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能无所不在,所以他创造了妈妈。
”几年前自己在摘抄本写下过这句犹太谚语。
先说弟弟,开始妈妈说教我学电脑吧,他说:再说吧。
妈妈知道自己生病了快要死了又问,他说:下次再说吧。
这两句台词时我记得很清楚,下次吗,每次说下次的时候也许真的没有下次呢。
再说说姐姐,喜欢上有妇之夫,病了的妈妈看到自己女儿所谓的男友一家三口欢笑的样子该是怎样的心疼,“等他离婚吗”,看着聪明的姐姐其实还是一直幼稚着呢。
得知妈妈会死后一夜长大,打那个电话的时候,忍着泪,我也看哭啊,谁会视你若珍宝,是爸爸妈妈啊。。。。。。
写到这儿,脑子里一片混乱。
也许自己家里就是我,弟弟,爸爸妈妈的缘故,这个电影看得我哭个不停。
你在睡懒觉的时候,妈妈准备早饭,洗衣服,做好了一切该做的事。
你在看书玩游戏上网的时候,妈妈还是忙个不停。
你约着朋友一起出去疯玩的时候,在家里担心的默默等着你的是妈妈啊。
妈妈,是谁,是看着你有一点不舒服你还没哭她就哭个不停的妈妈,是晚上你出去疯玩回来后把你冰冷的脚抱在怀里的妈妈,是在你熬不下去的时候说你只要开心我就放心的妈妈。。。
婆婆也是妈妈,以前同学开玩笑说我会和我婆婆的关系很好,因为我对待人很真,不知道为什么,刚开始很讨厌这个婆婆,尤其是边脱衣服边跑叫媳妇追的那段,当时的背景音乐听得我急得哭了。
后来也就理解了,十五年,照顾老年痴呆的婆婆,不为别的,因为婆婆在自己的妈妈死后扮演了妈妈的角色。
直到后来自己用被子捂着婆婆,“我死了,谁照顾你呢,那么你和我一起死吧”。
最后说丈夫,最近自己在看《浮生六记》,看到那句,“布衣饭菜,尽可终身”,平平淡淡也许才是真的好。
为什么是最美的离别,因为最后一切回归最初,回到了原来的平平淡淡。
诗歌中呤唱的死生契阔这一刻在这些安静的对白里变得苍白无力。
整个一个催泪弹,这样的离别是美丽的吗?
何谈最美?
女主耗尽了一生辛劳,换来最后几日家人的善待,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吗?
只能说女主是好媳妇、好妈妈的典范,极具奉献精神。
影片人物简单,背景单一,导演却以此为背景,为我们展示什么是单调而不乏味。
离不开爱情的亲情。
女主很美吧,喜欢花,将生活过得很精致,却又一个痴傻吵闹的婆婆,有一个做别人小三的女儿,我知道懦弱无能的丈夫,有一个不争气的弟弟,但幸运的是他们都爱她本片最残忍的是将生活和戏剧结合的天衣无缝,你会怀疑这样戏剧的人生有一天你是否也会经历会不会有一天你深爱着一个叫别人老婆的男人,回不了头;会不会有一天你嫁给一个懦弱寡言的男人,他一心待你却总免不了忽略你;会不会有一天你要独自面对家里老人的衰老,面对他们痴傻癫狂的样子束手无策;会不会有一个年少无知的儿子,不会心疼你的冷暖;会不会有一天要被生活的琐碎打磨掉生命应有的诗意,会不会有一天带着遗憾离开。
人生总少不了这样那样的遗憾,在没有遗憾时离开,在有遗憾时努力过活女主无疑是幸运的,在她生命的倒计时里,有人愿意守护她周全,婆婆清醒时会关心她会不会疼,女儿放弃了深爱的人,撤出了别人的婚姻,儿子也学着体会人情冷暖,弟弟不再颓废度日,她死在了丈夫亲手为她布置的新家里而我们总是在平淡的日子里忽视最珍贵的亲情,总是忘记我们在爱情里扮演着爱人的角色,总是忘记陪你走过风雨的朋友也需要一个拥抱。
总有一天我们会为那些粗心而付出代价,若上天垂怜,给你有限的时间与爱人温存,若上天无情,你避不过要带着悔恨过完一生,当然悔恨不会一直在,它只是会不时提醒你。
作为一个尚未为人妻为人母仅仅是为人子女,尚未在长大后感受过离别,目前只是一个为论文焦头烂额不思进取拖延成疾的大龄待嫁女的医学生,为了发泄一早晨在12306刷票的糟糕经历以及屏蔽一到下午就在北中环下疯狂挥鞭抽陀螺的噪音,中午吃饭时特意选了一部能流泪的电影。
虽然看之前就知道结局,也知道无非车祸白血病或者癌症这样的死亡方式,但是还是不能克制地哭了差不多100分钟。。。
明明只有120分钟的电影,明明只是想快刀斩乱麻哭个5分钟排毒的好么?
面对这一双核桃眼让我如何实现看完想回家看家人的冲动?
于是我想要不写点什么记录下感动,留下点曾经存在过的印记吧?
最近看了不少韩国电影,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
比如新世界,辩护人,北逃,奇怪的她,素援,流感,隐秘与伟大,金氏漂流记,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等等,等等不是表示点完了而是想不起来了。
虽然不喜韩剧的拖沓煽情,但是不得不说其电影真是不错,有的温情催泪有的又血淋淋撕裂伪装直面历史或是现实。
片头平静地展示了干花和印花制作过程,一看就是全职主妇的作品,很美。
大概也确实在象征为家庭付出一切耗尽芳华香消玉殒的女性,被家人完美封存在记忆的相册里,细细碎碎装点着守护着她爱的一切吧。
我觉得作为全职主妇真是神一般的存在,是如何做到身边的亲人都是问题青年或者中年的情况下面对每天那么多琐碎烦心的事情还能不被压垮的?
不同于落魄的人能一眼看出他的落魄,外表光鲜的人也多有不为人知的苦楚,只是没到万不可以不轻易泄露罢了。
看来事业有成的丈夫,却因为之前误诊导致病人死亡不得不关闭自己的医院从头做起,在已不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当一名薪酬很低的低年资医生。
他冷漠地面对自己的妻子的付出,即使听到妻子的抱怨说排尿下腹疼也仅仅是建议买点止疼药,寡言少语不懂温存。
因为他觉得事业的压力分散了他对家庭的爱。
我讨厌冷暴力的面瘫男,所以开始的时候非常讨厌他。
但是当他知道妻子的病之后,从开始的喝闷酒斥责家人各顾各不懂事,到不相信坚持要亲自上手术台开腹切除却不得不承认已扩散到只能保守治疗而在手术室外痛哭,直至用心去打理妻子梦想中的新家,面朝群山有花房有壁炉视野开阔的梦中的窝。
从不可置信地否定到不遗余力地挽回再到不言不语地守护。
布衣饭菜尽可终生,我始终相信最温暖的爱情是不华丽不吵闹安静地守候无悔地付出。
看似风光无限干练的女儿忙碌异常,俨然工作狂。
面对亲人关于恋爱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的背后隐藏的真相却是和已婚男人疯狂的地下恋情。
在单位抓紧时间卸下伪装也要和渣男私会而不耐烦地推走思念女儿来探班的妈妈,趁渣男原配外出抓住机会精心打扮也要登门感受下当女主人的光明正大感,即使是当知道妈妈将不久于人世而泣不成声时也是第一时间想到见渣男一面借个肩膀来哭。
她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只是一味固执且甜蜜地相信所谓的相见恨晚定会离婚再娶。
直到她摩挲着原配用心打理的衣柜仿佛看见同样善良持家的妈妈,直到她被一次次忽视伤害才意识到是时候放手了。
固执变成放弃,甜蜜化为苦涩。
毕竟谁也不会始终坚强甘心当备胎,谁也希望在无助时能有爱人真心来疼。
醒悟过的女儿变得恋家顾家,会耐心给奶奶喂饭也会尽心陪伴父亲装饰新房,会温柔地做饭逐渐变成能撑起家的女人。
当听见女主在身后百般不舍的地一遍遍轻轻呼唤自己的名字,女儿悄悄地哽咽,我也跟着哗哗地掉眼泪。
而小儿子和不成器的弟弟简直就是拒绝长大的孩子。
前者尚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一心想离开家,成天和小女朋友胡闹差点令其怀孕。
后者因怨恨其父亲去世后遗产被姐姐拿去给姐夫开医院而自暴自弃,吃喝嫖赌打老婆赌输了就去羞辱姐姐骗钱花,而刻意忽略姐姐攒下钱就拿来偷偷补贴他们家的事实。
但是女主真心好脾气呀。
对待儿子无比地温柔,温柔地托付给小女朋友,温柔地看着还是孩子的儿子负责地给女朋友买卫生巾,温柔地摆脱儿子在自己死后不要忘了自己。
对待弟弟又相当地宽容,不计较他的无礼粗暴不上进,偷偷尽己所能帮助弟弟家渡过难关,摆脱弟媳不离不弃,甚至再知道自己将离开人世之后办的保险受益人也写成了弟弟。
女人真伟大,无悔付出一生无所求。
当儿子哭着说妈妈不会死到认真给妈妈画肖像,教妈妈上网申请大学时,当弟弟幡然醒悟开起了出租车别扭地给姐姐买她小时候爱吃的桃酥和饮料时,当弟弟伏在方向盘上痛哭时,我就原谅了他们。
至于全篇所着笔墨仅次于女主的婆婆,我觉得写再多也写不完这一对本是婆媳的人之间胜似母女的情感。
被老年痴呆折磨而胡闹实非其本意,不清醒的时候像个孩子一样盼着女人回家,偶尔清醒的时候也会试图咬舌自尽追随媳妇的脚步。
最后的结局在开篇的时候就已经能猜到,女人在感受到新房且看到一家人改观之后留恋却放心地离去。
虽然离去了但我觉得算是幸福地离去。
骨灰埋葬在庭院里繁茂的大树下,大树上挂着牌子写着细看方知美丽,久品才解可爱被纪念,生前细心写好的纸条被贴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女人已自己喜欢的方式永远守护着这个家和她深爱的家人。
“你什么时候会想起我?
”他说“早上上班前,系领带时,喝不好喝的大酱汤时,喝好喝的大酱汤时,喝酒时,酒醒时,女儿出嫁时,中秋节做松片时……”泣不成声。
若是尚未到离别的时候请格外珍惜眼前的亲人,而不得不说再见时别太悲伤,请记得我。
ps:最后的新家好漂亮。
有庭院有花房,有壁炉有阳光房,面朝群山视野开阔。
厨房整洁洒满阳光,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
这应该是最常态的一家,生活在生活中,回到家就藏起来那些身不由己,面对家人,常常会有不知道从哪里生出来的怨气。
可是,这样一个家庭,会被一纸诊断书改变: 丈夫首先得知了妻子身患癌症的事实,他隐瞒地同时还埋怨自己,这个时候,素来冷漠地丈夫开始意识到陪伴自己多年的妻子即将离别于他,他心痛了,更后悔了。
他也开始看到生着病的妻子还要面对家里那么多琐碎,每天都要麻烦妻子的妈妈,明明已经成年却不懂事还会和妈妈顶嘴的孩子们,丈夫看到自己的妻子原来每天是在这样的情境下生活,他的内疚转成了怒火,他忍不住冲自己的妈妈和孩子发脾气。
当丈夫面对离别,他的脆弱展现出来,他意识到曾经自己有多么的不合格,而现在,他的怨与悔,并不能改变妻子要死去的事实。
影片的结尾,是女主去世后,一家人来到了终于完工的新家,他们因为离别而告别了亲人,同时也告别从前的自己,世界上最美丽的离别,是离别后的重生。
1 以厕所里的疼痛开头 早早埋下了伏笔2 间断的几句对话 一个是冷漠的丈夫 一个是不受重视的妻子3 丈夫拿来锥子把患老年痴呆的母亲的门钉死了4 不上进的弟弟 拿了一瓶水 过来 他把头发剪得干净整齐 然后一人身无旁人的痛苦感觉现在韩国的电影彻底无敌了明明可以猜到的剧情但是就能把你看得痛苦不已那些生活中的细节被准确的捕捉到一击即中没有繁琐 不必要的叙述所有的情节都死死地扣着故事的中心这几近完美的刻画 已经炉火纯青了中国的编剧地位太低了不能说没有好的编剧只能说太多导演太自以为是了完全抛弃了剧本象陈凯歌那个三炮《赵氏孤儿》好好的本子你说故事都历经千年了你装什么犊子啊照着故事拍都能很不错‘结果改成了一个笑话中国现在就是太不重视编剧了《我们天上见》都能让那么多人说不错可见中国人的欣赏水平有都低了那是一个多么碎的故事整个故事支离破碎导演什么都想说结果东说一下 西说一下一看编剧竟然就是蒋雯丽这么一个爱显的女人而且号称是写自己的那就可以理解了本来该是一个姥爷跟孙女的故事结果成了孙女的自我标榜去看看韩国的《外婆的爱》那才叫故事唉 说多了只是有点怒气不争 看着韩国的片子这么精彩 实在眼红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缓了好几天才稍稍平复心情,不得不说韩国电影在对人性的处理方面确实很好,他们总是能轻易地触动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影片围绕着一个母亲每天琐碎的日常而展开,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还要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一个人挑起家中的重担,一年到头操劳不休。
而家里的其他成员,她的老公、女儿还有儿子,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烦恼,没有人帮她分担,理所当然享受着来自妈妈,来自妻子的这种好。
她的丈夫是一名医生,对这些琐事毫不关心,连他出门时打的领带、穿的鞋子都必须她准备好,甚至在她提起自己身体不好想去自己老公上班的医院检查时,她的丈夫却因为薪资低没面子直接让她随便找个社区医院看看就行,她的女儿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成了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她去女儿上班的地方,想约她一起吃一顿午餐,哪怕只是一碗简单的乌冬面,女儿却忙着跟情人约会借口工作忙推脱了她,儿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每天饮酒作乐,好不惬意。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她被查出身患膀胱癌晚期,这一刻,这个女人突然成了家庭的焦点,每个人都在自责,怨自己为什么平时不分出多一点时间来陪陪自己的妈妈,自己的老婆,可是就像女儿说的,他们也很自私,因为他们想得最多的是没有妈妈的以后,该怎么办?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是啊!
妈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可我们却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些,却没想过,妈妈她也曾向往过拥有自己的时间。
这位母亲第一次半夜吐血的片段是整部影片最催泪的地方,她痛得嚎嚎大哭,她开始惶恐,开始害怕,怕自己再也没办法好好扮演好妈妈的角色,怕自己没办法再陪陪家人,甚至差点闷死婆婆就是为了怕她一个人留在世上受苦,怕以后没有人愿意照顾她。
可是后来她愧疚时哭喊着的那一句“妈”直接让我泪奔了,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愧疚和不舍。
她放不下一切,可是她已经没有时间了,她担心丈夫以后生活没有人打理怎么办?
女儿连个大酱汤都煮不好以后怎么过日子?
儿子这么优秀,真想看看他以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可能我一直写这位母亲会显得比较片面,毕竟还有影片其他家人的付出和情感不是吗?
我只是觉得,所有的这些,比起妈妈的爱,真的是微不足道,她平时被忽略得太多了,若是之前的关怀多一点,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呢?
今天终于有时间来给这个电视剧写长评,我有拖延症啊!
不得不承认,韩国的电影,电视真的很能煽情,总能让人有说顿悟。
电视剧还是惯用套路——癌症,但是你还是会被吸引,看到这因为被病痛折磨的妈妈大吐鲜血的时候真的泪奔,真的是秒秒钟戳中你泪点。
这个电视剧真的是告诉我们,有时间真的可以多关心关心妈妈,体谅妈妈,替她分担,不要等一切都来不及了,再说恨自己 ,再遗憾。
希望像电视剧里这种遗憾越来越少。
借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妈妈1967年的过了年就51岁了.马上春节了(因为我的工作关系每年只有三天的假期,所以从12年结婚都现在我已经5年没有在家过年了,分隔二地)我想回家看看她,和她一起过年。
偶尔她会来,但是会因为带孩子的方法,我们吵架,斗嘴, 嫌弃我买衣服,饰品乱花钱,但是她还是喜欢和开心的 其实她一辈子都特别任性 从来不下厨房,不管是和我吵架还是和我爸吵架都特别不讲理 ,认死理固执,但是她依然是最好的妈妈 妻子 外婆,去年带妈妈体检,得了乙肝,所以我要经常逗她开心,不要让她操心,不和她吵架,理解她。
2018了希望妈妈身体健康,陪我久一点,久一点,再久一点,如果可以我希望是下辈子。
她的名字叫仁姬,一个和名字一样平凡的女子;她喜欢花,喜欢把新鲜的花朵精制后描绘在茶杯上、相册里,装饰在这个家里的每处角落;她曾是如花朵般娇美的女子,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尽心饰演着生活赋予她的各样角色;她是妻子、母亲、儿媳、姐姐,每天忙忙碌碌,默默的照顾着身边所有的人,唯独那个属于“仁姬”的角色,戏份少得可怜。
影片从一朵花开始,萌芽、盛开,在它最娇艳的时刻被采摘,压制在容器中渐渐干瘪,还以为这就是花朵生命的终止,可它转瞬又以永恒的姿态凝固在洁白的瓷器上,暗香存留。
导演用这么一种美丽的花语,诠释了仁姬的生命轨迹,为家庭耗尽一生芳华,鲜花虽已枯萎,但那存留的馨香又深深烙印在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心里。
离别带走的,是忽然察觉的不舍,可它带不走的,却是家人长久的怀念。
其实故事挺老套的,看着前面的铺垫就明白后面的结局,没有悬疑、没有逆袭,有的只是一大家子婆婆妈妈,平凡、琐碎,不乏闹心的鸡飞狗跳。
家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小秘密、小烦恼,都觉得自己忙、累,充满委屈,一边逃避着、抱怨着,一边心安理得、天经地义的享受着仁姬无微不至的照顾。
时光无言,一辈子过起来这么长,感觉有大把时间挥霍不尽,很多事情,很多心愿,总想着来日方长,直到无法挽回的癌症惊醒了一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终有一天,我们会流着眼泪痛彻心扉的读懂这句话。
就是这样一部明知道它在刻意煽情,但眼泪就是止不住往下掉的电影,像一面清晰的镜子,照进心底的柔软,看到了不耐烦的自己,看到了如空气般的存在,无法察觉却不可或缺的爱。
同为女人,我也是妻子、女儿、母亲和儿媳,虽然我感动于影片中传达的感情,但却并不认同这样的人生,可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哀的不是她的病痛,而是无法逃避的离别;怒的不是家人的忽视,而是她爱所有人,可她并不爱自己;长的是磨难,短的是生命,就这么一辈子,哪怕短暂,但求精彩。
生离死别,哪有什么美丽,在离别之前,学会珍惜,所有的所有,趁一切都还来得及,正是这部影片,告诉我们的美丽。
细看方解美丽,久品才知可爱,她正是如此……
韩国电影的强项 - 绝症,死亡,唯美。
在我看来即使她没有被诊断前,也是一个可怜的主妇 - 15年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不关心她的丈夫;两个不怎么省心的小孩;嗜赌如命的弟弟... 她强壮到即使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也坚信,没什么大不了,做了手术一定会好,可没有料到已经太迟了。
真理再次上演,总是失去的一刻才去珍惜,家人的转变让人温暖,感动,在拿着纸巾陪他们垂泪的同时,总在想,真等到那一刻就太迟太迟了...在正常的亲情催泪剧情之外,有一幕很意外的爆发,她看着婆婆熟睡,想要拿被子闷死她,边哭边喊,妈妈,我死了以后谁来照顾你,不要拖累你儿子和孙子,孙女了,和我一起死吧!
被吵醒的全家人冲上去,把她拦下,那一刻真是绝望... 看时会想,她平日受的这些苦,死也算是解脱了吧... 后来才发觉,这是多么邪恶的想法啊!
对她来说,这些根本不是苦,甚至照顾婆婆,都满足了她缺少的母爱,她想照顾,爱护到底的丈夫和儿子,这就是她不舍的生活。
只愿,我们都能好好,健康,在一起,尽早享受这么短暂的人生吧....
题材是韩国人自己都吐槽的癌症,但就是能拍的让你涕泪横流,小哭点不断,大哭点有三,第一次吐血在卫生间夫妻俩抱着哭,开始跑出租的弟弟不顾上来的客人扶着方向盘痛哭,结尾丈夫回答妻子什么时候会想她。直面死亡需要太大的勇气了。
女人辛苦了一辈子,老公得知老婆得了癌症后,才意识到对她好一点/另一个女人天天赌博败家,又去嫖娼且被妻子捉住,妻子居然还跟男的在一起。/这部电影到底在叙述什么价值呀!什么《世上最美的别离》,我看是《女人悲惨的一生》。
好看在哪里?世界上最美的离别?美丽在哪里?二十分钟的温情就抵过了两个小时的磨难?三个月的陪伴就抵过了三十年的付出?这部电影到底在宣扬什么价值观?女人就该无限付出痛到只能爬到厕所去,还要一个人扛着,家里住了满屋子人一个也靠不住?妈妈生了病必须装没关系,痛了儿子在旁边躺着也不能说,要一个人爬着去躲起来???我真是越看越费解,仿佛导演趴在我耳朵边告诉我泪点到了你快哭你不哭就是你冷血,片子拍成这样剧本写成这样细节糙成这样逻辑塌成这样,我无法理解并接受。唯一哭了的地方就是厨房里女儿煮饭,妈妈喊了女儿的名字,女主演技是真好。
女主人的生活简直是糟糕成一团胡乱的毛线。直到离世都还为生活在世的丈夫儿女发光发亮,真是凄惨。
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
实在戳不中泪点,还对这种慢节奏的煽情神烦。
女性苦难史
想起偶的妈妈,几乎一样一样的,子欲养而亲不待%>_<%
哭死算了
棒子的苦情又把我弄哭了
韩国的又一个XX病//貌似没病就拍不了电影似的..
我同事居然说这是20年来最触动她的电影!
离别,哪有什么美好。
又是一枚催泪弹,怎么煽情怎么来,浩浩荡荡,满满当当,用某人的话来讲,不哭的不是人。哈哈。
非常恶心,全片充斥着女人牺牲一生被吸了骨血来让所有压榨她的人醒悟?没看到醒悟,就是坏人做久了,长期索取的弟弟送一盒牛奶就叫醒悟了?就感动满足了?呸
强行塑造的苦难太多,和解的理由不够果决,死亡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这样的女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有传闻中的好看 有点夸大了 就一般的剧情
赚取偶大量眼泪。但是······编剧并不很令人满意。
一枚細膩卻平庸的癌癥催淚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