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还未看到大结局,但估计这部片子基本已算尘埃落地了。
实话说,除了何思奇与卞融的感情线略有欠缺之外,这故事可入近年来最佳影视剧本前三。
至于诟病比较多的入戏慢,我看就是前三集根本就该重拍,除了剧情衔接,前几集完全跟后面的不像是一个导演拍出来的,这个毕竟是导演问题,与剧本无关。
从士兵到团长,249的才华可谓享誉神州,但现在我却在好家伙里发现了一些很难理解的东西,不吐不快:首先我更愿意架空地来看这个故事:一群亡国奴里有三个活跃于地下的力量,而这三方却互相争斗和牵制,致使这些力量于国家来说却毫无作用,于是其中有一派貌似个个都成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得道高僧,决心割肉喂鹰,主动通过自我牺牲,甚至是违背常伦来让其中最强也是最坏的一派独自座大,以便他们能腾出手来对付整个国家的敌人。
多么伟大的牺牲啊!
多么让人敬佩的国家大局观啊……但是问题就来了。
这群得道高僧是不是都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其中一个主角甚至为了这个伟大的国家大局而间接相当于害死自己的父亲和哥哥,而且通过剧作家的渲染,这个行为是那样的振振有词和值得歌颂。
我不想讨论什么值得不值得,也不想讨论什么有国才有家之类破绽百出的“理论”。
我只想说,难道不想想这个故事的最初:到底是什么问题让这个国家在故事一开始就濒临灭亡了呢?
是因为没有一个一家独大的坏蛋?
还是因为老百姓都舍不得自己的小家?
我相信有良心和有智慧的人都不会这么认为。
而剧作者在这个故事里所故意渲染的牺牲,实际上更可能是另一个屠先生的驭人之术而已,不是为先生牺牲,就是为所谓的国家牺牲,整整42集,却没有一人为自己的家而牺牲!
只有欠老板偶尔流露出来的一点人性,却让他成了我在本剧最喜爱的人。
要说传统,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里有的是家族观念,而没有家庭观念。
以族论存亡,在自己家里却干尽了缠小脚、打亲人、随意支配子女等等坏事儿,不知道249先生或其它一些爱国人士有没有想到过,或许就是因为青山何思奇这样的人,他们的根子在那儿,所以才有故事一开始的亡国背景呢?!
OK,这话题不宜继续深入说下去,最后说说时光吧,时光时光,相信这个名字来自于龙枪系列。
看到42集时才发现,如果这个故事一定只要一个主角的话,那就是时光这个人物了,并且也是这部电视剧里标签最复杂的一个人物,249可能把想得出来的人间悲事大半安到了他身上,但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角色同情不起来也恨不起来,现在谁都不是笨蛋,从第一集就都知道这是个最终要由黑转白的人物,单剧本和电视剧都刻画得很好,唯一让我纳闷的是:刻画这种套路式的人物意义何在?
就好像是让一群国家级的舞蹈演员为一个县剧团的歌手伴舞,他既串不起三大势力的前因后果,又无法代表当时一个群体的特定标签,更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意义,只有套路,一个从第一集就知道的套路。
打了那么多字,就这样吧,要我评分,这故事我给9分,导演我给6分,249先生始终还是我心目中那个中国最好的作家之一,就是希望249能多写一些小格局的故事,例如就写士兵突击里的管道五班,必定是一个比好家伙更荡气回肠多了的好故事!
其实后面我有点不太满意,而且剪辑有点乱,又删减太多,但是总体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因为里面角色塑造得太好了。
最喜欢时光,这个角色的人设简直是美强惨天花板。
那些台词直击心灵,那些人物是大时代下每一个人的缩影。
“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他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我唯一觉得对不住你的就是不会有人给你安慰”“送死的人来了”“因为阳光很好啊”“真的吗?
”“燃烧燃烧都四年了你还在燃烧”“时光飞逝,时光也永驻”“我要让你看看一个人如何为他最初的理想而死”“你不喜欢人生浩渺,只想如火焰燃烧”“朝达,闻道,夕死,足矣”“先把自己变成世界上最可怜的人,然后你做的所有恶都有了理由”“我觉得,我在沉沦”“我们本来可以用日本人的血染红大地,却在用中国人的血涂抹天空”“我不恨你,我恨你们”“不要尖叫,只管做有用的事”“我从来都没有觉得我跟一个女人很像,从来都没有”“我保证不管你妈是死是活我都会找到她,我保证你遇到的所有坏事到此为止,我保证你一定能平安到达南京”“不论你是什么人,起码你现在在做一件好事”“小家,你来错地方了,这个地方的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刀子”“你有同情心,可你没有把我们当人的机会”“我用的最长的一个名字是时光,时间的时,光阴的光”“祝我们好运”“我最服你的就是坚持梦想,面对现实”“对不起,狗男女说的是我不是你。
”“就是你和我!
”“让他们看看我们这对狗男女到底能闹出多大的排场”“你为什么跟我是一样的人?
”“你不跟我去南京了对不对?
”“我倒希望刚才我们两个稀里糊涂死在那堆乱棍之下”“我不觉得,刚才你挡在我前面我觉得我这辈子都没有白活过”“可是我妈怎么办,你以后怎么办?
”“笑得,像真的一样”“我说了,你不会死在他们手里”“我连为什么活着都不知道,哪里知道为什么要死呢?
”“时光,欢迎你来到真正的人间”“只有先生才会那样,可是我,要自己去找,去看”“你想一想,你仔细想一想,难道你活到现在就没有一个让你高兴的人和事吗?
你想清楚了再看看自己去送死值不值得”“你从来都不把自己那个种子藏在哪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那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背到脑子里了”“那我就藏在心里”“他用杀阿部堪治来告诉我,那是他觉得该干的事;他用不杀若水来告诉我,他再也不干他不想干的事;他用逃跑来告诉我,那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时光,你干什么去了?
”“等我妈妈一开口你就知道我叫什么了”“她叫杜鹃”“原来你给我准备了这么丰厚的一份酬劳,不仅有你的名字,还有你的妈妈,还有一个家。
所有我能活下去的东西你都给我了”小家,时光啊,你们来错地方了,这个地方对你们太残忍了。
人生最后几十个小时里你们什么都有了又在一瞬间什么都失去了。
少年的中国终究会迎来朝阳,只是有的人来不及看见了
看的导演剪辑版,在后面近乎不眠不休看完了这部剧,过瘾。
第一集挺意识流的,从第二集进入大砂锅开始,节奏紧凑,台词之黑色幽默,令人发笑,头一次领略到西部片的魅力;从青山进入上海开始,剧情进入另一个阶段,就像高昂的进行曲忽然低沉下来,破败的唱片机借着卡碟的碟片吱吱呀呀歌唱,249经典式的长台词和隐喻像不要钱一样扔出来,逼着你去思考去怀疑去争论去完完全全沉浸在这个世界里,然后懂得一句“送死的人来了”,为之发笑亦发梦……这部剧的人物刻画和演员表演做到了互相成就的极致,非常非常非常喜欢两位男主的成长线,他们的心里都燃着大火,只是没人教他们要去往何处要填满多少燃料才能找到活着的意义,他们都得向中国的山川和大地学习,所以一个烧成了太阳,一个要去寻找他的太阳。
我想没有编剧和导演会不偏爱时光这样一个角色,他从泥沼走来,却如阳光般绚烂,他本该生如朽木,却保留着一点赤子之心,他被打碎了做人的根基,却能拼凑出一副不屈的脊骨来。
张译的好多形象,都是絮絮叨叨、啰里啰嗦的人物,难得的是不管他怎么絮叨,却一点都不让人反感。
卢焱一出场,就让人觉得他是个怂人。
用门栓的话说,“瘦的能让老婆打”。
就这样一个人,别说与时光相比,就算是和屠先生随便哪个手下比,也没有什么战斗力。
他是青山口中那个又呆又笨的行李,是燃烧了十几年还在燃烧的卢三火。
不同于时光有着承载屠先生梦想的目标,卢焱的生活确实一步一步摸索前进的。
看他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的样子,像极了那个初到军营的三呆子许三多。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卢焱就是这样的。
这个呆子去刺杀屠先生,却带了一把破刀,刚砍一个人刀身就断了,只剩一寸在涂先生身上扎了几十下,却连个轻伤都没留下。
屠先生好面子,虽说被这么一个傻小子用一把破刀刺了几十下,还是要把他说成极度危险的红先生,让他上了追杀榜第一名。
于是卢焱只有跑,跑到了一棵树,做起了何思齐。
然后稀里糊涂的被选为了真假难辨的种子,每天除了教学,就是和巴督教吵架混日子。
一棵树,多像那个班长的地狱,孬兵的天堂——草原五班啊。
《好家伙》里,时光和卢焱本是双螺旋结构,一个在一棵树当着教书匠,一个在大上海当着地下太子爷。
但这两个人命中注定要相遇,于是螺旋也有了交点。
为追查种子,时光也来到了大砂锅,当起了天目山的马匪老魁。
惊蛰信号一出,所有的种子都要奔赴上海,从一棵树到上海,要经过两棵树、敌区。
一棵树相遇,时光打破了何思齐的水瓶,又扔给他一个水袋,顽劣而幼稚。
在两棵树,时光对何思齐步步试探,还逼得门栓现身。
敌区的擦肩而过,一个坐着汽车大摇大摆的通过,一个却被抓去排雷,随时可能粉身碎骨,同是主角,差距也太大了点。
时光,张扬、狂放恣肆,卢焱也不是平静的一潭死水。
在敌区,每天被拉去排雷,连若水的手下都被下破了胆,甚至连欠老板都已经没了活下去的意志。
何思齐反而是最镇定的,他不想看着任何一个人死,不管是染病了的树海,还是欠老板。
何思齐告诉欠老板,要接着挖,挖通了牢房就能逃出去。
后来当他们阴差阳错走出敌区的时候,那个深谙杀与被杀,过惯了刀头舔血的暗流欠老板,哭着说再也不杀共产党了,他要去打鬼子。
“接着挖”,成了何思齐给欠老板种下的希望,所以回到上海,在若水的势力接连被时光挑了的时候,欠老板还坚持着继续挖,继续找活着的人。
整部剧是暗流时光重生的过程,也是卢焱一步步成长的过程。
卢焱不是孤儿,有哥哥,有爸爸。
年少时的他以为哥哥是一个只顾赚钱不知民间疾苦的奸商,而爸爸是汉奸商会的会长。
所以他舍弃了这个家,一走就是十几年。
家,是那个我们曾经一度想逃离,却又万分想回去的地方。
后来卢焱辗转回到上海,芦之苇(若水)抱怨他大哥消失4年,从上海本地买来特产说是从东南亚带回来时,卢焱还附和,“芦淼怎么能一走4年”,芦之苇吼他“可是你走了十几年!
”卢焱沉默了。
对家庭,谁没有亏欠呢?
青山如此,若水如此,卢焱也如此。
卢焱是个不合格的儿子,芦之苇也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
芦之苇在等着和屠先生的决战,他不敢对他儿子太好,太惹眼反而会害了他。
所以即使在自己的商会也只给卢焱一个提大包的普通工作。
他知道两个儿子自己只能保一个,所以他当用尽了所有的杀招之后,向屠先生,那个小辈下跪投降,用自己的命换儿子的命。
在黄河边上,卢焱问他“你是不是又要告诉我不要尖叫”,芦之苇回答“你尽管尖叫,但是你要往前走!
”尖叫,是芦之苇认为最没用的东西,他时常告诉卢焱“不要尖叫”。
而卢焱也慢慢的学会了最对的事情,不要尖叫。
当屠先生时光等人围堵芦之韦家的时候,他做了和他哥哥一样的选择,让岳胜先走。
屠先生说了句“久违了,红先生”。
他挥着手,笑了笑。
这个时候卢焱根本不怂,也不呆,能如此从容的面对屠先生,又有几个呢?
他终于抢回了本该属于他自己的红先生,他终于成为了像他哥哥那样的人。
十几年前,卢焱拿着一把刀冲向屠先生的车,为的是杀他。
十几年后,还是那个地点那条街,卢焱又拿着一把刀冲向屠先生的车,只是这次却是要救屠先生。
因为屠先生、若水和青山三股势力中,屠先生最强,若水次之,如今若水已经被屠先生打垮,一旦屠先生的地下王国坍塌,整个中国再无抵抗的势力,国将不国,何其不幸。
屠先生说暴力是秩序的父亲,他所谓的安全感,都是靠暴力取得的。
所以他要杀了青山,他要扫清若水和他的势力。
就连时光,犯错之后,他也要打他一顿。
为了不让时光被改变,他还设计让时光杀了小家。
然而暴力不是“强”,不是“勇”,暴力只会让人显得更懦弱,因为除了暴力,他没有别的让人臣服的办法。
芦焱不同,他看起来比屠先生弱的多,但他又比屠先生“勇”的多。
他对抗屠先生的不是枪,却在屠先生的精神上开了一枪。
他对屠说“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食。
当有一天,你黑暗王国的暗流们有工作,有安乐,那你的黑暗王国还存在吗?
”他把自己当初的那颗毒药送给了屠先生,他说想找到自己一个既定的死法是很奢侈的事。
当屠先生拿出那颗毒药时,不会为之战栗吗?
芦焱又回到了一棵树,他要把星星之火在一棵树点燃,然后到两棵树,最终烧到上海,那时红色将会融化屠先生所在的坚如磐石的冰山。
虽然看起来,他还是那个文弱的、要靠卞公子罩着的教书匠“何思齐”。
欢迎关注公众号:楼外楼内说书人
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他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
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食。
老东西青山与时光的对白,老骗子若水与傻儿子的斗嘴互掐是剧中逗乐且温暖的场景。
说到底,是两个深于谋算而慈爱的父亲为儿子上人生成长课。
青山点燃了时光心中的善意与怜悯,心间的种子一旦发芽,便很难磨灭。
一声声孩子,直击层层包裹下的脆弱。
谁都渴望家的温暖,尤其对从小经受超出极限严苛训练的机器。
战乱之际,现实越凶残,人性的真情越可贵。
时光即将继承的暗流王国里,有高效,有权力,有财富,唯独没有真情和人性。
青山如慈父般的关怀,小家身上家的味道,是战乱时期每个中国人都渴望的平凡与安稳,时光,照样不例外。
所以,他迷茫了,他开始追问,一直在被训练生存,却不知道该为了什么而生活?
那个苦难的年代,生存不是首要吗?
没有生存能力,等来的必然是死路一条,何来生活的资本?
因此,小屠并没错,他只是为生存得更好更久的可怜人,不愿成为生活短暂的庸人。
当小屠有了极强大的生存能力,也意味着极脆弱,他只能不断打怪升级强化生存能力,因为退化即是死亡。
小屠是最怕死亡的,连死人的气味也怕,所以才有了时光。
青山不怕死。
他的死让这盘棋更精彩。
死前,半死不活也折腾得一群人鸡飞狗跳,死后英灵不散,指引大家走向应有的道路。
他的生存能力也强,但不是靠暴虐与残杀,靠的是信仰。
他的信仰让人有了必须做的事,有了为什么而生活的理由。
他的信仰是“耕者有田,劳者有食”,是让更多苦难者能安定的生活。
若水一辈子真真假假,对儿子却是真心。
既然儿子拧着不愿离开是非,那就陪他走最后一程,推他往前走该走的路,做该做的事。
“人只有在最后没有阴谋的时候,才能记起最初的理想” “两个儿子都是我的骄傲”。
说这话时的老骗子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另一个世界和故友青山讨论善与恶,是与非了。
大半辈子了,最后一刻,若水不再求生存,或许是因为败得一无所有,或许是老而无力,但我更愿相信是为做个值得儿子牵挂的父亲,而非若水,而非汉奸。
时光,芦焱,从上海到西北,从西北到上海,又回到西北,辗转往返,绕了几个来回,走了几万里路,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路。
不昧初心,坚持己途的人都是好家伙。
人,一辈子,总有一些必须做的事,总有一些牵挂的人,这是活下去的理由,更是好好生活的动力。
多少明白了为什么李晨会对这部剧难以忘怀,或许开头几集的慢节奏难以激发你的肾上腺素,但越往后,你会越能体味剧中深意。
它要传达的不是国共两党的争斗,而是国难战乱时期,大部分国人的一心救国与秉承的良善之心。
怜悯未泯灭的人,最终会殊途同归。
有人说这部剧很装,我认为是不装的。
因为我一开始看的是删减版的,前几集的时候,我甚至并不是很能看得懂,但我不觉得它装,我反而想看看他到底在讲什么。
看到后面即使是删减版,我也知道了种子的含义。
日本人才应该是最大的敌人,我们需要团结。
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他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
……当年他能击败人民的名义和鸡毛飞上天,证明白玉兰的评委还是有专业性。
正如评委词当中所说创新的视听语言,话剧式的电视剧可能就是别人觉得他装的原因吧。
【第一种观点】火(是燃烧,也是理想与信仰,还是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是谁?
不言而喻;金(是屠刀,也是财利、权势与现实,还是不分善恶的功利主义、杀伐果断);屠先生是金,铁门栓也是金,所以铁门栓是坚定执行上级命令的武器,是不分善恶的功利主义。
但燃烧,让原来不分善恶的冷酷懂得了善恶,所以绝于屠先生之手。
这意味着【金】 不可有自己的功利私心,也不可以是不分善恶的冷酷子弹,否则会失控,诚如屠先生。
所以要消灭掉屠先生的帝国——这也是49要去完成的事。
木(杜鹃栖于木,木随时光流逝而生发成长与凋零,春夏秋冬),所以时光一直在成长;小家是杜鹃,杜鹃栖身于木。
种子,就是孩子,孩子就是时光,随着时光流逝,种子发芽长大。
土(我自巍然不动,坚定的意志,甘愿成为培育种子的土壤);青山为土,一身“腐朽之气 ” ,一身巴东来的土气。
水(水利万物而有静,水无常形,变化多端),既是若水,也是卢大哥卢淼,总是带着面具;若水与拉合老陈既去,却留给了卢炎一个卞融,融者——水也。
这里是去掉【水】 的阴谋善变与诡计多端,用家庭的情之水,来抑制住不可控的燃烧。
而拉合老陈卢淼,本就是卢炎,这里意味着卢大哥(拉和老陈)并不是一味的像他爹若水那样诡计多端、能言善辩。
拉和老陈,正是水火相济之象,虽有算计(水),却也胸有正道(火),以正人而制邪法。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五行相克,环环相扣。
但却也是五行相生!
在社会治理层面上,必须替代【水】“若水 ” 与【金】“屠先生 ” 的“自我”,将私心自用的不稳定因素去除,化为公心。
才能将洪水滔天化为水利万物,将金杀万物化为利于万民。
将水阴置于光明正大之下,将金锐置于燃烧后的圆融无碍与锻造后的钢铁筑基。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是生育、生养新一代的孩子,生发新一代的种子;(木为东方青龙)木生火,是新一代的孩子有了信仰与热情;(火为南方朱雀)火生土,是这群有着热情的孩子,其中一部分人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不动如山;(土居中,紫薇宫)土生金,国家有了组织力,才能掌握保护万民的利器——权之利!
财之利!
兵之利!
——此三利者,不可有自我意志,不可有私心自用,应斡旋于国家之中。
(金为西方白虎)金生水,有了以上“三利 ” 的根基,才保障了女性参与到了社会的治理中来,“女性能顶半边天”(而非打拳)。
(水为玄武,掌生也掌死,双向选择,未来走向哪里,就在于这水主生还是主死)为何当前的社会,从“女性能顶半边天”变成了“打拳”,因为“金”的“财之利”有了私心,所以“权之利”则开始私心自用(体现在法律的严谨被破坏),所以“水”也走上了歪路。
所幸“党掌握枪”,“兵之利”未散,否则天下解体矣....................【另外一种观点】 另外,在佛与道说法中,名财色食睡,五蕴之象名为火对心与小肠,色为水对肾与膀胱,睡为木对肝与胆,食为土对脾与胃,财为金对肺与大肠。
仔细对比一下,屠先生的暗流帝国,掌握的是财利与权势,金形; 卢炎的梦想是为名相, 名重于利,火形; 青山老鬼每次看到他都在吃,故事情节真的太清楚了,食为土;最后青山的死,还是在咖啡店里一边吃着蛋糕一边喝着咖啡。
且神奇的地方在于,脾脏是免疫器官,如果日本人的子弹有毒,那么恰恰是与脾脏的作用相互对抗。
时光在剧情中,多次徘徊在昏睡与苏醒之间,睡为木;故事情节中,时光太多次的不眠不休,这对应的恰恰是肝。
而时光每次单刀赴会的行径,对应的是胆。
牵扯到女性的戏份,则来自若水的牵引,无论是融还是小家,都是若水牵线而来,色为水。
而故事中写若水尿频,这可能是肾虚或糖尿病,刚好对应肾与膀胱。
【结论】这电视剧的台词,不像日常人的对话,太戏剧化,太舞台化。
但这故事的格局,啧啧啧,真是暗合天道规律。
也难怪这部电视剧有着好评,就好像黄金分割点一样,人们对规律之美有一种天然的追求。
dbq,我觉得日本人可恨,屠先生这样的中国人更可恨。
为了自己那半分私欲当婊子还立牌坊,自以为自己是下棋高手,却不过也是个连光都不能见的臭虫。
所以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不能死。
当然,因为这戏剧冲突,后面对峙时芦炎看见哥哥尸体时说的那些话我哭了,若水为儿子送掉命的时候我哭了,时光知道小家真名的时候我哭了。
不见一丝血腥,却被虐得遍地鳞伤。
比起其他同类型的抗日题材,这种鬼子只是打个酱油的视角反而更容易让我憎恨那段历史。
我觉得人性,总是复杂的。
芦家三父子,哥哥隐忍埋头于算盘之中,更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只是做的事是崇高的。
弟弟傻不楞一个坑货,却总是傻人有傻福,但是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纯粹可能也会使得他成为故事里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吧。
父亲是个真小人,自个儿毁灭自己求取生道又总是催眠自己,企图把原因都归于外界。
他当汉奸怎么都没得洗,但是谁不会因为那句“可没了阴谋的时候,人才能记得起他最初的理想,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他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而动容呢。
门栓也曾经告诉过芦焱,“在这堆烂事上,我要让你看一件有趣的事。
我要让你看一个人,如何为他最初的理想而死。
”然后芦焱看到了门栓,自己的哥哥,自己的父亲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
还有他没有看见却毅然赴死的青山,欠老板。
他说他对屠先生最大的报复,是要把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四棵树,甚至很多棵树变成耕者有田,劳者有食的延安。
所以最后的他又变回了那个教书匠,他说过,算术这种东西是强脑的,国语是强心的。
至于杀人机器时光先生,醒悟得太晚了。
青山,门栓,小家三个人用死,才让他后知后觉明白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偏偏三个人不是死在他手里,就是死在他眼前。
这个角色太悲剧了。
最后他找到小家母亲一边磕头一边说我们回家的时候,也算是真的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了。
人活着,无非不是想要一个家,想要一个归属感。
时光曾经对青山说,你们就喜欢说山河破碎。
青山回他,原来你也知道山河破碎啊。
其实整个故事最大的悲剧,是时间线。
37年之后的又五年,我们其实知道这时候抗战已经快要胜利了,可故事里的好家伙们还在为了统一战线,为了一致对外前赴后继,那些坏家伙们还在相互厮杀。
为了自己活着相互撕咬的人,失去教育被关在大院的人,没人在乎中国经历了什么。
“南京不是一个死城。
”“对。
人很容易死,但一座城没那么容易死。
”一星给故事里的很多台词,我喜欢。
一星给配乐。
片尾曲的纯音乐版找不到好哀伤。
一星给演员们,可以想象背台词得多辛苦。
一星给一棵树,大西北真的挺漂亮。
取景感觉看到了武侠的影子。
其实前半段故事讲法也挺有武侠味的,种子仿佛是绝世的武功秘籍,得其者可得天下(其实明明就是几方势力想拿到情报啊喂)。
一颗星致敬那些送死的人们。
嗯,“送死的人来啦!
”
幸好朋友强力推荐了一波,看前五六集感觉有点想放弃,因为很多絮絮叨叨,不知所谓,莫名其妙,无病呻吟的台词和不太合逻辑的战斗剧情。
该杀不杀,该收不收,该去不去。
不过后面发现真的草蛇灰线,前后呼应,首尾相连,简直无法自拔,热泪哭着和笑着。
为了一点点的爱情成分和同志情意。
更可怕的是都是有血有肉,欠,若水,甚至屠先生。
可能这部剧回答了为什么红色能救中国。
太多的经典台词。
送死的人来了时光永驻,时光不停留孩子,心疼你种子发芽杀了屠先生统一战线古老的中国不要哀歌,哀歌是给没有家的人。
少年的中国也不要哀歌,哀歌是给不回家的人。
我们隔着迢遥的山河,去看望祖国的土地。
用你的足迹,我用我游子的哀歌。
你对我说:少年的中国没有老师,他的老师是大地的人民。
少年的中国没有学校,他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
2、年轻人明明有最多的时间,为什么倒有最少的耐心?
3、时光飞逝,时光也永驻。
4、我可以倒着走,但时光不能倒流。
5、送死的人来了。
6、我不是死的第一个,但我希望是最后一个。
好好看我怎么死。
我死了,你就不怕了。
7、看着我怎么死,你就不会害怕了。
8、人这一辈子其实很短暂,但是黑夜总归漫长。
9、未来的战争,就是梦与梦的战争。
10、我们本来可以让日寇的染红大地,可我们却在用中国人的血涂抹天空。
11、饿几天就死啦,穷是一辈子的事。
生容易,活也容易,生活就很难。
12、改变是最耗时间的事情,还随时有可能被你想改变的人和事改变。
14、分辨别人的好坏总是很容易的,自己的好坏不是那么好定格的。
15、人本就是万事的燃料,你不能总指望别人为你烧 。
16、既然买了这张叫做人生的车票,那就还是多去一些地方的好 。
17、很多事情无须明白,很多事情只能在行动中明白 。
18、从小你就在发白日梦:这一天会载入史册,那一天又会载入史册。
我告诉你,每一天都会载入史册!
你觉得琐碎?
我告诉你,除了要过的日子没有别的真正的大事!
19、总之做有用的事,不要尖叫。
20、你等过天亮吗?
人这辈子太短,而每一个黑夜又太长 。
21、你总是让你自己成为最可怜的人,然后,你做的恶事就都有了理由。
22、说什么大隐于市,其实就是不甘寂寞。
据说《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有这部是三部曲,而我恰恰也喜欢这几部剧。
我喜欢张译老师饰演的这个角色,人如其名,像一把烧着的芦苇,从开头烧到了剧末。
他像是张译饰演的另一角色—团长里的小太爷孟烦了的对立面,芦焱燃烧,烦啦恶毒;芦焱被追杀却依旧高喊着少年中国没有学校,烦啦在数次全军尽墨后瘸着腿诅咒着该死的战争;芦焱是个底色悲凉的乐观主义者,他在见惯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朝不保夕后依旧渴望变成一根柴投身到这名为人世间的熔炉中燃烧而不是等着别人为他燃烧;烦啦在一次次败退后变质疑着一切,成了一个生存主义者,他会对团长歇斯底里地喊到:你给了我们最不该有的希望,我们明知道死却还在想着胜利,我们瘦,可我们不应该被当做劈材烧。
芦焱眼里总有光,是的,希望的光芒:天堂和地狱结成了一个同盟共同对付这个世上可怜的人们,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中国,善良一些的中国。
种子让我们复苏。
烦啦总在冷漠,那年轻的身体有着怎样一个苍老的灵魂。
然而两个角色殊途同归的是都遇到了灵魂导师:青山和龙文章。
人生短暂,但黑夜总归漫长。
他们最终没有迷失在黑夜中,找到了愿意相信的,活成了青山和龙文章的样子。
芦焱让我理解了演员角色的少年感。
是的,比起张译老师饰演的安欣,我觉得芦焱更少年,也可能因为他一直在喊着的少年中国的原因吧😂。
朱迪福斯特说过男演员应该有种易碎感与脆弱感,芦焱毫无疑问地展示了这一特点,好像在剧里他被时光门闩欺负了好几次,他唯一能反抗的只有青山小老头了,剧外B站弹幕上都叫他芦猫猫🐱。
可就是这么个谁都可以欺负的角色,谁都心疼的芦焱,却像玉,温润如玉,玉可碎而不毁其白,白得干净明亮,能让屠先生这样的人感到刺眼害怕,屠先生知道那瘦弱的身下是扛着信仰少年中国的骨子,身子里流淌着属于红色中国的血液。
他可以杀了芦焱,可是他最终会输。
他出于恐惧选择放了芦焱。
你不喜欢人生浩淼,只想燃烧,所以你叫芦焱,三个火,只有燃烧。
谢谢你,兰晓龙老师,谢谢你,张译先生,在我迷茫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故事,想着那个流血的世道那个没有人安慰的少年,想着他说过不要尖叫,这对我多少是种安慰,我开始停下自怜自艾。
谢谢你,芦焱。
#好家伙电视剧 #兰晓龙 #好家伙芦焱 #张译
20多集前还不错 后面突然拉胯🤦🏻♂️🙊
这质感才是国剧该有的样子!
这种装逼的调调深得我心。
不忘初心,坚定前行。ps:张译真是个好演员
虽然收视不是很好,但确实是一个好片子。兰晓龙的故事还是适合自己编剧。有没有人觉得这个戏里张译特别有少年感?
我是觉得太文邹邹了,台词密集的书面化,向书本化靠的近了一点
…
还行。军统的部分太中二了,那旧厂房,那小皮衣,还有那热爱凹造型的屠先生。台词太肉麻了……每次演到李晨的部分都想快进。印象最好的是王烈演的门栓,他真可爱!前面装酷后面呆萌~贫民窟三人组赛高!我不是腐女可是情不自禁想站芦门CP,他俩的互动好有爱啊!
开头还不错 一半弃了 还是那无聊的套路
薛小家美美美
窝心!压抑!
是一个非常别扭的逻辑。因为不愿意在日本人面前送死,结果一个又一个地在屠先生面前送死。所以能理解为何被严重删减。作为249的第一本小说,很多问题,和奇怪的逻辑,能看出来是为了人物所做的调整。到了后半部分,民国上海工厂的场景又有些太现代了,没钱去搭民国工厂的景了,但前半部分的西北场景特别好看。说白了,249一直思考的是,为什么人家都欺负到头上了,我们还在这自相残杀。但是他在这个片子里给出的解决途径有些太幼稚了。但是好的一点是,古龙式的台词和人物虽然有些太装了,但还算拍出了新意,甚至有些CULT片的感觉。
怎么看都不像电视剧而像话剧,一看编剧还真是话剧出身,难怪!里面的台词各种故作深沉,时代背景一点都不真实,总是让我的思维跳出剧外,这真的是想让我们好好看的吗?
如果不是兰晓龙的剧本,头两集就弃了,什么玩意儿
神神叨叨,看不懂
无聊
前面几集还是挺正常的,十集后一直神神叨叨的,感觉再看下去的就是傻X
看了第一遍没有认真看真是看不懂啊
很喜欢看这种带着小人物的狡狤和些许憨愚还有各路牛鬼蛇神在飙演技的那种较劲感,看的让人欲罢不能。赶在黄沙漫漫的大沙锅里拍戏的,不一定都是好戏,但一定都是想拍出东西的戏。但是中期又陷入了国产剧的拖沓对话模式,有质感的话说了一遍两遍是漂亮,说了十遍八遍就显得做作了。
如果团长没死,且连着迷龙的份一起活下去,就是个青山先生的样子。而时光是还没变成唐基的啸卿啊。这剧看得非常轻松,笑点如此密集而不捅刀,感觉啊249变得温柔了。又或是团长后遗症,所有的刀,都在事后回戳。(问题还是有:道具、化妆功夫下得略少。龙套更是...如此聪明台词让缺机灵的人念,简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