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2,在故事上不仅不是前作的延续,而更近乎是一种对于前作的简单重复,了无新意。
而且,作为一部依旧是以“河东狮”作为卖点的影片。
本片中张柏芝饰演的王月英与前一部中的柳月娥在角色的类型上是重复的,但是形象却有较大差距,除了影片开场扰乱娶亲部分具有些许“河东狮”特征之外,整部影片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王月英更多的是“小女人”的形象出现,与“河东狮”形象并不吻合,与前作中柳月娥形象的刚烈与决断的个性也相去甚远。
男主小沈阳,一个满嘴东北味的“东方明亮”让人难以接受。
电影中这个被塑造得装腔作势,矫揉造作的角色,与历史上那个集智慧与忠心于一身的形象差距太大。
一个东北风味的诸葛亮大玩恋恋情深,甚至还可以为了爱妻视交战为儿戏,在两军阵前“竖白旗”,着实让人无语。
我们赌的是一辈子作者:卿卿-我心评价: 喜欢 对于这个影片,我真的不想过多去评价里面的演员谁合适谁不合适,在看影片之前粗略看了下影友们的评价,大都说这个片子如何雷人,但其实,在我看完这个片子时却流泪了,我不知是因为自己的多愁善感,抑或这个影片里也能有很多让我们内心一震的瞬间或者话语呢。
记得上大学时看第一部《河东狮吼》,被感动的稀里哗啦,那时便开始喜欢张柏芝,喜欢她里面的角色,喜欢柳月娥在剧中对着那个男人说:这辈子从现在开始,你只许对我一个人好;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是真心。
不许骗我、骂我,要关心我;别人欺负我时,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时,你要陪我开心;我不开心时,你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你也要见到我;在你心里只有我……那时的自己也多么希望会遇到这样一个男人,能够那样的宽容自己和呵护自己。
时隔数年,《河东狮吼2》新鲜出炉,里面的女主角依然是张柏芝,谁也敌不过岁月,如今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她也老了许多,消瘦的面庞更多了许多的皱纹和沧桑,但她的演绎依然让我感动,面对一个骨子里透着搞笑天分的小沈阳,能够把哭戏演到我们心里,这依然让我对她多了几分敬意。
剧中诸葛和王月英的爱情故事很浪漫也很温馨,一场赌开始了一场婚姻,生死经历奠定了一场爱情。
他们的爱情水到渠成,在同一片蓝天下,东方说“月英啊,每当我看到月亮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你的。
”月英答“我只担心你打仗的时候有没有危险,穿的够不够,吃的饱不饱。
”月英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东方说“打败了司马空,我就回去了。
”为了成就东方,月英的容貌毁了,她对刘香说“我跟东方明亮没有成婚,我们只是打了一场赌而已。
”东方面对年轻貌美的刘香说“无论她是其丑无比还是美若天仙,我都会呵护她、包容她和爱她。
”每个人的爱情都不一样,但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最纯真的爱情的向往,亲爱的们,你们遇到今生的那份爱情了吗?
你希望有个人这样对你说吗?
“从一开始我就爱你,我就爱上你;我们赌的不是一年两年,我们赌的一辈子,十辈子。
”我们赌的是一辈子,我们赌的,是,一辈子!
电影上映前一天,时光网的评分是2.9,说明大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都不高,去看这部电影,有些也许是为了消磨时间。
不得不说,《河东狮吼》第一部的时候,票房是有目共睹的,那段经典对白现在依稀还能记起;而这次的第二部,无疑可以借东风。
当然,男主从古天乐换成了小沈阳,确实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姑且当成是喜剧电影的一种催化;但是看完电影,真的让人抓狂了,找不到亮点,无数个吐槽点。
马伟豪导演的电影,像《新扎师妹》、《地下铁》都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次却让人大跌眼镜;无疑这部戏从剧本上就让人觉得很无语,不是无厘头得无语,是无聊得让人无语。
一开始,张柏芝仍延续第一部的架势,野蛮无理,大嗓门的豪迈,她老爹(本山大叔还是那一副演小品的腔调啦,不过还能接受)一出来也想让观众笑了一把。
紧接着,我就有点被雷到了,小沈阳来了,一副翩翩佳公子的路数,一张冬瓜脸,一种东北二人转的腔调,一场不知所谓的辩论下来,两人就莫名其妙的同居了!
这部戏的标签是爱情喜剧,单说喜剧,几句不痛不痒的调侃,几个有点弱智的桥段,尽管我们还是能偶尔笑一笑,但多数不再为电影的意义,而是笑这部片子的无聊滑稽;而爱情呢,由同居引发的感情,没有任何理由地爱了,居然还有点难分难舍的调调,我只能看成是牵强附会。
好吧,撇开标签,这大概只是一部闹剧。
张柏芝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金像奖影后,《喜剧之王》、《忘不了》这类片子有口皆碑,而当年第一部的柳月虹,到了第二部的王月英,简直千差万别,豪情万丈不复当初,连执拗的性格都俨然不再。
河东狮不应该是敢爱敢恨的么,可是这部戏里面,我们失望地看到,王月英的生活似乎更多的是无奈和妥协;这样的河东狮还是河东狮么?
这样的张柏芝还是当初那个么?
不得不嗟叹,岁月如梭,当年她还是那个香港影坛红极一时的人物,经过生活的磨砺,到如今日渐消瘦,眼角眉梢也有了深深的皱纹,让人不免唏嘘。
尽管为了生计,接拍这类片子也并非本意,但是自贬身价这种错误,犯一次已经足够。
我们要的不是票房毒药,我们想看到的是风采依旧的影后,爽利干脆的河东狮。
至于这部戏的框架,一个伪三国的故事,相信已经被足够多的人吐槽过了,面目全非的名字,乱七八糟的剧情,一群来自各个领域的演员,明明、英英、统统、空空……这样的名字,把我雷了个外焦里嫩。
以及戏的最后,小沈阳一脸憋屈的表情,讲了一堆肉麻痴情的台词,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相信大众的评价也只有三个字:不合适。
我把这部电影称作“电影版刘老根大舞台”,并不是对演员有个人偏见,只是把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硬拉来演出一个不知所谓的剧本,大众都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成果。
商业化是趋势,但做电影最基本的诚心,是所有人的呼声,我仍旧期待张柏芝的好电影,仍旧期待小沈阳、本山叔逗趣的小品。
希望一切主流能回归正常轨道。
PS:现在豆瓣对这部电影的评分是2.4,显然比期待值更低,如果你想笑一笑,建议在网上看一看就可以了,无谓增加这部戏的票房,我们都希望把钱花在值得的电影上。
为什么没有人赞扬这部奇葩片,至少这部电影证明了导演: 马伟豪主演: 张柏芝 / 小沈阳 / 赵本山 / 这几个人的脸皮有多厚。
为他们拿这样的片子出来还明目张胆的去影院圈, 挣钱发疯的精神感动。
一烂接一烂的拍,不脸红不害羞的精神感动。
我相信他们还不会罢休的,因为他们相信中国电影市场是二,不论什么都能挣到钱。
这喜剧片演的比黑泽明的电影都有深度。
高度赞扬他们。
耶。
建议以后票价定150元起。
马伟豪,这个最近8年作品没有超过5分的悲剧导演,在时隔10年后,用散发着馊味的剩饭又炒了一锅彻底糊掉的大杂烩。
以至于看完《河东狮吼2》,原谅了《搜索》。
仔细翻阅小马哥近年来的“成就”,不难发现这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从大家兜里掏钱的导演,我们已经放弃评述他的任何电影了。
这位导演现在拍的已经不是电影,而是养老金支票。
事实上,这只是一部完全来错了年代的电影。
它用一种惊人的不思进取用只适合10岁以下儿童的审美趣味和技术水平彻底击溃了影院中的所有观众。
《河东狮吼2》再次为电影观众敲响了警钟:2012年的奇葩片之旅远远没有结束。
对于这样的一部奇葩片,我们甚至都无法去羞辱它,因为它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河东狮吼2》没有将故事发生的时间定格在一个具体的朝代,而是利用架空的时代背景演绎了一段让人看的恶心的非浪漫的爱情童话。
我们姑且将这部不知所云的电影归属到三国题材,但并不意味着什么样的片子都可以见缝插针。
一部电影共三主角,有两个是唱二人转的。
作为一部赵本山、小沈阳主演的电影,因为之前二人合作过《三枪拍案惊奇》这部奇葩,作为一个参考标准,可能很多观众会对《河东狮吼2》的水准有着明确的判断。
而对于片中女主角张柏芝来说,如果你彻头彻尾的看完《河东狮吼2》,就完全体无完肤的了解谢霆锋为啥要和张柏芝离婚了。
作为一部强奸观众智商的电影,《河东狮吼2》这个故事只能用胡编乱造来形容,不过考虑到本片导演马伟豪曾经执导过令无数观众肝胆俱裂的《我的野蛮女友2》,你就会对《河东狮吼2》的凌乱感到不足为奇了。
作为一部小沈阳主演的电影,去评论《河东狮吼2》的艺术性实在是有点费力不讨好,这样一部定位非常明确的喜剧片,90分钟内完全无笑点,有的只是演员装2被吓得尿点,要知道评分在3以下的恐怖片,都可以看一看,因为它们总有难得的笑点,评分在3以下的喜剧片嘛,你就当恐怖片看了吧。
看《河东狮吼2》,如果以严厉的标准来评价这部电影,它是一部剧情滑稽、对白无聊、人物苍白的电影,完全不值得去电影院消费,我们看不到故事的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看不到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动机,所有的人都像木偶一样,被导演拨弄来拨弄去,观众完全无法认同他们的行事和动机。
而作为一种噱头,本片的喜剧成分只能用惨无人道来形容。
观众大多数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片,然后发现它其实是爱情片,当观众以为他是一部爱情片时,忽然电影急转直下,大家发现它原来是一部历史片,观众崩溃又崩溃之后,在结局他们发现其实它是一部恐怖片。
《河东狮吼2》中充满了各种令人无语的桥段和天雷滚滚的对白,这部2012年的《河东狮吼2》彻底催毁观众对于《河东狮吼》这个故事的美好记忆。
这样的电影说实话已经超越了奇葩,是奇迹!
《河东狮吼2》只不过是这波抢钱浪潮中的又一个例子而已。
“人傻、钱多、速来”已经成为内地电影市场在某些人心目中的一个写照,他们用一个又一个的劣质产品在内地市场上兴风作浪,并用这些所谓的票房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合理性。
在餐馆吃饭时,如果菜里味精放得太多,我们还可以让厨师重上一盘,但电影院里的观众就只能含恨默默告别钞票,顺手记住导演和编剧的名字,以防类似惨案再次发生。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观影感受的话:导演可以切腹了,张柏芝可以息影了,小沈阳可以自宫了。
至于观众,就当吃了个苍蝇吧。
选在七夕的日子看了这样一部貌似喜剧的电影,着时有些另自己都感到意外!
(是和朋友一起去看的,绝对真心都是好朋友,绝对没有一点暧昧之情之人)可能因为有了小沈阳和赵本山等好多喜剧明星的参与,好像有了好多网络用语现代词汇的应用,每每都可以听到影院里传来三三两两的嬉笑声,但不知道为什么却在如此不文艺,甚至有些“俗”的电影中,感受到了莫名的悲伤,可能因为心情的悲伤,也感染了我观影的情绪,得到了共鸣。
悲伤一:曾经青春楚楚动人的玉女青霞姐姐的接班人,在星爷的喜剧之王,星语星愿的美小护--张柏芝,那个曾经迷倒众多男人的青春玉女,随着结婚,生子,艳门照,离婚波折中,渐渐老去,看着消瘦的脸旁,不再有昔日的光辉,艳丽,平庸的身材也不再性感,面上的青筋甚至还时隐时现,额上的皱纹也显露出来,不得不感叹,柏芝暮年,随着年纪的增长,婚姻留下的伤痕,漂亮女人都有如此悲惨的下场,还能怪谁?怪自己年轻时的轻浮,还是怪没有找到一个死心塌地承受她一切的男人,难道结婚前他俩还没看清楚对方的一切嘛?
早日今日的分离,何苦当初如胶似漆,看着往日他们幸福的新闻,再到今日的落寞,无限的感伤涌上心头,虽然貌似并没有多么喜欢的柏芝和霆锋,甚至有些不屑一顾,但是今天竟写下文章给予祭奠,我也对于自己有了疑惑!
悲伤二:当月英看到东方明亮拥刘香在怀,说着甜言蜜语时,转身离去的背影,顿时伤感再次涌上心头,即使那个男人是深爱着她的,但是误会却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历尽千辛万苦的追夫而来到荆州,却看到夫君与别人你侬我弄,认哪个女人在有博大的胸怀也能以包容,更何况月英是一个绝对的女权主义者,绝对不容男人三妻四妾,即使连老爸的续弦都不能容忍的女人!
虽然故事结局是冰释前嫌,但是观感的瞬间,也曾突然又为她落泪的感伤,索性有了小沈阳的喜剧面容,才让我回到现实,忍住泪水!
悲伤三:司马空,这个在此影片中的最大反派,妻被妾射杀,而恼羞成怒,将妾打晕,当然,他不是在感慨,妾,(与其叫妾不如叫三)刺杀的是他的妻子,而是因为他的妻子是丞相之女,没有丞相女婿之名,他还怎么在军营中混下去,于是突然怜惜其了这两个女人,终究谁都没有落下好的下场,男人爱她的不是容貌,而是身体,不是温柔,而是地位,所以找男人,不要感慨他要做到多大的官职,多么的有钱,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可以操控男人的女人,那么你尽管拥有,但是多数女人还是平庸的,即使是漂亮妹子,也终有容颜老去的一天,所以男人,还是要选一个温柔体贴的,管他睿智还是霸气,不温柔体贴你,就是再睿智和霸气也与你无关,所以小男人,对于女人来讲也不能不说是一个上层之选。
悲伤四:月英被司马空在脸上下了不可解救的毒药,毁去了美丽的面容,可是东方明亮却依然说,我爱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容颜,希望这个诺言可以信守一辈子,但是貌似这从开始就是一个谎言,因为给他的最后一个锦囊是这么写的,我从看到你的第一眼就爱上了你,如果不是貌美如花,怎么可能就一见钟情,你倒是对刘姥姥也一见钟情个让我们瞅瞅~所以总结出来,如果你快乐,你可以去看河东狮吼,里面有着本山大叔和小沈阳一贯的幽默风格,绝对可以让你捧腹一笑,如果你悲伤,也可以去看一下,因为偶尔在看到幽默之处时,也可以随着人群嬉笑,看到悲伤之处,刚好可以默默流泪,而不让人察觉你到底是为谁,为了什么流泪,是一个很好掩饰自己的机会,即使你是红着双眼走出的影院,大家也不会感慨你是一个怪人,而是用崇敬的眼光看你,因为你是一个多富有感情的人呀!
总之,在这个充满着喜剧笑料的电影中我品出了淡淡的忧伤,你和我有同感吗!
请和我一起分享!
关于《河东狮吼2》啊,片中很多雷点不假,但个人认为,还真没差到前无古片后无来者的程度,绝大多数人情感定义居多吧。
我是冲着张柏芝去的,这个我最喜欢的华语女演员之一,单纯看她的表演,个人认为她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在这部大神一样的雷片里,在看最后王月英痛哭的那段全片最精彩的戏的时候,有多少人是感动的,我想有很多,最起码我是被感动啦。
至于小沈阳吧,他就是一个不会演戏的人,明明前一分钟我还很感动,接着他出来了,不由的发出一声,我靠!
对他本来也没什么奢望,所以也就不谈失望。
但是个人认为,这比我们某位80后当红女艺人某某之流也是强的,因为至少我看小沈阳不想吐!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没什么公信力,在此就不说这某某是谁啦,倒不是怕玷污了我勤苦打的评论文,而是怕遭轰炸。
再说说拍摄和剧情,我也认为这担不起史上最差的称号,因为我觉得这拍摄远远好于之后看的《消失的子弹》,那片把我懵的啊,注意不是情节懵,而是导演太强大,爆炸区里跑出来的某某英俊小生,呵呵,四周都是火就他身上没有,我已经无力吐槽的,太神啦。
这个剧情我也认为要比《杨门女将》好,就连我这资深柏芝迷都认为这电影拍的有点扯,当然这和柏芝没什么关系,最后那编剧又吐槽柏芝,我就觉得更恶心啦。
总而言之,《河东狮吼2》和众多国产烂片比起来还是可以比下去一批的。
以上言论全为个人感受,不可较真啊。
我看完这部电影,让我突然有个想法,就是在审问犯人时,为什么不让他们看中国烂片,看的他们吐血,我想他们就什么都能说出来。
其实烂片不是没有作用的,至少可以给人一中精神上的摧残。
我觉得吧这片子应该压缩成30秒的文字广告在县级电视台播放老中医特效药的时候以60码的速度从屏幕下端四分之一位置一闪而过,就可以了。
影评?
那是写给电影的,不是这种谋杀周末的光影垃圾。
早在去年就听闻这部电影的大名,在接连改了数次档期并销声潜伏了一段日子之后,终于得见其庐山真面目。
看了二十分钟之后,不由得我泪牛满面:喜剧能拍到这份儿上,也算是极品了!
导演马伟豪,和千千万万赴大陆淘金的香港二三线商业导演一样,导演风格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快二笑三热闹。
03年的《河东狮吼》可以说是其导演生涯最光辉代表作,虽说其《玉女添丁》、《新扎师妹》系列也备受好评,并捧红了大笑姑婆杨千嬅,但影响力还是稍逊一筹。
之后走文艺清新路线的《地下铁》市场反响也一般。
到04年之后,马伟豪便似乎没有什么像样的作品了。
这回马导演吃老本,并请得张柏芝出山,让我觉得这回票房毒药应该能搬回几分颜面,毕竟《河东狮吼》是张毒药出道以来拍过的仅有的赚钱的两部电影之一。
再加上小沈阳的喜剧天分以及拥有坚实群众基础的赵大叔,应该能带给观众一些期待值。
可是,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小沈阳演的是一军师那一口纯正地道的东北普通话彻底让我拜服了,可是,既然小品的气场已经出来了,还有赵大叔配戏,您就放开了制造欢乐啊。
可您偏偏就要绷着,非得装儒雅书生,但又想制造出喜剧效果,结果就变成了四六不靠,哪哪儿都不挨着。
不知道小沈阳自己演的时候难受不难受,反正我看的时候是不太舒服,更替他不舒服。
您演成这样,我们是该笑呢还是该哭呢?
张毒药就更不必说,演戏永远是把同一个表情不断地复制粘贴,显然她戏外的多彩经历并没有为她增加一点点的表演层次。
基于张毒药这两年“稳定”的银幕表现,此番王月英处处复制9年前的柳月虹,却不再后者的灵气和棱角,也就可以原谅了。
不过这次跨刀出演的赵大叔可就有点吃力不讨好了,每一次出场每一句台词都透着那别扭,影片开头赵大叔站在亡妻牌位前的一番独白明摆着是想搞笑来着,可是对于已经摸透他的小品和乡村爱情路数的我们,这样的表演只会觉得做作而毫无新意。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到演员身上,电影剧本本身就严重营养不良:影片的故事情节如一地鸡毛零落拖沓,而且设置极为牵强,令人哭笑不得;节奏更是一塌糊涂,很多明显的“冷场”令人无语:真的是好冷!
台词和所谓的笑料包袱不咸不淡不明所以,不仅没有辅助叙事的功能,甚至反而破坏了原本可怜的节奏。
不过影片尽管毛病诸多,但卖相还不错,所以上映以来还赚得了5000万票房。
毕竟电影的主要功能还是娱乐和放松,很多人还是会为了张柏芝和赵本山的脸去电影院。
只是希望制片人在庆祝本片在商业上的成功之余,不忘记反思影片的失败之处,把更多的精力和用在把故事讲好,只有这样,中国电影才会慢慢挣得面子,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故事粗糙得我都不好意思说我看过这部电影了!
还是挺喜欢张柏芝的
幸好依托了千古闻名的诸葛亮的背景,否则光是小沈阳和张柏芝谈情说爱怎么看得下去?小沈阳真的好丑啊,不过这部戏里尽量改动他以前舞台表演的那些表情和动作,还算有一些真诚。值回一颗星。
加入了很多智慧和感动,不是单纯的无厘头和搞笑,编剧很用心,小沈阳和柏芝演技也很棒!!!强烈推荐
我就不明白了,很多人都没进电影院就来给一星二星的,你们大脑有屎啊?
老子没看,只是忍不住打分
张柏芝太over了
看了此片后,我感觉《河东狮吼1》拍得那真是相当不错了。小沈阳你还是踏实演小品去吧,别来毁电影了。
张柏芝还是那么美~
好片各有各的好法,那烂片呢也各有各的烂法。我算是能忍之人,许多烂片都可以忍着看完,但这部片的烂法,实在是没法让我看下去。看到后来都有点替两位主演难为情,不敢正视屏幕,只敢听听声音。张柏芝,哭起来实在是……
前面还有点搞笑 后面就。。。。
你看或不看,一星就在那里。
唉,别对演员抱有这么大恶意吧……配音的话,粤语版我觉得还可以,没什么大错误,张柏芝美貌加分喜剧片还是宽容点吧,相对于现在国内很多喜剧,真的是不错了,男主…..算辽别太挑镜头:好像没什么她们在房顶那个旋转椅上
纯粹为了看张柏芝!
哼豆瓣肿么只给2.9分呢!长臂猿说张柏芝变沧桑了,哎,真是。。。看的时候,还是很多时候大家一起笑~~~
还挺搞笑的,因为比较喜欢历史,所以恶搞历史还挺有亲切感的,不过张柏芝拍戏老是眼睛瞪这么大,她的表情挺搞笑的,有点无语
再次刷新华语烂片新纪录,柏芝威武。
我觉得香港台湾的导演对赵家班的定位完全停留在一个错误的理解层面,二人转小品都是电影的抗体,一些演惯了小型段子的演员真的不适合演电影。香港导演真的不懂大陆观众吗?
台词写得太水了,笑料干瘪无聊,小沈阳的普通话太恐怖了,张柏芝演得过于卖力,本山大叔磕老本,总体来说没有黄百鸣那几部这么烂,但也够难看的。
五星给张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