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劳伦·冈泰
主演:夏洛特·兰普林,凯伦·杨,露易丝·波特,Ménothy Cesar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加拿大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05
简介:电影通过三个普通人的视角来描写人性的困境,三位美国女子布伦达、艾仑和苏,结伴去海地旅行,观光圣地、风景优美的海地来寻找放松和激情。但是她们却发现了这个天堂岛屿背后的贫穷和危险,目睹了当地的贫困生活和严酷的政权,深深被震撼。详细 >
整个国家都堕落了
原来在那个年代那么多白人会到海地去晒太阳。。。还有似乎去的人都会说法语。也算是长见识了。还有凯伦杨长得那么有Julie Delpy的神情。对爱心死的女人和心存爱的女人明争暗斗,最后把黑人给斗死了,很尖锐。再逐渐渗透这个天堂岛屿背后的贫穷和危险,与当地的贫困生活和严酷的政权,我们深深被震撼。
风景美的
“ Charlotte Rampling的演技永远那么恰到好处,不着痕迹 她的笑就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炫耀的,刻薄的 不屑一顾的女人的笑,最后失落,嫉妒,失去的悲剧仍抹不去那嘴角上的一撇自信。”
似百无禁忌的欧容,用艳俗的奇情故事包裹普世隐喻:不存在任何纯粹的生理饥渴,权力是一切欲望的本质。导演放大了表演的矫饰,人物在多数时刻处于应激状态,肢体松懈之时方剥离出本质情态,对黑人身体毫不掩饰的迷恋似一场捕获,而对观众共情立场的撩拨则更如一场俘获。夏洛特·兰普林的骨相太过完美。
喜欢Ellen
非常无聊
Charlotte的脸天生就有一种力量 岁月流逝在人脸上划下的痕迹 是这一生的写照 和于佩尔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 不是老去 而是芳华。女人 你有千百种方式去过你的一生 心从所愿吧。
刚从加勒比回来,有时间就来写写观后感,从泰国到埃及到加勒比,看见老年白人男子女子买春太多,他们在中国也有啊,就像电影中酒馆老板说的:枪炮抢不走的,美元轻轻松松就买走了……
Rampling好气质
达令推荐。男妓,女性,衰老与爱。
为夏洛特兰普林而来,太有魅力的女人!喜欢她岁月雕刻过的气质,凌厉又自信的眼神。故事大致是几个老女人到海地度假买春,甚至两人为了同一个黑人小伙争风吃醋…论人性深处的需求男女都一样,只是男人常常只需要性,女人却总是渴望爱。当五十多岁的女人为了二十岁小伙的死而伤心流泪,说不出什么感觉。因贫穷而被操纵的年轻肉体,在老女人身边,你的眼神出卖了你。
Romance is over,welcome to Haidi.
夏洛特兰普林的气质和脸,让人过目难忘。演技也太棒了。
题材另类
买来的,也是爱。放不下的就是伤口,人终究要得是尊严。女人老了,国家很落后,导演拍什么?导演拍最坚硬的最柔软的。
如果加入更多女性视角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或许这样的故事更适合女性来讲述
有钱的人的感情和穷人的肉体,到底哪个更廉价?
欲求不满的(西方)带着优越感来到海地,披着伪善与爱的外衣对苦难一无所知,这就是近现代西方犯下的诸多罪证之一
一部杰作。事实上,当三次片中字幕之后三位女性面对镜头独白时,海地度假村这一失乐园的本质便被暴露出来。三位女性(或者说两位)在社会中无一不在进行一种失败的“操演”,即丧失了认知自己的“主体性”,也丢失了受他人观看的“客体性”。而在失乐园中,她们可以自由地开启新的操演,通过观看黑人男性的身体与金钱带来的权力,她们重申了自己的主体性,反过来Regba的观看则提供了她们渴求的客体性。然而来自第三世界的Regba的主体性在哪呢?社会中处于被压迫的、被追杀、被威胁、别蔑视的底层,失乐园中处于被观看、被选择(尽管看起来是他选择女人)的某种“玩物”。因此,当这一人物才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在人际关系中消失时,失乐园的幻觉也就消失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整个国家都堕落了
原来在那个年代那么多白人会到海地去晒太阳。。。还有似乎去的人都会说法语。也算是长见识了。还有凯伦杨长得那么有Julie Delpy的神情。对爱心死的女人和心存爱的女人明争暗斗,最后把黑人给斗死了,很尖锐。再逐渐渗透这个天堂岛屿背后的贫穷和危险,与当地的贫困生活和严酷的政权,我们深深被震撼。
风景美的
“ Charlotte Rampling的演技永远那么恰到好处,不着痕迹 她的笑就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炫耀的,刻薄的 不屑一顾的女人的笑,最后失落,嫉妒,失去的悲剧仍抹不去那嘴角上的一撇自信。”
似百无禁忌的欧容,用艳俗的奇情故事包裹普世隐喻:不存在任何纯粹的生理饥渴,权力是一切欲望的本质。导演放大了表演的矫饰,人物在多数时刻处于应激状态,肢体松懈之时方剥离出本质情态,对黑人身体毫不掩饰的迷恋似一场捕获,而对观众共情立场的撩拨则更如一场俘获。夏洛特·兰普林的骨相太过完美。
喜欢Ellen
非常无聊
Charlotte的脸天生就有一种力量 岁月流逝在人脸上划下的痕迹 是这一生的写照 和于佩尔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 不是老去 而是芳华。女人 你有千百种方式去过你的一生 心从所愿吧。
刚从加勒比回来,有时间就来写写观后感,从泰国到埃及到加勒比,看见老年白人男子女子买春太多,他们在中国也有啊,就像电影中酒馆老板说的:枪炮抢不走的,美元轻轻松松就买走了……
Rampling好气质
达令推荐。男妓,女性,衰老与爱。
为夏洛特兰普林而来,太有魅力的女人!喜欢她岁月雕刻过的气质,凌厉又自信的眼神。故事大致是几个老女人到海地度假买春,甚至两人为了同一个黑人小伙争风吃醋…论人性深处的需求男女都一样,只是男人常常只需要性,女人却总是渴望爱。当五十多岁的女人为了二十岁小伙的死而伤心流泪,说不出什么感觉。因贫穷而被操纵的年轻肉体,在老女人身边,你的眼神出卖了你。
Romance is over,welcome to Haidi.
夏洛特兰普林的气质和脸,让人过目难忘。演技也太棒了。
题材另类
买来的,也是爱。放不下的就是伤口,人终究要得是尊严。女人老了,国家很落后,导演拍什么?导演拍最坚硬的最柔软的。
如果加入更多女性视角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或许这样的故事更适合女性来讲述
有钱的人的感情和穷人的肉体,到底哪个更廉价?
欲求不满的(西方)带着优越感来到海地,披着伪善与爱的外衣对苦难一无所知,这就是近现代西方犯下的诸多罪证之一
一部杰作。事实上,当三次片中字幕之后三位女性面对镜头独白时,海地度假村这一失乐园的本质便被暴露出来。三位女性(或者说两位)在社会中无一不在进行一种失败的“操演”,即丧失了认知自己的“主体性”,也丢失了受他人观看的“客体性”。而在失乐园中,她们可以自由地开启新的操演,通过观看黑人男性的身体与金钱带来的权力,她们重申了自己的主体性,反过来Regba的观看则提供了她们渴求的客体性。然而来自第三世界的Regba的主体性在哪呢?社会中处于被压迫的、被追杀、被威胁、别蔑视的底层,失乐园中处于被观看、被选择(尽管看起来是他选择女人)的某种“玩物”。因此,当这一人物才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在人际关系中消失时,失乐园的幻觉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