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题材在90年代的港产片里有出现过,不过创意和讽刺力度难及这部韩国片来得高明和尖锐。
心理惊悚类型元素相当成功地融入到这个现实主义风格的剧本里,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凭借巨大的悬念紧紧吸引住我的观影兴致,尽管还是有一惊一乍的镜头如期而至。
本片导演洪元灿曾是《追击者》《黄海》等多部作品的编剧,此次亲自执导的处女作在气氛营造方面依然是一丝不苟。
男杀手和女实习生两条线索的处理可谓此消彼长,互为补充,不断将恐惧感和惊悚程度推向顶峰。
尽管看到中间就基本上可以猜出凶手,而且我对反转的结局不大满意,但这种类型片的处理手法却跟影片主题契合得相当精准:办公室政治的本质永远是勾心斗角,毫无退路的命运注定了这是一场轮回不断的悲剧。
当然,这部电影更适合让公司主管或财团领导来看看,他们的心情一定会更加复杂吧!
微信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说起职场电影,你会想到哪些作品?
一定是一个不起眼的职场菜鸟,依靠自己的努力,被各种人欺压、误解以后,最终成为大BOSS的各种励志故事。
对不对?
而且这样的作品会经常以主角的口气说出类似老天爷是公平的,今天的磨练是为了美好的明天这样的话。
甚至有些话导演自己都觉得主角说出来太恶心了,干脆安排一个好像晚间新闻播报般的画外音直接说出,只要踏实肯干,老板就会赏识之类云云。
这些作品为职场新人打了一针又一针强心剂。
第二天上班他们依旧被各种小人欺负。
是的,这才是现实。
我个人一直有一个观点,鸡汤是必须的,但应适量,因为每个人自身情况不一样。
职场鸡汤亦是如此。
每一个职场中人都会有迷茫,需要被激励的时候。
但是一味的激励也会让人迷失,会把偏差的方向和方法带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
因此,一部揭露职场阴暗面的电影就显得尤为必要。
今天小燚推荐的电影名字很简单,就叫《办公室》。
影片剧情就没那么简单了,电影一开始,公司的金科长就用斧头杀了全家三口人。
警察及时介入调查,发现金科长杀人后居然还藏回了公司的大厦里。
紧接着就是实习生美礼的职场生活,进入公司以来她努力完成所有工作,对于领导和同事安排的各种工作也统统接受,为此不得不每天加班到深夜。
按照传统影视剧套路,美礼必成大器。
不仅走上升职加薪白富美的快速路,最后还原谅了当年陷害她的,以及各种推卸责任的老同事们。
最后一幕就是大家一起干杯,明天会更好的和谐画面。
事实上,小心翼翼的美礼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同事的认可,甚至她帮过的同事都没有对她表示感谢,反而经常在背后说她闲话。
就连中午在办公室和同事们约好的一起吃饭,到楼下就发现对方关机根本找不到他们吃饭的地方,各种被排挤。
这一情节很真实、有代入感,也吸引着有共鸣的观众认真看下去。
接下来,办公室的同事们陆续蹊跷死亡。
因为有人在办公室见过金科长忽然出现,所以杀人潜逃的金科长还在办公室的传闻越发神秘,而警察却一直没有抓到他。
关于影片内容不再多说,再聊聊我看完的一些想法。
《办公室》的故事切入角度很好。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
我们会遇到不同的职场,不同的人。
本质上,所有人都是共同努力去完成一件事的。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所有人又都是竞争关系。
无非是有没有人去耍小聪明利用这种关系而已。
正如影片中一个案子需要团队的几个人共同推进时,这里面一定有努力付出的人,也有做得少说得多的人。
但是最后向上级汇报时,领功的未必是付出最多的人。
这就是职场。
工作没有绝对地量化,做多做少但求无愧于心。
但是总是用小聪明去算计别人的人,应该在一个团队呆不了多久,除非公司是他家开的。
有意思的是,电影也好,现实也罢。
总有在职场中觉得自己很精明,喜欢利用他人或玩小计谋的人。
其实他们打得那些小算盘多数人都是明白的,没有被揭穿不是因为其他人傻。
有时是给他留面子,有时是不去计较而已。
电影只是电影,电影不只是电影。
更多文章、电影资源,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燚见——一个新乡八零后的生活态度。
关于电影、书籍、美食、音乐。
《办公室》像大部分的职场新人一样,内心存在不安的实习生女主。
十分刻苦努力。
在一群得过且过的职场人眼里“她努力是自卑还是为了掩盖什么?
”女主在最后被逼疯,神奇的是结局,最高明的凶手可以给案件一个大家都喜欢的结局。
但是韩国电影,它抨击社会问题的力度是很大的,它成功的塑造了韩国电影,内容讲述十分真实,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女主的演技真好,塑造出一个忐忑不安的实习生的形象。
不过我想说的是,事实在在融入集体的时候,过分的努力在一群碌碌无为的人的眼中,仿佛格格不入,过分的强融圈子,反而显得很孤独。
我希望当有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表面不那么努力,在暗地里,背后努力,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努力,毕竟所有牛逼的事情其实都是自己一个人狠干出来的。
在我看来这部片很大的bug在于半开放结局(看到最后懒得用脑了),但是大部分认为凶手就是女主。
女主和科长是一类人,没有背景,努力工作,但不太会为人处世,不合群,被周围同事孤立,固执,不知道领导要什么, 只是一味地做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
虽然警察在一定程度上和他俩也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只是程度上还是差很多的。
因为女主和科长性格上的相似,在公司中的遭遇就注定会以一个程序展开,同时女主受了科长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感染),将自己和科长完全归于同类,而被害人因为对科长有一定的负罪感,又对他杀害全家后逃出的事实感到恐惧,在这些心理作用的推动下,被害人们在濒临死亡时,把科长和女主两人的影像重叠了。
目前看到分析最多的是这样,我也很认可,毕竟懒得动脑得来的就是这样,而且在看第二遍虽然也用了脑的情况下,还是觉得分析有理。
可能也是先入为主的同化了。
这部电影确实比较难看懂!
我也试着解析一下。
首先要看明白电影,谁杀了谁!
电影画面很多都是点到为止,夹着很多镜头的切换,所以搞不清楚金先生杀了人,还是女主杀了人!!
所以要借助警察的视角1:金先生杀了自己全家,最后跑到公司,死在了配电间。
而且散发出了臭味,可见已经死去多时了。
(据此可知,后面死的人,都与金先生无关)2:其他死者(均是被女主杀死的,越到后,凶手越清晰)第一个死者,看到的是金先生。
最后被吊死在了天花板第二个死者,没有看到凶手,死在了过道第三个死者,也就是死在卫生间那个,初看是金先生,后面又变成了女主。
第四个死者,女主爆发杀死了她,并扔下了楼。
3:一个重要的隐喻是,金先生曾递给女主那把刀,金先生说你我都是一样的人,你比我更需要这把刀。
女主歇斯底里的喊道,我哪里像你了?
-可见故事里描述了2个遭受职场欺负的人,金先生被辞退后,杀死了自己的家人,最后悲哀的死在了配电间。
而女主,在金先生死后,受到巨大刺激(金先生似乎是唯一对他比较关心的人)。
她没有选择独自承受痛苦,而是黑化后报复了那些她自认欺负自己的人!!
她和金先生是一类人,他们都兢兢业业,却受到不公的待遇。
干最多的活,却得不到认可,奖赏,甚至随时被公司抛弃。
她和金先生也不是一类人,金先生致死都没有反抗是自己痛苦的真正原因,而是牺牲了自己和家庭。
而她最终选择了反抗。
人生即使如此,承受它是那样痛苦,反抗它是那样惨烈!
小制作烧脑悬疑剧。
开放式结局小情节电影。
无法快进无法弃剧的都是好电影。
剧情喜欢用暗示的方法让观众自己脑补:一个打开的天花板给几次特写,让人脑补认为凶手在天上;告诉你监控看凶手进了楼,让你自己猜是不是躲在楼里,楼里的人是不是那个人杀的;所有的东西都让你自己想,最后也没告诉你结果。。
很多韩国电影的通病就是开了个好头,有一个主题,故事却被讲烂了。
所以渐入佳境的片子不多,大部分都是开头高潮,越走越低,或者2个小时的片子,前半部和后半部像是两个人拍的。
这部【办公室】号称恐怖版的【未生】,却只靠着几个镜头吓唬观众,悬疑一点的没有,未生的那种淡淡的却又能直击人心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性格,以及用心的拍摄在这部电影里面一点都看不到。
结局导演还给我们留了一个悬念,还那么诡异和让人摸不着头脑,估计是自己都不知道要怎么结尾了。
反派人物无非就是骂骂人,背后嚼嚼舌根,隔壁霓虹的【年龄歧视】里面大家都是开开嘴炮,这里就要拿刀子捅人了。
反派角色让人觉得死得不值,悲剧角色则让人既不同情也不唏嘘。
特别是营业2部的员工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出现了杀人事件的办公室各种单独夜班和说人闲话;遇见诡异事情既不呼救也不逃命,非要一探究竟的花样作死精神,也是挺无语的。
高雅星后半部分的狠劲是有了,不过故作沉稳和老练的表演让人看着挺不舒服的。
其他演员的演技也都合格,只是人物太单薄了,但是拜拜浪费了演技。
最后,其实剧中柳贤静在和部长发飙的时候说的那句话“真不到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还是为了去死而工作”还挺触动人心的。
还有警察问自己上司的那句话“什么公司把自己的形象看得比员工的性命还重要?
“呵呵,警察先生,这还真的不好说哦。
警察:你怎么没有家乡口音?
实习生:因为我想以后待在首尔。
警察:首尔并非功成名就之地啊。
如果把首尔换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句话依然成立。
杀人只发生在电影里,现实中更多的是选择忍气吞声。
但是“杀人”事件每天都在职场上发生,“杀”的是锐气,“杀”的是尊严,“杀”的是自由,“杀”的是人生。
职场不公平时刻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尤其让人胆寒。
大城市的生活固然美好,但在大城市生活就避免不了竞争,职场如战场,勾心斗角,利益纠纷,弱肉强食的世界,活下来的人才是暂时的胜利者,但是无时无刻不存在被后来者顶替的风险,压力无处不在,总有扛不住压力的时候。
如果有一天扛不住了,是否可以全身而退呢?
房贷,车贷,家庭,孩子,老人……岂能说放下就放下!
金先生杀了老婆孩子,还要淡定的回到公司自杀,资本扭曲员工的人性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实习生跟金先生是一样的人,老实,和善,上进,但就是不会搞好人际关系,处处谨小慎微反而给人造成一副不够自信,不太靠谱的印象。
越想得到工作,却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没有盼头,周围人一副伪善的样子,一边看你很努力一边还在嘲笑你的努力,这样的日子如何不让人心寒,如何不让人想要拿起一把刀,一把杀人的刀!
所以实习生爆发了,她拿起刀,尽情的捅向所有嘲笑她的人。
杀人者,也是被害者。
现实生活中多的是富士康跳楼类似于这样扛不住剥削和压力选择牺牲掉自己的人。
“敢于”亮剑诛杀施暴者的往往少,而像电影里如此精分杀人的估计也只是影视才会呈现的结果了。
它以极其残暴的方式将矛盾放大化,把视觉上杀人血腥的冲击带到夜晚空旷安静的办公室。
白天,忙碌工作隐藏压制内心,畏畏缩缩地待人处事;晚上,恶念肆溢精神自由,化身屠夫,报复无情对待她的同事领导。
暗流涌动的人的内心暴露出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李未来,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像那把刀一样的念珠。
尽管办公室里的人都有不对之处,可是罪不至死。
所以电影只是放大矛盾,把最极端的结果呈现出来,警示当下的职场。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就是希望呈现内容来影响人,改变现状,否则电影里的虚假,搞不好会成为现实的悲鸣。
影片开头在寂静无声的夜晚,金先生一反常态进入家门,举起扳手,锤向家人,1、2、3、4......没有画面,只有音效,也足以给我绝望、绝心、屏住呼吸的震撼感。
隐隐猜测,可能是职场出了问题。
该有多绝望才会向家人下手,全部带离这个世界,最后自杀在办公室,这个承载着自己梦想,全家指望生存下去给孩子治病、又让自己深恶痛绝的地方。
那就在这里做结束吧,就像是一个梦魇,永远笼罩着办公室里的人。
金先生是自私的,他灭了自己的家人。
他是克制自己的,最终也没有握紧那把被当做是自己念珠一样的刀挥向办公室里的人。
而李未来作为和金先生同样的人,心心相惜,一个砍向自己,一个砍向别人。
她也做了很多斗争,拿起还是放下那把刀,甚至还在自己家里。
她的精神的确是有问题的,除了自己的心理之外,职场也有着可推卸的责任。
不确定的生存机会,新实习生带来的危机,前辈的嫌弃......心理防线逐个被击破。
很多弹幕都说女主心理承受能力差畏畏缩缩的能力也不行,在职场生活注定不吃香,倒不如自己辞职,另谋出路,何必杀人自毁前程,还笼罩骇人的气氛,搞得人人都不敢加班了。
的确,社会本身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你不强只有被淘汰的分,不是不讲人情,而是现实竞争。
职员要有业绩,警察也要,抗不下去,只能苦笑,只能被排挤,谁都要为自己的饭碗争口气。
如今的社会大不相同,虽然竞争无处不在,但是出路仍旧很多,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关键就是自己的取舍了。
我一开始也觉得如此,此处不留有爷,自有留爷处。
这其实是后话。
本片的核心不是去探讨女主,而是反映职场。
有这么一类群体,在公司安守本分,尽职尽责,却因为不会来事,最终成为了被裁掉的一份子。
如果公司能够制造人情味更浓一些的氛围,对待职员更友善包容一些,结局应该会不同。
企业不是光靠压榨劳动力,增强工作力度就能一冲飞天的,不是只有利益为上,人才是核心。
健康的人才能健康的工作,带来健康的企业运作。
反过来也是如此,唯有健康企业机制,才能营造健康良好的氛围,才能带来健康的工作员工。
什么时候努力已经变成嘲讽的形容词了呢,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然后摆脱那份不自信,可是慢慢地努力怎么就变成了不自信的象征,甚至成为吐槽瞧不起的理由?没有凝聚力,不停地碎嘴、对比。
作为公司的老前辈不能给新人进行友好的指点,却卖弄资格,去刁难挖苦,我该说这样是为了保全、抬高自己的地位,还是说让别人重走自己以前走过的路呢?
就像是我以前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你也别想那么容易地走过去。
是不是人都这么恶呢?
我不由得想到以前暑假在辅导机构兼职的经历,也是有类似的情况,只是程度没那么夸张。
可以说,那是我第一次遭遇如此令人悲伤甚至是惊愕的事情,那时我才懂得大人们说的社会复杂是什么意思了。
一个小小的辅导机构都这样,更别说大公司了。
别为了点钱命都不要了。
其中一个赌气辞职的女员工坐在离去的计程车里,这样苦笑着又深夜返回去工作了,还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这么多年的辛苦,还是为了那点钱,命还真的没有了。
多么讽刺。
最后说一下,我完全没看简介光看了海报就傻不愣登地半夜跑去B站上看了,先是被那海报里女主无辜的眼神蒙骗。
再是自从看了裴晟祐在金福南里的角色后,就对这张脸产生了阴影😂好几处被突然出现的脸吓得半死。
音乐也是惊悚的氛围营造的不要不要的。
谁知道一个办公室居然可以演绎出如此惊悚的故事。
最大的精彩就是反转与结局了吧,最后李未来对警察心照不宣的一笑堪比唐人街探案里张子枫的一笑,毛骨悚然。
是什么让警察开枪、闭嘴的呢,是业绩,是体制,是饭碗。
他是知道真相的,但这是保全两者的唯一方法。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个结局,因为最后李未来再次走向下一个办公室,如果职场的问题不解决,李未来的心理问题不解决,也许她还会再次屠杀一个办公室,细思极恐。
讲诉办公室欺凌事件的影片我看的并不多,日本的看过一部荣仓奈奈和藤木直人所主演的决定不哭的日子,韩国的看过林时完和姜素拉所主演的未生,这两部电视剧一开始整新人都整得比较狠,结局都是新人菜鸟们以惊人的毅力通过修罗场而完美收场,像这部办公室那样大杀特杀的实属罕见,让人想起了另一部韩国电影,老师的恩惠。
办公室这部影片的逻辑部分有硬伤,剧情没能很好的交代金尚圭部长和郑在日准科长是被谁所杀,而据我本人的分析,杀害这两人的嫌疑犯就是金炳国科长,而两位女代理,洪代理,廉代理是为职场新人李美礼所杀。
金炳国科长进入此家公司已经六年,正常情况下应该在两年前就升为营业部部长,可能由于资质平平,对于工作是兢兢业业,可是业务能力方面并不是很出彩,得不到上级的青睐,也受不到下级的尊重,可是这样的人却是明年提升部长的头号人选,岂不叫人奇怪?
要是可以提升早就可以提升了,为什么明年就可以提升了呢?
个人分析下来是因为进入公司已经五个月的实习生李美礼的缘故,李美礼从韩国一个小地方来到了首尔,举目无亲,家境贫寒,姿色平平,除了个人能力以外一无所有,而她的个人能力只有金炳国科长注意到了,所以金炳国科长对她另眼相看,委以重任,也就是让李美礼替自己写方案,李元锡代理翻看金炳国科长电脑资料,对着李美礼惊呼你和金炳国科长是什么关系就印证了这一点,而此前李美礼正坐在金炳国科长电脑前快速打字。
整个事件的导火线是金炳国科长被金尚圭部长无理辞退而引起的,究竟为什么金尚圭部长要在这节骨眼的时刻辞退金炳国科长呢?
个人分析下来是因为金炳国科长来年要获得提升了,金炳国科长获得提升的话,对于金尚圭部长是个巨大的威胁,而把金炳国科长给辞退了话,自己的心腹之患得以解决,郑在日准科长也可以早日获得提升,对于这两个人来说,此招简直就是一石二鸟,从影片中此两人暧昧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私下肯定有所勾结。
金炳国科长对于此事肯定是心知肚明的,他默默的回到了家中,他的家是个典型的韩国中产家庭,干净明亮舒适,但是由于他儿子肌肉萎缩导致的残缺,以致家庭氛围很冰冷,表面上看上去母慈妻孝子乖,其实金炳国科长的心理防线已经被最后一根稻草给压毁了,在这世界上有一种男人,在外面很老实,低声下气的活着,回到家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拳脚相加,把在外面所受到的气施以自己的家人,在外面却没有一丝丝敢于反抗的勇气,金炳国科长也是属于这一类人,被辞退了没有任何争吵,默默的回到家后把自己的家人都用锤子给活活敲死了,想想心里还不解恨,于是来到公司停车场经由通风管道爬进办公室把郑在日准科长给吊死,拿走了他的打火机,在公司消防通道里把金尚圭部长给杀死之后,然后服毒自尽。
为什么我认为金尚圭部长是金炳国科长所杀,而不是李美礼所杀的呢?
原因就是金尚圭部长见到凶手的时候像活见了鬼似的,因为金尚圭部长心里对金炳国科长有愧,一直担心金炳国科长会来报复自己,此前已经在停车场中梦见金炳国科长要加害于自己,当发现眼前出现的正是金炳国科长,心中的恐惧感可想而知,假如是李美礼的话,部长肯定先是一顿斥责,你躲在这里偷懒干嘛,吧啦吧啦的,部长对于代理们喷起来都是狗血淋头的,一个小小的实习生更不会放在眼里,一种级别上的优越感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消失的。
李美礼是如何杀了那两位女代理,看过电影的都知道了,在此无需赘言,有人说那位新来的高学历高颜值的女实习生申多美侥幸躲过了一劫,不过个人觉得如果申多美也在现场的话,李美礼是不会杀她的,因为李美礼对于申多美是羡慕的,自卑的,发自内心地觉得不如她,所以李美礼会去人事科打听申多美能否转正,当听到申多美这次不会转正的回复,在电梯中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之情,然后洪代理对她的当头一棒,被训斥得颜面扫地,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让李美礼起了杀意,那一刻,李美礼被金炳国所附体了,当然李美礼也只敢杀同性,对于那个男代理李元锡,李美礼一开始就没打算杀了他,只是男代理阴差阳错的被警方给爆了头。
此片不是什么惩恶扬善的影片,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祸从口出,看过朴赞郁的老男孩的朋友们应该对祸从口出可以理解得更深刻些。
懒懒散散的说了这么多,再插些题外话,前些日子我路过家门口的一个彩票厅时,听到两位快递小哥在聊天,其中一位说如果这次买的彩票中了五百万,老子就把助动车给砸了,再也不受这气了,另一位听了就笑笑,然后两个人开着助动车继续去送货了,牢骚发完了,日子还是得继续。
苦和累不怕,就怕得不到尊重!
别加班。
不是很喜欢的类型 剧情有bug
该片继承了韩国犯罪电影一贯的残酷黑暗,将故事设定在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职场无疑更为讽刺。上欺中,中欺下,下一怒杀人,这个循环中没有赢家,人们何苦为难人们?难道这就是无解的人性之哀?
唯一对女主和善的同事被老板开掉之后杀了全家,然后消失了。办公室欺负过他的人也都一个个死去。女主当了半年的实习生毫无转正希望,另一个实习生反而受到欢迎得到转正机会,然后就黑化了,也开杀办公室同事(这公司好惨),最后诬陷给其他同事,自己洗白了去找新工作。这片的加班文化太可怕了吧,周六日不工作还要被领导骂,还有大半夜主动跑回来加班的人,我真是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热爱工作。这片看下来的唯一感想就是,下班了就该立马离开公司,加班是会死人的(各种意义上)
女主的演技真是无法评说,站姿怪怪的。画面质感很差,故事也很不紧凑,只有厕所里那个情节让我不得不想到《office 有鬼》
神经兮兮,惊吓片
剧情完全没讲明白的。
上班太可怕了
女主演技真棒,火星生活里三个演员都出现
女主长得太凶,看到一半猜到了结局。
吓到我了!!!你大爷。细思极恐!!!高雅星真挺不错的,小姑娘有前途。
OL阴暗面
氛围感 代入感都挺到位的 这么赤裸裸的表现同事之间的矛盾看着还挺过瘾
看完感觉全是变态,只是心里变态的程度不一样
那种突然的焦虑爆发和惊恐心悸的感觉一下子又重现出来。
纠结着要不要给三星,结果还是只给了两星。职场豺狼虎豹再多,也不至于精分甚至让心虚之人产生臆像,年轻人还仅仅只是个实习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跳槽就好,变成变态杀人魔可就有些假了。片中到处都是刻意营造和渲染的恐怖感,反倒让人感觉并不恐怖,何况你再怎么心虚对手也只是个拿着刀的年轻瘦弱女孩,全被撂倒真的说不过。不过,最后警察为了晋升牺牲真相放跑真凶是亮点。
这电影相当牛比,高雅星我好喜欢。2018-10-9 14:29:09
很不错的片子,可惜的是好像有删减,翻译也不太给力。
看过
这片子评分过低,无论从对悬疑的铺垫上还是对人物心理的剖析上都做得很好。剧情上并没有太多bug(毕竟有些手段是为了烘托气)。女主从未想过什么完美的犯罪,作案自然漏洞百出,但重点是有个背锅的男配在,还有误杀男配的警察来帮她洗脱罪名。公平正义从来都不是职场上的信条,莫大的讽刺。【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