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故事套上英式冷幽默的壳,用厄乌德琴(这琴挺好听的,土味摇滚啥的)外化叙利亚人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向往。一上来就明示难民导致欧洲强奸案上升啥的,我还以为是劲爆右翼影视,后来渐渐转变到揭示难民悲惨过往,难民制度僵化不人性的左翼老路上(不然戛纳肯定不敢选),结尾积极向上可以接受。有几个梗挺好笑的,台词也有点意思,男主和家人吵架说I have to accept a war in my country but I don't accept war in my family,漫不经心带出故事背景啥的。如果能加点考里斯马基那种摄影美术风格就更好了。苏格兰英语比难民英语难懂100倍。。。
对于难民的生活恐怕只能从这样的电影中来了解。作为难民,尝试融入“接受他们庇护申请的国家”的当地生活,但屡屡失败。只能吃“嗟来之食”,活得也毫无尊严,唯一的慰藉是电话线那一边的父母兄弟传递的乡音,可想到他们依旧还在地狱般苟延残喘,仍令人惴惴不安。当一个人找不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时,那种彷徨和不安恐怕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残酷的现实,让我更加安心于生活在和平年代里逐渐强大的国家之中,那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身在其中不易发觉的幸福。
3.5。难民题材的独特视角,但设计感很重。
移民的痛
导演用“有趣”的镜头语言讲了一个关于难民悲伤的故事。
低配考里斯马基代餐。
就那么几个场景
还能记起到这儿来之前你的样子吗?记得固然很重要,但那已经是过去了。苏格兰小岛的冷峻是叙述难民故事的一个恰如其分的地方。
2.5
3.5,2021.02.14
非常巧妙的片子,这样的题材不苦大仇深已是不易,难民的存在主义危机,看似无解的困境。看完之后下单了一包sumak,希望味道不错。
爱国主义教育片,没有国哪里有家,所以珍惜我们生活在和平美好的国家
"You bring it everywhere, like a coffin for your soul."
可爱幽默 独孤彷徨
年度惊喜!剧本、摄影、表演都很棒。从一个相对轻松的视角讲一个沉重的题材。前半段喜剧部分很精彩,后半段的悲情也很动人。剧本前后呼应的细节很多,完成度非常高。摄影太加分了,构图很美。最后,这个阿富汗Freddie Mercury实在太好笑了!!
又是这种惺惺作态的新人新作。
2.5,这啥乱七八糟的~唯一亮点是和哥哥通电话的设计。
古典主义的画面声音配上了好莱坞式三幕结构的剧本 但这部极简主义风格情节剧又好像情节寥寥 开篇作者看似传递了观看的方法论:人只用露出眼睛是因为它足以传达极为丰富的讯息 于是试图读解出什么 却在一次次正反打中发现呆滞甚至僵死的目光 边缘人的国族身份质询话语借那些游离在风中的躯壳得以言说 肉身嵌入景观成为苏格兰地貌panorama的一部分 只有环境音不断运动、流溢 逐渐冲散了异质性的歌声 将困境延伸向未知的远方#Ed Filmhouse#
色调画面很美 故事情节太无趣了
难民故事套上英式冷幽默的壳,用厄乌德琴(这琴挺好听的,土味摇滚啥的)外化叙利亚人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向往。一上来就明示难民导致欧洲强奸案上升啥的,我还以为是劲爆右翼影视,后来渐渐转变到揭示难民悲惨过往,难民制度僵化不人性的左翼老路上(不然戛纳肯定不敢选),结尾积极向上可以接受。有几个梗挺好笑的,台词也有点意思,男主和家人吵架说I have to accept a war in my country but I don't accept war in my family,漫不经心带出故事背景啥的。如果能加点考里斯马基那种摄影美术风格就更好了。苏格兰英语比难民英语难懂100倍。。。
景观片中的角色不存在灵魂,仅是道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