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2刊于深焦DeepFocus公众号 文 | 乔嫂想不出在北野武的死忠粉丝和少数黑帮电影爱好者之外,还有多少人会由衷地期待着《极恶非道3》,大部分观众的问题肯定是:还剩下什么能拍的吗?
毕竟在第二部时,片名已经叫《全员恶人 完结》了,砰砰砰的枪战和满嘴八嘎牙路的唇舌战、还有日本yakuza电影的传统——切小指头,这些我们在前两部已经看了太多,新一部里还能有什么新鲜的花招吗?
确实如此,当我们把电影分解成一个个小元素堆积成的整体时,我们便很难站在导演的角度去感受电影,而是把类型电影当作纯粹的由支离破碎的段落拼凑而成的文本游戏。
导演 北野武 《极恶非道》系列作为三部曲,从诞生之时起就有着有别于前期北野武作品的特征,北野武在一次访谈中便提到,回到日本黑帮片的类型时,当然可以以他饰演的大友为中心进行故事展开,然而这一次他却希望能从以前拍摄的《奏鸣曲》《大佬》等暴力电影的风格中挣脱出来,他发现其他一众角色也都很有意思,因此开辟出一条新的黑帮电影的路径是他最初的想法。
《极恶非道》从2010年的第一部开始,群像就成为了电影最大的特色,与其说这个系列的电影讲述的是那种传统的关于黑帮道义的电影,在故事的格局上来讲,倒不如说是一个幻想中的黑帮世界的结构重组,类似《三国演义》或者日本热衷于拍摄的战国题材的作品,无论是《极恶非道》还是《全员恶人》,从片名上看,仁义与道德这些老掉牙的黑帮片主题早被一抛脑后,在下克上的、旧传统已经消逝掉的世界里,黑帮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构架,如何重新洗牌和权力斗争,这个大或是《极恶非道》的世界观。
有趣的是,北野武本人在被问到在第一部电影拍摄之前是否研究过日本黑社会时,他回答说,没怎么研究过,其实真实的黑道他自己也不太了解,也没做过太多的调查,自己小时候有很多玩伴倒是进了黑帮,但也只是这样而已,这部电影中关于黑帮的刻画全是他自己的想象,与现实毫无关系。
这一点想必看过电影的人都是能感觉到的,《极恶非道》系列最强烈的感受并非真实感,而是游戏感,把它与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比较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北野武对这一点的回应是,他拍摄这样的电影的最大初衷,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在想象中,这些黑帮人士和他们的做事方法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极恶非道》系列 演员《极恶非道3》看上去确实像是一部强加上去的作品,它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让北野武的角色大友有一个合乎北野武个人趣味的终结。
但这并不妨碍这部电影从大格局上来作为前两部的延续,就像之前所说的,《极恶非道》系列的本质是在道德灰暗的世界里黑帮组织结构的发展与重组。
极恶非道 (アウトレイジ,2010)第一部《极恶非道》讲述的是关东的山王会因为大佬的一系列马基雅维利式阴谋和下层人物的斗争而最终带来的权力颠覆,在这中间也带过了山王会对于政治的侵蚀,和警察同样利用阴谋诡计来制衡黑帮的情节,山王会的组织构架也讲述的很详细,这是一个有着典型日式封建结构的利益集团,大佬坐拥集团的核心,会之下有组,大友便是大友组的核心人物,国村隼饰演池元组的头目,石桥莲司饰演村濑组的头目,相当于各诸侯,国王利用诸侯之间的不信任和摩擦达到利益最大化,而诸侯和副王则利用诡计觊觎国王的宝座;
极恶非道2 (アウトレイジ ビヨンド,2012)《极恶非道2》则从三浦友和饰演的二把手加藤在继任山王会头目之后发生的“法统”问题开始,带入了关西的同生态位势力——花菱会,同样的,花菱会这个声称自己仍然坚守旧道德的关西古惑仔组织,希望借山王会现在的法统危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用心险恶的警察也希望利用这个问题扳倒山王会,自此又一出政治斗争开始,大友与原村濑组的木村和好并结成兄弟,两人开始了自己对山王会的复仇计划,在这部电影中大友与木村的组合倒是犹如桃园结义,是一系列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权谋斗争中旧道德的星星之火,山王会最终在这部电影中近乎覆灭;在第二部最后,大友杀掉了诡计多端的警察片冈,理应算是关于山王会的最终清算。
《极恶非道3》则从大友在金田时男饰演的张大成的帮助下去了济州岛数年后开始,张大成是大友的老友,亦是电影中关于在日朝鲜人的刻画的一个代表,在日本,在日朝鲜人以开设老虎机店和贩售老虎机而知名,故事从势力扩张后的花菱会与张大成的国际黑帮之间因为一次小外交事故导致的又一次权力危机,大杉涟饰演的花菱会新头目因为猜忌有人要下克上而和西田敏行饰演的下属西野反目,却遭下属的反扑,大友为了死去的朋友而重返日本,对花菱会进行了一系列报复,山王会的残余希望在大人物们的斗争中恢复势力……
《极恶非道3》剧照在釜山电影节看到《极恶非道3》也有别有一番风景,这个系列中时常出现的那种满是霓虹灯的光鲜繁华街区,和海云台周遭的景致如出一辙,看到电影开始时济州市的下城街道,仿佛从电影的画幅中走出了电影。
当OUTRAGE字幕打出的时候,那标志性的黑车背景也是让人极有怀旧感,一念之间,这个系列也已经有七年的历史了,依稀记得第一部《极恶非道》在戛纳放映时的情境——有些观众雀跃于北野武回归黑帮类型传统,有些则觉得电影中除了暴力简直一无是处。
最终篇的《极恶非道3》也是相似的命运,虽然IMDB上才百来人评分,但4.9分的评价已经说明问题,人们似乎厌倦了北野武的自我重复——《极恶非道3》中有什么是我们没见过的呢?
然而这终究是北野武从影生涯中唯一一个系列电影,已经七十岁的北野武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极恶非道3》剧照从三部曲的整体表现来看,北野武用一致的风格不拘一格地完成了日本黑帮类型的变奏,在这个类型电影不断消亡的时代里,《极恶非道》系列是对深作欣二、铃木清顺的回应,也是北野武对自己过往电影的呼应。
电影中松重丰饰演的那个警察,在电影的结尾处交出了自己辞呈,他已经疲倦于自己的道德无法接受的尔虞我诈和自我毁灭,这和大友的终结构成了对应,《极恶非道3》与《奏鸣曲》的不同大概就是这样的疲倦感——旧时代过去了,世界趋于扁平,容不下什么难以捉摸的东西,生与死也显得毫无价值,在大友致死都带着的老yakuza精神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单调、乏味,这与科恩兄弟《老无所依》简直是全然相反的论调。
电影的批评从来不该局限于上映时的热议,《极恶非道》系列和其他电影一样,需要时间的考验,相信一段时间过去之后,这个气质独特的系列会被人重提,成为这个时代日本黑帮类型硕果仅存的典型,纵使它在这个时代是反骨的异类,然而这些肯定都不是北野武的初衷,任何一个诚挚的电影人的初衷都不该如此——他们只想拍一部与众不同的、有趣的作品罢了
这部完结作,我等了太久。
山王会废了,北野武饰演的武斗派大友在韩国的济州岛看场子养老,不料花菱组的新晋干部耍横砸场子,还杀了大友的手下;大友的恩人老板,韩国张先生本想和平解决,谁知花菱组组长借机搞事,还想刺杀张先生,大友为了报恩,也为了报仇,又重回日本,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最后恩也报了,仇也报了的大友,不给张先生找麻烦,自尽了。
北野武眼中的日本黑社会生态,无关忠诚,无关仁义,只有权谋诡斗,金钱纠葛,是个冰冷的狗咬狗的世界,不想变成这样的人,也找不到逃脱的路,所以北野武给它一梭子都扫了,然后自尽,留给观众的,是一片压抑与寂静。
大友这样的人,纵使在日本黑道眼里,都是疯子。
改变不了世界,不想改变自己,憋屈的活着,痛快的死去,即使是北野武,也只能在自己的电影中,扮演自己心中理想的侠客。
看电影,文艺片看王家卫,大场面看斯皮尔伯格,蒙太奇看盖里奇,枪战看吴宇森,不知道看什么看昆汀,至于这黑帮片,还是得看北野武。
前两部都看过,作为一个中意暴力美学的人表示单从暴力血腥上没有前两部过瘾(血都少了很多),但是这一部作为完结篇将更多的镜头和时间用在了描写黑帮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上,而一直大难不死的大友也终于以他的方式献身给了他自己的极道,北野武算是给这6年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黑色奔驰电影的开头,一如既往地一辆黑色奔驰开头。
对,一如既往,细心的观众可能也发现了,三部曲的开头都是以一辆通黑的奔驰来引出电影的标题的,黑奔驰在这里是一种隐喻,隐喻什么自然不用说了吧。
第三部的开头黑奔驰伴随着黑奔驰的还有几个济州岛都市内纸醉金迷的镜头,短短几秒体现出大友此时的地位身份以及一如以前所做的地下勾当。
西装北野武以前的作品都还好,但是这三部曲却是有这么一个鲜明的特点——西装倒是一个比一个笔挺。
Yakuza,也就是日本黑帮的成员们,都穿着整齐划一,价格昂贵的西装,却永远不知道会不会从哪里掏出一把枪来暴了你的头,或者被别人爆头血溅一身。
身居高位者一般穿西装款式可以自由一点
而地位比较低的小弟就都只能穿着整齐划一的套装
隆重会议时大佬们也要穿着整齐划一,并佩戴徽章作为一个西装控,看着影片中的不符合正常审美的老男人们穿着庄严肃穆的西装,我觉得他们有一种别样的魅力,这种魅力不来自颜值身材,而是来自权力金钱、腥风血雨。
冷暴力北野武的暴力美学其实就是这么一种冷暴力,我可以解释为“面无表情的暴力”或“突如其来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暴力”。
北野武本人,就是一个真•面瘫,他因为前几年的一场车祸患上了面瘫,还导致面部肌肉经常时不时的抽搐,这对大部分演员一般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他却因为这张扭曲的脸从此开创奠定了之后北野武电影的风格基调,歪曲的面部表情更是反而成为了北野武本人的重要标识,令北野武从此大红大紫。。
没截到北野武,放一张差不多瘫的而这种冷暴力也是北野武本人对暴力美学的理解,北野武,或者说我们亚洲人的暴力美学不需像欧美的电影一样就真的是展现血腥暴力,肠子内脏一起翻出来给你看什么的,我们亚洲的艺术要委婉一点,更多的运用隐喻、反差借代等手法,让你没直接看到血液脑浆却深深地不寒而栗。
机关枪
这段戏贼tm爽,西野为了杀组长而来到回归会上讲话,大友和他的小弟却直接带着两把步枪冲进来一顿扫射,同样的手法之前在《奏鸣曲》里也用过,不过那次是把枪藏在花里,这次却是把枪藏在伞里。
这一段的血雾颇有杜琪峰风格。
北野武标志性的冷笑配上机关枪的火焰,简直了。
大友的极道片尾,大友自杀了,笑着拿着把枪,抵住下颚,说着“代我向张会长问好”,pang的一声,倒在了血泊中。
大友之前一直做的事都是为了张会长好啊,张会长为什么非得杀他不可呢?
虽说是为了张会长,但他更多的是为了复仇,他是单独行动的,最后桶下了大篓子,花菱会那边要一个交代,张会长也不得不给一个交代。
而大友,说死就死,都不带犹豫一下的,相比起来杜琪峰的枪火最后虽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却也因此少了点味道,这或许也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吧。
这个全景镜头还真有点《无间道》的味道而这,也就是北野武所想表达的,日本黑帮,或者说,日本人的极道。
多年来,敏行先生不顾日本右翼势力对其人格名誉的诽谤中伤乃至生命安全的威胁恐吓,在公开以及私下等各种场合发表进步言论,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抵制右翼政客的xiū宪提议、敦促政府正视历史并就曾经发动侵略战争给周边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事实反省谢罪——由于工作上的需要,敏行先生经常要与大量陌生的群众演员近距离接触,随时都有遭受可能混入其中的极端右翼分子不法侵害的危险,即便如此,先生没有选择置身于安全的国度、而是在群敌环视的日本本土奔走呼号,没有躲藏在匿名的网络背后、而是光明磊落地以实名发声——如此的操守、良知与胆识,无一不值得我们为敏行先生点上一个大大的赞。
作为老头子的铁粉 老实说3比1 2起码差了一个档次 不得不说因为距离看2的时间太远 有的不记得他们的关系 包括花菱的老大是什么继任的 他是谁?
还有帮花田谈判的地中海为什么和那个咽喉炎这么熟 熟的敢背叛新老大 山王会为什么这么害怕咽喉炎 3看的好乱 甚至老头子 死的好牵强 还是1好
在看这系列之前对剧情一无所知,对演员也不甚了解,可以说就是单纯地看了三部电影。
看完电影才知道,原来里面那个快意恩仇、潇洒不羁的老流氓就是北野武饰演。
此时我的心里就剩下一句:北野武你这个老流氓也太帅了吧!
整个系列看下来,真的有种淋漓尽致又酣畅淋漓的感觉。
影片对不同角色的塑造都很到位。
比如:前后两个警官(片冈和繁田)对比强烈又到位,前者在各派黑帮之间游刃有余,无所不用其极,却最终死于大友之手,还了出来混的债;后者刚直不阿,看不下黑白两道的丑行,最后递了辞呈,离开了血雨腥风和尔虞我诈的世界。
再比如中野,全程台词不多,多是沉默和套话,但也给人看出一个谨慎、内敛又可怕的黑帮二把手形象。
最丰满的,还是大友这个角色。
这条在黑道混了一辈子的老流氓,信仰传统的黑帮生存法则,在后来追求金钱和效益的帮派里显得格格不入。
他心狠手辣,杀人的方式层出不穷,对待敌人从不留手,对自己人也堪称残忍;他又是全片最讲诚信和兄弟情谊的人,为了给兄弟保仇,把山王会、花菱会都捅了各窟窿。
最后很欣赏大友的结局,虽然在一开始就料到了,但果然这个已经被社会淘汰的流氓选择了复仇之后,自己了断了。
我想会有不少人看完这系列的电影,和我一样,意犹未尽但是又没多少留恋。
故事讲完了就散了,第三部真的做到了这点。
从第一部对那些层出不穷的暴力手法感到惊艳不已,到第二部对木村的死耿耿于怀,再到第三部的复仇和释怀,整个系列让人经历了一个黑帮老流氓的一半人生,末了只剩感叹。
这故事讲完,没有遗憾。
黑帮继续存在着,黑白两道的交锋继续上演着,暴力时时刻刻还发生着,但那些都和这个信奉极道黑帮精神的人没关系了。
最后,还是赞一下北野武先生对暴力的发掘和披露,虽然这么说不太合适,但我真的在看到这些人的死法的时候大呼了卧槽,恐怕这源自于我内心深处对暴力的欣赏吧(本人没有暴力倾向)。
总之,看这部电影,真的没什么负担,愉快的欣赏一位老流氓的暴力美学就好了。
终于终于等到了最终章,压箱底珍藏舍不得去翻,今天是翻到了老爷子那本无趣的生活 死也不要 正好也有时间,其实还是舍不得看的 已经是最终章了,老爷子七十岁的人了 再也看不到这群人快意恩仇的一句话未讲的快意恩仇,那张墨镜下不苟言笑冷酷的脸... 虽剧情不及一的复杂多变 也远没二的血腥但凌厉简洁二话不说就是一片扫射不禁还是看的大呼过瘾,我们可能要很久都看不到这种黑帮片了,所以最终还是舍不得,再见大友再见那个讲仁义有原则的老派江湖,时代发展太快大家都在炒热钱 可我依然怀念那个老江湖
看了这么多“理性”“逻辑”。
实在感叹,相比之下,第十放映室这种快餐节目都是“神作”啊。
只说说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描述罢了。
一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黑白剧。
两个对比度最高的黑白画面:1,黑:西野原本还面部一副:我被耍了。
心理却是人生赢家的状态。
忽然懵逼到大喊大友你是不是疯了。
白:大友无动于衷的继续扫射。
2,黑:张先生远望沉思。
白:结尾的大友特写。
再加个思考题: 张先生最后一定在于大友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分析一下他为什么不阻止大友的一系列行为?
他是真把大友交给了造化,还是他觉得他的价值观不足以定义大友快意恩仇的对错?
备选:建议分析一下张先生远望时,身后那些工作人员配备的iMac吧。
这个实在一点。
我们看这个电影的意外的设计,最核心的地方,究竟引发战争的,不是别的,正是俩人第一次去登门道歉时候,激怒了张先生。
台词是这样的,中田说,待会放下钱咱们就走,一个小混混而已,500万够了,他们百般刁难我们,给他们脸了这是。
结果张先生会说日语,直接反怼道:我们的兄弟的命就值500万?
我是看你们的态度来决定是否原谅你们的。
我们注意到这个场景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交面上,面上的确是很谦虚是来道歉的,但是当发现张会长不会日语的时候,他们展现出了第二个深层次,把对这个事的敷衍表现出来了,而这个敷衍正好被发现了,并激怒了张先生。
这个场景的张力来自这种二重语境的叠加。
第二次呢,对方依然很强势,来了没等张先生说完话,就打断张,直接开始强硬道歉,而这一次张说这事就算了,说我们不是黑社会。
等到时机成熟时,我想一大篇“第一部神作第二部严重倒退第三部大烂片”的电影三部曲系列。
恭喜「极恶非道」系列入选。
之前最让我翻白眼的是「飓风营救」系列,而电视剧则是「越狱」。
(12季神,3季平乏,4季一坨屎)因为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而极恶非道,想当年看第一部时给我的震撼和刺激是犹如在眼前的,大友的沉默寡言和发狠,水野的拽和嚣张,眼镜男的深藏不露和最后的黄雀在后,其他的,如割手指,拔牙,桑拿杀人,车里头被带断,等等,也无不全都这样印象深刻。
而第二部,我去年才看的,现在也只记得起眼镜男被棒球打死了,其他都记不得了。
里面的帮派火拼就是靠谁先开车停下来拔枪把对方一伙干掉,合着对方是没有枪么?
那还混黑帮混个鸟?
而过多的文戏和废戏更是让我不喜,而帮派间的如小学生程度的算计和“你来我往”也是让人坐立不安。
而这第三部,我都不想说了,就像一条短评里说的,前三十分钟光是记那些人名和派系以及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动机就让他头大了,而我也如此觉得,而前三十分钟的难看和无聊,和那一张张自以为“老子张的就像黑社会”的脸,再也让我无法继续看下去。
嗯,我甚至都懒得写这篇影评,因为我只看了前三十分钟。
儿戏
Takeshi Kitano自编自导自演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b411g7qm那些操作猛如虎的电影片段 第六十七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p411R7HY少废话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t411D7WM全员恶人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t41117M6
如龙6广岛老爹既视感
人名太多且记不住...真的是搭配着豆瓣演职人员表看完的...
可能是平成年代最后的黑帮电影,昭和男儿的集体秀,尽管略显疲惫,尽管大家都有些老态龙钟了,但我们会怀念北野,怀念疲软的平成年代,这么一想有些伤感。
从第一部北野武野心勃勃地欲打造日本黑帮的编年体史诗,有了第二部的力不从心,到了今天第三部的强弩之末,最终章北野武完全放弃了黑帮建立与维系之根本的利益纷争,而单以黑帮内部位子争夺的欺骗与背叛,来反衬旧式快意恩仇时代的落幕,大友那一枪也敲响了江湖旧路的丧钟。
黑帮派系内斗仍是主菜,但已经没有新的花样端出来,显露出了疲态。一众演员里,西田敏行很出彩,此次他和北野武共享一番位。但大友依然是这个系列的唯一核心,三部曲也以他的自杀谢幕作为终点。无畏能否全身而退,化作一把快意恩仇的剑,刺向所有的仇恨与鄙夷,维护老yazuka的最后尊严。
一入江湖,一生江湖。大友的救赎,由凶狠、到放弃、到振作、到孤独。第三部整体都是大友的救赎任务,为了那些未完成的任务而完成
4.5星,还是不如巅峰状态,还是挺好看,最后安排五郎挂冠而去和《孤独美食家》无缝衔接,加半星
真是我疯起来连自己都杀啊,北野武为日本老派流氓实力带盐……
一般般,没啥特别精彩的地方
五郎:演了两部熬到结尾终于吃上饭啦!好耶! ദ്ദി˶•̀֊<)✧
北野武显然拿这种电影过瘾的,古典黑帮最后的挽歌
这一群老戏骨,甲乙丙丁......,过节了。
最终章差不多是一个雅库扎的中年危机,也是北野武对日本社会开出的独特镜像,时代不同了,所有都变了,独行侠最后的怒吼
最然一部不如一部,但神奇的是北野武到哪找到这么多表情奇特的老头子?
本来觉得这部也就还行,被最后十分钟的干净利落给惊呆,最酷最老派的yakuza
一部不如一部
在第二部的人物群像立起来之后,这一部变成了新一代黑帮的宫斗,最后借老一代黑帮之手清除异己,把这个世界留给了一群妖艳贱货,最后他们在心机中上位,连他们的支线也没有再讲,算是一个干净利落酷劲十足的收尾。这一部从剧作上讲,北野武其实已经做的非常文艺了,三部曲真是一部的剧本一个样。3.5
一酷到底,一酷酷一辈子,说的就是北野武这样的人吧。(羡慕的眼神,可怜巴巴 #PYI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