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一家这次住在森林里……1.以为又要来《超新约全书》的桥段……好吧,这真的是一部大烂片!
萨姆沃辛顿还是那副谁欠我800万的样子,奥克塔维娅是来为给人角色充数的,拉丹米歇尔又是苦大仇深……非要政治正确才开拍?
2.所以这都是车祸中的强烈幻觉?
那如果无神论者就直接死翘翘?
还是要信点啥的说?
《心灵小屋》也叫《陋室》,这部电影给我很大的震撼,我一下子幸福感知能力提升了很多,宽恕了曾经我不能宽恕的人和事。
因为上帝安排这些人和事出现和发生在你的生命里,就是为了破除自己错误的执念。
影片一开始是主人公迈克小时候,他爸爸脾气暴躁,经常打他妈妈,还打他。
在去礼拜祈祷的时候,他向上帝的代表神父说出了他的无奈,“他总是打妈妈,我阻止不了”。
本来想着上帝可以帮助自己,反倒是回家之后一边下着大雨,爸爸把他暴打了一通,他不相信上帝了。
长大结婚后,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三个孩子:乔西,凯特和米西,米西是最小的女儿。
他和爸爸一点都不一样,他爱妻子孩子们,而且经常承担照顾孩子们的责任。
但是他仍然不信上帝。
一次,他带三个孩子去野游。
米西在河边摆着桌子画画,乔西和凯特在湖上划船。
船翻了,他下水去救两个大孩子,但是上岸后小女儿却没了。
被一个惯犯弄到山上一个破旧的小屋杀害了。
女儿是那么可爱,善良,他更加不相信上帝。
一家人一直走不出这件事,尤其是迈克。
结果一次上帝写信邀请他再去小屋,他半信半疑,还是忍不住去了。
他见到了上帝,和上帝共处了一段时间,终于放下了下女儿,还有伤害他的人,和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作为从小就被爸爸虐待的迈克,就已经很让人同情了,他自己克制自己,成长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努力去经营自己的家庭,却又失去自己的最心疼的小女儿。
难道这不是很不公平吗?
我也和迈克想的一样,觉得上帝不公,不该夺走小女儿的。
相信好多人也会有同样的观点。
但是当面对人生困境和难以挽回的损失的时候,我们真的该抱怨吗?
一直耿耿于怀,活在过去?
这就是迈克的状态。
他的妻子要带女儿去看心里医生,问他要不要也一起去看看,说“我们已经失去够多了,你一定要好好的。
”因为他整日整日的闷闷不乐。
女儿凯特一直不言不语,因为她对于自己在船上站起来,还把船跳翻,以至于爸爸没能一直陪在妹妹身边,一直无法解脱,看到爸爸整天因为妹妹没了,而终日愁容满面,更是无法面对。
儿子乔西,看到家里的样子,常常跑出去,不想在家呆着。
妻子可能也会后悔自己没有跟他们一起去野游,但是更多的是看着丈夫深陷痛苦之中,整天为他担忧。
人生当中是不是常常会有自己难以面对的困境和不能挽回的损失,这时候生活如何继续?
工作如何去做?
家人朋友怎么面对?
自己又如何对待自己?
尤其是对于带给自己损失苦难的人,自己又如何对待呢?
相信谁都难免遇上这样的情景,也和迈克一样不能原谅上帝,更不能原谅“加害”自己的人,然后把自己过的一塌糊涂,痛苦不堪。
于是上帝邀请他再次回到小屋,告诉他“我尤其爱你。
”“疗愈需要一些时间和好多关系。
”“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后果。
”……上帝好多次用心和他谈话,给他好多体验。
让内心坚定地不去原谅自己,也不去原谅别人的迈克,放下了女儿米西,宽恕了伤害她的人,也宽恕了自己的父亲,还有上帝。
然后他放下自己,看到了女儿凯特,妻子和儿子,又和他们开启了快乐的生活。
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上帝和迈克相处的过程,还有给他安排的独特体验。
这也是一个人被救赎的过程,从一个评判者成为一个接纳者,从被命运扼住咽喉到开启生活新篇章。
你会清晰地看到一个真相,宽恕不是放过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如果你当下正处在痛苦中,强烈推荐你看看《心灵小屋》,你会发现看完后,你的痛苦瓦解了,而且你会觉得你其实蛮幸福的。
富有争议的畅销小说《天堂小屋》(The Shack)的插画师达沃·奥尔德里奇(Dave Aldrich)最近表示,为设计这本导致背教的书“深感遗憾”。
“10余年前,我被这个故事迷住了,能够参与这本书的图画创作深感荣幸。
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想认识书中所描述的这位神,”这位奥尔德里奇设计公司(Aldrich Design)的艺术家4月4日在社交媒体表示,“《天堂小屋》精彩地向我呈现了一位令人难以置信的可知和慈爱的神,完全饶恕、没有判断的神。
”然而,奥尔德里奇的情感随后转变了,随着影片上映,他感到需要说点什么。
相关文章Matt Moore《天堂小屋》:挑战我·困扰我杰利纽康(Jerry Newcombe)《天堂小屋》讲的是圣经还是“新纪元运动”?
电影《天堂小屋》颠覆上帝传统形象引争议 主演回应基督徒可以看《天堂小屋》吗?
电影《天堂小屋》颠覆上帝传统形象引争议 主演回应电影《天堂小屋》颠覆上帝传统形象引争议 主演回应“我现在对参与和推广这本书,深感遗憾。
电影《天堂小屋》的上映把这一切想法带回我的脑海,我觉得有必要对因我设计这本书而受到误导的人道歉,”他补充说。
奥尔德里奇说,读这本小书也让他认识了其他作者,如罗布·贝尔(Rob Bell)和布赖恩·麦克拉伦(Brian McLaren),他们都是“以诚实出发,有坚定的圣经信仰,但误入叛教的歧途”。
他承认,因为缺乏洞察力,他发现自己几乎接受了普救主义者的信仰。
奥尔德里奇打破沉默后,一些人联系了他,表示欣赏他的透明。
奥尔德里奇承认,他最初相信《天堂小屋》中描述的不定罪和完全慈爱的神的形象,但是当他意识到这种片面描述的危险后,他的态度转变了,他补充说,书中没有展现出神是一位审判罪的神。
这部影片的简介写道,这部电影将带领观众踏上一段“令人振奋的属灵之旅”。
“这部电影3月3日(星期五)上映,带我们走入麦克·菲利普斯(萨姆·沃辛顿饰演 )的世界。
在经历了一场家庭悲剧之后,他陷入很深的低谷,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信仰。
面临信仰危机之时,他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邀请他去俄勒冈州荒野深处的一间废弃小屋。
尽管有种种怀疑,麦克还是踏上了去小屋的路途,并邂逅了包括“帕帕”(斯宾塞饰演)在内的三个陌生人。
通过这次邂逅,麦克找到了重要的真理,这会改变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的理解,并永远地改变他的生命。
”虽然《天堂小屋》的支持者争论说,小说和电影不过是虚构作品,不过是想象,但奥尔德里奇认为——根据作者的声明 ——该著作是在传播神学思想。
“许多人仍然会说,这本书只是一部虚构作品,但作者本人威廉·保罗·杨格(William Paul Young)被引述说:《天堂小屋》讲的是神学,但是包裹在故事里的神学,” 奥尔德里奇强调说。
没有写过影评的人写的影评。
——来自一个对自己文字不是很自信,从来就是在日记本里面写的人 我的SLOGAN仅仅是想说明下,我的文字风格,先介绍下我看这个影片的背景,我是一个来自基督徒家庭的孩子。
从小相信,却和神之间有一堵难以逾越的墙,我不知道那墙是什么,让我离不开,但是也走不进。
这个电影展示了很多我在牧师讲道里提到的点,但是用了更生动的案例和场景尝试去诠释圣经里面提到的点 在工作的打扰下,粗粗看完这个电影。
以后我可能会再看几遍,深入思考下,如今,就很触动,至今还在我脑海里的,做下分享和记录。
一、审判者在于神,你只要做好你自己的本分。
影片里面,有一段是圣灵和男主的沟通,圣灵抛出的问题是:“你平时是怎么判断生命中的善与恶?
”男主的回答是:有利于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的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他认为其泾渭分明。
圣灵很动情地讲,现在的人,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标准是判断事情的好与坏。
因此征战不断,因此冲突不断。
(此处做了铺垫) 另一个片段,男主自己走必须要自己走的路,路上遇到“智慧”,男主此时还在认为神应该为所有灾难的事情负责 。
“智慧”做了一个更激烈的事情,让男主来做决定,谁应该上天堂,谁应该下地狱,当命题是“在他两个儿女中选一个”时,他回答“can't do it”如果非要,让他去。
由此,男主放下了做生命审判者的倾向。
由此他也体会了天父慈爱的心肠。
反思自己,确实在很多时候,在直接的生命里,去判断,去审判。
靠自己的支撑自己,最后会发现精疲力尽,便又开始寻找神。
我是个讨好型人格,偏偏又是一个对自己要求还比较高的人,很多时候,我总是会忘记神的存在,随自己的意思,去努力,去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最后我会发现精疲力尽,且不得果效。
最后又灰溜溜地回到神的面前祈求。
就像是出埃及里的以色列人,一次次兴起,一次次跌倒。
二、TRUST HIM,HE is always with us.男主在湖上,有一个片段,因为内心的混乱,男主的小船几乎要被变黑的湖水淹没,最后JESUS的声音出现,叫男主定睛看祂,不要看环境,几次尝试,男主慢慢看神,恢复了平静。
虽有在耶稣的邀请下,在水上行走。
设身处地,这是莫大的信心,对神的莫大信心。
全然相信祂的保存,相信祂的同在。
不论环境如何,都定睛在祂身上。
所以,在我们的祷告词里面,常常有一个话是:求神指教,指教我如何处贫穷,如何处富裕,且不论贫穷还是富裕,都能活在你的里面。
不卑不亢,满有喜乐,因为你会知道,在世不过寄居,最后我们都要在神的面前交账,这短短的一生,我们要如何度过?
看电影开头,我觉得似乎又是部失去孩子后父母自我内心救赎的影片,类似于《附属美丽》。
然而逐渐逐渐就跑偏了,玄幻了,各种神仙上帝齐聚一堂,谆谆善诱,苦口婆心,最终使男主幡然悔悟,理解了上帝老子的工作有多不容易,最后forgive了酗酒家庭暴力的父亲,forgive了残忍杀害自己小女儿的凶手,喔,上帝与你同在,The End.我是无神论者,但也并不排斥其他人的宗教信仰,只要你别干涉我,别妄图给我洗脑,你信佛、信耶稣、信默罕穆德,信其他你觉得值得信的,Whatever. 然而事实却是某些“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和那些传销组织者并无两样,虔诚和极端有时候只是一线之间,宗教和邪教有时也难以辨别。
究竟是谁judge谁是影片中提出的一个问题,然后智慧女神很轻松的给出答案,你来judge别人是错误的,因为你没有站在上帝视角,会犯错误,只有上帝才能judge一切。
可是事实是多么荒唐!
影片中的上帝告诉我们面对酗酒打老婆打孩子的男人我们应该原谅,面对变态杀手杀死你的孩子,你不能愤怒,只能一遍遍的说原谅。
呵呵,这哪是上帝啊,这分明是懦弱的人采取的绥靖主义啊,如果面对罪恶,不发出任何声音,一味的退让,一味的掩耳盗铃说可以原谅,这个世界正义就无法伸张,邪恶将笼罩大地。
原谅和佛家的“冤冤相报何时了”有相近的意思,原谅了才能放下,放下才能走出心灵的枷锁,这一点不错。
但问题是犯下罪恶的人值不值得原谅,如果Evil是必然存在的,接受还是反抗?
如果命运是上帝安排的,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
这当中充满了人性的选择,而非上帝告知的唯一的答案。
或许有人说,这本来就是部宗教电影啊,你不爱看就别看。
那我就感觉受到赤裸裸的欺骗了,首先这个片名真的很难联想到会是这样一部说教式的宗教片,其次,既然是宗教片,不是应该洗我的脑吗,怎么还起了反作用呢。
总结:这是一部很烂的宗教电影。
无论成败,人应当自己掌握命运,用自己的是非来判断,哪怕会犯错误。
因为即便是上帝,它也不能替你做主,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你拥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最后,突然想起了《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最后时候的呐喊:“没有人可以审判我,可以审判我的只有自己,去TM的老天爷!
”
听着灵性二字就足以让我买票进电影院。
不带任何期待和猜想,很多话语在很多灵性书上看过,但我让自己随着电影的flow走,流泪很多次,也听见很多周围的人在啜泣。
看到蝴蝶棺木那一刻,我内在升起一种“被爱”的感觉。
很喜欢J兄的这句:"I don't need slaves; I want friends". 这部片子,其实无关乎宗教
我觉得电影还不错呀,画面很漂亮,特效也说的过去,虽说很多地方不合理,但是这本身就不是一部跟你讲逻辑的电影,如果非要讲逻辑,这电影拍都不用拍了!
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完全推崇宗教的电影,更多只是信仰问题,也不等同于你信什么教或者拜谁。
电影的基督教应该只是信仰的其中一个载体而已,很多人看完都上升到了宗教PK上来了,是不是想多了?
个人还是比较推荐一看的片子,没有那些一星的说的那么不堪吧!
可能是我功力不够吧!
这部电影铺垫有点长。
前面呢就是要铺垫男主很爱他的小女儿,有多爱失去时就有多痛。
说“所以呢就这样原谅凶手了?
”“如果是我一定要找到凶手并且杀他祖宗十八代”的,拜托,FBI都说了凶手是个连环杀人案凶手他们都在尽力还没有找到,仅凭男主怎么找得到?
而上帝最不愿意自然法则被破坏,也不愿意惩罚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只能去帮助男主治愈。
男主把女儿的死归在本应该帮助女儿的papa身上,本来他也是基督教徒,但女儿死了,自己从小接受的信仰坍塌了,对人生也失去兴趣,所以才有了三位一体的神以及wisdom对他的开导及治愈之旅。
我喜欢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很自由,三位一体的神化成人身就在你的身边,和你就像朋友般亲近,上帝还会根据你的需要换成不同的性别,当男主需要爸爸的时候上帝就贴心的换成了慈祥的爸爸形象,而且耶稣是中东地区的人,电影在这方面选人很合适,至于为什么上帝是那个黑人女子,我想是因为男主小时候从黑人女子那里得到温暖,上帝想用这个形象让男主感到放松和亲近,毕竟上帝可以变成任何形象呀。
当男主不停的责怪上帝为什么不救他的女儿,为什么让这事情发生,他们聊天时说他儿子有女朋友了,女儿怎么样了,都是他所不知道的,是啊神创造人,男主生了他的孩子们,男主连儿子交了女朋友都不知道,神创造了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是否有犯罪的动机?
wisdom让男主审判世间丑恶,男主到最后也觉得难以审判,那手心手背都是肉的上帝也是如此,所以他既要救赎有罪的孩子,又要开导心里装了仇恨的孩子。
男主的小女儿是回不来了,FBI在尽力抓凶手,男主与其消极不如坦然面对现实,珍惜现在同样难受自责的家人。
假设男主找到凶手并且杀了他,女儿也回不来了,他也不会开心不是吗。
况且,男主已经看到小女儿在另一个世界过的很开心了呀,所以最后他想通了原谅了凶手,回到家人身边。
这并不矛盾也不牵强。
神出场就说了,你信我也好不信也好,都是你的自由,神没有强迫我们信他,他给了我们选择的自由。
看不看这部电影呢也是你们的自由。
但是没看懂也不要诋毁它呀!
不是很明白看过这个片子的很多没有信仰的人为什么要跳起来。
没有信仰就自动过滤掉那些好了,这确实是一部抚摸心灵,自我救赎的片子。
我也没有信仰,反而觉得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寄托,才有现在这么深的执念,放不下忧伤,不原谅别人,也救不了自己。
当上帝让男主去做最后的一段心灵治疗是,说的话才震撼着我,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想。
对,不是我不能原谅,而是我不愿意忘记不愿意原谅,没有原谅的理由,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越来越痛苦,最终丧失了爱的能力。
没有了爱的能力,那么在现实中就继续伤害自己和身边最亲近的人。
每次出差在飞机上的2个小时,是最平静的时间,每当看到类似家庭主题、罹患生病主题的电影,就会点进去看。
《Der geilste Tag》、《海边的曼彻斯特》、《相亲相爱》,我也不知道想寻找什么,就是希望能给自己一些精神上的慰藉。
《THE SHACK》帮我找到了一条路,也许我还不能很快的原谅,但这确实是一条自救的路吧。
高中时候看的电影,印象深刻。
尤其是那段关于宽恕的对话,一直记着,所以打算从宽恕的角度来写这部电影。
这篇文章最先是发表在和朋友一起弄的公众号上 ,想在这里记录一下,希望以后可以多记录一些电影。
记得有人和我说,看书和电影是让人快速成长的两种方式。
一宽恕的话题贯穿了这整部电影。
从上帝宽恕迈克开始,继而是迈克原谅父亲,到迈克抱着女儿不断说“我原谅你”的时候达到了高潮,即宽恕仇敌。
迈克说,即使说了原谅,还是感到很愤怒。
上帝回答他,你要说上千次才会容易点。
这也许会让你想到“不是七次,乃是七十个七次”的那段对话。
不断给予原谅,在不同的事情上,或者在同一件事情上,直到完全。
但更重要的是,迈克在宽恕这件事情上,他不是独自面对。
上帝只是提出要迈克去宽恕凶手,迈克就失控了,一心想要去折磨凶手,也要上帝去折磨他。
上帝知道如果不宽恕,内心的痛苦依然会折磨迈克,剥夺他爱的能力。
迈克必须宽恕。
但祂也知道迈克不能做到,于是说, “你不必独自一人去,我陪你一起”。
上帝一直陪伴迈克,陪他走完这条他不断说“我原谅你”的路。
这也许是为什么海报上写着“YOU'RE NEVER AS ALONE AS YOU THINK"的原因,宽恕的路上我们不是一个人独行,神的同在是我们的力量。
二上帝让迈克去宽恕,并不是让迈克忽视凶手的残暴行为,上帝对罪恶的恨恶并不比迈克少。
在洞中,智慧让迈克明白父的心肠,即使自己的儿女再不好,撒谎、悖逆、冷漠,仍然断定自己的孩子值得祂爱,即使要自己付上一切。
祂深爱着自己的儿女,所以才更期盼他们某一天也能转离恶行。
上帝要迈克去恨恶罪恶,但不要因此恨恶罪人,甚至以恶报恶。
罪是可恶的,但人是可塑的。
对于消灭罪恶,上帝可以直接消灭罪人,或者冒着被指责一手造就这世界罪恶和痛苦的风险,去拯救罪人。
在我们的世界中,罪恶时刻在发生。
没有人能免于其害。
魔鬼的所作所为也没有人能免于其害。
只要人不跟从上帝,魔鬼总能乘虚而入。
上帝不是要迈克去否认罪恶并不可怕,而是让他看到,上帝给他的选择,他可以选择相信,接受上帝的拯救。
这是上帝所安排的更好的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唯一的选择。
三归根到底,上帝让迈克宽恕凶手这件事,不是迈克和凶手之间的事,而是上帝和迈克之间的事。
凶手的恶行让迈克难以平息,上帝表示每件事情都有其后果,但这不是迈克该去关心的。
迈克所要关心的,是自己要如何面对上帝。
迈克活在痛苦中很大的原因,是他认为上帝并非良善,俟机报复。
事实是,在“七十七次原谅”后面的比喻中,人人都是那个还不起巨额债务的仆人,人人都是欠了仆人的同伴。
当痛苦遮蔽迈克的眼睛时,他只能看到凶手欠他的,看不到上帝给予他的。
上帝要让迈克看到自己对他的爱,祂并没有报复他,而是赦免了他。
上帝同样也期待迈克能用自己给予的宽恕,宽恕那个一度给他带来痛苦的凶手。
免了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四往昔阴影,不堪回首。
但面对伤害,从来不是我们独自一人。
YOU'RE NEVER AS ALONE AS YOU THINK。
选择相信,如洞中明光照进,驱散阴影。
然而拒绝时,我们好像一只手指着那个人,仿佛在说“他凭什么?
”。
我们不得不发现,剩余的四根手指都指向自己,好像在说“我凭什么?
”宽恕别人和承认自己的罪都是艰难的事情。
那就多说,多承认。
“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
被害人要寬恕加害人,這是何等大的胸襟!若當我們受困其中不快樂,神明都要幻化成人來引導你,那牠豈不是忙瘋了,而凡人個個也都成佛了...人艱不拆!
自我的救赎
看到一半看不下去弃了,其他的不care,我就想知道小女孩怎么样了?最后找到尸骨了吗?
神棍治愈电影,说教气息浓重,我听广播就好了啊。
宗教课老师放的
这片子得分这么低,可见基督教在天朝没有群众基础。
6/10不具备神学基础,无法评价。
这。。。
虽然是布道片,也不能认同观点,并不认为犯下的罪恶能被宽恕,但是观感还挺好,愤怒和悲伤总得找到出口……你想人生没有痛苦?那是不可能的。这才是真相
宗教片真恶心。
非基督徒也许很难理解这部片子,说教味很浓,但是也是一部好电影。电影里的黑人女子,黑人男子,印第安女子分别代表了圣父,圣子,圣灵。男主也是因为出了一场车祸才见到上帝,得到了救赎。神爱世人,所以他把自己唯一的儿子给了人,不让我受到诱惑,救我们脱离凶恶。
科幻电影《陋室》(天堂小屋)改编自美国畅销小说《棚屋》,书籍也非常好看。
信主得永生的传奇故事。
除了略僵硬的说教以外,还是非常好的电影,触动人心
哈哈哈,评论说的没错,真的都是在说教。
不出意料-越年轻的,越自信的,会越觉得这个电影傻。而我这样就快知天命的,会觉得这样的电影好极了!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和合本)
萨姆沃辛顿回春作品,无论票房还是颜值还是演技都有
山不在高,遇见上帝。水不在深,飞檐走壁。斯是陋室,胡说八道。
慢热温情治愈,就是后段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