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还叫《末路》,知道的人不多,但看过都说好。
20年后重看,没敢有期待,没想到依旧惊艳!
话说为嘛改这么个名字,更像纪录片了呢。
构图讲究,情节铺陈抓人,导演有艺术追求的!
按着拍电影的路数在这儿拍电视剧呢。
演员更是各个棒!
男主.女主.关天明,演技之好,当年一度当纪录片看的,然后纠结怎么做到全程跟拍的or怎么这人没枪毙还能拍戏?
台词也讲究,比如白宝山老妈用词极生活化,特别真实,老太太演的也好。
我说 姘头,被朋友鄙视半天,确实是姘头嘛。
但感觉这俩人是有爱的,被抓后越是撇清关系越是保护她。
她的不知情不过是看破不说破,知道拦不住他,不如早做早了,懂他啊~(甚至觉得她 随口 聊到新疆宾馆是有意为之)。
但这俩人若有机会长久下去,早晚她得死在他手里。
老妈眼光好,谢玉敏帮他不少,能力佳.心理素质好.也不是一般人。
亲自挑的跟班儿则是给自己下绊子了,有他之后事儿就没顺过!
只说盗窃,拒绝承认是抢劫,更没提他因为想偷一袋喂鸟的包谷给人家开瓢儿了。
最可怕的是,我不觉得他有意隐瞒了什么,反社会人格者心里,那可能真的就不重要呢...百般温柔.被打甚至要被杀都不离不弃的谢玉敏,吼起老公来...,哈哈哈那幕好妙。
比起家里的倒插门儿,就喜欢这种man的!
但讲真这姐们儿我是理解不了...
“第二天,白宝山特意起了个大早,赶了很远的路,来到天安门广场,但他和在场所有人不一样的是,他关注的不是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也不是那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他一直死死地用眼睛盯着武警战士肩上闪闪发光的枪,他不由地想起了从新疆带回的一百多发子弹。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怎么说了白宝山和谢玉敏这两个人确实挺让人佩服,白宝山作案手段确实高。
智商和心理素质确实太高,不愧是第一大悍匪。
一个高智商的人心里里扭曲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这总人心里其实挺痛苦非常非常痛苦,人才走上这条道背后肯定有很多故事。
是这个社会导致了他的扭曲的想法,那就是好人不是难做不难做的问题。
是做好人真没用啊,还有谢玉敏我真的也很佩服。
能在白宝山身边的女人不一般啊
看完这个剧也是很能理解为什么当时严打,只要抓到哪怕一点小犯罪也要从重处罚。
因为抓捕困难啊,技术落后啊,本片中只能依靠走访派兵布局人海战术,脚印,相关物证等简易信息,抓一个人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抓住一个人一定要从重处罚以儆效尤。
白宝山不值得同情,可恨枪毙一万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我想过了,法律这样判我,我服刑出来,就去杀人,杀死那些受法律保护的人。
如果法律判我20年,我出来杀成年人;如果法律判我无期(徒刑),减刑后我出来年纪大了,没能力杀成年人了,我此时就杀孩子,到幼儿园去杀,能杀多少杀多少,直到杀不动为止……”“我出来并没想重新犯罪,我给自己设计了两条道路,如果我能够正常地生活下去,我就不再犯罪;如果不能,我就去抢。
”“我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户口,先后跑了六七次,他们就是不给我办。
我认为,我已经从监狱里出来了,起码也是个公民,可派出所不给我办户口,我吃什么?
我不能靠父母养我一辈子?
我这个要求不过分,我要生活。
我对我母亲说,派出所要我送礼,我连吃都吃不上,拿什么东西送给他们?
”“每次作案前,我都要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想过几遍。
包括作案的方法,行走的路线,允许的最长时间,在作案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我怎样处理等等。
我想好一件事,就把它定下来,全部想好之后,我觉得有把握了,再行动。
”“我对如何防备公安的调查做过专门研究:第一,我抓住正常人的心理。
平常的人,在碰到突发事件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先保护自己。
由于内心恐慌,对当时发生的人和事,一般都记不住。
甚至连打过几枪,打枪的人多高,什么模样,都记不清楚。
第二,我自己要克服心理障碍,抱着这次出去干事,就回不来的打算,不考虑自己的得失,这样,我就什么都不怕。
第三,我事先准备得很充分,不允许自己有一丁点疏漏。
别人可以犯错,我不能犯,一个小错,就可能断送掉自己的性命。
我是个冥思苦想的人,先往最坏处想,做好应付最困难的局面的准备。
第四,我主要是去抢劫的,我比较主动,抢劫时我有准备你们没准备,反应过来需要一段时间。
我在行动中尽量减少所用时间,在你们反应过来之前,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毕。
所以我不怕你们调查……’”“买枪不如抢枪,买枪更容易暴露。
”“枪是一定要开的,而且一定要打死人,不然没有震撼力,谁也不甘心巨款被抢走。
”“我劝过吴,我说那些钱不能花,一花非丢了性命不可。
他就是不听,总惦记着分钱。
那时我就想了,为了保全我自己,我必须杀人灭口。
”白宝山被捕后,他认为一定是谢出了事,把他供了出来。
否则,公安局不可能找到他的家。
可是入狱后却没有抱怨谢,无论在公安局预审阶段,还是在法庭上,他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涉及谢却很犹豫。
后来说:“这些事以她所说的为准吧,我记不清了,说乱了我怕害了她。
”谈到自己的落网时刻,他说:“我本来想拿枪打死他们(来到家里带白走的4名警察),可是,我母亲进来了,我就不能打了。
我不忍心当着我母亲的面杀人,我做不到……”[6]
1.案件报道中,白宝山制造德胜门抢劫案的真实时间是1996年12月,剧中却给挪到1997年4月2.现实中邹丽邹强三人新疆抢劫案案发自1998年12月,该剧却给提前到1997年8月底。
3.现实案件报道中,白宝山杀吴子明(剧中为关天明)原因是分赃不均才决定杀人,剧中却改成白宝山直接独吞财富加上杀人灭口毁灭罪证。
4.由于3中改成了白宝山杀人灭口销毁证据,证明此人有敏锐的犯罪嗅觉和强大的反侦察能力那么后面白宝山放松一切警惕把枪扔掉回到北京老家享福,并且给谢玉敏十几万回家大摇大摆花钱就说不通了。
哪怕他继续各地流窜作案也不可能这么快被抓。
非影评 个人自用白宝山打黑出租车 一辆小面 遇到警察查车 开枪打死打伤警察 黑车司机逃跑后自首警察走访石景山区 走访到了白宝山家 但是没发现疑点白宝山出狱办身份证 被警察踢皮球不予办理白宝山用铁棍打伤一哨兵 用枪打死一哨兵 八一射击队打死一哨兵泄密了 以后不会有这种警匪剧了 子弹的来源 破案过程 走访 专家讨论说话的语言区域 刘维震跟土匪似的 八一射击队胆小的天津小武警 五一节 一线民警蹲守 刘维震在办公室看电视打电话喝白酒谢玉敏演技太好了 可怜的谢玉敏背着各种各样大行李跟书童似的贺警长死的够惨的 帮助吴子明的弟弟买羊 吴子明落水 贺警长跳河救他贵在真实 很多细节描写的很真实新疆警方调查贺警长被杀案件 在是否合并案件的时候要求一位警员找到协查通报 那位警员因为人少于是编造北京抢案可能已破 局长听到很生气 另一位警员赶紧通知涉事警员抓捕贵州遵义的郑黑子 在场有拍摄的记者还是警方人员 抓捕过程居然有人偷包 抓捕结束 一位警员对拍摄者说怎么没打开盖子 拍摄者说 太慌了 邹氏二男一女三兄妹够逗的 持枪杀人抢劫后 劫持出租车司机到自己家楼下 然后还不跑 等警察上门 三位新疆警官去查案 路边吃了一盘大盘鸡 结果食物中毒 被同事讽刺为乌鸡脸 去医院检查 医生端来一桶水说 没有洗胃设备 要想活命 就加油喝
看完121枪杀大案,看到推荐这个,正好男朋友也提过就一并看了。
之前看121的时候觉得20年前西安可真乱,谁曾想北京也不能幸免,简直可怕。
再来说下罪犯,和董雷有着共通点,就是报复心理特别重,获取钱财只会想到抢劫这种方式,但同时又更狠更机智更具有反侦察能力。
一看是看到他服刑回来家里其乐融融,母亲大弟对他那么好,真心有些难过,再结合他在法庭上说的那些话,顿时觉得,除了他本身的问题,劳改制度是不是有些问题,为什么没有把人改好反而愈加严重了。
关于警察,这部剧的警察更为艰辛,这么大的案子横跨北京和新疆,一点点线索的排查与串联,实属不易。
刑警值得敬佩的,但可惜的是警察整体的形象总会被一些不知名的小片警对群众问题的不耐烦和推脱而打折扣,实在令人唏嘘。
关于那些无辜死亡的群众,真的好可怜……最后没看剧,改看了小说,这几天坐地铁总会想,白宝山可是在在地铁里拿的枪,顿时觉得觉得行李过安检多么的重要……
本片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过于写实了。
包括群演就好像真的是亲历者一样。
包括刘维震饰演的警察,从气质到细节,都确实太像90年代末搞刑侦工作的领导了。
之所以说不合时宜,之所以说优点即缺点,是因为在21世纪初,也就是20年前,播放这类电视剧,确实会引起普通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恐惧感。
而且,本片大量的警察办案的内部细节和办理思路与逻辑,也确实会成为潜在的犯罪分子学习的教科书。
过于写实了。
所以在那个年代播放确实不合时宜。
但是,如果放在20年后的今天来看,倒是一部非常好的宣传片。
在无死角天眼和在那个时代看来简直就很科幻,但是在现在看来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刑侦技术面前,这种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概率真的是大大降低了。
当然了,本片也不是没有缺点:第一,前三分之一,关于白宝山和谢玉敏的感情戏,或者说白宝山在北京家里磨磨唧唧的戏份太多了,严重拖拉了节奏。
第二,北京方面和新疆方面的比例配置好像更倾向于后者。
后面就没有北京刑警的事儿了。
第三,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白宝山的饰演者丁勇岱不会说北京说,比如说关天明的弟弟说的是黑龙江话,谢玉敏的普通话毫无四川口音。
这些口音上面的细节,做的不够扎实。
这部剧太给人惊喜了,完全是宝藏剧。
首先,非常写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粗糙且真实。
然后,描述了警方的决策和分析过程。
接着,这么严肃的片子,还有很多搞笑桥段,导演很超前呀。
技巧也很足,前半部分以白宝山视角为主线,我当时觉得挺不好,这不是教育大家如何做局吗,但后半部分以警方视角为主线,周密严格的盘查推理,又让人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打消部分人的侥幸心理。
当然,我觉得白在处理关天明有重大失误,按照他老人家的习惯,应该埋掉而不是烧掉,而且完全没必要在天池下手,完全不可控,不像他深思熟虑的作风。
演员也都表现出神佛一般的演技,我都怀疑是不是让案件真人来演的。
尤其那个女主角,太超前了,放在现在来看也是耀眼的一颗星。
我特别喜欢我国90年代00年代拍的警匪片,极其真实。
小时候看的时候一度以为是纪录片。
白宝山此人,不甘贫穷,狡猾,喜爱枪支射击,耐力和判断力强,孝顺母亲,疼爱孩子。
因孩子没肉吃去偷,结果被判刑,在狱中不甘心要报复法官,苦练枪支弹药技术。
出狱后,与社会还是格格不入无法融入,携带子弹回北京,再加上民警没给其上户口,导致白宝山犯罪想法更加强烈。
在北京抢枪,与巡逻警察遭遇,一对五,全身而退。
在徐水潜伏射击哨兵抢枪干净利落。
在北京抢劫烟贩也是快速,在石河子和新疆抢钱更是相当强悍。
此人自律,不抽烟不喝酒,只想抢枪抢钱,耐力极好徒步和匍匐前进能力很强。
十分聪明的利用谢作掩护,途中给其喝安眠药来过火车站和安检,导致北京和新疆警方布控未果。
另一方面,从警方来看,北京警方除北京刑侦技术处副处长侯比较有洞察力和判断力野外,其他民警办事效率一般,刑侦处长刘方法不多。
而新疆警方尤其是石河子和乌鲁木齐警方能力较强。
石河子公安局负责人询问北京案子破没破已经要求联案的事情足够说明。
基层民警比较有能力。
小时候看的时候直接被丁勇岱老师吓到了,榔头案
弹幕都说是户口的事儿导致的后面一系列惨剧,我倒觉得,从他在新疆服刑时毫不犹豫残忍杀害同房狱友这事儿就说明了这就是一残忍狠绝的人。
山子哥满塞
故事不错,演员演得有点过。主角很好
演的都很接地气,一度怀疑是真实人物出演的,吐槽爱奇艺投屏看限制了480p,太小气了
看不下去……
把警察演得比猪蠢。那么长时间了,作案现场多人都看到了白宝山是180以上的大个子。破案不是应该首先在现场问目击证人,掌握第一手资料吗?已经犯案很久了,所谓的专家和警察仍然死板的说身高不符?太离谱了!贺警长死后,根本就没到现场看,政委完全凭想象说贺手枪走火打死治安员,然后自杀。尽是扯淡!如果靠这些人办案,不办出冤假错案真是奇迹了。石河子监狱当年回北京的出狱的人才有几个?为什么不把他们的相片拿给鞋匠看?真是猪头脑警察。白匪抢140万逃跑时,空手乘车遇到检查,非常安全就放走了?这进一步证明了警察和猪一样蠢,谁会拿着枪背着140万逃跑啊?可是,几天后他专程到乌鲁木齐把手枪带回了十户滩,话说一路上严查,他是怎么过关的?更说明了设路卡检查全是花架子。这个案子破案之后,那些“专家”是不是应该下岗以谢罪?
2022年3月2日—7日陸續於禮崗荷花閣。
只是搞不明白关天明为什么知道自己是个过客还要去当那个过客
歹徒很穷凶极恶,剧就看一集够了,太老了,画质和节奏都不佳。
最后感叹一下现在的良好治安,毕竟二十年前白宝山可是带着枪和子弹坐了两回火车!
现在看来很一般了
唯一亮点是对白宝山的塑造。警察线完全不及格
这个真不错。。。初中时候收视率冠军···
以白宝山视角打开,是部不错的纪实文学影视作品
小时候特别追过的剧,看的目瞪口呆,还挺吓人的
为什么不重拍,原因很简单,以前容得下的东西现在未必了我不知道当年人们怎么评价的,在我看来,剧里充斥着对jc满满的嘲讽,尤其是领导作风更是入木三分白宝山可怜,但并不可惜,双方都付出了代价
至今都不愿去新疆…
此片之所以经典而精彩,主要是因为丁勇岱的精彩演出,完全没有表演痕迹,应该属于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
堪称悍匪,杀人如麻,现世报。如果说直接犯罪是罪大恶极,而纵容犯罪甚至包庇协助犯罪的人责也应同罪,女主角真是物以类聚,也应枪毙!公安部门办事效率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