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方异谈

天方异谈

主演:葛布,小爱,王初伊,黄垲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天方异谈》剧照

《天方异谈》长篇影评

 1 ) 谁在夸天花板

一般般吧,不用吹成什么国产烧脑天花板,这种水平说真的国内动漫小说更早就有了,因为刷到垃圾桶才找了原片来看,属实挺失望,第一个故事是做的很仔细,但是死一次八点九,死两次八点九,正常人都能猜到她是弥留之际的幻觉,第二个更无语,几种东西给别人然后等价交换再失去某样东西,倒是符合这个片名,但是除了这一点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在我看来就是正能量一下好过审,但是酒保为什么要这样做,时间快到了什么意思,既然珠子给出去再回来他就能变年轻,那是什么东西在剥夺他的时间,他不是随时都可以给别人吗?

第三个故事,说真的一开始我满蛮感兴趣的,这里面用时间作为诡计算我特别喜欢的元素,但是,编剧真的不是恐怖游轮影迷吗,第一个故事的在固定时间死去,在固定时间醒来,第三个故事主视角在剧情中间插入,这种手说真的我第一反应就是恐怖游轮,第四个故事没什么好讲的,很常规恐怖故事的标准反转,我不懂居然有人觉得这个反转很惊艳,按照悬疑的路线你得留下线索让观众去推测啊,推测为什么每个房子不一样,照相机明明对着人拍的应该一桌人变小吧,它怎么做到没拍到的房子也变小,还有每个房子的造型都不一样,他是先建起一栋房子仔邀请别人吗,当然这个不用深究,我单纯想吐槽一下,我是想看垃圾桶才找这部电影的,在我看来如果只保留这一个故事来展开写悬疑,写复杂一点,绝对比现在好,视角插入是有点聪明,但是为了插入主视角而设计的这个侦探也不太聪明,从头到尾充斥着一股傲慢,这可不是对待顾客的态度,就算心里轻蔑,装也得装出礼貌,客人没欠你什么,还有,既然这么聪明为什么女主拿出A货的时候毫不怀疑,要知道上门当天知道垃圾桶的效果,第二天就发现碎尸,当天晚上抛尸就用了正版箱子,所以女主什么时候去买的A货呢,这就是对时间很敏感的侦探吗?

他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让他如此轻蔑对待委托人,要知道,女主这里拿出A货是非常可疑的,人在惊慌之下听从冷静的人领导,那就不可能去思考要买A货来顶替,而她当时也根本没时间在抛尸当天去买箱子更可疑,那箱子就只能是提前买好的,但是提前到任何时间都没出现碎尸,那她为什么会平白无故买两个来替换,还刚好是一个正版一个A货,家里经济条件也不算很好,如果需要两个就是买两个A货,这种情况如此明显是为了抛尸,侦探先生硬是毫无怀疑,既然都能联想到空间转移,那联想到时间也是最惯性的一种思维吧,就算联想不到,在家暴男离家出走的时候也不联系一下前面的事怀疑女主,这智商别当侦探了,死神小学生都不如

 2 ) 关于剧情的几点解析和疑惑

1. 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垃圾桶,而这个垃圾桶类似一个时空虫洞,可以将未来的东西传回到过去某一个精准的时间点,女主一定精确的掌握了这个时间间隔,否则不可能会制定这么完美的杀人计划。

照片上的两个垃圾桶第二个(大家看镜头,特别假的P在图片上)是女主角P上去迷惑侦探员的,女主很可能上传或者篡改了误导侦查员的图片;2. 为什么9年前的垃圾桶会在4天前 出现?

这个是我始终想不通的疑惑……3. 根据未来女主扔进垃圾桶的东西,垃圾桶先后收到了:女主家的厨余垃圾(散发出臭鱼味儿被保安闻到)、侦探的名片、女主写在肥皂盒上给自己的提示、丈夫的尸块、侦探员的尸块,具体事件和物品关系图如下

4. 回到过去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因为从未来回到过去,过去的自己会改变未来的方向,未来那个状态的自己由过去所决定,你不可能在未确定前因时就确定后果,然后再通过后果改变前因,霍金《时间简史》写道,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虫洞或者时空扭曲的现象,并且通过计算,宇宙自大爆炸以来不可能有过这样的现象。

试想,如果时空扭曲,那么未来和过去一定会相互湮灭,也许整个由奇点爆发形成的宇宙就会回到原来奇点吧?

 3 ) 天方异谈第三个故事分析(涉及剧透)

以时间为顺序比较容易理解,正如女主所说,剧中核辐射改变的不是空间,而是时间。

第一天,白天女主捡到了一个流着臭鱼血水的垃圾桶。

当天晚上收到了垃圾桶里调查员的名片,上面写着“我知道你杀人了”,此时女主一脸懵逼,不知所措,按照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半夜打电话给调查员,在打电话过程中垃圾桶传来一声响动,女主收到了两天后自己传来的肥皂盒(可能写着垃圾桶用法之类的)。

然后按照肥皂盒的提示,跟调查员约定了见面时间。

第二天,调查员来家里见面,当天晚上女主家吃的是鱼,为验证垃圾桶的神奇,女主把鱼边角料等垃圾扔进垃圾桶。

调查员回家调查。

第三天,调查员询问清洁工或保安,清洁工说几天前这里有个流着臭鱼血水的垃圾桶。

随后调查员去女主家,称下午他们发现尸块。

之后调查员把名片扔进垃圾桶,此时女主想明白了两天前收到的名片是怎么回事,也明白了垃圾桶的传送规律:只能向48小时前单线传送。

于是将肥皂盒连同尸块一起扔进垃圾桶,结果尸块没有传回去,肥皂盒传回去了作为提示。

然后处理尸块,抛尸,故意抛到湖边,让警察发现。

(此时的尸块其实就是女主老公的尸体)第四天,警察发现尸块,调查女主和她老公,因为此时老公活着,摆脱了女主杀死老公的嫌疑。

调查员来夸奖了女主,批评老公。

调查员走后,老公继续家暴女主,女主忍无可忍杀死了老公并把尸体毁容分尸。

第五天,下午女主把老公尸块扔进垃圾桶(呼应了第三天下午垃圾桶开始出现尸块),完成这些后,女主穿上黑色衣服,带有守丧的意思,准备好迷药等着调查员前来。

随后调查员被迷晕,此时垃圾桶一响,我猜测是两天后调查员的尸块传过来了,或者是未来的自己提示过去的自己怎么处理调查员的尸体。

 4 ) 【剧透】第三个故事时间线梳理(附图解)

第三个故事使用了一个巧妙的叙述性诡计,通过调查员的主观判断,引导观众确信有两个垃圾桶,其实只有一个。

这个垃圾桶连接的是时间而非空间,把未来的东西送往过去。

整件事都是女主布下的一个局。

时间线:1,保安看到垃圾桶,里面是腥臭的鱼。

2,女主收到一张莫名其妙的名片。

3,女主收到来自未来自己的提示,给调查员打电话。

4,调查员第一次拜访,扔进厨余垃圾。

5,调查员第二次拜访,发现尸块,扔进名片。

6,女主看到名片,发现玄机,扔进提示。

7,女主杀掉丈夫并分尸。

8,调查员第三次拜访,被杀。

9,最后垃圾桶一声响动,应该是女主杀掉了调查员,用同样的方式将其分尸。

图解:

 5 ) 初看没啥 细思恐极 后劲十足

记不记得国庆的时候我们发过一张长图,标题是:国内无编剧系列必须要说,国内其实不乏好编剧,但擅写悬疑的编剧的确不多。

尤其是脑洞大还经得住细节控深扒的悬疑剧。

就更不多了。

所以能扒到一部都如获至宝,必须马不停蹄的来安利。

热爱悬疑的小伙伴,千万别错过。

扒前先说下:因为上次推《赤月青日》的时候,后台好多小伙伴表示大半夜被吓哭了。

所以惭愧的小哥哥特地来提醒下,胆子小的小伙伴请开灯食用哦。

虽然我对大部分靠视觉和音效刺激来吓人的剧没什么兴趣(老年人心脏真的受不了)。

但是超爱那种看似不动声色,但是后劲十足的类型。

简称:细思恐极。

天方异谈

一个破旧的杂货店里,坐着四个来卖东西的人。

拿着手表的小女孩

拿着垃圾桶的家庭主妇

拿着牛顿摆的调酒师

拿着相机的男人店老板还没到,拿着相机的男人提议,不如先各自讲讲关于物件的故事。

于是从小女孩开始,故事一个个展开。

手表一辆车停在墓地,车里后座上坐着小女孩安然。

安然手里捧着因车祸去世的妈妈的骨灰。

下葬的位置准备好,爸爸打着伞来接安然下车去将骨灰盒下葬。

周围站着一群面无表情的人。

一个老妇人突然出现撞了安然一下。

爸爸说要去旁边的花店买束花,安然撑着伞在原地等待。

一旁开吊车运送墓碑的司机手不慎被落下的烟灰烫了下。

墓碑从空中掉落,刚好砸在安然的头上。

弥留之际,安然看了眼手表,时间刚好是4点45分。

爸爸的喊声让安然一下子惊醒。

她竟然坐回了车里。

怀里抱着骨灰盒,爸爸走过来开门接她下车。

然后爸爸去买花运墓碑的车开过来突然出现的老妇人

安然惊恐的往花店跑过去。

花店的老板面色阴寒凶狠,说话意味深长。

拿着剪子和爸爸扭打在一起。

老板摔在了地上,剪子却插进了安然的胸口。

依然是4点45分。

安然再一次在车上醒了过来。

老妇人,墓碑,花店。

不怀好意的花店老板这次直接扯住了安然的头发,把剪子插进了安然的心脏。

这次爸爸却没有扑过来救她。

4点45分,再一次循环。

第一个故事是个扑朔迷离的谜面,找到线索越多的人,越能提前猜出谜底。

花店里手机的屏幕为什么是碎的?

爸爸的眼镜片里为什么几次出现了雨刷?

仔细看花店像什么?

还有花店老板那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总是出现的老妇人,对自己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消极的爸爸。

当所有的线索拼凑到一起,就是最终的真相。

牛顿摆一家名为有求必应的酒馆里,有一位有求必应的调酒师。

每当有人在吧台前对他倾诉生活中求而不得的苦闷调酒师就从一旁的牛顿摆上取下一枚。

调成一杯酒,赠给客人。

娱乐记者想出人头地

明星不愿为了讨好大众而下跪道歉

陪酒女想要找回和明星之间的友谊

还有被诊断为癌症患者的陈书记爱上了有妇之夫的小三被婚姻困住的总裁做着发财美梦的混混金钱、自由、爱情、尊严、健康、友谊、事业人们的愿望无非就是这些。

奇怪的是,每摘下一枚彩色球,调酒师就肉眼可见的更老一点。

“这些珠子就是我的命,我已经把半条命送给你们了。

”珠子越来越少,却丝毫不见调酒师惊惶。

假如接到酒的人质疑它的效果,调酒师就会笑答:喝这个酒,不问价。

灵验之后再结账。

第二个故事是遮住一半的牛顿摆,要等到一边的珠子动了之后,才能知道另一边发生了什么。

垃圾桶天明事务所调查员裴海,接到了一个女人的电话。

请他帮忙调查一个捡来的垃圾桶。

只要将东西扔进垃圾桶,再打开,东西就会凭空消失。

经过调查,调查员猜测,桶一共有两个。

从一个里扔进去的东西,会从另一个桶里出来。

但被桶传递过的东西,无法再次传递。

刚好这时,放在女人家里的桶里,凭空多了几袋碎尸,似乎验证了调查员的猜测。

为了利用桶来牟利,三人决定不报警。

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发现,女人聪明,漂亮,贤惠,但丈夫窝囊胆小。

不仅出轨,还经常对她恶语相向,又打又骂。

为了验证猜测,调查员将写有自己电话的名片扔进了垃圾桶,试图逼凶手出面。

并让女人夫妻俩将碎尸装进行李箱,扔进河里处理掉。

谁知女人扔的太浅,第二天警察就找上了门,追着夫妻俩盘问了一下午。

没想到女人提前做了准备,利用思维盲点,成功洗清了警察对自己的怀疑。

在等待凶手联系自己的过程中,调查员再次接到了女人的电话。

一贯都是由丈夫开门的家里,只有女人在家。

根据女人的描述,调查员认为丈夫应该是和小三私奔,并表达了自己对女人的欣赏。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顺口问了女人:你怎么知道我号码?

相机男人进来时,先跟三人开了个玩笑。

屋顶上有轻微的漏水。

他于是把有水溢出来的鱼缸,往旁边推了推。

三个人讲完自己的故事,一齐看向了拿着相机的男人。

房子的突然晃动了一下,男人笑了:我的故事一直在讲啊

眼尖的小伙伴应该已经发现了爱总和葛布了。

没错,这部网络大电影的出品公司是万合天宜。

虽然万合近两年有些没落,但我一直觉得他们是最擅长用小成本拍出好片子的一群人。

而导演和编剧是国内著名的推理作家周浩辉。

不过电影里的三个故事并不是他写的。

而是来自于三篇脑洞大开的短篇小说。

迟宝华的《4.08死亡》、香无的《有求必应》和苏伐的《同谋》。

虽然整部电影投资只有一百万,但翻过小说之后往往会发现,电影比小说更精彩。

那是因为小说篇幅不长,只是以脑洞为主,但改编成影视剧,要怎么把故事讲得悬念十足,一步步的引诱观众去猜这个脑洞?

怎么把伏笔埋得自然又不惹眼,但当观众发现谜底后,又能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

这就是周导的功劳了。

并且按照周导搭出的框架,只要愿意的话,这个系列完全可以像《世界奇妙物语》一样,一直讲下去。

而为了不剧透,文中列出的细节仅仅是全片的一小部分。

但是请相信!

我真的是用生命才忍住把每一个明喻暗喻的细节都拿出来细细掰扯给你们听的冲动的!

回到一开始,为什么说好的悬疑题材影视剧很少?

那是因为拍这样作品的人,既要比普通人更聪明,能想到各种各样的脑洞和推理过程。

还要比普通人更有耐心,更肯下笨功夫,才会愿意费尽心思的安排下所有合情合理的伏笔和线索,供观众去探索。

当我们说国产无编剧的时候,并不是在说没有这样聪明的人和故事。

而是当一部又一部IP,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越改越毁的时候。

我们发现我们缺的其实是那些肯耐下性子来好好讲故事的编剧。

PS: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第一个故事的脑洞撞了去年的美国惊悚片《忌日快乐》。

为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特别说一下:《忌日快乐》是18年的作品,迟宝华的《4.08死亡》,最早在2012年就已经刊登在小说《悬疑世界》上了。

所以从时间上,是《4.08死亡》在前,《忌日快乐》在后。

 6 ) 理工男带给细节控的福音

恭喜周大的导演梦携一部天方异谈实现了,哈哈哈不想当作家的理工男不是好导演啊。

这是细节处理的极好的一部作品,第三个最最出彩的故事暂且不说,就说第一个被普遍认为稍显平庸和老套的故事,原创者迟宝华却有如此评价: 这个故事改编自我2012年写的一个短篇小说《4:08 死亡》,全文不到一万字,很短。

这篇小说现在在百度阅读上可以找到。

影片对小说进行了不少改编,去掉了一些偏玄幻和啰嗦科学道理的东西,新增和完善了好多的伏笔和细节。

比如一片死灰中那象征着生命的蝴蝶结,比如十字架和卖花老人手中的剪刀,比如女主父亲眼镜片上倒映出来的各种“钟摆”,还有我看了若干遍才理解的“那个看似突兀的花店其实是敞开着后门的救护车”…在细节控的认知里这样的制作有多精良就不多说了…有时间一定要二刷。

第二个故事中的人物走着密切地关系网,这种设定在院线上映的话绝对是一个减少尿点的好办法,像电影版的北京爱情故事也是这样的设定。

对小爱的印象还停留在报告老板和名侦探狄仁杰,万合天宜出品的名侦探狄仁杰系列是我少数一集一集追完的作品,虽然情节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不管是不是主角光环,小爱的表现比男神锤锤更为出彩。

有求必应的酒吧老板小爱也并不会让人觉得违和,讲道理那句 快了快了 的台词本身虽然稍显尴尬但是丝毫不让人觉得出戏,爱总果然是不会让人失望的,对于电影里的表现老粉还是十分感动的。

第三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吕秀才的经典提问: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你在这一刻听到的我问还是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吗?

如果设定下一分钟乃至下一秒的无数个我穿越到现在能够并存,又或者说他们在无数个平行时空中并存,你所在时空的这一刻是时空甲的昨天同时又是时空乙的一个小时前……等等等等。

如果接受了这样的设定那么我个人认为第三个故事不存在源头上的bug,不太赞成说名片如果不是来自未来才是更佳设定的说法,从开始就形成闭环才能让人毛骨悚然啊。

说到这里还要心疼一波小美和调查员的cp粉,咳咳,瞎站什么cp,好好看电影啊。

说起来,比起学姐的美貌,演技更吸引人。

不知道算不算是强行自圆其说,以此来提升观影体验哈哈哈。

希望周大能把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也期待自己为这个系列贡献出第一张电影票的那一天。

 7 ) 天方异谈给观影人提了个醒

这部《天放异谈》我是在A站看到有UP主做了推荐视频。

看了这个电影的名字和那个视频的一开头,我下意识的就叉掉页面。

原因是我觉得应该正儿八经的把这个片子看完,不能允许自己被一点点剧透。

然后我就为自己的这个举动感到无比庆幸。

制作方面,周浩晖,国内推理小说扛把子级人物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硬核,编剧质量有了保障。

演员演技方面,都是些青年演员,无流量(万合天宜的几位再红也算不上什么流量吧),网剧起家。

虽然依旧甩不掉表演过程中拿腔拿调的痕迹,起码看上去不尬,不影响观影效果。

加上颜值加成,及格了。

作为悬疑惊悚片,视觉效果和氛围烘托的不错,让人心弦紧绷。

以至于执行导演所说的王东家和杂货铺是一个场景我都完全没注意到。

故事节奏方面,其实三个故事的刺激程度和精彩程度是递增的。

第一个故事在安然第一次回档的时候,有一定观影量的观众已经明白大概是个什么故事了。

要是对比一下《世界奇妙物语》已经不算新鲜了。

包括最后的结尾,其实心里都有一定的准备。

第二个故事,情节方面是比第一个精彩的,但是由于时常所限,很多人物情节无法展开,在观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别扭,不过完全可以理解创作人员无法完全展开故事的原因。

嗯,在小爱说这是他的命的时候才猜到结局。

但是失去七情球的时候那诡异的指甲是什么鬼造型,没必要吧,有什么说法么?

第三个故事就很有点意思了,我本身算是葛布的路人粉,葛布一出场我就跟裴海一样光顾着盯葛布(手动捂脸)以至于完全没顾及到剧情的展开,思路被带着走了。

虽然猜到了葛布会杀了王东,但是后续的情节完全没猜到。

至于结尾,猜到了第四个男的肯定不是说故事的,可能是老板,但是没猜到是这么阴险的开放式结尾。

总的来说很精彩,给了五星其实是8.5分,真要我给四星觉得还是有点对不起这个作品。

《天放异谈》如果上院线,肯定不会爆,毕竟现在市场环境对这类缺乏话题性的影片来说很不利,但是我觉得也不会亏。

相信还是有很多像我一样不愿意花时间去看些爆米花电影和某些哗众取宠/蹭热度的片子,反而愿意去找一些有意思的片子来看看,丰富自己的视听体验。

然而最让我觉得《天方异谈》值得鼓励赞扬的原因在于,想要达到这种程度的作品,完全是有其可复制性的。

仔细想一想这部片子完全称得上是小成本,估计也就跟拍两集室内情景剧成本差不多。

所以在这里允许我爆一句粗口,那些粗制滥造的电影,炒作蹭热度的电影,喷观众看不懂的某些电影(怕大家误会,解释一下没说毕赣啊)动不动就怪广电,就盯着国外爹视角黑国内的电影等等,我可去您MD吧。

好好拍点观众爱看的东西别找理由好么?

只要脑洞够大,只要作品用心,一定会收观众喜爱的。

最后希望制作方能够再接再厉,就算不能成为中国版世界奇妙物语,也多出几个系列吧,片荒伤不起啊。

 8 ) 第一个故事的原作者来说几句--更新创作历程

原文发在知乎上,转来的时候修改了一些内容不对故事本身评价什么,以免有自卖自夸的嫌疑。

这个故事改编自我2012年写的一个短篇小说《4:08 死亡》,全文不到一万字,很短。

这篇小说现在在网上可以找到。

影片对小说进行了不少改编,去掉了一些偏玄幻和啰嗦科学道理的东西,新增和完善了好多的伏笔和细节。

比如一片死灰中那象征着生命的蝴蝶结,比如十字架和卖花老人手中的剪刀,比如女主父亲眼镜片上倒映出来的各种“雨刷”,还有我看了若干遍才理解的“那个看似突兀的花店其实是敞开着后门的救护车”……细节太多了,如果要一一列举起来真有一种说不完的感觉。

而这些细节全都是原著中没有的,可见这部影片的制作用心程度。

我不敢说阅片无数,但也是看了不少同类电影,起码在大部分的国产悬疑片中是看不到如此多的细节的。

本片的联合导演“@傅逸聪”是非常在意细节的人,这一点在他导演的“女舍惊魂”中就有非常全面的体现。

另外说一说节奏。

影片的整体节奏比原著其实是放慢的,而这种慢却极大地增强了恐怖方面的感染力。

身为原著作者在观赏影片的时候整个人都 已经被带入到了女主的角色之中,每一个声响,每一个东西的状态变化,每个人的动作,甚至随便一个表情都会让我心惊肉跳。

真的不是我心理脆弱。

作为看了很多恐怖片也写了不少惊悚悬疑小说的我自以为再也不会被吓到,可在观看影片的时候还是被吓得一跳一跳,很是过瘾。

说说影片整体吧。

毕竟不是专业影评人,并不敢对后两个故事进行过多的评价。

和第一个故事相比,第二个故事的高级感更足,第三个故事的复杂曲折及恐怖度则要更高,不愧是压轴作品。

综合来说,这部影片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不输于大部分同类国外影片的,个人认为很多地方甚至要比新出的“世界奇妙物语2018秋季版”要优秀(仅限这一季的奇妙物语,因为拍得真不行)。

鉴于必会有人质疑第一个故事很像2018年上映的好莱坞惊悚片"忌日快乐",这里先打个预防针科普一下。

忌日快乐的上映日期是2018年,彼时“天方异谈”早已杀青,而本故事的原著《4:08 死亡》已经在《悬疑世界》杂志上刊出了6年...但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本片拍得比“忌日快乐”要细腻很多,而且女主要更漂亮,来给女神“@王初伊”打个call。

说说“死亡循环梗” 鉴于必会有人质疑第一个故事很像2018年上映的好莱坞惊悚片"忌日快乐",这里先打个预防针科普一下。

忌日快乐的上映日期是2018年,彼时“天方异谈”早已杀青,而本故事的原著《4:08 死亡》已经在《悬疑世界》杂志上刊出了6年...抱歉上面的两段话让一些朋友反感了,我这样写的意思并不是在吹嘘“死亡循环”这个梗是我的原创或者是先于《忌日快乐》出来有多优越,我只是想说明我的原著是在《忌日快乐》之前,并且想要避免一些误会而已。

“死亡循环”这个梗在原著完成之前除了最经典的《恐怖游轮》外还有好多片用过,可以说是并不新鲜,这点我是承认的。

悬疑电影拍来拍去无外乎这些梗,比如“密室失忆醒来上刑追凶梗”,“精分梗”,“催眠梗”,“下药致幻梗”,“做梦梗”等等,本片用到的“死亡循环”和“濒死体验”梗也都是悬疑影片常用的套路,好多片子都用过,而且未来还会有人用。

作为原作者,我承认自己作品用的梗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老梗了,我并没有能力真正地在常用的悬疑路子里做出突破,所以我只是个业余写手。

梗是老的,但是基于这个梗所写的故事,和基于这个故事所拍的电影能否拍得精彩,拍出花样,能否超越采用同类梗的前辈又是另一回事。

《电锯惊魂》不是第一个用“密室失忆醒来上刑梗的”,《恐怖游轮》不是第一个用“死亡循环梗的”,《生死停留》不是第一个用“濒死幻觉梗的”,《致命ID》不是第一个用“精分梗”的,但它们都成为了传世经典。

回到第一个故事,虽然它所用的梗比较老,但一个客观事实是,它拍得的确很好。

如果你通览一下更多使用”濒死幻觉梗“和”死亡循环梗“的影片(好的坏的近期的早期的都看一下),会发现本片在各个方面还是非常有一套的(比如片中营造的氛围和紧张感和完全呼应几乎无BUG的自圆其说),最起码在国内的悬疑片中是应该有自己正确的地位的,即便拿到国际舞台上和那些同类电影来比也不差。

另外说说原著小说的创作历程和“濒死幻觉梗”。

原著小说的灵感没有来自任何一部电影,而是源于和朋友的一次酒后聊天。

当时聊到了“家属是否有权替植物人决定是否继续治疗”的话题,朋友的意见是“终止治疗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我则在想,如果植物人只是身体动不了,耳朵还能听见外界的声音的话,在听到自己的家人讨论是否放弃治疗的时候,如果他是想活的话,又无法表达,该有多无助!

于是我便开始创作小说,小说的主题是“女主在得知家人要放弃对自己的治疗后,必须要在呼吸机被拔掉之前醒来的求生历程”原著小说中“安然”想要醒过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每次“醒来”之前,她都要去爬一段象征着生的“雅各天梯”。

很显然,只爬一次梯子就大功告成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所以我设计她一次一次地努力爬上去想要真正地醒来,又一次一次地失败在特定时间回到这里,然后又要重新爬……这象征着她想要生存下去的欲望,为了醒过来,她必须一次一次地努力。

上面这段话,就是对这篇小说会有“死亡循环”梗的解释。

小说在进行改编的时候,编剧丰富了许多细节,主要丰富了现实中女主最后一眼看到的景象与梦中的对应关系。

这些细节都是小说中没有的,它们的丰富直接让整个故事又拔高了一个档次,感谢编剧大大的努力!

这些梦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基本上都可以在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中找到理论依据,依照这些理论,后来出现了许多采用此梗的影片,《穆赫兰道》是此类中的佼佼者。

后来的2002年,《猛鬼追魂6》则出现了“濒死幻觉梗”,之后的《雾气蒙蒙》和《生死停留》也都用到了这个梗,但它们都不是第一个用这个梗的电影。

至少在1990年出来的《异世浮生》也用到了这个梗,更久远的,早在1962年,《灵魂狂欢节》就是基于这个梗的影片。

至于再往前追朔还有哪些电影用到了这个梗我就不知道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影片虽然都用到了同一个梗,但故事情节,展开方式,中心立意等等都各有千秋,绝不能因为梗一样,就说它们雷同,甚至是“一模一样”。

如果一个梗只能由第一个想到的人拍一部电影,那么哪会有现在这么多电影在百花齐放?

更新:目前找到的更早影片是《 枭河桥记事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 An Occur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希区柯克NB!

1962年的《灵魂狂欢节》,暂时来看它才是鼻祖所以说,本片用的“濒死幻觉”梗也不新鲜了,但这真的不该成为抹杀一部优秀作品的理由。

我还是希望大家在看片的时候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真正客观地看待它,你会发现不少闪光点的。

我在讨论区看到一张女神的生活照,太好看了,忍不住转来发一下。

 9 ) 第三个故事的时间设定太过牵强了

在第三个故事中 葛布收到调查员在未来写的名片 因此给他打电话 开始了一切但在时空穿越的设定下 这应该是个bug啊因为如果没有过去葛布打的这个电话 调查员不会上门拜访 不会认识葛布 更不会传送在未来写的名片给过去的葛布 也就是说调查员这个人在葛布的垃圾桶时间线中属于凭空冒出来的 感觉更合理的设定是葛布老公或葛布通过其他渠道知道了调查员 找他来调查垃圾桶 然后引发了一切 另外一些小点儿的bug如下:1)小区保安说垃圾桶很脏 流血水 而且满是腥臭味 而葛布却说捡回来的时候看着还挺新的(这有细思极恐的解释余地) 2)这个垃圾桶可以穿越时间 葛布有不少方法用它挣数不清的钱(买彩票、炒股、赌球等等等等),却选择去典卖3)从调查员表现出的三观(发现尸块第一时间想的是勒索 同时自始自终也很同情及欣赏葛布)来看 葛布完全没必要杀掉他 杀掉他反而更容易引起警方怀疑 不过 有一个解释可以完美回答这所有bug 就是这个故事是葛布为了卖垃圾桶虚构的hhhhhPS: 其实还有一些细思极恐的坑没填:另一个垃圾桶去哪儿了?

这个捡到的神桶之前八九年经历了什么?

又是谁把它放到那里的呢?

如果1不是bug 而是事实 那这中间是谁清理的垃圾桶?

在葛布讲故事的时候 又有什么未来的东西落在了垃圾桶里?

 10 ) 万合天宜终于有像样的作品了

从《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之后,万合天宜鬼知道经历了什么,糟糕的作品一部接着一部,大电影的口碑滑坡开始转战网剧,关注万合天宜的网友都知道,前几年他们推出过一个系列叫《骇故事》,主打悬疑恐怖,但糟糕的是除了《禁锢之屋》这篇算得上出类拔萃之外,其他几个故事简直就是灾难级别的,特别是宁航一作为编剧的那个故事,完全就是院线国产恐怖片的水平,为此我还发帖质疑了一番,遭到脑残粉的怒骂。

在此之后,万合天宜依旧我行我素,继续不亦乐乎拍着网剧,评分几乎都在5分左右徘徊,直到《天方异谈》的出现。

分段式故事幷不少见,20年代电影刚出来那会就有了,国内外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品,但由烂片大户万合天宜拍出来,不得不说还是有点小惊喜的。

三个故事里面第一个故事最没有创意,只要是悬疑爱好者,对这种情节其实幷不陌生,在自己世界里面出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跟自己有极大关系的人,这种片段很多作品里面都有出现过,更不要提濒死体验这个点子了。

第二个故事也比较一般,结局很容易猜,最后一个垃圾桶的故事就比较赞了,但总感觉收尾过于仓促,应该可以拍的更好的。

不管怎么说,这是这几年以来万合天宜拍的最让人满意的作品,也希望这个能拍出个系列出来。

《天方异谈》短评

中国自己的《世界奇妙物语》,而且悬疑性更高。第三个故事太精彩了!

4分钟前
  • Foley
  • 推荐

蛮有意思的

6分钟前
  • 摸鱼状元郎
  • 还行

拍摄手法有点装,故事还挺好的

10分钟前
  • 被迫改名字的我
  • 还行

垃圾桶那个太牛逼了

15分钟前
  • 糖心白馒头ᡣ𐭩
  • 推荐

第三个故事最棒,第一个略微像世界奇妙物语,能被猜中,第二个比较粗糙,第三个从悬疑,氛围烘托,逻辑自洽,都是做的最好的,简直是完美的杀人手段。

16分钟前
  • 树里酱(✺ω✺)
  • 力荐

故弄玄虚的情节,让人尴尬的演技

18分钟前
  • 如虎添翼
  • 较差

王初伊像个无辜的精灵一样。精致可爱,清纯,激起人的保护欲。

20分钟前
  • 炜森
  • 还行

第三个故事出挑

25分钟前
  • β受体阻滞剂
  • 还行

真的是山寨版的《世界奇妙物语》,故事核统统似曾相识,而节奏无比寡淡,导演不行,真的不行!

30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只记得垃圾桶了

34分钟前
  • Kintsugi
  • 还行

第一个比较老梗,第二个四平八稳但没看点,第三个还是有意外的,但是bug也很明显。总的来说国产悬疑做到这程度已经不错了。

36分钟前
  • 風來
  • 还行

虽然是网大质感,但故事还是很不错的。

37分钟前
  • 饼干
  • 推荐

第一个故事结局比较意外,第三个故事逻辑上总觉得哪里有点问题,小爱的故事略显仓促,感觉再多展开一些,内容更丰满的话,成为独立的一部电影应该也不坏。

38分钟前
  • 微簌
  • 推荐

我是万和天宜的忠实粉丝,所以我必须看,哈哈哈,当然前提是他不能太烂,看完以后很惊喜,想想那些牛批的电影,他的内核不就是这样的吗?第1个故事,看过很多类似的,第2个故事虽然有瑕疵,不过很有趣,第3个故事跟第2个故事一样,偏悬疑,这三个故事串起来,再加上最后一个反转,网络大电影的气质,在这个水平完全可以了,不是电影有多强,全是靠同行衬托!

42分钟前
  • 推荐

挺不错的,合格的网大,可能是成本限制,拍得有点像情景剧

43分钟前
  • 夏语冰
  • 还行

有几个人演技不行,毁了毁了

48分钟前
  • ws515s
  • 还行

第三个故事有点意思。

52分钟前
  • 木水
  • 推荐

第二个故事挺有意思的

53分钟前
  • 心谷
  • 还行

第二个故事我都看睡着了,然后被第三个故事整醒了。

57分钟前
  • 纪良生
  • 还行

第一故事偷感十足,同样的故事至少已经看过两次;第二故事无聊至极;第三个故事bug十足。

5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