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老师在微博上写到:人生从未真真正正放过这么长的假期,无工作,无社交,但要说幸福吗?
心虚极了,因为这些时间都是从很多不幸的人那里偷来的。
是啊,我们都是这场疫情下的幸存者。
本该是20年第一个新新春日,也比任何一年更期待春天的到来。
虽然去不了武大看第一场樱花,希望大家心中的那片樱花早日开放。
疫情夺走了我们很多东西,健康、春节的团聚、正常的娱乐、还有生命……终日被占领首页的求救微博,睡前不知有何可为的不安失措。
因为安藤樱,刚好看了她老公主演的一部很应景的日剧《疗愈心中的伤口》,只有短短4集,讲述了原型安克昌医生的一生,安医生是日籍韩国人研究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先驱。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者遭遇一个或者多个涉及自身或者他人的死亡,或者死亡威胁、受伤所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而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PTSD。
海报炳本佑和尾野真千子饰演的安和隆医生夫妇,在电影院因为观看《东京物语》而偶遇,因为电车经过而未听见的一句台词而引发的爱情故事,好浪漫啊,在公园的求婚,在酒吧的party!
也想去看一遍《东京物语》。
阪神大地震发生在1995年1月17日上午5时46分,里氏7.3级,死亡6434人,伤43792人,对于居住在兵库县的关西人们来说,是一道不可磨灭的伤害。
面对重大灾难面前,没有强大的精神状态,人真的是很容易崩溃瓦解。
而在阪神大地震突然来临后,作为精神科的安医生和他的同事选择陪伴疗愈受伤的人们内心的伤口。
其中,我对片冈心爱小姐的片段最为深刻,受爱施暴的父亲原生家庭影响,没有爱好、寄托于酒精来麻痹自己,她说,“生这种病,是因为我太软弱了吗?
"
这也是我听过,对多重人格最温柔的一种解释。
受过的伤虽然痊愈,却也会结疤。
治愈别人内心的伤痛,自己的伤口却不知何人舔舐。
每当看到安医生关心患者的戏份总是觉得很感动,温柔和蔼的关心、平和的劝解、平等尊重的交流沟通,这样一位温柔善良的医生,像是在黑暗中的灯塔,不知疲倦照亮了很多需要帮助的普通人,正如安医生给小女儿取的名字“灯”。
心灵的治愈是不让任何人孤单。
在新型肺炎肆虐的当下看到这部剧真的太好了,大家不过都是想要普通而努力的活着,普通的爱好,追着热门的剧,一年一次的旅行,和身边的人相伴偕老,可是这样的愿望对于很多人却不算普通,开年痛失所爱的人不在少数。
期待疫情可以尽快好转,伤亡的人数可以减少,心灵的创伤只有承受过伤痛的人才能明白。
心灵的痛苦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大概是在平凡生活中传递爱,爱自己爱别人。
对每个人多一些宽容和谅解,愿每一个个体心中的伤口终将治愈,不再孤独。
こんな時でも 春は来るんやな即使是这样,春天也终会到来。
原文写于本人公众号:赏味有效期 日剧 |心の傷を癒すということ请勿二次转载。
复制短评:遵循内心做出选择,在爵士钢琴上肆意挥洒青春,尽自己所能疗愈他人心中的伤口,把深厚的爱意传达给家人,用自己的信念影响身边的人,以温和而勇敢的姿态面对死亡,温柔而坚定,克制而深情,不断思索,不断尝试,这样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如温暖的灯光永久地洒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一直忍着的眼泪在最后对”终“的解释那里彻底止不住了特别喜欢这部剧清爽的色调,有种阳光明媚,干净透亮的感觉,很好看也很温暖,尤其是医院,光线明亮通透,能让人安心很难的有一部剧从情节到演员到台词到画面到节奏都如此戳我的点,记录一下EP01向永野教授介绍自己时:
婚后介绍自己时:
“不安的安”“安心的安”,这样的细节真好啊草坪约会:
我也想“充充电”EP02待补充🚧EP03
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共鸣
(这两段有一点连贯性,就拼在一起)意料之外的小事,能够成为活下去的动力
😭
EP04
故事讲述的是安和隆这位精神科医生短暂又不凡的一生,他因神户大地震而开专栏从心理方面去疏导灾民,赋予文字力量,让众人能相扶持走过那些日子。
安医生他是在日韩国人,在日本不受日本人待见,回去韩国也被排斥。
那个优秀的哥哥,听从父亲的家人,背负父母给的假名字,他从小就对自己的身份自卑,找不到自我认同感。
当他第一次顺从自己内心,选择当精神科医生时,是他迈向成长的第一步。
当他一开始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本姓时,是不安的“安”,再到后面是安心的“安”。
他在事业里找到自信,被需要,被认可,也就找到自己了。
人的心灵是既不可思议也有趣,如果它生病了,我们该如何是好。
它既摸不着又看不见,不了解的人会认为这人无病呻吟,而患者也会因他人白眼讳疾忌医。
安医生温柔地告诉我们,软弱不总是缺点,更是你共情他人的时刻。
生病也不是你的问题,在如此痛苦的处境里,仍卖力地活着,多强大啊,你的生命力!
但,凭靠小部分人的努力是不行的,整个社会要消除对精神科的偏见和歧视,不要因为你没遭受这方面的苦难,便轻视,甚至无视他人身处地狱的煎熬中。
也许无法做到时刻深有同感,但请聆听对方,不要在ta发出喊声的时候,反问这都过了多久,你还停滞不前吗?
你的一个笑容,你的一份食物,你说天气真好,这都能改变一个人的选择。
成长环境使得安医生更敏感些,他能敏锐感知到对方的情绪,他在乎,他重视,他倾听,也会因为患者的经历,心疼他们。
安医生终其一生都想知道什么才是心灵的慰藉,且一直寻找。
他所构想的社会,很美好。
我也很希望未来的某天,真可以如此。
--
此剧为描述1995年阪神大地震背景之下研究PTSD的先驱人士题材。
自己亦属于受灾者的主角安和隆,在地震之下致力于治疗居民的心理创伤,帮助其回到生活正轨。
拥有爵士乐钢琴演奏级功力的年轻精神科医生安和隆(柄本佑饰),与开朗的妻子终子(尾野真千子饰)相遇后组织家庭。
夫妻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即发生了阪神大地震。
身为一位精神科医生,此时该做的是什么?
安和隆每天不断的思考着。
和隆在与受灾者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该做的并非治疗,而是帮助受灾者拥有治愈力。
其后,安和隆将自己的心得及在受灾区的所见所闻纪录下来并出版成册,获得学艺赏。
然而,在39岁的某天,安和隆发现自己罹患了癌症……
经历全国疫情,被影响的多少有点PTSD症状的人,看看这部戏,可能会好一点,再好一点。
1、独特的爱情,好浪漫(*@ο@*) 哇~真的是太好看了。
两个人去看《东京故事》,结果有句台词没听清,所以女生就问男主,说得到底是啥?
男主发现,电车经过,没听见。
第二天,两个人又来了,可能是同一场,同一时间,电车又经过,再次错过了。
两个人却都乐了。
两个人开始聊天。
好喜欢这样的相识,从来没见过,好浪漫。
几天之后,男主见到女主上电车,赶紧追上去,问,你知道那句台词吗?
答,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那句台词是这么说的。
2、剧情留白略多,节奏稍慢节奏有点慢,我都快失去耐心了,用1.25倍速播放,完美!
节奏刚刚好,特别紧凑,而且很抓人。
3、PTSD治疗方案立等可取心理学专业知识果然不是盖的,你觉得一切都很脏,是吗?
对。
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高中。
好的,和我说说你的父母。
心理学最正规的问法就是这样的,太精彩了。
妻子在大阪,虽然与神户相隔不远,但是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一派太平景象。
大阪的人听说惨状,会说一句“这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做错事了”。
妻子觉得特别痛苦,她的痛苦真的是亲历者才会有,所以,这个剧本太扎实了。
只有我,才会在半夜跳起来,说,地震了。
虽然在这很好,但是只有自己是怪胎。
尤其是别人说,那是上天降责罚,更受不了。
而男主人公却发现背后的恐惧,他们是害怕。
因为做错事,所以才招致毁灭性的灾难。
而我没做错事,所以我们不会遇到那样的天灾。
是恐惧吧。
理解了他们的恐慌,被不公平对待的愤怒,和委屈却有些理亏的不安、羞愧,就消解了。
4、治愈情节比比皆是,看了,心就安下来了。
他和小男孩的第一场对话太好看了。
孩子站在门外,他问,进来吗?
不进。
看见孩子的帽子,问,孩子是不是喜欢某个球队。
孩子说喜欢。
他说,我也喜欢。
孩子问,你会唱那首歌吗?
会。
唱给孩子听。
孩子进屋。
通过了。
【不管是谁,我们需要信任一个人,才会和他分享秘密。
而信任,是需要考验的。
男孩的考验,男主通过了。
】孩子给他一块糖,然后,在屋里傻玩。
这一段太治愈了。
我太喜欢这个情节了。
男主的演技太治愈了,表情、态度,都让你觉得他是无害的。
ps.第一次觉得关西话好好玩,而且,很容易懂。
第一次看《爸爸是偶像》的时候,我几乎听不懂里面的关西方言。
这部戏几乎没有听不懂哒,好开心,万岁\(≧▽≦)/。
今天看了后两集,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中间停了下来,我好像发现了一个穿帮,钢琴反光,摄影机好像反射进去了,我看了好几遍,貌似穿帮啦。
O(∩_∩)O哈哈,乐了一小会,然后继续泪流不止,而且是宽面条眼泪的那种。
太煽情了。
疑似穿帮
我想也许未来,会有更多人因为疫情的恢复而找到这部很好的日剧,想说一声,未来还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背好这袋精神上的遗物吧。
安医生的成长,也是在自我身份的怀疑和迷茫,在专业选择和是否继承父亲的志愿中,背负了很多事情。
我一点都不怀疑一个普通人所要承受的压力,最首要的,还是生存下去。
特别是看到这次武汉疫情那些流浪在外面的打工者,那些睡在地下车库,一同忍受着传播疾病带来恐惧的人,而我们,也只是比他们多了一些好的条件,也许,就只是早买了一趟回家的车票,不用滞留在封城的武汉。
当我和朋友还在刷着微博疫情,为那些污名和歧视义愤填膺的时候,我那个留在学校的朋友,已经展开了对留汉人员PTSD的慰问“治疗”了,在看这部剧时,我不禁想到了她,这个已经身在一线,对那些饱受流言蜚语还要忍受身边人逝去的患者做精神安抚工作的好女孩。
关于这次武汉疫情,我们能记住什么呢?
而我们正处于这场风暴的记忆中心,或者说,闭上微博的眼,就静心去看我们身边的这些人,我们又该怎样治愈自己受伤的心?底层生活里,从来都不是选择题,安医生的爸爸是从韩国迁来日本的移民,饱受这种歧视,这种歧视是什么造成的?
仅仅就是偷渡或者其他不合法的理由就让另外一群人心安理得的歧视吗?
安和隆知道自己是在日韩国人之后,对自己身份从突然迷茫到接受,在真正认识自己的身份、姓氏和爱好之后,他其实也很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就像大阪地震过后,他也很快适应振作起来,我觉得这些改变,还是源于:我被其他人需要着。
就像朋友深夜给他打电话想要放弃考医学院一样,就像目睹那些深受内心苦痛折磨的民众无法回归常人的生活一样,安医生,都是做出了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做出的选择,而且,他这种平易近人,是他把老师所学的知识化为感化众人的心理教育一样的超能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超能力,只是在接受社会规化之后,成为“所谓要坚强的大人”之后逐渐失去并变得“无用”的能力,而安医生,就是在做这样“无用”的事情,“无用”的事业。
武汉疫情呢,是否再过一代人会被遗忘里面的台词真的是很好,我想其他影评都有精彩的截图,我在这里,只想说,如果你真的内心有什么,请一定找一个你值得信赖的人讲出来,如果你愿意相信医生和那些社会工作者,请一定找到他们,求助,示弱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遗忘也不是可耻的,但我们人类,总要在一次次危机和灾难中汲取教训,不断建立和完善我们的预警应急机制,不要在慌乱中自乱阵脚。
关于记忆记忆不管是快乐还是伤痛,都是我们人的完整的一部分,希望我们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给别人留足足够的空间,当别人需要帮助或者求救的时候,再以平等的姿态施以援手,因为哪怕是贫穷,也有脸面。
这部剧里面,安医生拥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他三个孩子的镜头,都是回忆的组成部分,照片、视频、书籍、信这些媒介传递的记忆,都能让人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记起过去的,这构成未来回忆的部分,我想这部剧为什么用了一集展示安医生患上癌症和死亡的这部分,也可能是想说:死亡也是生活的正常的一部分。
而且安医生最后选择了保守治疗,为了见证第三个孩子的出生,想要多陪伴在脆弱的家人身边,进行着对家人的治愈——所以后来他妻子都忘记了他生着重病的事情,这种治愈,可以说贯穿了安医生最后的日子。
而治愈的部分,也属于我们的记忆。
那我们生活中,会有安医生这类人存在吗?
有啊,比如我那个同学,我想,像她这样大义凛然用着自己专业知识陪伴守护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的方舱医院的医生护士,比如那些救治前线的志愿者,比如,看了这部剧并志愿成为安医生那样人的你。
加缪在《人类的危机》里提到:“我们唯一的问题就是,是否接受这样一个世界:期间的一切都归结为两种选择,即成为受害者或是刽子手。
自然,我们既不愿做前者,也不愿做后者,因为我们在心灵的最隐秘处知道这种区别本身就是虚假的,事实上,我们都是受害者,而最终,凶手和死者都将陷落在同一场失败中”。
这是他以此为题在美国做的演讲,是上世纪的事情,放置在当下,地震灾难,疫情危机这些大型事件里,我也觉得是合适的。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把善良的人毁灭给你看。
即使是最善良最不想死的人,也没办法避免突然的疾病来敲门,其实就这点来看,对于好人和非好人,死亡从来也都是一件平等的事情。
我们是不是长期看抗战剧赢得“战争胜利”太久了?我们是不是看大圆满的故事太多了呢?
安医生真的是一个超级温柔的好先生你看,明明就有人还在极力争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看,明明这社会还有底层的人掏出自己的半生积蓄,但还有人说他们傻的同时埋怨政府和媒体当误导者。
你觉得,这些弱势的人真的是傻子吗?
那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聪明一等连一分钱都舍不得捐还要骂湖北人祸害?有时候,看惯了一些人的嘴脸之后,我也是真的觉得,智识这种东西跟阶级无关,品德的高下也不在于你是钱多还是钱少,这部剧里,即使是安医生的老爸,生意做大或者失败,都是一阵风一样,我真不觉得普通人的生活有多窝囊,窝囊的是人的不甘心和无法平静下来的欲望啊。
疗愈心中的伤口,借这部剧,希望在这次武汉疫情影响下的湖北人,以及你们的家人(也许是五湖四海的人)一起安好,倘若你也像终子一样失去了那个安医生这样的好丈夫,温暖的家人,也希望你勇敢地活下去,如果我在湖北工作,也大概率会在生活遇到你们,帮助你们,放心,这个社会,有我们在,就会有新家和新希望的产生。
希望你在这部剧里找到生活的勇气。
在《宇宙奇趣》中,卡尔维诺幽默地讽刺现代人生活的虚无,那个临终被送到医院抢救的卡尔维诺,望着塑料导管和静脉注射起还在风趣地自嘲:“我觉得自己像一盏吊灯”。
希望你能在生活的虚无中,发现治愈自己的乐趣。
【男哭泣哽咽】医生,这个是我父母的东西。
本来想着就这样和他们一起睡过去了,结果只有父母两人被埋在地底下,还没有救出来,他们就被火包围了,然后就烧起来了。
您能告诉我,这些,哪个是我父亲,哪个是我母亲吗。
【护士】发生地震的那天早上,那么小的孩子被送来的时候,就已经停止呼吸有一段时间了。
即便如此,还是做了心肺复苏。
拼命地做了10分钟后,还是没能就过来,我就准备去下一位患者那里。
正准备走,我的手被紧紧地抓住了。
他父母拼命地抱住我说:“不要走。
如果是被压死的话,皮肤不是会变成粉色吗?
”所以他的父母还没有放弃呀。
【PTSD】像这样,经历了如大地震一般悲剧的人们,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应激反应。
这类病症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国外的灾害精神科医学研究几乎都以PTSD为中心。
大部分人可以在几周到2、3个月的时间内治愈,但也有一些人的治疗周期会延长。
一旦长期患有PTSD,就会引发酒精依赖,或者长期抑郁症等症状。
【西装男】谁失去了家,谁又被救了,这些都没什么意义啊。
周围都燃烧起来了,只有我家没事。
好是好,但总觉得对不起大家。
就留下了我一个人,我已经什么都不想看了。
【女失眠】地震后,我们家那一片起了大火。
我和我老公,从大火中逃生的时候,听到有人喊“救命,谁来救救我”。
但是如果去救他,我们也必死无疑。
于是就没有管他,自己逃命了。
可是现在那个声音,还在我耳边萦绕。
“救命啊,谁来救救我”。
这个声音,要到什么时候才肯放过我啊,我当时要是也死了就好了。
【记者对自己拍灾民的照片的行为产生了疑惑】医生:我认为谷村先生您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即使是这样的大地震,总有一天也会被人们遗忘。
到那时候,谷村先生您的照片和报道,便能唤起人们回忆。
那曾是一场多么不可思议的大地震啊,无情地夺去了多少人的性命。
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如此的重要。
也正是因为您的工作,我才能记录这些。
医生:“治愈人们心灵创伤的不是医生。
医生能够做的,也只是陪伴在那些想要恢复的人身边。
”
安:在日韩国人,一家人改姓安田,因为在日韩国人会被排挤,但是他们回韩国作为日归韩国人也会被排挤。
父亲严厉要求三个儿子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想让自己的在日韩国人的身份被得到认可。
哥哥在“原子力工学科”深造;弟弟子承父业。
安考上医科大,开始用“安”取代“安田”作为自己的姓。
遇到同是在日韩国人的妻子终子。
安在阪神大地震发生后一直在努力去抚平震后的内心伤痛,但是人们对精神科认识有误解。
第二集结束他说:治疗人们心理创伤的不是医生,医生能够做的,也只是陪在那些想要康复的人的身边而已。
最后安得肝癌很快去世,去世之前一直懊悔,觉得仿佛对这个世界所做的还不够,还没有把心理信息传达给人们熟悉。
而我啊,只觉得这个世界无可留恋,临死懊悔自己做得不够是不是只有这种真的在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有的品质呢?
那我,是否真的就烂到根了,从来只会精神很大没有行动那种呢?
Timestamp: 43:58那个老爷爷笑话我男孩子还这么软弱软弱是好事啊就因为软弱才能体会到别人的软弱并给予帮助叔叔我也有软弱之处呀可我一点也不为此羞愧跟那个老爷爷也这么说我之后再没见过他呢那个老爷爷不少于140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
精神科的医生,真正疗愈人的不是医生,我只是陪伴在那些想要好起来的人们的身边而已仅仅是活着就已经有那么多令人伤心的事了,为什么还有人故意做些令人伤心的事呢书上的文字看不进去,而且最近梦想啊,希望啊,努力啊,复兴啊,这些闪闪发亮的词已经不能再使我心动医生,生这种病,是因为我太软弱了吧不是的!
即使身处于无法忍受的痛苦和悲伤之中,你仍然在尝试寻找活下去的方法,这正是生命力的强大!
人类啊,是很脆弱的。
希望你能够找到,能够支撑自己的东西啊。
我好怕!
没什么好着急的,你这样不急不躁的,可以发现大家所忽略的东西(心理咨询:倾听,关注,无条件接受,陪伴。
)(对自己:一定要挣扎起来啊!
把自己从这个几平的小屋里拽出来!
在内心中,人好像总是有一定要去往的地方,要忍耐啊,往那里去啊!
)
柄本佑和尾野真千子继《牡丹灯笼》之后又一次合作,两人颠覆之前恶男恶女形象,走纯日式清新风,但比起尾野真千子气质自如地流动在人妻和恶女之间,柄本佑的恶人脸和书生气质之间的冲突感还是太违和了。本作比起简介说阪神大震灾的疗愈,不如是说安的一生,导演把时间轴打成点状叙述,好处自然是让本身平淡的情节不无聊,缺点就是偏向流水账了,第一集说学生时代,第二集讲青年和地震,第三集有点承上启下,前面三集都属于还可以的范畴,还有些原型角色很背景的设定(在日、亲友的医院之类的)没必要反复提及,看得出编剧想揉的元素太多了。但最精彩莫过于第四集把夫妻之间在人生最后时候相互陪伴那种平静而幸福的场景描绘出来,伴随恰到好处的煽情,气氛烘托到顶点了,可以为第四集加上一颗星。
前半,男主在日的身份反抗父亲的安排,和一个叫终子的女生交往,感觉非常好看,后半就流于叙事了,没什么波澜,有点可惜,不过如果是传记电影,那也可以理解。
温柔的人真好
“无论什么时候,活着就给人们带来幸福”
年代感,治愈,最后一集泪目
一般般
正能量治愈系,始终用自己的所学去温暖别人的在日韩国医生,夫妻戏很温馨,除了节奏(包括台词速度)奇慢无比都很好。企图洗福岛差评
我真的喜欢不来柄本佑 不过是好看的这部剧
最後一集真是忍不住哭。光是生活就已經很多悲傷了啊。
那种娓娓道来。最终的治愈是使得人不会感到孤独。这个太难了。
男主演技感觉一般般,本身信息的传递很好(社会要允许脆弱),但是拍出来变味了,显得有点说教
没看完
也许,自然灾害并不是来击溃我们的,而是让我们走得更近。
结局也太伤感了…尽管如此我也愿意和讲关西话的柄本佑生三个孩子🥺
一直觉得柄本佑的气质适合演大变态,这次真的颠覆我的看法啊,可塑性太强了吧,说话都那么温柔,完全就是一个内心温暖善良的精神科医生啊
“真正心灵的疗愈就是不让任何人孤单” PS:先看了勿言推理 发现第四集的“精神病患者”就是这部剧的男主还是个精神科医生
没有感受
很散很南泉
着实描绘得过于平淡。
拍的中规中矩毫无惊喜,主角不错也没展现出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