
这里我也查了下原著,并没有Ennis和同事修路的这段,李安加上这句话应该是为了表现Ennis承受的压力——他想和Jack一起,不但不能如意,还要拼命掩饰,同时也要养活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
再后面就是当Jack得知Ennis离婚的消息后,极兴奋地大老远从德克萨斯跑来,一路伴着这那首节奏欢快的King of The Road, 而当他失望而归时,音乐就改成了幽怨的A Love That Will Never Grow Old. “断背山” 里插曲的选择都很考究,既符合六十年代美国西部的风格,又能够很贴切地表达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还有一个地方是Ennis和Jack的那段激烈争吵之后,导演插了一组两人还年轻时分别的镜头,在Ennis走的时候,Jack含情脉脉地目送他渐行渐远;然后画面就切回到二十年后的这次相聚,同样是Ennis先离开,而此时Jack再看Ennis的眼神不再深情,我总觉得那是很绝望的眼神,或许这个眼神也预示了Jack最终的死亡——这个眼神是Jack在戏里最后的镜头。
最后有一个地方我至今还不明白,就是Ennis打电话到Jack家询问Jack死因时是Laureen接的电话,估计所有人都会和我一样注意到导演给了特写在Laureen鲜红的指甲上,我一直搞不懂这象征什么。
上网查了一下,有人说在英文里fake nails=fake story, 意在指Laureen在说谎,但我认为这里Laureen没有必要说谎,而且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都没有交代Jack真正的死因,所以这里也就无从证明。
我看“断背山”的论坛上还有人指出这里导演的意思是Jack的真正死因是Laureen发现Jack和邻居乱搞(就是酒会上那个和Jack跳舞的女人),然后顾人杀死了Jack,所以Laureen的红指甲表明她在说谎。
我觉得这个说法也说不大通,因为Laureen在讲述Jack死因时流眼泪了,我相信她的眼泪是真实的,她还是爱Jack的,所以这里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Laureen在说谎。
我还是一直认为李安在这里安排了一个特写给Laureen的红指甲一定是有他的用意的,但是实在搞不明白他的用意是什么。
这已经不知是第多少遍看“断背山”了,还是很喜欢,看得越深入便会越关注细节,深深佩服Proulx老奶奶和安叔的功底。
不是有一句名言么——细节决定成败,“断背山”中无数的细节值得细细品味,就像一杯清茶,越品越香,回味无穷。
四年后的相遇,Ennis不停喝酒不停抽烟不停看着窗外,等待着Jack的到来。
终于相见是深深的拥抱,像是要把对方都用力掐进自己身体里。
久违的鼻息,那一吻他们等得太久。
Ennis环顾四周,勇敢地,不顾一切地吻了上来,马上得到了Jack的回应。
在镜头后面的观众,被那久违又充满力量的吻震撼。
只要是爱情,都有足够强大而又不可思议的力量。
这里,导演没有设计一个离别的场景,大概是前面的铺垫太长,太渴望,连观众都一同被带到荒漠,就那么一丁点的甘露,如果马上收走,用一个冲突来分层,似乎又不近人情。
借鉴,不妥私信删。
看完這部片子已經好長一段日子了,但每每總會想起李安說的一句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不知為什麼,自從有了這部電影後,「斷背」這個名詞居然和同性戀畫上了等號。
所以有人以為,李安的話是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點同性戀的基因。
但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並沒有特別注意同性戀這個的東西,我看到的反而是某個人心中的一個永遠無法完成的夢想。
在故事講述的60年代的美國,同性戀是一種不為世俗所接受的事情,因此,斷背山成了兩位主人翁的桃花源,只有在那裡,他們才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已想做的事情。
縱使只是一年一次,但已足矣!
然而,在現實世界裡,在種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下,人們心裡想做又做不到的事又何止同性戀呢?
也許,每個人心中真的有那麼一座斷背山,只可惜它並不一定能像電影裡的那麼美好……不知道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是否也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呢?
最近有一篇文章流传很广,大致是一个小孩问一个富翁说你怎么发家的,富翁说我爹给了我一个苹果,我卖掉再买了两个苹果,再卖掉又买了四个苹果......小孩说哦我懂了,富翁说你懂什么呀你,后来我爹死了,我继承了他的全部遗产。
后来又一个人在分享的时候加了一段话,说你不能把那些名人当做你的行为榜样,他们的成功模式也不是你的奋斗依据,因为比尔盖茨不会告诉你他娘是IBM的头儿,他的第一单生意是他老娘促成的。
这当然说的很对。
但是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比尔盖茨,还有很大程度上自身的各种成功因子。
不是所有IBM董事的儿子最后都成了比尔盖茨。
你要是单纯就觉得你有比尔盖茨那样的妈你也会有成为比尔盖茨的那一天,那你上辈子一定是折翼的天使。
当李安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时候,他的妻子林惠嘉就成了崔莺莺式终于熬出头的角色。
他们夫妻二人苦了很多年,如今李安终于名利双收,他老婆也能坐享其成、麻雀变凤凰了。
可是羡慕林惠嘉嫁了个好老公的人,先得想想,林惠嘉凭的可不仅仅是好运气。
如果你是李安的老婆,李安是不是还能成为今天的李安?
李安从纽约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一份和电影相关的工作,常年赋闲在家。
全家的经济支出都依靠还在读博士的林惠嘉的奖学金(或许有别的工资收入)。
这样妻子养活全家的日子一过就是6年。
扪心自问,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是做不到林惠嘉这样的。
我是绝对不可能自己养活全家,让老公安心搞他的艺术追求的。
他就是梵高再世他也得先出去找工作再说。
退一步说,如果我是杨绛,我可以为钱钟书做出类似这样的牺牲。
因为我们有相同的追求和理念,我们在同一个领域里,所以在我看得出钱钟书有几斤几两重的这时候,我就算不能预料钱钟书一定有出头的一天我也能百分之百欣赏他过人的才华。
但是如果我是搞生物学的林惠嘉,我怎么知道李安那些神神叨叨的剪辑、剧作、导演是什么东西,又怎么能看出李安到底有多少才华、我的牺牲和付出最后会不会等到值回票价的那一天。
但是林惠嘉坦然地任由李安追求他想要的、而她却不懂的,给了让李安之所以能成为李安的那六年沉淀、沉思、磨砺和研究的时光。
没有沉下心的阅读、创作和思考的时间,李安的作品不会是如此的不浮不躁,不卑不亢。
没有林惠嘉的坦然安宁,就不会成就如此大气沉稳的李安。
女生当然都羡慕林惠嘉嫁了个出人头地、享誉全球的好老公。
可是就算你遇到了李安,你能把当初的李安变成现在的李安吗?
你能在六年中不抱怨一句凭什么要你养家吗?
你能不硬推李安出去找工作吗?
你能平心静气地接受你完全不了解的他的艺术追求吗?
你能在你不了解的时候也保持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不要搞一副望夫成龙、你要报答我的嘴脸吗?
羡慕是羡慕不来的,李安当初要是找了你,很可能他就是一个被生活蹉跎到无力无梦的老艺术青年。
话说回来,男生当然也会觉得林惠嘉这种全心全意支持老公、不抱怨不焦躁不发疯的老婆是最好不过的。
只是如果你娶了林惠嘉,你就一定能确保你能享得起这份福吗?
就算你老婆愿意养你和孩子,身为一个30岁从学校刚出来的人,你没本事养家、没什么值得一提的收入、没什么真正有分量的成就(别提那些有的没的的小破奖项),你不知道你是不是有出头的一天,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有人欣赏你的作品,你甚至不能确定你是真的适合这一行还是全世界只有你自己觉得自己有才华而已,你老婆也不懂你一天到晚要干什么,你丈母娘觉得你更适合当厨子、还想投资开店做你的老板,你还能像李安那么不急不躁地熬六年熬到看见曙光为止吗?
琼瑶奶奶有个《水云间》,咆哮帝小马哥演了个不得志的画家,因为别人不欣赏他的画,他又靠女朋友养着照顾着,心理压力太大就怕成功不了,动不动就发疯嚎叫咆哮,撕画纸扔盘子,上蹿下跳,雨中大吼。
我不敢说所有,起码我见过的艺术家里,不得志的居多,而不得志的里面又是咆哮帝型儿居多。
忍得住寂寞,熬得起孤单,等得了时机,才是艺术家乃至所有人能走向巅峰状态的法则。
林惠嘉纵使是难得一见的好老婆,也不是娶了她的人就都有本事最终成为李安的。
再说身为成名导演,天天在全球美女演员中混迹,能不闹绯闻、不勾搭、不嚣张、不养三儿、不离婚,你做得到吗?
林惠嘉可是不年轻也不漂亮,还不懂你的事业,跟李安并不是杨绛、钱钟书那样的精神知己。
李安可不是踮起脚尖就够得着的人,只有林惠嘉也打造不出百分之百的李安。
你羡慕别人,总想要是我也有那样的什么什么就好了。
那有什么用呢?
别人的情况是由他们每一步详细而特殊的步骤以及自身的条件造就的,差一步都不是那个高度。
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走自己的路就好了,别老天天惦记着别人碗里的锅里的,出来混就要少做白日梦。
两位主角之间爱情的开始和结束都深植于西部那些崎岖的峭壁和山崖,在攀上徒直漫长的山坡后,一个转角之后便是万里长空,在那里他们分享过成群的野牛、绵羊、熊和牧狗,还有那让人停止哭泣的日出,从旷阔的天空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地平线。
是很好看 也觉得可以接受无论什么样的事实,但是,在内心的深处,会觉得…………
被骗婚的人不算人了?谁同情她们的悲剧?
又是一组so man的gays。没法当爱情片看,也不好当动作片看,多感人么??
看不下去,
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
他爱得热烈,爱得无畏;他爱得软弱,爱得犹豫。因为这份热烈,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为这份懦弱,他将用一生去缅怀这段感情,以及那座永远也回不去的断背山。
骗婚gay恶心,下地狱吧
木兴趣
李安你真的很喜欢拍男同找同妻啊😓😓😓
李安構建了一個非常真實,連細節都經得起推敲的好電影,給五顆星也不為過,但是,我不能用這樣的標準看待電影,畢竟,我是個獨立的個體,我不喜歡這個故事。僅此。
【SAME放映】其实这并非是同性恋故事,而是两个寂寞的人在孤独环境下由性到爱、日久生情,但不被社会接纳,不得不延续漫长的20年婚外恋的故事。断背山是一个地点也是一种回忆、一份情感,让深陷其中的人终其一生去回味、追寻。台词、音乐、表演无不动人。双男主的深情感人,女性配角的态度也耐人寻味
可能我不是 可能我不理解
我后来又看了好几遍
我拼命想哭,还是失败。
平庸。
没劲死啦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当我看到两位男主角这种从沉默相识再到撕心裂肺不能相守时的痛苦,以及在压抑性欲望,同性时代时的惴惴不安与恐慌,当然是觉得非常的心痛。如果在当时能够拥有宽松的制度环境,可能这些悲剧就可幸免。但因先看了李安的《喜宴》,再看到这一同性题材的电影时没有那么大的触动与震撼,最可能的原因是两部电影中对“同妻”的刻画。《喜宴》中的同妻是有生命力的,也是幸运的,因为她最终获得了还算是不错的圆满结局,所以两位同志的情感不仅深情亦得到了升华。但《断背山》无法让我感同身受,就是同妻的忍辱负重和有些扁平化的角色设计,在这里她们只成为了一个排遣寂寞的符号,看到男主对妻子的暴行,更让我愤怒失语,对于这段感情并不能全权地投入和认同。大概是联想到师妹曾经的情感,恕我不能苟同,爱是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之上
“因为我是基佬所以我最可怜我最惨全世界都要同情我”的主题思想,抱歉全程我都只看到了两位主角作死祸害自己老婆孩子,可没看到一丝一毫的伟大。什么时候同性题材的影视作品才能走出卖惨的怪圈?
塑造了Ennis这么一个很复杂的角色,喜欢他的形象又很害怕变成他。两位妻子的角色也很喜欢,所以比起爱情主题对我来说更像是在反映男权社会是怎样压抑男性,而被婚姻责任束缚的男性又是如何伤害更弱势的女性,从而制造连续的悲剧,而这个主题即使去掉同性元素似乎也不妨碍表达,以至于二十年间时不时一年见几次我莫名感觉很够了,有时候觉得他们就真的只是至交老友。现在看觉得老吉在山里不洗澡应该也是快活自在吧
无意识的那一瞬间而后伴随着的无法抑制的难过和汹涌而出的眼泪,让我意识到四年多以来,《断背山》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这部电影随着岁月一同沉淀变成了我内心深处无法克制的悲伤与泪水。 2016/08/11重温
太过于简单的故事,太过于墨迹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