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电影编剧们最近都做什么去了。
到底是近来怀旧风盛行还是大家都江郎才尽,怎么一部一部的剧情都如此老旧无味?
这部电影在驴子上看见介绍时,觉得非常有吸引力,是我喜欢的那一种BT路线。
背景与主线故事与《大逃杀》相似,将世界TOP30的杀手聚集到一个小镇,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
拍这样的故事,最重要的不是特效炫目打斗漂亮,而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挖掘,能在立意上站稳脚跟就已成功了一半。
《大逃杀》就是经典范例。
然而,这部片子,被《大逃杀》直接甩出几条街去。
·科技令人眼花缭乱的监视器切换并不能掩盖此片在科技上的巨大漏洞。
同样是在参赛者身上装追踪器,《大逃杀》中参赛者如果试图取下追踪器,会直接爆头而死;而这部片子里,取了就取了,两个三流技术员还将这归咎于“脉冲屏蔽”。
这样说来,参赛者还有多大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谁要是半路后悔不想玩了,把追踪器挖出来丢一边就好,随时可以拍拍衣服走人。
前几届的参赛者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都是白痴么?
·隐情我们已经习惯坏人做坏事都是有理由有深层原因可以理解的,也习惯了主角都是善良的,偶尔做了坏事都是被迫的。
但这回的女主角郑莱莱小姐的虚伪达到了让我觉得戳穿她都是多此一举的地步。
说自己从不滥杀无辜,接到命令后还是毫不犹豫地去杀一个无辜的黑人女性;痛哭流涕地说后来才知道她怀孕了,当时却是对准她的腹部开枪;说受害者的眼神让她有负罪感,却一个接一个杀人——我真的一点也不相信,其他受害者的眼神就不惊恐不可怜不茫然失措。
这哪里像是一个杀人无数的杀手应有的心理素质?
姐姐,你是堕落的圣母么?
更杯具的是,作为动作片女主角,她的身手实在没看头。
一个杀手,尤其是顶尖杀手,反应要快,警觉性要高,陷入危险要不慌不乱,然而以上这几点,她没有一点能做到╮(╯_╰)╭最杯具的是,这么一位要反应没反应要身手没身手要性格没性格的女杀手,居然是东方NO.1?!
开什么玩笑,她要能算NO.1,整个东方杀手界都餐具了……·不死之身在大量武侠小说与古装剧的熏陶下,我们知道,主角们都是打不死的小强,跳崖会被树枝挂住,中毒总能撑到最后,满身伤口大失血也能一次次重新站起来……然而这部影片中,连配角都一次又一次超越了人类极限。
杀人为乐的疯狂小子在喝威士忌时被人丢了火种,明明看着镜头上大火瞬间吞没了他的头,下一幕再出现时,却只有两颊与额头有烫伤痕迹,鼻子嘴巴都完好无缺。
真不知道该说他自我修复能力惊人,还是那瓶威士忌是伪劣产品。
上一届锦标赛冠军驾驶的油罐车翻车,怎么想都绝无生还可能。
可人家偏偏就在大爆炸中活着出来了,神智清醒,全身上下连衣服都没烧到一片。
怎么做到的?
穿石棉都不顶用吧?
至于其他,跟上面这一比,都不算不可思议了。
·神父与圣母这小标题多么和谐。
嗯,不用怀疑,这就是主角二人组。
我说过不只一次,我讨厌圣母类型的人物。
如果一个人能力非常强大,同时处处为人设想,善良诚实,我会觉得他/她很伟大。
但最常见的那种满口宣扬爱与和平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没有相称的能力,只能说是笑话。
影片里还更加可笑。
那个不断劝女主角放下屠刀的神父先生,贫困潦倒、酗酒、懦弱,简而言之,一无是处。
当救赎与宽容那些大道理从他口中出来时,已经不只是笑话,简直能将此片由动作片转为喜剧片。
而不知道该说是喜剧还是悲剧的是,女主角居然就这样被他改变了心意,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哦,之前《豚鼠特工队》里的鼹鼠先生,我不应该骂你的。
我应该扯着郑莱莱小姐的领子问:你·搞·毛·啊!
·阴谋哪怕是一部动作片,没有阴谋支撑,也是不完整的。
但阴谋的水准,天差地别。
上届冠军为了给妻子报仇来参赛,用刀子抵着郑莱莱问,谁要你杀她?
——你知道是谁。
唯一一次觉得她还是有点女主角范儿的一句台词。
尽管觉得这部电影剧情白烂,但结局处理得挺漂亮。
这里就不剧透了,如果要看,请一定要为这个结局忍到最后。
·人性这是我很想说最后却发现无话可说的部分。
能得出的唯一感慨就是,某些有钱人真无聊,over。
·囧囧有神技术人员口中反复出现的“CCTV”——实际是指监控装置。
便利店激战中,店主头戴耳机淡定地煮着咖啡,被泼了一头一脸的血依然淡定地接着电话。
看看人家这心里素质,啧啧。
全片看下来,这位淡定君可真是个大萌点,噗=v=
正如标题所说,我很少留言,几乎不骂人。
可是这部电影真是让人看的窝火。
什么狗屁!
一群富翁,能操控一个小镇,先进的技术,世界顶尖的杀手。
无视法纪,没有秩序。
好吧,因为你们有钱,我暂且相信。
可是每次下注10W,最终的胜利者1000W。
你当叫花子呢,有点逻辑行不,既然敢拍的这么大胆,你不吹个100亿我看不起你!
没看的赶快走!
form 电驴 雨中狐狸 这个电影,故事没什么好说的,一句话就可以说完。
而那些持续不断的枪火,飞车追逐,撞击,火灾,爆炸,适时的冷笑话……这些都是好莱坞的标准操作,也不足提起……然而倘使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一下参赛杀手及其死亡的顺序与方式就比较有意思。
先介绍一下赛事的组织者。
本质上这是由一个阴险的白种男人主持,涉及大量金钱,由各种肤色(不包括黑种人)和装束的权势人物的地下赌局。
请注意在这个比赛环境中所表现的主要隐喻因素:金钱,白种男人主持,不包括黑人在内的各种肤色势力下注的赌局。
参赛的杀手基本上以国家分,姓名不详。
其中最主要的杀手有3人。
中国杀手,年轻,女,容颜美丽,功夫了的,身世可怜,盗亦有道。
另外两名重要杀手是美国杀手,分为正义美国杀手和非正义美国杀手两人。
正义美国杀手,中年,上届冠军(请注意,上届冠军),隐退之后妻子被害而为复仇而参赛;此杀手在道德和动机上占据绝对优势。
非正义美国杀手,青年,嗜血成性,残酷无良,在电影中杀死了一条狗(好莱坞电影中极少出现的恶行,隐喻丧失人性);此杀手在道德上居绝对劣势,而在动机上优势强大。
比赛是展开大致如下程序:英国杀手在早餐时候就被中国杀手干掉了,反抗凶猛而无力。
接下来出现了街头冷枪战斗,属于低水准混战,法国杀手(男,运动员型,动作明显吕克·贝松风格)出场就违犯规则,获胜。
死去的两名杀手国籍不明。
附注:法国杀手为黑人(嘿嘿,),带有北非摩洛哥一带风格。
俄国杀手(男,壮,使用不变态大规模杀伤武器,手榴弹)杀死数名过场杀手,死在中国杀手手中(中国杀手以小擒拿手近身肉搏,引爆其身上手雷)。
中国杀手有原则,不杀无辜者,保留神父。
法国杀手袭击中国杀手,中国杀手保护神父,伤法国杀手。
非正义美国杀手杀死一堆小杀手,迅速减少竞争人数,和正义美国杀手对决;初获优势,遭到正义美国杀手反击;陷害中国杀手;逃走。
正义美国杀手追杀中国杀手。
一个使用变态大规模杀伤武器(肩射式导弹)的流氓杀手玩火自焚之后,中国杀手在加油站制服非正义美国杀手,受了神父的影响,没有杀死非正义美国杀手。
非正义美国杀手被比赛组织者除掉。
中国杀手和正义美国杀手第一次对决,法国杀手赶来渔利,被正义美国杀手杀死。
中国杀手和正义美国杀手两败俱伤。
神父改邪归正,重振精神。
在教堂中,正义美国杀手和中国杀手对决,采取合作战略,一起对付幕后组织者。
正义美国杀手和幕后组织者同归于尽。
中国杀手成为没有冠军称号的最后一人。
附注:神父孱弱,嗜酒,英国人。
看了这个比赛的过程,我深深地钦佩好莱坞编剧们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把握,也非常欣赏他们对世界经济走势的认识。
……嘿嘿,这简直就是国际政治经济角逐的动作片版啊。
向此电影的编剧,是Gary Young,Jonathan Frank, Nick Rowntree三位先生致敬。
纯粹的血腥,加入的文艺戏有温情,但是不那么自然。
女主 胡凯莉 是一个有着四分之一中国血统的夏威夷姑娘,中西合璧、颇具立体感的五官加上雕塑般的窈窕身材,使她成为众多时尚杂志的宠儿。
她的空手道黑带水平给她在拍片时带来了很多精彩的武戏。
在《蝎子王》中她饰演的女巫造型性感、演技出众,与蝎子王的扮演者“巨石”约翰逊相得益彰。
但是这些年,明显她退出了影视圈。
模仿《大逃杀》居然拙劣到如此地步,英国绅士想学美国人玩血腥真的学不像。
胡凯莉还是很养眼的,几分拳脚还凑合。
结局烂到一定程度,英国片。。。
此片相当有资格成为动作片导演人手一册的纠错指南:1、剧情设置毫无新意。
编导采用了“丛林猎杀”的老套类型,虽然貌似将战场移至开放的城市环境,然而那个看似颇具创意的“定位系统”反而大大降低了遭遇战的紧张感与刺激感。
2、动作片的卖点当然是动作设计的质量。
遗憾的是,“锦标赛”虽然云集了多达三十位参赛选手,其中重点描述的顶尖高手也有七八位之多,可在每个人的技能特点、斗战风格上并未呈现出太多独具的特色,那个法国跑酷高手算是为数不多的亮点,而所谓的前世界冠军,无论从形象还是身手上,都与傲视群雄的绝世强豪形象相去甚远,呆板的表演与堪称噪声的嗓音给人十足的蠢蛋印象。
3、角色设置的失败。
主要角色基本寡淡无味,只有变态“切指”手给人些许印象。
本应成为笑匠的牧师堪称失败到底,彻底沦为惹人生厌却又挥之不去的“唐僧”。
4、其他尚有对白枯燥无趣、镜头调度混乱等等。
故事简单,但讲圆了,动作画面不错,看点就是胡凯莉,以及Sebastien Foucan的跑酷。
有点想启发人的意思,比如胡凯莉和牧师的对话--你们疯了吗?
--是整个世界都疯了。
不过深层次道理不是在这种片里深究的,看个热闹,体会一下所谓暴力美学就够了。
自从东瀛岛国《大逃杀》红火之后,近几年类似电影层出不穷。
其实杀人锦标赛是一部几乎没什么亮点的动作电影,剧情设计温吞乏味,尤其是导演的野心完全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
一开始二三十个杀手,一大半直接用一个镜头就交代了,不得不佩服导演讲故事的功底。
这样做的后果是,导演想要表现的混战和大场面完全没出来,结果还一大批人死得莫名其妙。
酒吧的混战那场戏,本来应该是一个非常有看点的片段,结果被导演处理得不想在看第二眼,从头到尾我们只看到几个人拿着枪在扣扳机罢了,你要不说我真不知道那是枪战。
在剧情设置方面,本片有一大堆硬伤,比如,郑莱莱对神父的关爱从何而来?
对于一个常年以杀人为职业的人来说,就算自己的底线是不杀害无辜,但是杀人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总是要的吧?
泛滥的同情是一个杀手所应该具有的吗?
【说到这里我觉得胡凯莉所扮演的杀手角色简直就跟个大妈一样,毫无气场,此处不包括那些有气场的大妈,甚至郑莱莱还不如幕后BOSS的女助手抢戏以及令人印象深刻。
说到这里又想吐槽了,为什么开车想撞死郑莱莱和神父结果翻车的那个女杀手就那么点戏份也能够出现在有特写镜头的演员表里?
明明女助手那么女王范儿结果就给了个名字罢了。
是被导演潜规则的缘故吗?
】再比如最后的对手戏,黑人运动员跟郑莱莱在公交车上搏斗,郑莱莱摔出车厢抓住窗沿的时候,为什么突然就能掏出一把枪猛射黑胖子啊!
你身上藏了枪刚才怎么不打那运动员啊,脑抽吗!
还有最后追踪器快要爆炸之前,郑莱莱跟神父怎么回事就大白天地出现在教堂了啊卧槽!
所以像什么封闭环境下互相残杀这样的设计,本来是极具看点的,但也正因为它极具看点,反而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处理失当,要么温吞如水,要么激进过头。
遗憾的是,现在看得到的片子几乎都是温吞甚至乏力的。
对于一部动作片,它的主题已经足够深刻了,至少能交差了,但是动作和场面方面简直是在糊弄人。
说到主题方面,本片起码在道德逻辑上有些问题,作为杀人者的郑莱莱在最后并没有进入善恶有报的情节。
通常来说,在类似的影片的处理中,主人公凡是手上沾血的,要么是绝对正义地进行复仇,这个没得说;要么是迫于无奈杀害好人的,这种绝对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郑莱莱就这样脸上没留一道疤地走掉了,也不知道钱拿到手没,未免在道德逻辑方面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当然,本片并非毫无亮点。
最起码郑莱莱和俄国特种兵在教堂的那段打斗戏我觉得非常值得肯定。
这段戏没有采用武打戏常用的花里胡哨的让人看得眼晕还不知道谁挨了打的剪辑,而是大部分采用中景近景,同时动作设计方面简洁实用,兼具了一定的美感,我觉得这相当难得。
最起码看完这场戏我记住了:啊,原来这就是胡凯莉,长得还可以,事业线挺深;啊,这场打斗戏设计不错。
典型的无脑动作片。。
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
世界级杀手,杀人毫无新意,比赛无聊到境界sb的牧师,教育了sb的杀手,杀掉了sb的组织者整一个闹剧大会串,除了kelly hu的lailai zeng在片头的出浴露胸让我仔细了1分钟。。
不过最大的槽点,就是找了一个鞋拔子脸女主角。
24个小时的锦标赛。。。
开赛是上午。。。
结束成了太阳刚升起来了。。。
一天原来不到24小时。。。
神父毫无培训就开公交车开的娴熟无比。
虽然发生在英国。
但是毫无英伦风格。
简直弱爆。
切手指的时候都看不见在磨绳子。。。
真是好视力。。。
切了食指一样开枪。
真厉害昂。
开车还可以双手大撒把开枪。
水平更是高的没谱了。
而且前面的镜头还是马路上车无限多。
公交车一二层对射。
一枪未中,还一个往前跑,一个往后倒。
你打的稍微远点不就行了。
还跑毛。
最后。
这类片女主角的通病。
枪都拿不稳,还当什么杀手啊。
刺激归刺激,但还是个变态游戏。
没看全 也没多大意思
又想评三星半了。
一般一般,没事儿解个闷,凑合。
惊现damon和pearl!!!
剧情老套~那个黑人就是不死小强~
胡凯莉1星,神父1星,故事发生地米德尔斯堡1星,电影本身没有星
有点俗套,但是还好,勉强过得去~
没有半点新意
烂次,没意义
有几个镜头还挺美
不知所云
一般的剧情片。
拍得很酷。
为kelly hu而看, 3.5, <过江龙>里面很迷她.
这都是啥呀..
还是很刺激的
那天一天之内看了二部烂片,你是其中之一
纯粹的模式电影 中国人是亮点
早年就看过,又看一遍,作为早期的大逃杀题材,在那个年代来讲相当不错了。我只想说,便利店小哥是无辜的,至于说女杀手这种蛋疼的转折,不大理解,牵强附会啊。我本来是挺喜欢那个跑酷小哥的,可惜他不是主角,没有主角光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