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发现B站上有《上错花轿嫁对郎》,就又重温了一遍。
这部剧热播的时候抱歉我没看过,在差不多十年后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不小心成了席绢迷,又因为舍友的不断安利,我才看完了这部电视剧,所以和大多数先看电视剧的观众不同,我是先看的小说,当时看小说太入迷里,觉得电视剧没有反映出小说的精髓,距离大学时第一次看《上错花轿嫁对郎》又一个差不多十年快过去了,日子过的真快,我重温一遍后,把我的一些想法简单罗列一下,觉得有的情节的更改还是可以理解的。
1. 我觉得电视剧和小说最大的不同是,小说是两部小说,两者只有开头和结尾有交集,中间都是没有联系的,这当然是为了小说的相对独立性。
而电视剧把两部小说融合到一起,利用刘若谦这个人物成功在两条线之间穿插,成了一个新的故事。
简单谈谈这样改的利与弊。
(1)首先,这是为了这个电视剧的完整性,如果像小说那样两条线都不联系,电视剧的连续性就大打折扣。
这只是形式上的。
(2)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都说爱情是自私的,但是人性不应该是狭隘的,电视剧这样改过以后,四位主角的思想更豁达,三观更符合社会标准。
原著中,杜冰雁一开始还是坚持让袁不屈和齐家联系的,后来渐渐沉沦后就不再提这件事了,做了一直逃避的鸵鸟。
原著中,袁不屈明知道杜冰雁不是自己的妻子,因为已经喜欢上杜冰雁的缘故,拒绝和齐家联系,而且甚至还想过用官职地位强迫齐家同意这门亲事,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太自私了。
而电视剧中,两人是因为刘若谦提起齐天磊和李玉湖已经情投意合,两人才终于相认的。
这样就完全不存在自私的成分了,因为齐天磊和李玉湖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心理负担。
原著中,齐天磊在明知道李玉湖不是自己的妻子的情况下依然占有了她,这种生米煮成熟饭的做法只能说是极其幼稚而且不负责任,而且以自己家务事繁忙为由没有积极和袁家联系。
原著中,李玉湖还好,毕竟脑子不够用,没有想到过杜冰雁的处境,又不停的被齐天磊忽悠,在想到杜冰雁可能出现危险时主动想联系,甚至在认为杜冰雁遭遇屈辱时忍痛退出,这个四个人中智商最低的反而是最仗义的一个。
而电视剧中,虽然这四个人中最先动情的是齐天磊,但是他仍然明白最重要的是先要找到杜冰雁,查清楚真相。
于是他积极派出了刘若谦这个纽带,成功联系了两边的剧情。
最后刘若谦带回了杜冰雁的冰雁玉坠,也就是代表了杜冰雁对二人的祝福,两个人才最终没有负担的走到了一起。
(3)虽然说从思想上是三观足够正确了,但是这样的改编也就极大的削弱了该剧的悲剧成分,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喜剧。
都说悲剧比喜剧更有价值,没有让你泣不成声的剧情,总觉得这个剧不够深刻。
不过我也可以理解,毕竟2000年左右电视剧还是以《红楼梦》,《三国演义》这种正剧为主,连爱情剧也都是《京港爱情线》,《将爱情进行到底》这种一听名字就政治绝对正确的,一份扭曲三观的爱情不太适合当时的观众口味,太曲折太复杂的剧情也超出了那个时代的思维。
原著中,因为不知道另外一边的情况,所以两位女主一直生活在愧疚和提心吊胆中,这就是虐心的情节,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说有点自私,但是这种偷来的爱情,这种患得患失的幸福,不是更能让观众心中一紧,如果这部剧在十年后拍摄的话,经过了台湾偶像剧和韩国偶像剧的洗礼,这种曲折的带有悲剧色彩的感情才更符合现在的品味。
2. 齐家故事的大boss,原著中其实是老太君,而电视剧中改成了柯世昭。
这也是为了口味更清淡,更符合社会道德观。
原著中,其实柯世昭只是一条走狗,老太君才是竞争手段恶劣,逼得别人家破人亡的幕后黑手,谋杀齐家两位少爷的也是柯世昭的母亲,即齐天磊的姑妈,而不是柯世昭本人。
齐天磊的手段也是很吓死人,他联合了齐家的仇人舒大娘(关于舒大娘的身份后面再详说),打压自己家的生意,吞并自己家的商铺,让齐家破产,让柯世昭卷款潜逃,然后自己再做新商铺的幕后老板,不得不说这个心机不是一般的毒辣而且曲折。
毕竟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即使父母长辈做错了事,也是应该外人来处罚他,而不是自己的后代来亲自处罚他,原著的情节有点不太符合现在的道德观念。
电视剧中把柯世昭作为所有坏事的大boss,把老太君洗白成一个只是被亲人蒙骗的可怜老人,更符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观点。
原著中,老太君在李玉湖过门不足一个月的情况下,就提出给齐天磊纳妾,这个也太心急了吧,按照李玉湖的说法她在以为孙子活不长的情况下,还想要多少女孩为齐天磊陪葬,这样的确是太欺压妇女了。
更接受不了的是,她居然默许了柯世昭对李玉湖不规矩,这是啥情况,需要借种么。
柯世昭对李玉湖不轨(当然结果是被李玉湖打了一顿),也是仗着老太君对他的纵容吧。
电视剧中,柯世昭和李玉湖之间什么都没有,有评论说如果他俩有什么就太狗血了(可是原著中他的确是很垂涎李玉湖,当然谈不上爱情)。
不过提到了柯世昭曾经侮辱过二娘,总算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柯世昭的色狼本色。
3. 电视剧中杜冰雁和袁不屈的感情发展太跳跃了,不如小说中详细。
原著中,两人第一次相见是在水塘(和电视剧一样),后来袁不屈中箭被杜冰雁疗伤后,第一眼就认出了杜冰雁是水塘中的女孩,就开始不断试探杜冰雁的身份,杜冰雁坦白后,因为坚持自己不是袁不屈的新娘而拒绝对方,后来才渐渐走到一起。
电视剧中,袁不屈眼神不太好,杜冰雁帮他疗伤那么久,他就是死活认不出来啊。
后来还是在刘若谦的帮助下才认出来杜冰雁就是水塘中的女孩。
同时,刘若谦大概也说了齐天磊和李玉湖的事,然后袁不屈和杜冰雁相认后就拥抱在一起了,额,这个节奏太快了吧,我作为现代人也接受不了啊。
4. 皇上赐婚的情节,原著中是袁不屈直接抗旨,同时公主之前见过袁不屈不喜欢他而逃婚,偶遇沙平威两人情投意合在一起。
而电视剧中是杜冰雁联合几个人,套路了沙平威和公主。
这个情节我更喜欢原著中的。
袁不屈抗旨,符合他这个名字的设定,他就是大胆直言的人,而且这种大胆举动在言情小说中很受欢迎啊。
杜冰雁的做法就有点逃避,选择回到扬州等着袁不屈做选择,不够信任袁不屈。
公主和沙平威的感情也是自然而然,天作之合。
电视剧中袁不屈优柔寡断,后来还多亏沙平威嘴快杜冰雁才知道了皇上赐婚的事。
电视剧中的杜冰雁比小说中更聪慧更勇敢(包括黑豆退敌等等),她提出了连环计,先是让公主以为袁不屈克妻且被鬼魂缠身,然后通过师傅师娘的算命撮合了沙平威和公主。
但是这种行为严格来说是欺君大罪,有点过分了,而且这种层层套路下的爱情对沙平威和公主并不公平。
总结一下,原著中袁不屈比较大胆,敢公然抗旨,而杜冰雁逃避现实,不信任爱人。
而电视剧中,杜冰雁更聪慧,想出办法欺瞒公主,而袁不屈的形象就大打折扣了,成了一个只会听命于妻子的人。
从这个层面上不好说孰是孰非,看你喜欢英勇的男主还是英勇的女主吧,二选一。
5. 对于沙平威和公主,我再多说两句,我认为这是电视剧最大的一个败笔。
(1)怎么可以欺骗与大家关系如此亲密的沙平威。
你可能会说,只是介绍两人认识一下,就像现代社会介绍对象一样,最后的发展还是靠他们自己啊,怎么就做错了呢。
我想说,你相信心理暗示的力量么。
如果是一般朋友给介绍个对象没什么,如果给你介绍对象的这个人是个算卦的,而且信誓旦旦的说这个人就是你命定的爱人,你敢保证不会受到这个影响,保证你对这个人的感情客观真实么。
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个人曾经就因为一个错误的心理暗示而喜欢一个完全不适合我的人,而且完全被这个暗示而蒙蔽了双眼,这样真的很可悲。
(2)沙平威和公主的故事占了整整三集,其中第一集是公主在皇宫玩耍和在路上多管闲事,第二集是欺骗公主和套路沙平威,只有第三集才是两人真正见面后的感情发展。
谁说这个电视剧不拖沓的,我看到公主在路上多管闲事的时候,成功被催眠了。
个人觉得应该减少套路的情节,增加两人相处的情节,这样更加吸引观众眼球。
更夸张的是这整整三集中,除了袁不屈露了一下脸,另外三大主角都没出现,我也知道他们三个在齐家忙活,但是可以把两边穿插着进行啊,太割裂了让我这种喜欢齐府线的人很难坚持啊。
6. 关于刘若谦和舒大娘。
原著中齐家的大夫叫刘若谦,是一个逃婚出走的帅小伙,和齐天磊年龄差不多。
而军营的大夫叫风予逢,中年人,不是沙平威的舅舅,而且沙平威的爸爸是个大官。
电视剧中成功把这两个人物合而为一,为了联系两个小说,这一点很成功,年龄上取了风予逢的年龄,经历上是和老婆赌气而离家出走,结合与老婆的相处方式上看,还借鉴了原著中舒大娘的老公舒大鸿。
所以说电视剧中的刘若谦,其实是原著中刘若谦,风予逢和舒大鸿的合并。
原著中的舒大娘是舒大鸿的老婆,所以自称舒大娘,而闺名叫季潋涟,是被齐家二少爷(齐天磊哥哥)害的家破人亡的季家的独女,年龄与齐天磊差不多。
而电视剧中的舒大娘和原著中一样性格泼辣,不过她娘家姓舒,丈夫是刘若谦。
为了剧情的完整给刘若谦安排一个老婆没关系,但是为啥要叫舒大娘,这样看过原著的人表示很接受无能啊,她姓什么都可以啊只要不姓舒。
电视剧中加了一个新角色,舒大娘的干儿子季竟棠,是被柯世昭害的家破人亡的季家的独子。
从这一点看,原著中的舒大娘(季潋涟)被拆成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刘若谦的老婆舒大娘,延续了原著中的称号和性格,但是身世和人物关系则完全不同;另一个是季竟棠,取了原著人物的姓“季”和相似的身世,性别年龄则完全不同。
7. 整个电视剧的基调,毕竟当时还没有韩剧的“车祸癌症治不好”,受《还珠格格》的影响,当时是喜剧的天下,所以就把悲剧的成分尽量删除,显得整个故事太喜剧了。
至于被删掉的悲剧成分,主要是两位女主因为担心对方而惴惴不安的心情,和建立在未知的根基之上随时可能垮掉的爱情和幸福,详见第1条。
另外,原著中杜冰雁这本小说,还探讨了女性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精神,这一点现在看来有点过时,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份中心思想的,电视剧对人物内心描述不足,仅仅依靠不断出现的意外推动剧情,如果要翻拍的话,我觉得可以从中心思想这个层面拔高。
一部剧历时18年而不衰,看到弹幕上大家的评论,不少是2018年和我一起重温经典的,这部剧的服化道还有台词歌词,充满了古色古香,这一点深深值得现代电视剧学习。
特别是某些电视剧里的人居然穿着和服,都不知道自己是在看中国电视剧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这些年摄影和灯光还是有很大的进步,而且现在电视剧即使是喜剧也会穿插一些虐心戏,还是有喜有悲的正剧才能主流,这些还是值得肯定的。
2017年豆瓣电影榜单中,过8分的大陆电视剧居然有十几部,要知道1416这三年每年过8分的都只有六七部,所以说这是中国电视剧触底后回弹的一年,希望以后越来越好。
一部阴差阳错,天生一对,佳偶天成的电视剧 很经典,集数不多,但三条线都很完整,看完不止不想寄刀片给编剧,甚至想给编剧加鸡腿😁,很怀念那时没有注水的作品。
造型和道具摆设都很走心,古典的发型和服装是我最喜欢的。
当时黄奕一摘盖头,惊为天人!!!
调皮可爱又美艳。
杜冰雁也很美,沉静大气温柔。
剧里每个角色都特点鲜明,拿错盖头上错花轿的情节很流畅自然,哪怕只是轿夫和喜妇,演的也流畅自然,躲雨的建筑,喜婆之间的交流可以看做前情提要,过渡自然,必须点赞。
很喜欢李玉湖这条线,扮猪吃虎的男主角,古典园林,初次见亲友时屋内陈设和众人大餐,都让我印象深刻。
家族里的阴谋,长辈的刁难,李玉湖和聂远之间的相处,李玉湖的成长,都是亮点。
杜冰雁女扮男装去找传说中克妻将军也很有戏剧性。
当时还是鲜肉一枚的沙溢,任性但本性不坏的公主,两人之间的故事也值得一看。
总之,是一部不长,但不拖沓,故事完整的优秀电视剧。
音乐也很好
买了IPAD以后,最大的缺点就是多了不少通宵的时光……最近把这部剧翻出来看了遍,热热闹闹的感觉很开心,旧时的那些小女生的想法似乎又萦绕在了心头,暖暖的。
以前同学老说,我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外界的世界就那样了,不给自己造个美美满满的梦,怎么挨得过这一日一日的。
生活中大概是没有像天磊一样的男生吧,又帅又聪明又隐忍又痴情还好玩。
当年的老白真心的嫩啊,但是他还是当老白比较好玩。
当年的黄奕也是真心的漂亮,现在整容整个啥子劲哦N久没看过聂远了,蛮标致的国字脸呐!
生活诸多不如意,还是活在梦幻中好了。
《上错花轿嫁对郎》这部剧真的是我心中永远的最爱,不如意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可以驱除心中苦闷之情。
看到有人发评论说,如果两个女主没上错花轿也会幸福的,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反对的意见是杜到齐府不会武功会被暗算等等。
我说无论反对还是赞同,这些人都低看了这部剧。
按他们的说法,世上青年才俊那么多,比齐天磊袁不屈优秀的多了去了,何必安排这么两个人作男主。
大家都说这部剧是爱情古装偶像剧,我却认为这部剧是一个披着爱情外衣的成长剧,甚至剧里多多少少也有些劝诫世人的意思。
安排这两个男主,其实是为了他们的环境。
先讲李玉湖,出身武馆,没有受过太多教育,接触的都是市井小民,所以生得质朴纯真,但是她的缺点就是急性子,肚里文墨不多。
于是编剧给她安排了一个商贾大家让她历练,这种家族里,大家表面和和气气,实则绵里藏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与市井小民直来直去的“武斗”相反,需要“文斗”。
这种环境处于李玉湖舒适圈之外,所以她一直嚷嚷着要回扬州。
齐天磊一直在遇到各种难关的时候,教育她“莫急莫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其实可能没多少人注意到,后期李玉湖也开始拿起书本学习诗词了,这就是这个角色与小燕子的高下之分。
李玉湖成长了,而小燕子到了第二部还是毛毛躁躁。
而另一边杜冰雁生长于闺阁之中,纵有满腹才华也无处施展,而且娇生惯养,不知世事险恶,于是编剧选择让她到沙场独自历练,她逃出将军府第一天就被坏人骗,这就是第一课。
后来到军营,艰苦的环境中学习医术,医治伤兵,成长得愈发坚强。
冒雨上山采摘药材一段,也代表着这个人物有了质的变化,她不再是一个娇滴滴的闺阁小姐了。
所以,我始终觉得,对于两个女主来说,爱情不是重点,成长才是。
上错花轿嫁对郎真的很妙,看起来是先婚后爱,用封建制度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篇,却向大众传达了一个非常现代的思想“姻缘桩桩似线牵,万事悠悠当自立”。
只要自己足够自立优秀强大,总会遇上配得上自己的优秀的另一半。
这个剧并不是为了爱情去拍爱情故事,贯穿整个故事是有中心(或者是基准)的,在故事中在剧末和片头片尾都有明示。
烟雨唱扬州里面“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
刀切莲藕丝不断,山高水远情不离”几句,很多人以为是讲风景和爱情的,其实这句只是用比喻讲了一个浅显的哲学道理:规律的客观性,词作者是说即使时代在不断变更,很多处世之道还是不变的,而这些处世之道是什么?
剧中大写加粗的字幕就是。
“世上之事,只应难得,不应易得,易得之事易失去,难得之事难失去”“善恶皆会得报应,祸福自然有天理”“万事悠悠当自立”,这些才是编剧真正想传达给观众的,只是借了爱情故事这个形式,“巧解姻缘说善恶”而已,仔细看整个故事都是围绕这些理念展开的。
编剧写“山回路转向何方,柳暗花明心莫慌。
分分合合皆有缘,好戏还在后面唱”“人生艰难要咬牙,好事多磨君莫怕”“善恶皆会得报应,祸福自然有天理”“姻缘桩桩似线牵,万事悠悠当自立”,这些词明里是讲剧情,实际上何尝不是对观众说的?
看起来浅显直白的道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更难得的是全剧有种乐观豁达的基调,编剧阡陌在采访中说:“为什么选择席绢呢,她自己有一句话,生活里有太多的苦难,我不能再把苦难搬到作品里去,我要带给大家欢乐。
在席绢的作品里,看不到悲哀的结局,看不到悲情,也看不到眼泪,总是圆满大团圆的结局。
他要给大家看的是真善美,他说不要把假丑恶的一面带给读者。
我认为这种东西搬给我们读者是非常好的。
因为我们国家那么青少年,那么多人喜欢看言情小说,把肮脏的的东西给他们,是害他们,要选择健康向上的东西给他们看。
”若论格局,这部剧绝不低于那些庙堂政治戏。
对于我来说,这部剧是属于我的《小王子》故事。
这部剧没有太多国产剧常有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出轨小三横刀夺爱,没有太多可怜兮兮的苦情戏码,即使讲柯世昭所做的恶事,也是有一种天理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乐观态度。
如此节奏明快,整体基调积极向上的剧,国产剧里真的少见,现在更是稀有了。
结合这部剧创作的年份,不得不说,也契合了时代的脉搏啊。
我觉得这部剧是属于中国人的迪士尼故事。
不管是演员、服装、故事情节、取景等等,绝对可以上9分!
尤其是取景、不管是园林里的雅致还是外景的自然清丽都不是现在的烂剧可比的。
演员演技在线,更不是一般的敬业,那个被埋半拉的知县,还有沙平威和公主被埋都是真土埋的,现在的演员娇气的不得了,谁能受得了这个。
剧集紧凑、剧情合理,欢乐的气氛、结局还有惩恶扬善的正能量。
片头片尾作曲更是恰到好处,插曲富有特色又紧跟剧情,真的很棒。
而且这是我最喜欢的古装剧,没有之一,即便被撒了十几年狗粮也心甘情愿!!!
我非常喜欢这个剧的取景,扬州的外景以及何园的景自不必说,很多人也都熟悉。
其他外景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也扒到不少取景地,小伙伴们看过来:我把我找到的地点在Google Earth上标记出来了!
并且附上了剧中截图和找到的实地照片。
这些内容放到了一个kmz格式的文件中了(链接:http://pan.baidu.com/s/1nviJKet 密码:x4xs)。
这个链接里包括地标文件,Google Earth软件以及相关的说明,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载下来看看。
1.公主唱歌的亭子在北京门头沟的妙峰山,还有碧霞祠远景也是妙峰山
剧中亭子
妙峰山连心亭
连心亭近景
碧霞祠远景截图
妙峰山2.公主进碧霞祠拜碧霞元君的地方是北京海淀的凤凰岭山脚下的龙泉寺,沙平威等公主的桥就是龙泉寺里的金龙桥。
剧中的碧霞祠近景截图
实际是北京凤凰岭山脚下的龙泉寺内的天王殿
沙平威等公主的桥
龙泉寺内天王殿前的金水桥3.公主回京和沙平威告别送珍珠的地方是北京大观园的潇湘馆附近,剧情往前一段,公主从后面的门里出来(灵安行馆大门),那个门就是潇湘馆的大门,门口立着两个挺高的条形的石头。
灵安行馆大门(注意门右边竖的很高的条石,和潇湘馆大门旁边的是一样的)
北京大观园潇湘馆大门4.袁不屈装鬼上身的那个屋子,是大观园里的蓼风轩,和之前杜冰雁刚到将军府四处乱逛找到的放两位夫人灵位的屋子是同一个地方。
杜冰雁进那个屋子之前有一个镜头拍到了门头上的匾额,上面写着蓼风轩。
5.齐府大部分都是在扬州何园里拍的,这个很多人都知道的。
还有仙女庙是扬州的大明寺。
6.公主去碧霞祠之前看打把势卖艺的地方也是在龙泉寺附近。
在网上找了好久找到了一张照片(就是这一段镜头刚切到公主的时候,公主站在一堵墙前面,墙前面有棵树,我找到的照片就是那个方位的)。
剧中截图
网上找到的相同位置的照片,这是在龙泉寺旁边7.意识到公主他们有危险后,师傅和公公在小溪(就是公主摔水里的那条)边上喊他们。
那个小溪就是从龙泉寺金龙桥下流过来的,有一个镜头可以看到师傅身后的桥洞。
8. 沙平威抓兔子的地方也是在妙峰山,只不过是在妙峰山对面山坡的路边。
公主去灵山的路上应该也是在妙峰山取的景,但是具体在哪段路上取的不能确定。
抓兔子的地方,剧中空镜截图
妙峰山对面山上的玫瑰园,对面山上的路与上图对应
剧中截图
谷歌地图上俯瞰妙峰山路,红圈与上图红圈对应,蓝线标示的路与上图的路对应。
具体位置在kmz文件中有9. 公主在出宫后,遇到孔县令之前,去过一个庙,还在那个庙里抽签玩。
那个庙是在北京的西山大觉寺取的景。
剧中有一个镜头拍到了大殿匾额的一角,露出一个字“处”,我找到了那个匾额,是大觉寺大雄宝殿的匾额,只不过大觉寺的大雄宝殿匾额上没有写大雄宝殿,而是“无去来处”。
大觉寺内的桥
大殿匾额的一角,露出一个字“处”
大觉寺“无去来处”匾额10. 袁不屈接到圣旨后脑补抗旨后和冰雁逃命那一段,在阳台山上的七王坟取的景。
剧中截图,露出后面碑亭的一角
七王坟里的拱桥和碑亭
剧中截图
七王坟内的北朝房,注意树和房子的位置和上图对比11. 根据以上取景地不难发现,袁不屈、杜冰雁、沙平威和公主出场的地方多是在北京拍摄的,主要是在妙峰山,阳台山,凤凰岭和大观园等地。
而我还没找到的一些地方,像月牙湾还有孔县令绑公主的那个小屋等地应该都是在北京取的景。
12. 金州军营在河北涿州影视城取的景
涿州影视城内的建筑,注意房顶和檐下横梁上的花纹和上图对比
剧中空镜截图
涿州影视城建筑13. 这部剧拍摄距现在已经快20年了,时过境迁,以前的土路现已变成了柏油路,以前的小溪也被砌成了水渠(估计是为了有利于泄洪)。
拍摄时,当地的旅游还没有发展起来,阳台山、凤凰岭更是刚开放没有几年。
所以如果想找回剧中那种非常亲近自然的感觉还是有些困难的。。。
这剧的人设特别好,玉湖外向活泼但知礼节不莽撞,关键时候绝对不会出掉链子。
冰雁温柔婉约但不怯懦,可说是外柔内刚,关键时候坚韧果断,出谋划策简直攻的不行。
两个人在自己的环境里都是能够并肩和男主站在一起的人,可说是各自伴侣的贤内助了,绝不会拖后腿,一切都刚刚好,当真是上错花轿嫁对郎了。
这剧我最喜欢的就是齐天磊和李玉湖这一对,可以说是一甜到底啊。
齐天磊是个特别会逗女孩子的人,而恰巧李玉湖比较活泼,缺少那种大家闺秀什么都端着的架势,所以齐天磊开始才敢这般作弄她,也因为这对李玉湖很受用。
一文一武,一“弱”一强,一明一暗,两人在和柯世招的博弈中相辅相成。
很喜欢这部剧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这部剧齐府是江南园林,我特别喜欢这种建筑,可说剧组很用心。
其次,黄奕的李玉湖的妆发我特别喜欢,妆面干净简洁,没有浓妆艳抹,就是江南那种小家碧玉的感觉。
造型简单大方却不单调。
新娘妆,几乎没有什么发饰,很简单,但那支步摇却让整个造型灵动起来,显得没那么呆板,再用颜色相近的耳饰使得整体不突兀。
这套造型整体都是粉桃色,眼影、耳饰、头饰和衣服基本一个色调,好在上衣衣领是枣红色,使得整体不会那么单调。
后面这三个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是头饰的颜色随搭配的衣服颜色而有所变化,真是相当美观啊。
我更喜欢后面这三个,显得她的脸更加小巧,特别喜欢她头上那支步摇。
在我看来古装剧造型不在于华丽,有些头上像插花一样,很影响美观,也给人很繁重的感觉,雍容华贵并不一定要珠宝加身才能体现出来。
14年了啊居然,我记得我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地方台有放过好多遍,那时候除了还珠就是它啊!
最近在B站上翻出来看一天一口气全部看完了。
不得不承认相比起现在国内各种脑残剧,这个片子从服装布景到台词剧情都是可圈可点不是一个档次的。。
黄奕的几套衣服虽然都是撞色,可是那个搭配是真心的好看,相比某反串剧里的鹦鹉造型。。。
还有就是何园的取景,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江南园林好嘛!
才不是横店那种小破地方随随便便就能孕育出来的!
更何况有些剧里卖弄的那根本都不符合江南园林的结构好嘛?!
剧里随时蹦出的江南方言和民谣让我这个南方人听的是各种开心好么!
你说说看现在还有哪个剧能这么敬业嘞?
还有就是当年黄奕跟聂远那是真心的甜啊,他俩的颜也确实是真心的棒!
当年拍戏那会他们确实是生活中的一对,所以说演戏除非是天生的戏子,剧里的感情没有生活里的基础的话演起来就是别扭啊比如同剧的将军杜小姐组就看着特别别扭(好吧我承认我是颜控,但是老白跟公主那对也没有黄聂两人那么自然。。
)所以很多电视剧才会萌出那么多CP啊。
比如看了08版射雕就一直萌的弘诗啊。。
(这个话题不能提,不然全是伤。。
咳咳跑题了。。
)说说剧情,其实席绢大大的书我几乎是本本都看过,最好看的还是穿越时空的爱恋(注意!
不是八戒哥哥演的那个穿越剧!
不是八戒哥哥!
),席绢是以冰淇淋言文出名,穿越时空的爱恋里的女主就是这么一个聪明机灵有率性的女主。
席绢书里的女主很少有傻傻呆呆的玛丽苏,反而个个有灵性有智慧。
也许这两年大大年龄跟阅历都增长不少,她的文更多的是对婚姻的探讨,我觉得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说回这个剧,其实短短20集能讲完5对有情人的故事还是很紧凑的,多么的业界良心!
你看看甄嬛传,76集的话唠啊!
追不动啊!
今天重看的时候,B站上的弹幕看的我真的快笑抽了,里面一些情节就是放到现在也是各种心惊肉跳的18NO。
李玉湖是率性机灵,杜冰雁是沉着聪慧,这样的女子怎能让人不爱?
相比于现在一些动不动就开外挂的女主,动不动就玛丽苏的女主,这样的人设多么三观正!
齐天磊是个腹黑的富二代,袁不屈是个威武的官一代,他们的生活也并不是动不动就只有女主,动不动就为了女主放弃一切的傻瓜,齐老三要重振家业带着老婆一起飞,袁将军保家卫国杀敌陷阵带着老婆一起飞,你说是不是三!
观!
正!
当然了,这剧还是有着很多那个年代的很多弊端啊,比如渣画质啊,比如有些地方布景还是不够华丽啊(估计剧组钱不多。。
)但是这些小瑕疵在敬业的服装布景,敬业的演员,敬业的剧情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了。
只能说现在国内的电视剧圈子真的没有在认真的做电视剧了,反而更多的是为了市场而在崩坏三观,没错于麻麻我说的就是你这个智商估计忘在娘胎里的生意人!
所以这两年我几乎再也没看过国内出的电视剧了。。
唉。。
真的不知道以后中国的电视剧市场会不会恢复正常还是就这么崩坏吧。。
再次纪念一下我对这部剧的喜爱以及我随着这部剧过去的童年。。
(T.T暴露年龄了。。
)
已经十几年了,童年美好的回忆啊!
不得不说这部剧真的短小精悍,剧情更是精彩。
人物服装造型精简。
李玉湖和齐天磊承包剧里的笑点两人性格都是外放型,一位是武馆家古灵精怪小姐,一个是齐家“病态”少爷。
俩人日常看一百集也不够啊😌😌😌!
杜冰燕和大将军这对也好甜,还有沙平威和公主!
现在才发现是沙溢演的😂那时还是蛮帅的嘛😂那个坏人表哥也是罪有应得👿开始于一场大雨,结束于一场大雨,大家都各自安好!!!
重温了不下十遍了,还是那么好看,这是一个无比美好无比温馨的故事,里面有很多对和和美美的恩爱夫妻,不狗血 不雷人 不虐心 不毁三观,真的看的无比的舒心!
那个时候的人拍剧真的非常用心,服化道真心完美,全部实景拍摄,剧里的江南园林真的好精致。
这个剧非常非常非常的养眼,里头的美人真的真的好多,那个时候的化妆真心给赞,柳叶眉 樱桃嘴 鹅蛋脸,水灵极了,看的舒服。
还有配乐真的好喜欢,烟雨唱扬州听的人恨不得立刻飞去扬州。
巧解姻缘天作合听的窝心不已,千里姻缘一线牵啊。
还有我最喜欢的花轿歌,这首歌真的好神奇,心情不好时听了会很开心,非常非常喜爱。
剧里的人设我真的好喜欢啊!
尤其是杜冰雁,聪明 大方 美丽 坚强,比一些侠女更知书达理,比其他大家闺秀又多了一份韧性,真的好喜欢!!
李玉湖是我个人觉得黄奕给我们呈现的最完美的演绎,激灵 直爽 善良 热忱 而又勇敢,非常非常可人的角色,那个时候她真的真的好美!
这两个女主一个刚中带柔,一个柔中带韧,真真是完美的人设!
这部剧真真的是少数公认的电视剧改编比原著好的作品,剧美 歌美 人也美,真的经典啊!
附带最爱的花轿歌的歌词,真的非常棒的词!
抬花轿啊送花轿姑娘上轿是头遭阴差阳错仙女庙凤变鸳鸯变颠倒哎呀呀哎呀呀错了错了全错了全错了抬花轿啊送花轿姑娘上轿是头遭阴差阳错仙女庙凤变鸳鸯变颠倒哎呀呀哎呀呀错了错了全错了全错了锣鼓敲呀喜洋洋扬州美女做新娘从此难见亲人面真哭假闹都无妨只担心呀只担心嫁鸡随狗嫁错郎嫁错郎锣鼓敲呀喜洋洋扬州美女做新娘从此难见亲人面真哭假闹都无妨只担心呀只担心嫁鸡随狗嫁错郎嫁错郎
这个电视剧很放松,有趣又可爱。
很多人喜欢李玉湖和齐三公子这对,这种糖是很好吃,病娇少爷和俏皮傻女的故事。
不识书香的单纯武女元气又善良,遇上包容她的高智商优质男,古有小燕子和永琪,现有袁湘琴和江直树,这类的cp是非常能撩动少女心的。
就像比起<你好旧时光>里的小太阳林杨,更受欢迎的是同期<单纯的小美好>闷骚高冷的江辰。
但是令人惊艳的却是杜冰雁,大概是因为,她这个角色是一直成长的。
初见时候在庙宇揭开头纱,她楚楚可怜的样子娇弱的让我这个女生都想保护,看到弹幕说她嫁错到将军府,私想着按这个言情套路应该也是“大将军的娇俏小娇妻”被大将军保护的吧。
可是,她如此英勇,如此颠倒我对“大家闺秀”的娇弱观念!
在李玉湖遇到挫折就说要回扬州的时候,杜冰雁策划了出逃只身女扮男装去兵营找将军,她这样坚决和果断。
后面有一个场景,她为了救人半夜爬山跌伤,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她的女儿身而自己回去给自己包扎,她痛的落泪却丝毫不动摇。
后来她遇到了将军,对将军一见钟情。
在李玉湖还扭扭捏捏不敢直视感情处于被撩阶段的时候,杜冰雁已经直视自己对将军的感情,主动靠近将军照顾将军。
明确拒绝其他异性的关心,只对将军袒露。
身高差巨可爱哈哈哈将军被皇上赐婚,换是其他剧女生早就哭唧唧怪男的不爱他了,可是杜冰雁理性的知道这不是将军的错,两个人为了在一起应该一起度过度过这个难关。
她全方位的为将军策划了“吓跑公主计划”,不使将军负罪,也不令将军为难。
告别将军那段
实在太美
更惊艳的是,她甚至在知道自己错失了将军消息的时候,义无反顾的上京千里寻夫,而我真的被她的主动和坚决感动。
这种感动就像泰剧《爱的烹饪法》里最后女主下跪像男主求婚,谁说求婚一定是男生才能做得事,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为自己所爱而努力,谁说女生一定要等待着被动着。
杜冰雁她有着温婉的气质和修养,却不会过让自己陷于“女孩子应该矜持”。
她看似娇弱,却外柔内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并且聪慧果断,不依靠他人的庇护,比那些“大女主戏”其实还是靠男人的女主强大多了。
高智商的腹黑杜冰雁男装炒鸡撩,特别是李玉湖怕被拆穿用被子蒙着头,杜冰雁又宠又揶揄的说:“是我呀,我是哥哥呀。
”
看起来最应该被保护的大家闺秀,却反过来保护了身边的人,这种反差让这个角色很鲜活。
就像七月和安生,安生最后剪短了头发去感受没有感受过的风景,安稳的生活才是幸福吗?
安生和七月是一个人,乖巧和不羁是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只是展现出的样子是一个选择的结果。
就像杜冰雁说,虽然她错失了在深闺大院的姻缘,但是她去了前线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其实将军和杜冰雁的糖也是蛮甜的,特别是后面会面那段,可以说是非常可爱了。
虽然我是颜控,觉得将军和杜冰雁的年龄差看起来有点大,总觉得像是父女...但是杜冰雁的人设我真的太喜欢了总之,剧中三对都很甜,值得一看的轻松剧
直到现在 我还记得李玉湖 杜冰雁 快20年了吧 好剧就是这样
我都忘记这是一部集合了老白……和教主的片子了!XDDD顺便……其实我看小言之后脑补的形象[仅限男性角色]不是这片子里这样的。/____\
杜冰雁是童年见过最美的女子,古言里的大家闺秀从此有了脸。
那时候对黄奕和聂远印象挺好的
好傻
主演颜值演技在线之外,配角也是相当出彩。服化精致用心,而又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实景拍摄,有江南之婉约,亦有沙场的肃杀。全剧竟然才20集,感叹资本逐利之下注水剧集,再好的编剧都撑不起。国产片每年可入眼的越来越少,娱乐至死,当真如此。
好像也不怎么喜欢 但还是看完了
小时候看的。沙溢的表哥好帅,假装体弱的公子哥聂远也帅,李玉湖和杜冰雁超美,我还记得结局两位女主又一起拜佛一起怀孕了,多美好的剧本啊。
呃 当时的黄奕颜值真高 当时的聂远好帅 一部很好玩的剧 里面有一集 谋害还是啥的 放蝎子在床上 这给我造成了童年阴影,,,反正我现在还能记得那个情节 自那以后 对这种生物 避之不及
怨我,先看原著了
挺好看的,还好是上错了花轿。否则也许会遗憾终生。经典电视剧,俄而看看,其实挺好的。
好老的片子 还是不错的
特别喜欢剧中的杜冰雁,人长的漂亮又冰雪聪明,在军营里女扮男装行医救人,真的是女神呀
当年看了席绢的小说而看~ 那些年,坑爹的少女小说
还记得是儿时过年和家人一起住碟子看的。
这个时期我真的还不讨厌黄奕= =
当时很喜欢的一部剧,每天晚上都守着电视机觉得很好看,当时觉得黄奕演的那个新娘好漂亮啊!
剧本并不算好,拍摄手法也很粗陋,但是服化道不错。豆瓣8.4分明显高了,打个二星中和一下
我是原著党....实在没拍出味道
童年阴影,不过因为滤镜现在被吹封神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