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 神奈川县川崎市稻田堤的蒜香横膈膜和猪五花肉1. 盐烧牛舌:稍微切得厚厚的,分量足够,这种美味,令人咋舌。
2. 白菜泡菜:让妈妈骄傲的超美味泡菜。
3. 蒜香横膈膜:看起来就极具力量,这么多的大蒜,可不是闹着玩的。
4. 猪三层肉(五花肉):被味增包裹着的柔软猪肉,将葱和黄瓜温柔地包裹起来。
5. 上牛五花:虽然只有两片,可不能小看,吃过之后令人赞不绝口,真美味。
6. 盐辛:虽然在烤肉店不太常见,但是这家伙……不太常见。
502 东京都江东区清澄白河的大力水手培根和熏制秋刀鱼刺身1. 波派培根:鸡蛋、培根、菠菜,三人共同的演奏,魅惑组曲。
2.烟熏秋刀鱼刺身:虽然外观是冷酷的银色,但咀嚼后的鲜味是金色。
3. 黑芝麻拌菜豆(前菜):黑黑的黑芝麻,对身体也非常好。
4. 炖菜:配饭很好,下酒也好,让人发出赞叹的深邃滋味。
5. 洋葱小面包:同时还提供黄瓜,芝香浓郁,下酒的面包。
503 东京都杉并区西荻窪的羊羔肉汉堡肉和蔬菜古斯古斯1. 薄荷茶:喝了之后就仿佛置身摩洛哥一般,甜味中透着薄荷香。
2. Harira汤(半分):温暖人心乐开怀,材料丰富真开心。
3. 摩洛哥春卷:打开以后有令人惊喜的惆惆的鸡蛋,摩洛哥流的炸春卷。
4. 羊羔肉汉堡肉:既不是牛肉也不是猪肉,居然是羊肉做的,让人甘拜下风。
5. 面包和胡姆斯酱的套餐:老板娘亲手制作的爱情面包,隐藏的味道是秘密哦。
6. 蔬菜古斯古斯:小颗粒的小麦都是镜湖GOOD,这个美味真是不能小看。
7. 哈萨里辣酱:放一小勺改变世界!
504 台湾宜兰县罗东的三星葱炒肉和炸红糟猪肉1. 葱油饼:外脆内香,两种酱吃,美味加倍。
2. 三星葱炒肉:台湾著名三星葱,回口扩散开来的甘甜令人落泪。
3. 炒饭:焦香的酱油味儿,让你瞬间窒息,这玩意儿太好吃了。
4. 蛤汤:一个一个的蛤,充满鲜味,让人忍不住要喝完它。
5.红糟炸排骨:脆脆的排骨蘸上辣酱以后简直不能忍。
6. 水煮乌贼:这个乌贼,有派头,这种柔软,为它拍手喝彩。
505 台湾台北市永乐市场的鸡肉饭和干面1. 糖番茄:番茄裹满糖,第一次品尝神奇的美味。
2. 鸡肉饭:台式鸡肉饭,和酱汁一起大口下肚吧。
3. 小菜拼盘:蔬菜和肉都在这一盘,煮鸡蛋在发光哦。
4. 干面:在碗底放了甜辣酱,充分拌匀,哧溜哧溜地吃吧。
5. 下水汤:用生姜做底味,让人对名字心生畏惧的他!
6. 豆花(加红豆·珍珠):有益健康的豆腐甜点,降低甜度,而且很健康。
506 东京都目黑区大岗山九绘定食和鱼生碎冷茶泡饭1. 刺身(比目鱼、金枪鱼、高体、三文鱼):能吃到什么由大厨决定,用大盘盛的四种刺身。
2. 炖菜(炖金枪鱼脸):大厨慢慢炖出来的金枪鱼,这份柔和是爱的证言。
3.渍菜(油炸厚豆腐、鸡蛋烧、小松菜):我来帮你一把,助人三人行。
4. 冷鱼生碎茶泡饭:这才是究极的鱼师料理,吃一口就能看的广阔的海原。
507 东京都世田谷区千岁船桥的羊肩里脊肉和羊排1. A套餐:羊肩里脊肉、羊臀肉、蔬菜拼盘2. 羊臀肉:照亮羊肉料理界的明灯!
和孜然盐的配合简直不能太棒!
3. 腌羊首肉:口软绵软,大口吃饭,对羊首肉俯首称臣。
4. 美味酱汁里脊肉:酱肉再蘸酱来吃,不得了!
特制酱料引食欲。
5. 药膳羊肉汤:喝下去就会说“这真好喝呀”,温和的回味,暖暖的肉汤。
6. 羊排:这是羊肉界的最终奥义,紧紧的盯着它,大口咬下去吧。
508 东京都涉谷区代代木上原的不丹料理1. tsheringma茶:不丹医生也会推荐的草药茶。
2. momo:享受“Ezay”的蒸饺,一咬肉汁四溅。
3. Hogeg:很多的奶酪加蔬菜,山椒辣个爽的沙拉!
4. Ema Datshi和米饭(半分):害怕可不行,向着辣椒往前冲!
在辣椒的那边,就是幸福。
5. Phagsha Pa:洋葱、萝卜、猪肉干,把它们放在一起,红的刺激!
6. 不丹辣椒和柠檬果子露:让嘴里凉飕飕的果子露,在这之中还有那家伙在捉迷藏。
509 千叶县伊势市 大原盐烧猪肉饭和油炸什锦1. 盐烧猪肉(上):夷隅长大的,软软的猪肉,用盐衬托出来的那份甘甜。
2. 炸什锦:共有六种食材,怎么组合看你心情。
510 东京都江东区龟户的纯肝盖浇饭1. 饺子:用料讲究的肉馅包裹而成的煎饺。
2. 纯肝盖饭:下潜肝之深海,饭立葱花之山。
511 埼玉县越谷市千間台的法式黄油烤牡蛎和美式酱汁蛋包饭1. 醋饮品 兑水(葡萄):小有逼格的餐前醋。
2. 意大利烤面包:首先,从清新的前菜开始,红山上,有香蒜。
3. 黄油烤牡蛎:温柔包裹着海之乳,天下无双的焦黄油。
4. 美式酱汁蛋包饭:撒上少量盐的极上酱汁,中间闪耀的是黄金饭。
5. 自制芭芭露(黑糖黄豆粉):以西式为支撑的和之心,,一吃就被俘虏的极致甜品。
512. 东京都丰岛区西巢鸭的一人寿喜烧1. 上州牛寿喜烧定食:店主的品味体现了出来,便宜又好吃,分量又大。
2. 乌冬:寿喜烧压轴的就是它了。
严冬之北海道 旭川出差篇SP第一天:烤嫩鸡1. 粟米茶:热腾腾的茶饮,清香怡人。
2. 烤嫩鸡:用炭火慢烤雏鸡,秘制酱汁就是香。
3. 菌菇汤:小碗装着七种菇,和平共处不打架。
4. 自家腌菜:吃饭时必不可少的小伙伴。
5. 小菜(醋泡大豆):老板娘的功夫,泡出了对店的感情。
6. 烤鲱鱼干:少许酱油,加上生姜,没有道理不下饭。
7. 鸡蛋烧:超级厚的鸡蛋烧,芥末衬托了甘甜。
8. 酱汁浇饭:用酱汁包裹的温热米饭,美味的米饭,更加闪耀光芒。
9. 煮南瓜:自带火炉的温暖。
严冬之北海道 旭川出差篇SP第二天:蟹肉奶油可乐饼1. 味增汤(带米饭):主角竟然是大碗公味增汤,碗的大小并不是闹着玩的。
2. 蟹肉奶油可乐饼和炸远东多线鱼:浓稠的蟹肉奶油,脆脆的远东多线鱼,在同一盘中,魅惑的融合。
上个月我们推出了一篇关于孤独的分享文章,“我一生中感到最孤独的时刻”留言分享,分享个体对于孤独的感受。
由此我想到日剧《孤独的美食家》。
这部漫画改编剧在豆瓣上始终保持着9.3 - 9.4的神奇高分,2019年秋已进入第八季。
五郎,个体贸易经营者,单身,穿着笔挺的西装辗转于城市各个角落,拜访客户,联络洽谈,同时展开自己的漫游。
每一集五郎都能找到心仪的美食,独自一人品尝体验,然后带着满足怡然踏上归途。
有人说,这部剧看一集就等于看了几百集,但看了一集就想看几百集。
“孤独的美食家”魅力到底在哪里?
是孤独,是美食,还是其他?
对孤独的认同“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在那短暂的时间里,他可以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扰,无需介怀地大快朵颐。
这种孤高的行为,正可谓是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
”
这是每集剧集的开场白,也是这位美食家的宣言--食物之于我,是幸福,是满足,是治愈;孤独之于我,是清静,是孤高,是不被束缚。
一位网友感叹:“我不是特别理解做什么事情都要被别人知晓的感觉,不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喜欢被各种解读,更不想要回答他人。
这部剧真的是讲诉了我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状态。
”如果“关系”意味着被束缚、不自由、不能随心所欲,那么“孤独”似乎是个很不错的选项。
那么孤独到底是我们被动接受的,还是主动选择的?
这要追溯到我们生命的最初。
在妈妈的子宫里,我们温暖、饱足、安全;我们尚且无法分辨“你我”;我们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自己和世界也是一体的,而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是全能的。
这全能感遭遇的第一次创伤,是我们被分娩的那一刻。
即使我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毫无装备的被丢到了火星上,那震惊与恐惧也无法与那次原初的创伤相比。
从那以后,饥饿、寒冷、肢体的难以操控,都成了危及生存的重大问题。
虽然一哭泣妈妈就会对我们进行哺育和抚慰,我们还是痛苦的意识到,我们并不能用意念操控妈妈 --我和妈妈是两个人。
那个曾经“二人一体”的乐园,自此只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中,而我们也开启了个体孤独的旅程。
我们仍旧出于本能的和他人贴近,试图找回原初的乐园。
在这些尝试中,我们收获了一些美好的体验,被爱、被关注、被抱持,也经历一些不好的体验,被斥责、被控制、被忽略、甚至被抛弃。
当我们这些尝试终于有一天在大脑中建立了足够的链接,它得出结论:和他人在一起是好/坏的,我想/不想和他人在一起。
这就是个体对孤独认同的过程。
人并不是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再失望而已。
就像五郎,温和而敏感,对周遭的人始终保持着疏离,划出了明确的界限。
界限外,他带着欣赏看待世界与他人;界限内,他建立了一个清净而独立的王国,独自居住、独自营业、独自吃饭、独自漫游。
当五郎被热心说媒的客户、过于热情的老板娘闯入警戒区时,身高1米88也已中年的五郎不免惊恐如无路可逃的小动物。
五郎在剧中几乎没有牵挂的人,每一集拜访不同的客户,光顾不同的餐饮店,角色来了又走,都没有停留在五郎的生命中。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看着清净的五郎,我们生命中的孤独感也得以舒展,释怀。
张艺谋说,其实每人都有孤独感。
喧嚣中的人,内心可能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内心都渴望被安抚、理解。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冲突,父母配偶有时候也难以真正理解。
如果理解有些奢侈,那就学五郎去找些安抚吧!
食物给人的安慰每当对客户的拜访告一段落,此时的五郎,或欣喜、或满足、或焦虑、或愠怒 -- 都会陷入一种强烈的感受:饿了!
随着重复使用的拉远镜头和渐进式配乐,五郎猛烈的被饥饿侵袭。
他带着焦灼的情绪,甩开大步寻找属于那一刻的食物。
瞬时间袭来的渴求是如此汹涌:不止要吃,还要吃自己想吃的;要马上吃到,而且要吃到撑。
是不是像极了等外卖的你?
刚出锅的炸猪排、滋滋作响的鸡肉串,红香绿玉的担担面,冷艳绝伦的生鱼片……五郎在接下来的时间所做的事情就是:吃。
从轻柔的开场到渐入佳境的中场,从汹涌的高峰到郑重的收势,没有对话,没有情节,只有欢快的碗筷声、激烈的咀嚼声、凶猛的吞咽声,与满足的叹息声。
食欲是如此原始而动人,它驱动人将动植物的精华与自己合为一体。
我们咬断、粉碎食物,吞咽、占有食物,整个过程既充满破坏性,又带有建设性。
当我们所选择的食物与我们融为一体并且没有出现排异反应时,我们觉得身心舒畅,安全而满足。
吃是本能,是欲望之火,是生存之光。
食欲是佛洛依德所谓的力比多,是原欲,又是个体与他人关系的表征。
是与世界链接的方式,也是获得快感、满足的接口。
而母亲是个体一生中最重要的客体,她决定了个体是否被满足、被满足的方式和条件。
婴儿啼哭时,给予食物意味着接纳与赞许,不给食物就等于拒绝与责备,当母亲不睬或离去,婴儿便感到需求无法被满足的焦虑,这时候,哪怕把手指放在嘴里吸一会儿,给口唇带来一些类似吃奶的感觉,也能暂时缓解这种焦虑。
而这种“食物 -- 重要客体”的关系就在婴儿的内心保存了下来。
当他长大成人,一方面,他与人的关系受到他与母亲这个客体关系的影响;一方面,他固着在婴儿期的关系挫败也以口欲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他的焦虑、愤怒难以排遣,快乐、满足无人分享时,如同那个充当乳头的手指头,食物成了关注与赞许的替代品,替代了关系对我们的安抚。
英文中“gut instinct”意为“直觉”,而字面意思其实是“肠道直觉”,胃肠作为人的第二个脑,总是敏锐的表达着我们的情绪。
强烈的食欲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号:我们渴望得到抚慰,我们想要改变能量水平,我们想要更加安全和平静。
所以,食欲来袭时,觉察一下自己处于什么情绪总是有效的。
而满足肠胃带给我们情绪的抚慰,也总是成功的。
以食为链接,超越孤独如果五郎只是在孤独的吃播,这部剧显然不值这么高的分数。
五郎带给我们的不止食物的慰藉。
就像婴儿什么都往嘴里塞,五郎也在用口腹感受着世界,和食物背后的人无声的交流着。
观察着,倾听着,与共同进食的人悄悄链接着。
用丰富的内心戏,通过食物和自己玩耍着。
在吃的过程中觉察着,思考着,成长着。
感受食物中包含的爱与关系,由衷的满足着。
在五郎的吃播中,我们感到的不只是食物的感官刺激,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温暖而融洽。
五郎总是有一种直觉,能找到温暖、舒适、美味的小店,似乎他能够通过门面、手写菜牌、出入的食客判断它能否能够满足自己的肠胃。
也许,指引他的不是食物的气味,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气味,一家洋溢着爱与关切的店,食物势必不会难吃,而食物里包含着的温暖与爱,才是不断更换的食单中从未吃腻的味道。
就像这家店的老板,为做出好吃的食物不顾成本,遭到老板娘的无情吐槽。
可老板娘又制定了免费添饭的制度,并且不肯添半碗饭,“强势”的母爱呼之欲出。
当我们厌恶孤独的时候,真的是孤独的错吗,还是我们既不愿别人陪伴,也不肯好好陪伴自己呢?
美国心理学家马克斯威尔.马尔兹说,能与自己娓娓而谈的人不会感到孤独。
孤独并不是问题,人本孤独,我们总会时不时的去体验它。
孤独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是,自己和自己在一起,感受自己,倾听自己,爱自己。
孤独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的是,不封闭自己与世界的通道,不切断自己与他人的链接,在一个愿意接受的距离,感受世界,倾听世界,爱这个世界。
有时,孤独与食物就像干柴与烈火,燃起熊熊欲望;有时,孤独与食物就像水流与容器,安安静静流淌;有时,孤独与食物就像黑夜与光,总是带来一些希望,让我们尝到生命之味,如此美好。
第一话
开头的客户说得挺对的,人生两大要事:吃好睡好。
人也是不可貌相,长得不好看但人好又善良,前后来个转折也算是一个世俗带偏见但温柔的点吧烤肉,这家其实是韩式烤肉吧
摊开来很大一片,摆盘完全看不出来
这两片肉真的,看起来超好吃,又厚又嫩
这个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中间那个翻译有点不大明白…)第二话
这句话,emmmmm微妙
这个刺身很感兴趣了,烟熏之后还得保证是生的,是生的吧?
这个真的很感兴趣了
作者
第三话
美食外的剧情也蛮有意思的,虽然不多。
摩洛哥料理:
这里里面蛋黄流出来的样子和苏格兰蛋好像
作者(真是个不喝酒不成活的233)
第四话跑去宝岛了
叔,这个直接刷上酱也很好吃
第五话仍然在宝岛
豆花里能加珍珠?
第六话
加餐
作者
这个真的好厉害,在酒里加芥末
第七话
做瑜伽的叔真好玩烤肉又来了,这次主要是羊肉了
这个羊排烤起来时间好长,需要耐心,美食也是一种修行哈哈哈
作者,无酒不欢
第八话
刚开始那段女方真的好不伦感233叔还以为收到了情书233几乎都加辣椒的不丹料理,吃不了辣椒的应该和它无缘
甜点里都加,太厉害了作者
第九话
为什么蛀牙的人要注意?
叔一直心心念念当地的伊势龙虾,工作都匆匆忙忙结束了,结果找海鲜店没找着,找了家卖猪肉的附带食堂。
作者
第十话
叔入院了,有点因为之前做瑜伽闪到腰…病号餐吃到口淡,还有个在大半夜给病人说饺子吃法的主治医生。
作者
这个看起来真的好油好油
第十一话
作者说是这个番第一次到埼玉
不知道是不是和果醋差不多的味道
五郎真光盘计划。
吃得超干净作者
最终话
寿喜烧感觉寿喜烧最有特色的就是蘸着蛋液吃
作者
-END-
《孤独的美食家》作为关于美食的节目/剧是非常特别的存在,国内《舌尖上的中国》是以食物的制作过程为引子,娓娓道来中国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日剧《深夜食堂》是深夜食堂为引子讲述了夜间吃饭的人的故事,前者拍摄食物的制作过程,后者拍摄吃食物的人的故事,两者都有大量的素材可以用,而《孤独的美食家》,既没有食材的制作过程,又没有关于食物的人的故事,基本上大量的篇幅都在拍摄大叔一个人吃,是的,就只是大叔吃东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吃东西有什么好看的”,我却看得津津有味。
从一定程度说,《孤独的美食家》要比《舌尖上的中国》和《深夜食堂》难作许多。
一个人吃饭的样子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咀嚼和吞咽,大叔也不例外,那么《孤独的美食家》靠什么吸引观众呢,靠文案。
我简单记录了第七集《羔羊肩肉和羔羊排》和第八集《辣椒煮起司和辣椒炒腊肉》的文案,前者有“茴香盐犯规了,肉的世界居然还存在着这种美味”“我是大灰狼,袭击羊群的大灰狼,野生的血液正在吃肉饮血,吸尽骨髓”“羊肉的金字塔能补充能量”,后者有“辛辣的对岸,有幸福在等待”“好了我做好思想准备了,毛孔全开,我好像听到了流汗的声音”“捆绑在一起的红色刺激,甘甜和辛辣在口中发生激烈的斗争”“辣椒是国王,所有的食物都围绕着辣椒转,现在我体内的辣椒转变系统正在运作,从天动说变成了地动说”“虽然辣但停不下来,就好像中了不丹的魔法”“胃在叫好,不丹对辣椒的爱,照亮了每一寸食物世界”。
从这些简单的摘抄中可以发现,《孤独的没时间》有相当厉害的文案,这种描述打破了大叔和屏幕面前观众的壁垒,即使我们没有品尝到食物,却可以通过文案感受到食物的活力和风采。
还有一些高频出现的表述词,例如“太感动了”“筷子停不下来”“和米饭绝配”“好吃”“绝妙”“感觉很开心啊”,配合大叔灵动而真实都表情,让我们沉浸在食物的世界中。
《孤独的美食家》如何表现大叔的孤独?
第一,大叔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身边没有什么朋友,连家人这种亲密关系的人物都被处理了,也就是说,大叔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角色,并没有被血缘关系、工作关系的束缚。
(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大叔是孤独的,他穿行于不同的城市中,一个人吃饭。
而我们眼中的大叔,是幸福的——食物治愈了大叔,同时治愈了屏幕前的我们。
《孤独的美食家》开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受时间和社会的限制,幸福得填饱肚子的时候,在那短暂的瞬间,他是随性而自由的,不被任何人打扰,毫无顾忌地吃东西,是一种孤傲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好的治愈。
”其二,与大叔沉默寡言的人物形象相反,大叔的内心活动极其丰富,这种内心活动的丰富反射着他的孤独。
《孤独的美食家》有几点成功的要素以及几个需要学习的地方。
首先是选角。
大叔是这部剧的不二之选。
太年轻的人品不懂美食,太年老的人味觉下降,食欲不振,也不能淋漓尽致展现食物的美妙,大叔这个年纪卡在正中,他很能吃,对食物充满了热情,他的年龄决定了他已经品尝过很多美食,因此更具有说服力。
大叔是一个正经的人,正经中又透露着一丝呆萌。
大叔这个人物给人的感觉是,他似乎对除了食物之外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吃饭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人物选对了,这部剧就成功了一半。
就人物造型来说,大叔常常穿着西装打着领结,拎着公文包,一幅板板正正的模样。
穿着运动服吃饭过于随便,穿戴华丽又显得太过招摇浮夸。
大叔的造型和刚刚好,西装造型一来反映了食物是他工作之后的慰藉(西装象征着工作),二来穿着西装吃饭似乎暗合着大叔对食物的尊敬。
就人物表情来说,大叔的表情拿捏得非常到位,流露得非常自然。
他的表情丰富却不做作,生动的表情与内心丰富的独白完全契合。
其次是配乐和仪式感。
第三集《羊羔汉堡肉与蔬菜古斯》是异国风情的美食,选用了颇有特色的民族风格的配乐。
第四集《三星葱炒肉和红糟排骨》里面有三四道菜,每一道菜选用了不同的配乐。
该剧仪式感的处理也很好,每当大叔工作完饿了的时候,都会有特写镜头:“我饿了。
”然后“咚咚咚”三声,分别是中景、全景、大全景。
这是仪式之一。
大叔吃饭前,每一道菜都会用全景展示并出相应的介绍字幕,字幕介绍完之后,移镜头(可上下平移也可左右平移)特写这道菜。
这是仪式之二。
而当大叔吃饭的时候,基本上就不再拍摄食物了(也有大叔夹菜或喝汤时跟着食物的摇镜头),拍摄大叔吃饭的表情,独白他丰富的心里活动。
还有许多零碎的点。
比如食物咀嚼时的声响被放大了,有些青菜比较脆,我们可以听到动听的咔嚓声。
拍摄大叔吃饭时多采用正面、侧面拍摄,近景、中景较多,仰拍镜头非常多,个别全景镜头中大叔位于画面一角,重在展现饭店的环境。
前景的设置比较丰富,有时候用其他顾客当做前景,有时候用水龙头当做前景(如《九绘定食和鱼生冷茶泡饭》)。
看了《夏目友人帐》和《孤独的美食家》之后,十分佩服日本人的治愈能力。
看了《孤独的美食家》,确实有了想要好好吃饭的愿望。
偶尔,我会一个人去吃一顿正餐,一个人看一场电影,一个人去逛逛街,虽然我有相爱的伴侣,各类朋友。
对我来说偶尔一个人去做这些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必需品。
人类需要交流,交流的内容无外乎想知道别人的事和分享自己的事,从而找到新鲜感和寻求到认可,但当我们打开手机就可以获得到各类新闻和朋友动态,打几个字就可以分享自己小新闻的时候,我们也越来越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
甚而,面对面的交流会成为一种负担,倾听是美德,但不得不说大部分时候倾听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
且这种应酬反而可能会破坏你想纯粹的享受一餐美食,一部好片和闲适游荡的心情。
所以,不妨有时不约,享受这份孤独。
你会发现你品尝的美食味道更加纯粹,电影情节更能让你深入,不说话的游荡更加放松。
五郎兄深得孤独真谛,在五郎兄脸上你看不到孤独的落寞,只有寻访到美食的新奇,和享受美食的惬意,当他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你看到的也是轻健的步伐和愉悦的表情。
他是在认真的享受这份孤独,他也一定有父母亲人,有同好朋友,但这并不妨碍他去享受这份孤独,这些人都不可能陪着五郎兄踏遍东京的大街小巷寻觅美食,五郎兄也不会发现美食后力邀亲友共同来品尝,这种孤独在懂的人看来是感同身受的舒适放松。
人有千百种,活的糊涂的十之八九。
在人群中更难清醒,不若偶尔独自品尝孤独,陪伴你的只有你的思想。
孤独的美食家,陪了我大学的很多时刻。
整个大学, 除了恋爱时的陪伴,我基本是是独来独往。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公共澡堂洗澡,一个人走在自习的路上。
甚至被大家描绘成可怜的脱离群众。
当然还是孤独的啦。
孤独让人愁苦,但是社交又让我感到喧闹,真是太矫情了。
手机里常备着孤独的美食家的缓存。
五郎和食物深深地慰藉了我。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
1.神奈川县川崎市稻田堤的蒜末牛横膈膜和烤五花肉+盐烤牛舌+特级牛五花+盐辛2.东京都江东区清澄白河的菠菜培根和熏秋刀鱼刺身+炖菜+黑芝麻拌刀豆+洋葱面包卷3.东京都杉并区荻洼4.台湾宜兰县罗东的三5.台湾台北市永乐市场6.东京都目黑区大冈山7.东京都世田谷区千岁8.东京都涩谷区代代木9.千叶县夷隅市大原的10.东京都江东区龟户的11.埼玉县越谷市千间台12.东京都丰岛区西巢鸭
很大的变化正在发生。
剧情已经让位,角色服务于内容。
这种美食剧诞生背后原因,个人认为是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步调不同造成的。
剧情创新的源泉是社会、人情的变迁,所以我们上一个千年以来拥有的经典的数量并不算多。
因为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品只会是那么几件。
而目前借助于写作手段的普及,社会创新得到激发。
创作者开始大量挖掘素材,也就是人情和社会。
素材终究有限。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快速发展,然而人们的内在感情并没有。
所以,近年来,形式创新开始在剧作里出现,其实就是作为剧情创新的补充。
恐怖片都看完了,一直在找可以下饭的片,无意间发现这个日本大叔于是开始了一场存粹的美食之旅。
每一集都很简单,就是因为点滴的工作生活小事去新的地点,大叔一饿就得迅速找美食填肚,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花样百出的美食小店,吃的过程也是简单有趣。
就这么存粹。
推荐这个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XX的诱惑系列的煽情,也不喜欢台式的小资矫情。
就是想看到生活中的美食,而那些勤奋的、和谐的、善意的一切,在其展现的生活中就能随着只言片语感受至深。
因为是系列剧,第一部还有很多不确定的拍摄手法,没有融入原著灵魂的细节还很多。
但是随着一步步的走过去,那种令人感动的暖意把每个人都融入其中。
日本的影视作品一直都有比较分化的方向,很庆幸那延自80年代的人文情怀并没有完全逝去,那真是美好的一种情怀。
虽然不是很喜欢韩餐,但扛不住拍起来好吃啊
需要做个笔记。有的可以试做,有的有机会可以去尝尝。
台湾篇恕扣去一星,倒不是湾湾的东西难吃,而是这两集的选菜有问题,完全不能代表当地文化,甚至有几样还本身就是日本料理,日本人跑去台湾吃日本料理,实在没什么看头…其余几集都不错,尤其是第6集的冷鱼生碎茶泡饭和第11集的烤牡蛎,看得我眼泪流下来…另外久住老师后来都没喝酒,难道是身体不适?
适合配饭食用的系列剧。。。每次看都觉得可以多吃两碗米饭。。。
叔只有吃烤肉的时候我才真正的 饿
感觉这一季五郎的工作线看起来也很有趣。现在的问题是我周末到底去吃什么…….
第五季终于等到你,看起~~~~~大叔,又暖又卖萌真是够了。
一个人走街串巷、走南闯北的吃饭,果然是件人生乐事。完全不用配合他人的口味,独自吃到high。磕碜的小店、路边摊,简朴甚至寒酸的菜式,对于吃货来说,都是享受。五郎一顿的食量,抵我两天的饭食。
这几天感冒没胃口,结果下饭看这个比平常吃的还多。。。
这个我真的。。
多谢款待
战歌起,就端碗
会吃的男人都感受不到寂寞
3.5|根本不适合吃饭时候看!我觉得我就是在吃屎!(。•ˇ‸ˇ•。)!
强忍着无法接受的辣味吃完所有的点餐,不丹店一餐使享用美食变得毫无意义
这一季的剧组真的好穷啊……桑心……
演法都一样
最终回出演的老板娘太甜了食指大动人肉搜索 是富田靖子
吃饭时候看美滋滋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