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裸女,声色犬马,滥交嗑药的Wall Street奢靡生活演绎,整部电影看到最后竟然让我忘了这是一部分级为R的电影。
反而最值得回味的是片末地铁上警官复杂的表情以及最后一个镜头后戛然而止。
FBI探员终于把罪犯送进监狱,在他眼里这是他的信仰,杀富济贫,可是放下报纸环视地铁,全是冷漠的穷人。
他内心知道这两大阶级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富人甚至有"机会"把20年的刑期降到36个月。
而且服刑就像是在世外桃源一般的棒球场上打棒球,内心酝酿着更多ideas怎么去赚穷人的钱。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从前排听众的脸推到后排听众,无一不是渴望暴富的穷人。
转了一圈,Belford 如今所做,贩卖sales ideas给穷人,和当年卖penny stocks给穷人并没有本质区别。
就像他自己所说,聪明的有钱人才不会傻到买penny stocks, 同样成功的商人也不需要听所谓的销售讲座。
尽管Belford经历了海上生死一刻和国家法治改造终于下定决心戒毒戒酒成为公众人物,但说到底他所信仰的从来没有改变,那就是以金钱衡量的社会等级制度。
究竟是谁看透了这个社会?真正的善恶衡量标准又是什么?
这才是导演透过镜头要传达给观众的思考。
很遗憾这么好的电影豆瓣评分竟然只有7.6。
三個小時電影並不覺得漫長,已經準備好隨時去廁所而特意選擇靠近過道的座位,在全場不斷的歡笑聲中,尿意並沒有如約而至。
一開場就不斷出現的各種限制級鏡頭,不知道在中國上映時,是否會被一剪再剪,而影片著重描寫的華爾街紙醉金迷的生活,少了這些聲色犬馬的鏡頭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那種80年代美國生活的味道。
除了那些低俗喜劇般的不斷搞笑,辦公室里的無遮大會,沒有底線的瘋狂慶祝,被埋藏在金錢和歡樂之下的,也還有永恆不變的人性話題。
金錢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改變一個人的個性等等,或許一直沒變的僅僅是對財富的追求。
還沒有看過贝尔福特寫的自傳式《The Wolf of Wall Street》,不過單從影片展現的鏡頭來看,略微有些誇大了那種瘋狂。
不過也許影片所展現人對財富、美女等各種刺激的體驗,只是真實世界的一個縮影,正如貪婪中也總會有更貪婪的人一樣,衣冠楚楚的人面獸心也並不少見。
萊昂納多賣力的演出,至少應該為他博取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一個提名。
不過影片趕著聖誕節檔期播出,又讓眾多影評人趕場赴會欣賞3個鐘頭的長篇,不知是否會略微影響它在2013年的Top 10熱門影片的評選結果。
不管怎麼說,萊昂納多貫穿全程的精彩演繹也是本片不容錯過的亮點之一。
與今年5月上映的The Great Gatsby中的演出相比,萊昂納多塑造了另一種奢華的揮霍金錢的生活方式,不過這種瘋狂的生活背後,卻是無盡的空虛,以至於時常以毒品為伴,從中獲取煙花般絢爛卻短暫的美好假象。
現如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太多以往很神秘的行業已經不再是只有某一小部分人才可以觸及的。
或許並不需要一個股票經紀,你也可以自己去選購股票,當然互聯網上各種紛亂的信息,或許會令人茫然,而大眾或多或少也還是會被大鱷們牽著鼻子走,只要人心中那對金錢渴求的念頭還在,對財富的貪念就會不斷滋生,繼而依然會被各種名目種類的手段所迷惑,投身進來。
剛剛開獎的這一期,美國歷史第二高獎金,頭獎6.36億美元的 Mega Millions,造就了兩位億萬富翁,硅谷一個華人聚集地區剛好就有一位幸運兒(不過據說中獎者不是華裔),而每一次像這種累積獎金越來越高的時候,往往會極容易突破歷史記錄,可見那種“幸運兒或許會是我”的力量有多強大。
在The Wolf of Wall Street影片的最後一幕,那一張張渴求得到如何快速獲取財富成為富翁的臉,不也是走到哪裡都永遠不會缺少的畫面么?
不知道現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是否和當時的美國非常相似,永遠的金錢至上,只要你能帶領大家賺錢成為富裕人士,你就是成功者,即使有時候他們的手段往往都不太光明,人們或許也依然會用艷羨的目光追隨,并也期待著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擁有足夠改變自己命運的財富。
那種誘人的生活,只是需要出賣一點小小的良知就可以獲得,有多少人可以抵受得住像華爾街之狼那樣的人的鼓吹和引誘呢?
今天有幸在波士顿参加了华尔街之狼的媒体试映会,原来试映都是免费得啊,提前看片又可以不花钱,这种好事看来以后要多做。
由于斯科塞斯没法有效的压缩影片时间,加上MPAA对限制级内容的严格要求,影片从11月15日改档到圣诞节上映。
即使这样,影片还是撑满了整整180分钟,三个小时。
影片讲述了小李从少年致富到绳之以法的故事,影片的基调是非常夸张的喜剧。
belfort最大的本领其实不过是作为销售员必备的嘴皮子,运用到极致的他通过忽悠老百姓买无法上市的小公司的penny stock来赚得高达50%的手续费。
至于这些股票是不是真的值得买,呵呵,小李说fuck他们,反正老子有钱。
有钱之后买豪车,买游艇,买飞机,在相继把他们都撞坏了之后也终于玩完。
有一瞬间,只是那么小小的一瞬间,小李忘掉了自己的钱。
出狱后,他成为了Motivation speaker,开始兜售销售成功学...其实jordan belfort的原书华尔街之狼在亚马逊上好评并不高,读者普遍反映该书写作水平有限,没有表达出忏悔之情,也没有揭示华尔街的什么内幕,只是简单的阐述了自己土豪的人生以及如何跌落谷底的。
影片的一大噱头在于华尔街的纸醉金迷云云,可是片中的主人公Jordan Belfort或是他的公司Stratton Oakmont都与华尔街搭不上边,更不是金融危机或者华尔街泡沫的原因。
主人公或者是真实生活中的主人公不过在华尔街待了短短几个月而已。
其实,belfort为了金钱做的恶和高盛等华尔街投行大咖们比真实小巫见大巫呢。
这人不过是赶上了泡沫的黄金时间而已,你说这人多有名多兴风作浪那绝对是扯淡,要不是小说被改成了电影,恐怕除了SEC和FBI什么的也没人会在乎这货。
但好莱坞一如既往地骂着华尔街的贪得无厌,好像在好莱坞眼中,华尔街只是贪婪、金钱、性、和毒品的象征和聚集地,好似一切金融从业者做的事情都是违法的,好似一切每天不怒撸几发的精神病般上蹿下跳的就不可能在华尔街存活,好似一切怀揣梦想去争取那比哈佛录取率还低的2%高盛实习录取率的莘莘学子最终命运都是锒铛入狱。
Was all this legal? Absolutely not! 老马丁一定要为小李赢得一座小金人,小李也确实卖命的演,在本片中自毁形象毁到一定程度,令观众捧腹大笑。
但就今年形势和影片来看,小李能在奥斯卡拿影帝或是小胖拿最佳男配的可能性都几乎为0,祝贺拿了一个金球奖吧。
相比之下,斯科塞斯拿小金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他的剪辑师也应该可以获得最佳剪辑,毕竟人家的成绩在那摆着呢。
不管怎么说,这电影就是作一作,闹一闹,瞎撸撸拉倒了。
你说他真揭示了什么要义吗?
也没有。
你要说有钱就可以胡作非为吧,最后不是也还是被抓了。
你要说荒淫无度下场不好吧,这货靠卖版权也能比你辛辛苦苦干一点赚的钱多。
你要说揭示人性的贪婪吧,人家也不过就是自我满足一下加上公子哥一样的爱玩而已。
你要说揭示人性的丑恶吧,我还看到了人性的光辉那大老婆离婚不哭不闹不要钱二老婆还跟男主当送别礼来了一发且是因男主不爱又是瘾君子才离开而不是因为钱没了。
你要说讲述华尔街金融上面的事情,除了会卖笔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以外也看不来啥。
我们已经从这狼和华尔街没什么关系还要冒充华尔街之狼这件事上看出了狼的野心,那么这狼又跑到没太被看好的奥斯卡里想混好,我们走着瞧吧。
《华尔街之狼》,马丁斯科塞斯的最新作品,除却冲奥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就电影本身而言,在今年看过的诸多颁奖季强片里,最中我心意的,除了斯派克琼斯的《她》,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让马克瓦雷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外,就是本片了。
你可以说《华尔街之狼》癫狂过火,披着讽刺的外衣大肆鼓吹物质追求,但是,在我看来,这片子展现了一位老年电影人难得的依然存在的创作激情,因此,身为老马的忠实粉丝,《华尔街之狼》我看得还是相当过瘾的,电影之外的东西,没多大的热情去探讨。
因为档期紧张和分级限制,老马一次次焦急的赶工和妥协,但《华尔街之狼》依然长达三个小时,可见老马这次所倾注的热情。
电影讲述了一群以小李子饰演的贝福特为首的华尔街金融痞子纸醉金迷并最终咎由自取的荒诞人生,这种题材在老马的作品里并不新鲜,《华尔街之狼》可以说是一部黑色幽默版的《好家伙》或者《赌城风云》,这么讲并不是说《华尔街之狼》不够厚重,众所周知,这次老马玩起了喜剧,老年的他拍了一部比自己年轻时的片子还要充满荷尔蒙气息和活力的作品,《华尔街之狼》里有更多更炫的花招:我们可以看到小李子如《纸牌屋》中的凯文史派西那般直接冲着镜头自说自话,这种零距离互动能更加调动观众与角色的互动,从而达到更高频率的共振;大量的吸毒和群交场面伴随着斯坦尼康的快速移动制造了极强的迷幻和狂欢氛围,甚至连观众也想加入影片的奢靡盛宴中,这也是影片遭人诟病之处,但从另一个层面上说,老马在影片情绪的营造上着实是成功的,这些花招让《华尔街之狼》更加好看和热闹,但情绪太放纵的结果便是后半段明显的有些收不住,作为喜剧,影片的许多桥段都让我笑抽了,意大利海难,小李和乔胖的嗑药过量,杜雅尔丹与小李互相瞧不上眼的潜台词,这种桥段很多也很讨喜,却占据了片长达两个小时之久,当老马决定冷静下来剖析人性之时,才发现时间已经不多了,《华尔街之狼》后三分之一与前三分之二在姿态上明显的抽离感,不得不说是电影颇为遗憾之处。
小李的金球奖喜剧类最佳男主拿的实至名归,仅仅嗑药过量后从俱乐部挣扎回家的那段就足够称帝了,但《华尔街之狼》在表演方面的可看之处并不止这些。
近年迅速崛起的马修麦康纳这次贱帅的一塌糊涂,虽然戏份只有那么几场,但有他在的地方小李几乎没有招架之力,马修仅靠一段“一天撸管几次”的荒诞对白便把戏全抢走了,确实是难得的好演员;刚刚因为《她》成为心目中男神导演的斯派克琼斯这次竟然呆萌了一把,满心欢喜;至于热衷客串的乔恩费儒自然是见怪不怪,连罗伯莱纳都来捧场就不得不佩服老马的人缘了;每次见到杜雅尔丹都想笑,这次依旧,而且笑得更厉害了;值得一提的是乔纳希尔,小胖子再次验证了一条真理:哪位大牌和他配戏,风头一定被他抢掉一半。
好久没看到老马这么有活力了,在我看来,《雨果卡布里特》是一部老人电影,不知以后《华尔街之狼》这种电影还会不会诞生在老马的镜头下,他自己都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如此卖力了,何况老爷子还能拍几部片?
前些日子读了老马致女儿的公开信,字里行间皆是对电影与孩子最真挚的爱和祝愿,在此,身为老马的影迷,我衷心的希望老马能够继续“为老不尊”下去,直至燃尽自己那最后一丝对光影的激情。
最近第五大道附近的广告版上高高的挂着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
周围朋友看过的反应是:秀下限。
所以我把新电视连上电脑的第一刻就看了这部电影。
结果是,我看到一半睡着了,后来醒来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粥才继续看,然后莫名其妙影片就结束了。
奢靡,色情,夸张,麻木。
本片的属性大概就是这样,这些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呢?
抱歉我找不到了。
因为仅仅是堆积:毒品、豪车、肉体、钞票和出离愤怒的镜头夸张独白这些,是不能让观众投入的看3个小时的。
说白了,仅仅靠“High”感动不了我啊。
如果你讲一个华尔街的故事,你最好有些“挣钱的”和“被挣钱”的对比,可是你没有。
本片仅仅是一个视角,拼命圈钱者的视角,而且似乎有了一张会说的嘴就可以一直顺畅的挣钱。
用两分钟讲如何劝服客户,用八分钟讲大家怎么花了这些钱。
这这这,和晚上电视上一款“带你参观有钱人的房子”节目区别好像也不太大啊。
(昨晚还乱播播到了那个节目。。
)如果你讲一个传纪,你最好刻画一些人物成长的轨迹,让我们看到他原来是怎样,然后经历了怎样,最后怎样变成了另外的样子。
可是你也没有。
一上来你就是能说会道,一上来你对毒品豪车肉体钞票眼神就没有任何“惊讶”和小字辈的“新鲜感”,一开始你就在磕可卡因,到最后还是磕可卡因。
有时候你眼神略带挣扎,但是似乎只是因为“一大笔钱”要没了,或者“FUCK要进局子了”,所有其他你驾轻就熟,连带着你的手下,似乎没有成长?
还是想说:本身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才能做成这样的买卖,然后一直做一直做。
high一下是挺新鲜挺爽的,可是马丁让我们持续high了三个小时,手段仅仅是“持续给药”。
这样内容过轻的重复性刺激,即便本片每分钟都闹哄哄的,还是会让人睡着的╮(╯▽╰)╭与此同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莱昂纳多演戏的努力。
他那么声嘶力竭的在屏幕前爆发他的台词,扭曲所有面部肌肉,看着真的好累。
可是,我觉得他想拿小金人的愿望还是实现不了。
华尔街之狼也好,盖茨比也好,我看得出你塑造人物有点癫狂,有些执着和纠结,可是他用同一种纠结的眼神,同样的声嘶力竭和颤抖,太过表现,反而没什么内在的感动了。
看着两部电影时,我都不由自主的想起他在《血钻》里的表演。
那时候这个人还是会让观众跟着揪心,跟着流泪,不需要声嘶力竭。
深深地怀念那年的小李,只是我觉得那样有内容的表演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从他的电影中看到了。
总归总,可能这个电影无法吸引我的最大原因出在剧本,剧本本身没有什么深入的思索,纵然有大导演,大演员,各种刺激画面和才华出众的剪辑,仍然无法感动和投入。
“没多大意思”。
想到估计国内应该看不到这部电影了,广电总局连“小黄人”都不让播,广大影迷们是不是又要网上疯狂扫荡了。
整部电影,除了“性”太多了,其他的都挺真实的。
当然不是说“性”不真实,只是到某一个程度,我实在看得想吐了,三个小时的电影,各种姿势,各种种类的性交玩法几乎都在一间办公室里涵盖了,小马哥一直以激昂高调的姿态呐喊着,除了震耳欲聋我找不到合适的词了。
跟我一起看的朋友说最后结局有点惨,我一点也不觉得,看看Jordon现在多生龙活虎,出狱后恬不知耻再次把自己的故事搞个电影玩玩,大赚一笔。
这才是伏地魔版的巴菲特 —— 金钱一旦作响,上帝也要下跪 。
回到正题,题目是“送姑娘们的谨言”,谨言就是谨慎的言辞。
电影的内容和花边,已经有人写过了,我不想重复。
看得时候有几点深思,从一个女生的角度出发,我只想写几点忠告给看过这部电影的女生,内容不深刻,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 漂亮女人们...要自爱 不要很傻,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到底是要成为跟男人一起奋斗,过茶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的糟糠之妻;还是去坐个隆胸手术的,整个臀部,垫个鼻子的美丽俏佳人,拎着男人钱买的爱马仕,坐上游艇,去Bosa Bosa群岛度假。
你成为男人成功前的妻子,和成为男人成功后的妻子,跟男人没关系,跟你自己有关。
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对待和经营自己的人生。
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个年代更重要的是没有悦己者,也要为自己“容”。
掌握自己的小宇宙的转速,有本事的让自己成为恒星,让行星都围绕自己转。
人生太短暂,苦难太多,杨绛说,“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 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太难。
你我或许也不想整日过吃斋念佛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你我皆是平凡的普通人,我们的肉身给予我们欲望和贪念。
你可以很爱钱,很爱名贵首饰,高级包包,整面墙的名设计师的鞋子,超酷超炫车子,但是你一定要最爱自己 —— 超过所有,超过所有你的身外之物,你必须做个有原则的人,you must be a principal-centred person。
你的底牌是对自己的最崇高的尊敬。
你隆胸也好,垫鼻也好,你所做的所有尝试和改变,一定是为了你自己,而不仅是为了某个男人(如果这个男人某天跑去找别的女人了,你今天依然会做这些事情)。
你不会因为男人有钱而投怀送抱,也不会因为男人穷困潦倒而弃之不顾,因为婚姻和爱情都不是用来比较的,越比越贫瘠。
但是对自己的尊重珍视才是唯一让你富有的因素。
你要学会的是变成自己的太阳,永远发光发热。
2. 你的形象不是你的唯一,但是是你的第一 这里说的形象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言谈举止 仪表仪态 穿着得体 名声名誉 你的声誉关乎一切,这不仅仅是你以一个怎样的姿态展现给世人,同时是这个世界以一个怎样的眼光看待你。
你可以高贵典雅,性感放荡,你可以是女神,可以是清纯甜美,也可以是小野猫。
好与坏,你的名声将会一直跟随你,并且决定你未来的成功。
3. 华尔街的女狼们 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公平,是的,如果改变不了,请接受并适应它。
必须承认的是,作为女性,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被得到同等的待遇,赏识和机遇。
如果是Facebook的Sandberg她会教你“Lean in” —— 像男人一样拼命,努力向前冲,争取平等,拿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位,瓜分一杯羹。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女人的劣势亦是其优势,女人似水,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才是长久之道。
你不需要像男人一样厮杀。
努力,但是不是蛮力,要四两拨千斤。
剩下的就留给男人们吧,否则你让他们干什么?
你问我,想要走到金字塔的顶部,一定要像男人那样强势么?
这个不好说,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你要像男人一样果断,勇敢,专注,不让感情左右自己的工作。
这不是说就一定要做个“女汉子”。
现在这个社会给女性挂了很多标签,盖了很多帽子,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杨绛女士的话么,无论你怎样,世人都会对你指指点点,但是不可以因此放弃了你自己的初衷,去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事情,但是你要记住,做自己,无论如何。
4. 不要贪图大&小便宜这适用于男性和女性,尤其是女性。
就写这么多吧,也许有人会问,为何一部记录一个负面的传奇股票经纪人的电影,会让我有这么多对女性的思考和感悟。
那我告诉你,其实男人和女人如出一辙,男人用下半身思考,其实女人也是,只不过女人更会隐藏和控制自己。
1.22.2014 @ TO
马丁斯科塞斯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可是近年来逐渐失去了其一贯的锐利,有被好莱坞招安之嫌。
这部华尔街之狼,又令人想起了他以前的那些黑帮电影,例如盗亦有道。
不过只是说风格类似,而深度上似乎又进了一步。
电影塑造了一个穷奢极欲的华尔街暴发户乔丹贝尔福特,虽然才华横溢可是道德低下,随着影片情节的层层推进慢慢地将其推上了顶峰,随后就是不出人意料的坠落。
但是电影后半部分却引人深思:除了乔丹本人的欲望,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摧毁他,那就是传统的体制。
从华尔街的一个无名小卒一跃而成为月入一百万的金融大亨,乔丹应该说是美国梦的代表,可是他的成功又为传统的体制所不容,所以最终遭遇了灭顶之灾,虽然他的所作所为与美林等大公司相比没什么特别的。
最后的结局是妻离子散,而乔丹还被逼出卖朋友,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影片中的几个细节值得深思:第一,检察官在劝说主人公揭发其他人时,把主人公比作美洲小国格兰纳达,乔丹在他们的眼里视同无物,可以随意碾碎。
暗示了草根阶级与传统体制的实力之悬殊。
第二,FBI探员办完乔丹的案子,仍然像往常一样乘坐纽约破旧的地铁回家,周围仍是那些神色呆滞的普罗大众。
暗示虽然抓了乔丹,但却于事无补,一切还是照旧。
第三,影片中两次出现卖钢笔的桥段,一次是主人公意气风发创建公司时,一次是他出狱后在新西兰做演讲时,同样问题的不同回答,尤其是结尾处,参加讲座的听众们那些了无新意的标准化答案,暗示了体制对于创造力的无情扼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莱昂纳多的表演,应该说非常精彩,与整部电影的风格浑然一体。
影片长达3个小时。
3个小时的活色生香后,脑子里轰隆隆地滚过一个词:fuck。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这个词,像子弹一样,每时每刻都经由电影里人物的口向你发射,震耳欲聋地传达着影片的主旨:fuck!看看他们都干了什么——卖股票,嗑药、玩女人。
这是一群金钱寄生虫。
几乎用金钱堆积起来的快感,让他们一天24小时都处于高潮。
钱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将他们卷进腐烂的深渊。
所有你能想象得到的奢华、糜烂、荒诞、堕落,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看着小李子那曾经帅得惨绝人寰的脸,如今纵欲过度略显浮肿,我真想把他从镜头前揪出来,冲他怒吼:还记得铁达尼号上的翩翩美少年吗?
而他却四肢痉挛地瘫在地上,流着口水含糊不清地吐出一个字:f-u-c-k.要问他们是干什么的?
股票经纪人。
股票经纪人是干什么的?
影片的一开始就借小李子饰演的乔丹的上司的口亮出了股票经纪人的大道无恒的骗钱伎俩。
不要以为他们只骗有钱人,小李子饰演的乔丹和他创造的公司最初是靠骗穷人赚到第一桶金的。
完成原始积累后,他才专攻有钱人。
可恶吧?
更可恶的是,这部片子是个人传记电影,是根据小李子饰演的乔丹的亲身经历改编的。
也就是说影片呈现的所有荒诞不羁都是真实可依,有理有据的。
这下该轮到你fuck了吧!
今年看了两部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华尔街之狼》,两部影片都是极尽奢华之能事的勾勒了美国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但讲的仍是同一个故事:一场美国梦的幻灭。
前者将其具象为一个女人,后者叙述成一个患有金钱追逐瘾的个人奋斗史;前者是舞会、乐队、美酒、盛宴,后者是粗口、毒品、滥交、癫狂。
即使两部电影不是在同一年上映,主角不是同一个演员,内容背景不是在同一个纽约长岛,他们之间仍有必然的联系:将美国社会贪婪的物欲、道德的沦陷、灵魂的不安和沉浸在金钱中的飘渺集结在一起,爆发,然后凋零。
从另一方面讲,这是两个盖茨比或者两个华尔街之狼的故事。
他们表面风光气派众星捧月,实则空虚孤独毫无安全感。
只不过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故事情节比盖茨比一味的炫浪漫刺激许多——视野所及尽是豪华游艇、海滩别墅、裸体美色,直到一切轰然瓦解……难得的是,观影过后,我能记住的仍是盖茨比幻想中码头对面的美丽黛西,还有李奥纳多拿起酒杯时,混杂着幸福、期待、无奈,但看着却让人无比心安的微笑。
在斯科塞斯的影片中,财富是通过贝尔福特自己努力得来的,即使他并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只是凭借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和一个近似黑帮的兄弟团伙,所谓的爱情、女人、兄弟无一不是他为了得到金钱而消遣或利用的;贝尔福特的受害者也没有在影片中具体展现,因为影片仅是对大众提出问题而非回答,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为了娱乐而观影的大众是不会在意那些被迫害而遭受不公的人群。
同样,盖茨比中也没有受害者,唯一的受害者就是盖茨比自己——太过于相信真爱而被这冷酷虚伪的上流社会谋杀。
我想,在菲茨杰拉德心里,即使盖茨比是因为因他人的罪孽而死,他的灵魂仍然是高贵的、神圣的,这甚至是不容置疑的,这必然跟原著作者的社会领悟不无关系。
贝尔福特的世界里只有金钱,和为了得到更多金钱而必然走向的堕落,菲茨杰拉德更多的思考则集中于对美国梦实现所付出的代价。
想做富豪只有三种可能——要么继承一大笔财产,这个是看起来最简单但也最难实现;其次是填补某项社会缺口,当然仅凭个人努力依然很难达成;第三个相对比较容易:破坏现有规则,贪污或欺骗。
活在谎言里永远比活在现实里容易,但以此交换的是内心永无休止的不安。
无论怎样,《华尔街之狼》只是特定年代的特点产物,对现实不具任何指导意义。
或许,马丁斯科塞斯的本意即是让我们看到电影中财富背后的虚假、贪婪、痴狂和冷酷,让观众带着厌烦、痛恶的心情离开电影院,进而讽刺那些操控金钱的人的丑恶嘴脸。
但如果,观众看完影片之后仍然是对贝尔福特鼓掌,对他的生活为之向往,那么这部影片给人的指示仍是空虚和充满负能量的,它将成为另一种心理暗示,一个只要有钱即使践踏全社会秩序和良知也不会遭受指控的逍遥。
无论是在繁华呼啸而过的20年代,还是充斥着投机泡沫90年代,是为了金钱将自己埋葬于声色犬马,还是在悄然而逝的时光去好好爱一个人,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
或许《华尔街之狼》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最终展现的是一个统一的主题:金钱不是万能的,一个人存在世上的价值不能仅凭银行账户来判断,再富有最终结局也是只身一人。
回头来看,贝尔福特和盖茨比都是小李子最擅长的角色: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
无论如何,当我们再回头品味2013年迪卡普里奥奉献的这两部影片时,我们能为在夺得第二座金球奖的《华尔街之狼》喝彩,也应该为他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塑造的坚贞、痴情的盖茨比赞许,要知道最终直达人心的,仍是对爱从一而终的恒定信仰。
华尔街之狼是一个关于华尔街、黑帮和FBI交错而成的传奇欺诈案,讲述贝尔福特从小接受身为会计师父亲的熏陶进入金融届,很快便利用他强大的经营头脑收敛巨额财富,同时也过上了奢华糜烂的土豪生活。
在卷入一起震惊业界的证券丑闻后,他不得不面对裲裆入狱的不利局面。
但八面玲珑的他只在监狱中呆了一年左右就全身而退,并借此出版个人传记大捞一笔,成为“将世界规则玩弄于鼓掌之人”。
片中夸张而纵欲的内容填满了影片的每一个角落,却又每每在关键之处切中要害”,“片中道德沦丧人性昂张令人厌恶却也令人着迷,在你破口唾骂的同时却又哈哈大笑,直至营造出古怪而诡异的观感”,“莱昂纳多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出如此狂野的一面”。
这是一部金钱、贪婪、罪恶和救赎共铸的震撼大戏,反映了在关于人与钱的危险关系里洞察残酷而真实的人性。
[华尔街之狼]是一场美学灾难。灯红酒绿的坎普之美要诀在于不自觉,浮夸的基础是种放浪的游戏心态;而斯科塞斯的新片连同小李的表演是可劲儿地在作,那些夸张就不能让人会心反倒会生厌。结尾处我们看到了强烈的道德自律感倾向。这种警钟式的悲悯放在如此纸醉金迷的结构里,不知福兮祸兮?
马丁把这个故事讲得太浮夸了,三个小时的长度,只见骄奢淫逸的生活,却很难体会到OUTLAW到顶点后迅速崩塌的内在情绪。迪卡普里奥确实演得很带劲,但这种带劲又有点流于嗑药后的亢奋中。
Aspirational shit! Fucking corporate cult! That's what you call living, that is the proof he lived! Just wonder why he hasn't got an oscar, not fair!!!
全片充斥着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场面,嗑药、滥交,一切是如此的赤裸裸。乔丹·贝尔福特是混蛋,也是疯子,但作为一名推销员,他的说服力是惊人的。
太久没在电脑上看片,一上来就这么生猛,三小时毫不觉长,如痴如醉。看到2小时50分前还一直惊叹马丁70多岁的老头子拍出如此肾上腺素爆表的电影,而到了片尾方才发现必定是人生通透之人所为。台下一个个求知若渴的迷茫眼神里挤不出一丁点华尔街生存厮杀必备的狼性。他嬉笑怒骂着就把整个体制给FUCK了。
毒品、粗口、性、群P、酒精、豪车、直升飞机、私人游艇:老马节操碎成渣渣,小李演技好到爆表(跪求影帝)。癫狂的纸醉金迷,穷奢极欲的奢侈糜烂。目前年度北美最佳!3个小时全无尿点,好看到爆!!(片尾乔丹贝福德入镜打了个酱油)
想来人生也是无趣,没钱时绞尽脑汁想有钱,一旦暴富,不过是香车豪宅美女,外加吸毒,一丝新鲜也无。及时行乐是另外一种受苦。癫狂背后,一地虚无。
小李子为了拿奖用力过火,剧情也非常癫狂,没明白用意所在
叫个屁啊
+ 嗑药般的状态挤出的喜剧性,但能量难以维持三个小时且批判性有限,老马丁欠缺一些(可能独属于)范霍文的品质,极致,但食之无味
纸醉金迷、吸毒纵欲的电影多了去,但没见拍的这么没有意义的。李奥的演技跟这部电影一样急功近利,用力过猛,同样都是演狂人,阿尔帕西诺能演出腔调小李子怎么就只有恶心呢……叮叮哐哐还三小时,真受不了,给一星!
我没看之前真的以为是部金融行业励志片,顶多就跟猫鼠游戏一样有些不法手段擦边球。结果,真的不知道这么离谱这么不法哈哈哈。曾经差点想作为公司团建的影片放映,还好后来没有真正执行……
挺没劲的,人一旦有了钱或权,想的就是毒品/豪车豪宅/美女??好低级趣味啊…所以说到底女人不是人,而是物品呗?奖励的方式也是一堆钱倒在身上+一堆裸女扑上去,还有各种婚内出轨婚内强奸,包括传销式大吼大叫,都让我生理不适…
What's the point? The director wants to make him a tragedy hero? That's so sick. If the director would like to reveal the darkness of the wall street, then there is no need for that much nudity, sex, and drug.
无疑是老马最嗨的电影,荒淫喧闹颇具费里尼遗风。对“华尔街之狼”先褒后贬,褒的是年轻人拼搏的美国梦,贬的是毒瘾般的贪得无厌。贪婪上瘾终将摧毁曾经的梦想,美国梦变得难以捉摸,曾经的一间房屋进化为豪宅、游艇和不义之财。“华尔街之狼”正是这种不合理进化的比喻和讽刺。
传销集团内部一窥,全片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打鸡血状态累得慌...小李在咆哮浮夸演技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今年的奥斯卡估计还是没戏,拿个金球谐星奖就可以回家了。
昨天晚上刚看。。。还想着coding的,但是此片很无聊,如果你想靠吸毒,性,大麻这些东西就觉得是一个交易员所具备的,我反而觉得误导大家了。当然了赚钱人是是会有膨胀感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真正赚钱做投资的人,你想想有几个是这样的。同样,想在华尔街长远的立足,都没可能靠这些。
看了三遍终于看完了,真是难看。。。小李子通篇发疯到如此地步还是没有比仅仅吃了一顿饭的马修老师更像个神经病 。。。
三星半。这片完全应该引进国内啊,就是标准的揭露资本主义腐朽堕落和资本家的荒淫无耻嘛,多好的政治教材啊。黄赌毒俱全。小李吃药后发作那场戏把我惊呆了,怎么能扭曲成那个形状的!对片长难以忍受!
激情演讲的名场面都看烂了,这次第一次完整看完全片,放纵到底的三个小时,很爽,极致的疯魔。《好家伙》式自述开头和《喜剧之王》式讽刺结尾中夹杂了一首极度奢侈糜烂的狂想曲,大起大落的过山车人生,所有人都跟特么磕嗨了一样,数不清的fuck,药瘾与性瘾,各种滥交场景,几次吸毒后的夸张表演,神经质的烂人唐尼,小李子再现“面瘫”演技,活像一出荒诞喜剧。华尔街的魅力就是可以无限放大所有深陷其中之人的内心欲望,对资本的崇尚和本性的贪婪,金钱世界里被扭曲的励志依旧激动人心,错误的价值观表达同时散发出令人着迷的癫狂气质。麦康纳令人印象深刻,传奇的引路人,亦或是乱象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