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处女座,很不错了。
佩服日本导演的一点,就是节奏的掌控力,以及对于电影这种表现方式的尊重,不会有太多个人化的固执渗入,调性上大都能够完整统一。
5段命运,交接连叉,方法虽老,效果也还好,不断的闪回说明之间,将个孤独寂寞善良贪婪的人性挥洒。
尤其是最后的恶搞,很入心底。
搬自我四年前的一篇旧文,曾发表在公众号上
《遇人不熟》这部电影在现在看来很多人并不熟悉,然而在11年前曾获得多项大奖,其中包括:第58届戛纳电影节金轨大奖,法国作家及作曲家工会最佳剧本,年轻评论家奖最佳长片,在日本本土,也获得了第30届日本报知电影奖最佳导演,第79届日本电影旬报奖最佳剧本,第60届日本每日映画大奖最佳剧本,第27届横滨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和评委会奖。
盛名之下,这部电影初看却显得很平淡。
尤其看过《两杆大烟枪》和《落水狗》之后,对这种环线结构,多角度叙事已感到不新鲜。
然而导演内田贤治显然也应该知道这些,因此《遇人不熟》这部电影用一种很质朴平淡的风格来讲一个有关生活的荒诞却现实的故事。
区别于欧美在叙事中的血腥,暴力,黑色,本片除了幽默,倒也别具特色。
《遇人不熟》共分为三个小故事,故事之间前后呼应,每个故事都以前一个故事里的人名作为段落名,也是ta的视角。
全片以典型的日式温情开场,又以典型的日式荒诞结束。
第一个故事:真纪和宫田
被出轨的未婚夫抛弃的真纪出现在公交车站自言自语,配以淡淡哀伤的音乐,然而背景音乐戛然而止。
(这样的戛然而止后面还会出现多次,其实也是对情节的暗示)真纪决定抛弃过去,重新生活,在饭馆里一个人孤独的吃饭,却遇上了被女友抛弃的小职员宫田和他的好友侦探神田在吃饭。
神田鼓励宫田摆脱失恋阴影,振作起来,于是邀请真纪一起吃饭。
真纪很高兴的同意了,神田以看似给宫田制造机会的借口离开,宫田和真纪度过了有点小尴尬却还算愉快的晚餐时光。
两个人聊起被前男女友抛弃的过去,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情愫。
真纪错过末班车,答应去宫田家睡觉(仅仅是过夜)。
在宫田家中,两个人聊了很多关于前任的事,两个人的感情再次升温,本来看到这里,应该是个不错的情感故事。
直到前女友阿美突然上门,故事开始变得狗血,真纪表示要离开就马上走了,宫田跟阿美说清楚了就追了出去。
宫田辛辛苦苦追了一路,终于追上真纪想要电话,真纪纠结了半天终于给了电话。
宫田高兴得跳起了舞,配合欢快的背景乐,一切都显得十分美好。
第一个故事结束。
然而,此处应有提示:一切并不如我们所看到的那么表面。
第二个故事:神田和阿美
神田经营一家侦探事务所,有一天阿美找上门来,请他帮忙。
阿美是宫田的前女友,神田作为宫田的好朋友调查了阿美,发现阿美是个女骗子,有很多前科,对她没有好印象,加上阿美是现任黑社会老大的女人,神田不想招惹她。
但阿美表示她偷拿了黑社会老大2000万,想要跑路,但护照在宫田那里,希望神田帮忙拿出来并答应给他100万。
神田答应了,但是他告诉阿美黑社会不是好惹的,要阿美把钱还回去。
神田和阿美偷摸到了宫田家拿到了护照,却发现宫田回家了,于是神田打电话叫宫田出来吃饭,顺利的把宫田骗出了家里。
神田和阿美都达到目的出来,阿美对神田说,他是为了钱才做这一切,而神田说如果我是你,我会自杀。
言下之意是指一直做骗子的阿美是不懂人与人的友情的。
接下来神田去赴和宫田的约,正对应开始真纪一个人吃饭那里!
如此故事便衔接上了,也揭开了真相一角。
神田偷摸把钱给黑社会的公司还回去。
因为阿美偷钱又留下了电话的线索,被黑社会老大的手下抓住,被脱光了上衣抓到了车上去见黑社会老大。
此时宫田来电话,电话内容正对应了第一个故事里宫田问神田为什么离开。
黑社会老大出现,阿美也被抓来,老大一番自白,提到了面子的问题,看似是因为偷钱没了面子,而实际上却非如此。
老大看中了神田作为侦探的才华,轻而易举的让神田以后为他做事。
阿美把神田拿的以为全是黑社会老大的钱的箱子换成了内衣,以为自己把钱都放在宫田那里就安全了,却意外被黑社会老大抓住,老大还从神田那的调查记录里查到了阿美是个有多个户头的女骗子。
神田马上去找宫田,宫田却已经按照神田之前说的把阿美的东西全部扔掉了。
神田坐在车里后悔不迭。
故事到这里或许就是结束。
然而,看惯了套路也应该想到,并不会这么结束。
第三个故事:黑社会老大的自白
一开始就是黑社会老大的自白,现在黑社会也很难做,经济太困难,一番费用账目算下来,每个月自己只能收入100万,但黑社会都是要面子的(呼应前面),为了下属的忠心,还有面子等问题,老大也不得不装逼,用假钱来糊弄人。
阿美看到2000万的假钱,起了心思,全部偷走。
老大发现了,内心却因为里面全是假钱而心虚,又出于面子不能让人知道,只好自己去找。
无意中看到神田送回来的钱的箱子,发现里面全是内衣以及神田的名片。
老大打给阿美,阿美栽赃给神田,老大怕被人发现,自己跑到神田家里。
发现神田是个人才。
(对应前面神田对阿美的调查结果)
老大又顺着阿美是宫田前女友的线索找到宫田家,发现了他的2000W假钱,这时宫田和真纪回家(对应第一个故事),老大躲到床下面听到二人对话。
发现真纪趁着一个人在房间里面看到钱居然把钱装进包里。
然后前女友阿美找来宫田家,真纪假装尴尬跑了,宫田追出去(对应第一个故事)。
阿美得意的想拿2000W,却被黑社会老大抓住。
还收了阿美1000W的手续费。
真纪拿走了以为是真钱的假钱,抱着一个人生活的想法,给了宫田一个假的电话号码。
宫田不肯相信是假的,还在打电话。
故事本可以到此结束,然而编剧又玩了一个梗。
真纪最后还是带着钱回来了,遇到了影片一开始要找宫田借房子和小护士约会的同事。
(小护士也是阿美的另一个身份)。
到这里可以说影片真的结束了。
导演内田贤治用荒诞的黑色幽默讲了东京一夜里几个角色围绕着金钱展开的故事,趣味十足。
三个故事每个都可以当成独立的故事看,也可以说当成三个结局,而每个故事里都有看不清楚的人性和真相,真真假假难分辨。
小职员宫田,可以说是影片里最单纯朴实的角色,也是从头到尾被埋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的好人。
侦探神田,爱用小聪明,讲义气,却脑子不够用,还是被利用。
失恋女真纪,看似一贯日片中单纯老实的角色,却隐藏着冷漠自私的内心,如果没有最后的梗,她就会错过宫田这个好男人,然而哪怕她最后找回去了,导演的留白之下,也留下了一个悬念的结局。
骗子女阿美,大概是里面最有钱的角色了,骗了很多人,唯独没有骗宫田的钱,或许动了几分真情,最后落得一场空。
黑社会老大,人生大赢家,既收了侦探神田,又获得了阿美的1000W收入,唯一从头到尾看到一切真相的人。
然而,还有没有他不知道的后续也未可知。
在这样一个小格局的故事里,每个角色都是他人生活中的配角,他们看到了生活的一部分,却远不是生活的真相。
也许生活本来就没有唯一的真相,每个人露出了都只是一部分的自我,看得见的是质朴,看不见的是阴暗。
但为了让生活轻松一点,是不是当个老实质朴的宫田或许更好呢?
因为片名叫《遇人不熟》,原本以为是像《一夜台北》那样的爱情片,表现一夜间男女的纯爱的。
结果看完后才意识到,开始20分钟完全被骗了,原来这是部这么有意思的片子呀,好久没见过这么有趣片了。
现在才意识到片名为什么叫《遇人不熟》了,原来表现的思想是这个呀,唉,人心呀!!!!!!!
有点《疯狂石头》《疯狂塞车》《两只大汗枪》的意思,但和这三者还有一些不同。
看完结局后才发现陌生人都不值得信赖。
其实本身故事并不复杂,只是导演的拍摄手法。
分别从不同主人功视角各自演绎了一遍,后来发现结局出乎我意料。
为什么最后黑社会占了大便宜那,善良的男主角又得到了一次失望吗?
Japan, 2004, 35mm, Colour, 98min 2005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 2005韩国光州电影节闭幕片 2005法国作家协会“最优秀剧本奖” 2005德国影评人大奖 …… 前几天还有人问黑泽明的《罗生门》为什么伟大,众人解释了番。
昨天看了部和它有某些关联的影片,当然,出于良好习惯我看《A Stranger Of Mine》之前没有看任何介绍,本以为是个马马虎虎的日本片就可以,于是它来的当然是惊喜意外——比萨布的《不幸运英雄》要好多了,比痞子的,这个不好说。
毕竟这是导演内田贤治的第一部长片,没有大明星,没有什么噱头,更称不上什么野心,自然也不会为难普通观众。
扯这些是为了让大家有平和的心态,也许某一天你也在无意中开始看这部影片。
《A Stranger Of Mine》也是近期为数不多没让我去留意片长的电影,后部分悬念解得那个叫爽,看得既开心又玩味。
之前一部日本电影《姑获鸟之夏》要不是堤真一的台词功力够强,我肯定忍受不了那种抖包袱的缓慢和虚张声势的氛围制造。
一开始刚打算沉浸在女主角的悲伤中,“一个人生活下去,一个人……”,带着失落情绪的独白很熟悉又一下子想不起来哪里见过(村上?
),事实上自己也还算容易进入情境,我当然以为是一个伤心女子遇见好心男人的离奇故事,做些小文章,不至于太乏味就满足了。
还在想这男主角怎么一脸扭扭捏捏的衰相,但一切很快被喜剧成分冲淡,影片的脉络也逐渐清晰。
影片属于渐入佳境的那种,令你产生一个又一个的“原来如此”,当然前提是你要认真看完。
配乐常是戛然而止的钢琴声,很适合打断观众平稳的情绪。
《A Stranger Of Mine》总的说来结构巧妙,剧本出色,黑色幽默非常多,既包含幽默又不失讽刺。
它最巧妙的地方是掩藏在平常生活中间,对于这一夜的另一面,当事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真实与虚假,荒诞与造作,在影片里都显得情趣十足,说来还真是有点感慨。
结局也算留了一个希望尚在,或者又是一段误会的开始。
最后,如果中国导演真的不知道怎么拍电影或者喜欢晦涩闷骚,先找个好剧本出来。
先这些吧,说太多就没意思了。
我想杀了我。
纯粹特么神经病一个。
电脑都关了爬床上开始学习了,脑子里因为突然萌起了一个写影后感的想法以后,就几秒钟的事,就消失不去了,赶不走了!!!
老对自己说不写不好吧,写一下纪念一下吧,写完就可以真正无牵挂的投入备考了,你看那个结尾的画面多有感觉阿,多有人情味多美好阿 ····诸如此类,我肯定有精神分裂。
于是纠结了几乎十分钟,才整理了一个词语解释就败下阵,收好书开电脑进行我脑子里另一个我所谓的写完这个就可以真正无牵挂的忘记他的个人论影评。。
好吧,今晚是不学习了那我有大把时间去写这个傻逼日记式观后感。
开始很有感,真纪说的那几句话,我记得关于什么一个人活下去什么,暗想会喜欢这个电影。
到宫田拿到电话号码在马路上手舞足蹈之前我是很喜欢这个电影的。
但最后有段无感了,直到——————————操,说这些好没劲。
虽然记叙手法很喜欢,其实现在对于我的印象,我只想说最后的最后结尾的画面,那个男人一脸不解,真纪一脸——改用什么词形容,想不到,无措?
不太切贴,想不到。
看到这个画面我是很想笑阿,心里又有点温暖。
然后好吧其实当时没想,是我趴在床上开始学习的时候一直反复在脑子里让自己想宫田打开门以后的场景还有他们以后会恋爱吧,然后结婚,一起坐着摇椅慢慢摇。
肯定会相伴到老的,然后我就想生活还是美好的阿。
这是我特么又开电脑放弃学习写文字的意义。
就是告诉自己还要好好的乐观的活下去,如他希望的?
乱了。
我记得那会大脑告诉我一会写的时候多写关于他。
什么跟什么阿混乱了擦。
ok好像是这样的。
现在日记也荒废了,趁影评的机会好好写一下吧关于他的,然后就去真正的追赶朝阳去(说的好听,不可能的你放心吧)。
哦我又想起还要说的是,看了开头那些后,我有个臭毛病总爱看电影的时候又去干些别的,看到20多分钟后吧,我去搜宫田扮演者,因为我实在不太希望他是主人公因为他不仅不好看(不好看还可以原谅)重要的是他给人的感觉不好阿,有点猥琐。
豆瓣上只有他的一张照片,多看了几眼然后电影里听到真纪说他優しい,我突然觉得这个男人看着不难看了,并且性感起来。
于是给章鱼看他说不爱这种风格。
我说我也不爱但是感觉真的很温柔阿我对温柔男无抵抗力他说我是对所有男人都没抵抗力。
至此这个日记的名字出现,我对你就有抵抗力。。
嗯有个意念要表达,我不是对所有男人都没有抵抗力啊啊。
下面说失恋。
好好写写,我怀疑是因为一直没有记叙下所以到现在还这样折腾念念不忘--。
至少不能很正常的一点点释怀。
从我这方面说,我把它定义在17号好啦。
这样完全是四个月,吉祥。
迄今为止特么最长的恋爱记录,真jb长阿。
擦我都不知道写什么阿。
去杭州现在想想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虽然还不够疯狂(有点遗憾)但至少有点像样的让我的失恋不再默默无闻而有纪念的可以想的起来的理由了。
每次生命的低谷去做件没有理智的疯狂事是非常棒的。
所以虽然去杭州在抚慰失恋的方面意义不大但是必须的。
这样写要写到明天了。
我发现已经没有想写的欲望了。
欲望来的快去的也猛阿,我要怎么结尾阿请大脑里那个傻逼出来告诉我。
那么不知不觉已经一个多月了诶。
虽然最近一次联系他还在最近。。
这个事让我想起一次都想骂自己没出息。
所以这次是抱定不联系了。
有时候也会想做个朋友也不错阿,像当初刚认识的那样。
仔细想想行不通,只要有联系我永远会牵挂想着滚回来上那个死扣扣去找他说话(虽然不联系了也依然这样想)。
他一直希望我自私阿,像凌轩那样为了考研不想别的。
有时候也会想他这是不是招 阿,一个计谋。
说那些狠话来让我死心。
但马上又会想那些狠话,然后命令自己不要做梦。
跟他确实想拍电影,但是还不至于这样惊心动魄吧,我何德何能我算个什么东西。
说了好几次不去纠结啦不悲春伤秋啦赶紧追赶朝阳去,都是P.。
我理解自己,虽然骂。
但是我说不恋爱了,上帝作证。
我现在,到现在并且我想会一直持续下去,真的是没有这个心了。
他说的我也不否认,以后还会遇到别的。
但是比他还好的!!!!
我现在没办法相信。
特么可能存在么?
我还是会常常回味他的那些好和说了狠话后的偶尔流露出的在乎我。
告诉自己他还真在喜欢我。
也许这真是真的,但是能怎样阿!!!!
肯定是没有回去的路了。
只能狠心!!!
逼自己,心再疼还能多疼,疼到尽头就すむ。
再难受能胜过死么。
好死不如烂活着。
不过话说这段日子真是够苦逼。
看到重庆,成都,四川,火锅,泽 ,润,陈,橘子,当初一起听得歌,龟梨,······数不清的东西,都逼着我想起他。
算了这是失恋必经路吧也不是我一个人。
想想恋爱真的恐怖阿,如果要分手。
可是你想,如果你们不分手,即使不分手,总有一天他会死去,如果他死在你之前,那是种多么无敌的痛?
你一个人过没有他的生活,前提是你有那么多你们一起生活的记忆。
太折磨人了。
这样想一辈子一个人的想法都有。
但是我这种脆弱的人一个人一辈子又实在有点不可能。
所以不一棒子打死我承认我可能还会傻逼似的恋爱吧。
诶我不能为他保持一辈子了。
但是近期绝对不会!!!
妈的我要休养几年。
网恋什么的,我要是再动心就直接让我死,我是说真的。
我是想为他保留点什么的,让他去做唯一。
比如不再录歌啦,不再给人听自己的歌,还有什么来着······等,不再做这些。
那么他就是我曾经的一个唯一了,我是这样想。
前几天万般想联系他,这几天好点了。
每次想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人家都讨厌你拉你还死皮赖脸什么,效果还不错。
昨晚睡前看一个人签名是如今虽然没有你我还是我自己。
然后到早晨,上午,脑子里一直放这首歌。
中午回来下下来重复。
然后晚点开始想听领悟。
下午又想听ありがとう,就是这一天早中晚正好上演了一个失恋三部曲是吧。
以后可以作为一个系列重复听。
写了个屁阿。。
我该怎么结尾。。
哦,有个习惯怎么也改不了阿,看到好的东西就想跟他分享。
估计这是引诱我总想联系他的一个重因。
没有解决的办法,慢慢熬吧。
政治上近代中国史总提到重庆,最近苦逼了,甚至想骂蒋你特么当年非躲到重庆干嘛。
————我无理取闹了。
没什么要写的了吧,反正想起来再补上。
当是由从失恋迈出到向着新生活努力的开端吧。
最好不间断补写有本事最后搞本书出来阿你特么的。
好了回到电影的结尾那个画面。
你看你得相信,生活总还是可以美好些的,你得相信。
总之就这样了,他在那里好好的活。
我在这里过自己的苦逼——在苦逼万一万一酝酿着小幸运呢,虽然说被爱是奢侈的幸福。
要说他向刘打听我,两个原因,或者还在乎我,或者只是缘于过意不去吧。
————我吃饱了撑得想这个?。
外表丑陋内心善良的主角啊,真是太蠢了。
女人最关心的首先是钱和外表,其他的什么内心世界都可以放在第三位,甚至可以忽略。
就拿无家可归的真紀来说吧,邀请他吃饭的是主角的朋友(比主角帅),如果是主角邀请她,她不一定接受。
主角好心收留了她,给她住处,她却拿了别人房里的2000万开溜大吉。
主角狂奔几百米烂下TAXI只是想要对方一个手机,结果还是在司机逼迫下真紀才给他留了电话...什么人性啊...
本片挾著日本版《危險人物》與《兇心人》的宣傳口碑直擊香港市場,結果總算不過不失,沒有太多驚喜。
比起《兇心人》和《無可挽回》規律地逐格回塑,本片的敘事手法較像古惑的《危險人物》,以不同角色的支線分段,逐步拚湊出故事的全貌。
故事圍繞著單純上班男、偵探、離家出走的新娘子、女騙徙和黑社會老大五人。
其中以女騙徙阿美為核心,各人都因著她的緣故直接或間接地牽扯到這一夜間的糾葛當中。
乍看之下,以拼湊手法展述劇情的本片具有環環相扣的緊密結構,而通過精準的分場,編導又有效地操控了觀眾在一條有趣的路線底下被循循善誘的帶到各個情節細部當中。
同時,除了在展現故事過程的多面性中給予觀眾砌拼圖的快感外,值得一讚的是編導在各個場面調度中不忘滲入切合情況的幽默,使電影的整體可觀性更高。
然而,被甜美的外層包裹著的卻是空洞無題的故事。
編導可說完全放棄了拼圖完成後的魅力,使觀眾於經驗了砌圖的樂趣後,有如本片各人的結局並沒展述一樣,失去了一個投注的終點。
還有編導過份在意於把玩事件的交疊,令劇本由始至終被事件主導,而忽略了人物的描寫,使他們一個個如編導手底下的玩偶,毫無叫人投入的魅力,因為他們不過是沒有靈魂的移動道具罷了。
總括而言,本片沒有如《危險人物》一般具荒誕的顛覆性和叫人永誌難忘的電影角色,縱然在多面性的事件中或具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巧妙性,但交出的總體效果始終難望經典的項背,而僅止於入口即溶的小趣味劇場。
本文刊自個人網站:法蘭.奇談http://chanvinci.wordpress.com/2006/01/06/%e3%80%8a%e9%81%87%e4%ba%ba%e4%b8%8d%e7%86%9f%e3%80%8b%ef%bc%9a%e5%85%a5%e5%8f%a3%e5%8d%b3%e6%ba%b6%e7%9a%84%e7%8e%a9%e5%91%b3/
最会耍这套结构的大概首推昆汀了吧,但凡看过低俗小说,罪恶之城的人都不会对这种叙事陌生,通过不停的在一个环境大范围内变动主角,一步步揭开悬念和另外一种眼光才能见到的事物。
可惜的是本人对暴力片并不热衷,尤其他俗套的杀死比尔更让我恶心几晚,好彩遇上了这部片子,很好。
故事很简单,没多大的感人肺腑,但悬念铺设的很好,对白也蛮幽默,在多主角带动下逐渐拨开雨雾,发现真相,虽说夹杂着黑帮与侦探之流的黑色元素,然而黑帮不像黑帮,侦探也不像侦探,更似一家人的温暖(不知我是否有些变态)。
另外在影片中,痴情男对两个女人的感情也有推敲之处,他算是整个影片中唯一单纯无辜的人物,却先后被两个女人背叛,虽说最后的结局还好,但对待女人并非养狗种花那么简单,你对她好,她却不一定对你好,因此在看完影片之后对“理解万岁”更多了一层了解与理解。
最后我想再提一下所谓的环状结构,相信最初导演的出发点应该是:我们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在别人的生活中,我们只是小小配角,甚至只是路人乙罢了(想起低俗小说中屈伏塔刚露了个脸就被一枪崩掉,残念。。。
)。
知道《遇人不熟》是看完《两杆大烟枪》之后,很想看类似的黑色幽默电影,在豆瓣不知哪个豆列里就看到这部影片的推荐了。
当时在学校的内部网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甚为遗憾,没想到优酷网就有,怨念了很久的电影今天终于一尝夙愿。
因为有瞥到一点点影评,所以很耐心地等到影片最后。
当然对于这样一部有反转剧情的黑色幽默电影,我不会看透露剧情的影评,只是期待结尾真的能给我重重一击。
相比中国电影的前一分钟就恨不得把结局都告诉你的拍片原则,这类影片才是业界良心啊!
总而言之,我耐心地看完前面很boring的宫田视角部分,这部分是典型的日本中年宅男的感觉,窝窝囊囊的,不好意思拒绝同事借公寓的请求,被同居一个星期的女友甩,不善交际,外貌也不行,瘦瘦小小的一看就很呆。
但是很善良,乐天派,朋友神田不止一次说他讲话像高中生,天真!
虽然很老套,但为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反转,忍了!
进入到神田视角之后,影片开始有意思起来,原来把宫田甩了的女友阿美是个职业骗子。
(我就说怎么会有女生主动追宫田嘛,这不科学!
)她偷了黑社会老大的两千万现钞,找身为私人侦探的神田帮忙脱身。
剧情急转直下!
中间的重叠反转就不剧透了。
重点是来到了黑社会老大浅井的视角,黑色幽默才真正开始了。
浅井一开口念旁白,就是在抱怨 经济不景气,黑社会也不好做,每天都有大笔开支,啥场地费啦,兄弟们的伙食费啦,巴拉巴拉的,每个月剩下的盈利只有十几万(女骗子阿美的收入都比他多)。
老大要面子,手里没钱连兄弟都不会跟着他干的道理他也懂,于是就有了两千万一叠叠捆好的现钞,额,就是那种只有上下两张是真钞的一捆捆的钱,放在保险柜里,老大在手下A进来时就往保险柜里装钱,在手下B进来时,就把钱从保险柜里往手提箱里装。
总之,老大那种有钱人的自信、摆阔装的有模有样,兄弟们也都死心塌地跟着他,终于在新情人也就是职业骗子阿美手底下着了道——阿美狡猾地偷走了这两千万现金。
老大很紧张,急着找回阿美,当然不是为这钱了,而是这假钞的事情决不能在手下面前暴露!
哈哈哈,这绝对是我见过最喜感的黑道老大了。
唉,人艰不拆啊,导演。
老大追钱要紧,阿美藏钱,中间各种误打误撞,愣是没人发现这钱是假的。
这一夜注定是惊心动魄的一夜,但这种心惊老好人宫田是一点儿也不知情。
被他捡回来的真纪,拿走了那两千万,绝对是只看开头被无聊吓跑的人想象不到的。
但结尾字幕刚冒出就关了视频的人也不知道的是,马上字幕下落,剧情go on,第二天,真纪又回来了,抱着钱按宫田家的门铃,与此同时,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也找到了宫田家,看了看真纪,一起等着里面的人开门。
宫田不知道是不是在家,电影就停在了这里。
尼玛,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根本不记得这男人是谁了,怎么会突然在这里出现!!
倒回去看前面才发现,这男的不就是向宫田借房子约会的同事么?!!!
而这个同事约会的对象啥二十四岁的小护士,没错就是女骗子阿美啊!!!
结尾再给尼玛来个峰回路转!!!
到最后一秒还被导演给摆了一道!!!
我终于笑了出来。。。
黑色幽默不是让你哈哈大笑,而是会心一笑。
||||我也不知道怎么写了篇和我原来构思的完全不一样的影评,好多东西想分享,最后成了故事简介!
总而言之,我喜欢这类影片,但是这部片子不比《两杆大烟枪》的地方在于前面三分之二都太平淡了,虽然能后后面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但总体还是不够抓人眼球。
更精彩的电影是分分钟让你挪不开眼睛,又给你出乎意料的结果。
当然内田导演新人处女作能做到这种程度也很不容易啦突然发现,导演的处女作很能体现导演的情怀和功力。
《两杆大烟枪》也是盖里奇的处女作,后来的作品也一直在延续这种风格,但是后来的片子无出其右了(个人感觉)。
但是因为是处女作,资源和资金都不足,请不起名演员,导演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因此在技巧、结构上做精、做巧,如此才做出好电影
在我看过的所有喜剧片里,尤其是日本喜剧片里,这部不是最出彩的。
论时间线的运用,它不及《疯狂的石头》;论人物关系之错综复杂,它不及《有顶天大饭店》;论黑社会题材的搞笑运用,它甚至不及《魔幻时刻》,所以有的时候觉得这部片子的宣传语就像是以上三部煮成了一锅粥。
不过不算味道太差的一锅粥。
起码喝完我还觉得心情不错,时间花得挺值。
整部影片的灵魂,可能就在“倒带”的运用上。
导演先把生活中怪异,bizarre的细节放大了演,然后又rewind回去向局外人的我们解释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不自然”。
就连影片结尾,“cast”的字样出现时,大概从椅子上弹起来,一边叫着“诶?
”,一边开始思索究竟这么个莫名无厘头没头没脑又十分黑暗悲观的结局是何用意的看客,不只我一个吧。
然后导演很任性化地,孩子气地,幽默地,倒带回去,给了我们希望。
细细算起来,可能影片集中只讲了入夜到第二天凌晨这么数小时的故事,但是正是这种高浓度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才让人觉得充满戏剧性。
有点吐槽,有点小幽默,但还有点对人性的体恤。
在片中,所有人都心怀鬼胎的时候,只有老好人的时间没有被倒带,可以说,他是唯一一个在时间的流水中顺行而过的人。
unruffled and unpreturbed。
他的心里,满是希望。
有的时候,觉得托尔斯泰说的真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用在电影手法上也基本行得通吧。
喜剧里通常都有一个环“出错了”,就是这个环,让人在看后联想起来,才觉得有趣,余味无穷。
《疯狂的石头》里是一块假翡翠,《魔幻时刻》临时找来一个演员在黑社会面前假扮杀手,《有顶天饭店》松隆子饰演的角色临时被误认为情妇,而酒店经理更是为撑面子谎称自己是获奖人……而在这部片子里,是那厚厚几叠“徒有其表”的钞票。
人们之所以会笑,是因为“无知”与“徒劳”的结合。
正是因为我们知道,所以才反衬出戏中人的“无知”,而他们在“无知”的心态下做出各种努力的争夺,殊不知在观者眼里,皆是“徒劳”。
喜剧的精髓,说是“荒诞”也不一定。
当“徒劳”只是个人行为时,我们说它可笑;当“徒劳”被折射到大时代的背景下后,我们说它可悲,可泣。
这一切,也全看影片核心思想的把握了。
还不错的一部片子。
不过还是单薄了点儿啊。
戛纳最佳影片???????????oh my god我承认我对电影的鉴赏力还需加强
许多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因为偶然的事件联系在了一起,多条线索并进,匠心独具的剧情,笑料百出,再加上某些小温馨和出人意料的结局,不由得让人想到彭浩翔和宁浩...毫无疑问,当年看到的一部好片子
对白还行。
遇到这样的好剧本我也只能打五星了。推荐给喜欢昆汀、盖·里奇的多线叙事结构党们。
真奇妙~
常见的技巧和形式,挺有意思的小品。
无感
3.5
一般有趣,字幕翻译的什么玩意儿。
有陣子是很迷這種結構的片子啦
又是这种打乱时间顺序的,多重视角,三段式的风格界限更明显,第一段如纯爱,第二段偏黑帮犯罪,第三段则黑色幽默。几个人物的性格也更饱满且可信。结尾还是个有趣的开放式结局让人回味。
但愿他永远不知道其中的曲折
内田贤治的片一定要追
情节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但也就这么多,人物动机漂浮不定,任导演摆布,可惜也不好笑
小片就该这么玩儿。
毛的个毛
故事结构是很有意思,人物的动作也很有趣,但是个人来说不是很喜欢整体的镜头风格~
还真是出自《放学后》导演之手...
喜欢这种剧本,人物故事都很不错。不过最后的部分个人反而觉得有些画蛇添足,停在伪装字幕前的句点我会更喜欢,毕竟那也是开放的结局。
可爱的黑社会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