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喜欢对戏的细枝末节穷追不舍的所谓“技术流”人物,我一向是反对的,说到底,我不喜欢一个人自命清高、卖弄才学。
但是这部《风语》,却让我自食其言,也开始乐于纠错了,说到底,是这部戏本身的硬伤之多,几乎到了体无完肤的地步……从一开始:日本特务(也是家鹄君大舅子)公然在重庆大摇大摆,就觉得不对味,那时候能进入重庆的日本人能那么招摇吗?
接着,逻辑混乱就开始一个接一个的轰炸大伙的眼球了……陆所长有心要测试惠子是否特务,居然卖给假消息给她,所长难道不知道,只有 “非特务”才会嘴快吗?
而真特务,哪里会相信这种送上门来的好消息?
要让陈相信自己带上了绿帽子,居然去拍了惠子和外交官的照片,戏里交代了,惠子怀孕三个月了,而陈回国才一个多月而已;美国外交官早已暴露,居然还大模大样的到处乱跑,还给自己捞金无数;一个连密码考试都不及格的学员都会被枪毙的环境里,居然用了一个工友摸样的老头来敲钟,而且演到最后,老头儿果然是“潜伏第三人”;日本人要拍美国顾问的照片以向美方施压,结果拍到的不过是床第照片而已,日本政府准备因为美国专家来中国买春就向美国政府抗议?
尤为可笑的是,艳照上的另一人,就是日本人自己的特务,当时还在承担着打探消息兼发报的重任;陆所长的老婆是汪兆铭的人,经常往周佛海家跑,连老公都说她是“间谍”,在“国府”两大高官之间走动就成间谍了?
陆所长想搞掉林蓉蓉,居然找了个人屈打成招来造口供……这样的大小漏洞,还有很多,有的都记不清了。
谍战、情报题材的戏,口碑较好的有三部电视一部电影:暗算、潜伏、黎明之前、风声。
说到底,论逻辑、情节,这几部戏也有矛盾也有漏洞,毕竟“邪不胜正”的大前提约束了编剧的想象力。
但是有一点,这几部戏里的主要人物:钱之江与戴主任、余则成、顾晓梦和李宁玉、水手和八局群英们,这些人物身上都有一种内敛、沉稳的气质,这种人物的魅力,既来自演员的表演,也源自角色本身的设置。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风语》中的关键人物,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是沉得住气的人:陈博士、老特务杜先生、中特务陆所长、小特务闫处长、潜伏三人组李处长、林蓉蓉、敲钟老头、鬼子兵相井、汉奸苏丽珍……反正这些人几乎是每干一件事,都能让敌人或者对手满意。
尤其是卢所长,其实胡军的表现是不错的,但是……反正从头到尾,陆所长所做的一切,就是把陈家鹄彻底培养成了黑室的仇人。
麦家是名作家、刘江是名导演,但很显然,毕竟是作品成就了人,而不能依靠人来成就作品,这部戏里,看不到悬念与睿智,能看到的,只能是家鹄君的眼泪,黑室的“既笨又不要脸”。
多补一星给演技吧。
全演员演技无尿点。
剧情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说实话我很不喜欢替人挡子弹送人头的剧情。
也不喜欢,明明恨的要死,杀别人之前还得开始说教模式,说教模式一启动,我就知道,这王八犊子要被反杀了。
一般这个时候就是挡子弹送人头的高发区。
我很纳闷,子弹什么速度,挡子弹一边喊着小心,一边把人家推开,一边自己落子弹。
除去剧情槽点,编剧对人物的性格把控还算不错。
斗法,争权,由爱生恨。
也没有太多强组的爱情故事。
1)曾经有一位兄台,在看完《青蜂侠》后表达了自己的百思不得其解——周杰伦饰演的加藤,在片中属于又有头脑又有功夫,拿啥会啥,为何非要拉拔贱兮兮的男主角成侠,而非自己挺身而出成为超级英雄?
这位直男的困惑,就在于他拿错了“密码本”,破译出来的结果当然错误百出,风牛马不相及。
2)在由麦家的同名原著改编的谍战剧《风语》中,搞错密码本可说是“黑室”这个专管破译日军密电的机构中所能犯的最大错误之一——没有一个对的符号象征表,你只能解读出一个错误的故事。
所以我说,那些觉得剧情BUG百出,人物破绽连连,翻桌高呼“怎么可能有这种事”的娃们,皆因手持错误的密码本,还当个宝。
3)《风语》这个片,你就不能拿它当谍战戏要求,你得按照耽美经典的标准去把握它。
而胡军演的党国特务负责人陆从骏,和郭晓冬演的密码天才陈家鹄,你也不能拿他们的关系当亦敌亦友理解,你得按照小攻小受的待遇走。
4)现在让我们手持新的密码本,翻译一下之前看来不可理解的情节:密电:1:参与破译密电是为了抗日,陆从骏明明占据了家国大义的有利地形,而陈家鹄明明是为了报效祖国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回的国,为何非要等陆强行囚禁陈,后者才被迫参与密电破译?
破译结果:作为一个帝王攻,如果清高受一句“不乐意你请回”,还能心平气和礼贤下士地摆事实讲道理,他就不配当一个攻。
而一个受,被攻表白了一次,就欢天喜地与其携手,那就不是一朵白莲花般的受。
爱他就要强迫他——这是耽美经典中的经典,不然感情如何一日千里?
所以炮灰家属是用来要挟小受的,黑牢是用来把小受圈禁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的,杀人灭口是为了让小受表明道德立场的,所谓物尽其用。
密电2:陈家鹄答应效力黑室,就是为了和妻子重逢,同时陆从骏干的事儿总是为了让陈家鹄在知道真相后更恨他:比如把陈的日本妻子假设为间谍,试探她,骗她流产,逼她离婚,直至死于非命。
为此还出现了能看懂中文休书的惠子居然看不懂明晃晃的“流产同意书”的情节……破译结果:第一,小攻小受之外的第三者注定是炮灰,不管她是原配还是小三。
第二,如果小受轻易就接受了小攻,毫无猜疑和误会,从此两个人幸福快乐生活(战斗)在一起,这无疑不是真爱!
没有经过失忆掉悬崖出车祸白血病兄妹疑云的爱,都不配被命名为真爱!
密电3:陈家鹄不是一个数学和密码天才吗?
能够准确从日军的心理来分析其战略,进而破译密电码,对逻辑和人心的掌握必不可少。
为何一碰到陆从骏并不高明的伎俩,陈家鹄就只会咆哮?
只会痛苦得满地打滚?
只会绝食?
只会割腕?
然后再默默顺从陆的命令,继续破译密码?
他的逻辑和智慧都哪里去了?
破译结果:小受冰雪聪明,是为了说明他的被抢夺价值,以及小攻为何非君不强;而小受柔弱泣血,或幽怨或咆哮的无用抗争,是为了创造一个他“不得不”顺从地和小攻继续培养感情的大环境。
相爱就是要相杀——小攻对小受的一切虐身虐心,都是为了把他塑造为那一朵风中凌乱的白莲花,楚楚动人。
密电4:LS有评论说得好——《风语》里每个人在干的事,都是为了能让他的敌人顺利开展工作,而故事还能势均力敌演下去,是因为他的敌人也在干着同样的事儿。
于是才能出现墙头布满高压电的地方总能神不知鬼不觉溜出去;陈的日本大舅子在重庆干了一个多月特务活动楞没人怀疑他;一个和街头暴起的杀人犯冷静对峙的小贩跑回去报告“他恐怕发现了我”这种种匪夷所思的情节。
破译结果:《风语》的36集,前十几集是陆从骏在争取和诱惑陈家鹄,中间十几集,是陈家鹄一边动摇一边怀疑陆从骏的真心,最后十几集,是陈家鹄努力挣脱陆从骏怀抱,这从头到尾,就没配角NPC什么事儿。
言情片这种东西,本来就只为真爱中的两位主角而存在!
而无关于促进感情的人物和桥段,都是那背景板啊背景板——你管它浇模成型还是纸糊的?
5)最后你一定要问了,这么难懂和曲折的密码本,到底原件是啥样?
其实只有一句话——兄台,人家小夫妻是出来卖腐的,你以为是出来保家卫国路见不平的呀?
强忍着看了8集,实在忍无可忍上来抱怨两句。
且不论这部烂片的逻辑多么可笑,简直侮辱观众的智商(反正这些年的烂片也不是一部两部了)。
硬伤大家都批判得很到位了最让我崩溃的是大部分对白被美国人、日本人讲的二把刀中文和中国人讲的二把刀日文占据着。
连着看了8集后,我几乎不能正常说话了。
真不明白这样的安排,导演是为了追求真实感吗?
我看了那些打一星的评价,顿时觉得我本质上是一个心地比较善良的姑娘。
因为母上大人一天三集一集不落地看,于是我耳濡目染了,而且还兴致勃勃地追完了最后几集。
我们先来扯一些有的没的。
麦家啊你真是太天真了,郭晓冬好好一个人被陈家鹄钉在凤凰男的耻辱柱上下不来了你知道伐。
唉我不是鄙视凤凰男啊真的不是,我的意思就是说郭晓冬被定型成受气包小媳妇类的男人了……大众审美是很肤浅的,像我这样的俗人真的对爱国数学家的各种纠结理解不能啊,难道你把陈家鹄写得这么娘就是为了衬托我家胡军大叔么!
其实小说里他还是个风流倜傥(……?
)的帅小伙,追MM那段老帅了,电视剧因为删减了点,咳咳,不能拍出来的东西,陈家鹄就变成45度角仰望天空的文艺青年了,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啊。
不知道为毛剧中的女人们的名字一律比小说里多加个草字头。
林容容变成了林蓉蓉,蒋微变成了蒋薇。
麦家您这样做有神马用意咩?
孙宁还是去演你的大奶奶去吧,小说里的林容容是多可爱的姑娘啊!
你这一脸正气的真的把GCD三个字明明白白写在脸上啊。
顺便问一句,倒追的姑娘啊,你是在跟你的情郎比谁更圣母吗?
好了我们要开始花痴了!
撒花!!!
胡军啊你的声音真的很好听真的很好听哎!
就连说脏话都这么好听(……)我语无伦次了……电视剧里有个非常心水的姑娘叫蒋薇,代表广大大叔控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她为了她喜欢的男人(虽然我不知道她是咋控上的)宁愿作弊也要留在黑室这个不是人呆的地方啊,最后看她眼泪汪汪不知所措的样子我也要眼泪汪汪了。
反正我觉得麦家这个设定蛮符合我心意的。
至于胡军帅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我最喜欢的是他老婆要挂时他穿的那件风衣!
黑色风衣!!
我当时是在片尾曲里看见的,立刻不行了……还有白衬衫!
说实话他身材也一般般啦,但是真的超喜欢那种很壮实的大叔感!!!
我被打败了我越写越鸡冻了……于是去复习这个烂片了……
麦家的这部小说就很糟糕,大半部写的就是陈家鹄不愿意进黑室,那个纠结,简直把读者的智商降低到空前的水平。
原以为电视剧会有所改进,结果更失望。
情节漏洞百出,每个人物都苍白无力,哪像特工?
更何谈黑室。
剧中人物的大喊大叫,恍惚中竟有琼瑶剧的感觉。
不知是观众的水平提高了,还是这些导演上面的东东越来越弱智了,怎么尽整些让人除了恶心还是恶心的烂片浪费人时间。
奔着胡军的表演来看此片,但是漏洞百出的剧情实在让人呕吐,看来,这些导演应该重新从一年级开始进修一下呀。
风语.......应该改名为无语更确切些。
另外,建议那些实力派的演员们,不要啥垃圾片都演,观众们恶心剧情和导演水平时,难免对你们也会有些附加恶心的,这样,不但赚不了人气,反而会让人生厌的。
看了几集但让我越看越觉得在抗战时期 国家危难之即我们的地下党还在挖积极抗日的国民党的墙角!
看了此片真的让我知道什么叫做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了!
还有为了保护那个陈家鹕国民党也死了几十个人了就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也应该感动了。
别人抛家弃子来保护他的安全被日本人打死杀死炸死了几十人却顶不了我党地下工作者一名同志的牺牲!
太可笑了!
没有灵魂的生命必定是行尸走肉。
在我看来这不是最恐怖的。
至少没有躯壳里是纯净,也没有杂念的。
恐怖的是拥有杂乱无序拼凑的灵魂的生命。
荧屏上的暗算升华了原著的本色,而荧屏上的风语只是原著下低劣的重现。
我甚至觉得这种失望是理所应当的。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柳云龙一样拍戏。
从细致入微的脸盆,水杯等小道具,到每一个剧里出现的小人物,到服装,环境,拍摄地的选择,镜头手法,音乐。。。
所有的所有,暗算可以做到瞬间将观众带回那个年代,然后在渲染改在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
反观风语,重庆这样如此重要的设定,竟然根本不在重庆拍。
重庆的雾?
重庆风声鹤唳背后的灯红酒绿?
所有的一切根本不存在。
当镜头中出现所谓的重庆街头,重庆饭店时,我真有哭的冲动。
没有如此重要环境的渲染,根本无法体现战事中首都的氛围。
再有演员的选择上,暗算里每个配角诸如阿炳,陈2胡,唐一娜,童副官,甚至药房老李,小芳,胖子,甚至棋疯子。。。。。。
都让人过目不忘。
而本剧号称麦家恢宏的人物剧,连主角的把握也可以说不到位,更不要提配角了。
拍戏可以没有天赋,没有灵感,没有思维。
但不可以没有诚意。
刘江导演显然诚意不够,连诸如道具,造型,等等基础上都是敷衍了事。
实在难以苛求任何艺术性,或者境界了。
世事就是这样,有这样理所应当的失望,才会提醒着我们经典的存在。
就一点 最大的败笔一开始就应该把陈家鹄 和他的家人都控制住,都抓起来(或者都保护起来),这样就不会有后面的麻烦了,结果呢?
只抓走了陈家鹄,家人呢都不管,国共都不管,都是干特工的当出了新水平,还是伪装者的特工处理的好,其他的bug 一大堆 比如教授怎么出去的,日军为什么不跟踪教授 等等
还可以的一部剧,剧中人物都有血有肉,不是那种脸谱化的角色
胡军真的平庸了,伤心
就冲胡军来的。
共产党,头大!
为什么我那么喜欢我妈看的剧- -。
wb宣传。1011-17。
把国民党官员演的既刻薄又愚蠢,好像我们现在的干部都很和蔼吗,很平易近人?
爸妈还老爱看的,一集集追。
一般吧
我觉得相井贼帅~~~
你妹!!!!!!
凑合看还可以。所有涉及到惠子的情节都让人很无语,感觉就是生生加进来的一个角色。胡军的部分挺好,把角色身上的中国人、军统特工、丈夫、军人等等几个角色都演出来了。
不知道麦家的原著写的如何
剧情有点平淡,逻辑性不强,不知道为什么,不是很吸引人
男人和男人
全家一起看~
确实一般,看到20多集一直以为胡军是男一
我爸看的如痴如醉哈哈哈
完全是趁火的时候想圈钱嘛
前面很拖沓,后面还行,结局大家都猜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