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垣結衣好像不適合這種喲,人物並沒有刻畫出來~電影裡最感人的是森原,小小的個子,自閉的哥哥,無法擁有自己的人生,儘管會希望離開哥哥,還是勇敢肩負這份責任。
別的人讓我感覺有點小尬。
哈哈~本來就是因為音樂才想看的電影。
"不管是什麼理由,能和音樂相遇就是一件美好的事兒"。
我認為音樂對我也是這樣。
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最后大合唱的两部分,尤其是《信》那首歌,听得我起鸡皮了。
之前不是没有看过这部分的剪辑,顶多觉得好听而已,但是看电影看到这部分的时候,真的听到有点想哭。
所有人的演技的话,木村文乃是最让我不感到违和并且入戏的,其他的真的有点尬。
对了,还有那个高音部小男孩桑原悟的选角,很赞,腼腆,眼睛澄澈。
我后面想了想,其实这个剧本不算顶好,但是我会觉得如果演员的表现能更出色点的话,会比现在好很多。
很多地方如果让我自己想象的话,会真的很有感觉,也许是因为想象有美化的原因在?
不是大团圆结局,让我很开心。
因为人生就是这样,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是要抹杀努力的结果。
仔细想想,你自己在努力难道别人就没有努力吗?
电影里这群孩子因为努力,从一般变成了不一般,但是,拿金奖的那个团队也许就是因为努力,从优秀变得更优秀呢?
人生也是一样。
然而这是在说明我们一般人就不要努力了,因为再努力也比不过那些本来就优秀的人吗?
不是。
人存在,并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较,而是跟自己比。
因为努力而比曾经的自己更优秀,现在的自己才能去到一个更广阔的天空,看到更多东西,感受到更多情感,也收获更多……喜欢gakki最后说的那段话。
我本来想快点看完电影把占的空间腾出来,但是因为想截下来那段话,现在打算截完再删。
不知道这部电影有没有小说版,有机会找找看。
也许有一天,习惯了城市的灯光与摩天轮的你,会忘了自己也曾赤脚站在沙滩与草原上迎风歌唱;麻痹于工作压力、生活苦担的你,会忘了自己也曾为自己青春期的许多阵痛而烦恼;饱尝人情的冷淡、疲惫维系于一段段脆弱社交关系的你,会忘了这个世界也曾闪闪发亮,而你面带微笑、毫不害羞,宛若唇上有歌地向陌生人传递爱的信息。
那一天,你会忘了15岁的自己是怎样地全力以赴,一边迷茫着一边磕磕绊绊地成长,但现在,正15岁的你,拥有一整个天空的蔚蓝与满心的纯真的你,请不要那么快地对这个世界筑起戒备,不要那么快地驱散自己眼里的光与热泪,不要那么快地放弃向远方呐喊、对旁人与世界任性的权利,好好地挥洒你的青春,只有这样,你才有足够的回忆供未来的自己翻阅,你才有足够的力气供未来的自己稳住颤抖的手臂,轻轻地按下人生琴键的两个“哆”,默默对自己说“前进、前进……”
听了原歌曲 《Angela Aki - 手紙拜啟 給十五歲的你》才来找的这部片看。
整部片还是日系很细心细致的风格,情节也紧凑,故事虽然有点老套,但是拍出了很青春、很有努力拼搏的传统日本人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大量用中学生作为主角,很写实、演技也很生活。
中国的片子大量用中学生做主角的,有限的印象中也就90年代的一部电视剧《花季雨季》了,现在都变成了小鲜肉、小花,味精多了一点真实感都没有。
电影的主题曲,很多人会很熟悉。
《手纸 ~拝启 十五の君へ~》。
听的时候,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刘若英唱过的么?!
这首歌曾被翻唱收录在刘若英2010年发布的专辑《在一起》里,由施人 诚,阿信填词。
其实刘若英的很多歌曲都是翻唱自日本歌曲。
《很爱很爱你》翻唱自日本二人女子组合KIRORO于1998年10月01日出道时发行的首支单曲《长い间》,《后来》翻唱自KIRORO的《未来へ》,《原来你也在这里》翻唱自日本歌手中岛美雪的《爱される花。
爱されぬ花》,《收获》翻唱 KIRORO 的《逢いたい》,《光》翻唱自 玉置浩二的《光》。
看电影时,弹幕说日本歌曲撑起了华语歌曲的天空,有点夸大,你们是不是没把华语歌坛半壁江山的汪老师放在眼里么23333333。
不过,确实很多经典传唱的歌曲翻唱自日本。
比如李克勤的红日,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首歌翻唱自日本歌手立川俊之演唱的《それが大事》,我也是在听豆瓣FM时凑巧听到的。
网易云音乐有个乐单就是介绍被翻唱成华语的日本歌。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链接我发一楼。
PS:今天偶然翻到一个歌单,叫《30首经典粤语歌曲的日文原唱》,没想到筷子兄弟成名曲《老男孩》也是翻唱自日语歌曲,原唱是大桥卓弥,还有我超级喜爱的张国荣的《monica》也是翻唱,原唱是吉川晃司,就连小齐的《伤心太平洋》也是翻唱,哭了,为什么我喜欢的歌曲都是翻唱?
PSS:很多人问刘若英翻唱的,歌名是《继续(给15岁的自己)》 作词:施人诚、五月天阿信 作曲编曲:Angela Aki
相比于熟悉的十五岁自己 大合唱好清新抓耳 最后合唱看了好几遍 “让整颗心都燃烧起来的歌曲 一定会来到你的身边 在闪闪发光的世界中 乘着我的歌声 在闪闪发光的世界中 传递爱的讯息” 绝不要辜负此刻的自己 也别忘记唱这首歌的你 抱着一颗真心 抱着一颗蓝蓝绿绿的夏天 啊 夏天 啊 夏天 前面还有些暗调 突然镜头一转是海边 是绿山坡 啊 满目青青水水 人间也有天堂了
如果要我说青春是什么的话,也许是一群人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也许是跨越过曾经内心给自己树立的一道围栏,也许是像一首歌一样,带给未来的我们青春的回忆。
而这些,在《唇上之歌》里都做到了。
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
讲述了一名面无表情的调任老师,带领合唱部的学生们向比赛迈进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们解开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也解开了他们各自自己的心结。
听起来很俗套,但最后的合唱出来时,我的眼泪依然掉了下来。
日本的青春片有一种不知名的魔力。
他们能够把青春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全部凝缩进短短一部电影中,明明没有战斗场面但还是使人热血沸腾。
由于国情不同,我们与他们的学生时代一定存在差别,但还是会产生共鸣,有一种“好像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美好的经历啊”的体验。
青春不仅仅只有恋爱、堕胎以及各种各样不知所谓的三角恋,《唇上之歌》中,那种若隐若现的暗恋情感,才是大部分人青春的一种最好体现。
人们常说,一个国家的电影往往能反应出他们的国情。
这部影片让我看到了日本式青春的活力。
我不知道其他国家的人在看到我们的青春片时,会产生多么大的误解,但现状就是如此,所以我也不希望知道。
因为我们都了解,那不是真的。
最后谈一下新垣结衣的演技。
有朋友可能会说她在这部剧里面无表情,就像一个面瘫一样,毫无演技,但我想说,她正是靠这种全程寞落的表情,将这个人物演活了。
这一次,她带给了我太大的惊喜,因为与她平时开朗活泼的角色差距太大,所以我觉得,她的演技不必任何人要差。
我们希望过上像片中那样美好的青春,也希望能够摆脱高强度社会带来的压力,但哪有那么简单呢?
只要珍惜现在的时光,不管走向哪里,都是青春。
keep on believing(坚持信仰)其实这部电影教会我们很多东西,简单易懂,歌词台词就体现出来了,后半段快要演奏的时候gakki由于收到朋友晴子分娩不顺利的事情的电话,弹奏钢琴时出现了失误,被学生追问下去,结果部长由于痛苦想逃避,结衣说了句:“不要逃避,你们现在该干的事,就是唱歌,你们的晴子老师也在战斗(生娃),而你们的战场就在这里,一旦逃避了就谁都拯救不了,也没有人会来拯救你,教会我的不就是你嘛?
我不会逃避了,我也要战斗,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
活在当下 要面带微笑,宛如唇上有歌,每个人都有无法说出的烦恼,痛苦的继续前行,可以试着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呢,自己该走向何处,这样的问题只要迈出步伐便会知道答案,只要相信自己的信念前进即可,即使是长大的自己也会因为心碎而彻夜无眠,但要古尽甘来的活在当下,人生的一切都有自己的意义,追求自己的梦想吧
很王道很温情很干净的一部青春片,配合着歌曲,画面也很干净,虽然剧情可能略拖沓,但最后整部看下来还是觉得收到了满满的诚意。
电影里的一部分情节非常触动我,很明显我的打分是很个人因素的,尤其是阿哲由于哥哥明夫是自闭症患者,很多时候帮忙家里的事情成为第一位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在给十五年后自己的信中写道:我还会在哥哥身边吧……我很感谢哥哥,我知道我是为了哥哥出生的孩子。
而阿哲平时也是性格温软不敢有更多的要求,自己不是最能把握自己生活的人。
电影里没有直接显示阿哲的父母真的真么想,虽然侧面有描述爸爸很看重阿哲有没有看住哥哥明夫,且比较传统式的父亲角色比较不知道怎么聆听孩子的想法以自己的注意为主。
妈妈还是很敏感的,“这是阿哲第一次主动提出要求”也是妈妈有默默地看着阿哲的心里变化,即便阿哲的出生理由是因为自闭症的哥哥,但是父母也是有爱的。
这个桥段真是让我非常难受,因为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例子:我曾在一个自闭症儿童中心帮忙,接待过一对兄妹,虽然妹妹不怎么说话但我很快发现妹妹并没有自闭症而是陪哥哥来一起上课的。
这个妹妹是这个没有再生育的家庭为了自闭症的哥哥收养回来的,妹妹明明差了哥哥好多岁,小小的一只暑假却天天陪着哥哥来中心上课,哥哥有时候脾气不好一跑一乱妹妹抓都抓不住他,甚至也被哥哥伤到过。
但是妹妹太小了,而且她的家就只有这个哥哥的家了,所以妹妹非常听话,上课时做什么事情都会用眼神来征询我“可不可以”。
后来跟妹妹熟了她也才稍微敢跟我多说两句,聊天中我才知道她没有亲生的爸爸妈妈,现在这个不时跟来中心的女人是哥哥的亲生妈妈。
我偶尔私下悄悄跟妹妹打听她的生活状况,似乎除了上学,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在陪伴哥哥,我问她你有没有自己喜欢干的东西,她想了很久摇摇头说不知道。
所以看着阿哲我完全看到了当时那个妹妹的影子,或许在我理解下,妹妹的情况有可能会更艰难一些。
就连我自己心里都怪责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孩子,另一个小孩的生命是不应该随便依附在孩子身上的。
但自闭症的问题最困难最辛苦的也正是父母,自闭症是无法在出生前识别的,而是在两三岁开始有细微的问题出现,尤其是部分有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孩子可能最为明显,很多父母会难以接受甚至不知道这意境显露问题了,这样一路成长下来,父母会非常有挫败感,因为自闭症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办法以“常规”的方式和人交流,从来不看你的眼睛,答非所问甚至不说话,这样很难建立起明显的情感连接。
我看过太多的父母因为孩子没办法做出互动做出回应而深深地感到挫败感;别说父母了,昨天我在一个小聚会上遇到了一个在医疗服务机构实习的女生,她跟我说她做过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关照服务,之后决定再也不做自闭症孩子了,因为她觉得太难了,说什么怎么努力似乎对方都听不见不懂得也没有任何反应和互动,不知道对方到底在想什么,这让她难以下手难以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走,所以经历过那个孩子之后她决定再也不接手自闭症孩子的个案了。
然而如果你是父母,你要怎么办?
你是唯一能照养这个孩子的人了,你不能脱手,但是作为父母没办法活得比孩子更长久,孩子以后要怎么办?
可如果就因为这样把自闭症的孩子就依附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对另一个孩子也是不公平的,但还是有部分父母在渐渐接受了自己孩子确实是有自闭症甚至一辈子都需要别人的照料下生活的后,会考虑需不需要再要一个孩子去照顾“病童”。
另外一个点就是明明家人已经带了明夫去看阿哲的演出,但是却因为担心明夫干扰别人而没有进入会场。
这也是在自闭症者家庭非常常见和无奈的事情,毕竟这类孩子很多并没有办法遵守“一般社会规则”,所以很多时候只能避免出现在“较多要求”的公共场合。
我在帮忙听来的一件事:一个自闭症男生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因为唯一的亲人已经非常年迈自己就在养老院了难以照顾他,很多时候他要自己坐车外出;虽然他身上挂了牌子,但是被误会被欺负的事情也没有少见。
尤其是因为他从小是被女性带大的,他比较害怕男性,容易对女生靠近。
可他已经是一个三十岁男性的外表了,如果他才十岁靠近女生应该不至于出现什么太大问题,但当他在公车笑着盯着旁边的女生看,甚至尝试去握对方手的时候就会出很多问题,甚至被狠揍过。
但他真的不是什么坏心思,纯粹是觉得对方亲切,在人多的时候他会害怕,他想寻求“让他安心的人”。
明夫或许确实不应该进去礼堂听表演,这样会影响他人;但如果能多理解一下他,知道他也想听也愿意唱给他听,他会非常开心和感激的,正如电影中的场景一样。
自闭症并不是等于智障,自闭症非常特殊几乎没有一例相同的“病例”每个人的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确实就是连带着智能障碍,有的则是正常水平的智商,有些甚至脑部会出现“功能弥补”的现象而成为“天才”。
歧视大家都是有感觉的,只是他没办法做出我们这样的沟通而已。
很多时候或许没办法帮他们做什么,但至少可以稍稍多了解一下自闭症而不是投去歧视的目光,电影里是美好的歌声,或许我们可以出一个微笑。
很早之前我听过王俊凯翻唱的《致十五岁的自己》,但是一直不知道这首歌原来是日文歌,旋律和歌词都十分动人,会让听到的人忍不住眼含热泪。
看完《唇上之歌》,我觉得这是一部有关青春、梦想与救赎的作品,故事中的桑原感恩因为哥哥是自闭症患者所以自己才能来到这个世上,而荠菜却因为自己的到来导致妈妈嫁给了不负责任的爸爸度过了不幸福的一生而后悔自己的到来,柏木老师也因为男友的意外离世而放弃了弹钢琴,就是这样一群内心破碎的人却因为音乐而聚集在了一起,彼此温暖,彼此照亮,慢慢走出了心底的阴霾,重获微笑和快乐。
本来以为他们在台上合唱的时候就是最打动人的情节,没想到接下来,桑原的自闭症哥哥学着小时候在教堂里听到的荠菜妈妈安慰荠菜的话,“荠菜,不要哭,前进,前进!
”我觉得心里好温暖,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原生家庭里获得幸福,但只要努力战斗,做好自己,一定会有其他形式的爱会来到身边❤
纯真的俗套,质朴的鸡汤;情节很普通,氛围挺动人;演员顺眼,小岛美好。
桑原和中村治愈了放弃钢琴的柏木老师 桑原的哥哥治愈了被抛弃的中村荠菜 桑原的父母带哥哥一起来看合唱比赛 哥哥因为自闭症怕影响其他观众没能进音乐厅 但大家得奖后在大厅一起唱比赛歌曲给他听 强行赚走眼泪
劇情一般...
小岛学校合唱团成长篇。师生情,各种亲情友情,配着合唱歌声也是足够煽情。电影给了很多岛上风景的空镜,不知道是不是逆光的原因,看着有一种灰暗幽秘的感觉。最后比赛唱的那首歌,上学的时候听刘若英的版本听了很多遍啊,已经有点不敢去回忆了。电影的话充满爱与善意,如果学生时代看可能会哭得稀里哗啦,现在就觉得记忆悠远又陌生已经调动不起来情绪。大知在里面演了个自闭症青年,看着智力似乎也低下。拍摄地:长崎县五岛列岛中最大的岛 福江岛。
2022.04.09 book kohler page103低配版《吹响罢 上低音号》
就凭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合唱也要给4星!!!Gakki美呆!前90分剧情太拖沓,歌一响就泪目,另,风景拍的也好漂亮!!!
第一次在看电影时候睡着…因为太无聊了= = 玩了一部电影的时间。
日式青春日式节奏,喜欢结尾部分
意外去世的恋人,无可救药的父亲,患自闭症的哥哥,初为人母的好友,我们总因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悲伤而悲伤,这种自然而美好的感情十五岁就已经存在且将持续我们的一生。音乐可以救赎别人,爱可以救赎自己。莫失勇气,唇上留歌,心存太阳。
一颗给新垣结衣颜值,另外一颗给岛上风景。剧情太俗套,毫无惊喜;女主天天那张脸,还以为有什么很深沉的堕落原因;搞了三个需要被拯救的人,结果感觉都刻画不够到位;满屏幕的直男及中二风,台词松散无趣;希望能多唱几首歌行不行??
好爱这首歌
gakki验证了那句名言:满足对女朋友的所有幻想)~~//PS.再见吧青春小鸟 这个翻译是个什么鬼……
日本人是很擅长拍这类型的电影的。
细水长流,温暖人心。真实的生活,平静的景色,质朴的对白,淡而不散的感情,熨贴、滋润、激励。新垣结衣不断成长,演技越来越成熟了。
最喜欢的一部电影。看到一个コメント:心が洗われるような温かいものがいっぱい詰まっている、そんな本でした。💕
😭😭
视听节奏颇抓住了一种悲凉的岛风感
大部分时间比较乏味,远离都市的所在和清醒淳朴的人际温情本就是心灵救赎常见的环境和套路,随着剧情层层展开,每个敏感的灵魂都必然会有一段隐藏的伤痛,能疗愈它的必然不是逃避,而是获得某种和解,这一点在几对主要关系上莫不出其外,故事不难看但是就是俗套,如果没有比赛后那个更能打动人的底就彻底无聊了,而且作为电影里的头牌明星,新垣结衣这面瘫式的演绎实在有点尴尬和生硬。
越看越觉得矫情和做作怎么回事。用不弹钢琴和摆一张臭脸来祭奠男友和惩罚自己,完全没必要啊!谁的生命中没有遗憾呢?但是现实中谁又不是带着痛苦却笑着继续前进呢?片尾在老师分娩的时候打电话这个情节也太尴尬了……总之整个片子洋溢着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说实话,我本来很讨厌你们,明明只是孩子,嘴巴却这么厉害,狂妄,吵闹。却做什么都很努力,直率。我和你们以后一定还会遇到很多痛苦的事,但请你们到时候也唇上哼着歌,继续前行吧。我们不是一个人,你们不是一个人。这是我从最讨厌的你们那里学到的,简单却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