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也无所谓,不能吃饭,我为你制作终身保修的米饭电子管;寻找生命的使命,我陪你雨天一起等雷劈。
英君的困扰 英君有三个困扰。
一是自己是个“机器人”,但因为向妈妈保证过,不能对别人说。
二是奶奶被白衣人带走的时候,告诉她生存的目的,但她没有(无法)听清楚,所以一直为此苦恼。
三是想杀死那些带走奶奶的白衣人,却因为同情心而下不了手,那不能有的“七宗罪”(同情、伤感、心动、犹豫、空想、内疚和感激)遵守起来还真困难。
被送进精神病院后,英君遇到了一顺,那个专门偷别人东西的奇怪男人。
虽然他莫名其妙的偷了自己的“星期四”(内裤),但因为困扰,英君还是找他帮忙。
小偷一顺 一顺从小被母亲遗弃,非常没有安全感。
在生活中不擅交际,常被人忽略,以至让他觉得自己会慢慢慢慢变小直到消失。
他开始偷别人的东西用,开始不停的刷牙,延续证明自己的存在。
英君找他帮忙,他当然义不容辞。
有些一见钟情的味道,不然干吗去偷人家的“星期四”呢。
另外林秀晶(英君)那小小的个子,是很容易让人想要去保护的。
他发现英君最大的问题是不吃饭,但偷走她那可以和机器对话的假牙或同情心并不能解决问题。
(对其他病人也一样,偷走他们的“病”,并不能让他们解脱。
)理解,尊重,加上适当的方式,而不是想当然的去生硬的改变。
于是一顺“发明”了米饭电子管,让英君可以顺利的补充能量。
赢得了信任,拉近了距离,自然的情感流露也渐渐摆脱那所谓的“七宗罪”。
在帮助英君的同时,一顺也找到了自己。
导演朴赞郁一直强调说,他这次拍的是部商业片,是由两个偶像演的爱情片。
所以电影里的精神病院不是现实里的精神病院,里面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各种温馨幽默的细节和想象。
精神病院和病人 精神病院里还是比较民主的,有一个大大的院子,病人们可以自由活动。
医生们也很可亲,不是扼杀个体与自由的顽固可恶分子。
病人们有时会歇斯底里,其实都很可爱。
他们只是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或行为方式,无法摆脱过去或为幻想着迷。
因为人们的所谓标准规范和自以为是,他们才成了异类。
“大场面” 想象中的大屠杀和吃第一口饭,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大场面”。
一个欢快肆意,想象与视觉结合;一个细腻含蓄,幽默与温情相溶。
一动一静,为影片增加了气氛和娱乐效果。
飞行袜 可以和米饭电子管相媲美的,是由薄荷和柿子作成的飞行袜。
穿着它能飞到那个美丽宁静的草原。
每个人都有一个那样的属于自己的世界,可以尽情的回忆和畅想,无论喜怒,给自己一片清澈。
那个超长的吻 在告别奶奶之后,一顺来了安慰英君。
英君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头,两人接吻。
一直一直,不停不停,到太阳都要下山了。
这个吻也充满能力,让虚弱的英君可以一直停留在半空。
吻毕,一顺冽嘴一笑,露出那副假牙(接吻过程中从英君嘴里跑过去的)。
这是我笑的最厉害的地方,有些恶心,呵呵呵呵呵呵。
有些色情的对话 一顺陪英君一起去完成她的使命。
帐篷在雨中被大风刮走。
一顺:现在干什么呢?
英君:先脱掉湿了的袜子吧。
一顺:可湿的不光是袜子啊……就湿了袜子吗?
大雨过后,升起一道彩虹。
英君没有等来她的使命,不过身边有了一顺的陪伴。
爱情给了他们新的力量,可以面对过去未来,可以感受每一刻的存在。
朴赞郁的片子一向以来暴力,血腥,充满无法摒弃的恩仇。
但这次很意外,他会拍一对精神病患的爱情。
这让我想起李沧东拍的《绿洲》,对精神患者而言,爱情显得更直接单纯强烈而不可替代。
与《绿洲》的悲凉基调不同的是《机器人也无所谓》是小王子救落难公主的过程,是个温暖人心的过程。
当RAIN出场,总是把夹进屁股的裤子拽出来的时候真的挺可爱的,作为帅酷小天王能做这样真是相当难得。
虽说片子主要展现的是精神病患的爱情,但是其中还是有朴赞郁影片中普遍存在的深刻的伤害,女主角和像老鼠一样生存的奶奶在一起,父母姨夫姨母忽然闯进来把奶奶交给了白衣人,从那时开始,她的生活完全封闭,她对奶奶是老鼠而自己是机器人深信不疑,怕身上的机械坏掉而不肯吃东西,并且对自己没能救出奶奶耿耿于怀。
而RAIN则是从小被不负责的妈妈抛弃的孩子,他只记得母亲对他说每天晚上要好好刷牙,而母亲带走了家里的一幅电动牙刷,于是他会在别人谈论母亲的时候非常生气,但身上却随身带着有母亲照片的盒子,他喜欢偷所有人的东西,并以能偷掉别人的坏毛病和习惯在精神病院成了英雄。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女主角幻想自己的同情心被偷走了,变身报仇女神,对医院进行大屠杀,医生到处逃窜,到处是沾满鲜血的尸体,而背景音乐却是愉快的钢琴曲。
就从这个镜头还是能感受到朴赞郁的气息,在报仇中得到莫大快乐是他的一大特色,但是看着这个画面听着这个音乐,心里永远无法不隐隐作痛。
另一个是,RAIN因为知道女主角再不断绝食就要死,于是骗她给她安装米饭能量转化器,他甚至都准备好了,所有能发出机械修理的声音,当他一再承诺给女主角终身维修米饭能量转化器,她终于在他的指导下吃下第一口饭的时候,他似乎看到他为她安装的米饭能量转化器在她瘦小的身体里开始运转,于是抱着她那么地快乐地笑了。
他只是帮助她更好地活在机器人的幻想里,爱不就是这样吗?
在她绝食的时候也绝食;在她想奶奶的时候帮她找到奶奶;在她快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挽救她;在她想死的时候,与她结伴而行。
当两个彻夜淋雨的身体在微亮的晨曦中拥抱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爱。
本来便是冲着《机器人也无所谓》的俩主角+导演的这个怪诞组合去看这部片子的。
果然没让我失望,先大赞一下天才朴赞郁。
可爱又超脱现实的疯人院的布置,总是充当背景的僵硬呆板穿着白色衣服的精神病人,大大的蓝天和最后一刹那的彩虹,无不体现出朴赞郁老顽童的贪玩心态。
片子极其流畅的呈现了发生了疯人院的一出童话故事。
自认为是机器人,喜欢戴着奶奶的假牙对着周围食物讲话的绝食少女英君。
能偷走别人能力,有严重强迫症又喜欢戴着奇怪面具的男生日淳。
还有皮肤油油的,自己通过摩擦原理制造出飞天袜子的胖女人。
喜欢背对着别人用镜子看世界的女歌者。
遇到什么事故总是认为是自己的过失的神经质男。。。
如此多姿多彩的病态人生,在朴赞郁的镜头中,这些人都是创意的代表,飞天袜子最后帮助绝食少女飞出了禁锢的牢笼。
美丽的女孩天籁的歌声让英君看到了蓝天绿地,那更美好的世界。
有一刻我竟然接近流泪。
奶奶绑着大大的地心引力的腰带来到草地上找英君的时候,英君流着泪扑上自己朝思暮想的奶奶怀中,诉说着自己一个人在别人的世界里无法生存的痛苦。
我不想吃饭,他们逼我吃饭。
我是机器人,我不该吃米饭,我要充电。
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英君心里的许多委屈都化成了泪水,诉诸于世界上唯一能懂她的奶奶。
可是人还是挣脱不了地心引力的,奶奶始终要被狠狠的拉回去。
奶奶刷的离开的一瞬,泪水在眼眶里拼命打转。。。
没关系的,即使奶奶不在你身边,我都会保护你。
小rain心里肯定是这么想的吧。
于是轻轻的抱着瘦骨嶙峋的英君,深情的吻上戴着假牙的女孩的唇。
时间停留,长长的世界尽头,只剩我们小小的身影。
即便我们都是最不可理解的怪物,我们都无法活在别人的眼中,那么就紧紧拥有着彼此吧。
漫长的吻之后,可爱的rain笑了,戴着英君的假牙~男孩知道如果女孩一直认为自己是机器人不愿意吃饭的话,再下去肯定会死掉。
男孩帮女孩“打开”她身体的大门,植入一个“转换机器”。
“英君吖,有了这个,你吃下去的米饭就可能转换成电能啦。
”于是英君就纯纯的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吃饭了,而且这个机器还买了保险,坏了的话可以维修。
所以这天,整个饭堂的人,都为了英君能够吃第一口饭而欢呼雀跃~简单而又美好的故事,虽然跳跃着的都是光怪陆离的思维,但是亲情、友情、爱情,又何尝不是我们身边最实在最真切的情感呢。
难道我们所谓的正常人,永远都是最正常的么?
所谓的荒唐离奇的白日梦,我们加之以嘲笑、愤怒、不屑,其实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去想,不懂去爱么。
朴赞郁眼中的世界,精神病人都是值得爱的,瘦得苍白丑陋的女生也是值得爱的,整天念念叨叨只爱吃萝卜的老人更是值得爱的。
如果正常人的这些情感都能变得纯粹,或许世界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离奇的破坏。
同情心,感恩,包容,虽然有时因为这些情感的泛滥会伤害到自己,但每个人都多一点,多一点,这个世界就会被更泛滥的爱所包围了。
最夸张的手法去描述不可能的世界,其实,痛斥的更多,是现实社会的冷漠;希冀的,也是现实社会更多的关怀和追求。
关怀所爱,追求所想。
无论是什么人,都无所谓了吧。
想起在《梦旅人》的迷离背景、以及东亚质感中,加入了《天使爱美丽》的灵动、奇幻、幽默和温暖,再加一点点朴赞郁式的特有的“酷”。
编剧导演的工作有时就如调香师,几味融合间一款新的香调便缓缓升散出来。
还真是缓缓的。
前2/3都并不觉得,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几乎要怀疑是不是又纯粹在装腔作势、用心险恶的玩风格了。
但渐入佳境的时候,便能够会心微笑,淡淡感动。
尤其在Rain为她背后假装安装电能转换器那场,吃进第一口饭那场,和避雷针那场,直到最后。
最后天地苍茫的宏大感将每个人包围,让你相信和确认了有那么种美好。
我与很多人一样,回过头喜欢上这个名字:I’m a Cyborg, but that’s OK. ——就像是说,爱你要你,不管你是谁。
只是仍难以觉得Rain长得好看。
题外话:这是一部经典。
前面的厂商标记的出现动画就很赞,韩国电影能有朴赞郁真是幸福。
这片子怎么说也得看2遍,就像《非常嫌疑犯》一样,第一遍看懂,第二遍欣赏。
而且第一遍模糊的地方,第二遍就清楚了。
刚开始看到片子的前半部分差点不想看删了,这什么呀,朴导这回是为了商业在装样子,整个看完,回想这片子要讲的太多,有太多的讽刺,隐喻。
能支持看完片子的前半部分,是因为最近看了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中第三章前半部分的马可与忽必烈的对话中提到的“城市(电影也一样)就像梦境,是希望与畏惧组成的,尽管她的故事线索是隐含的,组合规律是荒谬的,透视感是骗人的,并且每件事物都隐藏着另外一件。
心灵和机缘都不足以支撑起那厚重“真实”的城墙。
这些其实都是她对你提出的问题给予的答复,或者在于她能提出迫使你回答的问题。
”片子的前半部分一直觉的林秀晶很丑,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才觉的可能是前半部分中林秀晶看荧光灯的那个表情引起的,光靠这个表情林秀晶就可以去演韩式,日式恐怖片。
片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与段落,比如林秀晶饰演的英君由于妈妈是做猪肉熟食的,所以回忆起在厨房里告诉妈妈觉的是个机器人时,背景一片血红;英君对着自动售货机中的灯管嘘寒问暖,要请灯喝茶,rain饰演的朴一顺在旁边看见英君要请灯喝茶,却没有投币,就帮他投了币,选了茶,英君拿了茶对着灯管说了声谢谢;16:16英君去追带走奶奶的救护车时说“来了辆自行车,它搭上了我”,镜头表现的也是这个意思,英君刚开始跑着追,遇到下坡,救护车消失,上来。
英君跑到头消失,上来后却飞快的骑着自行车;还有其中的道歉男-全德恒,他很有礼貌,卑微的都不敢向前走,他把这称之为法庭礼节。
有一次他路过一个车祸现场,他确定信是他造成的,他不停的给受害者们道歉,最后他们都受不了,于是就把他带到了精神病院。
道歉男对乒乓男太平说过一段话,乒乓不是给予和接受吗,我不这么认为,一个人在给予之后一定要接受吗,乒乓不能仅仅是给予吗?
;松紧男圭硕说的自己腰间有根松紧带,在陌生的地方也会觉得安心,当生命接近尾声,松紧带将会拉伸到极限,啪的一声!
我将回到生命的起点;国端的睡眠飞行法,穿上薄荷油冰冻果子露袜子和柿子袜子,会产生静态电子拉力,让人漂浮起来,就像超导磁悬浮列车,不过记得飞行之前记得不要吃鸡肉类食品;片中一顺发明米饭能量转换器-米饭电子管 给英君安装 指导英君的5步吃米饭法 数到3就打响指 米饭电子管专家的名片 也是全片最精彩的段落。
片中的2个主角的问题都是因为对亲人太深的爱造成的。
一顺由于妈妈爸爸不关心他当他不存在,很少理他,所以他爱偷窃,以为自己是隐形的,不停的偷也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存在,很害怕自己消失,他要抵抗消失,就是对片中会变小的回应,他也深爱着他的妈妈,妈妈只跟他说过一句话“上床前记得刷牙”,所以他随身带着牙刷牙膏,并说过真男人是不会让妈妈孤独一个人的。
由于一顺的偷窃关进监狱以后,偷别人衣服穿,不断地刷牙,打架,人们说他是精神分裂患者,反社会分子,所以又关进精神病院。
英君是由于太爱她的奶奶,片子刚开始英君幻想自己组装收音机工作,是由于奶奶的收音机在和妈妈的争吵中摔坏了。
奶奶喜欢老鼠,英君便随身带一个罗技鼠标来代替,时不时拿出来爱抚一下。
英君整个思想的基础—七宗罪由来是因为为什么没有把假牙送到奶奶手上,刚开始她找的理由是机器人可以打败任何东西,但当时没电了。
但最后又想成是因为同情心的缘故,同情心是七宗罪之首,其他六罪是忧愁悲哀,慌张不安,忧郁不决,虚空幻想,罪恶感,感激之情。
英君版的七宗罪。
而不是懒惰,嫉妒那一版的。
英君的七宗罪的来源思路是:由于无用的幻想,如果白衣家伙也有奶奶,如果他们死了,英君就会有罪恶感,就会对他们的奶奶怀有同情之心3,就会悲伤,就会慌张不安,忧郁是否要杀他们,也必须抛开这些罪恶感。
片中3次英君的奶奶提到活着的目的,英君也幻想过要是找到存在的理由那有多好。
感觉活着的目的的意思就是要有同情心(没有人愿意当耗子的),不要悲伤,不要慌张不安,不要忧郁不决,不再做虚空幻想。
2次提到放弃希望,恢复元气意思也是说不要勉强自己,那就是活着的目的之一不用慌张不安。
影片最后在英君一顺收集十亿伏电未果相拥睡去,在日出美景的彩虹逐渐变成一道光束消失在黑影之中陪伴结束,着实很赞。
只是记录。
一直想写篇东西谈谈朴赞郁,脑残粉总该示爱下。
不过自己也没想到评论的第一篇会是这部《机器人之恋》,这部看评分就知道算不上是朴赞郁作品中很被人所欣赏的,不过我也要任性地撂一句,反正我很喜欢。
这种喜欢,大概主要是由我自己的审美趣味决定的,而不单单是因为导演和编剧是朴赞郁的缘故。
因为我自己对于这种故事天马行空、布景斑斓梦幻、气氛浪漫诡谲的片子完全无法抵挡。
这种片子,就像个穿的花花绿绿的面颊干瘪满口假牙老太太在那里讲笑话,还透着一股可爱的冷幽默气质。
所以,我会喜欢《天使爱美丽》、《黑店狂想曲》、《杀妻总动员》和《梦旅人》,嗯,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上述这些片子的画面都如鸟翼般纷纷颤动刷刷刷飞过我脑海。
和排在第一的那篇影评不同,要是我来说的话,我会说,朴赞郁是个真正温情的导演。
《老男孩》的故事当然很残酷,朴赞郁的叙说手法自然也暴力血腥,可是当吴大秀趴在地上学狗叫和片尾与一身红衣的女孩在雪地里拥抱,女孩说“我爱你”而吴大秀的脸上露出痛苦却又满足的笑容时,这幕美丽凄绝的场面让我感到的是温暖和动容。
我突然之间觉得,其实什么都不重要了。
两个孤独至极的人,在催眠中彼此舔舐伤口,即使是如同野兽般的相爱,也成了此刻最大的安慰。
《亲切的金子》的结局同样是下了雪,小女孩给金子一个雪白的蛋糕,蛋糕自然是象征着金子再也回不去的纯洁。
金子把头栽进了蛋糕,而女孩拥抱着金子,在悠扬的圣歌声中,仍然保留了重新来过的希望。
《我要复仇》相对上两部会沉郁一些,风格没那么招摇,而是更加专注于讲好这个故事。
同样是我眼中他唯一称得上是惨烈绝望的一部。
奉俊昊就跟朴赞郁相反。
我每次看完奉俊昊的作品,永远都会升腾起一股巨大的阴冷感,凉气满溢。
无论是《汉江怪物》、《杀人回忆》还是《母亲》,归根到底的关注点都是社会上的弱者,他们往往被无情忽视,然后开始暴戾残杀,亦或畸变对抗。
而结局,总是不留一点余地。
他的镜头注视世间的眼神是非常冷漠的。
他的片子里体现的才是真正的黑暗与绝望。
从某种角度来看,我非常认可奉俊昊是韩国最出色的导演,他在叙事技巧上无懈可击,而且电影挖掘的厚度极深,文本容量极大。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那个把风格玩得出神入化视觉上华丽至极只能感叹为何你如此牛逼的朴赞郁。
这部片子也可爱柔软得惊人,完全就像个童话。
所以我看到,其实朴赞郁是个多么充满了童心的人,他的想象力又是多么惊人。
可爱的英君,对着自动贩售、电话机、收音机说话,走进钟里发出打嗝的声音。
一顺的刷牙强迫症,带着兔子面具,头上有两卷小毛,还可以窃取别人的能力与思想。
吃腌渍萝卜觉得自己是只耗子的奶奶。
倒着行走的人,觉得生命都是自己的错,不断向别人道歉。
还有胖女人发明的薄荷油冰冻果子露袜子和柿子袜子,连名字都听着无比诱人,摩擦就能飞起来。
充满电的脚趾会亮起来、手指上会飞出子弹、米饭电子管。
朴赞郁的脑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啊?
他到底有多少稀奇古怪、荒诞离奇的想法啊?
最喜欢的还是那个所有人开会时的布景,圆拱形的建筑,充满了后现代的风格。
跟《杀妻总动员》一致,几条分开的线都有交融,比如《杀妻总动员》是那个以为自己是只鸟的爸爸真的飞了起来,还救了要自杀的浅野忠信,这里面则是一顺把别人用来跟他交换的歌喉和袜子给了英君一场梦幻的睡眠飞行,又比如圭硕说,他的生命快结束时,他的松紧带将拉到极限,对应了后来奶奶来找英君时身上的那根使她们无法靠近的松紧带。
“啪”地一声,回到了生命的原点。
我迷恋的,就是这样暗埋伏笔前后对应的聪明编剧手法。
每个人都在找的,其实是存在的理由。
这个日渐喧嚣却也日渐荒芜的世界里,我们都开始迷失,然而,这部片子却如一场不可思议的荒诞梦境,使我们获得仿佛漂浮般的奇妙感受,沉浸在深深的浪漫情怀中。
正因为朴赞郁是真的温柔,才没有像《梦旅人》一样给予死亡作为他们的归宿,而是给了他们雨过天晴的彩虹。
因此眉梢都忍不住地喜悦。
看这部片子时,正好歌里在放的是《不再让你孤单》。
突然想到,大概这部片子里的一顺努力为英君做的就是如此,你我都是世界的弃儿,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疯子,而我,不愿让你孤单。
路遥远 们一起走我要飞翔在你每个彩色的梦中对你说 我爱你
首先,我选择力荐,并非是要推荐谁去看。
因为这的确是部怪异的电影。
谁导谁演无所谓,关键是这种荒诞片子,很对我的胃口。
不过这种影片通常很难看得清楚。
如果一段段切割开,分析它每一个镜头存在的做用和意义,通常都会失败。
它们不是数学题,而是一幅画,一个乐章,不需要分析,只需感觉,如果感觉不爽,那就是不爽。
借此表达一个一贯的观点,鉴于以上原因,电影评论这种东西,实在应该是越短越好。
今天终于看完了近期能看到的最后一部朴赞郁的片儿,之前看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我要复仇,小姐,蝙蝠,这一串下来已经对朴导的风格有了一定了解,作为小姐之前的一部作品,机器人之恋也不例外,同老男孩,亲切的金子和蝙蝠一样,前半部分总会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繁杂的信息,密集的对白,各种特效运镜,再加演员略显浮夸的表演,确实让人有些不想再看下去的冲动,但是我了解朴导,明白那些看了十几分钟就拒绝再看下去的人是不会体会到结尾美妙的音乐响起之时那种舒爽的感觉的,ps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片子配乐还是曹沃英doge。
机器人之恋虽然很具朴赞郁的味儿,但是,味儿却又没那么浓。
在这片子里对人性恶的探讨远小于善,精神病院里的病人们确实让我想到了飞越疯人院,男主就像杰克尼克尔森一样。
但是朴显然是不想在自己的片子里放一个单纯的坏蛋,虽然女主也对护士医生有诸多不满,但是影片首要的驱动任务显然是让女主吃饭。
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也就是女主心理问题的由来,这也是本片最大的悬念。
在精神病院里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精神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在上大学之前,精神问题好像离我的生活很遥远,但是当来到大学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之后,我发现,精神问题在人群中还是挺常见的,当然这时候应该换个没那么严重的词汇:心理问题。
我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同学好像都或多或少有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不会像片中精神病患者那样表现的那么明显,但是它总会在潜意识中影响一个人的行动和抉择。
从而对人的命运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些心理问题大多和原生家庭有关,就像片中的女主一样。
大家都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这种来自童年的心理创伤,是很难后天完全治愈的。
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日益疏远的社会中,人们天天只为了自己那一点利益而活,整日内卷挣钱,甚至有很多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在这种极度功利自私的社会中,再回过头来看片中的男主就会显得尤为可贵了。
2005年的威尼斯到2007年的柏林,朴赞郁都没有错过竞赛,但拿到的都是艺术创新、突破敢斗之类的奖项。
这不能说明更多问题,但唯一的可能在于朴赞郁在改变,而这改变可能是反方向的或者暂时的走错方向。
这是朴赞郁在三部曲之后的一次轻松之旅,然而不能说这是转型,朴赞郁字典里没有转型这一词,即便是《JSA》,也跑到柏林晃几圈才回来,解释《I'm a Cyborg, But That's OK》也变得晦涩起来,比如它的大远景结尾,比如现实与幻想的交叉散落。
还有,亲爱的影迷们,不管朴赞郁这次会有或者真有何等失水准,比如和香港的舒琪老师一样批评的“肆无忌惮”和“自我陶醉”,或者嫌它拖沓冗长并表示如果只有半小时四十五分钟那就是趣味却不失精悍。
从后者的说法来看,如果成为短片《N.E.P.A.L》或者《Cut》的长度更为合适些,不过这样激起的反应就是粉丝会哭爹骂娘。
以下我会注重从《N.E.P.A.L》与《Cut》的角度分析和《I'm》的联系,遗憾的是很多人应该都没看过。
对于粉丝那亦是更无可能的事情。
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等待今年的《Evil Live》,这才是朴赞郁精心准备的吸血鬼大作,也有可能跳票到奥运年,毕竟一年一部总让人不太放心,奶牛型导演总容易让人提心吊胆。
精神病院的前世今生比如你在开头见到林秀晶给自己充电的镜头,又是割又是绑,也许你还在想这样的开场很有风格呢,整齐干净的工作服,协调如一的步骤,空洞的眼神和林秀晶一个人异数般存在的画面。
工厂里的广播声和医院里讲解的交错,可以反应过来这是朴赞郁,不一定就是开头的齿轮转动上的A PARK CHAN-WOOK FILM字样。
这是一个发生在精神病医院的故事,工作人员监视看护着所有的病人,他们不时坐成一个圆圈进行放松治疗。
林秀晶突然露出的那口牙(事后可以知道那是一个主要的线索物假牙)和绝食者的目光无神倒可以吓一吓,机器人的代表果真是个精神病患者。
嘴中啃萝卜喂养耗子的奶奶最初是观众们眼中的恐怖人物,不过医院病人可是他们的乐子。
可以说精神病院的来历源自《N.E.P.A.L》,尤其是在看过林秀晶被人推着在走廊来回介绍不同病人时的流畅镜头,讲述身份的移换,完全的另一个世界。
充分意识到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前半程印象十佳,那完全是种实力在握的体现。
依然不认为《I'm a Cyborg, But That's OK》有比带着人权之名《N.E.P.A.L》中紧握的双手来得更切实际,而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
与《Cut》的联系则是绑在奶奶和医院其中一个精神病患者背后的“松紧带”,其实也不是松紧带。
就是一根长长的伸缩性能极好的绑在腰间折磨人无法往前跨步的带子——在《Cut》里那成了仇视完美者对付导演的一个手段,背后则是导演长期承受的精神不安与风险束缚。
在《I'm》中,这是被强制使用的一种工具,奶奶被送儿女们视为“怪物”送往医院,连萝卜也别想啃。
反抗社会与沟通阻绝是一个大主题,由于语言不通就被投入精神病医院,反之,语言相同而思想不通更该被投入精神病医院,这就是《I'm》里的形色患者们,而不仅仅是适应不良青年和机器人少女。
称其为现代社会的牺牲品再合适不过,朴赞郁所要反映的则是作为一种无处可归的希望。
亲人的冷漠对待,自我隔绝与无法被人理解,多少躲在每个病人的后面。
Rain在片中的戴面具、逃避缩小、隐身想法以及用偷窃证明自己存在等等。
哦,伤心啊,我好伤心啊!
林秀晶在埋奶奶遗物时唱着这简单的歌词,留意了下居然是埋了三样东西:鼠标、假牙、骨灰,埋前者真是有趣。
后面还有如叙事文一般的米饭之歌,冒着蒸汽的白米饭……,奶奶的腌萝卜,冬天、春天、夏天的白米饭,看似无拘束的怀念之情。
《I'm》有很多臆想妄想而并不真实存在的场景,它们设置得有些随意,除去大量医院工作人员在场的场景其他都可以归为虚构而不真实,比如大地下室还有结尾的广阔天地,这很难被论证为存在的真实。
而容易被看出来的剧情拖沓,即为Rain和林秀晶大量增设的对手戏,kiss充电升温乃至食堂言语教授吃一口饭的段落。
可有它们,影片也才105分钟,不可否认众病人的顿不作声和整齐鼓掌来得相当做作,这还不包括与前两部长片同样空、远、全的结尾,旭日与彩虹,乌托邦,绝对的幻想,反之空想则是本片无法承受的结局。
《老男孩》中吴大修回到学校时记起往事一段打破时空的剪切、交相出现的人物印象犹存,跟林秀晶在《I'm》片中回忆奶奶被妈妈叔叔阿姨几人送往精神病医院的下午有其相通之处,抢夺收音机,摔破,交错剪辑的画面交待了人物的完整过往。
然而,朴赞郁不仅无法解决“复仇”的生灭始末,对于收尾《I'm》,同样来得有些力不从心。
存在与活着的理由没能解决任何问题,同时抛出这样的一个解决方式真有些轻浮。
主题沉重,结尾只能放点希望之光,心不在焉的眺望。
真正看懂这部片子的人会感动,会深思,然后看不懂的人会笑它幼稚,笑它低级,笑那些病人是多么傻多么蠢。。
这正是导演的创作目的所在,并不需要所有人都能接受这部片子不是,这世界本是如此,相信爱这部电影的人内心都留有一分未被世俗污染的纯洁。
不喜欢,没耐心看了
又怪诞又可爱又神经质,据说是朴赞郁拍给自己女儿看的童话式作品。林秀晶在里面真心消瘦。
也许那是一个我们无法抵达的世界。
longlongago
这种想象力……这片是老朴客真粉假粉的指示剂……
没有故事,再怎么玩变态有趣的概念也没意思。林秀晶变身机器人乱杀一气、穿上之后双脚摩擦就会飞行的袜子、越变越小的Rain、彩虹瓢虫电动牙刷……诸如此类勉强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完全不成章法。你把Rain和林秀晶搞来也无济于事啊!何况还把林秀晶弄成这个样子,你想吓死爹呀!
朴赞郁真是个耐心的人,无聊漫长的接触沟通过程体现了他的耐心。不忍心去破坏,走进她的心,消除她的不安,粗暴不来。这不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但它的真实足以感动你
好无聊啊
精神病人们的世界真有爱~
假牙 纸杯电话 交换声音 摩擦起电的柿子和薄荷做的飞行袜子 米饭能量转换器
2020-03-16,机器人住在幻梦墓园里
类型化设置但观感极其艰涩,也不觉得镜头有什么独到之处,故弄玄虚的成色倒更重一些。两位青年之间的爱情互动还是蛮有移情的,当然这也许是这部电影唯一的亮点,不知道朴老师到底想干嘛。
神神叨叨的,没点儿耐心还真不容易看完
除了林秀晶較養眼外..沒什麽好看
完全不知道要讲什么,混乱且奇怪。电影和男女主一样,神经病。
说不上好不好,不过好电影不应该让人看得这么累,除非是推理片
导演只做到了一件事-----证明了这是朴赞郁作品
觉得做精神病人也挺开心的,可以活在自己的逻辑里。如果也有个一顺陪着就更完美了,付出一切去陪伴爱人~~~~~~开头介绍rain的角色“在军队里被轮奸..."我靠,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爱情很奇妙,剧情很拖沓,展开很奇怪,结局很费解。
朴赞郁说《机器人之恋》是拍给12岁的女儿看的,怕是要给孩子吓出童年阴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