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先后有超过1.7万名华工参与修筑连贯加拿大东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其中4000多人客死异乡。
虽然中国劳工为建设铁路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1885年铁路竣工后,在敲入最后一颗道钉的庆功仪式上,却找不到一个华人的身影。
不仅如此,加政府还通过华人移民法(Chinese Immigration Act of 1885)向所有进入加拿大的华人徵收人头税。
其用意在阻扰低层华人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完工后继续向加拿大移民,但加拿大仍欢迎负担得起人头税的华人富商移民。
在发觉人头税并不能有効扼止华人移民之后,加拿大政府将税额在1900年和1903年分别增加。
从那时起至1923年,华人移民每人入境必须缴纳“人头税”,数目从50加元一直涨到500加元,这相当于当时一名华工两年的薪水。
据统计,在1885年到1923年的近40年间,加政府共向8.1万名中国移民征收了总计2300多万加元的人头税。
在1923年至1947年期间,当时的加政府又通过实施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入境。
120年后的2006年6月22日下午3点,加拿大联邦政府总理斯蒂芬.哈珀通过电视直播,用夹生的广东话念出“加拿大道歉”五个字。
哈珀在议会发表声明:“代表加拿大人民和政府,我们为‘人头税’向加拿大华人致以完全的道歉,也对随后发生的排华问题表达最深的遗憾。
”哈珀表示,“道歉不仅仅是完成今天的一项责任,更重要的是希望与那些曾经饱受痛苦磨难的华裔家庭,以及为这个伟大的国家持续做出巨大贡献的更广泛的华裔社区达成和解。
” 哈珀接着说,“在太平洋铁路完工的那一刻,加拿大就背弃了华工。
我们感觉到有必要纠正这个历史性的错误。
因为纠正是正确的决定,代表了加拿大精神的核心特点。
” 哈珀高度评价了华人的历史贡献。
他指出,“如果没有当年华工的贡献,加拿大就不会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他补充说,中国移民是加拿大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工程——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重要建设者。
加议会三大反对党自由党、魁北克政团和新民主党党领也先后致辞,并一致支持政府的道歉声明。
在随后举行的主题为“承认、道歉、平反”的仪式上,加政府祖裔部部长小田宣布了一揽子平反计划,其中包括向在世的仅仅30个“人头税”纳税人和遗孀做出“象征性的支付”,补偿金额确定为每人二万加元,“人头税”苦主后人没有被列入补偿对象中。
其实看这部电影多少有些鬼使神差。
前几天,我无意间想起了孙俪很早以前的一期访谈,访谈的内容已经记不得了,但在访谈过程她提到了一本写真,叫做《男孩100天》,是一部电影拍摄过程中所记录的点点滴滴的写真,没有对外发售,这部电影就是《金山》。
百度看了介绍,觉得这样应该是一部很枯燥的电影,因为讲述的是华工漂洋到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修铁路的故事,但是孙俪演的,就看看吧。
影片时长接近3小时,或许是加入小虎和詹姆斯的感情戏的缘故,故事并不沉闷。
也把鬼佬管理华人的模式想象的很不人道,就像《中华英雄》那里的一样,会拿枪指着工人,并且会克扣工钱,但实际并没有,感觉西方人还是多少讲点儿理的。
让我感伤的是这样的场景,詹姆斯拒绝了千金小姐梅勒妮,想要和使之深深着迷的小虎在一起,小虎拒绝说,“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也不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故事的最后他们紧紧拥抱,彼此看着对方,眼神中写满了落寞与无奈,但没有眼泪,火车的汽笛呼啸着渐渐远去。。。
看着是有些伤感,但或许这将是最好的选择,感觉女人在这样的情况面前往往比男人清醒得多。
ps。
孙俪的演技真是太。。。
印象最深的台词就是“许愿要小心,孩子,因为可能会实现哦!
”
生活那么的艰辛,本没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
并不是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
我们只能说去珍惜眼前和当下的美好。
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都不太一样,我只希望我在乎我爱的人能平安健康。
大家都快乐和睦。
可能最简单的也就是最幸福的时候吧。
🐒 看完这个电影的最后一点我不由想起断背山最后片段,一直看着那件衬衫。
有一句话在电影中一直出现,炸药不是在于它的多少,而是在于它的位置摆放
这应该就是严歌苓所说的中国第一代移民,1881年。
那些个被战争迫害过的中国穷苦百姓,家破人亡,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疲惫的苟延残踹。
被大环境所胁迫,绝望中潦倒窘迫的国民怀揣着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对美好钱程的憧憬,踏上了谜一样期待紧张的征程。
那是一条永不归路,凶险肆虐,连狰狞凶残的厉鬼也不敢染指的恐怖地带,但是对于这样一批灰头垢面,眼神迷离,脸庞迷茫,被战争践踏,尊严尽失的,像老鼠一样在磅礴大雨下瑟缩身躯的蛮民,似乎遥远天边燃烧着火焰的金山上有着某种力量在牵引着他们忘掉恐惧,驱使他们前仆后继,哪管变成只能在异国他乡随风游荡的孤魂野鬼。
我喜欢这样的故事,孕育着沧桑,落魄,凄美,萧索的韵味。
乱世中的爱情,阔少爷,被宠坏了的花花公子看上穷苦的假小子,异国情调的,留着长辫子的中国近代清民和穿着大篷裙,礼服蝴蝶领结的洋人。
悱恻缠绵,轰轰烈烈。
随着捻子一次次的点燃,燃烧出浪漫的火焰, 那是爱情的烈焰,熊熊赤光闪耀,照亮转瞬即逝的天堂。
PS 想想这么完美Luke MacFarlane,还真的是个GAY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日趋广泛,电影这个独特的产品,世界一体化将是它必然发展的趋势,合拍片的数量会日益增多,但是像《金山》这种合拍片,希望还是越来越少的好。。。
它完全颠倒了历史,将一段非常惨痛的劳工血泪史硬是整成了一部爱情加家族创业的作品,其中也有中国工人死亡的镜头,可都只是简单带过,甚至变成男主同他父亲或者和极少数几个作为反派出现的小角色之间的思想斗争所点缀的情节,而且很快会淡然处之,里面的中国人也好像完全可以毫无感觉一样,仅仅几句抱怨而已。。。
影片BUG太多,到香港招工人,居然用一天一加币作为宣传口号,那时候普通人知道一加币是多少钱吗?
甚至知道加币是不是钱都值得怀疑;还有香港人都不说粤语,全说普通话;然后英语流利的中国老百姓简直随便一抓一大堆,看来那时的全民普及英语教育都比现在要好得多;很让人生气的是,那时老外在中国找廉价劳工是那样单枪匹马,还到处像是求爹爹告奶奶一样的找吗?
明明全是和地方政府勾结,一大批一大批哄去送死,这在很多历史故事中已经有了记载,本片在这里又一次严重的颠倒黑白。。。
孙俪在片子主动献身老外帅哥就不想说了,明明一开始就看到对方有女朋友,自己主动充当了小三还在那装什么装,见不得这样的,千万别说一开始那两个老外只是普通朋友打招呼似的在亲着玩;至于孙俪的演技,更是生硬,章子怡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了的。。。
整个影片配乐比较凄美达到了想要表达的中国劳工在国外的悲惨生活,看到电影结尾讲述了每一英里就有三位中国工人献出生命,但不足之处鄙人感觉中国人的凄惨生活却没有表现的淋漓尽致,唯独吴开等人的墓碑、王马在悬崖放炸药的精神恍惚才使人想起此影片的所要表达的意义。
很喜欢胡导的影片配乐 。
愿死去的同胞安息!
《金山》《白鹤功夫传》,这2部电影都是加拿大制作拍摄的;都是有关中国的电影,都是有关过去20世纪初的中国现状的电影。
这是加拿大对中国社会的记忆,这是中国留给世界的印象记痕。
不可磨灭。
Iron Road,中文名是金山,也就是金山阿伯的金山。
那时中国人给美国做劳力,卖猪仔。
旧金山如今成了华人的聚居城市,那时只是中国被到达美国的港口。
Iron Road,真的是很坚硬,很难推进的钢铁一般的铁路。
在修路的过程当中,平均每一英里死掉3个中国人。
可见修路的困难。
之前我对华人导演的电影彻底失望,从JOHN WOO导演的《赤壁》电视剧就知道了。
为什么说是电视剧呢。
因为又长又臭,尤其是片中对白令人恶顶!
《赤壁》中的对白完全是现在白话,叶锦添真的是“野敢添”,什么服饰、道具都敢添加到电影当中,完全不考虑当时的历史实况。
但是《金山》片中的道具就用得很到位,从服装、梁家辉的账本、木制小推车,完全让你以为是处于当时的历史时刻。
有时是在中国大陆过年造炮仗的场景,真够真实。
《白鹤功夫传》,分上下集。
这是老外对中国社会,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功夫的理解,虽然有很多地方纯粹是老外的观感,但是真实的部分却是比中国导演拍摄得还要真实。
片中演员有时候说普通话,虽然他们连1500元和3万元那个数额更大都还没有弄清楚,但是这些演员就是要说中国话,为了真实的需要。
放眼世界,我们整天讨论我们这个小池塘的张小鱼,陈小鱼,冯小鱼,贾小鱼,宁小鱼(这是很有商业潜力的小鱼,以后可能就是一个标杆)的时候,其实,外面还有很多大鱼,鲨鱼甚至鲸鱼!
像好莱坞的多数电影一样,一般讲述一个宏大的历史故事,都要将爱情作为电影的最重要部分,男女主人公纠缠的爱情也因为乱世而显得更为动人,至于时间与事件那都是烘托悲情爱情的必要元素罢了,如《泰坦尼克号》,如《珍珠港》,而观众也乐得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唏嘘感慨时顺便普及一下历史知识。
电影《金山》虽然不是好莱坞影片,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中国与加拿大合拍,为了走国际大片路线的缘故,所以也采用了这个套路。
影片用近三个小时讲述一个多世纪前华工修建横贯加拿大东西部的太平洋铁路的故事。
当然,既然是套路,那么由孙俪扮演的华工小虎与铁路修筑老板的洋儿子的异国恋或者更应该是影片的重点。
影片的故事是架构在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是加拿大的一级铁路之一,它贯穿加拿大的东西部,在自治领建立之初的一个时代里,既是整个加拿大西部开拓和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又是对抗美国扩张势力。
当年资本家修筑这段铁路为了追求利润和节省成本,于是大量的从中国招收劳工,从1881-1885年间,先后有超过15,700名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其中4,000多人客死异乡。
后来有人说,那段铁路每推进一英里,就埋下三个中国人的尸骨。
可以说在太平洋铁路的枕木下睡着无数华工的尸骨。
而影片中卢克·马可法莱恩扮演的铁路修筑商老板的儿子詹姆斯也正是这样被资本家老爸委派到了中国的香港并在香港遇见了由孙俪扮演的女扮男装的小虎。
从电影的取材到电影的时长,这或许都应该像是一部史诗片该有的组成元素。
而影片由中国和加拿大合作拍摄,演员既有梁家辉与彼得·奥图尔这样的老戏骨也有孙俪与卢克·马可法莱恩这样的优秀青年演员,按理说,这确实应该是一部值得看并且有看头的电影,只是,花了近三个小时看完电影却显得有些失望,或者是原本的期待太高了点。
老实说当镜头转向香港的那一瞬间,我有些惊讶,我没有想到一个香港导演眼中188几年的香港那么不像一个鱼村,倒是更像一个江南水镇,青石板路与高达的院墙找不到多少南粤风情。
而街上香港人居然个个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女扮男装的小虎的英文也着实让我感慨,从高中到大学学了这么多年英文还不如帮一个老外洗几天衣服学的英文更来的正宗,而小虎鞭炮厂的师傅更像是一个能预知未来的得道高人,红包里的那张字条让人无需太过多想就能猜到剧情的发展。
或者,或者,这些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小虎如何为了寻找在金山的父亲做了修铁路负债累累的铁路修筑商老板的儿子詹姆斯的翻译,并召集了一批说着普通话的穷香港人去了金山打工,然后自己还情窦初开与与詹姆斯产生了爱情,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见证了那段华工血泪史。
我得说,演员们的表演确实都很出色,影片的戏剧冲突也接连不断,从东方的香港到西方的金山,虽然有那么几次我都看的恍惚了走神了,但是他们的表演又会瞬间把我拉回影片中,华工们面对已知现状的痛苦与麻木,面对未知生活的迷惘都写在了脸上,比起在老照片里看到的那些盘着鞭子的清末中国人,影片中香港与金山的中国人确实更有血有肉。
小虎的人物个性是突出的,孙俪的塑造也是成功的,至少让我深深的记住了这个人物,她的执着、勇敢、坚强与可爱之处。
当镜头一次次的扫过那些竖立在铁路边用一块白木版仅写着名字的坟墓,我觉得有些自己的神经被刺痛了,说实话,我对这些躺在异国铁路旁的尸骨生前的故事更有兴趣,而不是看小虎说着英语与负债洋公子谈着没结果的异国恋。
引用影片结尾的一句话:谨以此片献给那些在修路的过程中死去的人们。
因为《金山》,你们的故事会被那些知道异国枕木下的埋葬华工尸骨的人们会再次回忆起,而那些并不知晓的人们也会从此知道这样一段历史。
虽然,纠结于影片中的总总不合理,但是毕竟这是目前唯一一部讲述华工的血泪史的电影,看了太多歌颂歌舞升平繁华盛世的电影,人们确实需要这样一部讲述惨痛历史电影来冷静的思考。
只是不知道,吴宇森那个已经筹备了N年的同样讲述华人在美国修铁路的《华工血泪史》会是怎样的一部电影,当然,吴宇森拍还是不拍这都是个问题。
那些镜头真是故作声势啊,轰隆隆的一仰火车过去,哗啦啦一俯群山之巅,咚锵锵一摇唐人市集。
再生硬地铺上配乐、生硬地掐掉配乐,让这个片子平面、夸张,充满了喜感。
但这是金山,不是功夫熊猫啊!!!
但是熊猫没得看,女扮男装,gay也没得看。
作为一个花了时间的观众,我什么都没捞到。
唉。
从头到尾说话都太假了。
点炮摊是个什么意思,又跟个没事人似的走了,没本事你惹人家地头蛇干什么,师傅也是大肚量和睿智啊,就未卜先知知道你要搞爆破,话说一个卖炮的整天像专家似的给你提前传授爆破,真是卧虎藏龙。
招工时说的那些话听得我鸡皮疙瘩一身,好歹你也是市井长大的,麻烦你说点接地气的话。
远在国外,双方是同一个村的,竟然不相互拉拢打听,我们国内生活在外地的,要是工作能遇到本省本市的,不知关系能拉得多近,更别提本村的了。
都明明看见人家有女朋友,一直在封建社会生活的你还那么主动,主动完又TM的装,你要搞清你是第三者,还整得你很无辜似的,我严重怀疑你是在湖边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按理说你九岁就变装了,应该也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这样也能惊到你,可见是多么特别!!!
真是女追男隔层纱啊,任你面黄肌瘦黑不溜秋臭气熏天男人样,我马上就可以放弃相处好久的白富美。
你都打听到金山了而且问了那么多人竟然父亲在身边还不知,每次还瞪个死鱼眼像是对仇人似的,再榆木脑袋,好几次事情也应该知道对方是为你好,你就这种死人态度,还不把老爸咒死。
在告密之前,我还真没看出你对别人有多大的威胁,以至于达到要夺命的地步。
人有点聪明,就要被设计暗害,那这样岂不是稍有点智商的工人都得被整死,工伤还要加上暗算,你们到底要不要赶工程。
王马从头到尾都在立flag,但最后没死,导演你是不是把这茬给忘了,这也是本片唯一能算上亮点的地方,大出我意料,看来导演有想法不如没想法时强。
救人也不是那样救的,方法多了,例如你可以抓着绳子被拉上来或放下去,不知为毛要跳下去,就那么急着领便当,这个梗也太老套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一直炸悬崖,而且炸了那么多次,出了那么多事故,你倒是给我炸个东西出来啊,悬崖还是原来的悬崖,连个小坑也没搞出来。
三个小时的电影,我能看完,也是服了,但我更服导演,一个很好的华人血泪史,被你拍成屎了。
我梦想去金山,可金山是否如我想象得值得我去?
看~~~没有结果的爱情
不是本人喜欢的题材,未能震撼我心。
男主角好帅呀。。。。
喷孙俪英语不好的那都是傻逼,华工的英语能J8有多好?不好才TM贴近现实
与维多利亚有关
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忠实地记录了一段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历史过往,在加劳工的苦难历史。不过制作方面没有历史片的质感。儿女情长的打闹像是电视剧
这个电影应该是外国人编剧外国人对小说,明显是在遮掩洋鬼子对华工残酷压迫的罪恶事实。大部分洋人对中国人还是很仁慈对,只是有一小撮坏蛋不好,但主流还是和谐的嘛~~狗屁!但电影还是听好看对,就是有点长,将近三个小时了。
中国境外劳工的血泪史。整篇沉重的基调,穿插了一些小虎的爱情。孙俪的表演很是出彩。
我有铁路情结
男猪脚不错
那个年代的人都喜欢隐藏自己?
for d history, edward boy and d happy endin'
三星半
一直喜欢移民题材的电影。第一次看关于华工的电影,想想这遥远国度的铁路竟然是由无数华人生命换来的心里有些难过。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移民吧,历史让人警醒。小华工和白人老板的故事还挺打动我的
长度不尴不尬,看到后部开始觉得不错了
一直想看的电影,可惜好好的沧桑的小说拍成了爱情片,结果居然还是那姑娘创造了奇迹,其实不算中国片了,还行吧,节奏可以接受,睡觉~
除了跨国亲密戏很尬之外,其他都还不错。梁家辉就是个戏骨。孙俪貌似和老外演情侣磁场很不搭
爱情不像爱情,历史不像历史。这部电影的结局直接想跳过。唉。。。。四不像。。。唯一的惊喜。。孙俪的表演。很好。
看到关于“华工血泪史”的内容想起来上学那会儿曾经看过这么一部电影。那时候的孙俪应该是一心想做好一名电影演员的,否则也不会自讨苦吃去女扮男装出演这么一部拍摄过程及其辛苦的片子,而且梁家辉在里面也贡献了非常精湛的表演,表面看来一切都是前途无量的,可惜这片子后来没过审导致内地无法上映,孙俪之后的电影演员之路也走的颇为不顺,最后“机智”的重回电视圈才获得巨大成功…另外,当时自己应该是从网上下载的那种影展泄露版,看完后还等着内地影院上映后去支持一下,可惜这部据说投资超过2亿人民币还笼络了不少奥斯卡班底的电影终未能与内地观众见面,海外也是草草发行DVD 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