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索德伯格的改编版本与塔可夫斯基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将它通俗化了,他们共同想要表达的是:人类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尘世一切只不过是更高级生命体的臆想。
这种思考方式比[黑客帝国]更虚无。
看得人心惊胆战的,本人胆子小……主要是这配乐太过惊悚了……其实看开头时大概就猜到结局了,但原本想说主人公是心理医师的话会不会有意外?
但根本就没任何意外,这种明知虚假却甘愿被虚假所俘获、相信在精神世界得到超脱,可以说是歌颂情爱超过一切,也可以说唯心主义的乌托邦?
私人情感和人文伦理纠缠不清。
这种片子看过就好,不能想太深,要不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儿呢,跟电影主人公没啥差别。
对我来说不会再看第二遍。
一切回忆都只是根据返回地球克隆人的记忆而构架 回到地球的自己是被真正自己丢回救生艇的第一个克隆老婆而克隆出来的!
而真正的自己已经放弃回到地球死在空间站里了!
因为他的记忆里很清楚 自己的爱人早已死在地球 因为自己的偏执 !
第一次切到手指与最后一次切手指的不同,我才明白,整个电影都围绕在克隆人的回忆而在进行!
但是,那份真正自己留给克隆人的遗憾,让他也不会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深刻的伤痛时间也很难消磨!
(2008-02-20 00:19)我会幻想张柏芝,bobo,钟欣桐,maggie Q,C10等著名女星,接着幻想一部高性能尼康数码相机。
当然还要幻想一个粗点的JJ,只要比陈香肠的JJ大些就可以啦!
solaris不就是天堂吗?
扯啥,人类本能就是希望自己不死。
不过,麦克阿瑟说了,老兵不死,其他人都去死!
片子开头是淅淅沥沥的雨声,暖色的灯光从挂满雨珠的窗户透出:心理学家克里斯·凯尔文博士孤独的坐在房间的床上,女声响起:“我是如此的爱你,你还爱着我吗?
”然后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对话,有克里斯自己的电话,也有几个他的病人对博士的倾诉(都是对现代科技的控诉),总体看来,克里斯的生活是不快乐的,脸上有着哀伤神情的他似乎只是靠着本能在麻木地工作。
长驻在空间站“普罗米修斯”号上的朋友吉巴里安的录影电话让克里斯到达了围绕着索拉里斯星球旋转的空间站。
吉巴里安在电话里告诉克里斯,空间站里的科学家由于某种原因陷入了混乱,然而他们谁都不愿意主动离开空间站。
在克里斯到达“普罗米修斯”号以后,发现情况远比想象中严重,吉巴里安已经自杀身亡,另外一位科学家也尸横当场,幸存的年轻科学家斯诺举止怪异,女科学家海伦情绪极度不安。
是什么,让这里的一切都陷入了疯狂和混乱之中?
克里斯渐渐沉入了梦中,那里有着他永远不会忘怀的一张脸——妻子蕾亚:地铁上的初次相会,黑衣的她嘴角的神秘微笑;餐厅里的再次相遇,他的眼睛再也离不开她的脸;他们在公寓里的缠绵,他们在书店里的私语,这是他每一夜都会重复的梦魇。
然而这一次不同,当他悚然惊醒,发现妻子蕾亚并不只存在于梦中,她活生生的在身旁,还是那样轻声细语着:“我是如此的爱你,你还爱着我吗?
”本片的情节次第展开,而且其中不少谜团都吸引观众去探究背后的真相。
克里斯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普罗米修斯”号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扇金属门的后面等着克里斯的究竟是什么?
吉巴里安的儿子为什么会在空间站里出现?
克里斯的妻子究竟是他自己的想象还是鬼魂作祟?
但是当事情的真相在片子的中段早早水落石出后,索德伯格才逐步展现出自己对于这部重拍片的真正思考:当死去的至爱重新回到你的面前,给了你一个挽回过错的机会,即使知道这一切都是幻影,你是否仍然不舍得放弃?
是得到真实的肉体更重要,还是弥补我们记忆中的伤痕更重要?
你记忆中的一切都是真实,抑或那些只是你的愿望和欲望的投影?
这是一则死亡和记忆交织的寓言,当我们走到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尾多少有点突兀,克里斯最终得到了解脱吗?
他脸上复杂的表情竟然让我无从判断。
本以为是72年的塔可夫斯基版,结果片子一开始,克鲁尼出来,看看他的年纪就知道这是个新版的于是将就着先看了2002年的这个索德伯格版应该说没有让我失望吧,很安静的片子,很美的画面,很动听的配乐,行云流水,却让人有种时间静止下来的感觉,看完了觉得有点恍惚翻看了很多评论,有人大骂烂片,有人吹捧得天花乱坠的,正如IMDB上一句评论:It's certainly not a film for everybody... 也看到原著作者的一个评论,说索德博格拍的不是他小说里想写的,至少他写的绝不是简单的Love in the outer space...哈哈,觉得挺搞笑的不过觉得索导驾驭情节的能力还是挺强的,毕竟商业化的电影,把一本很小众的小说拍成这样挺不错了。
茫茫宇宙中流动的电波与Chris睡觉时脑波活动是呼应的。
事实上,他们都是电波,还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两者没有关联。
很多人曾说过:21世纪,人们上天入地,但是对于支配这种高难度行为的人脑,却仍然知之甚少。
记忆是什么,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和这个客观世界有什么联系?
很多人觉得主导中心思想的一段话是关于Dylan Thomas 关于死亡的那首诗。
但我觉得,影片想讲的,大过”死亡“。
宇航员,心理学博士。
他们以他们的经历,知识,认知,一同讲述着这个超乎寻常的故事。
虽然故事并未包含太多的科学理论和奇幻情节,但是这个故事包含着一个最宏大,最基础,最深远的科幻观:存在。
当Dr. Gordan极力主张毁灭“来访者”时 ,Chris发表的这段话值得好好体会:"你的来访者是谁?
是什么?
它有感情么,能够触碰么?
会说话么?
你怎么能断定,它不是生命?
你不能就此封锁它,扼杀它,单单因为它超出你的理解范围!
"从Gordan与Chris的第一次座谈时就能体会到,Gordan尚存理性,能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精神状况,对行为作出审慎的分析。
从Snow断断续续的描述来看,Gordan也是反对回地球的主要原因,这其中包含着一定的责任情节(如果把这些"visitor"带回去会否引发灭族威胁?
),也包含着科学家的傲气情节(一定能够用战胜这个科学难题和处理好这些visitors). 虽然她也对失控充满着恐惧,她对于自己所理解的那个“科学”还是充满信仰的。
Chris却不同,情感,这一他所擅长处理的东西却很快侵袭了他,支配者他,让他产生畏惧,或者说,让他无所畏惧。
Gordan和Snow somehow已经切断了自己的情感线,因此他们再没有visitor到访,而Chris的妻子确是去了又来,死了又活,还同时出现几个,如记忆中一样脆弱,迷离,因为那是永远存在在他心中的爱。
有一个细节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片头,Chris切开手指时,那道伤口是个旧伤,甚至留不出血来。
他的那些病人所讲述状态:对世事无感,行尸走肉,其实就是他的写照,用他自己的独白来说:用尽全力仿造地球人,凹出生活的造性,这,不是存在。
但是片尾,当飞船撞向Solaris时,Chris再度看到自己切开了手指,献血如注,他抬头,看到了妻子,对他说:生死已不再重要,我们在一起了。
或许,飞船撞向的那个星球,并不是Solaris, 而是我们自己的心。
Gibarian在他的遗言录像中曾经说道: We don't want a new world, we want mirrors.
这电影看的那叫一个郁闷。
找工作找的反胃,躲在出租屋里看pp。
刚开始看星际迷航,正沉迷于星舰的撞击,就充满期待的点来Solaris。
主角手破那会儿我正以为要来场,地球超人大战外星怪物呢。。。
谁想一直到我看完影片,也就个3D红球球在那转啊转的,看的那叫一个郁闷啊!
主角开始难道就不是个“人”,就后那个穿着宇航服要回地球时的回忆,一下子把我给打击翻了,最后的结局更是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哦?
也许不对,或许这玩意儿叫神——God。
主角是“人”的时候送走那个女人,是不是在讲理智的面对感性呢?
选择留下来到底是选择了什么?
做为一种脆弱的生命体的仿制体,拥有着同样脆弱的精神领域,这是不是一种进化不完整的体现?
完整的进化体现是否应该是那个球球呢?
没有感觉,没有语言,却拥有完整的,或者说是种强大的存在?
混乱的想法就像那个有胡子的小伙子,杀死自己人类的形态,或者说是杀死自己原型的生命体,是得到了完整的自己,还是失去了自己完整?
这电影根本就没有去太空,完全就是对不完美或者说是对难以琢磨的神经系统的哲学思考。
试着摆脱物质生命体的存在,思考精神独立存在的可能,如同那些玄幻网络小说中的游戏。
当思想离开本体独立存在于某种介质当中,没有死亡的威胁一切都可以再次组合,这到底是永生还是灭亡?
神话里盘古开天辟地从球里诞生,他是不是在追寻从思想到生命体的进化?
这个想法有点傻,神话应该是先祖们对自我存在的思考,应该是思想的存在。。。
没有谁能解释一下生命和思想原点,进化论依旧还在进化之中,也许还会任然进化下去。
谋杀、贪婪、欲望、控制、文明……延续的生命延续着这一切,直到某一天的到来。
是科学计算的太阳毁灭地球,还是科学计算的陨石毁灭地球,或者是人类毁灭地球……似乎我们总会被毁灭,在一切被毁灭之前,明天我还要去找工作,然后……到底要干嘛?
他所看到的,是他所回忆的吗?
仅仅是他回忆的吗?
为何有些又在他回忆之外,超出他的控制?
我们都做过梦,梦中的,只是“日有所想,夜有所梦”吗?
他所爱的,是什么?
是他的妻子?
是他记忆中的妻子?
还是,只是他自己?
你所爱的呢?
你是的那个TA?
是TA的离去而在你世界中的投影?
还是,你根本就是爱你自己?
他为什么爱这个长像相他妻子的她?
是爱屋及乌?
是自欺欺人?
还是爱情转移,或者寻找替代品?
他明知这个此她非彼她,他为什么还不离不弃?
我们所欢呼那个诗情画意般Though lovers be lost,love shall not是很美这是善意的谎言吗?
假如在你死之后他持续的思念和爱并非对你而是对他所想象的“双胎胞”妹妹不知道,我们所奋力呕歌的是否就是如此爱情?
然而,爱情又是如何?
主体为谁?
受体为谁?
为谁而作?
你的爱情呢?
你爱谁?
你身边的TA是我记忆的投影吗?
你的父母?
你的前朋友?
或者,你在同时拥有众多的TA?
在满足你的要求?
我们所爱的,到底是谁?
I didn't like Solaris much. I knew it was a drama and a romance, but it's also supposed to be a mystery and a Sci-Fi. There was about 10 minutes of mystery, and nothing really too thrilling about it. There were situations that you definitely wanted to be explained and to know what happened, but that was a very small part of the movie, and the rest of the time I was left with a boring romance that just happened to be in space (that's why it's a Sci-Fi). If you are into emotional romantic dramas, you probably could really like this, especially since it stars George Clooney. If not though, you'll probably be just as bored as me. 我不喜欢 Solaris。
我知道这是一个剧本和浪漫故事,但它也是一个谜团和科幻。
影片大约有10分钟的谜团,但也并不会很恐怖。
也会有一部分情节是你会真的很想有人给你解释发生了什么,但也不会太多这样的情节,更多的是一些比较无聊的浪漫情节,并且刚好是在太空发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这是科幻电影。
如果你喜欢有剧情的浪漫戏剧,你大概可以真的很喜欢这个,尤其是因为乔治 · 克鲁尼主演。
不然你可能会就像我一样觉得无聊。
还行 不过都说原作更好
从小说和老塔对于自我和现实的科幻伦理追思,降格为死了都要爱,fine,理解万岁。索德伯格千年不变的鬼畜剪辑,确实还蛮明显的
星际旅行催眠必备佳品,整个作品空洞到毫无长物,唯一加分的只能是克鲁尼的屁股了。
一部討論溝通之不可能的小說該如何改編成電影?改編也是溝通的一種形式啊。
能被梦境唤醒的生命 能被记忆决定的存在 不知道这是故弄玄虚的爱情故事 还是被爱情拖累的科幻 还是得看原著啊 画面还是美的
看了一半字幕都没了,但不妨碍它从头到尾的无聊。克鲁尼还是那么儒雅,女主这大牛眼实在不是我的菜。好像我对大眼睛凸出的特征总有种本能的拒绝。里面的男配的神经质也踩在我厌恶的点上,真是绝了。我说,都上太空了,能不能别再搞什么情情爱爱的心理创伤,真的是好无聊啊!
看到一半多的时候差评已经锁定了,心想结尾最好来点不一样的立意,但…最后也就这样了。
不得不失
老了,要不然是很值得深思的主题
没劲。沉闷得很。
故事说得没精打采的,太闷了,感觉比老塔的2个多小时的版本长多了……也许是因为里面的人说话都像在梦游一样
喜欢这种剪辑,怪异神秘的场景交集,完美的女人和魅力痛苦的男人,跟随着不断交叉的现实和过去,让你完全沉浸在影片营造的情绪中,直至最后。
太没野心啦!哪怕更好莱坞化都会更有趣,时隔三十年,视觉上下的功夫(不论方向论程度)甚至还不如老塔。如果下定决心偏要坚持爱情片的思路,那最大的改编败笔则在于过早把第一个“她”送走了,完全不是基于情感逻辑应有的详略方案。对《索拉里斯星》最好的影像化仍未到来。
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归宿。
原著那没非电影化的都拍出来了,还大体言说通顺,已经很难得了
中规中矩的爱情科幻片,有点文艺,节奏比较慢。但是至少我看懂了故事、看出来这事发生在太空。我是个俗人,本来三星平均分,因为有《飞向太空》做对比,额外加一星。
一星给题材,这是给莱姆的。一星给音乐,主题曲很不错。建议看过书和飞向太空的就不用再看这一部了,会非常难受,至少我很难受。索拉里斯当然可以讨论爱情,当见识到更广阔的思考时,也应该落足到某一个具体的深刻的情感中,爱是重要的情感,人必然要经历或者被体验,索拉里斯的爱情是必然伴随着道德、内心、科学的纠葛,如果能只讲爱情并能反应好这些,那也是很好的,因为爱并非只是感性的冲动,它也是理性的选择。可惜的是这部电影里没有理性的选择,人不知所云,剧情突兀,剪辑大部分时间混乱,虽然记忆交织的蒙太奇手法用的很好,但也只是浮于形式的讲述方式,或者说,整部电影并没有超越形式的内容,因此感情苍白,因此实在不能和前人相提并论。
完全没有科幻的味道,磨磨唧唧
there's no reason, only choice
没看过原著必然看不懂,看过原著的人必然清楚为什么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