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没有其它娱乐,于是把《尸鬼》给扫荡了。
这部片子看之前略有耳闻,据说是拷问人性,非常深度,看了必然感慨,引发深深思考云云云云。
当然没看的时候没有发言权,也不能把别人的评论当炮一样扛着,看完了之后倒是有那么一点思考了,也没有复杂到了不得的程度,说白了,也就是个简单故事罢了。
简单来说,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子,住进了一家尸鬼,当然这一家的成分比较复杂,还有人狼神马的,这些咱就不去考证了。
这家尸鬼的目的非常不单纯,他们觉得躲躲藏藏的日子不利于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于是乎开了个家庭会议之后,决定把这村子发展成自己的基地,把村里那千百口都发展成尸鬼,当然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村子里很有几个警觉性的人物察觉了杯具的苗头,人家好端端做人,当然不想变成尸鬼,变了之后身上有味儿耗费香奈儿5号不说,还不能晒日光浴神马的,你让我变鬼我不想变鬼,要么生要么死,没神马中间地带,怎样,枪杆子说话,干起来了,一通屠杀反屠杀又屠杀之后,故事结束了,尸鬼的大boss逃掉了……如果这片子是欧美恐怖片的话,一般还会有第二季的,以上个人经验。
站在人类的角度,俺是一丁点儿都不同情尸鬼的,俺也不觉得人比尸鬼更残忍了,真当成一场战争来看,没有残忍不残忍之分,也就看谁胜谁负吧。
医生是很有范儿的,做事很决断,但是嫁这样的就不必了,对自己尸变的妻子进行试验那是眼都不眨一下的,侧面说明了做大事的领导者就是没神马人性啊……少主持那就是一变态,一开始就纠结着痛苦着还想自杀着,后来又莫名其妙牺牲自己外加自己一家子救了尸鬼的大boss奔向新的生活,我顶你个肺啊,这样的人就该放缸里杵年糕杵扁了喂白眼狼……其实呢,这片子从情节上看,跟丧尸片基本没神马不同,都是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然后奋起放抗你死我活,最后奔向新生活,神马生化危机活死人黎明啊不都这么演的么。
但是这样的情节放到小日本那里通常会把你给纠结死的,日本人嘛总会加入一些其它的元素,拷问一下人性思考一下生死顺便颠倒一下你的三观让你茫然怅然,所以这部片子偷换了平台偷换了概念,最后奔向新生活的是尸鬼,他们跑路了,把无尽的纠结留给你们了……所以说小日本就是狡猾狡猾滴,大大滴狡猾。
呵,妻子变成尸鬼还有人类的意识和残存的人性,她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但医生虐杀妻子时,他的人性我已经看不到了,或许是吧,英雄!
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可是对自己的妻子都能如此,他对人类,对世界其他的芸芸众生真的有所谓的爱吗?
弹幕都在说不要道德绑架医生,他不关心护士的失踪没错,关他何事?
不是我要道德绑架他啊,是他自己把自己推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用那样极端的方式。
什么英雄,不拘小节的英雄。
不过为了守护利益和荣誉罢了从他老婆出场那短短的时间里,可以知道活着时没有得到丈夫多少关爱,然后突逢变故死去。
懵懵懂懂复活恢复意识。
却是是被丈夫当成实验品,切割,注射毒药,挑断筋脉……最后,被钉穿心脏我不知道医生是不是英雄,在我眼里,他不配为人夫,我没感受到他对妻子的残忍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大家都好好活着时,他也没好好对过她啊。
因为没那么在意吧,所以虽然会有点愧疚难受,但成为实验品的结局不会改变,他折磨他的手也不会犹豫
一尸鬼吸血,为了生存。
人类吃动物,不一定为了生存。
尸鬼珍惜同伴,饥饿才会袭击人。
人类在袭击尸鬼的过程中,连同伴的性命都不珍惜,袭击人也并非只为了生存。
动画版的火灾=天谴。
村民两次在神社和教堂那样神圣的地方杀戮。
开始只是狩猎尸鬼,然后发展到连从未死过的人狼也要一并去狩猎。
继而蔓延到受尸鬼控制的人类、即使他们的意识被控制、只要关起来两三天就会恢复正常。
最后终于在神社杀了神职人员和住持的家人,理由仅仅是怀疑他们窝藏敌人。
尸鬼的杀戮方式单纯是取食。
村民到后期的杀戮完全享受其中、残忍的方式五花八门。
讨厌医生和夏野,这两人自认为正义,一个用非人的方式虐杀了复活的妻子。
一个只看见尸鬼的残忍,看不见村民对尸鬼,甚至村民对村民的残忍。
没有这两位,最后村民们也不会发展到以狩猎尸鬼为理由滥杀无辜的展开。
二关于清水惠第一集的时候误以为她是女主,差点弃剧的存在,开始是讨厌她的。
而最后的最后越来越喜欢这个角色。
单纯的暗恋也只是少女的初恋,一切皆因夏野而存在。
作者似乎暗示了三个女性角色、包括惠、医生的妻子、沙子的妈妈、她们都是浅薄的。
她们恋慕某个男人,最后因这个男人而死,并且死的如此之轻。
而她们恋慕过的男人,未曾动情也不会心碎。
她们的虚荣倍受争议、她们的多情倍受嘲笑。
主流价值观下的女人应该像小律那样,放弃自己成全别人。
但是主流价值观下的人类却并没有放弃自己,成全尸鬼。
这说明“主流的价值观”也只是弱肉强食的粉饰。
在这种“主流”的面前、惠在破落的村庄、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出门、是非主流的。
人类凌驾在动物之上,是主流的。
人类攻击动物,是主流的。
动物攻击人类,是非主流的。
人类存活,是主流的。
尸鬼存活,是非主流的。
尸鬼凌驾在人类之上,更是非主流的。
为了救人而牺牲尸鬼(比如夏野),是主流的。
为了救尸鬼而背叛人类(比如静信),当然是非主流的。
在这种价值观下,主流的人类占尽优势,一切皆可自圆其说。
于是,人类不但占据了主流、甚至占据了话语权。
无论做正确与否,错误与否的事情,都要标榜自己是正确的以及正义的。
然而尸鬼是这样一种动物,不同于人类这种自认为不是动物的动物。
行为和行动受本能驱使,因为世间没有它们的话语权,所以它们只是默认自己不进食就会死,因为种类稀少,所以它们还没有来的及创造自己的主流观,默认了自己非主流的社会地位。
躲藏、果腹、和大多数非主流的动物一样、生存在主流社会的缝隙里。
就像清水惠,一辈子生存在自己讨厌的地方、一辈子得不到理解、一辈子的爱得不到回应。
最后的最后,去看一次都市的希望,在来回碾过的村民牌农用拖拉机下,变成了泡影,成为了此生从未实现过的梦想。
三尸鬼,他们才是真正的弱者。
最开始的开始,人类因他们的未知存在而惊恐,不知道自己面对的究竟是哪一种敌人。
最后的最后,原来他们也和人类一样脆弱,其实他们同样弱小。
他们吸食血液,寻找同伴,白天连一点抵抗力都没有,这样一种动物。
他们终于复活了,记忆还是同样的记忆、身躯还是同样的身躯、仅仅隔着生存机能的差异,被家人彻底抛弃。
雷同于某国的某段时期,在这段时间,妻子出卖丈夫、孩子出卖父母、哥哥出卖弟弟、仅仅为了“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
正如最开始发现尸鬼存在的小孩子、巫婆、医生,倍受嘲笑。
即使村民们发现了异常状况,仍然默认,不可以破坏遗体,不可以挖开坟墓,不可以脱离“科学”。
当村民默认污染扩大,反对的声音沉默。
当村民屠杀尸鬼,反对的声音沉默。
欲望是无止境的东西,最初,仅仅要赶走新住民。
最初,仅仅要杀死敌人。
最初,人类夏野想和小澈共谋生存之道。
从受害者转为加害者的趋势下,村民发现自己原来力量很大,尸鬼原来溃不一击。
习惯了血腥、习惯了杀戮,接下来只欠缺各种各样的杀戮借口。
夏野变成人狼,他已经具备了力量,人类夏野办不到的事情人狼夏野皆可为之。
人类是这样一种动物,情感也是可以轻言放弃的、死亡便可以隔开万物。
就外场村村民们来说,他们是不值得被拯救的。
喜欢 静信 惠 辰巳 正志郎 佳枝 沙子 千鹤讨厌 敏夫 夏野讨厌指数 100只木桩
动画么很少看介绍,看画风、看评价就收了。
可是刚开始节奏真的是太慢了..人家是快进跳跃才知道原来是关于“吸血鬼”的,然后就从头开始看了。
虽然本部里面叫尸鬼,狼人叫人狼- -...话说日本动漫似乎没有不纠结的...本来是喜欢吸血鬼的,因为之前一直看《吸血鬼日记》《真爱如血》,还有一些关于吸血鬼的电影《夜访吸血鬼》《惊情四百年》啊之类的,还有恐怖一些的类似《三十极夜》这种....但是这些片子的立场都很鲜明啊,正义就是正义,邪恶就是邪恶,好的吸血鬼喝动物的血液(吸血鬼日记),或者喝仿真血True Blood(真爱如血),从没想要去攻击人类,而邪恶的就是人类的敌人(三十极夜)...[突然就只能想到这几部...怪我大脑平滑吧]可是这动画里的尸鬼一点都让人家喜欢不起来...一直坚定的站在人类的立场希望最后他们都死掉...从一开始就猜出这个小姑娘是年龄最大的...而帮助他的主持..白白浪费了个好听的名字- -..感觉像唐僧啊..看不清事实善恶不分...甚至还不如唐僧,唐僧是不知道,不知者不怪...而他明明什么都知道,这里面的尸鬼就是把人类当食物,吸血是进食...居然打比方是人类杀猪,对人类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可是猪还是人类自己养的自己创造的食物,人类是他们创造的么?
甚至杀人,都被那个装腔作势的萝莉尸鬼说成是天经地义的,甚至强词夺理问有什么错...呵呵 看到这样的地方真的很无奈啊...感觉作者特意省去了吸血鬼本来很强大这样的原形,就是希望让观众更纠结、会同情他们...可是没有强大的力量却能生存那就只能说明他们的狡猾了吧...真是越是这样越是对他们没有同情心呢....生命是神圣的,他们这样做不恰恰就是在让自己经历的痛苦重演、蔓延么...看到最后小萝莉顿悟了,以为他们会这样结束呢...原来还是逃了..不喜欢的结局啊...要实在说一个有好感点的,除了坚定反抗的夏野,就是小律了,就是不吸呢查了查,貌似原著小说就是这个结局...作者没做续作留这样一个尾巴做念想啊...其实 一起浴火在寺院 这样的结局也不错啊...动画也是这样的结尾,不知道会不会出续集啊,看网上大家讨论,说法各异,个人希望是不要出咯- -....不过如果出的话,估计也不会是村子里了,可能背景会转移到城市哦村子被烧毁,医生去了城市,香他们为了忘却这段回忆也选择离开,夏野和那个辰巳可能都没炸死又爬出来,主持和沙子本来就逃了出去...嗯嗯 就这样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或者村子也重建好了换了几代人之后他们又回来哈哈 那就没完没了...开个玩笑,还是就这样吧。
PS:感觉有个很大的漏洞...都是一家人,居然亲人那么的不正常之后家里人都没反应...经常直到死了才发现...不太现实呢..果然还是不能太认真呢....
沙子是个脑残,因为老老实实隔三差五去吸个人血也就罢了,非创造一个尸鬼大家族。
还要搞阴的,激起了民众的反抗意识。
最后只能夹着尾巴逃走。
就像传销一样,无限扩张之后就是扼杀自己的后路。
人类越来越少谁还能供给你血液呢?
而且战斗力也不强,把人激怒了只有像蚊子一样被手拍死的命运。
静信是个脑残,因为讨厌自己的伪善者身份就想杀了自己,最后反而变成了想要毁灭村子。
估计是他那个扭曲的老爸教育出来的,当然他老爸也很搞笑的死了,顺带他全家都死了。
夏野是脑残,明明有很好的机会可以活下去,却非要求死,可怜这个帅哥就那么被炸死了。
医生是个脑残,如果他稍微还留着一点感情的话。
也许静信不会被他激成反派。
不过这片子拯救村民的就是他,也不能忽视这个无情领导的作用。
小惠是脑残,这个不解释了吧。
其他人的貌似也没留下很深的印象,只记得他们都慢慢疯了
身为非人的律子和夏野,以及身为人类的静信,是典型的和平主义者,代表超越自我的神性沙子,清水惠,尾崎敏夫和村里面的众人都是无法超越本能的家伙,代表沉沦于本能的恶。
这片是把尸鬼放在和人类同样的高度上来讲的,更像是讲对立种族之间的关系,不是在宣扬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更不是人本主义。
你可以支持任何一方,但是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作者根本没有站在人类的角度上讲故事,而是在描绘一幅困于本性和超越本性的众生相。
受困于本性的注定会被神遗弃,作者明显在歌颂夏野和律子的伟大,鄙夷村民的恐惧和仇恨,并且利用辰巳和桐敷正志郎对沙子表示同情。
最终,沉沦于本性的村庄和尸鬼们下场都一样,因为本性即地狱,无法超越会越陷越深,他们同样都被神遗弃了。
作者其实可以让沙子和尾崎敏夫同归于尽,不过那样就太阴暗了。
===================================================前段时间写的一篇急就章,不够认真,主要是因为发现有些人看完此片后居然总结出了纳粹思想,这是对作者最大的误解。
我认为所谓的弱肉强食,并不是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否则剧情大可不必如此曲折,直接照搬其他僵尸片即可。
近期又看了一遍,始终觉得,这片子不上9.5都对不起制作人。
不得不承认日本动画真的是业界标杆,敢拍,会拍。
这部剧主要还是三观的问题,不仅变现出了人类的残忍,嗜杀,更模拟了人类异化的过程。
甚至把和尚刻画成一个厌世之人,并且最终放弃了人类身份。
显然,这并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的严重点就是反人类。
虽然没有刻意宣扬和尚的精神,但也没有去批判,所以注定了低分,上8分都是真爱捧上去来的。
有着与尸鬼人物中格格不入的装扮,每次出场都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如同她第一次映入眼帘时,粉色双马尾,公主裙,小洋伞,傲娇高贵的公主气质,却也不曾想到是在这穷乡僻壤里尚未绽放,就残碎凋零的桃花。
她向往外面的世界,那个不曾见过的大城市的美好;她不甘心,出生在这没有开化的小村庄;她不后悔,死前还在念着无视自己情谊男孩的名字。
她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想逃出去,但是一直承受着各方面的压迫,生前,不被人理解,也没有能力改变面临的一切,生后,被尸鬼支配,做着自己不喜欢但又没有办法的事情,仍旧没有办法改变。
她就像人们的缩影,人们渴望心灵上的自由,但是和谁说?
谁又懂?
走上社会,做着自己不喜欢却仅是为了生活的工作,承担的罪孽,是相同的。
当有一天所有的限制除去,终于能做自己想做的了,但生命还剩多久?
她比人们要强很多,不曾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她想自由,她想去外面,她想和他在一起,她有太多想做的事情,但是她没有做,也没来得及做,十五岁,便失去了生命,成为了承担更多罪孽的尸鬼。
整片中,也没能见上她和自己喜欢的男孩儿说上一句贴心话,甚至连一位真正理解她,懂她,和她说说话的朋友都没出现。
她是可怜的,有着丰富的心灵,却没有追求梦想的能力;她是幸福的,没有追求梦想的能力,却有着丰富的心灵。
难过于她 什么都没有却能开心的笑,欣慰于她,什么都没有却能笑的那么开心。
清者如水,惠自清流。。。
《尸鬼》这部作品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
对于圣经伦理的重新诠释,对于非人化与大屠杀之间的联系的讨论,以及乡村共同体当中人的生存状态等等,每次回看都会有新的理解。
我的好友在向我推荐《攻壳机动队》剧场版的时候曾经这样描述:押井守的镜头没有一个是浪费的,每个镜头都有它的意义所在。
那么考虑到《尸鬼》这部动画的特点,我也可以说,这部动画没有浪费的台词。
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庞大的信息,都映射出人性中的一种罪恶。
==================================================================================【安森奈绪的人物解读】——加害者与受害者的二重性,谁最容易成为尸鬼?
《尸鬼》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人物的塑造,所以我们就从人物开始。
最想讲的是乍看之下并不起眼的安森奈绪,也就是全家只有自己一个人成功复活的蓝长直。
尽管奈绪本身对于局势的变化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推动作用,却在《尸鬼》中集中体现了人的脆弱性,以及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瞬息转化。
用最短的篇幅塑造一个最有深度的人物,《尸鬼》中非安森奈绪莫属。
奈绪的人物核心词是insecurity,也就是不安全感,脆弱感。
她的脆弱处处可见,剧情中她的每一个镜头都在诉说着她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源于她没有自己的幸福来源。
她的幸福完全维系于她的家庭联系与社会联系。
作为“妻子”的幸福,作为“孩子母亲”的幸福,作为“村民中的一员“的幸福。
然而在她的世界中她自己的位置并不明确,所以她只能通过不断强调自己的社会联系来确认自己的幸福。
例如她在咖啡馆里不停地强调,感叹,甚至在店长夫人眼中是“炫耀”自己的幸福。
这种不停的重复的确认行为,也恰恰反映出她的幸福的不稳固,越是缥缈的东西才越要紧紧抓住,生怕失去。
然而变成尸鬼之后,她原有的社会联系荡然无存,骤然失去了自我立足点。
因而在尸鬼干的挑动下,奈绪显然是最容易被诱导的那一类。
而正是针对人物的这种特性,作者给她下了一个最悲惨的诅咒,那就是她想要找回的自己与他人的联系最终一个也找不回来。
就像《窄门》里杰罗姆的一句感叹:“我脚下的地面塌陷了,因为我要抓住一切。
”全盘失败的她寄希望于在尸鬼这个新群体中寻求突破,所以才有她向清水惠抛橄榄枝希望拉近关系,却被后者轻蔑嘲笑的情节(清水惠的恶毒再一次显现)。
在奈绪的终焉,她痛苦地告白:“我不是想把大家拉到自己这边,而是想回到大家那边”,更是再次印证了她的悲剧根源和人性弱点之所在。
因此,与其说奈绪是个自私自利者,不如说她只是一个胆小懦弱,害怕寂寞的普通人。
但是普通人并不意味着无害。
这种依赖脆弱联系而存活,时时刻刻战战兢兢,不断确认自己的社会联系的人,在如今的社会可以说十分常见,而且在日本可以说更为普遍。
安森奈绪这个人物,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讽刺处处害怕自己不能融入团体,害怕脱离社会联系被孤立,从而丧失自我的人。
这种人表面上来说很弱小很无害,但在团体中就有可能对团体的暴行助纣为虐,从群体的受害者瞬息转化为加害者的一员。
在故事里奈绪成为尸鬼中“忠心耿耿”的一员,直到害死自己的全部家人。
在现实中就有可能是校园霸凌中的冷眼旁观者甚至协助者。
日本很多学生参与或漠视霸凌,也是害怕如果不参与其中,自己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霸凌对象。
这种恶性循环,也是日本“空气”文化的一部分。
==================================================================================【“物化”行为的剖析】——欲消灭敌人,先视其为鬼而在以奈绪为主角的20.5话,剧情的发展也非常耐人寻味。
这一集的主战场是农闲时期的引水渠,渠内上演了全剧中最惨烈的大屠杀。
而这里,“社会联系”依旧成为一个关键点。
起初进入下水道的村民们惦记着昔日的情谊不忍下手。
人类是社会动物,在乡村中这一点变得更加显著。
而尸鬼们在这张原本紧密的关系网中处于非常模糊的位置。
他们曾经是网络中的一员,而他们的死亡并不能在短期内消除原本留下的社会联系。
而这残留的丝线使得清扫工作非常麻烦。
这时黄毛村民制止其他同伴认出尸鬼们的脸,声称这只能“产生无用的怜悯”,实际上是将尸鬼们“物化”以斩断其残留的社会联系。
“物化”行为(或者也可称为“非人化”——dehumanization)是解读《尸鬼》后半段剧情的重要线索。
在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的名著《现代性与大屠杀》中,“物化”即是剖析人类近代大屠杀事件中群体心理机制的关键词。
屠杀行为最大的难点在于其非道德性,不论屠杀发生的理由为何,针对人类个体的屠杀行为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强烈不安与反感。
近现代社会所发生的骇人听闻的大规模屠杀,之所以能够在当时迅速、高效地完成,就在于实施屠杀的政府或其他组织能够通过高度现代化的理性、分类、集结、分工等手段,将屠杀变成系统化的流水线作业(如集中营),将屠杀对象物化为流水线作业的对象,将屠杀行为分解为流水线作业中的一个个环节,从而缓解了屠杀给人带来的道德重压和反制,提高实施效率。
在《尸鬼》的故事中,尸鬼固然不是完全的人类,却有着人类的灵魂,在外形上也与人类别无二致,所以屠杀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在这个故事里也同样存在。
村民对于尸鬼群体绝对是恨之入骨的。
但对于每个具体的尸鬼,家庭、子女、情感、地位、人格等标签仍然清晰可见。
黄毛制止同伴的“认脸”行为,即是要削去上述的种种标签,单留下他们作为“尸鬼”一员的罪恶标签,从而清扫屠杀过程的道德障碍。
在《尸鬼》的后半段,这种“物化”的行为屡次显现出来。
非常典型的一例是村迫智寿子(也就是丑八怪村迫正雄的嫂子)处理尸鬼尸体时的表现。
当她搬运尸体时,女伴们问她不嫌重吗?
她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在家经常搬米所以很有力气。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颇值得玩味。
想必她搬运尸体时并没有将尸体是做活生生的人,或至少说是生命,而只是视为一个个米袋。
不论是在发现尸鬼没死透时像普通劈柴禾一样砸木椿,还是在拿饭团时发现手上沾血只是随便擦擦,无不体现着这种“物化尸鬼”的心态。
实际上尸鬼在被训练第一次袭击人类时,也要经历一番“物化”人类的过程,这里不细说。
尸鬼被“物化”无疑是反人权和反人性的,一个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思维和情感的生物,无论如何不应受到这种“死物”的待遇。
但是摆在村民面前的,是反人性和村子被破坏这两项选择,选择前者也不能指摘。
不愿选择前者,躲在家里逃避选择,将“脏活“抛给其他村民的人,也谈不上具有道德优势。
在“过程正义”与“结果正义”之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桐敷沙子与室井静信的人物解读】——想要幸福很简单,只要不做人就可以了然后是全剧的中心桐敷沙子。
这是一个在评论中被黑得最多黑得最惨的角色,却是在我看来最有趣且最值得好好思考的角色之一。
沙子这个人物兼具悲剧性与残酷性。
如何理解作者设置这个角色的意义呢?
谜底就在于室井静信在最后给桐敷沙子讲的那个故事。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那个故事吧:“并不是因为憎恨你。
”他对着视线空洞的弟弟说道。
“我知道。
”弟弟这么回答,那个尸鬼头一次开了口,“是你让我从那个山岗解脱出来,那个山岗终归还是在神统治之下的。
为了讨神欢心,我故作纯良。
在无尽的永恒中压抑着自我,厌恶着那个山岗,只有这样我才能生存下去。
我从内心深处憎恨这种生活方式,而你却正好和我相反,是那么自由。
谢谢你,我想被你杀掉。
”——他看着弟弟,然后弟弟消失了。
(中略)他第一次呼唤着弟弟,他想起来了,那是他自己的名字。
他并没有弟弟,杀人的是他,被杀的也是他。
这个故事相当之震撼。
如果小野不由美把这个书中书的情节单拎出来写一本新书,我也会很感兴趣的。
故事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作者小野不由美通过它阐释了自己一套独特的伦理叙述,而这个伦理问题的背景很明显就脱胎于《圣经·旧约》中该隐杀死弟弟亚伯的故事。
这里小野要提出的问题是:当对神(道德约束)的忠诚与对真实自我的诚实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选择哪一边,这个问题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吗?
我们先来看看《圣经》当中是怎么讲该隐和亚伯的故事的: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
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
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
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
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
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
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
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在圣经的这个故事里,我们明显看出该隐是个恶人,而他弟弟亚伯是个善人。
但是在室井静信讲的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弟弟真实的内心。
其实他与哥哥一样都是恶人,只不过“故作纯良”。
两个人都向上帝献祭,也就是在“讨神的欢心”(因信称义)。
只不过弟弟的献媚更加完美,从而得到了神的偏爱,内心中却憎恨着这一切,想着怎样逃离“神的统治”。
正因如此,弟弟被哥哥杀死之后,终于获得了解脱,不用继续压抑着自己,违心地在上帝面前做一个纯良的羔羊,而成为了一个邪恶的尸鬼,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但是为什么真实的自己和对上帝的忠诚一定是冲突的呢?
仍然是《圣经》的逻辑。
创世记中说,神按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亚当,亚当取一根肋骨造出了夏娃,两人都是像上帝一般完美的存在。
然而夏娃偷食了禁果,致使人性堕落,这也就是人类的“原罪”。
曾经和基督徒聊过几次,按照基督徒对于《圣经》的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罪之人,不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即是罪人,而只有终其一生行善赎罪,才能在死后的末日审判中,进入天国,重归完美(这与我们“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大不相同)。
所以一个人的一生,必然是要压抑那个真实的(有罪的)自己,忏悔自己内心深处那些不洁的想法和念头,祈求赎清自己的罪孽。
对于室井静信来说,压抑着自己的并不是上帝,而是佛教教义以及这个人际关系紧密的乡村共同体。
这一点与中国的乡村有很多相似之处。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就能看出,村社生活中个人没有隐私和秘密,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村民间的公开信息,收到所有村民的监督。
丸山真男所著《日本的思想》中也写道,日本底层乡党社会中,处处是“眼泪的斥责、关爱的皮鞭”。
作为寺庙住持的自己,更是要坚守僧侣的清规戒律,才能在深山孤村中保留自己的一处容身之地。
正因对于这样的村庄抱有着深深的仇视,却在另一方面要永远地扮演村中正直与高尚的象征,室井才会在小说中写道,村子被死亡所包围。
这个死亡是个体的死亡、自主的死亡。
他屡次想要自杀也正是因为如此。
从哥哥和弟弟的寓言中可以看出,死亡是这个困局的唯一出路。
再者,哥哥其实没有弟弟,弟弟就是自己,亦即一个人只有在心中杀死自己,才能获得解脱。
然而尸鬼的出现给室井带来了新的答案。
如果自己不再是人了,是不是也就从寺庙、村民的压抑中解脱出来了呢?
弟弟变成了尸鬼,也就脱离了神的统治。
那么如果该隐也堕落为了恶魔,是不是就不需要再在神的面前故作纯良了呢?
室井的父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主动请求尸鬼们把自己变成他们当中的一员。
然而尸鬼的体质却不能改变自己已然老朽的事实,最终落得生不如死的悲惨结局。
上面说了这么多室井,下面回过头来说说沙子。
沙子的谜题实际与室井的谜题是一致的,只不过把室井内心的冲突外化了,具象化了。
室井面临的是内心的冲突,是自我与人间伦理的冲突。
沙子面临的是实际的困难,也就是尸鬼的体质注定了她要依靠猎杀其他人类才能生存。
室井之所以被沙子深深吸引,就是因为沙子做到了他自己做不到的事——单纯为了自己而顽强地生存。
沙子对死去的人所犯下的罪孽是深重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对抗着一切困难、怨恨与危险,却一直坚韧地挺立着的生命,在室井、辰巳、桐敷正志郎眼中是美丽的。
被沙子所启发地室井,在故事的最后反过来给予了沙子生的希望。
他的解答发生在那间起火的教堂中:“神从来是一言不发的……(中略)……不只这样,你被世界孤立的时候,同时也被免除在了神的范围之外,你不会得到保护,连被责问罪责,被谴责的资格都没有。
”怎样理解这段话呢?
室井表面上看是替神开脱,实际上是弑神的。
如果把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是为一段契约关系,也就是人信上帝,而上帝给予人庇护的话,那么假若上帝不再给予人庇护了,那么人也就没有义务臣服在上帝面前了。
放在沙子身上,室井的意思是,自打沙子变成尸鬼的那一刻,她就不再受到人类社会的庇护。
人类如果要杀死她、私刑她、虐待她都是理所当然,是为民除害。
那么沙子尽管外表与人类相似,并且脱胎于人类,也不再对人类社会有任何的义务,不用再受到人类伦理的捆绑;就算遵循自己的本能继续活下去,也不需要有任何的自责。
如果把这套逻辑再稍微延展一下,我们就能明白室井想要成为尸鬼的缘由了。
正如京极夏彦在《魍魉之匣》中写下的那句精妙的话:“其实想要获得幸福很简单,只要不做人就行了。
”==================================================================================【沙子与社会联系问题】——孤独与死亡,哪个更恐怖?
沙子身上的关键词很多,另一个关键词是“社会联系”。
这里跟村民之间的社会联系其实是重复的命题。
沙子处心积虑要将村子变成吸血鬼村,保障长久的安宁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她希望给自己,以及其他的尸鬼同伴提供良好的社会联系。
人是社会动物,这一点在由人化身的尸鬼身上也是同样。
没有社会联系的尸鬼,无法在茫茫人海中存活下去。
沙子变成尸鬼之后,就成了人类中的异类,人们都用对待异类的方式对待她,这其实比杀死她更为残酷。
桐敷千鹤被医生在村民面前当众揭发之后,立刻被众人乱石相击,并被当众用木椿刺入胸膛,在惨叫中死去。
但是沙子听闻此事后,悲叹的并不是千鹤所受的肉体之苦:“千鹤,一定很痛吧,被讨厌,被否定”。
在沙子眼中,身份暴露后被众人排斥、攻击、伤害,对于尸鬼来说才是最痛苦的。
只有在一个完全由尸鬼组成的村落中,千鹤才能随心所欲地逛祭典,胖子大川笃才能逃离父亲的诅咒纵情欢愉,所有的尸鬼才能建立起他们之间稳固的,互帮互助的村社联系,不用担心遭到怨恨,诅咒,愤怒,中伤。
结合沙子的身世,这个愿望既合情又合理。
其实细想来,这又是一个多么渺小的愿望。
==================================================================================【生存之战,无关正义,只关乎立场?
】——立场能主宰我们的一切判断吗?
声援沙子的人为数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这部片里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立场不同导致行为不同,都是可以理解和体谅的。
但是“因为立场不同所以应该原谅”这一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点在这里适用吗?
也许这正是作者想要讽刺的一点。
尤其是在引水渠大屠杀一段,讽刺的意味尤其明显。
“立场”是这部作品后期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立场决定了每个人如何行动,立场的转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转变甚至可以在一瞬之间完成。
最极端的例子出现在引水渠屠杀集。
黄毛领导中人向前杀尸鬼,尸鬼绝地反击,一口一个咬倒数个村民。
短暂的错愕之后黄毛等一众村民仍然稳步击退了尸鬼的一轮攻势。
然后转眼之间黄毛等没被咬的村民就翻脸杀掉了被咬者。
由人类阵营到尸鬼阵营,由战友到猎物的立场转变,只需要咬一口而已。
立场的转变如此迅猛,立场的威力更是无比巨大。
只要立场一样,任何罪恶都可以饶恕。
大川笃这么一个骨子里好色嗜杀的败类,在尸鬼阵营里如鱼得水。
而只要立场不一样,任何私仇报复起来都有正义的借口。
例如下水道屠杀中村民说:我们找原来在村子里就讨厌的家伙杀吧。
然后杀的时候嚷嚷着:我从小看你就不顺眼了!
令人倒吸一口凉气。
此外,只要是为了立场相同的同伴,什么样的手段都可以被原谅。
例如医生拿自己无辜的妻子做实验直至惨杀,而当他将这一骇人听闻的行径告诉给村民时,也没有人站出来指责他。
映射到现实中,因为立场不一样,有时候危害他人不会产生任何负罪感,干掉对方可以不择手段,只要你可以把危害对象“去人格化”,抽象成一个对方阵营的分子。
举个例子,如政府为了国家利益暗中援助敌国的恐怖分子。
因为立场一致,所以不管那些恐怖分子多么血腥残忍,政府也表面谴责,实际上并不过问,然后提供资金。
此行为危害的生命,也被物化为“敌国的人口”。
这个“敌国的人口”中的一份子,背后有怎样的故事,有哪些亲情、爱情、友情,也都全部剥离,不再重要了。
立场的威力如此之大。
一方面人们被立场摆布身不由己,另一方面人们也在积极地利用立场,创造立场。
尸鬼们通过将人类变为同伴强行转换立场以扩充自己的势力,并通过吸血时下咒语进一步扩大立场的范围。
而大川笃,则以自己的新立场为由而四处滥杀,放纵自己的杀戮欲望。
兼正城主也希望通过加入尸鬼一方,解放自己真正的杀意。
室井加入尸鬼一方,明白了自己绝望的来源,摆脱了寺院住持之子的诅咒。
清水惠虽不是自愿加入尸鬼,但也利用自己尸鬼的身份报复土妹子。
有人积极地利用立场,自然也有人逃避它。
例如咖啡店店长长谷川,因为自己以及亲人(只有他老婆)无一受害,所以他的心态与其他村民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也被黄毛尖锐地指了出来。
所以他逃避从受害村民的立场出发对尸鬼绝情绝义,甚至逃避了思考自己立场的必要性。
所以他的道德选择一直处于很模糊的状态,最终选择的做法也与其他的村民很不一样。
那么有人会问:难道立场百害而无一利吗?
恰恰相反,立场的划分十分之必要。
若非村民果断地划分开立场,必然无法最终战胜尸鬼。
立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必要之恶”。
但是《尸鬼》所希望表达的,并不是就此接受立场,一切以立场为准则;更不是想让我们遇到正邪难以评判的场合,以一句“没有谁对谁错”来做结语,放弃思考。
人是理性的生灵,什么什么时候需要明晰立场,什么时候又需要跳脱出立场,需要人综合理性与良知做判断。
这一点在《尸鬼》,以及所有讲述多个族群之间纠葛的故事中,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面向。
感觉情节很喜欢拖拉。
上集不接下集,非要打乱拐个大弯再回来。
尸鬼对人类做的事情和后来人类对尸鬼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在人类变成尸鬼之后,我们便看到了矛盾和冲突所在,有的人开始习惯这份罪恶,有的人因胆小始终不敢杀人,有的人借用这份能力肆意妄为,有的人在两边挣扎,痛不欲生,有的人为了不杀人而杀死了自己,有的人依然能够保持本心。
好像还缺少了一类人,那就是主动承受痛苦了结自己的人。
我觉得医生和和尚是等同的,医生选择了他所属的人类,因为拯救人类是他的天职,和尚选择了尸鬼,因为她在沙子身上找到了归属感和共鸣。
医生为了人类解剖了她的妻子,和尚为了沙子杀了那个大个儿。
你说他们是可怜的吗?
惨遭尸鬼袭击失去生命的人以及被人类追杀并无情地抹去的尸鬼都是可怜的,你说他们可恨吗?
满口鲜血的尸鬼和满身鲜血的人类都是可恨的。
然后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善,存在的只是恶与伪善罢了。
又或者说,你根本不能将它们简单地定义为善或恶,这只是一个种族为了活下去的本能。
看到有人说,吸血进食是尸鬼的本能,但沙子有必要屠尽整个村庄,破坏那么多家庭,将所有人都变成尸鬼,变成她的同类吗?
有必要作那么多的恶吗?
那么人类有必要将尸鬼赶尽杀绝吗?
这两个问题明显是同一个问题。
都是生存的本能,尸鬼这一方,将村子变成尸鬼的地方,是为了能够光明正大地活下去,为了生存,将所有人都变成同伴,是想要陪伴,想要家人,想要繁衍生息。
换成人类,他们也是一样的,所以不存在恶多恶少的问题,尸鬼和人类站在对立面,本无法和谐共存。
沙子会为自己洗白,人类亦会为自己辩解。
不久前看到一句话:进行偷猎、破坏环境等行为,导致动物灭绝的是人类,积极开展保护运动的也是人类。
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双方都认为自己可以“随意处置”动物的生命。
——梨木香步《开心果》身为人类有身为人类的责任和局限,他们永远无法客观地思考,只能更加客观地进行主观的思考。
身为尸鬼亦如是。
但不还是存在着没有任凭本能驱使的人和尸鬼吗?
尸鬼也好,人类也好。
这个世界本就如此。
没有选择背负这份罪恶和责任的想必只有结成夏野了,在原著小说里他并没能复活,但漫画和动漫里的加戏似乎也并没有多少,后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他对这村子唯一的挂念是唯一的朋友徹,而徹却拒绝了他一起逃走的邀请。
那么后期他只是一个客观的符号罢了,不选择站在人类这边,但却同等地憎恨每一个尸鬼,包括他自己。
对了,除了这22话,还有20.5和21.5话,不过是小单元故事。
20.5,得到了幸福的家庭却变成了尸鬼的她,杀死了她的家人,他们却都没能变成尸鬼。
21.5,元子和加奈美两家的故事以及森林起火的原因。
加奈美的妈妈变成尸鬼回来了,加奈美把她关在房子里,用自己的血来维持她的生命。
与公婆关系不和的元子,她的两个孩子也被带走了,却没能变成尸鬼,她怨恨公婆,告诉了众人加奈美的妈妈回来了,放火烧了山入。
律子
这样的故事设定大爱!!!
今天终于看完了
一共24集,剧情平淡,节奏拖沓,人物形象扁平化
人物略多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做人就怕明明自己是羊还要站在狼的那一边,可怜的伪善。鳄鱼的眼泪还能让你可怜它吗?
小说改编动画,不可不看。
不能接受这种画风...故事情节也一般般...
个人觉得是一部神作!
结城你真的是主角么真的是主角么真的是主角么!!!
这种恐怖氛围的塑造方式感觉很神经病
笑死我了,不好看但非常好看,施主的人设怎么这样烂。。阿弥陀佛
人设垃圾我就忍了 好歹故事还将就 最忍无可忍的是居然公然搞基 本来3星的 搞基搞去一星!
后半段节奏快起来之后还蛮好看的。但里面的两只纯卖腐的菊花男与中二和尚是无论如何都想要掐死的。
我终于看完最后几集了。。。。好看!
能磕死人的下巴幫刮三的頭髮,我忍到最後了!人設再賤!
SB和尚还是带着那死孩子跑了!MD,别让我碰上,我比敏夫还狠!
那诡异的发型哦
12话弃……
人设本人不讨厌,还比较喜欢清水惠的人设,剧情不差不好
毫無疑問的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