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这段时间在看《从文自传》,这是沈从文写自己年轻时候的一部分经历。
其中有他当兵那几年的简述。
他写到他们部队入驻一个小镇,只杀了一千人。
而他们上上个部队是3000,上个部队是2000.他们已经杀很少了。
又提到他作为部队的文书,每天记录部队拷打犯人的记录,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农民,往往被打的神志不清的时候,在证词上画押。
最后他提到,他的善恶观念从此变了。
和城里那些人,那些在和平地带的人的善恶观念不一样了。
我无法说明白他具有怎么样的善恶观念,我也无法想象。
就像他说的,我根本就没见过死那么多人。
一件事情亲眼看到,和耳朵听到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官冲击,带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而这部电影,也带给我这样的感觉。
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特别是那个胖子最后时候把那三个人都杀了。
最后被那个还是孩子的警察杀了的时候。
你能分清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吗?
胳膊拧过大腿的故事在电影中展开得有声有色,但也只限于电影中。
梅叔以53岁的高龄再度出山,打戏已显疲态,但过硬的演技还是让人叫好。
痛失爱女的演绎丝丝入扣,把那种切肤之痛传达得很到位,至少我的心也随之一起抽紧了。
对于内在张力的把握不愧为一名老戏骨。
而之后冗长的政治黑幕追查过于严肃乏味,如不用考量商业价值的话,也许是一部好片,但在单一的叙事手法下又令我等昏昏欲睡,好吧,我承认我的口味还是很大众.....最近滥片看得多,这部无论是制作上还是演员上都还ok,只是题材上过于沉重了。
梅尔·吉布森7年后再战大荧幕,警察还是警察,英雄还是英雄,只是更老、更迟暮。
不经意间,铁汉已经50多岁了,身上的强健肌肉已经臃肿,在镜头前,甚至不敢露出来。
有个细节,女儿被杀后胸中怨气无处发泄,想扯衣服,结果拍的是背面,都不敢正视;即便是背面,腰部的赘肉很突出,联想到前不久媒体爆出的照片,海边度假的吉布森整个就一大腹便便的油男。
哎,英雄总会迟暮,早晚的事。
这部片子似乎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孤单英雄,身边无牵无挂、也没有支持,为了查出真相,只身涉险。
对于他来说,搭档就是累赘,一个人行动虽然危险但也便于脱身。
怎么说呢,尽管老了许多,但感觉还在,最多是打架吃力点、动作稍微慢点,片子还是蛮耐看的。
这个类型模式无论何时,都会存在,需要的只是高人去担当这个角色罢了。
要找出真相,必然会有牺牲,只是倒霉的总是弱小群体。
幸好她还有一个警察爸爸,不怕死、有着聪明的头脑,敢于继续女儿的做法,揭露黑幕。
要是换个平民的孩子呢,估计只好自认倒霉了,毕竟无权无势,连去调查的资本都没有,谁会相信你呢。
最后一幕还是不错的,身中剧毒、被辐射扫荡过、还中了弹,不如和女儿团圆去吧,苟延残喘只是平添痛苦。
梅尔吉布森无论是做为演员还是做为导演,他的电影都充满感性的力量。
勇敢的心,曾让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无以复加,启示也给了我强烈的感受。
而这部黑暗边缘,相对来说是一部社会题材的电影,外加一点惊悚的气氛,对于老帅哥来说,好像不是那么驾轻就熟。
《黑暗边缘》集合了一代动作天皇梅尔·吉布森,两代007的杰出护航者马丁·坎贝尔,小金人在手的金牌编剧威廉·莫纳汉,这种级别的行家联手,加上吉布森从导演椅回归到大银幕的宣示效应,注定影片会引来不少热切企盼的目光。
只不过很多时候,一部影片里有太多的老面孔并非一件好事,因为从创新或是改良的层面上来说,这样的“强强联合”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一次联谊会,大家齐聚一堂各自缅怀彼此的闪亮业绩,照此思路推算下去,今年8月上映的《敢死队》又会是一个奢华的空心大party。
这类影片的目的大抵就是为惦记“老家伙”们的影迷带来一次久旱逢甘露的感受,它只是一个引子,引领观众一同穿越时光的隧道,引发观众的集体共鸣。
因此的确不能够对这样的一部影片太过苛刻,太过认真,更何况《黑暗边缘》只不过是翻拍自坎贝尔当年自己在80年代执导的同名电视剧。
一个单身的年迈警察,在女儿卷入见血封喉的阴谋之中而惨遭杀害之后,兀自踏上孤身奋战的道路,义无反顾地去迎击背后那股深不可测的强劲势力。
可以说这是一个经典得已经有些许发霉的套路,如果踢爆的是政治丑闻的话,这就是一部政治惊悚片,主角即使成功最后都是要在同归于尽和长期逃亡之间做个抉择;如果摧毁的是一个没后台的犯罪组织,没准主角还会受到上级嘉奖抱得美人归。
《黑暗边缘》属于前者,小人物扳倒“官商勾结”的大财团,在美国特殊的政局环境底下,这在老美心中基本上就已经形成一种情结,这其中应该离不开其政治丑闻的多发,特别是水门事件的影响,那两位不顾生命安全揭发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记者大抵就是这类小人物的原型。
梅尔·吉布森饰演的老警察是记者在动作片领域的化身,他有非寻根问底不可的信念,有无牵无挂奋不顾身的“本钱”,有不得不以暴制暴而游走于法律和私刑边缘的愤懑,有结实的肌肉精准的枪法足以置人于死地。
以暴制暴曾经颇具争议也好,影片也会悉心呵护他的人格,为他寻找理由,让他置身于不得不为之的地步,将他的想法和行为净化随后灌输给观众,以获得认同。
《黑暗边缘》显得中规中矩的地方就在于它在主角复仇的主线上,都是按照此种套路和策略,标准得可谓是“教科书”级的。
只能说吉布森演起这样一个角色来是驾轻就熟,文武兼备,独角戏演得有板有眼,动作戏中身手依旧矫健。
台词也颇有讲究,让人回味那些在终结敌人时妙语连珠的风趣幽默。
有个场景也颇有心思,吉布森擦去溅在自己面上的女儿的血,悉心地将毛巾保存起来,用水池里的水洗掉手上的血迹。
镜头俯拍着水池中迅速流走的血水,血浓于水的情意被无声地传达了出来,这一幕使其后诸多回忆女儿的戏显得有些多余了。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是雷·温斯顿的角色,受雇于幕后黑手的议员,又同情吉布森,构建起惺惺相识的情谊。
罹患绝症彻底激发了他内心的愤世嫉俗,将多年来的忍气吞声一次过爆发出来,完成了吉布森未能完成的。
这样一个捍卫良心底线的人最后又被心狠手辣的人干掉了,如果说《无间道风云》(同一个编剧)最后还有马克·沃尔伯格出来捍卫正义的话,这里只能说是英雄已死,仿佛是跟那些不杀“手无寸铁”的老牌英雄开的一个玩笑。
有人评价《蝙蝠侠:黑暗骑士》的人性和社会性探讨已超出其他超级英雄一大截时曾说“英雄已死”,我相信“死”的不是新版蝙蝠侠,而是吉布森那种已趋脸谱化的经典老英雄,还有雷·温斯顿这样一个“食古不化”的家伙,毕竟他们都不再年轻了。
刚看到第一眼这个片中的梅尔吉布森的时候,有点想放弃,因为他老了,仿佛再也没有勇敢的心和爱国者里面的那种硬汉形象。
但是,当看到女儿被枪杀时他抱着女儿喃喃祈祷的一系列表演,我再次被吸引。
犯罪现场他独自坐在屋内的背影,仅仅是个背影,却生出无尽的绝望和悲凉。
他空洞的眼神,他小心翼翼的把擦脸时带有女儿血液的毛巾保存起来,他手忙脚乱的接女儿的电话,他时时出现的女儿跟他说话的幻觉。
去认领自己女儿的尸体时,那双父亲的眼睛,没有一滴泪水,但却是那种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后痛到极致的悲伤。
他手中拿着女儿的头发坐在阳光灿烂的花园里,对着自己幻觉中的女儿承诺不哭,在忍不住流泪时马上坚强的站起来离开。
我想,原来梅尔吉布森转型了,从硬汉形象转成一位深爱女儿的父亲。
但是也挺好看的,不愧是梅尔吉布森,这样简单的剧情,却这么吸引人。
直到有人驾车撞伤了女儿死因的一位知情人,然后调转车头向他们开来准备撞第二次时,我以为他肯定要向旁边躲开了,可是,他只是拿出枪向着驾驶者一枪一枪打过去,坚定不移,直到将他打死,又迅速打坏轮胎使车偏离出去。
这一系列动作让人看得酣畅淋漓,我突然发现,他没有老,也没有转型,他还是那个硬汉吉布森!
那些坏蛋被打死的场面,非常非常解恨,虽然我讨厌血腥,但是,这里,我看的很解恨很解恨!
影片的结局是预料到的,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无可恋,虽然有点虚幻,但是却是我们内心的盼望。
这部片子,我的喉咙一直哽咽着,梅尔吉布森演的非常非常好。
他没有用大喊、大哭、大闹,而只是用眼神,用一个背影,用颤抖的双手,却让人深深感受到那种生不如死的悲痛,演绎出一位深爱着女儿的父亲,一位痛失爱女后悲伤、愤怒的父亲,让人为之叹服!
这部片子,其实情节很简单很无力,唯一精彩的就是吉布森的表演了,也全靠着他的表演。
首先 和其他豆油一起为本片的低分不平!
差点因不恰当的低分错过此片。
也庆幸多亏对老梅尔演技和选剧本眼光的信任、没有错过此片。
其次,作为一个有女儿的父亲来观看此片,情感堆积到位,真的泪洒多处啊。
可能很多人都抱着来看一部火爆枪战片的想法来的,但可能会让你们略失望。
本片遵循BBC严谨内敛偏写实的风格,即便是枪战也是几下完事,干就完了。
但我看本片却看到了一份猛烈的父爱!
(抱歉,有些剧透啊)从一开始的父亲迎接成年女儿回家,不过几场戏,就已经交代了父女俩的关系,母亲的遭遇,以及父亲的职业。
然后就是女儿突如其来的被杀。
当时老梅的反应其实让我很不解,他震惊也好,剧痛也好,都给我的感觉演技没咋入戏啊,就是普通的一种表演吧。
但随着剧情深入,我慢慢的被老梅带着进入了他的父亲的角色。
剧情交代老梅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尽职几十年的警察,警察之前是一个参加过战争的合格的军人,他是一个正直,严厉甚至不轻易表露感情的人。
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连累了女儿,所以他虽然愤怒,强硬,但不轻易表露一句。
但随着女儿被杀的真相一点一点被剥离出来,原来的警察和军人开始慢慢的变成最初的父亲了,那个和小女孩海边嬉戏,带着女儿在公园游玩,教女儿剃胡须的满满爱意的父亲了。
导演这部分的回忆处理的极为自然,不着痕迹,让我感觉到父亲在一开始女儿被杀后的职业反应后开始慢慢苏醒,找回当初对女儿深深的爱。
爱极才会爆发出恨极。
而代表恨极的警察军人身份则在女儿被杀的真正原因表明后 ,和父亲的身份合而为一,大开杀戒,为女儿讨回正义。
自古最悲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医院一幕处理的更是让人泪流满面,唏嘘不已: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女儿伏床窃窃语,翩然携儿笑意去。
看过《黑暗边缘》吗四月以来 我一直在反反复复的看 一如我当年看《小美人鱼》时的狂热再现那天下午 有看了一个下午我妈妈从我身边过了好几次 嘀嘀咕咕的说 这电影怎么演了那吗长其实已经是6小时第三遍这电影里没帅哥 没美女 唯一一个勉强是女主角的姑娘在开片的十分钟内就挂掉只剩下 已经两鬓灰白的梅尔 吉普森 气喘吁吁 神经质质的乱跑还有不停在回忆里出现的演他女儿的 那个娃娃头灰色眼睛的小姑娘咯咯的笑剧情有些老套 女儿坚持正义举报邪恶公司 被大恶人害死爸爸排除万难为女儿复仇 最终坏人得到恶报 女儿来接爸爸的灵魂 两人相视微笑 并肩走掉他应经没有了《勇敢的心》里那样的神勇矫健记得当年在看天士力佳片有约时 因为最后一个他大生呼喊自由的镜头而眼泪水狂飙现在的佳片有约都换成天语手机了他也老去了电影里 他孤独座在长椅上 抱着自己 对脑海里的女儿说自己很好擦完女儿鲜血的布 舍不得扔掉 儿时女儿的脸不停的出现 爸爸爸爸喊得他一直微笑他刀刻般的脸终于有了温柔的迹象 在万山千水过后他对着她的笑说好电影一直是阴暗的冷色调 我一直看一直看到东方灰白了爸爸
要惹别惹当过兵的铁汉老爸微博里面,博友们曾经发起过一个话题,叫“小时候,你希望你爸是谁?
”答案有很多种,要跟这部给大家推荐的影片《黑暗边缘》扯上关系的一种臆想是:读幼儿园的时候,我只要说我爸是警察,欺负我的矮大胖立即吓尿!
这当然是很多小伙臆想的父亲的角色。
警察仿佛是正义的化身,当你成年了还会被人打得鼻青脸肿的时候,一个警察的出现,多少有点耶稣下凡的意思,不是你爸,你也想喊爹了。
因此,当你的老爸真的是一位警察,并且还是一位当过特种兵的专破凶杀案的侦探警察时,你还会觉得自己幸运吗?
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好不容易上了个麻省理工,到研究所有了体面的工作,可是一回到家,还没呆过一晚上,就在被老爸的仇人一枪崩死在自己门口。
这就是当一名警察的女儿的悲惨下场,可是,真相真的如此吗?
梅尔吉普森饰演的铁汉老爸真的得罪了什么人,因而要置他的女儿于死地吗?
所以,要惹千万别惹当过兵的铁汉老爸。
梅尔吉普森在女儿死后的第二天,便强制性的让自己的生活恢复正轨。
他开始亲自着手调查女儿的死因……(我就不剧透了,有几个朋友给我提过意见,说我老是剧透,搞得看完我写的影评都不想看了)在《黑暗边缘》中,梅尔吉普森饰演的这个警察老爸的角色,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彪悍铁血的一面的,这是有别于《勇敢的心》里面的威廉华莱士,毕竟梅尔吉普森也是将近六十岁的老头了,他那会出演《勇敢的心》驰骋草原的时候正值壮年啊。
因此,在本片的开始,梅尔吉普森表现出的是一种孤独乏力的苍老感,唯一的亲人女儿也不在身边,只好卖力的工作,赢得别人的尊重,以及打发无聊的时间。
这是否是梅尔吉普森现实生活的写照?
接着女儿被谋杀了,他撑着体内所有的力量去寻找真相。
期间,跟女儿的男友碰面,打斗中,梅尔吉普森折腾好几盘才把那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给制服,喘着粗气靠着墙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说话。
看到这里,让人感触颇多啊。
想起那几个曾经那么辉煌、那么率性、那么英俊的硬汉,罗伯特德尼罗、凯文科斯特纳、梅尔吉普森、布鲁斯威斯利,甚至是小罗伯特唐尼,哪一个如今没有发福没有衰老的?
比起那些冉冉升起的小鲜肉们,老一辈的荧幕帅哥们也在转变角色了。
做的出色的是罗伯特德尼罗,他的《天伦之旅》很多地方都有推荐,也是真实的写照,一个退休后丧偶的老爷子,自己打车去看望他的几个混的“如日中天”的子女们,却得到的是一个个破碎的残酷的真相。
这就是生活。
当你不在风暴中心,不在硝烟战场上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满身是伤,周围寂静得要命,你只能托着斑驳的双腿慢慢前行。
一个人活的再壮烈,也抵不过衰老的迹象。
走远了,扯回影片中来。
梅尔吉普森用尽周身的所有力气,给女儿报了仇。
真相也许会大白于天下,也许永远会被政客的措辞所掩藏。
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英雄如何谢幕,如何让人觉得他有尊严得下着台阶。
我想,在看过《黑暗边缘》后,你一定有自己的答案。
1、让我想到了《荒野猎人》;2、影片的内涵和美感震撼人心,从中我觉得自己更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父亲,无怪乎主人翁年轻时没死在战场,老去后要死在为女儿复仇的路上。
配角演的也非常好;3、影评中豆瓣网友“到灯塔去”写的《暗处的亮色》,与我最有共鸣;4、对于杀人子女的仇人,犯的是天条,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杀掉,以消心头之恨。
写几句够劲的台词有那么困难吗?
Mel Gibson老矣.
其实不大懂。。。
吉普森有着安静却动人心魄的男人魅力,无论什么角色都让人无法抗拒的沉醉迷恋
没劲,没范儿。
牵强人意的复仇
还行吧,印象不太深、看在梅尔吉布森的面子给3颗星了
梅尔吉布森从来不拍烂剧本,只是英雄迟暮看着总让人伤感
When we got nothing to lose
揭发大企业/政府黑幕的情节毫无新意,悬念设计也很一般,总之一切都显得很普通。
觉得吉布森老了,安心当导演去吧
小人物勇斗巨无霸,美国永恒的主题
其实剧情一般啦,包括演技,细节,节奏,全部都觉得一般。但是最后温斯顿被警卫射杀的那个桥段还是颇有内涵的,耐人寻味啊!结局跟Nickleback的Someday的MV异曲同工!
虚张声势
给两星纯粹看在梅尔吉布森的面子
然有其出彩之处,剧情却过于造作。
又是一个悲情的father的故事,但是节奏太TM的慢了,于是就成了烂片!!
在政治面前,小屁民连屁都不如
当利益集团大于法律和正义,那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就是灭顶之灾
实在只是还好,敌人不够强大,Gibson也真的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