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可能在很多人内心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比如《闪灵》《驱魔人》一类,和《恐怖游轮》一类,和《午夜凶铃》一类等等,很多种类,在不同人心中可能有几类都算不上恐怖片。
这里当然不作说明,也说不清。
就单说我自己而言,我觉得能让人大声尖叫的,吓到人跳起来的,算是恐怖片该有的样子。
那这部电影自然是非常不错。
对于《墓地邂逅》而言,该片说是致敬,参考,抄袭。
好像都说得通。
但就效果而言,比《墓地邂逅》确实好了不少。
逻辑严密,演员不出戏,该有的紧张氛围也足够,我觉得是一部够八分的恐怖片。
从他们进到医院开始,我就是半遮半躲看的,真的很吓人,因为黑的部分太多,镜头的主视角能看到演员苍白的脸和他背后黑色的空间,那个黑色的部分真的让人觉得很恐怖,怕有什么东西会出来。
然后从高能的智妍姐姐变身,看到那张恐怖的脸之后,抱歉,我再也没看过画面一眼,看着同事们时而惊恐,时而放松,时而惊恐,时而放松,时而惊恐,时而放松,时而惊恐,时而放松,时而惊恐,时而放松,听完了整部电影。
探灵的流程一般都是这样,去的时候超兴奋超刺激,在鬼宅里真的遇到一丁点情况就开始屁滚尿流,那你说去的时候那种开心兴奋,骨子里到底是打算遇到鬼还是遇不到鬼呢。
去鬼屋玩是差不多心态,坐云宵飞车是差不多心态,炒股票搞传销开始吸毒都是差不多心态,总之明知道是错误的是有危险还是忍不住要做,人类内心里那丢丢贱格格的东西真要命了你说是不是。
不过探灵可不是坐云宵飞车啊,在游艺机上被甩一甩,只要是没遭遇机器故障和心脏骤停,生还的可能性无限大,探灵可是可以直接把鬼魂带回家,没有道行深的老师傅解脱的话,简直后患无穷。
就拿台湾现在很火的探灵节目《0101灵异灵异》来讲,主持人晴明可是经常带着一团灵体就回来了。
普通人自己身上一堆因果业债还没弄干净,偏要去凶宅再染点新鲜的回来。
真是无知无畏,一叶障目的人最勇敢了。
什么斗鱼探灵也好,虎牙探灵也好,面对未知的灵异世界只要一想到钱鬼就靠边站了。
好像电影中主创三人男团队一样,几十上百万的直播观看率都是钱啊都是钱。
反正谁也没见过真正的鬼,也许其实没有呢,凶宅什么的我就蹭蹭我不进去,喔不,我就进去我不动。
顺带骗几个二逼傻白甜的傻大姐过来,设机关吓吓她们,花容失色什么的直播才最有看头。
只可惜男人永远不了解女人翻脸如翻书的特性,说冒险什么都是假的,搞点噱头把自己拍的美美的很光彩还有很多人很多来看成为焦点才是真的。
真要把她们吓成狗,可是立刻会来指责你为什么非要在这种凶宅里搞事情,随便逛逛就好了嘛,为什么不该摸的偏要摸,不该碰的偏要碰,总之全是你的责任。
喂,抱歉,这对塑料姐妹花,当初也没有人绑着你俩逼着你俩来好嘛,都知道是凶宅了,到这里出了状况难道不才是正常情况,难道只让你搞点自拍上上镜头写下姐到此一游才叫正常(脑袋大概是坏掉了。
)而在她们的猛烈指责推卸责任之下,男人也就懵掉了。
效果好比不戴套啪啪啪搞出孩子,责任全怪你全怪你全怪你反正我很冤枉啦一样。
所以你看,把主题换一换,人类犯蠢的实质都是一样。
功利、投机、侥幸心理、自以为是,沾上这几点再加个愚蠢搞什么都要团灭。
说回电影的话,剪辑不错,故意制作出的因为网络问题而导致视频的卡顿扭曲与模糊,这些细节上的东西都挺好。
但是吓人的模式,灵体出现的方式,不能说是很新颖,甚至有那么点简陋与无聊。
也没有更好的运用昆池岩精神病院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相片里挺有梗的院长和一个张大嘴的神经病人都没有被充分利用,太多剧情给了自私自利的阴险队长,让他做为主要推动剧情的一条线索,其实是多余了点。
而全片一直在煽风点火的猛鬼房间402,说到底进去以后也不知道个所以然,就是给每个人戴上一副大号的美瞳仅此而已,导演编剧哪怕编一个这房间当初病人们经历了什么的原因都不愿意想一想,对恐怖片的理解力实在是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有不少同学拿它跟招魂之类的电影比,其实是比错了,伪记录片,拿来和《死亡录像》西班牙第一部比较一下,就知道《昆池岩》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了。
如果说是小成本,同样小成本并且更早期一点的《 墓地邂逅》(2011-2012)在灵体遭遇和撞鬼特效上以2018年的质素来说并未有很大突破。
再直接点说,《昆岩池》用了不少时间铺垫,在后半部分狂飙高潮时每一个爆点却来得异常突兀。
以至于主角团队的存在感与维系感越走越弱,好比是——我们就来秀一波装备和搏一波眼球。
圣水之类道具前面就用掉了,高科技的全部是摄影器材原来不能打鬼啊,好吧,我们从来就没想过真要遇上鬼时我们这群弱逼该怎么办……(这种感觉应该就是整部电影最糟糕的地方了吧,2018年了都,只会花钱买装备的无脑熊孩子最讨厌惹啦。
)如果说遇灵的场面只是东西飞来飞去,人被提起来,那何不在历史背景上多挖点梗出来烘托一下,让气氛会更好呢,比如说这里的病人经历了悲惨的化学实验,发狂时会乱扔东西,死去后依然如此,或者有个什么监管啊院长啊突然发疯了会乱杀鸡,顺手就把那只死鸡为何出现给交待了,给点小剧情铺垫都好,但是这些都被忽略了。
以至于倘若你多看一点恐怖片,再来看这部电影,会觉得幼稚有余,惊悚不足,完全没有首页诸位吹嘘的那么恐怖啊拜托。
对恐怖片抱有深情厚义的人如我,看完全片后还是愿意给个高分(喔不,本片恶意吹捧和杠精太多,四星改一星,走好不送),因为希望拍好恐怖片的导演更多(也轮不到这片的低智编导和吹捧者)。
不过希望搞恐怖片的新人编导啊新人创作团队能够意识到,一旦恐怖特效与灵体效果并不出众,能让人免疫的情况下,一定要在剧情与来龙去脉上多多推敲,多多研究。
毕竟鬼是人变的,人是鬼来的,你琢磨透了人性,也就知道鬼在什么效果上才是真正的可怕。
在评论之后,最后再总结一把这部电影吧:玩王者荣耀的新人们,能和电脑多打打多练练的时候就不要去借别人的号玩钻石局,纵然你是一位已成年的人民币玩家,那些能打上钻石局的中小学生,说不定也是可以虐哭你的对手呢。
科科。
这电影在韩国上映就横扫票房,甚至赢过头号玩家,让我很好奇这部片的好看点到底在何处呢昆池岩没有什么剧情可言,大抵是讲说有一个专做恐怖地点直播的团队,为了拉抬点阅率赚取庞大的广告金,这次决定挑战位于昆池岩的一间精神病院,为了壮大团队声势与增加可看性,更招募了几位志愿者一起体验。
当然啦,既然是恐怖片,演的套路一定就是前期欢乐后期仆街的惨况。
剧情几乎没有什么解谜的成分,在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以及大量的网上传言就已经对精神病院的来历做了详细的说明,为什么这里的怨气这么深厉鬼这么多,很纯粹的就是气氛营造到满点之后开始大量惊吓的电影,至于402号房的鬼为什么特别猛,这里不多做解释的做法也算是可以理解,反正就是留给观众想像。
电影的呈现方式以多重第一人称,也就是每位成员都配戴着看自己以及看外面的两个镜头,这样拍摄手法的优点,我曾经在《地下墓穴》看过是很棒保留第一人称视角的真实感,又同时规避死不放下摄影机的不合理性,同时又有在各个传说中的恐怖地点摆置监视器,等同于是第三视角,算是利用电影主题的优势,让整部片子能够清楚呈现细节。
这些都不是重点,相信各位想看的是,从我最客观的角度评论这部片子到底恐怖是否?不可讳言,本片的前半段相当地催眠,除了各个帅哥美女很养眼之外,就是看这些人相见欢,接着就是一副很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硬闯鬼病院,探险着场景很恐怖却半点鬼影都没有的精神病院。
然而,这是一种反差的表现手法,就是要让观众瞧不起,再把你吓得半死,那才叫人惊艳。
整部电影的精采几乎在最后二十分钟,算是鬼片常见要嘛不吓人要嘛就百鬼夜行的陋习,不过要是吓得好我也是会予以肯定,这部片子在后段几幕的惊吓手法算是颇新颖,力道也算足够,回归于气氛营造所带出来的诡异度,取代已经被观众普遍嗤之以鼻的跳跃式惊吓与突发的大声音效,透过灵异现象以及鬼影的适时呈现,我觉得这方面的表现还算不错。
由于本片的惊吓桥段不多但都实属精华,我就不详述了,只能简单地告诉各位,前面真的要耐住性子,没有前期把电影的真实性营造出来,让观众觉得好像真的是在看一场网络直播,后面的惊吓接踵而来也才能够掀起阵阵的高潮,尤其是不得不称赞剧中那位饰演夏洛特的女演员,她对于害怕的诠释真的是本片最亮眼,其他人跟她对比下来根本就是死鱼。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电影有把我吓倒吗?笑话,当然没有啊。
并没有嘴硬,本人虽然恐怖片阅历经验丰,但也不是完全免疫,很可惜的是,这部电影虽然以独到的手法强调仿真的惊吓,但毕竟是技巧性作品,看的当下紧崩感一过就忘了,同时也因为题材的罩门,过长的铺陈让我有点失去耐性,最后我几乎是提起精神才勉强看到说,喔,这些惊吓手法好像还可以喔,对,也就仅止于还可以。
相比于此,真正比较能让我有感觉得反而是老港片如《阴阳路》、《七月十四》这种剧情好气氛佳的老港片,后设所引发出来隐藏意义还能引发源源流长的共鸣,要不像是《咒怨》(最早的版本)那种渗透式惊吓,让你有种冼澡睡觉,俊雄都会突然跑出来找你玩的梦魇
但还是得说替本片说句公道话,本片在四周暗得要命音效又做的环境下看,真的是蛮不错的娱乐体验,若有心上人又不排斥恐怖片的朋友,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反正我应该不会再刷第二遍。
《昆池岩》这部影片属于恐怖伪纪录片类,如果说你也喜欢看这种略带摇晃感的镜头、随意口头化的人物对白、以探险、庆祝、娱乐等目的作为开头的录像式恐怖影片,恐怖伪纪录片绝对能够满足你这方面的趣味。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昆池岩》这类的恐怖悬疑片都有哪些,以及都有什么亮点?
1、《女巫布莱尔》
《女巫布莱尔》《女巫布莱尔》这部影片是第一部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的恐怖片,剧情围绕着三位学生去一个名叫“布齐兹维尔“的小镇采访当地关于女巫的古老传说展开,观众看到的主要剧情,就是三位学生失踪之后遗落下来的摄影机里所记录的内容,因此带着浓浓的纪录片感,增添了恐惧的真实感。
其中,剧里包含诸多恐怖情节,例如受到女巫诱导而杀死七名儿童的隐士、变成年轻姑娘的女巫、在闹鬼树林里搭帐篷过夜的探秘者、消失的同伴和最后与当年一名被杀儿童一样姿势的蜷缩在墙角等等,诡异的感觉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在拍摄这部影片时,三名主演并不知道剧情,而是真的认为自己在采访当地村民,摄影机记录下来的许多情节,都是主演在面对意外时的真实反应。
因此,当我们在看这部影片时,其实也是在观看一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实的故事。
2、灵异咒
《灵异咒》对于这部影片,许多人的评价是:这不是恐怖,是诡异!
得到这样的评价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因为在这部影片的介绍当中就写着:“本片不是恐怖电影确切的说应该算是一部灵异纪录片,是一部让人们牺牲性命拍摄完成的纪录片” 。
其中的演员都是真名出演,这一点和《昆池岩》很像。
由于这部影片给人的感受过于沉重,所以一直无法发行,直到后来由一濑隆接手后才使得它呈现在大众的眼前。
但是片中仍然有一些情节被更改,以虚拟实境的方式拍摄。
本片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一位名叫“小林“的作家,经常亲身打听各种灵异故事和传说,这一点和蒲松龄有点像。
在一次对灵异事件的探访中,拍摄了《灵异咒》这部纪录片,之后家中失火,妻子被活活烧死,自己也不知所踪。
3、灵动:鬼影实录
《灵动:鬼影实录》一共分为三部,但是第一部的评价最高,可以先从第一部开始看起。
这部影片是以“家中监控镜头“的视角观看剧情的,想一想在你每晚睡觉的时候,家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是不是觉得有些后背发凉呢?
夜晚婴儿无端的啼哭,突然自己打开的厨房柜门、屋外泳池被弄得乱七八糟、还有最后被看不见的灵体拽着头发拖走的女主人,一切都那么诡异、可怕,最后男主人死于被附身的女主人的杀害。
4、解除好友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问题在网上引发热议,叫:你是否会删除已经死去的好友的账号?
这部影片就是从几个人收到死去好友发来的视频通话邀请为开端发生的。
刚开始大家都认为只是一场恶作剧,可是直到他们看见了一系列恐怖的操作……这部影片的视角是从视频聊天的镜头演绎的,黑色的背景,被荧幕光映得发蓝的脸庞、以及清晰度一般的画面都给影片增加了真实的恐惧感,和近距离的压抑。
如果你对它的拍摄手法感到好奇,可以看一看这部口碑还不错的影片。
5、墓地邂逅
邂逅墓地共分为两部,看剧情和拍摄手法,《昆池岩》都跟这部《墓地邂逅》挺相似的。
《墓地邂逅》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主角去探灵的精神病院也是真实存在的,《昆池岩》也是去韩国最大的废弃精神病院探灵,这又是它们相似的地方。
“墓地邂逅“是一档探灵节目的名字,主角和这档节目一起去到一个废弃的精神病院探灵。
影片的开端非常的轻松、甚至有些冗长和无聊,这一就和《昆池岩》很像,开头的一段毫不相关,让人们放下警惕,甚至有些开始期待鬼的出现,可是到了后面鬼真正出现的时候,又让观看影片的人汗毛倒立。
这部片子的评价还是不错的,而且和《昆池岩》是真的很相似了,喜欢看《昆池岩》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这部片子。
6、《梅根失踪》
《梅根失踪》讲述的是一个“不要见网友“的故事,影片前四十分钟主要叙述女一号和女二号之间的朋友感情,以及女一号在网上认识变态男的过程。
然后女一号被变态男虐杀了,虐杀过程大家可以自己看,这里不剧透过多细节。
接着,女儿为了去寻找女一,也被变态男抓住了,影片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7、死亡录像
《死亡录像》是一部手提摄影机拍摄感的丧尸片,看起来非常爽,丧尸很凶猛,但是剧中给丧尸的设置是恐惧教堂,无法进入教堂里面,才使得人们能够逃离到一座教堂避难。
影片一开始是在一个婚礼上,女主角很漂亮,男主角很帅,他们的朋友用手提摄影机在为他们的婚礼录像。
但是来参加婚礼的一个宾客突然开始疯狂咬人,然后就以指数暴增,最后丧尸满城。
最后,人们终于盼来了救援部队,但是新娘已经中毒太深……
1.这电影一开始对这个谜一样的精神病院各种铺垫,患者全被杀了,院长上吊了(还是失踪了来着?
)有传言说是院长杀的,我作为观众感觉到的就是这片肯定就是要叙事整件事情的原委了并且也提起了兴趣…结果电影看下来也没明白这医院到底发生了啥,光看着那些演员窜来窜去在那儿喊叫了。
2.我觉得恐怖电影肯定要有那么几组超经典超吓人可以带动情绪高潮的镜头,但是不得不说这电影对恐怖元素的表现太老土了,即使是伪纪录片的形式也弥补不了这种因为过于玄幻和创意老套而产生的不真实感(甚至有点搞笑)。
这年头怎么还能让鬼魂穿个白袍子双脚不沾地飘来飘去啊,更别说还被摄像机拍了个高清大脸,还有就是主演脸颊两边伸出来的那双手,你哪怕找个骨瘦嶙峋的再画点伤痕上去的手呢,那手我怀疑就是片场那个工作人员被临时拉过去拍的。
还有桌子椅子乒乒乓乓一通砸,门突然砰得关上这种,大家都想得到的而且太直观的剧情也很多。
我觉得真正恐怖的不是大喊着告诉你“这里有鬼!
”而应该是“这里似乎有鬼?
”的感觉。
3.电影在最开始也同样强调了402室是一个不能打开打开了会不得了的房间,所以我就擅自认为402室的这一段剧情一定是全片高潮一定会非常精彩,结果草草地就让几位主角死在里面了(或是被同化了?
),表现为发现脸颊两边有手伸出来(对,工作人员的手,我觉得)然后紧张地四处查看,紧张地喘息,然后打开夜视发现一个小女孩,然后尖叫,然后一个个中邪,然后就差不多没了。
4.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不知道为什么觉得这电影的伪纪录片风格不太鲜明。
其实那个坐在帐篷里的领队视角完全没有必要,他在帐篷里遇到的那点恐怖小故事也完全可以通过对话一点点表现出来,整部电影的视角都可以从探险小队的其中一个人出发,第三方视角太多反而乱。
我觉得特别有伪纪录片风格的惊悚类型电影比如《布莱尔女巫》,《解除好友》,《死亡录像》还有《科洛佛档案》基本上就是主角或者主角团某个人的固定视角,给我的感觉更真实。
昆池岩这电影看着看着我就开始思考这电影到底是不是伪纪录片了。
5.一个非常个人的想法,比起探险小队去鬼屋探险,我还是比较想知道这个精神病院到底发生了啥,不要浪费精神病院这么好的题材啊!
6.电影里跳水玩水的剧情我觉得对整部电影来讲都没多大作用。
7.那个莫名胆小以及敏感的男孩(抱歉忘了名字)和有点呆又很温和的雅妍我开始一直在猜这两个人里面肯定有一个人是跟这个精神病院有渊源的幕后推手,故意加入这个探险小队然后最后黑化把大家都搞死,结果他们还是普普通通地中邪了。
以上感想基本上都是针对剧情本身,我感觉演员演得还蛮拼的。
然后场景设计得也蛮好的。
就是电影最后那个飘着的鬼混结结实实撞上领队的后背那里我差点喷了(。
(文中照片无高能,请放心阅读) 我非常在意智贤这个可怕形象。
奇怪的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形象时,我笑了,还倒回去重看好几遍,可现在我的反应却是看到那张脸,心惊肉跳!
智贤的吓人之处不只是跳出来吓你一跳。
而是生理上的不适。
我酷爱恐怖片,拿到一部片子,拉上窗帘,不分昼夜,一个人看,是常有的事。
我也不在乎恐怖片是否"吓人",跟着主角深入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解开疑惑,反而是我更感兴趣的地方。
几年前,我早已悉数看完了《墓地邂逅》《死亡录像》《女巫布莱尔》等伪纪录片标杆。
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有极强的代入感,这不是《昆池岩》的首创了,因此,不能说是《昆池岩》的可怕之处。
可这部电影却相当令我难忘,我不禁去想,它究竟可怕在何处?
智贤可能触发了恐怖谷效应?
如果,导演当初安排同样形象的鬼,只不过跳到镜头来吓唬人,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叫人印象深刻。
其中前期长长又有点枯燥的铺垫功不可没。
智贤令人感到害怕,除了跳出一张诡异大脸,吓了我们一跳以外,它还存在一些恐惧之源令我十分在意。
我突然想到,啊,这种恐惧是来自于著名的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效应原始理念是,我们对仿人的东西逼真程度的反应,有个奇妙的曲线,当仿人的东西外形与人非常接近的时候,人们反而不再觉得有趣,而是恐惧。
我们会特别注意到它不像人的那一部分,比如面部僵硬,表情似笑不笑。
不像人的这部分,让我们了解到眼前的根本不是“人”,因为我们对人非常依赖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这部分变得怪异,就产生了恐惧和反感。
反过来讲,我们会对似人非人的东西感到恐惧,它超出了我们的预知范围,它像人,但行为相貌又不是人。
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安全。
我觉得智贤就触发了恐怖谷效应。
智贤可怕在这种反差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有幸见到了一些鬼形象照片。
我原本以为这是医院里出现的鬼。
没想到这个形象是由前五分钟还十分正常的人变成的,她个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女孩,还在对着瘫软在地的夏洛特拼命叫喊,本是我们的同伴。
智贤紧闭着眼睛,她的模样像睡着一般,气氛有着十分违和的平静感。
可紧接着她带来的恐惧是巨大的—— 额前那几根随风飘舞的头发是点睛之笔,垂下的头发给人无力的感觉。
这是失去了生命力的脸,传达给人“她已经不是人了”的气息。
突然,这张“死人脸”睁眼了。
还睁着一双不是人的眼睛,眼睛有白白的反光,仿佛就在注视着屏幕前的我们。
不对劲,这是恐怖谷带来的第一反差。
同时,她发出了声音。
这副鬼样子突然出现,猝手不及,但又很滑稽。
一开始,我笑了出来。
这里,导演没有用传统形象表达智贤的鬼样子,比如我们印象中拉长音的“好惨啊”。
导演反而“冒着风险”用了一种略带滑稽的样子表达智贤的形象。
不负众望,这个形象弄乐了一大批人,他们觉得好笑,我觉得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它的古怪引起了有趣。
可是紧接着,就弄惨了像我这样的观影者。
耳朵里听着这诡异的声音,嗖嗖嗖,眼睛又看着这诡异的眼珠和大脸,无法摆脱和停止!
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夏洛特发现了异样以后,吓呆了,惊呼智贤你怎么了,然后她的头发就竖起来了。
智贤仍然在一旁哧溜哧溜不停。
夏洛特捂住耳朵落荒而逃,我们从镜头里能看到身后摇摇晃晃的智贤,因为是远景,但那两只眼睛非常显眼。
听觉和视觉大轰炸,这眼前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让我涌了一身的毛骨悚然!
她的面容举止,分明是一个似人非人的东西,可刚刚,她还是刚才那张图里的正常人呢!
“恐怖谷效应”,让我们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好笑,转变成了恐惧。
智贤的可怕之处我终于明白了:它不是人,可它TM的也不像是鬼,智贤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死样子,可能刚刚好契合了“恐怖谷效应”里人们对这种东西反感程度的界限。
叫大活人白天看了都想吐,恶骂导演千万遍。
我们全程目睹了智贤从“人”到“非人”的过程。
至此,声色味俱全的智贤完成了她吓人的终极任务。
抱着娃娃患者的相似恐惧 在回忆医院历史的那段情节中,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很帅的男子躺在床上的画面。
请注意,他的手上抱着的是那个娃娃。
再看到那张合影,坐在院长左边,像个智障一样的男子。
拿着的是同一个娃娃。
这是同一个人。
电影并没有直述这一点,只是让我们亲自去发现它。
这一点也令我难忘。
这个可怜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啊?
一个原本那么眉清目秀的人,怎么会变成了这样的一副模样。
可他还是不忘了抱着他那个娃娃。
他还是那个人,但又不是那个人了。
这里,又是似人非人。
这种恐惧感到很相似,这不是跟智贤一样吗?
产生了一点后遗症看完全片,意犹未尽之余,涌上心头的未知感如湖水般的沉重。
我们亲眼目睹了智贤的变形过程,可抱着娃娃的男人经历了什么,就只有想象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一闭眼,就是那张大脸浮现在脑海中。
我不停地在大脑回放鬼打墙的密林里,夏洛特的手伸向智贤。
她的头发在额前被风吹得散乱,突然睁开吓人的非人之眼,嘴里念叨着叫人不适的声音。
我发誓第二天起床就把这该死的电影删除,这种说什么也不想再看到的心情,感觉十分类似密集恐惧症,密集恐惧症,是真的发自内心地不想看见,两者都引起了生理的不适。
反正看完电影的几天内,我不想看到那张鬼图,刷到黑色背景的图片,都心头一紧,我实在是不想再和她对视了。
出现在队长身后的绿脸,夏洛特用手电照到的扭曲裸男,要比智贤的脸更像传统意义上鬼的模样,但我不觉得它可怕。
如果全篇都是这样的三流鬼出来吓唬人,那这部电影确实水平一般。
导演在如何让智贤更吓人上另辟蹊径进行的思考很成功,完美成为了整部片子吓倒众人的噩梦。
这部电影宣传也是蛮强的,以为会超过女巫布莱尔和死亡录像,但是看完后觉得只是还好,没有太强的神秘感,而且作为伪纪录片,有个败笔就是出现了真鬼,还有群鬼,使神秘感大大降低,不过作为韩恐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啦一个是那个妹子被鬼附身,嘴里噗奇葩同不知道在念什么的场景比较瘆人,一个是那个照到一个裸体的妹子,表情很到位,一个是那个手从背后捂脸的地方,真的很瘆人总之还是值得一看的电影,不过前面太啰嗦了,没什么意义,还那么多分镜头,看不下去,后面还算好看
导演分明不会拍伪纪录,非要瞎尝试,伪纪录目的无非是营造真实感,最好是镜头稍稳一点,要是有人眼的感觉就更好了,反正起码得让人家观众看清楚,让细节藏在镜头角落,导演却热衷于频繁切镜,并且镜头摇摇晃晃,反而失去了真实感,导演不会真的以为怼脸的镜头会让观众觉得恐怖吧,实际上只会让观众觉得搞笑,脸总是占据镜头的90%,让观众有一种发生了什么恐怖的事都有这张脸挡着的感觉,这个手法的唯一成功之处便是后面的rap。
所以这种片子就让一个人拿镜头就行了,这样观众就沉浸式代入到其中一个人,非常主观,哪怕好几个人持镜头,切镜也最好沉稳一点吧。
本片音效和音乐几乎没有,前一个小时又什么都没有发生,因此我认为导演为这部影片定的基调就是诡异型的那种影片,就是惊悚不足,氛围有余,所以片子完全需要安静一些,让观众体验屏住呼吸的感觉,但是人家导演偏不这样做,非要让几个演员在那儿鬼叫唤,氛围也不够,惊悚又不够惊悚,两头不讨好。
因此导演压根不会拍伪纪录,后面拍了那么多还没有开头三分钟的手机拍摄效果好。。
还不如老老实实正常拍,反而在机位上没有什么限制,可以放手拍了。
我大概有近十一年没有被恐怖片吓到了。
身为一个小学一年级在小伙伴的怂恿下从租片店里借了《蜘蛛》结果晚上吓到梦游、小学二年级被在电影院工作的熟人阿姨带去电影院免费观看《人骨拼图》电影、小学三年级暑假在表哥的鬼故事中度过、初一时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看电影《生化危机1》被切割人体的激光走廊吓到晚上不敢睡觉的人,虽然不愿承认,早年那些把我吓得半死的带着惊悚恐怖元素的故事促成了我长大后对于恐怖片日益浓厚的兴趣。
日后不管是小丑还是电锯杀人狂,伽椰子还是贞子,异形到僵尸,新怪谈耳袋到美国恐怖故事,这些大名鼎鼎的恐怖故事已经完全成为了我填补精神空虚的饭后零食,每到夏天来临就忍不住在晚上打开一部又一部的恐怖片或者恐怖题材的娱乐作品消暑已成了固定的节目。
也不知道是从哪天起,我看恐怖片再也不会被吓到了。
直到我看了这部《昆池岩》。
一个多月前刚听说在韩国口碑爆炸,前几天发现这部片子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恐怖片《奇谈》的导演执导的,顿时充满了期待。
本以为是跟《奇谈》一样充满人文关怀的惊悚文艺片,没想到诚信鬼片,说闹鬼就真的闹鬼。
我本来想着啊,这都8102年了,谁还拍这种滥俗伪纪录片形式的鬼片啊?
应该说观众都看腻了谁还会被吓到啊?
然后一个半小时后的我:妈妈我错了!
没有任何可以称得上新意的剧情设定,每一个转折、每一个桥段,都是那么地可以预见。
然而就是吓人啊!
一部恐怖片,鬼怪制作得再吓人,死人死得再惨烈,只要无法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那么我也只会静静坐在屏幕前,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
因为一点代入感也没有。
咒怨系列最经典的一幕之一就是女鬼从被害者的被子里钻出来,这一幕之所以给大部分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并不是这一幕的女鬼多么恐怖,而是因为比起伽椰子大本营的鬼屋,自家的被窝才是观众内心的那条防线——我们都知道自己不会作死去闯鬼屋,甚至就算闯了,只要逃出来,回到自己家中,钻进被窝里,就会放下心来,觉得自己安全了。
至少大部分恐怖片是这样演的。
而咒怨打破了观众那道最后的安全线,它让女鬼直接从人们自以为最安全最放松的地方爬出来,告诉你:一旦被盯上,无论天涯海角,至死方休。
而这部《昆池岩》,虽然主角一开始就在作死,但是毕竟大家一群人呆在一起,最差也是两人一组行动,而且还装了这么多监控摄像头,在网上直播,甚至感到不安全之后妹子两人组就直接选择逃离这个鬼地方,毫不犹豫——多么令人安心、当机立断、充满智慧的抉择啊!
然而整个故事竟然是从这里开始才急转直下——自以为逃脱了的妹子俩却遇到了鬼打墙,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大本营的去路,但不要紧,至少两人还可以彼此支持——然而,最后的心理安慰也灰飞烟灭了——一起的女伴突然没了声息,头发蓬乱弯腰驼背面色铁青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着什么一般。
凑近询问时,对方忽然睁开双眼,露出不似人类的双瞳——原来最后的防线也被突破了!
身边没有任何可以帮自己的人!
本以为是伙伴的那个人已经被鬼附身了!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绝望崩溃的吗?
后面接二连三地团灭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部老套到爆炸的作品,这部说是精神病医院探险却连精神病院到底为何当年发生杀人事件院长失踪最后闹鬼害人的来龙去脉都没讲清楚的伪纪录片,成功地绕开了一切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用最最俗套的直球正中红心:没错,是鬼片,闹鬼,真的是鬼,没有来龙去脉,来的人再多也没用,感觉不对劲就想回去也没用,你来,就会死。
好久没见过这么本质的鬼片了,没有新意没有特殊的拍摄技巧,没有任何其他亮点,有的只是那深入骨髓的毛骨悚然。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344039/对了读了这位的影评之后感觉是自己学识不足看不出这片子的深度也没读出作品的伏笔,其实跟这位导演早先的《奇谈》一样是鬼故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
结果完全不懂历史的我还自以为是地随便乱讲……感觉好尴尬,推荐大家去读这篇影评orz
失望。吹那么高只会摔得很惨。伪纪录片因为失去了恐怖片最重要的音效这一环,只能靠好故事带来的真实感弥补。可是你无论是前期的环境铺垫还是后期被鬼追杀的场景都太过老套(不过演员表演算能撑起剧本了),导致很像看廉价无聊的真人秀。全片只有高跟鞋小姐姐从树林到402的那段转场是亮点。
难怪一整个很熟悉,好像在哪里看过这场景,原来就是《信号》。回到正题,这部伪纪录片,比起另一部《一个人的捉迷藏》,真是好太多了。虽然没有到非常恐怖,也有被吓了好几次。算是近期看到的,还不错的韩国鬼片了。
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吃辛拉面。
对于我这种挖遍全球cult和恐怖片的重口影迷来说,这点故弄玄虚的把戏真的太小儿科啦,通篇都没有被吓到,90分钟的时间60分钟在闲扯淡和架机器,后30分钟才开始发力,镜头跟随手电筒光源的一场戏最好,氛围凝结,有屏住呼吸的功效,但还是欧美电影玩剩下的梗,预期结果也全在料中范畴,可以说毫无惊喜
提神醒脑。
很久很久很久没有被吓到了。第一视角的亲历感,完全黑暗中的不可预知,前途未卜的压抑才最可怕。
伪记录需谨慎 一不小心就能把即使鬼片也拍的昏昏欲睡= =
在电影院被吓到跳起来,不是被鬼吓得,是旁边的韩国小姐姐多次尖叫吓到我,还有后面的澳洲小哥一直骂脏话,骂完还对我们说sorry,真的是一部很难忘的电影了,因为坐在一堆互不认识的人居然聊起了天啊哈哈哈
可惜《中邪》调档了,否则秒杀这部,虽然都是伪纪录恐怖片,《中邪》的优点不是吓人,而是导演将伪纪录片的视听语言本土化,真正让这个类型的电影做到了接地气,把这个类型拍出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这部《昆池岩》还是走在好莱坞伪纪录恐怖片的美学套路上,一点长进都没有,吓不吓人就是另一回事了。
前面很无聊,但如果在影院,效果肯定好很多嘞
那段树下beatbox瞩目
如果没吹的这么响 我是会给三颗星的 如果结局再告诉我们院长怎么死的外加一个阴谋 七个人里有一个是院长后代啥的 应该能有四个星 比较拍摄手法比较新颖 但什么也没说 就靠几个化妆都不费劲的鬼加上几个傻屌摇头晃脑 一片漆黑 看的我快瞎了 其他还有什么吗?恕我无知。
吓哭了
5.0/10 小儿科 实在看不出好在哪
一般。觉得韩国人这次玩太大了 珠玉在前的《鬼影实录》告诉我们 人最恐惧的不是鬼 而是未知 让鬼若有似无是最成功的吓人方式 而一旦让它实体化 特别是血啊狰狞的面孔啊这些出现了 整个恐怖氛围便变得平庸廉价。强加进去的院长杀人传说 靠几张黑白报纸几句旁白交代太苍白了 致使最后的团灭毫无看点 失望
真的吓死了,果然这种伪纪录片最可怕!我看招魂都没什么感觉居然被这种小制作吓得半死,另外知道里面有个妹子和我韩文名一样的那种心情吗?(就是那个最温柔的아연 妹子)随时感觉他们在召唤我(死亡)
阴沟里翻船,看了那么多恐怖片,没想到被这个吓到了,灯光只打脸+大黑瞳+声音悉悉索索只靠想象,不比温子仁啥的吓人多了。
快进着看完的,剧情一般,没有深入,就是单纯吓人
一个非常消耗体力的电影😱本来以为就是一个简单的恐怖片。但是看了影评顿时肃然起敬,关于导演对于朴氏家族的通知的诸多不满,影片的诸多暗喻,都让人惊叹不已。
以为能避开鬼怪,做个披着灵异外壳的人性恐怖故事,预想的是直播团队为了收视噱头故意制造灵异却令局面失控,但其实是另一直播团队在消费他们的恐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嘛……没想到终极还是神秘力量啊摔。相机视角、手电视阈等主观代入能营造临场真实,但惊吓手段太单一了,温子仁最低也强个十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