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狗的故事无疑是精彩的,靠着掌门狗的智慧,不光拯救了小镇持续了几百年的蔬菜比赛,拯救了华莱士的性命,更拯救了多蒂女士的家族。
掌门狗阿高是华莱士的仆人,忠实的执行着主人的命令,甚至很多时候比他的主人更能理解主人的命令。
主人的单纯,让他自己时时身处险境,往往在这时,阿高出手相救,虽然历尽曲折,似乎阿高总会遇到遇到这种麻烦的情况,但最后总能化险为夷。
主人制造麻烦,仆人去收拾残酷。
很像相声扒马褂里面的关系,只不过不是为了马褂能多在身上几天,而是阿高对主人的爱和忠诚。
西方很多的故事中都有这种主仆关系,很有意思,唐吉可德和桑丘,桑丘虽然对主人不很满意,但依然兢兢业业尽其所能帮助主人从麻烦中解脱出来,虽然不是所有的时候。
三个火枪手,对自己的队长忠心耿耿,对红衣主教则处处造麻烦,这也是一种主仆关系,另外,三个火枪手的仆人对自己的主人也无比忠实,为了主人可以赴汤蹈火,最后很多的关键任务都是仆人完成的。
在很多其他的小说里,仆人似乎都是不可缺少的,居里夫人为了学术,也要请仆人来照顾自己的家。
尼罗河上的惨案里面有一个怪脾气老太太, 也和她的怪脾气仆人在磕磕绊绊中生活,实际上,她们谁也离不开谁了。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主仆之间的关系已经像是一家人。
在这部动画片中,这种关系更发展到了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不分彼此,这让我们中国社会的关系相形见绌。
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也能看到主仆的影子,比如茶馆里,比如骆驼祥子里,都有过这类描写,只不过我们的主仆关系似乎不那么稳定,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宣传主仆间的矛盾,更多的是主对仆的压迫,仆对主的反抗,比如半夜鸡叫,南霸天什么的,对关系好的说的不多,难道中国的人际关系真的是这么水火不容?
西方人更讲究附庸关系,只要有合同,各取所需,他们就没有再多的要求了,中国的关系似乎也类似,但具体的记载并不多,但我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们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恨上谁,红楼梦中的奴才们对主子也是尽心竭力,刘姥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不像西方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流行的小说做记录,中国的文学中对这种关系并不是很喜欢,不像西方文学作品中那样看中。
这也许和中国以家族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对服务的要求不高,对忠诚或者说服从的要求更高些,西方更看重忠诚以及契约的履行情况。
这在法布洛的封建社会中就有描述。
西方四百年封建社会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雇佣关系奠定了如今西方社会主要关系的基础。
而中国随着社会的开放,过多的进入的不会是西方的雇佣制度,而是更加激烈的服从制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今天的日本社会就可以做我们的参照,虽然他们也是附庸制度。
如果你家里也养了一只兔子,那么理所当然没办法抗拒这部电影,并且会觉得片中的兔子就像自己养的那一只机灵可爱。
不过最喜欢的还是那只没有嘴巴不会言语的狗,两粒黑色小眼珠已经能够充分展现喜怒哀乐,楚楚可怜无可奈何的样子我见尤怜。
很多好玩的小桥段,印象深刻的是假扮母兔风骚状,喷饭。
作为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来讲可能平了点,毕竟今年的竞争不太激烈。
不过作为一部粘土动画拿奖也不过分,大量粘土和大量时间,相当辛苦的工作。
先要用粘土作出每个事物,然后每个细微的变化都要通过加热粘土改变造型来完成,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最简单的说话镜头需要做多少工作,想来就头大。
常常一天工作下来能用的不过几秒镜头。
公主同学说做粘土动画的人都是疯子,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拯救尼莫》。
到《超人特工队》,再到这部《人兔的诅咒》,每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都真不是盖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接近完美的作品。
每一年能看上这么一部开心的作品,真是享受啊~
最初对《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的印象应该是源自《第十放映室》的解说,后来高中时候懂得上网下载电影才终于得以完整观影,然后也才逐渐追看起了同系列的动画短片。
——《超级无敌掌门狗》的奥斯卡之路:1989年的《月球野餐记》首次提名最佳动画短片,1993年的《引鹅入室》与1995年的《剃刀边缘》成功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奖,2005年的《人兔的诅咒》则拿到最佳动画长片奖,2008年《面包与死亡事件》再度提名最佳动画短片。
我觉得还好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最大困惑是,我实在想不起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看的了。
于是我到网上使劲找到了它,以确认这部电影的真实存在。
这部电影涉及到兔灾,说实话我对它的情节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末尾,兔子们在农场地洞中窜来蹦去的热闹劲儿。
爱偷吃蔬菜的兔子们终究要跟爱吃奶酪面包的人类和平共处嘛。
不仅英国有兔灾,今早无聊时翻看新概念,有一则短文,谈到了人兔大战。
澳洲富有开拓精神的先驱曾很不明智的将野兔从欧洲引入,让这个没有天敌善于杂交的物种肆意繁衍,挖洞钻土、啃噬草坪,人们只能用带一种叫做什么多发性粘液瘤病毒的蚊子来对付它。
不过最后兔儿产生抗体,于是病毒也拿它无可奈何。
讽刺的是,后来法国有位物理学家的菜园闹兔灾,他又将带病毒的蚊子从澳洲引入,很快病毒蔓延到法国兔中,而兔子在当地多数被养作宠物,人们又开始想办法消灭蚊子。
与其说是可爱的兔子,不如说是可爱的人类啊!
最可爱的还是成都人,他们对待兔子的方式是,吃。
所以我这个成都人不禁想,为啥欧洲和澳洲人不吃兔子呢?
一来解决兔子过剩,二来兔肉比红肉营养多了啊。
所以强烈建议老妈兔头和二姐兔丁出国开连锁店。
扯了这么多无关话,我仍然想不起这部电影啥时看的,只留下一片孤立的情节记忆,如梦似幻。
待再看一遍。
看了世紀大騙兔,除了佩服導演用了五年時間、一千磅泥膠、有趣的造型和幽默的對白,拍成這好玩、好笑又有娛樂性的電影;我更佩服導演在歡笑的背後,用心良苦地道出更深遠的道理,所提出的問題很值得我們思考。
村民為了參加一年一度的“蔬果比賽”,種出品種超大的蔬果,希望獲得冠軍。
村民?免辛苦棓植的蔬果給餓兔吃掉,僱用了「捉蟲敢死隊」為他們服務。
華力士想出為餓兔洗腦,令牠們不吃村民的蔬果。
但華力士意外地與餓兔互調了思想。
華力士變成到處破壞的變種巨兔,小兔卻變成充滿知慧的天才。
基因改造:村民棓植出超大的巨型蔬果,惹來巨兔。
神父說有是上天的懲罰,因為凡人違反上天的意旨,違反了自然。
當今人類,改造農作物的基因,適應不同地方氣候,對抗害蟲;為家畜注射激素,以加快生長速度,豈不是違反了自然嗎?
違反自然的後果不就是,二噁英鴨蛋、孔雀石綠魚、農藥茶葉、病死豬肉、毒菜心、沙士、禽流感。
所謂的災難,其實又是人類一手做成的。
依賴科技:村民依賴「捉蟲敢死隊」的自動化警報系統,以為可以一勞永逸。
華力士連起床穿衣落街都是自動化的。
當今人類,依賴科技,所有都是自動化的、電腦化的。
手提電話掉了,等於所有 contact 掉了,一個電話都再記不起。
PDA、電腦壞了,等於失憶,等於 total lost。
升降機壞了,人們已經不能夠走樓梯,一來沒有氣力,二來家在海拔三百米的五十樓。
科技令人類進步的同時,其實亦令人類退步。
改造人、複製人:華力士控制餓兔,竟然為餓兔洗腦,意外地與餓兔互調了思想。
世界各國現正積極研究複製人,意圖改造、複製人類的細胞以至思想,又用盡所有辦法延長人類的壽命。
但其後果和影響是不能預計的。
被複製出來的動物往往不能長活,如果複製人成功的話,更會產生道德和倫理的問題;延長人類的壽命,亦往往使社會老人問題更嚴重。
其實人類的缺陷,生老病死乃自然定律。
免強去改變其本質,只會帶來更不堪設想。
誰是世紀大騙兔?
不是人類還有誰!
http://sunnychanorg.blogspot.com
1702240107看完本来以为这就是部搞笑动画而已 但其实不是 这里面有太多的成人向的暗示讽刺等 人什么都不做反而让狗来做反倒是讽刺现实中人为狗服务 并且有多部电影的梗 像大白鲨 金刚等等 而成人的暗示也非常明显 可能儿童看不懂但成人秒懂 也可能这也算是讽刺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吧 并且看完觉得 狗比人看的更清楚 你懂的
什么可以一言不发就轻易得到你的喜爱,什么可以再惹你生气后还会让你倍生怜爱。
自然是动物。
人类对于动物是有情结的,尤其是那些忠诚又不失可爱的狗宝贝们。
Wallace看上去是个天才发明家,看看一屋子的新奇发明吧,真可以说是科技改变生活,再加上那只狗,Gromit可以说除了是狗外,和人几乎没什么差别,甚至Wallace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它来照顾。
真想拥有一只呀。
关于爱心几乎所有动画电影都会以爱作为大前提,本片更是如此,除了为引发戏剧冲突而必须设定的大反派外,所有的片中人都对猎杀动物表示出极大的反感,哪怕是令他们非常头痛的兔子。
如果不是因为一年一度的大赛,被兔子吃些蔬菜也并没什么。
而最后Tottington将自己的别墅建成了兔子避难所也更加的顺理成章。
关于科技科技是人类发展的推动力,影片开始也一直在展示科技的好处,看着Wallace的生活,我想很多人都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可是片中最大的麻烦也是由科技带来的,Wallace居然将自己变成了个大兔子。
而牧师在教堂所说的话,也让我们再一次思考,为了某些利益而运用科技来违背自然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是否真的是有益于人类。
关于动画电影有些人对动画电影嗤之以鼻,总认为是小孩玩意,但除了没有养眼的帅哥美女外,动画电影没有任何一点逊色于真人电影。
那些嘲笑别人幼稚的人才是真正丢掉了自己的童真。
我不知道拍一部黏土动画在最初需要怎样大的创作热情,才不会被制作过程中种种琐碎繁杂的事物以及过于冗长准备时间所消磨殆尽。
一个人要喜欢一个故事到什么程度,才能花费五年的时光一点点的把心中的热爱具象化,心底琢磨过的每一个细节在与时光的反复碰撞中迸发新的火花,无数次的机械操作,自我否定,推陈出新,才有了如今灼人的光华。
的确是近乎完美的片子。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那些色彩张扬夸张搞怪的标签极易辨识。
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Gromit那呆呆的温顺的又因为要替主人把一切考虑周全而显得总有心事的表情;女主角可爱的发型,胡萝卜装或玉米装;害虫兔兔们就像一群心地善良又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于是“人道”的处理方式瞬间被观众认同,整个情节发展就愈发合理。
画面的色彩浓烈鲜艳,女主角的梦幻花园真是想都想象不出的美好绚丽;节目会场的布置让人心也跟着欢腾起来。
新鲜的创意层出不穷目不暇给,一切又不是空穴来风,它们与科技,与经典电影,与人类梦想结合在一起,娱乐之余可以想见导演所费的心血,因创作是像分娩一样艰难磨人的过程,所以看的时候不仅是开心,更感到一种静默而长久的思考,一种温和又执着的力。
我想硬要探究每一部电影意义的行为本身不具任何意义。
也许就是有那么些美好可爱的电影,它不为传达些什么深刻艰涩的理念,不为唤醒些沉重远大的信仰,只是让人们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里开心的乐一乐,接近一个童话世界的友善与纯真。
而我们,是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了太久,始终不肯相信,有些人赔上时光经历心血灵气,只为让看的人开心。
于是我们想,村民培育出巨大的植物是基因改造,于是引来了变异的巨兔;过度相信科技的主人公一旦设备失效就造成近乎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过度依靠科技是人类的退化;而随意对兔子进行洗脑的行为就像是研究克隆人,必然引来伦理社会等问题最终困扰到人类自身……我写字的时候,环保、社会、历史、人文等等字眼在上空往复盘旋不肯离去,似乎总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就是这部电影的深层含义,我要找到它才算是有了理解和见识,不愧对我为它花费的时间。
其实,何必要这样子。
电影是造梦机。
而有时梦具有荒诞的真实性,真实具有真实的荒诞性。
努力找寻梦境投射到现实中的一个具象的点,常常就在虚幻与现实之间迷失掉了自我。
何妨利用两者的相似性,顺而混淆之,放手一梦。
这是一条接近幻想世界的途径,无论在现实中沾染了什么坠入了什么,来一首干净的诗,一段童话般的影像,便可以重新纯白起来。
人在电影中往往看到的是自己。
当你观赏一部欢乐的动画,看到的是自己泛滥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使命感,不妨收起它们,学习这样一种入梦的能力,让自己永远快乐,永远年轻。
从反映的内容看,所有工业文明国家都是这部电影的表现对象,而英国就是其中最有代表的国家,也是最适合出产的。
影片开场,华莱士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与反害虫的职业都极其夸张地展现了工业化的特征,呈现出对科技的无限度的依赖。
整部影片的矛盾,由野兔天然喜食人类果蔬构成。
小镇盛大的巨型果蔬比赛,使得人们追求果蔬体型,而极其厌烦野兔的偷食行为。
归根到底,这其实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2013.02.01 午后 【此类画风理解不能。
不喜欢啊不喜欢
run,rabbit,run! 囧
后来得知是粘土动画,印象好了点……
2
我老了
对华莱士总会有种对着唐僧的无力感……
好多设定都乱七八糟的,bug太多心塞
音乐居然是Hans Zimmer 虽然笑点挺多不过对动物无感 @2015-04-20 15:22:48
A dog is a dog~
0403#
很难理解的动画片。。。
多么有智慧的狗。。
憨笑
我爱黏土
经典~永远支持粘土动画~~
这个特别搞特别好看!!!
童年阴影
超出意料的好玩
che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