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青

一把青,A Touch of Green

主演:杨谨华,天心,连俞涵,吴慷仁,杨一展,蓝钧天,温贞菱,钟承翰,李程彬,施名帅,李劭婕,欧阳姗,博焱,蔡力允,庄心瑜,班铁翔,周厚安,樊光耀,潘之敏,饶星星,高英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5

《一把青》剧照

一把青 剧照 NO.1一把青 剧照 NO.2一把青 剧照 NO.3一把青 剧照 NO.4一把青 剧照 NO.5一把青 剧照 NO.6一把青 剧照 NO.13一把青 剧照 NO.14一把青 剧照 NO.15一把青 剧照 NO.16一把青 剧照 NO.17一把青 剧照 NO.18一把青 剧照 NO.19一把青 剧照 NO.20

《一把青》长篇影评

 1 ) 时代残酷,幸而还有刻骨铭心的爱

看完《一把青》好几天了,心情已渐平缓,很想立刻重头再看,却有些迟疑,怕一开始,又要跌入泪流不止的深深愁绪中。

然而,有时候沉重是必须的,它让我们明白不必屏住呼吸就能安然生活的时代有多可贵。

《一把青》改编自白先勇先生的同名小说。

原小说仅一万三千多字,讲述国民党空军与其眷属从对日抗战到国共内战,再到国民政府迁台,悲欢离合的故事。

几年前看小说时,只记得对今昔强烈的对比有些怅然,但感受不深。

改编成电视剧后,每个人物变得更加饱满立体,戏剧性的情节在那个什么都可能发生的时代也不足为奇,反而加深了命运的不可抗力。

将所有人的缘牵成一个圆,好让他们在被命运刺得体无完肤之际,还有保护之所,还能有转寰的余地。

《一把青》关注的焦点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人:从满怀对生命的希望到与死亡紧密相连,当所相信的一切在转瞬间被摧毁,人,很难不变。

或者,只有透过改变,人才能在生死夹缝中寻得一线生机。

虽然不知道活下去会更好还是更坏?

但也唯有活着,才可能有不一样的结局,才有机会完整回望来时路,才会明白:曾经以为不幸的过往,有了后来的对照,竟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

身在其中之人,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在面对命运拨弄时,即便不愿,仍得做出不得不如此的选择。

人生最残酷的莫过于:为了至爱,伤害其他所爱。

《一把青》的每个人都因为爱而伤痕累累,却也因为爱,得到最后的救赎。

【男人的承诺,是爱也是伤害】战乱时代,军人最是身不由己。

空军村的四个男人,历经战场上的生死难关,从意气风发到落魄潦倒,甚至英年早逝,曲折的心路历程,有对空军理想的失落,更有对心爱女人一生的亏欠。

数年之间发生的巨变,像是别人的几生几世,来不及做好心理准备,就得直面内心深处的恐惧。

男人本非生来坚强,《一把青》中的男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军人勇敢背后真实的脆弱。

十一大队的大队长江伟成,热爱飞行,深具领袖魅力,但在他果断的决策中,牺牲了无数弟兄与众多无辜生命,这也成了他一辈子的紧箍咒。

他承诺过会活下来好好照顾妻子,却在离开天空之后,一蹶不振,反过来一生受到妻子的照顾。

极大的反差,彷佛是男版朱青。

他到台湾之后的处境,真的很令人难过。

这个像孩子般纯真的大队长,如果生在太平时代,不当飞官,也会是个自由遨翔在天际的民航机长吧!

为了责任,交接小周的副队长小劭,用现在的标准来看,真是不折不扣的暖男。

小劭出任务也不像好大喜功的大队长,一切以安全为上,看来不愠不火却让人踏实心安。

明明心有所爱,却不得不放弃;明明不是心狠之人,却得做最心狠之事。

因为他的肩膀,原本不幸的小周与墨婷,反而较其他女人幸福许多。

明明是被命运亏欠之人,但他却说他这一生亏欠两个女人。

我想,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就算一开始就知道注定会分离,但重来一次还是想遇见的男人,就是那个桀骜不驯、出类拔萃的分队长郭轸。

就像每个女孩的梦中情人,明知道越靠近越危险,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想靠近。

在残酷的战争中,郭轸承受了别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只能从温软的情爱中找寻活下去的支点。

遇到他喜欢的女学生朱青,从不抱期待到成为生命唯一的希望,有了朱青的郭轸,像有了久违的光亮。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郭轸,我想到的是”虽死犹生”,虽然与朱青相守一生的承诺无法兑现,却深刻影响了她的一生,只因他强烈的目光永远是朱青心里最光亮也最刺痛的所在。

所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几乎都注定情深缘浅,但如果可以,还是要遇见一个像郭轸这样的男人,把爱情当成生命,让妳不再瞻前顾后,只想好好体会真正在活着的感觉。

就算结果未必是好,但相爱的那一秒,总是值得。

小顾一开始出现时,很令人讨厌!

他对爱情的执念,来自对命中注定的坚信不移。

然而在所有人的眼里,早已名花有主的朱青不过是他的妄想而已。

早一步,晚一步,爱情的命运就截然不同了。

到了台湾之后,虽然他依然对朱青念念不忘,但变得有些玩世不恭的他,开始有几分郭轸的味道。

和墨婷之间的互动与对其他人的善待,使他成为一个温暖的存在。

想起他与墨婷的雨中共舞,开心得像所有烦恼已不复存在,就像他最后留给所有人的珍贵礼物。

那个年代,男人对女人的承诺,是爱也是伤害。

明明内心脆弱,却不得不努力强大的男人,自有其艰辛之处。

所幸,他们身边依然有深爱他们的女人,不离不弃,一起度过人生的起落。

【女人有多坚韧,爱就有多深】很喜欢《一把青》以女性视角呈现整个时代。

贯穿整部剧的墨婷的口白,像是温柔的注视,看着她熟悉的父母与长辈们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生离死别在早熟的少女眼中,全化为无声的泪水。

有多少遗憾,就有多少未完成的爱。

剧中的三个女主角:师娘秦芊仪(杨谨华饰)、副队娘小周(天心饰)、金陵女大生朱青(连俞涵饰),都因为飞行员改变一生。

雍容大度、气质高贵的师娘,原本也是出身富贵人家的女大生,却因为爱情,从住进空军村的那天起,与家人和理想人生告别。

在南京空军村时的师娘,沉稳内敛,似乎没有她解决不了的问题。

面对与自己年轻时如出一辙的朱青,总是刺痛多过一切,想赶走朱青,也像是给年轻时的自己再次选择的机会。

明明想过安稳的生活,偏偏嫁了最不安稳的空军,成天提心吊胆,只为成全丈夫最热爱的事。

没想到在南京时受人尊敬的师娘,到台湾之后什么都不是,想教书却连教书的资格都没有,还得照顾病弱的丈夫。

骄傲如她,若不是因为爱,怕是难以再继续。

为了丈夫,她自私到无以复加,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看她穿着昔日的旗袍,极力维持笑容,压抑着最深处的感受,我都怕她一不小心就要失控大喊!

当她终于卸下心防对朱青吐露内心深处的秘密,终于替她松一口气,虽然不会再更好,但至少也不会再坏下去了。

这个大气沉稳、内心戏十足的师娘,是杨谨华从影以来最好的演出。

副队娘小周,在小说中仅是寥寥数语,一句:她嫁了四次。

于是有了剧中她和第二任丈夫小劭。

生性泼辣,讲话得理不饶人的小周,其实特别善良重感情,当她得知自己的悲剧竟造成他人的悲剧,内心相当自责,没有爱情的婚姻谁都不想,可是她得为年幼的女儿着想。

看到后来,觉得她和小劭真是绝配,互补的性格,加上共同生活多年的默契,幸运陪伴到最后的夫妻之情,也算是老天给小周的补偿。

关于小周,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她对芊仪和朱青的姐妹情。

来台湾之后,千方百计想找到她们。

对朱青,永远是刀子嘴豆腐心,有多少关爱,就有多少痛心的情绪。

对芊仪,从在南京时对芊仪的依赖,到台湾之后反转为她照顾芊仪,小周的内心其实是慌张的,想做好又怕做不好,想靠近,又明显感觉到芊仪的疏离。

发飙的时候,往往是内心最无所适从的时候。

能将小周演得收放自如的也只有天心吧。

真正的姐妹,就是不管彼此有多大的改变,仍一心为对方着想,一无所有的时候,仍可以放心的休憩之所。

因为一张纸条,千里迢迢跑去空军村只为了”看一眼,不纠缠”的女大生朱青,那股相信爱情的劲,与写纸条的郭轸”既然爱了,就追妳到天涯海角”的纠缠劲,完全就是天作之合!

在那个什么都不确定的动乱年代,明知道最好不要相爱,却还是相爱了,或许就是他们对不知道会不会到来的明天最任性也最坚定的回答。

爱情有很多种,但"一见钟情"依然是所有爱情中最浪漫、最让人无法抗拒的一种。

看似柔弱的朱青,性格却相当执拗,她认定的人,即便全世界都反对,她依旧会义无反顾的去爱!

爱情,是人生的导航塔,让郭轸不管飞多远都不会迷失方向,却让独自到台湾的朱青,再也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给你希望,也让你绝望;把最好的给你,也把最坏的给你;让你不愿再重来,却也舍不得不曾爱过。

这就是爱情。

编剧笔下的朱青较小说里强烈也鲜明许多。

饰演朱青的新人连俞涵,气质干净,清亮的眼神中透露着几许倔强,感觉神似年轻时的刘若英。

从清纯的女大生到浓妆艳抹的小姐,前后判若两人,演得非常好!

但她的好与杨谨华和天心炉火纯青的演技不同,她像是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朱青:生涩是真的,痛失至爱后失去自己也是真的。

那句:『郭轸死了,我也死了,但我还有知觉!

』好不容易流露了一点情绪,却连表达痛楚都不愿示弱。

非得以强悍面目示人者,往往是因为无法承受心里的痛,只好佯装不在意。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看到她终于卸下心防对同病相怜的汪影说出:『有时候,我真的好想郭轸』忍不住泪崩!

爱有多刻骨铭心,痛就有多刻骨铭心,不会因为时间久了就忘却,只会藏在心底最深处,只能偶尔翻起,否则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

只要还爱着郭轸,她就依然是当年的小朱青。

三个女人的命运紧紧捆绑住彼此,一路惺惺相惜,也难免互相伤害,庆幸的是最后终能因爱化解。

想起墨婷后来看到三个妈妈一起打牌时感动的神情,彷佛重现了记忆中最好的时光。

明明是小时候的寻常画面,却因残酷岁月的隔阂,以为此生难再。

也唯有经过动荡不安的日子,才会明白寻常即是幸福。

【忠诚与背叛,有时只是立场不同】看到剧终出现"献给台湾"的字幕,很感动!

这四个字也清楚表达了《一把青》关注的是那个动乱时代台湾土地上的人们,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

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并不是不拍就不存在,也不是拍了就是刻意在抹黑谁。

完整看完全剧之后会发现真正被批判的是国民党,还有美国,或者应该说,它批判的是当时能掌控国民党空军处境的当权者。

一样有各种刻意抹黑,乱扣匪谍帽子,逼着明明没犯错的人非得在亲、友之间做出抉择。

一样为了巩固政权,视人命如草芥,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便弃之如敝屣。

为国家出生入死的空军,最后只剩下一口箱子,甚至连编号都不存在。

忠诚与背叛,并非表面所见,有时只是立场不同。

谢谢曹瑞原导演拍了《一把青》,它虽不完美,却深刻到此生难忘!

也让我体会到:时代残酷,幸而还有刻骨铭心的爱。

台湾不只有梦幻的偶像剧,也有即将逝去却真实存在过的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宝贵人生。

人唯有好好面对不愿回首的过去,才会明白现在自由安逸的生活有多可贵,懂得珍惜,也才可能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微信公眾號:aiyung32

 2 ) 你们凭什么给一把青恶意一星

郭轸说过自己人为什么要打自己人,可是他有的选吗,他是战士他只能听命上级的安排。

你说一把青是td剧?

那么请问全剧你看完了吗,你看到作为战败者的他们的下场了吗?

全剧有任何一处抹黑历史的情节吗?

它只不过是站在失败者的角度去写了这段故事,故事里的郭轸他的下场你没看到吗,在东北被人喊着人民战犯的难道不是他吗,全剧除了小周请问最后谁有好的下场,你凭什么说它是td剧啊。

没有人同情战败者,而是这部剧本就是在以内战为背景讲述了那个年代飞行员的爱恨情仇,我们会为朱青的变化感到心酸,也同样会为他们的爱情感到悲痛,但这也是作为战败者她们的下场啊。

娱乐本就可以去政治化,我们可以拍无数的战争爱情片,那又凭什么不允许他们以失败者的角度去述写他们的爱情啊,难道就因为它是台剧,它本质就是错误吗?

眷村里的女人、朱青最后的堕落、伟成的下场,哪一个情节不是在像我们表达着反战,在那个年代她们难道不想过安稳的生活吗。

你可以不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但你又凭什么因为它的背景而恶意的去给它们1星啊。

这些年为什么台剧可以不断创新,不断出圈,而我们不行?

我们除了买IP请流量,真正有内核有质量的原创剧本真的还多吗,一部网剧可以从开机到杀青只需要7天,这样的高效率或许也只有我们能做到了吧...

 3 ) 坟头一把青

《一把青》,看了四集。

看这部戏是因为看了《小燕之夜》,天心,杨谨华来做宣传。

一听是白先勇的原著曹瑞源的新作,赶紧网上搜来看,估计是题材问题,只有土豆上艰难的看到几集上传,毕竟国民党主旋律电视剧不太方便吧。

我总说台湾比我们更有中华精神,就像老蒋喜欢的王阳明那样,将儒家思想传承的挺好。

连带着人家拍正剧都比咱们拍的更温婉,更和谐,也更淡然,起码四集过后我真的没有看到大喜大悲,大吼大叫,哪怕是新婚太太听到半年没有音信的先生隐约还活着的消息,也只是轻声怯怯的问“是不是残废了,为什么这么久不写信,不过没关系,残废了我可以照顾他。

只要活着就好。

”每个演员都在慢悠悠的说着这个悲凉的故事。

主演朱青用的是新人29岁,竟然看着就像19,咱们19的演员恨不得让自己看起来有29才好。

这点也让我特奇怪,就像跟着去了台湾的那些党国元老们都活了100岁左右一样,台湾的女演员真的有很多都看不出年纪,陈妍希这样,陈意涵这样,这次的连俞涵也是这样的。

清清纯纯,干干净净。

是不是应该研究下,不是一直都说台湾那地方是蛮夷之地有戾气么?

太骗人了吧。

四集,只是交代了每个角色,还看不出矛盾冲突,此刻国共合作刚刚打败日本,刚刚经历过生死的人们以为终于换回了太平盛世,大家都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努力向前。

用别样的心情看台湾拍的正剧其实很有意思,他们胜利阅兵庆祝要用飞机排“中正”二字,天心扮演的周太太调侃他们说,还好你们排中正,比划那么少,要是陈诚不是要累死了。

这样的出现真是太有趣了,我们电视剧就该说还好是毛主席要是彭老总比划更多吧。

还有去美国受训,和美国的关系……这些我们的历史剧很少能看到。

就像我看了19分钟的片花,杨一展在大声辩驳,我不是共匪……我笑了。

真是一个民族,两种叫法。

我们叫蒋匪,他们叫共匪。

我们叫上海解放,他们叫上海失守,明明一段历史,却两种书写,真是太妙了。

前些日子还看了一个台湾的纪录片,说国民党已经到台湾后,空军被宋美龄直接领导,还要不停的去执行任务,一架飞机14人,常常只有几个人能活下来……在外人眼中,空军有着想不到的荣耀,是真正的少爷兵,高奉禄,职位高,吃得好住的好。

可是他们面对的可能也是最悲惨的结局。

我很期待这部戏最后会是怎么个演法,毕竟原著真的文字太少了。

郭轸究竟是怎么死的,朱青那些年是怎么过的,究竟怎么的经历可以让她最后面对小顾的死完全没有感觉。

实在很好奇,追剧中

 4 ) 为了小人物的记忆

一个月前偶然在A站上看到曹瑞源的《一把青》,生出不少好奇——海峡对岸的电视剧会如何讲述70年前决定了无数人命运的一场内战。

然而,也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白先勇的原著只是一万字上下的短篇,拉成一部30集的电视剧,不知道要被注水多少。

没想到接下来却一发不可收拾:一周不到把三十集电视剧看完,顺带还搜了墙内可寻到的各种周边视频,以及台湾反映空军抗战的纪录片《飞天》。

很想写一点东西,但一旦动手又发现千头万绪,无从说起。

个人感觉白先勇并没有对小说《一把青》抱太大的野心,不过在其结构、手法上却下足了功夫。

小说讲述了民国女孩朱青,被战乱由单纯青涩的女学生磨练成欢场老手的故事。

朱青虽是主角,但她的一切都通过书中另一角色——空军遗属秦老太娓娓道来。

“白头宫女话玄宗”——这是白先勇展现大时代下小人物命运爱用的手法(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篇《花桥荣记》)。

由于放弃了上帝视角,读者跟秦老太一样,只见证了朱青蜕变的起点和终点,其中波折一概不知。

一气读完,你只能感叹:一个女人发生如此脱胎换骨、判若两人的变化,是要经历怎样的磨难?!

如果说白先勇的小说是一帧将留白传统运用到臻于化境的人物小像,那么曹瑞原的剧集则是一幅野心勃勃,浓墨重彩的群像油画。

剧集里的秦老太被扩充成了比朱青戏份更重的空军大队长师娘秦芊仪;而原著中只被秦老太提到一句的小周,更是被编剧放大成为了第三女主角周玮训。

可贵的是,虽然发展、填充了海量内容,但是剧集把握得当,并没有偏离白先勇原著的调性:以三个女人的悲欢离合为线索,串起了从抗战到七十年代,一个民族的苦难与委屈。

虽然全剧时间跨度大,但主要故事都集中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后十年左右的时间。

这十年,造就了中华文化圈持续至今的政治格局与舆论分野。

在剧中——无论是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国民党官兵厌战,还是退守台湾之后,国民党与美国之间的互相猜忌与利用,以及两岸你来我往的宣传战——《一把青》都力求客观展现这段复杂的历史。

剧集并不避讳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普通平民的大规模杀戮,秦芊仪丈夫空军大队长江伟成就率队空袭了一个非军事据点的村庄,三百多村民被炸死。

军队高层下来调查此事,前线军人汇报说是军令不畅,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剧中情节还大量涉及到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政治,礼送往来,司机裙带,太太公关等微妙之处,虽然管中窥豹,却也可见一斑。

全剧后十集以大量篇幅对“台湾五十年代白色恐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刻画。

1949年国民党战败几成定局,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发布戒严令,一直维持到1987年,总共长达38年。

在戒严时期,当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军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达29407件,无辜受害者约达14万人。

然而据司法院透露,政治案件总数其实达6、7万件,受军事审判的政治受害者,应当在20万人以上。

在气氛最紧张的1950年代前五年间,国民党政府在台湾至少杀害了4000至5000人,甚至8000人以上的匪谍、知识份子、工人和农民,并将同样数目的人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

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少人为求自保选择与迫害者合作,成为了隐藏在普通人中的“细胞”,也就是所谓的告密者——如此种种让人唏嘘:果然同出一宗,连整起人来都一脉相承。

称呼彼此骨肉同胞,此言不虚。

在如此乱世风云的背景下,师娘秦芊仪和小周是《一把青》的底色。

她们就是你、我这样的小人物:背负书本与团体的道义,隐忍人在江湖的不得已,退守于普通人的自私与懦弱,只求岁月静好。

军属们平时在眷村里互相安慰打气,一旦有飞机坠毁,没有一个不希望罹难的是同村其他女人的丈夫。

即便如闺蜜小周闻知噩耗,也会抓住秦芊仪的胳膊,声嘶力竭的哭喊:“为什么不是江伟成!!!

”撤退台湾之后,小周不断登报寻找朱青和秦芊仪,后又倾己所能帮助落魄的秦芊仪夫妇,情谊不可谓不深。

然而,一旦被当局以匪谍罪名进行调查威逼的时候,这两位大姐又立刻把污水都泼到热心帮助他们联系香港、大陆亲人的朱青身上。

尽管一个稳重周全,一个简单泼辣,但秦芊仪和小周都是一类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可以忍辱负重,可以厚颜无耻,可以六亲不认,可以嫁祸他人。

但你不能说她们道德沦丧。

大队长撒手人寰之后,秦芊仪当即决定主动去蹲监牢好把朱青换出来——她心中有道义,沦丧的是这个逼人只能苟且偷生的时代。

如果说秦芊仪和小周是委曲求全的现实,那么朱青就是导演和编剧的理想。

虽然在丈夫郭轸死后迫于生计沦落风尘,为旧友不齿,但她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失去自己的诚实和善良。

朱青有自己的傲慢与倔强,因此她不屑于反咬一口,污蔑他人。

只要对方表现出忏悔与善意,她更倾向于选择宽恕与和解。

如果说郭轸的活力与热情代表着青春;那么他战死东北就意味着青春易逝。

而朱青的幸存,乃至她在剧终七零年代返台凭吊尘封的老式战机以及故人,回眸一笑仍然是青春不老的脸,也许正是导演表达了自己对人性永存的向往和希望。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郭轸还活着,朱青不再孑然一人,是否也会变成像秦芊仪以及小周一样,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家人的幸福,谁都不好说。

曹瑞源导演在很多采访中都表示:必须要去讲《一把青》这个故事,因为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说,以后很可能就再也没有人会说了。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席卷大陆各种手撕鬼子,风衣墨镜的抗战神剧——也许这就是历史被遗忘后所产生的各种神话替代品吧。

《一把青》的主演之一蓝钧天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看看(《一把青》)这个时代的人是怎么过来的。

从他们的故事里去知道我们该往哪里去,要走什么样的路。

未来我们不会在这个小小的岛上,路都打开了,我们要成为更大世界的人,我们要知道我们是谁。

”这句话,适用于海峡两岸的每一个人。

 5 ) 不敢再看第二遍的台湾剧

看过的最好的湾湾剧,从另一个角度了解那段历史,从女人的角度看待战争。

一开始试探性的点开剧集,主题曲竟然是之前就已经听了很多遍的田馥甄的《看淡》,开始看这部剧以后更是喜爱这首曲子,是一首在看剧的全过程中几乎没有被快进过的主题曲。

主题曲时播放的那段画面也是我最爱的,前二十集每每看到那段都会美美想:就是这种感觉,人群里,你只看得到我,而我也看着你。

美到嘴角上扬…。

后十一集再看到这段,同样的画面,却让我心痛到流泪。

心痛他们的爱情,也心痛一个个威武挺拔、有血有肉的飞行员,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只能苟且的活,不愿意苟且的就要用余下的生命来折磨自己。

伴随着他们的是无数个不敢睡去的夜晚,不敢面对的死去的兄弟。

战场上他们奉行命令就是在涂炭自己的同胞,受着良心的谴责,想要叛逃就是对国家不忠,想要回家就是逃兵…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只能是生错了年代,要经历那些荒唐的岁月。

有没有想过,抗战片里红军用高射炮击落的飞机里可能有一架是郭轸开的,被大家横眉冷对指着的国名战犯里就有江伟成…这样的有忠有胆有风度,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背负着死去的兄弟遗念有幸存活下来的英雄,我心中的完美军官。

他们以为可以落地了,可以让爱的女人放心了,以为可以就这样相守一生了。

就这时,他们又要起飞了,去参加他们并不想参加的战役,去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想早点回家,早点见到她。

而她可能再也等不到他落地了。

这些遗孀又经历了什么,没有了她们的男人,他们的政府、那个时代就真的遗弃她们了,同时也遗弃了她们的英雄。

日子过了,并没有更好,甚至没有放了十几年后的小顾,不知道去了天上,郭轸会不会揍他,也不知道郭轸是不是还飞在天上,那样看着朱青…

 6 ) 《一把青》中你最喜欢哪个角色?

最喜欢郭轸啊,哭疯了…那个年代他们都有创后应激障碍,可是不得不上战场朱青原本是最无私的女孩子,郭轸死她甚至都没有去师娘家摔东西,结果最后她终于学会了自私,对所有人自私,可是有什么呢,她无非是用更大的伤痛去抚慰伤痛小顾活成了郭轸的样子,一样的痞,没心没肺,开玩笑,优秀,要墨婷等他回来,后来小顾也死了,焦飞看着小顾就像是小顾看着郭轸,焦飞长大后也变成了小顾的样子,墨婷嫁给了那个一直不停地变样子性格却不变的飞少爷,只有墨婷等到了适合的那个人,自己也变成了三个妈妈的样子小顾说自己去找了朱青,第一个去找朱青的是郭轸,两人终于躺了一张床,只是一个刚来,一个却走了温柔的话语最伤人,这个故事把我的心都揉碎了

 7 ) “青”,他这样叫着她的名字

短评写不下,就来写长评,其实长评也不长。

一开始以为口音会是问题,后来发现完全不是问题。

不是说演员没有口音,有,尤其是女主,无奈他们演技不错,非常有代入感,看了几集下来就完全没有出戏,后面也就不再纠结了。

郭轸真的让人眼前一亮,角色加成说实话很恐怖,明明看起来一般的男演员,但是在镜头前,尤其那身飞行夹克一穿,就感觉无论是那个女大学生看见了都会喜欢,他真的演出了“一见郭轸误终生”,结果朱青真的误终生。

看到14集十一大队要去东北了看不下去了,不是因为不好看,是不敢看了,明明知道后面是悲剧,就没有点开下一集的勇气。

不想郭轸死,他一开始只是想退伍回母校当个教书先生,或者坐一年半牢出来自动退伍当个平凡人…怎么这么难!

这个时代好难!

所有人不断的事与愿违,但真正期望的生活来临时,又如指间的细沙抓也抓不住。

所以我固执的将我所看到的这个故事停在了中央,郭轸开着513飞过校园,一身学生装的朱青抬头浅笑,郭轸一遍又一遍的飞,他的导航塔永远都在那里,他永远能够找见回家的路。

补:后来在刷第二遍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汪影其实就是另一个朱青。

我们有时候会想,如果当时朱青并没有流产,小顾并没有撞死朱青肚子里的郭宁远的话,那是不是为朱青留了个念想。

编剧利用汪影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最后在台北,汪影和朱青来到了同一个地方,汪影的孩子最后也死掉了。

她们殊途同归。

朱青无论如何挣扎最后都会来到这里,没有另一条路,没有更好的下场。

 8 ) 人生难免有遗憾,历史也是如此

用了一个周末看完了《一把青》,心里沉甸甸的,一直以为台湾只会拍一些像《流星花园》、《我可能不会爱你》这样的偶像剧,没想到历史剧也能拍得这样好,剧情安排紧凑,角色鲜明,三年磨出来的剧本,实在是良心剧作。

时代的悲剧加印在人的悲剧上,31集的电视剧,后10集实在太心疼朱青,每每看到她,都不由自主的想到,如果郭轸没有死,她必不会让人欺辱至此。

于是一回想到她独自从南京去东北为了确认郭轸阵亡,看到飞机残骸、郭轸的遗物时,哭也不敢被人看出来,连他的名牌都不能捡,只能说一句:“你的东西我不能捡,那么我就把你的东西还给你。

”这是有多么的无奈和绝望……兵荒马乱,再也没有亲人了,平静生活时大家可以姐妹相伴,大难来了,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各谋出路。

后来的生活是怎样的,她又是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到台湾,她一个弱女子以何为生?

几句话轻轻带过,背后莫不是苍凉,她曾经是可以为一张条子就去见一个人的单纯女孩,到最后所有他的东西都不再碰,都烧光,直到见到同命相连的学姐才哭出来:“有时候我真想郭轸!

”导演并没有把朱青的那几年拍出来,但是可以通过小邵的女朋友的那一幕来想象一下吧,就是这样爱的女孩子,在面对稀有的机票和船票面前,家人胜过爱人,小邵也是那样的决绝。

那么没有至亲至爱的家人,朱青又能怎么办呢?

这样都没有倒下,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这样都坚守着良知的底线,这样的女孩子怎么能不叫人心疼?

人生难免有遗憾,从来喜欢大团圆结局的我竟然接受了这样的悲剧,时代的力量太强大,个人的力量太渺小,整个时代的悲剧,大团圆才是中彩票的运气。

这样一部剧,可以如此正视历史,没有偏颇,没有夸张,没有掩饰,实在是难能可贵。

台湾的政治或许因为国民党的颓势,自由度相当高了,所以《一把青》可以说出国名党的新闻要倒着听,可以真实的拍出十一大队在内战时杀死平民被当作人民公敌,而自己人杀自己人的理由就是灭掉共军补给村,我只能叹国民党是有多么不得民心,才需要屠杀平民,后来共产党的胜利,能否说成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呢?

两眼一抹黑,兵败到西凉。

从古自今,打仗都需要意义,从保家卫国的抗战,到打自己人的内战,这是对自己坚定了八年的信念做出挑战,对好不容易牺牲了那么多兄弟才取得的胜利的挑战,于是叛逃,于是被打败。

退到台湾那段历史,看着人咬人,一个换一个,终于明白了白色恐怖是什么,那段让台湾人恐惧的历史和我们的反右整风甚至后来的文革未尝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来电视剧都是看完了就删掉,但是这一部却舍不得删掉,怕删掉了以后找不回来了。

看着这部电视剧就想到了妈妈偶尔说的一点点家史,想着当年外公当兵,从抗战打到内战,外婆带着大姨守在家乡,几年没有音讯,外婆家人要外婆改嫁,外婆坚持不改,直到把外公等了回来,妈妈是解放后才出生的。

小时候在外公家里看到过一张外公拿着驳壳枪的照片,英挺逼人,没有比外公更帅的人了。

那个年代的人,大义和人性都是那样的显明,分分钟人性的恶可以被逼出来,而同时,又有那么多先辈毅然决然的用鲜血保卫着身后的土地和家人。

然而这么艰难的日子过了以后,却开始了自己打自己人的日子,打完了以后,又在自己人之间进行清算,将近三十年直到海那边台湾解禁,海这边大陆改革开放。

小时候坚决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不服就打。

后来长大了,认识了台湾的朋友,人心换人心,海那边是别人的家,同宗同源,华夏子孙,没有办法再说出你不回来我就打这样的话了。

历史的长河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时间会证明一切。

 9 ) 写几句汪影

除去三男主和三女主,汪影算是女四号,也是贯穿整剧的人物。

汪影从一出场就是一个欺负人的学姐,是一年级的助教给一年级上课,教训学妹不该带耳环,嘲笑朱青是外面来的野花野草,得意的说她作为未来的空军太太可以去新生社。

在师娘家吃饭不满朱青和师娘坐在一桌说女校的伦理都没了,才一年级就那么张狂。

汪影要结婚了来看自己的婚房的,被周副师娘嘲笑,汪影主动给王刚写条子,倒追的王刚。

内战开打了,汪影主动去找师娘求她把王刚给调走。

从以上一些细节,汪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学姐在当今的校园也是很常见的,首先自身也是比较优秀的,可以做一年级的助教。

会欺负学妹给自己学姐身份立威!

也特别明白要讨好比自己有身份女性,比如主动去师娘家应征家教。

能主动出手并成功搞定飞行员男友,和王刚的关系能看出来也是汪影占主导地位。

有一个细节,邵副队出事之后,师娘和周副师娘去见处长夫人,处长夫人说他们金陵女大的嫁入官家的不少,在学校里学的都是官场上的为人处事(大意),从这里看,汪影欺负学妹的行为似乎完全是复合学校里伦理的,学姐就是有一定的权利,学妹就是得顺从学姐。

师娘也在郭珍老去朱青学校开飞机之后教育郭珍说“女校里和部队里一样的。。。

”处长夫人在金陵女大的时候估计也是汪影这样的一个学姐。

汪影在上英文课,王刚打报告进来向汪影求婚。

引得学妹一片羡慕。

王刚在战场上牺牲了,汪影怀着孕离开了空军村,再出现时已经撤退到了台湾。

不愿意接受小顾的交接,带着孩子离开了仁爱东村,再出现已经变成了交际花。

这个剧里唯一算是得以善终得就是周师娘,周师娘接受了交接。

从这里就看到了“交接”的重大现实意义,女人的身份是通过他的丈夫体现的,丈夫是大队长,那你就是师娘。

丈夫战死杀场,让兄弟交接,给了妻子孩子一个身份,也给了一个保障。

作为遗眷有村子可以住,有眷粮可以领,师娘会帮你找份工作。

离开另人窒息的空军村,带着孩子再想养活自己就变成交际花。

朱青也是交际花,没有了男人的僻护一个女人在动乱的年代又能怎么活呢!

汪影是优秀也是骄傲的,不愿意接受小顾的交接,也是有一份傲气在,她知道小顾一直爱的是朱青,交接是出于责任和军中伦理的不得已。

她不愿意让自己难堪也不愿意让小顾为难。

她带着孩子自己走了。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从女校里威风到另人讨厌的女学生,到嫁给很面子的飞行员,生下遗腹子。

带着孩子逃难到台湾,为了生计变成了交际花。

作为交际花最后会怎么样离开这个世界,和儿子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剧里没有描述,不过观众们也能体会个大概。

像汪影那样厉害的女生,丈夫如果没有死,她定会好好的相夫教子,帮丈夫好好的谋划升迁的路。

她那么骄傲,离开空军村的时候,还一副你们别得意,迟早空军陵里见的态度。

残忍的可悲的是她所有的傲气所有的青春,都被那样一个时代碾的连灰烬都不剩!

看到后面的时候,我想如果汪影知道自己后来变成了交际花她会不会接受小顾的交接?

可是小顾后来也战死了,对于汪影来说什么都比再当一次空军太太再经历一次丈夫战死来的好吧。

日子怎么样都过不好这才是最深重的无奈吧。

据说在B站上,小朱青和郭珍恋爱的时候,弹幕上有人问,如果知道了后面的结局,你嫁不嫁郭珍!

弹幕上都说嫁!

真的嫁吗!

生活不是电视剧啊,在每一个真实生活的当下都开不了上帝视角!

我也想问女学生汪影,如果你知道后面的生活,你还会嫁给王刚吗?!

 10 ) 误你青春悔不当初

致——十一大隊裡永遠青春的小朱青

你是否也曾…許的希望沒實現,說的諾言沒做到?

或許,我們一直跟隨著某人的步伐走著,所以從來沒有迷過路。

直到那個人不在了,找不到方向,就迷了路…朱青,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

誤你青春悔不當初,不願委身小顧,請將我抛腦後,快意餘生,勿祭。

九泉下見妳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

小顧,我祇剩你一個朋友,你別亂飛了…

青春,記在心頭,永遠都是記憶裡的那個樣,不曾老去。

《一把青》短评

满屏台湾腔很有质感,但毕竟是一省之作,剧本画面都不够恢宏,演员水准平庸,只有中人之色

3分钟前
  • 愿今朝
  • 还行

看到15集了还是好煎熬感觉看不下去,整个片子从称呼到剧情都弄名其妙矫揉造作,大队长的老婆为什么要喊师娘?飞行员会为了追女生私自开飞机出去?太太就太太为什么要加个小?嫁给飞行员为什么不能出村?一头雾水真的,要不是在首页刷到n次那张结婚照(从来没搜索过相关的情况下),又看到评分挺高,想说剧荒了看看吧,没想到看出了浑身刺挠的感觉,所以到底为啥这么高分?

8分钟前
  • Lou.lucky
  • 很差

不愧是ww拍的,还炸东北😅,9.3分?si去吧

12分钟前
  • 月亮会越来越亮
  • 很差

看了俩人cut。台剧是真的有毛病,一看是白先勇写的原本,果然如此。gay为什么总是模仿女人的口吻?原文朱青害羞内向怕生,唯独在恋爱脑一事上十分勇敢,被女中开除、和父母决裂,飞蛾扑火般地扑向男人。明明可以有很好的生活的。恋爱脑没有自我的女性在任何时代都很难有什么好结局。

14分钟前
  • 嘟嘟啦啦鹿茸
  • 很差

师娘伪端庄,小朱青硬腼腆,小周假泼辣,郭轸的卷翘舌黏黏糊糊,大队长干巴巴瞪眼睛——一群隔岸已久的岛民去演故土情深,人间别久不成悲,隔雾看花而已。长吁短叹的谶言和判辞实在泛滥,生怕观众不知道你了悟了人生真谛,苍凉的家国故事一落千丈,跌入自怜自艾的囹圄中。

19分钟前
  • 觥船
  • 还行

2021.3.17早6点于20栋,看完于阳台一根烟久久。所有有政治偏见的人都应该来看这部片子,跳出单纯的党派二元对立,体会人性里共通的生死无常。我不觉得是什么对岸叙事,是很朴实的壮烈的平凡人生。男人打碎的世界终究要女人流着泪来拼凑。

22分钟前
  • 小青台
  • 力荐

谨以此片,献给台湾。

26分钟前
  • 俊河
  • 力荐

无线电通讯直接讲九 地面没有调度 油箱没有预警 日志乱记 这也太随意了吧 后面的白色恐怖和黑猫飞行队十分到位 但是大学没毕业就去教初中有点离谱了 大学教授去教小学才是当时的常态

31分钟前
  • 雨二厶
  • 还行

进不了心。

33分钟前
  • 牛三牛
  • 还行

大师之作也掩盖不了烂片的节奏。剧情空洞、台词无力、表演无比尴尬,完全不懂那些赞美之词和我看的是同一部吗?台剧脑残粉? 要一个台湾人演一个东北腔,怎一个尴尬了得😅

36分钟前
  • Lynn
  • 较差

大队长自杀后,墨婷在国文课上读《祭十二郎文》,我跟着墨婷一起掉眼泪。恋人死别,朋友生离,十一大队解散,郭轸坠落东北,小朱青沦落风尘,大队娘寄人篱下,小周看似圆满,相互出卖,抱头忏悔,乱世女性生存之艰,一把青春,一把眼泪。墨婷说,人生总会有遗憾,Life goes on and on,但愿乐观。

37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三个塑料姐妹花,老公出事就让其它人背锅,郭轸背完朱青背,这两口子也太可怜了吧。题材很好,节奏稍微有点拖沓。主演演技一般,吴慷仁很帅

39分钟前
  • 夏语冰
  • 还行

大陆的命在台湾眼里不是命,日本人也不必道歉,2021年南京周年祭

40分钟前
  • 拾柒
  • 很差

9.3的评分.......?

45分钟前
  • 两颗兔牙哇
  • 较差

这样的剧豆瓣就能打上这么高的分,实在出乎意料,以至于我看的过程中一直期待着结尾有什么神反转。看完剧又看了遍白先勇的原著,想起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千百年来,一模一样的故事,无人能超越杜甫,明明越短越有味不知为何要改成一个又臭又长的电视剧,1949这样的家庭,有无数凄美的故事,一旦它刻意的去掉政治和时代背景,把国家和孝顺通通隐藏,家国仇恨变成儿女情长,反攻大陆的理想统统不见,为了今天台湾的政治正确,故意搞成这么一部个人主义至上的剧,实在可笑。最可笑的一个情结,飞行员一旦失事,每个妻子会去找队长的老婆闹,几个女的随便就干预部队里的作战命令,如此荒唐的情结,所以它顶多算个偶像剧了,我是看这个剧,怎么也严肃不起来。还是白先勇的小说好,点到即止,一旦有女的哭哭啼啼,这段历史就显得不够严肃。

47分钟前
  • 影杂志
  • 还行

全剧充满了刻意为之的煽情片段,为了强行造就煽情场面,使得很多地方情节混乱,逻辑不通,并且人物间的割裂感很严重,前后的感情变化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个人完全不能理解为何评分会这么高

50分钟前
  • Wildest Dreams
  • 较差

不行,我真的看不下去了。空军大老爷们儿没事就范“上了天就回不来”的PTSD,果然是高素质的“少爷兵”,多愁善感的一把好手。开飞机做冰水、开飞机追女大学生,把军纪涣散当成空军的浪漫,你们不雄踞台湾谁能胜任?大队长太太把空军大队当成自家朝廷来垂帘听政,带着女眷们散文诗般朗诵一些没头没尾的对白,两个小答应间或还要搞个宫斗。一句一句的台词串不起,一场一场的戏连不起,烂台本甩在演员僵硬的脸上,仿佛在看另一部加长的《民国空军小时代》。评论里好些人用文字哭泣,这些无声的眼泪,可真算得上史上最来历不明的神秘液体了。

52分钟前
  • 迂树临疯
  • 很差

“还好你们排中正,比划那么少,要是陈诚不是要累死了。” 😂

57分钟前
  • 鲁尔道
  • 推荐

因为那封遗书想看这部剧,结果大失所望。几乎所有人物说话都拿腔拿调,台词生硬刻意,假的要命。只有樊处长演得像个活人。

58分钟前
  • 馬鹿燒韭Alice
  • 较差

追到完结。。从第一集哭到最后一集。。

1小时前
  • 叶茯Jacki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