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的最类似的是窃听风云3里的吴彦祖,这是他戏份最少的一次,但也是角色最讨喜的一次。
同类角色,诠释最好的我想是周润发吧,无论是纵横四海,龙虎风云甚至英雄本色,发哥最擅长的都是这种亦庄亦谐的角色,能够将他的个人魅力最大化,想来也是因为发哥本人性格也是如此吧,看了很多发哥的采访真的是太可爱的人了,老没正形演这类角色,迷人的笑容比不可少,而且一定不能是微笑,是发哥那种嘴咧开成150度的大笑,配上发哥的鱼尾纹,真是绝了。
同类的角色印象很深的还有流氓医生里的梁朝伟,春眠知晓的崔岷植,果然他的外号可是韩国周润发啊,笑容真的很像。
当然,目前为止最喜欢的还是东邪西毒里的张学友,那句台词一直一直心心念着,张国荣问,带着老婆怎么闯荡江湖啊,张学友答,事在人为嘛,谁也没说过不许带着老婆闯荡江湖。
每次看到这都会觉得浑身的暖意,觉得难受过不去了,都会看看这一段,也就什么都过去了。
为什么自己会喜欢这些角色呢,可能无论如何这些角色本质上都是很单纯幼稚有自己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也很善良的人吧。
看着菀得,突然觉得我真该很满足很满足了。
电影里的生活是有限的,似乎你的身边就那么些人,家人,朋友,爱人等。
他们对你好或者不好,但就这么些人,等到结尾,一切都圆满的时候,是很开心,很满足的。
但是现实就不这样,周围充斥了各种各样的人,心里所想所要的也没有那么简单。
若是如电影中那样,我已是很幸福的,但却总是想着我缺少的那些,还觊觎着。
有时想算了,最终还是忍不住。
呃,还是像菀得这小子一样吧,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竟拥有那么多PS:看完菀得,突然好想以后生个儿子
算是捡到宝系列。
之前看《优雅的谎言》的时候就知道这部片子了——同一编剧,且后者更为有名。
但是看剧情梗概是因为是励志片所以一直不愿意看——这年头,谁还喜欢看励志片?
但事实是,韩国竟然把励志片也拍的这么好看!
我连续看了三遍好吗!
之前看《夺宝联盟》时只是对金允石有了印象,看了《少年菀得》后一句成为新男神!
人设好,演技棒,怎能不喜欢呢?
谁不想自己也有一位这样的老师?
平日里邋邋遢遢,会打屁股“体罚”学生,但对学生的爱也是真切的:警察在上课时喊他出来,他直接一个黑板擦扔过去说“下课再说”,从拘留所出来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就先到教师看同学,以至于被嫌弃“身上有味儿”;“反动”地对同学说不想学习的就不用上晚自习了,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
再说刘亚仁,《少年菀得》和金允石搭档颇受好评,《思悼》搭宋康昊也广受关注,很早就听人预测说他在新一代韩国演员中最有潜力,还以为他很年轻,后来才发现在演《少年菀得》时他已经二十五六了。
唉,韩国年轻一代男演员也挺难熬出头的,毕竟像金允石这样的大叔还可以和小姑娘谈恋爱,就更别提河正宇这种中生代男神啦!
说回剧情,只说一点,影片结束在菀得跑步增强体能这一块,足够了。
如果让他参加一个什么格斗比赛,历经艰难夺得冠军,最后画面落在满怀欣慰泪水的父母和老师脸上,那才是真实让人讨厌的励志片。
《少年菀得》看介绍原本以为是一部古惑仔的片子菀得生活在贫困的家庭中父亲有残疾在杂耍团里饰演跳舞的小丑有一个就民九的叔叔是他唯一的粉丝拜他为师民九有点弱智但是跳起舞来很有天分而且在跳舞的时候看上去很帅气一点都不像弱智了……民九和班主任老师住在类似贫民窟的大杂院里面是邻居民九非常讨厌他的班主任因为他总是小子菀得小子菀得的喊个没完背后给他起了个很难听的外号班主任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他经常强迫菀得去教会做礼拜于是菀得就会在祈祷的时候让上帝杀死班主任每当他这样祈祷的时候样子总是显得分外的虔诚……菀得学习是倒数第一就是拳头硬因为打架没少挨老爸的骂邻居因为受不了大半夜的吵闹经常恶语相向而且还在一次醉酒之后划花了他们的车刺破了轮胎菀得冲上去挥拳的动作简直帅呆了因为那个长相很猥琐的大叔真的很欠扁的样子……影片里那个教菀得自由搏击的教练也很酷他戴上手套教训菀得然后摘下手套的动作很麻利行云流水的富有美感……这个总板着脸的教练在我眼里很性感……其实我觉得这部影片中最有魅力的男人不是少年菀得而是那位很不像班主任的班主任从他和菀得一起在房间里喝烧酒到他满不在乎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出对他的控诉书在警察局机智的化解了危机还有就是他和同学们唠唠叨叨说的那些话典型的性情中人啊还有和邻居大叔的妹纸不打不成交的爱情因为脸红被女人笑了好久的囧样最可爱啦……倒数第一的菀得因为特立独行引起了全班第一优等生的注意那个优等生郑允儿长相很漂亮性格也很可爱和菀得在教堂玩亲亲真把我给乐坏了……还有菀得的菲律宾妈妈韩语居然说得特流利就是菜做得咸了点母子之情演绎得非常温馨特别是饰演菀得的少年演技着实了得……眼神啊神态啊笑容啊都很容易打动别人真实而又生动……圆满而快乐的大结局每个人都获得了好的归宿因为他们都很善良……
陶菀得是一个幸运而幸福的人,影片中的他仿佛是一块柔软的吸铁石,汇聚了身边的爱与温暖,可谓是过去的无言被拥抱释怀,现在的温暖被用心感受。
陶菀得的起始状态并不令人感到家庭的温暖,母亲的角色是始终缺失的,而父亲则日夜忙于在卡巴莱酒馆做跳小丑舞的工作。
家庭寓居在楼顶的小阁房中,诚如菀得所言:“我是被卡巴莱的姐姐们的饼干喂大的。
”菀得是一个无人看管的孩子,落得成为一个学习倒数,热衷于打架的所谓“坏孩子”。
但幸然,菀得的班主任李东洙是在他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位贵人,以为不太常规的历史教师,菀得的隔楼邻居,与菀得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尽管菀得心中有百万次想要刀死“屎洙”的念头😁)。
同时东洙也是一位尽管到要被监禁的程度也毅然为受压榨外来劳工建立教会的善人,也是为菀得与菲律宾母亲重新取得联系,并把他送上自由搏击选手道路的那个人。
同样的,菀得与身边其他人的相处也都存在着一种爱与温暖的传递,透露出的是一种善良温和的逻辑体系。
不论是菀得和允儿(与菀得相对的班级第一名的女同学)看似不相容的关系,还是与前桌同学的欢笑打闹,都给了菀得或爱情或友情的一种朦胧的情感体验😁。
另需特别提及的是菀得与自己菲律宾母亲重新取得联系而相处的情节,也是本片的泪点主要埋地。
真正的泪点我认为倒不是二人相拥而泣的场景,而是观众将自己带入到菲律宾母亲的角色处境中的,感知到她所经历的一切是何其不易。
不得已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在自己的爱子仍是小儿时又不得已离开了家庭,从此与自己的亲骨肉分离。
同时又处于一个不同于自己母国的文化环境中,她的社会处境实际上是较为卑微的。
但这样的一种体系又是在与儿子的重逢与温暖的相处中被慢慢化解,最终留下的框架必是温暖的,内在也必是柔软的。
最后菀得父亲的角色在我前文的表述中似乎是偏于负面的形象,其实也不尽然。
他在于菀得悠闲的相处时间内还是给予了客观上的一种家庭的支撑,同时作为父亲,他也是必定爱着菀得,尽管表达的方式较为欠缺。
他仍是在菀得的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人,这是可以肯定的。
总之,《少年菀得》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我认为它之所以好看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前文所提及的,这部电影是架构在一种善良温暖的逻辑之上的,还有一点是好的戏剧都绕不开的,本片中的每一位出场人物的形象都是丰满完整而合理的,尤以菀得、李东洙和菀得的菲律宾母亲为代表。
《少年菀得》,可治愈了,推荐大家加入自己的片单。
因为《燃烧》和《国家破产之日》喜欢上刘亚仁这个演员,因为刘亚仁,翻到这部电影。
除了表面一个少年的成长、亲情、温暖之下,我还看到更多的东西,因为如果只有这些,那和意淫的校园小说没有什么两样了..... 首先不谈菀得,先谈“屎洙”老师 类似卡斯特罗式的出生,“屎洙”老师放弃家里庞大的家产,转而做一个普通的高中班主任,省吃俭用剩下的钱加上一些贷款,买下一座小小的教会,只想给外来韩国打工的国际劳工一个栖息之所,这是什么精神?
这不就是国际主义精神吗?
但是老师很聪明,而且导演也很聪明,作为一个出身正统的资本主义国家,会让你一个左派青年“胡来”?
于是老师没有选择卡斯特罗式的行动,而是只是默默关心身边的底层人物,先团结他们。
但是人的寿命有限,单个人的力量也有限,所以需要团结周围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培养好“接班人” 和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里蓝青峰培养李天然一样,“屎洙”老师不会太关心可以让小孩上多个补习班的家庭,而是家里条件差,人生茫然,就快成为地痞流氓的---菀得 首先是实事求是的让菀得不再自卑于学校成绩的学习,找一个热爱的事业而奋斗,然后安排找到失散多年的母亲,感受母爱,只有有爱的孩子才好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问题(不难看出,菀得母亲作为一个菲律宾劳工,应该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得以在韩国呆下来的,所以这也是老师这么熟悉他母亲的原因)。
青年如六点钟的朝阳,菀得这样的青年最具有奋斗性,最想改变需要改变的一切。
韩国的未来也一定是要肩负给这样的年轻人,当然,这些电影都没有直接表达,因为表达这部电影就没有了,毕竟,“美好”的韩国是一个正统的资本主义国家。
很多东西不好说,点到这为止,这部电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满分,力荐。
我是刘亚仁的粉丝,这小子不按理出牌,我行我素,在充斥着假惺惺和做作的韩国娱乐圈是个奇葩。
如果他光是个好皮囊也就算了,演戏还挺好,从小成本独立电影《我们没有明天》,到《成均馆绯闻》,他本能地排斥那些成为偶像明星就可以坐享其成的荣耀,而选择了另外一条,是通往“演员”的路。
他作为演员的成长之路让人摸不着头脑。
竟然放弃像《花样男子》这种通往韩流明星的捷径,选什么《不能结婚的男人》……反正我爱他,正如韩国跟日本的很多姐姐粉,欧巴桑粉一样。
但是不要以为我会爱屋及乌而星星眼犯花痴,我看的比谁都客观,认真。
因为原著小说我看过2次了。
该小说得过青少年文学大奖,定位也是10来岁小孩的读物,不过非常有意思,很可爱又好笑。
金允石是当之无愧的韩国实力派TOP X之一。
虽然他的作品不多,但个个都让人印象深刻。
我记得他最初的作品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一个星期》,里面一个带同性恋色彩的酱油客,再后来就是惊鸿一瞥的《老千》、还有那方言说的让人毛骨悚然的《黄海》。
得知这两人演该片儿,我顿时觉得我想象中的菀得和东洙老师就应该长得这样……卡斯太妙了,但不知演的如何……然后我就等啊等,本来是说好9月中秋档上映,结果给《第七矿区》等片让位,10月末才上。
又因为该剧适合全家一起、全班一起去看,上映时间又很长,票房就不小心破500万(韩国按人次计算,好公平啊,不按票价算)……我一直骂怎么还不下线,还不下线,你不下线,网上怎么会有资源……哎一不小心说多了……我抱着一颗产房外的老公第一次看自己孩子的心情,终于看完。
首先,跟原著小说比较,我只能说,它的内容跟小说99%像(小说中没有东洙的女人),完全阐释了小说的内容,精神,而很少有改编电影比原著小说精彩。
但它也没能从小说进行什么提升和突破。
其次,两个人活脱脱从小说里跳出来,要论演技,金允石五颗星,刘亚仁大概四颗星左右。
美中不足是邻居爱飚脏话的大叔,我觉得不好,太骂骂咧咧了,原著中他是个爱说脏话,但其实蛮可爱的角色,但片里的大叔一点都不可爱呀最后,我想说,可能国人看此片不能理解得很透彻。
因为中华民族历史以来就是个包容力很强的民族。
但韩国是个单一民族国家,对外来民族本能地排斥。
且不说外来民族,最近成为韩国社会最头痛的问题的校园内恃强凌弱,排斥局外人的现象,就能说明问题。
受访的中学生称,在学校根本没学过如何承认和包容别人的“与众不同”。
在这样的社会,又是情绪最波动,最敏感的青春期,有个罗锅爸爸,还有个智障叔叔,天天在破旧的舞厅跳舞的菀得,同学、老师又是以什么样的眼光看他?
他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情生活?
班主任东洙老师看似无心教书,但他那以硬碰硬的说话方式,倒没有让菀得自尊心受挫,只是让他觉得很烦人。
班主任说话很实在,实在到残酷,但一切都是实话,他不会一味要求全班都要死读书,上重点大学。
他认为能够以读书出人头地的人很有限,那么其他人应该找找别的路子。
我们的菀得本来活的不像人样,竟然还有个菲律宾妈妈,他的人生还能更差吗!!
如果菀得没有遇到东洙老师,那他很可能走到街头巷尾,几年之后又是一个警匪片的主角!
东洙老师推荐他去拳击馆学自由搏击,让这个可怜青春能有个释放的空间。
目前韩国社会普遍存在中国及东南亚的外来务工充当廉价劳动力,还有没钱结婚而错过婚期的男人从东南亚买媳妇等现象,该片都描写得很到位很客观,又不带任何歧视之意,实属难得。
能够有这种小说,这种电影,让一个排外情绪国家的青少年以不歧视的眼光看待外来人员,底层老百姓,残障人士,形成一个较为正常的三观,我认为这是韩国青少年的福气。
幸福感超强…看完忍不住侧倒在床上傲娇地滚来滚去释放满足感。
哎呀真是的…听着片尾曲脸上只剩傻笑了……充满能量。
菀得呀!
本身是偏悲剧类电影的喜好,看完菀得硬生生被拉了出来…可能是之前看过的励志片都太无感导致看不上这类型,什么敲门捕手在我眼里真的啥都不是…但是哎呀妈看完菀得高兴得恨不得出门跑三圈狂吼谢谢你呀生活!
对啊谢谢你谢谢你充满磨难痛苦崩溃失望但是依旧有阳光的生活。
菀得是又不是边缘少年的设定看得让人真的感动。
边缘得上顿下顿地没有正经饭,爸爸残疾妈妈十几二十年不见。
没有好成绩没有好条件,住在上个楼都要当心会不会摔下去的地方。
是啊看着是心疼但就这样,可是可怜兮兮只有蛮力的菀得却能够浑身充满希望。
爱笑有力量,孝顺爸爸懂事到哪怕被责怪也要保护家人,有默默能够给自己加油的暗恋和一心爱着自己的妈妈。
所以啊什么都不算个事儿啊,只要选择看到光明就够了。
生活是难,但比起这些只要一直向着阳光跑又怕什么。
亲情段看得多虽然感动却没什么出彩,比起这个配菜而言倒是老师给我太多触动了。
说不出什么【这才叫老师】之类的话,因为这不只是老师还是一本实实在在棒得爆表人生教科书。
跟【呀小子】一样接地气接到地心的老师,感谢你给我用最宝贵的东西洗了个脑。
喜欢的句子太多。
唔大致感想说完剩下的篇幅留给花痴好了。
那啥…亚仁…我入坑了恭喜你又多了个脑残铁粉啊…跟刘演员真是一点缘分都没有啊,菀得强哲时尚王成均馆上映的时候通通错过,第一次接触还是因为喜爱姐姐而去看的密会。
怎么说…有时候感慨碰到了真的才会知道什么叫做沦陷,回想上次对一个男人这么怦然心动还是很久之前对于高修。
密会播出前跟老师讨论要追的时候老师还说嗯刘亚仁很帅,那时候不以为然得心心念刘亚仁是谁啊哎呀善宰演员竟然一点都不认得真是难得。
一直在感慨奇怪的命运…注定是要在这个时候遇到你啊刘演员…注定是要被你俘获的啊先生。
于是看完密会不能自拔后怒下万余图千余文百余视频,热血地又来看了菀得。
是的我最近话题十里九亚仁,请不要叫我蛇精病。
对啊本身觉得症状可能三分钟样地会过去,不过看完菀得之后真的就对自己呵呵了…【妹子你想脱坑吗不可能了你就吊在这棵不羁的28岁树上了】。
从此冷静是路人。
哦呵呵允石大叔新片跟我喜爱姐合作演情侣啊…妹的这么说来亚仁你不光两个老师谈恋爱了你还乒乓了其中一个…想想就有趣。
推荐菀得这种话都不用说,知道不看白活就够了。
卑微的泥土里开出向阳的花儿,人生再苦难,总要活下去。
该部电影了不仅仅主角出色,每一个配角都散发着他们自己的闪光点。
父亲一个侏儒,因为身体的原因,总是受他人的冷漠与嘲笑,然而他也是个热爱跳舞、追寻艺术的男人。
电影一开头就是父亲在舞台上自信的跳着踢踏舞,然而多年的残酷现实让他明白,他认为是艺术的舞蹈却被人当做是笑话,他卑微,他受人欺负,他忍气吞声。
底层的人是没有多少资本去培养自信的,因为他活在现实的社会里。
母亲是一个越南媳妇,当年被骗到韩国结婚,剩下儿子后就抛夫弃子离开了,多年以后回来寻找儿子。
她也是一个不幸者,漂泊异国他乡,也是社会最底层的存在。
为了破除和儿子的尴尬关系,她经常给他们送饭吃。
当他知道儿子多年来的生活,没有关爱,没有朋友,父亲的繁忙导致儿子经常吃不上饭,得知这些后她也会痛心,毕竟她也是个母亲啊。
那个脾气暴躁的邻居大叔,他是个画家,也许是个不得意的艺术家。
住在那片低矮并且挨得很近的破街区,每当邻居动静大一点他就会暴躁不安,动不动就和他人吵起来。
他的妹妹是个武侠小说家,热爱武术,但是却没有多大成就,经常帮惹事的哥哥解决问题。
那个看似不良大叔的老师,却是莞得的高中包主任,看似吊儿郎当,实则任何事都看得清。
对压榨劳工的父亲不满,自己在外面独立更生。
同情外籍劳工,参加教会活动并帮助这些底层的外籍人。
虽然也会在课堂上谩骂殴打莞得,但是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特别照顾这个可怜的孩子,帮他领救济品,让他去做自己感兴趣的爱好。
如果莞得没有遇到这样一个老师,也许他的结局也只是街上的混混之一。
电影 主角莞得,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
他的父亲是个侏儒,常年受到他人的嘲笑与污辱;他的母亲是个受人轻视外籍劳工,并且离开他多年,他的人生里没有过母爱;他成绩不好,在学校里经常受气;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只能去教会里与虚无的主交流;邻里并不和睦。
这样的一个少年,遇事只会用拳头解决,在那幅妇女在农田劳作的麦田画作里,他看到的是拳头、暴力,那他的人生就只能这样了吗?
并不是的,在和教会的印度大叔去过一趟搏击馆后就开始改变了。
无处发泄的内在愤懑、委屈、缺爱,都能通过拳头得到了释放,在老师的支持下,在教练的指导下,他慢慢的开始学会了如何去搏击,而不是去打架,生活慢慢的好了起来。
失去多年的母爱回来了,无处安放的青春叛逆最终落脚到了爱情,苟且偷生的父亲与叔叔把舞蹈升华到了艺术。
生活各有各的难,幸运儿总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受苦的凡人,就像青春疼痛的莞得,委曲求全的父亲,漂泊他乡的母亲,外籍劳工的印度大叔,等等。
既然活着,总要努力向上生长。
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把众多题材混合到了一起,但是又不让你觉得混乱活着突兀,同时又都给了比较积极向上的结局,如叛逆少年落脚与初恋,中年大叔找到了爱情,离散多年的夫妻终团聚。
如果我是菀得,我也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从小和残疾的父亲在舞厅打工,有一个白痴叔叔,母亲是一个菲律宾人,没有朋友,成绩也不好,家庭贫穷,还有一个总是欺负自己的班主任。
这样的人生一定是很失败的吧,如果一直沿着轨迹走下去菀得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市场里的小混混吧。
如若没有碰到那样的老师的话,菀得一定会像我上面预想的一样活下去吧。
起初菀得也不喜欢这个班主任,从来不好好上课,和同学说的不是你们要好好读书而是像你们这些人读书也是没有用的诸如此类的话,无所谓学生在背后给自己取绰号。
因为老师和菀得邻居的关系,总是关照着菀得,但是那些关照的方式如唐僧般总让菀得有些难以承受,菀得经常去教堂祈祷上帝让老师死掉。
但是因为父亲忙于生计的关系,拜托老师照顾菀得,菀得对老师也有慢慢的改观。
老师帮助菀得找到了从未谋面的母亲,鼓励菀得去练拳击。
这部电影的整个基调很轻松,不是一部励志片,因为菀得最终也没有击败一个拳击手。
但开始那么不着调的老师却是一个大好人,他帮助外来人口,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
我很喜欢老师在高二暑假送给他们的一句话:“你们能去的大学早已注定,我活了这么多年才感受到,并非大学才是大学,整个世界才是大学,我说这么经典的话给点掌声行不行”,虽然这样的老师或许不能帮助我们得到很高的成绩,但他却会教会我们很多生活的哲理。
最后的最后,大家都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虽然生活很不辛,但我们并不是最可怜的人,不是吗,一切都在继续。
最后菀得也露出了微笑,努力生活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一部说了一个很轻松的故事却映射了当下很多问题的电影。
比如多文化的关系;单亲家庭的问题少年等等。
就连我们鄙夷一直以单一民族为傲的“大韩民国”,也开始转换观念思考多民族问题时,我们泱泱大国还有许多导演抱着裹脚布的古装剧穿越剧膜拜不已,无法看到现实问题,无法从现实中取材。
啊,忘了说,电影中我很喜欢的一个桥段是菀得写给女孩的情书:我最近看什么都像你,月亮也像你,花朵也像你。
啊,十七岁的少年。
菀得說自由搏擊不是打架而是一種運動。爸爸說我曾經也以為跳舞是種藝術 但人們卻把它當成笑話。菀得和年幼時離開的媽媽得以重聚 她質問爸爸「你知道菀得沒有朋友嗎 這孩子一直獨來獨往。偶爾回來給他一點零用錢 給他做點飯吃 你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嗎。」愛到最後卻都變成負擔。有些感動 送給17歲的曼靑。
made my day
稀碎的故事。。。
刘亚仁真的是各种少年感,只是看不得这种温情片子,世界哪有这么美好。
@2024-05-31 16:11:29
差不多的故事也演过八百回了,不一样的是这电影乱七八糟想说一堆议题结果哪个也没说明白,最后居然还包起饺子了;凝也是凝得要死要活,爱情发生的全部非常突兀:是妹妹就是妹妹呗,李东洙你那是什么眼神。允儿被画漫画的情节也是又没用又让人心烦。看得无语。
就是为了看刘亚仁
方方面面可可爱爱。
有点儿幽默,有点儿励志,有点儿爱情。金允石在里面扮演一个老师,刘亚仁在里面扮演一个学生。一个是问题老师,一个是问题学生,两个有问题的人混在一块儿,最终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除了太圆满的缺点以外,其实地方都很圆满。先以为是青春校园片,又以为是体育励志片,接着又觉得肯定是家庭片,中途又有社会议题……菀得有点山寨王柏杰的感觉。
刘亚仁
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
完全奔着大叔去的 好无聊
轻喜剧与温情
这片应该叫中年东株
好片,泪点笑点都有!
嗯。。温情,宽恕,热爱,青春,欢笑,我想要的都有了。是不是,还缺一点点实际?电影总是这样美好,每个人都是好心肠。
看到睡的昏死过去
3.5/5 班主任“屎洙”才是真正的男主啊喂!结局有点太美好了,班主任有如天使下凡,明着暗着做了所有的事让结局变得这么美好,正是最让我感觉遗憾的地方。结尾屎洙靠“抄袭”拙劣的情诗获得爱情,更加证明了他才是电影真正的核心。“我爱你,对不起!有点喝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笑是有的 但是没有非常好笑 什么都缺点 坏事走到尽头了就会有好事发生 为妈妈买些承认关系的时候很感动 老师就是个流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