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不好混阿同志们,哪怕你是精英人才……未来邦先生在此片中的遭遇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结尾那一枪,满有点和谐的意思。
不过不谈情节,从风格上来说,我还是更喜欢《snatch》或者《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影片最讽刺的就是最后一部分,主人公好不容易从黑帮的奸诈中抽出身来,打算退隐江湖,从此过上宁静、没有纷扰的平凡人的生活。
哪知半路杀出个陈咬金,被他爱上的女的相好给杀了,这可真是,死的不仅没有价值,还很冤。
这部影片就是告诫世人:凡开始就预料到有不好的后果的事情,千万不要去做,否则就是引火烧身,自寻死路。
还有就是黑帮真不是好混的,你赖以信任的上司,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叛变,或者你从一开始就只是一颗棋子,任由他人摆布。
末了连死都不知道是谁出卖的。
在那样的世界中,没有谁是值得你信任的,你唯一能相信的就是你自己。
这样的生活,未免也太绝望了。
人能开心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大程度上,依靠的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所给的温暖。
如果这点温情都没有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做个平凡的人,有自由,有人情,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这个SB世界就是layer cake,你在第几层?
完全可以再去看所谓的励志,热血,亲情,温馨的电影,可当到这个年龄,这些电影看了会不会觉得有点假。
看了layer cake,至少没那么假,也没那么真。
但确实是不同的。
只记得男主角觉得开始觉得自己挺牛逼了,人聪明,事业小成,兄弟蛮多。
可事实是还只是一个小卡,很小的卡,但很幸运和聪明。
大卡拿了小卡本来要赚到的钱,退休了。
小卡从此成了大卡,等着下次又可能成大卡的小卡出现来送钱。
年轻时常崇拜哪个大佬,老板,名人,觉得太牛逼了。
现在发现他们都是一般人,骨子里都是农民。
不过就是卡司大一点,对付农民工有用的,对付他们一样。
最SB的就是像主角的中间层,没有任何幻想和奇迹,成功了就是奇迹,失败了就是幻想。
这个SB世界就是layer cake,你在第几层?
刚看完《the lord of war》,顺着豆瓣的评论于是看到《千层膏》,看完了最后才知道这片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男主角的名字。
只是,大概真的也不是人人都那么聪明吧。
不知道那软弱的一枪要了他的命没。
英式英语听起来虽然很gentle,不过大概真不适合我这种嫩头青,我是说我还要在这部片子中努力的分辨各种不同的英语口音,很累。
长的非常棱角分明的男一号很合我的口味,尽管大家都说他很俄罗斯,不过俄罗斯也谬啥不好,男人就该长成这样。
老实说,第一次看还是感觉很混乱的剧情,从头到尾都非常紧张,但过于庞杂的分支让人很累,我想我得抽个时间再看一遍。
毒品改变了一切。
总有一天毒品生意会合法。
永远别太贪婪。
只有傻瓜才以为警察是群傻瓜。
如果你想要和平,就得做好战争的准备。
以前劫匪们想尽办法从银行里取出钱,现在却是想尽办法把黑钱存进去。
别跟我提细节,就告诉我已经完成了。
——丘吉尔“你能快点给我找几个人吗?
”“要多快?
”“像两万磅那么快。
”你来处理,或者我处理你。
如果你曾经杀过某个人,永远不要让活着的人知道。
楚博先生可以在10分钟之内找到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人。
好的经商策略是做一个好的中间人。
试下电影评论这个功能。。。。。。。。。。。。。。。。。
英国的电影味道和老美的有明显的不同,嗯,还没看完,继续看......
出来混得想全身而退,从此以后和美女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很难,让主角死去,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样的死法让我觉得有些滑稽,出乎意料。
当年通过这个电影第一次对后来的信任007留下深刻印象。
主角在以生意人身份进行制毒工作赚够之后,尝试轻松退出,但是美梦敌不过江湖身不由己,最后消除一切麻烦本可以加冕时选择功成身退,却被小瘪三暗杀,有点香港风格。
感觉影片不断在讽刺英伦生活的冠冕堂皇和竞争力消失,Drug dealers don't work in weekends. 伦敦、阿姆斯特丹的黑帮在安逸生活之中遭遇来自塞尔维亚逃亡战犯的复仇威胁,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
夹心,味道的来源。
中间人,做生意的艺术。
每当看到是Daniel Craig的片子,我总是很不遗余力的想推荐。
第一次看到他是电视上播《幻影夹克》那会,台一调到那,那深邃的眼神,湛蓝里透出一丝灵动,这就是吸引,盯着屏幕10秒钟后便调台了,我想记住那眼神。
王家卫评论梁朝伟说,他的眼神里有神,而张国荣的眼睛里有故事。
回头找剧照的时候,才发现那会的他,那个角色,并不是像如今的他在荧幕上的形象,那种与风流倜傥英姿飒爽甚远的邋遢的样子,眼神里依然有故事,这注定了Daniel不简单,他会发光,照耀到每个人的心里,所以他能被挑选为007。
要不是前几天翻出了几年前的《看电影》来温习,那么今天挑片子看的时候我一定会错过这部《夹心蛋糕》,这片名真好,直接呼应了一句台词,做生意的艺术就是做好中间人,Daniel被夹得很酷。
I'm not a gangster, just a businessman. And my commodity happens to be cocaine. ——可卡因商人——My name? If you knew that, you'd be as clever as me. ——并且没有名字—— Well I'm honored. But for me this is all over. I'm getting out. ——唯一想法是收手。
这三句台词很简单的交代Daniel饰演的没有名字的人的背景。
这中间得还有个故事,至于是怎样的直接借用影评人的一句话吧“This is a clever drug dealer movie set in the UK. ”我想表扬的是这部影片出剧情以外的东西,镜头和剪辑,配乐与台词。
非常出色!
也许看过的人,都觉得台词里太多fucking了,但我觉得ok,这些都不影响它成为一部很有代表性的黑帮犯罪电影,兼备文艺片的慵懒和传统英伦的优雅,同时犀利,精准独到。
其实整片基调起伏不大,张力却足够了,角色的情绪是隐藏在镜头背后的,这些华丽的修饰也并未掩盖演员的表演,内与外,深与浅揉合得非常恰当。
也许是太对我的味了,可能说得有些夸大,希望别介意。
下面说一下小花絮,前段时间看了《火炬木小组》,很长时间泡在威尔士口音的英腔里,今天看这部英国片,格外的觉得听得舒心,不像以前对英腔还有那么一点不习惯,刚想到那部剧,马上在这里又遇见了一个熟人,《火》里面的owen。
还是那么cute。
《千层糕》,看名字不像是一部黑帮片。
但是影片内容却是一部现时很流行的黑帮风格。
那就是人物和线索众多,尽管可以勉强看懂每场戏的意思,但影片过半之前仍不太清楚整个故事框架是什么。
直到下半部的时候才逐渐明朗。
Daniel Craig扮演的一个成功的毒品中间商,在其赚够钱准备退休前夕,接到了两个任务。
一是找到一个黑帮老大的吸毒成瘾的女儿,二是帮助一个毒贩为价值百万英镑的毒品出货。
这个对于Craig看来本是手到擒来之事,但行动起来远不是那么回事。
他发现自己夹在众多黑帮势力之间无法脱身,这也就是千层糕的意思。
不过看着这个孔武有力以扮演当代007出名的Craig在此片中扮演手无缚鸡,多次被人轻易撂倒的角色,倒也有些滑稽。
影片有些台词很有意思,比如:“出生时忍受诸多痛苦,出社会承受更多鸟事。
爬高点,鸟事就少一点。
直到某一天爬到高峰。
你会忘记什么是鸟事。
欢迎攀登高峰。
”又如:“好生意的艺术,在于当个好中间人。
”
要打瞌睡了...
以一部电影的容量讲这么多线索的故事,明显有点应接不暇了。
少了盖.里奇式的戏谑,但是多了一分智慧
三星半。作为处女作,难能可贵的是技艺精湛——画面转合和音效剪辑都十分优秀。但是烂就烂在剧本的不流畅,导演的叙事也稍显凌乱。不过还是要为结局的黑色幽默加半颗星。
黑帮题材确实不是我的菜,两杆大烟枪try了好几次还是只看了个头,这部纯属是为了看本猫并为007打个底,还饶了个清秀时期的汤老湿,结尾是个亮点,差点冲动多给一星
我在家庭影院看的。我認識電影裡的007。我感覺電影拍得特別散,看完了感覺他們拍的是啥我都不知道。可能是我理解力低下的問題吧劇情梳理特別費勁,看完了覺得好累。最後來了一個心靈雞湯感覺特別不適應,我不喜歡心靈雞湯。
2012.2.3 DVD bad,bad, bad movie
布局精巧结构紧凑,大丹叔在这片里美得不科学!!!坎贝尔绝对是看了这片后力邀大丹演邦德的吧绝对是吧!!!结尾充满了WTF感……让窝在给这片打三星还是五星间各种纠结……还是取个中间值吧……
整个风格还是非常的盖里奇,结局也是
【B-】完全没看懂,晕乎乎的,难道我智商太低了?
好多人啊……
不如盖里奇
快进着看完 -_-
失败...
浓浓的盖里奇味道,然而跟钙导后期电影的错误一样,高潮太多,线多繁乱,没有重点。倒是成全了Mr Q和James Bond的初遇。最后一首歌是打雷姐新砖的翻唱曲啊。
可能不是电影本身不好,是我真的get不到
无论怎么看 都很像是为了克雷格上岗007而进行的排演啊。甚至感觉很多场戏都被皇家赌场借鉴了。比如在亲热戏中获取情报 然后半途离场。比如目睹被杀害者时的眼神。比如在饭桌上把手肘拄在桌面的动作 很像皇家赌场里拄在牌桌上的动作。很多人批评了叙事的野心过大。确实。不过也真的是个聪明的作品。
[转]多年以后,在军需官和007会面的时候,他仍会回想起当年在酒吧里第一次看到这个男人的那个夜晚……以及他以为杀死了对方的那个清晨……
克雷格好身材!走路有风范……配乐很激情,把人绷在弦上……[那是一双仇恨的眼睛!编剧因为是原作者所以还蛮忠于原著的,结局其实也没有很凄惨...
上个月发现「马修·沃恩」导演的电影作品只剩这部《夹心蛋糕》还没看,拖了一个多月总算是观影了。虽然故事剧情不太是我的菜,但卡司阵容倒是让我惊喜:“007”丹尼尔·克雷格、“邓布利多”迈克尔·刚本、《盗梦空间》汤姆·哈迪、《水形物语》莎莉·霍金斯、《环太平洋》伯恩·戈曼……真没想到《香水》本·卫肖也出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