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头佟大为跳车绑匪司机居然听不到?
2.警车出差办案得两人一起3.魏晨出场就猜到是凶手(虽然但是也想看过程)4.周冬雨被关小黑屋我以为是自导自演求关注呢?
结果小混混真就只是为了玩个球?
手机也不收走再关,不怕人报警!
5.全警局就三个警察了吗?
凶杀案(两具尸体了)出现场是两个警察,追凶手也是两个警察。
医院里我以为安排好瓮中捉鳖了,结果里面就一个人,外面一个再撞门,还要废好大劲才抓到。
6.邓家佳“你怎么知道他掉冷水里”你还是警察吗?
太强行了吧!
说魏晨看到资料的,就看了几页简历就知道韩明是翁杰?
可韩明不可能把自己整容的资料也放那吧?
那怎么就刚好没看到助养证呢?
你不是咔嚓拍给周队吗?
7.强行车战!
周队边开车边看手机 记资料就是不能打电话叫支援?
没警察了呗!
后面副驾驶的佟大为是没手啊还是没手机叫支援啊?
肯定是没警察了,只有他们两。
所以皮卡一路畅行撞了三辆警车只是车头杠损了,警察这边废几辆车,主角还摔车受伤,凶手屁事没有,最后撞车都稳稳当当停下。
8.佟大为上了皮卡车还要去扒拉驾驶干嘛呀?
坐在后面等他停下呗,早晚得停,再不然你枪呢?
打轮胎啊!
9.开一枪中了魏晨右肩,原来你有枪的啊?
那你倒是开啊,打他手手脚脚不就没事了嘛?
10.韩明跳下去周队立马跟跳,周队憋气都能好几分钟拉着他挣扎,韩明跳下去就晕了?
强行被救16年的,难怪没有听说过这片子了,确实不咋样!
就梁家辉演技OK,佟大为用力太猛,周冬雨不功不过,魏晨和邓家佳就……
周鹏 汪豪电影讲述的是,不断有人被沉进冰河里溺死,经过调查发现死亡的两个人和消失的第三个人都曾经是当地炼化厂的合伙人,炼化厂的违规排污导致村里出现许多残疾儿童。
汪豪为调查当地失踪案件到东北与当地刑警队长周鹏一起破案。
在去当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嫌疑人正打算杀害第三个人,在追凶的途中,第三个人被凶手投进了河中死亡,周队将计就计对外宣称受害人没死引凶手上钩,发现凶手是一直资助村里残疾孩童的老板韩明,韩明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竟然是炼化厂合伙人之一的翁杰,因为不满其他人的排污做法,全家被设计车祸身亡,自己活下来默默帮助村民,承认是自己杀的其他合伙人。
另一刻,村里的孤儿李永胜袭击了女警看到了韩明的真实资料,以周队女儿威胁其带翁杰过来,原来永胜哥哥因为发现炼化厂违规排污管道,全家被翁杰几个老板放火杀害,永胜寻找机会杀了另外三个,终于找到了翁杰,但是后来知道翁杰是他的资助人,一直在帮助村民,永胜良心悔过跳水救出了翁杰随后自杀。
本片画面三流,情节二流,演技二流,逃脱不了许多套路痕迹,对情节把握不够,显得快,忙,假。
总体而言是五分之作,国产三级到二级水准。
《冰河追凶》这片子的故事,要从悬疑和推理的角度去看,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铺垫、高潮、反转……该有的都有,故事也算流畅,但要说有多出众,却也未必。
事实上凶手是谁,老鸟们基本上到一半就能猜出来。
但它可贵的地方并不在于此,而在于背后蕴藏的社会批判意识。
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市场本应该有,却一直很短缺的那类社会派推理电影。
社会派的推理电影,多半诞生在急剧变迁的时代,在奇诡悬疑的探案过程背后,隐藏着的往往是深深社会的矛盾和复杂的人性。
这类故事并不以情节一再反转和渲染悬疑气氛见长,而是以深刻的寓意和批判意识取胜。
中国观众对这类电影曾经一度非常熟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证》、《砂器》、《饥饿海峡》等名作登上了我们的银幕(以及荧幕),影响了一代中国观众。
蹊跷的是,随着改革大潮更深入地席卷神州大地,这股热潮反而诡异地消失了。
原因,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人证》批判美军驻日,《砂器》控诉对麻风病人的歧视,这些日本的海水还算不犯中国的河水。
《饥饿海峡》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市场对人的异化,《追捕》、《金环蚀》这些作品揭发的是大公司的黑暗内幕,老百姓看得痛快,出了影院,社会稳定却经不起折腾。
于是随着中国电影日益市场化,站在民间立场批判资本和体制的作品反而销声匿迹,这是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或许不符合市场规律,可是符合中国国情。
21世纪以来的与社会派推理沾边的作品屈指可数,算上抨击奸商的《寻枪》、《我是植物人》等,数不上几部。
电影人不是没良知,可除了借古讽今和装疯卖傻,你指望他怎么办?
这也就是《冰河追凶》可贵的地方,很多观众看到了环保问题,看到了法制不健全,看到了社会不公,其实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应该在银幕上看到,应该引导大众去思考和讨论的东西,可惜,我们暌违得太久了。
PS.不怕婉转剧透一下的话,关于“冰河”的,从来都是一个两代人相爱相杀的故事。
给三星是因为梁家辉……会花钱去电影院看这电影,也是因为梁家辉……但是我忘了,梁虽然人好演技棒,但是他老人家因为生活压力经常接拍烂片………………我好心疼他啊……这部电影的神奇之处在于:处处差一点点!
电影情节差一点点:开始10分钟,我就猜到凶手是魏晨,你说这一部主打悬疑惊悚的电影,是不是有些丢脸!
呃呃呃呃。
有梁影帝的港普在,魏晨的演技也就没那么出戏!
但是大为哥哥那不着调警察的形象,还有你和冬雨美美那暧昧的感觉,真是让我难受的要死!
尤其是最后冬雨妹妹被绑架了,大为哥你比她爸还激动,真让我怀疑冬雨是不是梁包养来的!
这是编剧的智商遭成的硬伤,你们的演技还是很棒的!
电影烂!
不是你们的演技能挽回来的!
以上
好看,看过电影之后的评价,梁家辉一如既往的敬业,佟大为也又帅又搞笑,邓家佳和周冬雨两个女生演的角色也是电影里的暖角色,魏晨的演技是个亮点,跟专业演员在一起演表现的不错,不错的电影,原本以为会比较凶残的场面比较多,可是最后的结尾很让人感动,又突出了人性与环保,好演员加上好颜值的电影值得支持!
每次一看到佟大为的动作戏都有种无力使劲的感觉,打不过坏人,但还得去打。
这使得这部影片真的很接地气,可是又成为这部片的缺点。
真的打的很无力。
可是又感觉很真实,不过感觉剧情里的些场面好象是为表现出激烈而去做。
比如最后一段追逐的戏码,警察拦不住凶犯,那么多警察,已经提前得到通知,亡命之徒,竟然还是硬生生的被凶手逃走。
然后佟去追,上了凶犯的车,最后又被甩下来,上梁家辉的车,继续追,很多地方感觉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最后的反转其实早就在做铺垫,也不知道到底两个凶犯到底谁对谁错。
1、可以上7分,给2星的太多,我水一个。
2、吐槽部分最在后两个片子都看过的人,能意会。
这是一部警匪片,但凡警匪片,必有犯罪背景。
近来还不错的大陆警匪片,《火锅英雄》、《解救吾先生》、《烈日灼心》,把《白日焰火》也算上,犯罪分子作案动机不是钱就是情,格局比较小。
《冰河追凶》,连环杀人犯的动机往大了说,是为正义。
尽管周欣怡引用爸爸的话爱/感恩是原谅别人呀什么的(重要台词,最后周队又亲口说了一遍,前后呼应),最后几分钟人物关系再次画蛇添足的转折-这是要把犯罪动机往仇恨上带,丑化犯罪分子。。
但是再次上冶炼厂那一段还是能看出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其中的关键角色村长。
1)正在钓鱼的村长又被周队要求带路上冶炼厂(残疾的村长儿子露面),路上主动带着周队和汪豪看冶炼厂的排污管道,2)汪豪问起这么美的地方咋开冶炼厂呢,3)村长略自嘲官方地回答“各项指标都达标有经济效益,收入增加了,”(台词水平很高,我记了个大概意思(@﹏@) )4)“你咋知道达标呢”5)村长略带怒意地“我亲自跟着测的!!”(还能体会到一种无能感) 6)15年间村里生了很多先天肢体短缺的孩子(不记得这背景啥时候插上的了) 7)周队揭秘真相,真正的排污管道另有一条,排水口就在投尸的冰块下。
8).............................(不记得了)9)村长愤怒地“即使知道真相又能怎样?
” 10)佟大为饰演的年轻气盛的小警察汪豪也愤怒得喊道 “你去告他们呀”11)..................(汪豪没有说服村长,这个话题不了了之了)我觉得这段是全片精华。
隐晦生动真实地描绘了30多年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的矛盾,以及更隐晦讽刺地突显了中国法制的缺失--执法权的代表--警察对坏老板的恶行也没有法子追究。
豆友们感触可能没这么深,不过是部电影。
但是我有切身体会。
有次亲戚来我家,讲到一些事,他村里有个造纸厂,开了小半年,村里的树全都死了。
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厂里赔了点钱。
村里人普遍满意。
造纸厂照开。
我知晓后义愤填膺,你们咋不去告他们呢!!
大人们说:谁打得起那个麻烦,就算今天关了明天再偷偷地开!
-这是13年的事电影和现实不一样的是,电影里的村长是好人、村民代言人,他是被动接受村里建厂的。
现实里的村长,是厂长的代言人。
我是觉得那几个人该死。
法律没有审判他们,就让村民们审判吧。
我想起《永不妥协》中,双方谈判中Erin给对方倒了事发地被污染的水,他们没有一个人敢喝。
可能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又加了许多别的背景。
其实这可以是一个很爽很简单的快意恩仇的故事。
<图片1>总是特别关注和东北特别是黑龙江有关的电影,有些电影因为融入了黑龙江的冰雪和历史而变得清寒怡人,像《萧红》、《黄金时代》、《智取威虎山》;还有一种因为展现了这里的罪与罚、杀戮与救赎而熠熠发光,像《千钧一发》、《白日焰火》、《我的特工爷爷》,拍得都很棒,各取角度,各有特色,各自精彩。
4月15日即将公映的《冰河追凶》,也是通过一场推理动作大战,展现了人性深处有关于杀与救的激烈碰撞,呈现出不一样的犯罪类型片观感。
影片的背景设置在“伊西市”,实际上警察局所在地是哈尔滨,老道外的大航拍给了好几次。
一边是保持原貌的老街,一边是现代化的街道和大厦,和故事主题不谋而和,要讲一讲科技对传统的冲击。
而警察下乡去破案的村子则在伊春,冰河应该是伊春河,变伊春为伊西,估计也是想多点发挥空间。
伊西发生的冰河沉尸连环凶案,上海的假绑架引出真失踪案,两个毫无关联的奇案竟然汇聚到了一起,也让梁家辉和佟大为饰演的南北警察成为了临时搭档。
有趣的是,梁家辉在片中是广式普通话,上海来的热血青年佟大为有时却说地道的东北话。
通过后来展开的细节可知,原来口音和方言并不是胡来的,两个人的出身都有渊源和前史。
这也符合黑龙江集多地人文于一地的真实状况,先是闯关东,后来开发北大荒,全国各地的人都去往东北,地广林多资源丰富的黑龙江接纳了太多人。
再后来改革开放,各种资本、工厂、矿厂、牧场、农场也纷纷拥入。
本片的案子就是由一家提炼厂引出。
当年这里有矿产和廉价的人力,几个南方人合伙办了厂,又昧着良心省下了净水程序,在江面下私建排污管,导致村里出现很多残疾儿童。
这桩不为人知的陈年旧事,多年后又引发了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
当年厂矿里的恩怨纠缠引发的贪欲与污水,毒害了当年纯净的一方乡土。
港片里曾经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冰河追凶》则说,犯过错,终究要接受惩罚。
一连串凶残的杀戮,使得冰雪覆盖的江面上血迹斑斑。
远看是一片白色皑皑的世界,走近却有罪恶之血腥扑面而来,让观者的心为之沉重。
影片在讲述推理的过程中,不仅有烧脑的悬疑,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鲜活的人物,把这个离奇的案件变得真实可信。
影帝级的梁家辉自然是沉稳至极,塑造了一个一丝不苟为职责而生的老警察形象。
佟大为则在嫌恶如仇的性格下有一颗敏感的心,对周冬雨饰演的小妹妹关爱有加,显露出硬汉与暖男的双重个性。
比较意外的当属魏晨,大概是因为歌手都很细腻,在音乐中代入情感也是一种表演,很少出镜演戏的他竟然把一个农村孤童出身的大学生演得那么有层次,现实中性格谦逊勤恳,内心却有着难愈的伤痛与孤独,非常的复杂难演,但他处理得很不错。
这些角色,加上邓家佳饰演的女警,以及村长和村民,为救赎而存在的尸体和罪犯,组成了一个层次感鲜明的人物群,惊险的剧情就此展开。
前半段紧张紧凑的悬念,到后半程堪比动作大片的雪域追车,又展现了中法日韩四国幕后团队保驾护航下,强大的制作实力。
在侦破连环杀人的故事中,影片很好地诠注了一个救人的主题。
从职责上来说,罪犯要害人,警察要抓罪犯,都是天经地义。
而这里的罪犯,最后反过来要帮助受害者,警察又要救罪犯,不一样的推进,为什么?
于是有更深一层的思考。
在罪恶横行的冰血暴里,救人终究是人性中不灭的灯塔,指引迷途的人们回到最初。
就像电影里最后一场戏,借助一个冰洞之下的洗礼与挣扎,几个主要角色经历了自我的磨练与救赎。
最后三人躺在冰面上,完成了灵魂的重生。
不得不说,影片最后有沉溺于煽情与精神升华之嫌,但这属于加分项,并没有弱化犯罪类型片的质感。
而且情节和主题高度契合——杀人者终自毁,救人者亦自救,不仅有视听冲击力,还催泪,尤其能引人思考。
再说黑龙江的影像魅力。
当年,接手满映的东影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基地,在袁牧之和陈波儿的率领下,创作了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木偶片,第一部动画片,完成了第一部译制片,并在哈尔滨实地拍摄了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桥》。
辉煌至此, 80年代还有龙江电影制片厂陆续拍摄完成《皇亲国戚》、《她从雾中来》等优秀作品,可惜后来就有点落后了。
现在,很多影视作品来到黑龙江拍摄,借助这里独特的景观和人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信这里的电影未来会越来越好。
1、编剧拼凑,故事有好几处不合理,比如周冬雨被篮球混混绑起来,比如周冬雨和佟大为的模糊暧昧,比如韩明的整容等等。
另外,感觉故事中想要塞入的情感太多,比如爱情,比如收养养育情,以此来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但是总体上感觉缺了点什么。
2、节奏松散,前半部分画面和节奏铺垫很好,但是中间松弛,后面快到高潮时,一点也没有紧张感;3、演员选角不明智,女警察很没有存在感,并且脸蛋太稚嫩,很不适合,魏晨演技较差,反派或者真凶虽然不一定要演技炉火纯青,但是至少在高潮处、情感矛盾爆发处,需要贡献足够的演技来支撑整部电影的高潮,而魏晨明显没有完成此项任务(也许作为一个选秀歌手出身的年轻男演员来说他已经很卖力了)。
4、冰天雪地的环境和冰河藏尸,以及追车画面,本身很有看头,但是关于提炼厂造成环境污染、孩子残疾等的,都描述太少,总体感觉就是画面取舍中,商业片气息有点重,导致故事本身的深刻性降低。
就逻辑上肯定是有点问题的,看实话,在电影里我还没看到过一部完美无BUG的悬疑剧,日本推理小说都不能说每一部都没BUG,就算是名作家都不可能总能写出完美无BUG的剧本,所以,对于小说可能我还会苛刻点,但对于电影,特别是还在稳步发展的中国悬疑电影,我还是非常宽容的。
比如说佟大为初场跳车追凶这段,就过于BUG了,过于电影化了,现实中基本上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
几场冰河救人,也挺BUG的。
但是呢,这些都没太大的关系,主题把握好,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真要面面惧到,完美无BUG,那还不成神剧,到哪都可以得大奖了。
所以,最终,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在现存中国电影里还算是优秀的,没什么尿点,合格了。
魏晨这次真的进步很多 猜不到的结果 最后真的给魏晨震惊到 不过梁家辉的国语真的是分分钟出戏阿 给魏晨五分 佟大为四分 其他真的只有三分
很好。在飞机上看的。主题很好,环境保护。就冲这个,就给赞!
警察都那么弱智怪不得破不了案!看得让人着急!新导演的节奏和表演把控还是太差了些,本来冰雪天应有的凛冽感被傻逼的剧情稀释殆尽。看得好生无趣
感觉还是差点什么
看到一半还以为是中国版的东方列车谋杀案。
魏晨的演技简直是轰炸式灾难,有他在,黄晓明之流都不算最烂。这年代连烂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片子最大问题也是所有处女作就试水悬疑犯罪题材的导演几乎都会犯的,感情戏到最后成了主戏,导致节奏崩了。
最後一場4人戲總覺得有點尬。
可否找点会演戏的女人?!
把邓佳佳看成了乔妹。。。
情节老套,动作虚假,人物呆滞不可信,悬疑...那要求太多了。
技术团队无可挑剔,但是故事层面过于单薄以至于结尾拖了20分钟,悬念感什么的就别指望了,开头还有点《杀人回忆》的感觉,后面就变烂梗大集合了,佟大为严重不适合角色,而邓家佳的假脸实在是太惊悚了,周冬雨的酱油打得也是毫无意义。
还好吧,悬疑题材还是比较喜欢的。凶手比较好猜,结局比较意料之中。
国产片只要把故事讲圆满的我都多给一颗星
不好看。不紧凑。
本着看悬疑片的心情开始,结束的时候才发现无论剧情还是特效都保持了国产电视剧的水准,就这样吧。
演员阵容不错,故事也还可以,其实算可以看的片,
国产片在分镜摄影越来越好的同时,编剧智商也是持续走低。
调门儿起得太高了,于是后面不好接。
真的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感觉不输白日焰火,烈日灼心,中国这种类型的电影真的需要我们的支持,而且剧组是真的很不容易,东北零下40度,能接这部戏,就代表是好演员,不怕吃苦,有想做好演员的态度和诚意,就冲这诚意,我相信,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豆豆一直不喜欢佟大为 因为奋斗里面太能作了 但是我觉得他演东北兵演上海小警察都演的挺好 整个情节不合理里面有合理的冲突 魏晨最后掉到冰窟窿里面真是挺难过的 这就是东北这就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