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俣病

Minamata,水俣,毒水曝光(港),恶水真相(台)

主演:约翰尼·德普,美波,比尔·奈伊,真田广之,浅野忠信,凯瑟琳·詹金斯,国村隼,加濑亮,羽田昌义,Lily Robinson,Akiko Iwase,Kenta Ogawa,Bomber Hurley Smith,Kotaro Suzuki,Yosuke H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日语年份:2020

《水俣病》剧照

水俣病 剧照 NO.1水俣病 剧照 NO.2水俣病 剧照 NO.3水俣病 剧照 NO.4水俣病 剧照 NO.5水俣病 剧照 NO.6水俣病 剧照 NO.13水俣病 剧照 NO.14水俣病 剧照 NO.15水俣病 剧照 NO.16水俣病 剧照 NO.17水俣病 剧照 NO.18水俣病 剧照 NO.19水俣病 剧照 NO.20

《水俣病》剧情介绍

水俣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约翰尼·德普将主演惊悚片《水俣病》(Minamata),饰演史上最著名的摄影记者之一尤金·史密斯。影片由Andrew Levitas(《摇篮曲》)执导,明年1月在日本开拍,也将去塞尔维亚拍摄。讲述因二战时期作品而知名的摄影师史密斯在1971年本已隐居,但受Life杂志编辑Ralph Graves委托,他再次拿起相机,去日本记录因汞污染引起的震惊全球的怪病“水俣病”现状,和政府所做的掩盖。当时该事件已进入确定责任阶段,受害者与企业谈判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的青春不再见鬼拳3血书伊丽卡·鲁克斯影星永驻利物浦中间人生大怪兽加美拉:重生东京之日让子弹飞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午后猛虎兵王渴望激情父子大变身铁耙有趣页面糊涂蛋匪徒们祝福的钟声丑小鸭的天鹅湖我的女主别太萌如果爱可以重来野马52赫兹,我爱你病毒虚拟小姐在看着你窈窕舞妓家庭聚会第二季真心话大冒险血爱成河

《水俣病》长篇影评

 1 ) 最喜欢Forever Young那段

Forever Young。

一个早已烂大街的词,竟让我这个晚期青年在凌晨三点流眼泪流得一塌糊涂。

看到年老体衰酗酒失意的尤金,抱着不能自理的智子,在海边哼唱Bob Dylan的Forever Young,忽然顿悟年轻有更深沉的含义——痛苦的病人想要找回健康,颓败的老人需要找回生存的意义;年轻人会呼喊,但他们需要的是不一样的,他们渴望无限的自在,也害怕着肆意挥霍的年华终将消失。

显然,认清不易的生活后仍希望热爱的前者更为动人,意义更厚重,我也深受鼓舞。

所以,这评分过低了。

很多认为电影对事实刻画不深。

我认为这正是导演的用意啊。

这是剧情片,不是纪录片,导演对尤金自身的刻画,也关注了尤金为什么要历尽万难去揭露,如同《东城梦魇》里面愁云惨淡的Kate最后展露了笑容,救人者也自救。

大家都经历过挣扎,通过努力,带来了变化。

世上终有苦难,May you forever young。

 2 ) 我们能承受得住吗?

尽管在我初学摄影之时,就已经对这张广为人知的照片和其背后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我自始至终并没有为此产生很强烈的共情情绪,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跟朋友谈到有关尤金·史密斯和水俣病题材照片的时候,机械的播放这张照片的伟大以及麻木地赞叹他本人勇敢的人道主义精神。

对于新闻摄影的意义,我想人道主义、真实、客观、全面、理性等诸如此类的词汇承载的实在太多,这些词语背后的意义以微乎其微的存在方式被人们认识,大多数人们透过这些词汇看到的,仅仅只是惨痛的影像,并为此感到愤怒、无奈甚至麻木。

而创造这些词汇的人,即摄影师本人,却穷尽一生的意义以及责任为此付出全面的代价,他们在创造这些照片、这些证据、这些事实的时刻,牺牲了太多他们的坚强的意志力以及伟岸的身躯。

真相的火苗,点燃在他们的身上,并以他们为火把照亮了这个世界、以及被真相所压倒的人们。

对于我本人而言,在看这部电影以及回想这个事件的时候,我的理智是崩塌掉的了的,但也出自对于摄影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的向往,我明白我必须拥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部电影。

尽管我能意识到,这部电影以极其拙劣的商业的蒙太奇手法和过于煽情的音乐去影响了我对电影的判断,但这并不能掩盖真实事件本身背后的疼痛以及尤金·史密斯本人为此做出的坚韧努力。

况且现实真实背后长久以来的惨痛是比两个小时的电影给我带来的崩溃更应该剧烈。

甚至对我来说,在我未来拾起相机的那一刻,都要为我自己长久机械的情感而付出永久的自责与反思。

说回电影本身,其实我明白电影并不是那么的出彩,但由于以上的原因,我个人的情绪多次不能控制,流泪、崩溃还有停止继续观看的情况多次发生。

但这并不能否认电影背后的价值观以及政治导向对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诸如我曾不以为然的环保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政府与资本之间的黑暗交易等,所以我需要对此进行长久地更具批判性地深思。

在这部电影里,彩色摄影与黑白摄影相互交替,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新闻摄影里面,彩色摄影是最残忍的表现,无关真实客观的表达,但削弱了直指真相的揭露。

电影最深刻的一句台词,其实无关事件本身——“一张好的照片,它也能拿走摄影师的灵魂。

”多少次,我曾沉迷于一张不错的照片给我带来沾沾自喜的狂妄,而我从意识到,并不是我拍摄了这张照片,而是这张照片拍摄出了最真实的自我——盲目自大,且得意忘形的嘴脸。

照片从不说谎,说谎是照相的人,拿起相机背后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是所有拿起的人能承受的住的,尤金·史密斯能承受的住、罗伯特·卡帕承受的住,马格南能承受的住,那么我们这个时代,还承受的住吗?

往后的语言,我并不想再续写,因为我也只是这个时代里,不敢轻言且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的人,从他们的照片里、人生里,我看到的是自我的渺小和懦弱,我能做的,就如同电影里所说的“传递火种,孩子,是一个人如何优雅地死去的方式”。

P. S : 其实除开称赞尤金·史密斯、警示人类和铭记事件之外,电影另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事,就是预言性的讽刺了这次日本将核污染废水倾倒至太平洋里,结合两者去看,我们可以停止选择麻木与无奈了。

 3 ) 工业发展后的深思,人类的灾难时刻。

真人真事改编,环保题材,工业发展反思,警惕资本逐利不择手段,毒害人类健康。

这些影片要素足以高分,镜头下的内容触目精心,惨不忍睹,这是人类作孽的灾难时刻。

有些已经远去,有些还在发生。

其实每个国家工业大发展时期都有很大的创伤,英国砍光了自己的森林,至今都是欧洲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国家。

日本东京那时候鸟都绝了,东京市民看见一只乌鸦都争相来围观,德国酸雨把民族发源地条顿黑森林变成了黄森林。

人类行为灾祸要反思,我们以此保持警惕。

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值得5星,值得深思。

 4 ) 故事性与美感兼备,具有社会意义的drama film。

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

一般基于史实的电影容易拍成太过于现实主义的纪录片而缺乏观赏性,但这部片子却平衡了故事性和作为电影的美感。

镜头的运用非常到位,画面张力十足,每一处画面中都酝酿着情绪,不多余也不繁复。

音乐不用说了,大名鼎鼎的坂本龙一,与画面相得益彰,非常专业。

Gene也没有被演成个“英雄”,他就是个现实甚至有点懦弱的“外国人”,但一点冲动、一点人性的善良,一点对纪实摄影的热爱,还有来自周围人的帮助和善意让他拍出了那些照片,和那张举世震惊的水俣病少女和母亲入浴的写真。

另外gene和Aileen的爱情也没有太大篇幅的描写,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最后这部片子在日本任何一个评分网站上基本都是超过8分的好评,即使是已经上线超过一个月我今天去电影院看的时候依然是几乎满席。

但豆瓣上的评分却没有那么高。

大概是因为这段历史带来的冲击和伤痛,还是有无法共感的地方。

以及片子中很多描写非常“日本式”(比如日本人向权威抗议的有点隐忍有点“憋得慌”的方式,以及“国际关注”对日本的影响力等等),whatever。

当然,电影毕竟是电影,只是抓住一个角色,从单一角度对故事进行了描绘。

现实世界,包括Gene在内的每个人类,显然要更复杂得多。

但我想谁也无法否认这部片子对社会带来的现实意义,让更多人了解水俣病,了解人为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献给所有受害者”。

 5 ) 我看《水俣病》

观看《水俣病》之前,有两处揪心。

一则,水俣病的实质是汞中毒,病人症状惨不忍睹。

这个主题的电影,我能看到最后吗?

二则,作为新闻摄影史上的传奇,尤金史密斯有着鲜明的嬉皮士特征,而那种生活方式曾让我羡慕,后来又让曾让我排斥。

幸运的是,这部电影拍的不及格,连起码的“好片”都说不上。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把一部电影拍得千疮百孔,对于热爱电影主题本身的观众来说,构成了一种意外的福音。

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千疮百孔。

在描述影像方面,语言具有天然的局限性;除此之外,描述千疮百孔的过程令人心碎,因此不会是多数人的选择,尽管它也许是必要的。

这部电影最大的缺憾在于,导演似乎没能搞懂:“摄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对于尤金史密斯来说,尤其如此。

据说,本片的剧本有摄影家的妻子(也就是片中女主人公本尊)加持,注入了不少摄影家的生活“细节”。

但可怕的是,最大的细节却惨遭忽略,那就是:摄影家在创作过程中,是有快感的。

这份创作,不止是工作,更多的是一种表达。

拍摄者完全融入拍摄对象的生活,是产生绝佳照片的前提。

那是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更是互相沁入。

尤金史密斯酗酒、嗑药,在战场上出没于枪林大雨,仍执着于拍摄。

在我看来,背后支撑他的,除了金钱报酬,以及影片中刻意强调的“社会良心”,更多的是创作的快感。

这种动人心魄的快感,是自我实现的具体体现。

新闻摄影具有天然的时效性。

可是,为什么我们时隔几十年,仍觉得那些照片惊心动魄,乃至于要拍摄一部电影去纪念伟大的摄影家呢?

我觉得,除了新闻事件本身的社会影响之外,摄影家将灵魂融入作品之中,借此产生的巨大魅力,可能是更重要的元素。

很可惜,导演在讲述社会冲突方面投入太多,把影片简单定位于“善良与邪恶对抗”的流行故事。

对新闻摄影的认知不够,导致观众们对尤金史密斯的认知可能仅仅停留在:1.主演约翰尼德普持相机的姿势很帅 2.主人公嫉恶如仇3.没了。

总之,这是一部流水账。

还没看的朋友们,就甭看了吧。

 6 ) 人类之殇

有些电影,是不能再用电影的标准去评判的这部电影非常的标准化,在小人物与大集团对峙这种题材中的所有常见元素,几乎都出现了,但这丝毫不妨碍它对你的撼动故事取材于著名摄影师尤金史密斯向世界展现水俣病的始末。

影片完全从摄影师的视角切入,通过他的双眼和摄影机来感知这个世界,画面中的构图与打光也充分体现了摄影美学,这种手法虽然使纪实性有所削弱,但在情感的烘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得电影充满了人文关怀。

当然本片也插入了一部分黑白影像的纪录片与照片,时刻提醒着观众它是客观的真实存在。

本片没有刻意卖惨,它反而用温暖的画面与温馨的音乐(坂本龙一),缓缓带出了一些遭受不幸苦难人们的生活日常。

照片给出的是故事,但更重要的,它传递的是情感,电影中摄影师如是说。

影片有一处伏笔设置的极好,贯穿全片的杂志社老板,一直是一个墨守成规薄情寡义的资本家形象,当在他片尾,拿到尤金的照片时,他也被照片传递出的强大力量所震撼,不禁哽咽。

BTW,作为尤金史密斯最著名的一张照片《智子出浴》,电影毫不避讳的展示了它是一张摆拍照片,但是在真实的人物和苦难面前,又有谁会介意呢?

 7 ) 人类自作孽,

今天日本把核废料倒入大海前,跟你们“商量”,真的算是客气的,原来早有先例——水俣病。

这部电影算是记录讲述了一个真实丑闻还是摄影师尤金的自传?

也许都是。

一个颓废但又充满正义感的美国人,在一群自救无门的日本穷人的协助下,终于成功出手拯救了被日本富人及日本政府欺辱残害多年的日本穷人,这个故事是真的。

虽然遗憾的是,这些日本穷人及后代至今仍然没有摆脱苦难,虽然政府于2013年宣布他们已经不再苦难,这也是真的。

人类自从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金融资本、经济发展……这些事物,我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孕育我们的土地水源空气,就开始了毫不留情的破坏和掠夺。

即使那些获取巨额利润的公司(个人)“竭尽所能”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事业,也无疑是杯水车薪。

人类造成的每一个破坏,绝对都是不可逆的,多久完蛋只是个时间问题。

即便看似已经在“深刻反省”的今天,我们补救的速度,依然远远落后于破坏的速度,和因过去破坏造成影响的裂变加速度。

这就是人类贪欲的驱使,这就是人类培养的魔兽——资本,吞噬一切的本性。

想想你我生活都离不开的电商,因为我们可有可无的需求,我们的纸包装纸制品要砍掉多少树木?

这是没人下单的时候会考虑的,悲哀!

我也必须自责。

没有一个科技公司、化学公司、矿业公司……是无辜的;当然,每一个渺小的我们,也不是一片无辜的雪花。

这样的片子,和《2012》、《后天》这些可以搭配着看,万一哪颗心被小小地触动了一下,或许也是地球之福!

 8 ) 俣

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大家能对【俣yǔ】字很熟悉。

_(´ཀ`」 ∠)_想到小时候大家的名字都被点到,就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雨中肖邦就响了起来。

(因为名字中带有〔俣〕直到现在大家也常常叫我—吴杉or侯杉明明是俣杉啦!!!!!!!!!!!!!!!!!!!!!!!!!!!!!!!!!!!!!!

😓

 9 ) 致我们混沌、痛苦而坚忍的灵魂

作为聚焦爱好者和CDC从业者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看得我咬牙切齿,也深感意义之所在很喜欢智子入浴,很难不为此流泪,在此谴责一下字母站为什么会有人觉得突然有人送来差点被销毁的胶片太过简单了呢,是觉得在这样一场痛苦到诡谲的悲剧面前,人人都会受金钱驱使吗?

纱布后看不清的人脸,正是这样一种挣扎又模糊的灵魂,只是在坚守者那里,那个灵魂找到了方向像无数个摇摆的普通如你我的人一样但这部电影确实不像聚焦那样痛快,广泛的关注度,巨大的改变,而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依旧数以万计的受害者,依旧难止其源,而尤金眼睛被打坏了,在几年后去世。

或许这才是我们与世界抗争的真正样子,遍体鳞伤,却只能撼动其分毫。

很喜欢主编一开始给gene的形容:离谱。

他就像一个我行我素的孩子一样对抗着资本的强盗逻辑。

在疾病预防的领域里,你常常听到这样的申辩:只是一小部分。

或许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他看似不靠谱,把生活过的一团糟,却是因为他对不在乎的事情的一种忽视甚至鄙夷,两次支票,他都没要。

却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拥有着对理想近乎苛刻的极致追求因此才不会轻易妥协一直以来,我一直想问强盗逻辑的资本一句话:行如走尸甚至没了生命,金钱到底有何意义?

好害怕举手前那漫长的安静,那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那几秒里你看见不幸如同木刺刺穿了无数如蝼蚁的我们的生命,与其问你在犹豫什么,不如问你们为何如此恐惧,恐惧去捍卫自己的生命。

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在想,什么时候人类真的有“相关部门”,能对抗资本,强力捍卫人民的生命,那时候我们才算赢了。

我期待着。

最后说一句:用体温去触及它,德普的尤金真是一个离谱又浪漫的人顺便说一句,这才是正常如你我遇到现实与挫折的正常反应,别的什么跑步、健身等等那种满是英雄气概的样子,I can't do it这世界不就是这样吗,越痛苦、越绝望,越不会屈服,因为绝望就绝望在我不能屈服,没有这个选项因为屈服就等同于死亡

 10 ) 《水俣病》

这是2020年上映的一部电影。

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水俣病”里的“俣”念“雨”,指的是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上发现的一种怪病。

查了一下百度。

这种病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这部影片表现的就是这次水俣病事件中的一个片断。

时间在1971年。

当时水俣病已经发展了十五年,熊本县许多人患上了水俣病。

这时,著名摄影师尤金·史密斯受美国《生活》杂志委托,去日本拍摄关于这种怪病的照片。

在日本期间,他遇到许多阻力,也碰到许多诱惑,然而,他以顽强的毅力,始终站在受害者这边,投身到抗争运动中,拍摄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照片,从而使得水俣病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为那些患者们赢得了稍许的公正。

影片是从两个方面来叙述这个事件的,一是人物的刻化,二是对事件的纪录。

在此之前,尤金·史密斯已经是个资深摄影师了,他在二战期间作为一个战地记者,已经拍摄了许多很有影响力的新闻照片。

当那个日本女人艾琳来找他去报道水俣病事件时,他并不是太上心。

后来看到这事背后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以及他这个过气摄影师维持生活的需要,他才接下了这个活。

他在日本采访这个事件,动机一是长久以来养成的敬业精神,二是对摄影的热爱。

他说:“一张好的照片,能拿走摄影师的灵魂。

”在之后的采访中,他看到水俣病给那么多的家庭带来了苦难,以及人们长期不懈的抗争,使得史密斯逐渐对他们产生了同情。

直到朋友们为他精心准备的暗室遭到一场莫名其妙的火灾,他辛辛苦苦拍下的照片被烧的一干二净时,他彻底愤怒了!

于是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抗争的第一线,并劝说那些受害者不要考虑个人隐私而是去向世界展示他们的苦难。

因此他被恶势力打了个七荤八素,受伤住院(后来他的早逝据说也与这次挨打有关)。

同时以他的狂热激情,拍下了那张享誉世界的照片《智子入浴》。

顺便还钓到了他的女助手艾琳。

影片以并不精彩的手法描述了尤金·史密斯的心路历程。

另一方面,影片忠实记录了人们发现水俣病后所遭受的苦难、抗争过程和各自不同的态度。

水俣病其实就是汞中毒,来源于当地一家大型化工企业智索公司排出的废水。

这家公司的老板开始的态度是“这只是百万分之一”,进而想贿赂前来调查的尤金·史密斯,后来事情越闹越大,看到那些无辜的病人,老板顿生恻隐之心,和手下嘀咕半天之后,发现“我们赔不了那么多”。

这或许是他的真心话。

在抗争者里,他们发起这场运动的目的是寻求赔偿,那位领导者说:“如果我们能弄出足够大的声音,他们就没得选择了。

”可见他们的动机仍然是以大声音来换取人们的同情,取得法院的胜诉。

而在这些抗争者中,也有另外的声音,例如那个假造的自愿放弃赔偿的签名。

在那种情境下,人们的心理可以理解,他们在遭遇这些苦难的时候,没工夫去考虑全人类的事情,只能想着尽可能的摆脱自己家庭的痛苦了。

而日本政府所考虑的是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所以从发现水俣病的1956年到现在已经15年了,政府却装没看见。

影片中,抗争的一方在法院获得胜诉,人们欢欣鼓舞。

可这只是道义上的胜利。

实际上却没有获得任何补偿。

可见“执行难”的问题在日本尤甚,也可以隐约感到日本政府在后面操弄的黑手。

据说直至今日,这场官司仍然在没完没了的在持续。

影片拍摄于去年,影片中斯密斯放低姿势用心拍摄那条管道中排出的污水时,自然令人不由自主的感觉到其中的隐喻,那就是在影射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的处理方式。

我在电视中看到,核电站的负责人号称这污水很干净,可以喝。

并且在日本首相菅义伟视察时给他递上了一杯。

这位菅义伟老弟颤巍巍的接过水杯,心里在纠结:“是作秀重要呢还是我这条小命重要?

”最终还是没有喝。

知趣的镜头很快就摇开了。

实际上,无论是核污水也好,水俣病也好,原子弹也好,这些都不是大自然凭空产生的现象,而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公害。

人类在慢慢的毁灭着自己。

在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的今天,这些公害仍然在肆无忌惮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这其中的原因,正如我们在影片中所感觉到的,这些事情并非是靠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政府所能够控制的。

它需要的是一种强大的合力。

一种全人类共同的力量,一种上帝之手的力量。

它意味着人类是进步还是退步,是生存还是毁灭的抉择。

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些了。

可惜现在还看不到这股力量。

人类发展至今,创造了高度的文明。

许许多多的科技成果,满足了人们的美好追求,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也制造了许多毁灭自己的武器和工具。

和谐美好的同时,扭曲和邪恶也在产生。

进步的同时,也在逐步走向深渊。

尽管如此,我们没有人打算返回去过茹毛饮血的穴居日子,宁可去遭遇那不可避免的苦难,宁可看着毁灭一天天临近。

影片中说:“苦难是由邪恶造成的。

”从道德上这样谴责没错,可是,邪恶又是谁造成的呢?

是由我们。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份。

现在比较时髦的想法是回归自然,可是对于老天爷(姑且相信它存在)来说,人类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就是自然的啊。

人也是自然的产物,人们的行为也是自然规律。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是自然创造的,包括人类的文明。

在老天爷眼中,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万千物种之一,没有进步和退步这一说,也没有生存和毁灭这一说,人类都死光了,再来一次轮回就行了。

所以,人类不能指望救世主,人类的前途还要靠自己。

这个“自己”,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对美好前途的共同期望,以及为此做出的共同努力。

而不是整天琢磨着群体自杀。

整部影片中规中矩,除了那些动人心魄的照片,实在没有什么令人震撼的地方。

演员的水平也很一般,或许剧本就没有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本人评分:6.5。

《水俣病》短评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肯定不能错过这样一部讲述新闻摄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如何诞生的电影。尤金史密斯的这幅经典巨作,在遭受了暴力之后情绪饱满地把不公与抗争书写在相纸上。照片如此知名又如此充满力量。几遍无数次看过,依然深受震撼。无权者对抗权力,以命相博,虽然偶有胜利,但大多蚍蜉撼树。这里,摄影以自身独有的力量,帮助推动社会朝着争取正义与公平迈进一步,不仅是弱势群体的胜利,也是摄影的胜利。让我们始终可以坚信,影像可以改变世界。电影还原度挺高的,穿插了不少戏剧冲突,德普大叔演技传神,值得一看。

7分钟前
  • Shalala
  • 推荐

讲的是生活杂志某著名摄影师到日本某个地方,拍摄记录了当地由于工厂环境污染导致的怪病,主要是当地人生长畸形,剧中有一些照片,然后通过秘密拍摄,历经艰难,终于拍摄到了重要照片,并在杂志公开发布,从而引起政府关注并解决问题。

11分钟前
  • 梅洛哥
  • 推荐

只有了解过真实的伤痛才能看得懂这部电影,当一些群体,其赖以生存的资源被破坏的时候,那种绝望,无法言表,我们都是人类,他们需要我们关爱 需要关注,说不准也许某一天,我们自己也需要帮助。这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但是说句实话,现在红朝内的事情随便放出去一点都会比这震撼,期待真相大白那一天

12分钟前
  • 七星果冻
  • 推荐

五十年了……有人用尽一生把信息传递出去……有人用一生保守秘密……

13分钟前
  • Beige
  • 力荐

……无语,两星给尤金史密斯,片名叫水俣病,实际上没有讲任何有关水俣病的东西,水俣病的人。讲了导演如何恰烂钱,整烂奖。

16分钟前
  • Usenberg
  • 较差

完全没看出来是船长...

19分钟前
  • Dean
  • 较差

[2-]优秀的烂片,当你真的了解水俣病事件,哪怕没有那么深入,你都会觉得这部片子简直既言之无物,又自私的把全部的视点转移到了一个「他国」记者身上,典型地想要消费一个苦难的同时还要滥用那套老旧的英雄主义叙事。

23分钟前
  • Leooooo
  • 较差

照片很震撼

28分钟前
  • 思翼
  • 还行

德普对这部电影戏里戏外都很投入,可惜导演确实功力不够… 作恶多端的日本。半个多世纪前的水俣病,死不悔改的商业捕鲸,开创人类先例的核污染水排海… 还有日本制造长达几十年的数据造假,真·地球之癌。

29分钟前
  • 安然
  • 还行

加那么多白人视角干什么

30分钟前
  • 豆浆大王
  • 较差

结尾日本否认了这段历史……

35分钟前
  • 一一
  • 推荐

拍摄水平属于能力有限

40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给双厨加星鼓励下,教授不管做啥烂片音乐水准永远在线,酗酒落魄的尤金俨然和德普本人合二为一,本人长得就挺像的。加濑亮快认不出来了……这么震撼的题材,日本群星加盟,怎么拍的这么平淡呢……

45分钟前
  • 莫妮卡
  • 推荐

震撼

47分钟前
  • 何滢佳
  • 力荐

“然后我们拿起相机”尤金史密斯都是手摇黑白胶片的,没有温控也冲的那么好。看来还是我个人手法问题。

48分钟前
  • chimneycat
  • 推荐

3.5 致人类历史灾祸

51分钟前
  • FilmHouse
  • 推荐

视听卡司都好,然而剧本又烂又散浪费故事,照片在结尾释出的震撼度也完全没有。

52分钟前
  • arata
  • 较差

柏林今日最佳! 十五年前学环境卫生课程准备考试时只知道要把水俣病的概念背下来,而进入在柏林仍然被这段已经熟知的历史事件感动到泪流满面,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呀!#70届柏林第一天第四场

53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力荐

好莱坞式日本。摄影很棒,乏善可陈。

56分钟前
  • 哑巴萝歌思
  • 还行

思考摄影艺术,但又在一个别扭的客观视角里游荡,空有漂亮的构图和光影,没有镜头后面的 “脑袋” 。

59分钟前
  • 嘛哭当拿路哆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