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蓝琥珀

淡蓝琥珀,Blue Amber

主演:王真儿,吕聿来,耿乐,张瑶,王彩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重庆方言年份:2018

《淡蓝琥珀》剧照

淡蓝琥珀 剧照 NO.1淡蓝琥珀 剧照 NO.2淡蓝琥珀 剧照 NO.3淡蓝琥珀 剧照 NO.4淡蓝琥珀 剧照 NO.5淡蓝琥珀 剧照 NO.6淡蓝琥珀 剧照 NO.13淡蓝琥珀 剧照 NO.14淡蓝琥珀 剧照 NO.15淡蓝琥珀 剧照 NO.16淡蓝琥珀 剧照 NO.17淡蓝琥珀 剧照 NO.18淡蓝琥珀 剧照 NO.19淡蓝琥珀 剧照 NO.20

《淡蓝琥珀》剧情介绍

《淡蓝琥珀》长篇影评

 1 ) 红与蓝的雾都

每部重庆作品都会有这个城市的味道,而以摄像得奖的本作其实并没有很多重庆江湖的味道,当然主角的设定是北方人,场景冲突中几乎都是单向发生的,没有当场的飙戏。

女主的时间多,思考的也多,自己的25元算法成了自己活下去的一件要研究出来的梗。

可是所有的努力都是烟消云散,最后手持部分拍摄的结局让人觉得无话能说,然而跳回开头的琥珀,却回答不了观众的对这个象征符号的疑惑。

 2 ) 《淡蓝琥珀》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两人一开始的文化程度的不对等,这条线贯穿全片,是一个有意思的变化。

在传统印象里,文化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人生活中相处起来困难很多,更不用说是结婚相伴。

可是这不是绝对的,有些情景之下,这种不可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如出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寻求依靠,奉命成婚等,建立关系一段时间后情感往往会出现裂痕,因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分歧。

影片中有这样一条线,剧情发展不是我所预想的,编剧这一点上处理的很巧妙。

 3 ) 钱到底值什么

什么时候人要让钱为自己的生命做主。

人总是越缺少什么越想得到什么,金钱是人们永远觉得缺少的东西。

生命无法用钱来衡量,所以人便会觉得赔偿多少钱都不足够,对于善良又有些软弱的荷洁女主,因为不甘心,因为想要被救赎,因为害怕,因为大家都用钱来当作赎罪的替代品,肇事司机,或是自己的婆婆无一例外。

因此钱成为可以替代一切的东西,被红色笼罩的天台,小白就是婴儿,人不会因为任何东西失掉信任与关爱,梦里,存在的只有平等和分享喜悦。

 4 ) 人生都是利益交织的

这部电影中,从开始到结尾都有一条主线——利益,女主的丈夫爱女主,可能是因为她的脸长得漂亮、女主的丈夫死了,被赔了30万,其实人生中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利益,有时候有可能为了利益连亲情也不顾。

整部电影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用色彩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做爱时呈现的是灯红酒绿的,日常生活又是淡蓝色的看到最后的平行空间,惹人思考。

 5 ) 淡蓝琥珀:30万元除以32岁零320天,活一天值多少钱?

《淡蓝琥珀》,标签有现实题材、悬疑、文艺片,照理说很有看头。

2018年12月17日在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票房才20万出头。

12月26日下午,在爱奇艺上线。

导演周劼没什么知名度,女主角王真儿也不红,今年主演过网剧《上海女子图鉴》,但热度没有戚薇主演的《北京女子图鉴》高。

配角的知名度倒是更高些,有耿乐、吕聿来、张瑶,但也都不是流量挂的。

本片根据须一瓜中篇小说《二百四十个月的一生》改编。

2015年的《烈日灼心》、2017年的《夜色撩人》也都是改编自须一瓜作品。

影片开头就抛出一个问题:一只小蚂蚁顶多活了10天,就被松脂包裹住了,日后成了琥珀,价值20万,那么那只小虫子活一天值多少钱呢?

影片里也有很多算账的情节。

有人计算买车位还是租车位哪个划算,也有人计算老公的生命一天值多少钱。

故事发生地在重庆,女主人公荷洁,以前是个幼儿园老师,现在当了一名住家保姆。

影片交叉叙事,剧情在她为一户中产之家做住家保姆的和她过往生活场景来回切换。

有一天晚上遛狗,她老公被车撞死在斑马线,通情达理也好,懦弱好骗也罢,反正她收了一笔赔偿金事情就了了,她婆婆伤心过度也在家中摔死了,她自己也被幼儿园开除了。

她回过神来,对赔偿金额心生疑义,找去肇事者居住的小区时,遇到了此前的幼儿园学生,顺势去了他们家当保姆。

有个悬疑一直伴随着,她在雇主家经常用望远镜观察对面楼,而那楼里就住着撞死她老公的肇事夫妻。

外人看她还挺幸运,有30万现金,继承了夫家一套老房子,下半辈子不用愁了。

在她老公哥们眼里,丈夫婆婆都死了,她拿了赔款、出租了旧屋就自己搬走了,也不管老公视为珍宝的宠物狗,也没给老公家留个后,是没良心的人。

没人理解她内心的苦楚,她放弃养狗、离开旧屋是怕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而去当保姆也是心有痴怨——她想追踪撞死她老公的人过得好不好。

荷洁在路边摊看到一块琥珀,摊主说是几万年前的东西,要价500元,她买了。

琥珀不是淡蓝色的,是淡黄色。

蓝是最冷的色彩,代表忧郁、象征永恒,“淡蓝琥珀”是心理色彩附着在琥珀上,而琥珀是什么?

是时间定格,是走不出来,但也有人视琥珀为吉祥之物,凝固了也就永恒了。

在闪回中,荷洁和老公的往日情逐渐浮现出来。

下城区老房子的重庆,二十九楼高级小区的重庆,像是两个重庆,画风也不一样。

他俩是相亲结合的,相亲时婆婆对她一脸巴结,婚后就变了嘴脸,因为迟迟未孕所以对她很刁难。

她老公挺逗的,爱在天台上用望远镜看对面夜总会小姐换衣服,他对老婆倒也不避讳,会笑嘻嘻跟她聊,他嫌她胸小,但又夸她脸蛋漂亮。

有一天,他们玩一个游戏,给生命里的重要人物排序。

她丈夫的排序是:妈、自己、老婆、小白(他的狗);她的排序是:弟弟、老公、我、老公的妈。

老公对她的答案很不满,觉得不孝顺,但他自己也才把老婆放在宠物狗的前面。

《淡蓝琥珀》在豆瓣只有6.4分,很多人吐槽女主的脸和气质太有都市感,和保姆人设不符。

但其实她讲普通话,她老公讲重庆话,从一些对话细节也可知道,她是从北方去到重庆的,能当幼师,应该也是个文化人,去当保姆并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没有灰头土脸就不符人设?

未免武断了些。

本片主线是如何疗愈创伤后遗症,重要的是心理层面的描摹。

荷洁一直纠结于这个“活一天才值25块钱”,她打电话给肇事者,对方当然不愿搭理了,当初已经走法律程序赔偿了,她也同意了,再反悔就没立足点了。

出事后,她把旧屋出租了,房客答应帮忙养狗她减租了200元,但她回去探访才发现狗没被善待。

这只狗还常跑去主人出事时的街口蹲守,俨然“忠犬八公”式重情重义的好狗。

后来狗也在同一个地方被车撞死了,车主逃逸。

她一直压抑的情绪突然崩溃了。

荷洁去找神婆,希望丈夫附身,解答她的迷惑:丈夫的命获赔30万值不值得。

神婆对于小荷付费200元不满意,说她现在又不差钱,要走了500元。

荷洁一直用望远镜偷偷窥视肇事者的家,看到他们家人吵架她会罕见地展露笑容。

她深夜偷偷去划肇事者停在楼下的奔驰车,人家补好了漆,她又再去刮。

原来她偶然听雇主家男主人说过奔驰车补漆很贵,差不多要4500元,她就按一天25元算,要刮够180天。

后来人家把车停到地库去了,她没法继续划车,受阻塞的报复之心无处疏解,她的行为越来越奇葩,例如寄空的快递,让人家到付,只为对方付出一点金钱,结果人家退件了,她又想用纸箱装一箱石头寄快递,保价、到付,就想对方多出一点钱,其实这能有多少钱啊,她就是图个心理安慰。

而当她再在电梯口遇到肇事者时,其实人家根本不记得她了。

荷洁偶然听到男主人打电话,发现妻管严的男主人有婚外情,而且嘲笑她心理扭曲。

她准备辞职,临走前在望远镜里看到对面楼肇事者家里遭了贼,贼还杀害了肇事者的老母。

她虽然震惊,但心理却仿佛得到宽慰,又去找神婆附身,希望问老公,肇事者得了报应,那30万是不是值了。

神婆又想加钱,她连骂骗子,转身离去。

后来,她把500块买来的琥珀和博物馆里价值20万的琥珀摆在一起,似乎在比价,到底哪只虫子活一天的命更值钱?

此片的摄影在今年上海电影节拿过奖,确实一些镜头语言挺有feel的。

例如窗外窥人。

例如镜中看人。

例如不同空间同框。

例如人与景的共生。

尾声阶段有一个4分多钟的长镜头,展示了一段魔幻情节,宠物狗小白成了荷洁和老公的新生儿,家里在天台摆喜宴,各路人马都来祝贺。

最后也是以一个荷洁直视镜头的画面结束。

仿佛在问观众,如果是你,你会以温柔姿态接受宿命吗?

现在是一个数字时代 ,一切都被明码标价,但面对生活,我们都希望能讨价还价。

 6 ) 无责任女主人物分析

女主是个由恨支撑的斯托卡,她的生活中什么都没有保全住,应该属于反射弧太长的那种类型,被伤害了或者心有不甘,都要过很久才能反应过来,她的疼痛感是迟到的,所以没有办法直接解决问题,也错过了正确的表达愤怒。

无责任瞎鸡儿分析:造成女主这种长反射弧,表面逆来顺受实际默默扎小人,不能正确表达自我、需求、愤怒、攻击的内在原因是,她有个弟弟。

从她给重要的人排序弟弟第一丈夫第二,可知她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母把弟弟的需求排第一并这样要求姐姐,姐姐为弟弟服务,为全家服务,婚后为丈夫服务被婆婆支配,存在的意义是替丈夫家生儿子。

丈夫用语言贬损妻子的价值,再给个甜枣,进一步削弱其自我价值感,强化精神驯养。

女主长期自认卑微,造成了她这样的性格特点,所以当不幸发生的时候,她的一切反应都是慢半拍,没有人再替她做决定了,习惯被支配的人不再有主人,她的惶惑是可想而知的。

在外人看来,她有钱有房也有自由。

但没有自我人格的人,不过是丧家犬。

喜欢结尾和字幕的音乐,最深沉的崩溃之后,也许可以重生。

升官发财死老公,祝福她。

 7 ) 这是一个故事

导演始终利用女主角一成不变的表情营造电影穿插出现的抑郁情绪,迎合影片的美工与题目想要共同完成的忧伤的蓝调主义。

但情感贯通从头至尾并不中断也是可观的一部分,另外遗憾的是,每一个人设都很是轻巧,预知后面的走向几乎对于每一个观众都没有难度。

我们可以辩护说这绝非靠剧情与悬疑哗众取宠的院线流俗之作,但也说明了其人物的干瘪与纸片化,并不立体的摆设感,更像是一幅精美的高仿油彩画。

导演的用意看起来像是想要观众注意到算式,我们都是配合的观众。

很多文艺作品喜欢算式的插入,似乎数学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结构具有了形而上的功能。

没有情感的永生似乎成了人类拒绝被量化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相反的矛盾的两个群体,并不具有同一的性质。

然而这样的冲突才更有趣,看起来更具有一种悲悯的、朴素的、遗憾的、荒唐的、悲剧性的反照——这看起来也是电影一厢情愿的自我欺骗,用数字串联起的故事,具备了本身无纰漏 的情感逻辑。

利用镜像关系与平行空间对整部影片进行分割。

镜像关系的处理比较惊艳,除去同一画面中出现的两个种群不可交叉的关系与身份的反差外,透过望远镜看到的遥远的人生与他人生命的陌生化处理都很不俗。

平行空间的架构为人物通过超现实的方式实现自体的沟通提供了可能,也为当下与过去的时间点穿梭创造了机遇。

但导演采用的两个时间相互补充交叉的手法虽有心意看着却显得俗气,并没有情感悬殊的高度因而显得不知所云,没有差异化处理的方式也让人感到颇为遗憾。

伦理的冰冷与梦幻性的温存成为一个中心的议题。

人际关系的牵扯以及不可能出现的和融世界为暖色与冷色的对比做出了铺垫。

纠结在道理情感生命死亡之间的女主角作为全片的交叉点给出了非常中国式的讨论命题。

但这不好给出答案,是一个为折磨人的道德底线牵扯出的开放性道德难题。

 8 ) 我们都是淡蓝琥珀

蓝色,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颜色,但是是会让你喜欢的颜色,《淡蓝琥珀》亦如此。

没看过原著小说的我惊讶于导演的展现,人生诸多问题都需要计算,可是就是有些帐永远算不清。

执拗追逐结果桎梏了自己,走出深渊发现依然可以活着,我们不就是这样吗?

“荷洁”意寓“和解”,和自己和解,和社会和解,和种种的过往和解。

我们都是蚂蚁,是选择做琥珀里的蚂蚁还是凝望琥珀的蚂蚁,未解,可心中答案已定。

整个故事缓缓展开,活在现实却被回忆拉扯,可能觉得女主执拗、对丈夫的死婆婆的死无关痛痒,但当你看到她为了宠物蹲在马路边痛哭难以自已你瞬间就能理解到,啊,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与其说她是故事中的人,不如说她才是那个凝望深渊的人,王真儿把这样的一个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你分不清她是演员还是“荷洁”,她立于世俗之外,看着身边的人像小丑一样登场表演,痛苦的来源的不是挚爱的死亡而是自己无法脱离这个世界亦无法融入。

曾几何时,我们都如此。

蓝色黄色交映穿插,回忆为暖现实为蓝,蓝色琥珀,生于黄色浸染变蓝,我们都是蓝色 琥珀。

《淡蓝琥珀》剧照

 9 ) 到底是什么夺命马路,让男人与狗共同殒命于此?

《淡蓝琥珀》与《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不一样的 不只是男女主角、丧子或丧夫、他人的责任还是自己的失职,更根本的区别在导演对角色的态度《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男主因为自己的失责造成孩子们丧生,感官于是奔溃,感知陷入失效状态阿弗莱克不需要“表演”,电影便客观呈现出一个男人真实的痛苦,通过一次次不同的遭遇和情境《淡蓝琥珀》是不同的,女主遭受不幸后的状态都是通过神情、话语和行为这些手段表达出来的她陷入了精神失常的状态,观众从她外在的表现被动地感知到此点。

两部电影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海边的曼彻斯特》与观众间隔一段必要的距离客观呈现男主角的痛苦,这反而引发了共情,而《淡蓝琥珀》看似主观呈示女主角的心理状态,对观众来说却成为一种强迫,迫使他们去感受女主极端的悲苦境况,从而导致了强烈的厌恶与反感《淡蓝琥珀》看似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来,呈现女人在丧夫后陷入的极端痛苦状态,背后实际是男性导演对女性心理的暴力想象,女主角的悲惨遭遇实际上没能引发任何同情。

与此同时,电影过度使用虚浮美观的镜头表现进一步说明创造者在表达时缺少必要的真诚,只是在剧本创造过程设计一个个情节点,让角色不断遭遇痛苦的境遇同时妄图通过这种悲情的贩卖来引发观众的同情其中没有任何日常生活的质感可言,细节是完构一部电影完整体验的关键所在(侯孝贤意义上的《淡蓝琥珀》是真“PPT电影”,徒有其表的镜头铺陈的叙事节点:相识、死亡、纠纷、帮佣……只不过导演聪明地将其打混在闪回的容器中,让观众难以辨清:影像只提供信息,没能创造体验我们要像拒绝一位擅长撒谎的渣男那样拒绝这部电影,因为它只有对女性心理和情感的无知消费

 10 ) 你有没有想过你活一天值多少钱。

这两年我免费或者低价蹭了一些不错的电影,这是其中一部。

十块钱在电影群里转的票,对方还不厌其烦得给我定制了票紙纪念语。

为什么想要写这么一篇东西呢,一是电影本身确实动人,虽然豆瓣上黑的不少,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我尊重他们,同时也保留自己的看法。

另外是想提高一下自己的影视表达能力,所以现在看完电影都写个短评权当练习。

整部电影以重庆为生活背景,镜头的色彩和氛围把重庆这座城市拍得非常迷幻。

影片中的女主荷洁是个暂居重庆的北方姑娘,经人介绍嫁给了老重庆阿峰,婚后生活规规矩矩,不紧不慢。

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夺去了她丈夫阿峰的生命,事后获得30万赔偿,婆婆也因此丧生。

荷洁在一次次的计算后,她发现丈夫阿峰的一天只值25块钱,这成为荷洁思考生命和自我斗争的开始。

影片用淡蓝与橘红塑造出两个时空,淡蓝色是荷洁现在帮佣的家庭的颜色也是现实生活的颜色,而她婚前婚后的生活则由橘红色的灯光来打造。

起初,荷洁每天用阿峰留下来的望远镜看对面的造事车主家里发生着什么,到后来她意识到这些观望可能并没有任何意义。

那时她对面的窗户里有一个看电视的老人,一条狗,一对身体暧昧的男女,一对说教的父子,这些看似极为普通的场景正是荷洁失去且不可能重新拥有的一切。

看到阿峰倒在地上时荷洁除了震惊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伤心,阿峰的狗小白的去世似乎是她的一个出口,她的伤心和无助在此时尽力地释放,甚至去找大仙试图和死去的阿峰对话。

她可能从一开始就知道大仙是骗子,只是为了寻得心里上的一点点安慰,宁愿被骗钱。

这是她表达和发泄的方式。

我们每个人在遇到苦难时都想要去寻找一个出口,利用大仙和阿峰对话便是她的出口。

电影的最后,荷洁做了一场梦,在梦里,她的家人们阿峰、小白、婆婆、弟弟,和帮佣的一家人、造事车主一家人全部都来到荷洁昔日生活的天台上来吃宴席。

梦醒后,她最终将三十万赔款和造事车主塞给她的钱都寄还给了对方。

造事主因为家中被盗损失了一百多万,还失去了一位老人,她觉得命运的造化已经证明了一切,她的爱人阿峰在天堂也得到了抚慰。

她真正在意的并不是金钱的数额,而是一个相对的价值,生命是无法明码标价的。

电影的有些镜头可能确实有些乱,比起燃烧来我还是更喜欢后者。

只是这部小成本电影讲了一件太普通的事情,这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最朴素真实的生活往往会吸引人去思考一些看似简单实则很宏大的主题。

电影里阿峰的每次出场几乎都伴随着性的发生,这一方面是荷洁对阿峰和性生活的思念,另一方面则是性爱就像冰棍一样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又不可或缺的事情。

这大概是导演自己的表达方式。

有人说“《淡蓝琥珀》表现的不仅是个人的忧郁,也是众生的忧郁。

荷洁将肇事者的车侧翼由头至尾划破,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集体宣泄,是荷洁及其身上所映射出的千万饱受精神苦楚的社会中低阶层呐喊的缩影。

” 我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也不希望观众对影片有太多时代和社会的解说,就创作者本身而言,他只是在表达。

表达本身比被人理解更重要。

创作者永远是孤独的。

“你活一天到底值多少钱。

”这是影片对我的触动。

我们最终都会与自己和解,与命运和解,真实简单的日常才是弥足珍贵的。

这个世界上最能够触动人的往往是最原始和质朴的事物,不要迷信深刻,深刻没有意义。

生活轻易打动人的地方,可能就是冬日里的一场电影,一根冰棍,一份章鱼烧,握着一杯热奶茶在大街上wandering。

生活的迷人之处在于,我不知道我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这样的时光。

重庆这座城市太迷人了。

下个月《四个春天》要上院线了,希望大家都去电影院看一看,这是我去年看的最好的两部电影之一。

在我眼里他真的不是一部纪录片,他就是你琐碎的日常,是最简单朴素的生活,是你生命中最容易忽略掉的那部分,也是最揪心最真实的东西。

我打算给我爸妈买票让他们都去看看。

跨年想去看地球最后的夜晚。

《淡蓝琥珀》短评

耿乐带儿子看的是《星际穿越》,平行时空的话题,引出我们是不同结局的可能。重庆话和普通话对话,对比起来方言味儿特别熟悉。琥珀里封住的不只是蚂蚁,还有死去的人、被封存的日子、30万的钱,女主后知后觉的悲伤是她的纯真终于被这座城市深深伤害的证据。叙事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6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死后被明码标价的生命...时间成本与关键因素...家庭伦理角度看起来人间真的特别不值得...虚伪至极...但谁又能永远孤独而鲜活呢...如果像淡蓝琥珀...保存几万年又有什么意义呢...王真儿的造型真是清秀寡淡...吕聿来和耿乐都没什么发挥的空间...

8分钟前
  • 劉圍觀
  • 还行

测算生命价值的理智本身 已经失衡意义在于活着并不是获得

9分钟前
  • janet。
  • 还行

人命关天,价值几何?致郁系爱好者可以一看

12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生命是一種消耗,又何來「一天值多少錢」這個設定呢。

16分钟前
  • W
  • 较差

人命一天25元,通灵也有市场价;午夜蛋糕配洋酒,提防阳台麻将鹦鹉;望远镜下后窗百态,苦瓜条纹前世今生;外地寡妇小保姆,平行宇宙狗儿子……用冷峻构图的沉稳精致和情欲张力来讲述市井生活贫富社会,很好,可惜过度巧合的因果报应和超现实梦境有点泄气烂尾没收住

17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可能两星也达不到甚至忍不住要回头给冥王星时刻加一星。

22分钟前
  • 轻浮玻璃罐
  • 较差

遭遇家庭变故的精分故事

24分钟前
  • 很差

拍的太幼稚了吧,编剧和导演真的接触过这些人物原型吗,就凭一个理念支撑全片,现实生活可比这个复杂多了!女主老公被车撞死默默无言,女主按赔偿款计算老公每天价值,女主做保姆是为了偷窥肇事者然后刮车,太文艺了,太造作了,受不了!你家保姆才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我要看这个片子,就因为我差点在那个小区买房!

28分钟前
  • 大人
  • 较差

三星半

33分钟前
  • 卡尔
  • 推荐

我自始至终也不相信女主角是一个底层的人。典型的概念先行和资产阶级视角下的对平民的怜悯。镜头都很刻板。唯一值得记住的亮点在于一回头发现自己婆婆跳楼死亡的那个镜头,够震撼

36分钟前
  • 绿小野马
  • 较差

一个人的一天只值25块,是一个概念很好,又包含现实反思和底层关照的文本。女主的表演,还是没太抓准人物内在,编剧导演塞的东西也有点多,基本属于过度表意,摄影不错,综合质感差点意思,有点可惜。

40分钟前
  • 局外人psy
  • 还行

室内戏完全是电影化的摄影方式,利用构图和区域的分割与否,清晰地展现人物间的关系与层级,前期美术与后期调色所呈现的色调完全扣了题(仅室内戏)。剧作上在打工期间完全避免了直接地争吵对峙等戏剧冲突,算是最优选择。结尾处的正推特写,抬眼与观众(灵魂视角)的对望,跳脱出了人物一以贯之的状态,在克制和隐藏了近一个半小时后,导演的意志仿佛突然跳了出来,提醒你此刻为影片的点睛和结尾,这一点实属遗憾。

45分钟前
  • wells小任
  • 推荐

女主一遇事儿就陷入一种恍惚和茫然之中 能不能有点用?!

48分钟前
  • 尼奥NiorYee
  • 还行

看着各种尬

49分钟前
  • 亚 南
  • 较差

救护车去了又回要花钱,快递员寄了又退要花钱,生活里有这么多荒唐账,谁还关心一条人命值多少钱。这星球每天有一亿次性接触,这宇宙充满无数平行时空,世界上有这么多未知数,谁还敢从往生里求归宿。计算车位的时间成本,折算烤漆的消耗价值,现代人是被数字树脂困住的蚂蚁,凝成琥珀失去爱失去自由。

54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非常平庸,没有传达稍微积极的价值观,而是把现实中的贫富差距现象干巴巴地移植到电影里。那种数字表达显得无聊愚蠢,从头到尾贯穿阿峰一天值25元有些可笑,因为人刚出生到具备自理能力这段时间是索取而不是产出,可以说价值为负,算账根本就是荒谬。穿插的回忆也是不痛不痒。

56分钟前
  • dikseg
  • 较差

把被打乱的故事碎片重新拼凑好,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乏善可陈的故事。摄影的确不错,构图和空间调度都很讲究,尤其是最后的长镜头,堪称是全片最佳。但摄影能够如此突出,也是因为建立在了片子其它方面都存在诸多瑕疵的基础之上。总得来说,还是及格线以下的作品。

58分钟前
  • 小玉
  • 较差

发现导演不喜欢用特写,摄影,构图很讲究

1小时前
  • chern
  • 较差

处女座来说很不错了,首尾博物馆的同地不同时的交错呼应。创伤之后是有多渴望另一个我在另一个宇宙的生活。至于不断出现的人命金钱论则显得薄弱。

1小时前
  • 咚咚tomat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