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zen,中文冰封36小时,7.5分。
终于有流量了这个电影有点不靠谱,和以往的探险片不一样,和一般的美国恐怖片也不同。
本以为是探险,结果中途吓尿好几回,但是依然有很多漏洞。
故事讲的是三个小青年去滑雪,坐缆车到指定地点再滑下来,本来是三天的行程却因为天气不好滑雪场封闭而终止(国外的天气预报很差劲)。
这仨小青年并不甘心,想再划一次才走,结果仨人被困在缆车上。
首先是男中,从缆车跳下去,直接腿摔断,被狼吃掉(这个可能他对女左说谎太多,被狼吃掉的)。
然后男右,从缆车顶端爬到缆车柱,从梯子走到地面,在回去的途中被狼吃掉。
女左因为缆车质量不好螺丝断掉而侥幸生存,女左又穿过狼群,爬回公路。
男中智商有缺陷,当他把雪板竖着扔下去时,雪板才插入雪中几公分,离地面距离也可以通过雪板掉落的时间乘以重力加速度,估算一下。
再不行就把几个人的围巾拴一起看看高度也行。
贸然往下跳,简直是寻死。
女左和男右在雪地冬天睡着了,这个情节也扯,睡着了容易冻死,睡也应该靠在一起取暖,赤手抓护栏也是服了。
天气冷,可以用帽子捂住脸。
说多了都是故事,7.8分给吓尿我的几个镜头吧。
喜欢滑雪的可以看看这部电影
对于一个滑雪者来说,值得一看,学习怎么作死。
影片Bug很多,就不重复,我来说说几个大家争议的问题。
滑雪不带手机很正常,我滑雪时就不带。
手机放在侧面口袋里,摔倒的时候,冲击力会把手机移位导致口袋戳破,我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口袋被手机戳破,里面的东西散了一地,手机捡回来了,雪卡丢了,之后滑雪时就再也不带手机了。
要把手机放在口袋,最好的位置是放在正肚皮上,带拉链的滑雪服口袋是在侧面,滑雪帽衫的口袋大多在正面,把手机放在肚脐眼的位置,在摔倒的时候最不容易受到冲击力。
除了手机会戳破口袋,还有手机信号问题。
有的雪场是没有手机信号的,尤其是国外的雪场,那些纯野山的雪场,谁给你装基站。
别说国外,新疆雪场里有的地方就没手机信号,滑野雪的地方手机啥反应都没有,如果是几个朋友结伴去手机没信号的地方滑雪,带上对讲机。
关于狼,国外的雪场确实有狼。
但狼的设计确实经不起推敲,晚上有狼出没还能说得过去,白天狼也到处乱串,那正常滑雪营业的时候怎么没看到狼出现。
如果有,那雪场管理一定会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护栏拦住动物进来。
难不成周末大家来滑雪之前,雪场的人把狼先赶走,等周日晚上再放狼回来?
关于衣服打结,前面的高票点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衣服做绳子爬下来是可行的,重点在于那个结,普通的打结方法不行。
最适合的方式是从索道缆绳爬到柱子,在体力和精神还比好的情况下,把衣服脱到一半,袖子在缆绳上打死结,衣服穿身上,承受一部分力量。
把脚也勾到绳索上,手脚并用,往下滑、爬。
爬几下手套就烂了这个情节也很槽,缆绳是很光滑的,滑雪手套的手心也不是纸做的。
看完我的感受是:滑雪服一定要买好的,穿厚的。
有人滑雪喜欢穿帽衫,在滑的时候刚刚好,但坐缆车会冷。
虽然不至于像电影里被困缆车,但缆车突然因故障停止是经常发生的,被困在缆车上20分钟、半个小时很正常。
多穿点,以防止在缆车突然停运,坐在上面会冻着。
手套一定要买好的,至少不至于爬几下缆绳就烂掉。
滑雪时内穿的衣服也要买好的,万一在缆车上要自救,做绳子,起码能让人爬得下去。
当然,最重要的是遵守雪场规则,缆车都要关闭了就别去作死了。
千万不要在雪场即将结束营业时偷偷上缆车。
电影给出的一些错误的示范,* 贪小便宜, 逃票走后门, 如果管理员没收那100刀, 晚上兴许就不给通融了, 也就...* 贪玩, 大晚上也不消停...* 夜游, 如非必要还是宅点好, 尤其是荒郊野外, 不管自然环境保护的好与不好, 难免有四脚或两脚禽兽出没...* 不带手机...* 遇事激动, 乱喊乱叫, 想到跳就跳, 决定前欠考虑...不解的是, 为啥钢绳能划破手套, 按说钢绳是非常光滑的, 还适当涂一些润滑脂...
衣服连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衣服栓结能栓那么紧吗?
想想看,要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看了大家的评论还真发现不少漏洞。
片子拍的确实一般,和<隔离>比较像,有点没有困难就创造困难的意思。
感觉老外是不是都不太靠谱,,人家都说关门了还非要滑最后一次,,人家不让吧,,还拿之前的贿赂要挟人家,,太TM没品了,,活该被整。
发现缆车没电了之后还嚣张,,一点办法都不想就TMD坐在那儿扯淡,,扯淡也扯点儿有用的呀。
最后实在没招了就往下跳,,尼玛,,还能更直接点不??
脑子一点不带转弯的。
这一点和<隔离>就像了,,TMD一群大难不死的家伙被关在一起,,没二小时就开始内哄,,一点不带想招的,,之前经历的生死考验给狗吃了?
假设吧,,自己和朋友在登山时被困在缆车上,,会怎么办:1、缆车高度50米,悬空在山上,用衣服接绳子是肯定不行了,,跳下更是傻X行为直接摔死。
2、只有自己这一辆车,,其他车皆在在视线范围之外,或呼喊听不到。
3、白天(晚上太彪了,,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4、手机倒是带了,,但没信号。
5、不知什么原因,,电力一直没恢复。
6、天气较凉<不过这样的话缆车就不会很长了>这种情况下,俺和朋友一定不会慌乱,如果等了一小时都没来电,情况未知,第一选择肯定是出一个人爬缆绳,像<人狼大战>里那样,用腰带做保险绳,手脚并用的爬,估计半小时就能在另一辆缆车找到人或搜到手机信号。
两男一女三个美国大学生去某滑雪场,风雪伴着夜晚就要来了,三人还是决定最后坐缆车上一次山。
可是缆车司机在交接的时候没有说清楚,竟然把他们三个停在半空中。
夜深了,愈加寒冷,三人不甘坐以待毙,其中一个男孩跳下缆车,结果摔断了双腿,被森林里的群狼分食。
剩下两个只好挨到第二天。
另一个男生在天亮时拼命爬钢缆从缆车的支柱下到地面,滑走求救去了,可是半路上也被群狼袭击。
最后缆车上只剩下女孩儿一个人,无法再等的她鬼使神差的竟然从坠落的缆车上逃生,并且只受了轻伤。
带着冻疮、腿上,她逃到了公路,有人救了她。
可是她的两个同伴却永远也回不来了。
个人认为本片是一部很出色的心理恐怖小制作影片。
演员阵容不超过10人,场景大多在缆车上。
但是就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导演用非常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人在陷于困境时候的各种心理活动:相互指责、谩骂、埋怨;怯懦、无私、自私;无助、绝望、求生。。。
几名演员虽然不是什么大牌,却可以使用表情、动作等肢体语言和相互的对话把心理活动表现得与真实生活无二。
看过之后,观众会有“如果我在那种场景下会怎样”的共鸣。
同时看过之后让我打消了去滑雪场滑夜场的念头!
大多数认真看完影片的朋友应该都会从两方面去思考这部影片,一方面是影片本身情节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是自己要是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脱身。
影片重在描述平常人在遇到危难时种种可能的反应及心理的变化。
虽说有些情节确实比较扯,但终究还是值得探讨的。
影片对人物的描写还算比较合乎情理,能够让人身临其境的体验被困险境的恐惧和绝望。
但情节设置中的某些关键细节就实在是令人很难想通。
首先说说受质疑最多的,就是男二爬缆绳的方式。
仔细看的话,男主角没把脚放上去,片中是给出了原因的,就是鞋子太重了。
把脚抬上去需要很大的腰腹力量,对于平时不锻炼的男二确实很难。
但既然做一个引体向上都很困难,怎么可能在如此低温下爬这么远的距离呢?
况且照片中所说,缆绳还有刺的,这确实很扯。
我不久前就刚试过,本人可以引体向上数个,但光靠手爬绳,完全爬不出去,所以求生欲神马的根本讲不通。
还有就是本人认为,即使是关闭时间,照理有总有个值班什么的才比较正常吧?
毕竟滑雪场只是例行关闭,又不是废弃了。
就不怕园内设施被人破坏?
男主角跳下去确实不靠谱。
虽然前面做了铺垫,说911的时候,就是很多人失去理智跳下去了。
但毕竟那是千钧一发的时候啊!
而影片中的三个人完全是坐在那里,没有失去理智,还有睡觉的功夫,怎么会就这么跳下去呢?
至少按不少不朋友提出的,用衣服和滑板组成绳子,不管靠不靠谱,至少比直接跳下去好啊!
女主角第二天醒来,手直接放在栏杆上,这点不用多说,看的时候就觉得太扯了……这几个在缆车上好像也没做什么特别大的动作啊,只是一个人爬上去,缆车的螺钉就不行了?
这个交代有点不足吧?
关于最后狼没有理会女主角的质疑也很多,在我反复思考以后,觉得不合情理。
有些朋友可能对动物习性有点了解,就说狼当时正在进食,它们吃饱了不会冒犯人类之类的。
但请别忘记关键的一点:环境!
以上那种情况是在非洲大草原上经常发生的。
那里不缺食物,猎食动物吃完后大可以安稳的睡一觉。
但这里是冰封的雪山,寻找食物非常困难,聪明的狼群应该会有储备食物的习惯。
况且按照影片的设置,它们周五到周日还得饿肚子呢!
所以,狼群无视女主角怎么说都很牵强。
其他方面,在影片的框架中还算合情合理。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对于心理的描写比较细腻,血腥场面令人心疼,还是值得一看的。
至于遇到危险时如何脱险,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还是有必要的,这样在遇到危险时也可以减少惊慌,求得生路吧
最后女主被司机救了,司机对她说“你会没事的”,可这一声最后渐渐幻换成dan的声音“你会没事的,宝贝”。
就像他死前最后的鼓励。
以下为凑字数往往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诱因,就会连带引发各种各样令人惊恐的祸事……丹(凯文·席格斯饰)、林奇(肖恩·阿什莫饰)和帕克(艾玛·贝尔饰)不仅是好友,而且还是滑雪板爱好者,他们决定趁着假期,搭伴去新英格兰滑雪。
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这已经是他们假期的最后一天了——本来,3个人就像往常一样,在滑雪道上度过了快乐且充实的一天,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想到,原来有如噩梦般的可怕遭遇,就等在不远的前方……随着天色慢慢变暗,丹、林奇和帕克决定再次坐缆车上山,完成最后一次滑雪,然而当缆车行驶到一半的时候,检票员临时有事离去,来换班的工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拉掉了滑雪场的电闸,3个好友顿时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当中。
夜幕降临之后,山上所有的夜间照明灯都被关闭了,他们感到越来越惊恐,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被滞留在了这个位于高空中且摇摆不定的小空间里,根本就没办法从上面下去。
想到很可能要到下一个周末才会有人发现他们,而且他们中已经出现了冻伤和体温下降的可怕征兆,丹、林奇和帕克被迫只能自己想办法,他们必须要在被冻死之前,拼尽一切努力,逃离这座如今看起来如此狰狞的雪山。
然而他们却不无惊恐地看清了一个事实,一旦他们采取了行动,他们所面对的恐惧可不仅仅只是来自于漫无边际的寒冷而已……当他们不断地在意想不到的阻碍中挣扎的时候,也开始产生质疑,他们想要生存下去的意志力是否足够强大?
真的能够克服以最糟糕的方式死亡吗 ?
一股寒意升起狼大概是嗅到血腥味来的,我觉得一只狼就够男2受了,没必要来那么多,导演是为了突出那种残酷吧晚上那个铲雪车经过的时候就该直接跳下去,获救的机会会更大,当然这样的话这部电影就不存在了,女主角最惨的是从铁杆子上松开手——看得我手也握紧了,该有多疼不知道。
腿断了又被狼群围着该有多绝望?
男2的嚎叫听得我发麻,完全没有生存的机会,比很多绝处逢生的电影好很多。
男1该早上阳光明媚的时候准备爬下去,估计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会有人来。
为此,还是应该早想办法的好,不管在何种困境,等待是最愚蠢的。
不要说用衣服做绳子的蠢话,肯定救援者没到就冷死,最后缆车螺丝的松落反而救了女主,她的落地高度降低了很多。
幸亏管理不严。
他们的对话都充满了希望,但事实上的绝望让人无言,女主最后肯定心如死灰。
还有的经验是不要试图收买管理员,通过正当途径参加的活动应该更安全些。
总之还算一部比较有诚意的电影,给三星。
时间:2010-10-10 三个好朋友本想趁滑雪场关门前,争取时间登山多玩一次,怎料竟是噩梦的开始;雪场工作人员不察觉仍有人在登山吊椅上,照常关掉总掣下班去了。
于是,一切突然停顿只见漆黑一片,三人被孤立在冰天雪地,离地百尺的严寒高空。
更要命的是,雪场将在下一个周末才会再开门。
于是,他们不得不被迫做出生死抉择,否则就要面临冻死的厄运…… 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耀眼的明星,有的只是那种透入肌肤的凛冽及深入骨髓的恐怖。
这就是这部小成本电影所设置的残酷环境,一切都将围绕这个情节来展开。
应该说,影片前20分钟的铺垫是成功的。
丹尼、林奇、帕克,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无忧无虑、大大咧咧,为省三张门票钱不惜靠耍小聪明,用100元贿赂滑雪场的门卫成功,并暗自窃喜。
同时,为了尽兴,不顾天气变化要求门卫在关门停运前,能够给他们再滑一次的机会。
尽管门卫极不情愿,但无奈拿人手短,只能答应。
而雪场工作人员在交接时的误会和阴差阳错,也导致了这个本就不应该发生的悲剧的发生。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20分钟过于累赘和啰嗦,但恰恰是因为这20分钟,将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一些细枝末节进行了不露痕迹的交待,才让影片的惊悚氛围越发地寒气逼人。
比如,三人将手机放在储物柜中而不是随身携带,是因为并不想在滑雪时受到打扰,而让自己扫兴。
他们之间在对话中就曾讲过“之所以到这里,就是为了放下生活中的琐事”。
并且,谁都知道在运动的时候,身上带着手机也是很不方便的。
而三人在谈话交流的时候,看似天南海北有一搭无一搭,但其中交待的细节却让之后发生的状况越发的真实可信。
比如,三人在缆车上谈论什么样的死法最惨时,提到“9.11事件”的时候,很多人从世贸中心跳下摔死,是因为感到绝望和无助。
这样的暗示可能也是促使三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危急关头失去冷静思考的诱因。
当然,三人也缺少很多基本常识,这从帕克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用裸手握住缆车的金属保险横杠睡去,而在醒后发现整个右手都冻在横杠上就可见一斑。
就如同9.11世贸中心由百米高处自由落体的人们一样,丹尼和林奇的死,大概也是经历了这种由恐惧到绝望至全盘崩溃的过程。
当然,从一个男人的角度来看,为了保护女友,他们的牺牲显得很崇高,也很值得钦佩。
只是他们的惨死,似乎脱离了“冰冻(Frozen)”这样一个主导概念,而这也恰恰是本片最不合逻辑的地方。
试想,在游人如织的滑雪场怎么会有狼群的出没?
即便在深山里有狼群出没,难道滑雪场就没有采取一些诸如修建隔离网这样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游人受到伤害吗?
这样一个常识问题,却被本片的编导刻意地忽略了。
下面我想说的是,如果你遇到同样的险情,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自救呢?
带手机当然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但前提是,在你根本就预见不到任何危险的情况下,你还会在滑雪的时候将手机随身携带,而你的手机在如此寒冷的条件下还能保持足够的电能,并且在荒郊野外的山区里还要有充足的手机信号;当然,像丹尼那样从离地十几米的高空往下跳是非常愚蠢的。
因为在寒冷的气候下,人体骨骼相对要更为脆弱,如在高空中坠落则更容易受到意想不到的伤害;而如林奇那样采取双手抓住缆绳攀延到就近的架杆,然后再顺梯而下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身体的热量消耗极大,并且在已经近20小时都没能进食的情况下,加上身上臃肿的衣物和极为沉重的滑雪靴,如没有强大的体能作为依托就贸然采用此种方式自救,同样会十分危险。
当然,自称缺少运动细胞的林奇最后竟然艰难地取得了成功,但他同时也为这个成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那么,在如此恶劣的险境中,我们如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采取自救呢?
本人想到了两点,欢迎各位街坊补充: 一、片中交待了女主人公帕克喜欢吸烟,并且由此还曾遭到同伴林奇的嘲笑。
众所周知,一个吸烟的人身上必然不会缺少火柴或打火机,如果将身上的衣物绑在钢索上点燃,那么在漆黑的夜空里这点点火光将会是十分醒目的,这多少也能起到预警的作用。
当然,有人会认为此时滑雪场已经空无一人,所以如此星星之火根本就毫无用处可言,可这毕竟要比坐在高空缆车上等死要多一些生还的希望。
至少,在风雪交加之中,火光会比声嘶力竭的高呼救命来得要更为直接,也更易被人发现。
二、可以将三人的衣物、围巾等尽可能用上的随身物件打结连接,一端绑在缆车上,另外一端从空中坠下,然后一人顺此自制绳索滑到地面,下山报警。
即便长度不够也不至于摔得断手断脚。
当然,这里面存在由于缆车的构造并不是固定的,人由空中顺下的危险性会比较高。
同时,可能有人也会认为此种方法过于冒险,因为即使这种自制绳索承得住一人重量而不至断裂,但如果下到地面也还是会遭遇狼群的攻击。
那我只能说,听天由命吧,毕竟片中交待,狼群是在闻到血腥味才被吸引来的。
总之,这部电影教育我们:第一,小便宜占不得,小聪明使不得;第二,绝对不要贪婪,而要知道满足;第三,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第四,面对危险和困难,头脑必须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冷静;第五,当你真正感到绝望的时候,有可能恰恰是希望的开始……
电影BUG不少,但是题材不错,一部震撼人心的灾难片。
小灾难片...所以说,不能作,作不得,一作就死...
吓死人了,渗得慌!!MB还让不让人去滑雪了?!
不错的一部电影,喂狼的哥们跳下去腿折的一瞬间居然吓到我了,夜晚那段的无助也打动了我~~
很残酷,很真实,动作片里小小难度,这里却成为高难度危险动作。
这尼玛跳毛啊。。 冰人没被冻死,不过被狼群啃了。。
笨死还是傻活
其实雪山高空缆车遇险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拍成灾难遇险片的噱头,可这片编剧和导演非给搞出各种bug来让人觉得这里面的角色完全不是被狼吃了或者冻死的,而是活活蠢死的!!!★★☆
各种愚蠢真虐心 你们就长点心吧……
有牛人分析了很多应急方法,都是放屁,我就不信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了还能一条一条的分析,还怀特,还高手呢。事后诸葛谁不会?切……
这帮傻逼孩子,就不会把衣服和围巾扎起来,然后顺着绳子爬下去?
有点笨啊他们。剧情还可以,有些我还挺感动。
真为这三个智商低的主人公捉急
第一,米国青少年喜欢折腾所以恐怖怪谈跟出事率就会高,引以为戒。第二,此片消暑必备。 第三,别随便从高处乱跳。 第四,恐怕一部分就此不再坐缆车了
我觉得主角的死法可以更纠结一些
莫名其妙...
恐怖片!妈的!!!!!
不错!简单的故事演的很有味道
在固定的场所,狭小的表演空间,年轻演员的表现已经不错了,加上影片所营造的音乐,和狼群,他的目的达到了 。
剧情简单,并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