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子因为自己没和素媛一起去上学而自责不已,放声大哭那样一个小小的男孩子,明明不是自己的错误,却依旧怪罪自己。
小胖子见同学好奇素媛的包包主动为素媛解围,不让素媛难堪;素媛的同学们在文具店的玻璃门上贴满了图画和笔记,;爸爸在人偶里满头大汗,却依然手舞足蹈只为保护女儿,也让女儿开心;最泪目的大约是结尾,法庭上,素媛紧紧抱住爸爸,阻止爸爸打罪犯,最恨罪犯的人就是她,但是她却忍住自己的满腔悲愤去阻止爸爸,这得需要多少勇气和坚韧,便是我一个成年人,遇到这种情况估计就只剩玉石俱焚的念头了,小小的素媛,却依旧能理智看待此事,看到此处,眼泪再次滂沱。
今天在豆瓣看到了这篇评分9.1的韩国剧情片。
不知是豆瓣评分高的缘故,还是对韩国这种类型的片子质量的信任,我在论文未完成、交稿日期快到的时刻,竟然还毫不犹豫地点击观看下去。
韩国犯罪剧情片一直是我的最爱,比如《杀人回忆》、《熔炉》、《恐怖直播》等。
每看完一部,都感慨韩国片的伟大。
这些影片直抵人性深处,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不仅让人更清楚地看清楚人性是什么样的,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有的还给予了人们改变社会的力量(如《熔炉》影片上映后,引起韩国社会沸腾热议,舆论压力促使案件调查重新启动,最终至韩国国会对当时性侵罪行量刑标准偏低的韩国法律作出修订,「熔炉法」 于韩国国会立法成功)。
《许愿》也是一部同样伟大的影片,跟《熔炉》相比,同样是讲述小女孩遭到性侵而法律没有严惩凶手的故事,但是它比《熔炉》更加震撼,更加荒诞,但同时也更温情。
片名是以影片女主人公、也是受害人的名字素媛( So-won)命名,国内翻译成读音相近的许愿,也寄托了某种希望和祝福吧。
影片让我血脉喷张,罪犯的惨无人道和死不承认、法庭判决的荒谬不公平,都让我愤怒到极点,换作我是素媛爸爸,我会在法庭上一枪将罪犯给毙了,哪怕坐牢,我也无怨无悔,这是透入骨髓的绝望,绝望=极度悲伤+极度愤怒;影片也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情,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陪伴、爸爸扮作卡通人物守护在女儿周围、邻居捐款、同学们在素媛家门口贴满的课堂笔记和祝福,感动得让我不止一次流泪。
韩国的心理救助机制做得很不错。
受害后,素媛变得沉默寡言。
其实,她心理害怕极了。
看过影片会知道,她害怕同学们知道后自己很丢脸,害怕同学不理自己,害怕给家人带来了那么多麻烦。
而这些害怕与害怕那个怪叔叔还会出现相比,相形见绌。
她在出院回家时,经过受害那个小胡同路口时,还是会心跳加速,呕吐不止。
这些都是创作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
当发生这种社会悲剧时,与孩子有关的亲戚、朋友,也会有心理创伤。
比如邻居小男孩荣植,他就自责地大哭,后悔当初没有陪着素媛一起去上学,否则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悲剧事件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创作,还会殃及周围,亲近的人多少会有心理阴影,比如不断地自责、倒带回想。
幸好,有个心理咨询阿姨在。
她在素媛住进医院时就陪伴着。
在警察找素媛指证凶手、妈妈和邻居及护士扮演卡通人物在病房给素媛表演、素媛妈妈的心理疏导、法庭上素媛作为证人指证凶手时,心理咨询阿姨都在现场,给予专业指导,保护着孩子及其家人脆弱的心灵。
在心理咨询阿姨的指导下,爸爸也学会了如何跟受创作的孩子沟通。
他扮演素媛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可可梦,在病房里跟素媛在写字板上交流,偷偷跟在素媛后面守护着她上下学。
素媛猜出卡通人物是爸爸扮演时,摘下爸爸面具,看到满头大汗的爸爸,心疼地给爸爸擦汗,感动得我泪如雨下。
社会支持系统对于一个经历过心理创伤的人的康复来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素媛出院回家,看到家门口上贴满了课堂笔记和祝福语,同学们的关爱也让我感动;邻居大叔也就是荣植他爸主动借给爸爸钱的一席话也让我感动得流泪。
这些对于素媛走出创伤起着加速作用,温暖着人心。
但不管怎样,透过影片,我对心理辅导究竟能否抵御现实的残酷还是不太坚信。
影片最后,素媛的一句话很让人寻味,她对刚出生的弟弟说:“你能出生真是太好了”。
我猜想,素媛最终还是会自杀吧。
但她一直都很懂事,怕给家人带来麻烦,比如她受伤后第一个打出的电话是112,因为刀子觉得“爸爸妈妈很忙,但是坏人也要抓,要先报警";心理咨询师问她担心什么时,她担心爸爸因为发生在她身上的事,不能去上班了。
所以她一直忍着,坚强着。
弟弟的出生,在她看来会减轻她的自杀给家人带来的影响,所以她说了那样一句话宽慰自己的话。
想到这一层,我就不寒而栗。
不希望这种猜想成真,真心希望她克服心理创伤,在家人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可是不能否定这句暗示的话所带来的可能性。
当素媛快被治好,走出心理创伤的时候,法庭上发生的事又让她陷入了绝望。
证据俱在,证人证词确凿,法庭也认定了罪犯的惨无人性,但是仅因为罪犯抵赖不认,装出喝醉酒神志不清,法庭竟然采纳这种荒谬辩解,据此只判刑12年。
12年后,小女孩还不到20岁,生活中还时刻潜伏着“坏叔叔”,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坏叔叔”就突然出现在面前,想到这里,我都不寒而栗,更别说经历了创伤的素媛。
素媛承受的太多了。
当爸爸抑止不住愤怒和绝望,冲上法庭要将罪犯砸死时,素媛哭泣着紧紧抱住了爸爸的腿,乞求爸爸不要这样做,这一幕让人悲痛到极点。
深深的无奈,深深的绝望。
谁能说这样的判决不会再给小女孩素媛造成二次创伤!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日常的陪伴和关爱,离不开心理咨询在突发情况时的专业指导,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的健全。
而社会法律制度能否起到弘扬正义、严惩罪恶的目的,是最根本的。
再温情的心理救助也抵御不了现实的残酷!
联想到我国发生的摔婴女童案,女童和及监护家人到现在还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谁晓得长大后这个女孩还会不会再将犯罪升级?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被摔的婴儿长大留下了永久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创伤。
又联想到教师张大同性侵多名男学生的案子,虽受到当事学生的一致指认,但张大同所受到的惩罚只是被学校解职,而其他学校又将它聘去,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性侵其他男生?
PS:在法律制度、心理救助上,韩国落我们几条街。
我们也不可能拍出这样揭露现实的伟大电影。
2014.1.7
《素媛》这部电影由《王的男人》的导演李俊益主导的一部电影。
《素媛》主要讲述了小女孩素媛由于爸妈每天工作比较繁忙,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她。
然后在一个下雨的早上,素媛一个人打着雨伞去学校的路上,出现一个狼狈的中年男子,眼看着学校离自己那么近,素媛却无能为力。
出于善心的素媛把伞给了中年男子,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觉得十分的气愤,那个中年对素媛进行了性侵犯以后谈跑了,电影画面中出面的情景让人心里为之难过。
懂事的素媛出事了并没有打电话给爸爸,他怕爸爸工作忙,所以直接打电话给了医院。
接到消息的爸妈急忙的去了医院,看到满身是伤的素媛,心里是无比的痛苦。
为了抓到那个嫌疑人,忍着痛苦的素媛指认了嫌疑人。
虽然已经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可是他一直撒谎说不记得这件事,让人们对他的憎恨越来越深。
素媛爸爸说过,如果法院没有判他死刑,他将会杀死他。
但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只判了犯罪嫌疑人12年,在我看来这个时间远远是不够的,在场的大家心里都不满意。
气氛的爸爸在计划杀嫌疑人的时候,素媛一把抱住了爸爸的腿,让他不要这样。
爸爸就放过了他。
出院以后的素媛继续去学校上课了,但是会经常遭到小朋友投来的异样的眼光看了这部电影,但是事情都会慢慢好起来的,素媛也有了自己一直以来想要的弟弟。
在素媛生病的这段期间,邻居也给予了素媛很大的帮助。
回到家的素媛,家里的关系也更加和睦友好,爸爸为了让素媛开心,下了很大的功夫。
整天穿着那个玩偶衣服,渐渐地与爸爸的关系也恢复了正常。
与小朋友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提升。
上下学路上也有人保护,生活已经渐渐的好了起来。
看完整部电影,让人感到很沉重,阴郁,说不出来的难受。
性侵儿童者到最后一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在为减轻罪行找所谓的醉酒证明。
素媛从刚开始的不愿见到父亲,到认出那个玩偶就是自己的父亲,再到最后法庭上抱着爸爸不让他犯法,看到那一幕我哭了,一是因为没有将性侵犯惩以最严厉的惩罚,二是因为素媛的懂事。
其实电影还是比较偏向讲素媛在遭遇性侵后是怎样在家人,朋友,同学的帮助下恢复的,怎样积极面对生活,怎样忘掉那段阴影的。
在这之间,我们又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父爱。
真的是一部很感人的片子。
这部影片真的是看的我心情无比压抑。
最后到哭的止不住,也许是内心的情绪实在无法排解吧,只能用哭的方式来宣泄出来。
偏偏我看的那天还是个下雨天,听着窗外哗哗的水声,一下子就有那种情节的代入感,素媛被伤害的那天,也在下雨啊…… 我真的好心疼素媛啊,明明是个那么可爱的女孩,乖巧且懂事。
可笑的是,正是因为她善良的举动,让她成为了受害者。
凭什么呢?
我真的是不想看到那个伤害素媛的男人恶心的嘴脸,什么叫因为喝醉酒了?
那就能对这个这么小的孩子下手?
更悲哀的不止是这个,而是法律也仅仅只判了他十二年,十二年而已。
问哪个父母能接受的了?
别说是影片中的父亲,就连我也有冲过去杀了他的冲动,大不了就同归于尽。
可是,在素媛父亲想要拿东西砸他的时候,是素媛拉了拉她的爸爸,让他不要这么做。
哎,那瞬间心里各种各样的情绪翻滚着,喧嚣着,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再难过再伤心,也只不过哭一场而已。
唯一可以说幸运的是,素媛还有爱她的父母,有温柔的心理老师来帮助她,还有一群关心她的同学。
可我甚至仍无法想象,素媛到底承受了多少痛苦。
我们要知道,素媛只是许许多多被侵犯的受害者之一,这样的事仍在不停的发生,甚至比素媛更不幸。
可悲的是,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影片中的最后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
它说"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愿让身边的人承受一样的痛苦。
"
素媛和熔炉都是有关性侵类型的电影,如果说看熔炉你感受最多的是愤怒和绝望,那么素媛则是全程以满满的温情和爱打动人,如果说熔炉让你对这个世界失望,那么素媛则是让你觉得生活尽管有黑暗,但更多的是美好。
素媛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有甜甜的笑容,乖巧懂事。
可是上天猝不及防的地把最残忍的事情加诸在她的身上。
在一个很平常的雨天,在离学校几步之遥的巷子口,被浑身脏兮兮充满酒气的变态大叔暴力强奸……..影片到这里,就开始了漫长的感动和温暖。
素媛被送到医院救治时跟爸爸说" 出事后,觉得爸爸可能会很忙,但是又觉得应该,抓住坏叔叔才行呢。
我感觉自己受伤也挺严重的,就直接给112打电话了。
”为了让坏叔叔尽快抓捕归案,尽管身心受创严重,还是坚持指认。
心理咨询的阿姨问她:在发生这事后,我们素媛,最伤心的是什么?
素媛说:去不了学校,还有爸爸妈妈因为我,上不了班,还因此花了很多钱。
那个大叔让我给他撑伞,我也本想直接走掉。
但我觉得该给大叔撑伞,不让他淋雨。
所以就给他撑了,但人们都说是我的错。
谁也不夸我。
小素媛,明明遭遇最不幸事情的是你,可是你一直都是尽可能的为爸妈着想,不想让他们担心。
你有超过年龄的懂事,懂事的让人心疼,你有最大的善良,你自始至终都没有错,错的是那个大叔。
你知道吗,你是世界上最最最美好的人。
素媛爸爸,原本马马虎虎,不太管事儿也不会与孩子好好沟通。
可是出事后,我看到他数次红了的眼眶,崩溃的神情,和玩偶买家讨价原价、与好朋友借钱的的窘迫,还有,大热天扮作可可梦逗素媛开心,细心的为素媛的挎包装上糖避免便袋声音的尴尬。
他原本一定是个大男子主义的人吧,就像我们的爸爸一样是家里的顶梁柱,只是不会表达。
可是呀,都说男人感人起来最感人。
便是如此了。
我们都能看到爸爸为素媛倾注的感情和做出的努力。
快结尾的时候,素媛认出可可梦就是爸爸假装的,帮他摘下头盔,他满头大汗,泪水和汗水混杂在一起的样子,真好看。
那一幕,最温馨。
还有荣值,与素媛就是那种小吵小闹的青梅竹马呀。
在房间偷听到爸妈说素媛出事后就一直心不在焉。
他在深深的自责,他在素媛爸爸面前大哭,为什么那几天和素媛置气,为什么那天早上没有等素媛一起走。
不然就不会发生那些事了。
每天和朋友打牌也变得无趣,会放学后到素媛家看看她回来没,然后每天把作业贴到门上。
他知道素媛是热爱学习的乖孩子呀,耽搁这么多天一定怕赶不上进度吧。
再然后,同学们每天都会过来贴上祝福语和作业,他们在等待素媛康复,早日归来。
那两扇布满便利贴的纸,都是爱的见证呀。
素媛出院后,荣值和小伙伴们坚持送她上下学,还有爸爸扮作可可梦的尾随。
在第一次经过那个巷口时,她一定想起了那噩梦般的存在,她害怕的停下来。
可是往后看,你爱的人从未离开呀。
回头看,他们就在这里,守候着你。
还有荣值爸妈的陪伴与帮助,心理咨询师的耐心引导,女警察的施以援手,大人们的捐款……..每一帧,都满是正能量。
素媛是最不幸的,她有最惨痛的经历。
可是她又是幸运的,有那么多人爱她,关心她,在乎她,帮助她。
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地生活,好好的被爱。
另外看到网友解读最后五分钟是暗示素媛会自杀,我想,既然导演没拍出来,我选择相信,她在未来的日子里,幸福快乐。
还有那个人渣,不想讨论他。
脏了我的键盘。
个人觉得,这部影片比熔炉更催泪。
因为爱与恨,当然爱更胜一筹。
明明受害的是女性,可背负痛苦的还是女性及其家人,新闻里,我们只能看到只言片语,我们不能真正走近那些被害人身边去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影片却犀利的剖开了这个伤口,让那些伤口展示给世人,并让世人看到因为没有妥善正确处理伤口,伤口不但没有结痂,反而渗出了脓液甚至长出了蛆虫,当伤口更进一步感染后,等待我们的只有挖骨疗伤了。
记得是两年多前,因为一起有官方背景的强奸幼女案最后在法庭上适用了比强奸幼女量刑更轻的《嫖宿幼女罪》而把这个争议推上了顶点,2015年底,中国终于废除了争议十八年的〈嫖宿幼女罪〉,那我们深深的吐出心中的一口浊气,然而,就在本月某地方政府公然发明一个“强迫卖淫”并把受害人信息堂而皇之的上了案情简报公示?
(开封市尉氏县相关链接)官方为什么用这“强迫卖淫”这个词语,是不懂法?
是在为犯罪者开脱?
前者我感觉可笑,后者我感觉可耻,他们在用他们的方式更深的伤害受害的那些未成年人和他们的家人。
希望我们的社会因此事件后也所进步,希望未来不会再有这样的伤害出现。
作为父亲的愤怒--观《素媛》有感昨晚看了韩国电影《素媛》,一部展示儿童被性侵后如何自我救赎和家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挺敏感的,但是电影拍的很克制,甚至看着觉得温馨和感人(多备纸巾,擦泪用)。
但是这种温馨和感人的表面之下,是深深的罪恶以及法律的无力,带给这个家庭不可磨灭的身体伤害和心灵伤害。
作为一位父亲,我除了跟着流泪的同时,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愤怒,一种将罪犯碎尸万段的愤怒和冲动。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影片将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在遭遇如此厄运的情况下从拒绝心理辅导到接受心理辅导并主动为女儿进行心理辅导的转变作为辅线,是这部电影由灰暗转向温馨感人的主要原因。
片中的心理辅导师的女儿遭遇了同样的不幸,在16岁生日的时候自杀了,作为母亲在女儿自杀后也曾自杀而导致了下肢瘫痪,之后才专门从事心理辅导的。
这个情节和片尾的"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愿让身边的人承受一样的痛苦"这段话出现的情节相呼应,把心灵救赎的力量彰显的恰当好处。
在我们遭遇不幸的同时还要遭受媒体的报道和法律的不公,这样不仅加重我们内心的创伤,还会对社会道德生发出无力感进而产生仇恨,素媛的父母都曾产生过“如果世上所有的孩子都发生相同的事情就好了”的念头,这种念头虽然邪恶,但也是最真实的;媒体无节制的报道和法律的不公就是增加社会暴戾之气的催化器。
纵观国内近几年的类似案件,更是体现的非常之明显。
片中的媒体报道,相对来说只是在惨案发生之初进行了参与,在后面克制住了,否则,心理辅导和自我救赎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片中的父亲去看守所面见罪犯被罪犯的无耻激怒的时候,作为观众的我也握紧了拳头,我宁可变成罪犯也不能让这样的人渣活着,素媛的父亲也是这么想的,并且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当法官轻判之后,他抄起检察官案头的铭牌砸向罪犯的时候素媛扑过去抱住了父亲的大腿,罪犯扭头时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悔意。
素媛说:“我总想睡一觉起来,发现回到过去了,可早上起来发现,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太伤心了,以前奶奶说,哎哟,要死了,哎哟,要死了,现在好像能理解那句话的意思了,这就是人活在这个世界的理由。
”当素媛拿着自己制作的小飞机举在出生不久的小弟弟素望的面前的时候,以飞翔的姿势宣告着新生活的开始......据说这部电影将于2014年2月在国内上映,国内的片名为《许愿》。
作为一名父亲,我真诚的许愿:愿中国能和韩国一样,能尽快通过并实施“对于以儿童为对象进行性犯罪者,为了防止重犯或习惯犯罪的预防和治疗法案”,尤其是尽快废止狗屁不通的嫖宿幼女罪。
背景资料:韩国国会2010年6月29日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对于以儿童为对象进行性犯罪者,为了防止重犯或习惯犯罪的预防和治疗法案”(又名“化学阉割法案”)。
在29日的投票中,得到147张赞成票、23张反对票、30票弃权,最终获得通过。
根据该法案,韩国将对性侵犯儿童的初犯和再犯者进行“化学阉割”;处罚年龄从25岁减低至19岁;将儿童的定义扩大至16岁。
性侵犯儿童犯人将在出狱前两个月开始“化学阉割”,最长时间为15年。
2011年7月24日,韩国政府宣布,对性犯罪的男性实行化学阉割的法律生效。
韩国由此成为亚洲第一个对性犯罪者实施化学阉割的国家。
第二次全身心投入的写一篇影评,不是不想写,每次看完电影总有好多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难以名状的心情实在是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表达完整。
可是这一次我还是想沉下心来把看完这部电影的心情记录下来。
正在备战14考研,本来不会有时间花费宝贵的2小时去欣赏这样一部电影。
可是我庆幸我偷懒了,看到了这样一部一直让我眼泪决堤的作品。
前些日子由于剧慌所以看到微博上别人的推荐,就好奇的去看了一些韩国的电影,(因为韩剧的缘故导致我是不怎么看韩国的电视剧电影,实在不喜欢韩国的风格) 类似这个题材的三大未解之谜《杀人回忆》 《孩子们》 《熔炉》 《那家伙的声音》等,只有看《熔炉》的时候我哭了,可是却没有这次这么惨。
刚开始素媛一家人可爱搞笑的相处方式让我觉得这部影片整个节奏还是很欢快的。
不时会有笑点。
素媛爱逞强的妈妈,闷不吭声一切无所谓态度的爸爸。
还有可爱胖嘟嘟的荣植。
可是灾难就是这么云淡风轻毫无预兆的发生了。
一家人幸福的生活被打乱。
鲁迅老人家不是说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很平静的吗?
可是那天早晨偏偏下着大雨。
当时没有漂亮小辫子的素媛还在可爱的和妈妈撒娇。
妈妈说明天给你梳美美的辫子。
素媛抱怨说每次都说明天明天。
事情发生后素媛躺在医院的床上跟爸爸说,想着自己也是大人了就直接拨打了112.看到这眼泪控制不住了。
懂事可爱的素媛此时的惨状真是让我这种局外人都恨不得去抽死那个畜生不如的混账玩意。
一想到国内很多性侵幼儿园的孩子还有小学生的老师校长,我都觉得以后千万不能有孩子。
有了孩子不是只有养大的责任,你还有让ta健康成长的责任。
在当今这种社会以后我真是不知道能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素媛说,我只想帮他撑雨伞,因为他全身都湿了,我做错了么?
大人们对于纯真孩子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呢?
孩子的妈妈爱逞强,刀子嘴豆腐心。
和闺蜜在医院的交谈也是深深触动着我,回想着很多年以后我是不是也能和这样的闺蜜这样相互扶持。
孩子的爸爸不善言辞,可是自始至终都对孩子有着深沉的父爱。
每次爸爸拌成可可梦的时候,我都莫名的流泪,这样的感情虽然我不曾拥有可是我坚信这样的感情是存在的。
虽然我连一句爸爸都不能喊出口。
虽然我也已经快不记得他的样子。
虽然他没有对我负责。
可是我还是会相信这样的伟大的父爱是存在的。
每次素媛看到可可梦以后的样子都让爸爸觉得得到莫大的欣慰。
最后素媛问出口的那句,你是爸爸对么?
这句话是催泪弹。
其实冥冥之中我也觉得素媛应该是知道可可梦是爸爸扮的,可是当那句话真的说出口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拉着爸爸回家,给爸爸擦汗。
(这个场景哭了很久)可爱的荣直哭着说,要是和素媛一起上学就好了,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这样的情节是不是罪犯本人看了也会醒悟???
还有荣直的爸爸,妈妈也是多么可爱的人。
社会还是可爱的么?
还值得我们去信赖么?
看罢韩国电影《素媛》,感触颇多。
影片让我想到去年看的《熔炉》,压抑敏感的话题,直面现实的勇气,这是让人非常钦佩的。
当然,这部电影比《熔炉》要“光明”许多。
这是退隐商业片的李浚益导演回归之作,有薛景求、金海淑这样的实力派加盟,小姑娘的角色在各位演技派面前毫不露怯。
如果说《王的男人》让导演李俊益赚的盆满钵满,名利双收,那这部《素媛》收获了第3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影片,更是为他的职业生涯攀登上又一个高峰。
【W】Why?素媛的妈妈也在问,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素媛身上?甚至她还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和素媛一样,她说,她为什么那么坏心肠,因为她坏心肠,所以报应来了。
其实,世界上有很多“为什么”都得不到解答,片尾对丧心病狂的施暴者,也仅仅判了12年,扣除假期,确实太便宜他了,他对孩子的伤害是永久性不可逆的,为什么这个白痴法官要维持这个明显不公正的判决?素媛的爸爸一直在隐忍,判决结果出来,他也无法再忍耐了,最后他抄起检察官的桌牌要拍死那个畜生,懂事的素媛抱住爸爸的腿,她不想看家庭支离破碎。
如果解释不了那些无法挽回的为什么,为什么不向前走?止步不前,永远也走不出阴霾。
以为跟熔炉差不多,原来是赚眼泪的电影啊!只能说我期望太高!
总会说爸爸的爱是最深沉的。
并没有想象中的催泪呢,四个人好像一个女人哭了一下而已。
恨不得给100颗星系列。胖小子和爸爸哭着说都怪自己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的。可怜的素媛啊。
哈韩女朋友非要拉我一起看,瞟了眼简介我就拒绝了,她就自己看了,于是到现在为止一个多小时她已经哭了四五次了,尼玛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要去看这种片子让自己不开心,我现在就爱看烂俗好莱坞大片,还嫌被生活操的不够啊,看片就轻松点多好
"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愿让身边的人承受一样的痛苦"
片子本身还不错,各种形式的爱原本就是永恒的表达对象,有些不错的抒情段落,甚至还有我挺喜欢的薛景求,但太多人地吹捧下真是一粉顶十黑。
不是很舒服,剧作上就是平铺直述,全部投入在情感一点上打,不舒服在于,真实的家庭要承受什么样的痛苦啊,被消费性的伤害,我也开始觉得有些东西,个人的伤害性的,未必应该被拍出来给人看伤口,然后拿别人的伤口引以为戒,
坏人这么可恶 但是好人还是那么多呢
我不能接受受害者不仅无法惩治加害者还得自我安慰自我感动
不知道该怎么说,从狩猎到7号房间到熔炉到许愿,这个世界本身就存在许多剖开人性本质后发现的肮脏与血腥,做一个好人的定义不只是个人的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因为单凭怜悯之心和微薄之力是做不成什么事。要好好保护自己保护好身边的人,在有所成的时候担起社会责任。
韩国的法律真的这么奇葩?好想学习下相关条文。
曾经的我有多喜欢,现在就有多厌恶。
2.5/5
小姑娘真心可怜...最后那个该死的坏人也不过是判了12年牢!!
年度催泪大作,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朴素平实的叙事方式将治愈疗伤的情绪注入观众心底,情节编排、节奏把握都恰到好处。薛景求和小女孩的表演都很出色。很久没有看电影流这么多泪了~
简单温情感动
"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愿让身边的人承受一样的痛苦" 从素媛到素望,生活有阳光才有希望,可可梦是全片最治愈点,哭成傻逼。“我总想睡一觉就能回到过去,可早上起来发现,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太伤心了...以前奶奶说,哎哟要死要死了,这大概就是人活在世的意义”
看得太难受了
刚好今天读了刘瑜的一篇随笔:解决。忍受的极限到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顾长卫老师代表全世界回答道:让小孩出场。谢谢小孩允许我们让他们出场。虽然虐心,但很有一丝欣慰,既然已经意识到了,那么解决就不会很远了。还是觉得片子过于温情,现实毕竟残酷得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