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上的时代,新闻看似严肃,但新闻主播早就成了娱乐圈的明星,人们关注的不是新闻播报的内容本身,而是男女主播之间的两性关系。
这部剧可谓是金句频出:1️⃣男权的真心话:观众已经习惯了喜爱的正能量男星变成魔鬼的消息,但是看着一个原本受公众喜爱的女人垮台,是美国人最爱的娱乐戏码。
这句话放在国内同样适用,人们对男性的容忍度高得离谱,对女性却苛刻到极点:男明星变老是更有魅力,女明星变老发福出现皱纹是没有自制力;出轨偷情赌博嫖娼做第三者成了“ 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当事人沉默当事人的妻子反而出来道歉,可一旦事情发生在女性身上,那必定是骂声一片、人人喊打势必要做那片雪花。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习惯将男明星放在一个有权力、受吹捧的高角度上,而把女明星放在一个被观看、被消费的低角度上。
2️⃣ 电视网老总科里想要用Bradley来替代Alex,用黑人主播丹尼尔来填补性侵犯Mitch的空缺,于是在颁奖典礼上让Bradley坐在Alex边上以此为威胁,但Alex将计就计:你们让她来威胁我,我就把她变成我的搭档。
她想把主动权牢牢握在手里,因为若非如此那么她就会成为这场游戏的牺牲者。
“ 你们全都深信自己理应拥有所有权力,所以我们不得不在你们男性自大的态度面前处处小心行事,以免打破你们权利的幻想,惊喜吧!
我要打破它了,这件事得照我的方式做。
”
Bradley矿场发飙Thousands of fucking families knocked down their asses. And it’s just a big wheel that goes around. Liberals add sanctions. Conservatives remove those sanctions. They just keep fighting, cause all they want to do is to hear themselves talk. They all want to be right. They all want to win. That’s all they fucking care about. And there’s a human cost. And it’s exhausting! I’m exhausted!Bradley出场就来这么带劲的一场演讲,真是符合她 not aggreeable的人设。
之前她的小伙伴评价她:“You don’t push back. You incinerate. Everyone says it. You fight everyone on everything.” 后头Bradley接受采访时回看自己的视频也羞愧地低下了头hhhh
I am fucking agreeable!Alex力挽狂澜Good morning. I’m bringing you some sad and upsetting news. Mitch Kessler, my co-host and partner of 15 years, was fired today for sexual misconduct. First and foremost, I want to offer our sympathy and support to the women. We are devastated that this happened on our watch, and our hearts are with you. And to you at home, I understand how you must be feeling because I and the whole team here at The Morning Show are feeling the same way: shock, disappointment, disbelief. While I don’t know the detail of the allegations, I understand they were serious and that that keeping Mitch on was not an option. We know he was part of our family, of your families. We will all miss that person.But there are consequences in life. As a woman, I can say there often aren’t enough of them. While I will miss the Mitch I though I knew with all of my heart, I am proud to work on a network and live in a country that upholds consequences. So please have patience with us as we find our footing in the nest few days. We will bring you the news as always and share any news we have with you. Your are part of this family and we will get through this together. We’ll be right back.开门见山,说明事件,表示慰问,引发共鸣,说明处理情况,表达决心。
一气呵成。
好评如潮:
That was beautiful.老板的评价:
She's on fire today! It turns her light on. “brilliant light”除了
What a load!Bradley说这话的时候,Alex正在向观众保证性骚扰事件的调查会全部告诉观众。
而Bradley对新闻界的透明性保持怀疑,后面采访里她也提到了。
Alex采访BradleyAlex: You know a peculiar amount about coal. (带点内味儿了)Bradley: Yes, I do. I’ve actually covered a lot of coal mine protests.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know as much about the subject as possible, especially when some people are literally fighting each other over it.Alex: Yes, America has clearly connected to that message. Why do you think that is?Bradley: I think America is tired of Twitter fighting. It’s ignorant and it’s contributing to the dumbing-down of our country. Parties have created a good side and a bad side for their own purposes. Once you villainise someone, there is nothing left but go to war with them. Alex: I know you work at a conservative news outlet. What side of that argument do you personally fall on?Bradley: The human side.Alex: What does that mean?Bradley: It means I see both sides.Alex: But in leadership, decisions have to be made. You can’t just have empathy for everybody and do nothing. Say you are president, what do you do? Open or close the coal mine?Bradley: I’m just here to deliver the news to America. That’s all I’ve ever wanted to do.Alex: So you are a die-hard reporter.Bradley: I’d like to think that I am. Yes, the truth matters to me.Alex: 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 idea that it is a reporter’s sacred creed to never let the story become about them? (开怼了)Bradley: I would say I agree with that.Alex: And yet this has become about you? (现场氛围一度尴尬)Bradley: As I said before, I didn’t know I was being filmed. This isn’t part of my live coverage.Alex: There cols be some cynical people who might think that that was completely set up.Bradley: To what end?Alex: You’re here. (现场静止)Bradley: There are some non-cynical people, which I believe is most people, that believe the news is changing. The news is changing because of the people who deliver the news, who showed themselves as honest, decent and trustworthy, have in quite a few cases now proved themselves to be untruthful. As a result I think people are wanting more transparency in journalism. I think they want to know the person behind the facade. I think that they want to trust that the person who are telling them the truth about the world is an honest person, like you.Alex: Yes, truth is what we are all striving for.Bradley: Yes, it is.Bradley回怼的那个大长句暗指Mitch性骚扰风波,当时东窗事发不久,Alex与Mitch是合作了15年的老搭档、节目里的cp,两位还是台里的元老,Mitch性骚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Alex却浑然不知,外人自然怀疑Alex是否在包庇纵容这种行为。
总是这对Alex来说也是很大的打击。
所以,Bradley也算是找到了对方的软肋。
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Alex第二天起了大早去找Mitch发火,因为Mitch让自己太难混了,做个采访都能被人揪住小辫子。
节目制片人对话部门主任:电视新闻界不进则退Cory: It’s kind of funny, you know, how the entire world of broadcast could just fall off a cliff in a few years. Like, boom. Bang. Lights out. Unless we reinvent it. We’re all gonna get bought out by tech, unless something changes.Chip: I don’t know. Tech or not, there will always be a need for reliable, quality journalism.Cory: People get their horrible news delivered in the palm of their hand 24/7, and they get it in the way they like it, colored the way they want it. And news is awful, but humanity is addicted to it. The whole world is depressed by it. That’s what we really need on television right now. It’s not news or fucking journalism. It’s entertainment. This is just like during the Depression when people wanted to watch Fred Astaire and Ginger Rogers dance on expensive sets and live in a dream world. Dream worlds are essential. Depressed people, they need escape, you know. And how long do you think the network rode the sexual chemistry between Alex and Mitch? I mean, sure, people wanted them to be mom and dad, but people they also want to be titillated, and there is some unspoken sexual fantasy to cohosts, right?Chip说不过辽:
Yeah, it's a cold world.大佬还是大佬:
Well, it's just the world it is.Award-winning Director Speaks out about Sexual Harassment AllegationsDirector: I've never sent a message that I thought was inappropriate.Mitch:These women who have come forward did think it was inappropriate. Do you think that that's valid? Do you think their response is valid?Director: Of course. But these women never complained to me about this behavior.Mitch: Yes, but you were their boss. You were in a position of authority. Do you think that you created an enviornment where they felt comfortable coming forward?这一段设计的太漂亮了。
首先是一个节目制作人在观看这段以前的视频,Mitch采访一位受到性骚扰指控的大导演。
采访中大导演还是满脸无辜,Mitch正气凌然。
视频播放过程中,一位PA突然走进办公室,并随手锁上门,整个人挂在了"Daddy"身上要玩角色扮演。
但是"Daddy"怕怕了,"I know that. You know that. Nobody else would know that." 前后逻辑衔接自然流畅,编剧厉害。
这说明,Mitch事件一发,其他与电视台女同事有纠缠的男高层们也开始警觉了,毕竟性骚然这事儿很难讲证据,但是Me Too运动之后,舆论明显偏向女性。
Mitch决心反抗Mitch: I am as innocent as any straight, middle-aged man there is. The only problem is, that seems to be illegal these days. This is McCarthyism, you know it. Everybody knows it but people just don't have the intestinal fortitude to say it out loud. I'll say it. We're being too fast to judge men in the court of public opinion. Chip: I agree with you, okay?Mitch: The whole Me Too movement is probably an overcorrection for centuries of bad behavior that more enlightened men like you and me had nothing to do with.Chip: But Mitch, do you really want a detailed probe into your private life?Mitch: At first they came for the rap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am not a rapist. And then they came for the powerful men, and you didn't speak up because you're not a powerful man. Bu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they come for the ordinary, everyday, run-of-the-mill creep like you, Chip? Who's gonna be left to speak up for you?麦卡锡主义: 1950年至1954年间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
Mitch最后说的那段话改编自新英格兰犹太大屠杀纪念碑的碑文: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THEN THEY CAME for me,and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Mitch话里老是带上Chip,难道他也出轨了?
大家都说《早间新闻》很好很炸裂,确实,确实,如果仔细想一下其它文艺作品,我们会发现《早间新闻》的切入点是特别的,它让人看到了很多职场性霸凌的真实面目:捕猎者并不会明目张胆地用强,他只是站在权力上峰洋洋得意地四处撒网,等待愿者上钩;猎物们未必就是完美受害者,也许怀着某种私心,也许有各种软弱和天真;还有只关心业绩的上司,为了息事宁人不惜牺牲弱者的管理层,占据道德高地却从来只在背后评论并把猎物们逼到角落的同事;还有那些在boys club里面拼出一条血路的“杰出”女性,懂得利用性别红利规避伤害争取利益,她们甚至意识不到问题所在,反倒成为系统的捍卫者。
我们熟悉的捕猎者是韦恩斯坦那样的,恬不知耻地公然犯罪,然后再倚仗自己的权势把罪恶掩盖起来。
但就像男主角米契所说,被metoo运动指责的男人分为两种,第一波是十恶不赦的混蛋;第二波是他这样“无辜”的人——猎物如果奋起抵抗,他是不会下手的。
每一个在人类群落里沉浮过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性霸凌更多是以第二种情况出现,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捕猎者们并没有强人所难,一旦东窗事发,人们纷纷觉得此人如此有魅力,如今倒霉如此可惜;猎物自己送上门来毫无反抗,最后被撕成碎片难道不是活该?
控诉的人啊,你们矫枉过正了!
《早间新闻》像剥洋葱一样把这个生态一层一层摊开,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的面貌,聚光灯终于打向了房间里那头大象。
作恶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畸形的权力结构,这个体系扭曲了它力场中的每个人。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并不是说之前没有作品讲过性霸凌这件事,但大多数作品中,“坏人”和“好人”都太过于清晰和直白了。
这让我想到汉娜·阿伦特那本《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关于平庸之恶的报道》,阿伦特的洞见就不需要在这里鼓吹了,但有时候我又会觉得,really?
人们要等到1963年才发现原来没有人是无辜的?
让格格巫和我意难平的反倒是那个被赞扬为“炸裂”的结尾。
格格巫郁闷地说,怎么死了一个人,其它人就都觉悟了呢?
人们牵起手来了,站出来了,抵抗作恶者了;连作恶的人本身好像也开始反思了;坏蛋老板好像得到了惩罚;死去的无辜者好像没有白死…真的吗格格巫问?
一定要为结尾挤一个这样的光明伟大出来吗?
我就觉得还好,这难道不是经典爽片结尾吗?
生活如此残酷,为什么我要在屏幕上直面它?
能够在最后爽一把,难道不是乐观主义的美国梦精神吗?
只有欧洲人才会把丧进行到底,美国人就应该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在尘埃落定的时刻迎着倾盆大雨张开双臂高歌。
而且,作为一个在西方生活了快二十年的人,我骨子里还是一个中国人。
对于西方人的一些想法和作为,我只能从理性角度去分析理解。
比如死了一个人大家就醍醐灌顶这件事,大概是因为在西方个体生命的价值无比崇高。
一个生命的消逝是振聋发聩的,是撼动每个人的灵魂,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反思的大事。
在中国人的性命就像草芥一样,每天它们都在以各种形式消失,在旁人心中激起的波澜稍纵即逝,“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我虽然觉得这个结尾有点太戏剧化,但试着把自己代入我心目中西方人的价值观里去看,就觉得逻辑还是自洽的。
格格巫听我这么理直气壮地胡扯一通,目瞪狗呆。
他说:你又抹黑你国。
前面有一集是对受害者的采访,几乎是目前所有米兔举报案件的叙述方式,如果这样的采访会让人对单方面主观的叙述有所怀疑的话,这一集就把X侵犯的过程完整的呈现出来了。
先是通过半个小时的篇幅以男主米切的生日为切入点,渲染出了整个节目,甚至公司,都在以成功男性角色主导的男权控制的世界里。
他有家庭,有两个漂亮的孩子。
这一切很美好不是吗?
生日那天他不开心,妻子问他,是不是外遇又失败了?
他说是。
然后去了节目组给他办的生日聚会,妻子协助制片人把他骗到电视台。
然后在整个生日趴体上,妻子被晾在台下,他没有在任何一个环节把妻子带在身边,感谢她。
反而,他的搭档扮Alex演了他的妻子的角色。
他们是荧幕夫妻,这似乎也说得过去。
但是,注意,这个生日派对,是Alex策划的。
从节目中的爆炸彩带的惊喜,到一整夜的生日派对。
也就是说,工作职能上和男性一样的合作拍档,承受同样的压力,工作之外,她要承担额外的职责,这个职责,天然是女人的,不是职场的。
反过来,如果是Alex的生日,他会组织这样的生日派对和节目上的惊喜吗?
不会。
最大的可能也仅仅是安排女性员工来做这些事。
Alex也会觉得正常,甚至感恩。
毕竟他是男人。
男人做的事情,是和同样的食物链顶端的电影导演一起喝酒喝到趴下,戏谑一下自己对婚内女性的不负责的态度,他们的解决方案是,“都会过去的。
”总之,唏嘘或吹嘘男人的事情。
这些是X侵犯发生的大背景。
米娅和他分手,正是在车里他和妻子佩吉谈起的外遇对像。
这烦扰到他。
不过没事,分分钟把她调离职位。
调到哪里去了呢 ?
他的拍档Alex的团队。
他凭什么?
他是成功的男人,可以为所欲为。
Alex为什么要接受这样的安排?
他和她一起度过工作带压力和新闻事件带来的难以消化的排解的郁积,喝酒,拥抱着相互支持。
把米娅派到她团队里去的事情,却不屑于提起一句。
米切对Alex没有表现出任何尊重,包括去LA报道。
他觉得她不必去。
这是被团队允许,甚至鼓励的。
因为民意调查的结果,Alex的支持程度下降。
原因是因为她太成功了,太强势了。
大众对她的预期是无害的邻家女孩。
所以她的结局是出局。
整个社会对成功的男性的纵容,和对成功的女性排斥。
而这一切看不见的手操纵的结果,给了男性为所欲为的权利,给了女性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
哪怕你是一个像《早间新闻》这样重量级的女主播。
这个电视剧,从第一集,Alex就咆哮式的发泄她的愤怒,看不少评论说不能与她共情。
看到这集,是不是能与她共情了?
米切的为所欲为的手,可以无所忌惮的伸向任何人。
米娅调走,制片人奇普没给出任何态度,他听从米切的意志,把米娅强加给Alex的团队。
奇普打电话给Alex,她刚刚与米切共渡了一些时光消解压力,拥抱,分开。
她愤怒地在大街上到处走。
与此同时,米切在街上遇到了汉娜。
他新的捕获目标。
汉娜是新人,独自一人在纽约打拼。
她聪明,上进,能力强,对工作上心。
初入职场,有很多要学习。
抓住一切机会去实现价格,想象着自己像白纸一样,可以尽情的画上自己的色彩。
你知道自己聪明能干上进,等待自己大展身手机会来临。
然而,你如何会想到,当你成为一个老练的狩猎人的目标的时候,你所等待的机会是比你强大得多得多的人布下的陷阱。
有人在伺机准备随时玷污那张你打算尽情用色彩渲染自己人生的白纸。
你是不会知道的。
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太太太不了解了。
第一集的时候,米切一直为自己辩解说,我没有强奸任何人,没有使用暴力。
每个人都是心甘情愿的。
是的,他给她解惑,安抚她的情绪,他请她到房间看所谓的乐子消遣。
她太不解了,在报道随机枪杀案的现场,情绪压力都无法承受的时候,他给她看高尔夫球打到裤裆里的搞笑娱节目。
她哭了。
他安慰她。
这不是她需要的。
她需要离开。
但他要给他一个拥抱。
从一个拥抱开始,每一个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都超出想象。
他还在表现温柔体贴,没有霸王硬上弓。
是的,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呢?
他称赞她工作做得好的时候?
被他钦点去LA现场报道的时候?
安抚她的情绪的时候?
邀请她进入房间的时候?
分别他给出拥抱的时候?
都不能,如果一个新人这么做了,不止是失去机会,甚至是没有遵守基本的职场礼节,甚至,不是正常的人的礼节。
这些或许应该是她在被有件件剥去衣服时在思考的,其实并不。
一切发生的太快了,大脑一片空白,人也变成了一个任人摆布的尸体。
所以,你在按照,社会的,职场的,人的礼仪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滑到了再也没力气说不的境况。
她无法面对米切,于是一气跑到总裁办公室。
还没等她说出口,总裁就对她说。
你不必要说出来,你升职了。
她此时明白了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转的了。
不管米切做出什么事,他都不会有事。
而汉娜,能做的,只有接受这样的安排。
关于Alex,记得前面的剧情吗?
她的家庭里所有的一切都以她为中心,恐怕她不曾为自己的女儿举办过那样的生日派对。
她从家庭的责任把自己抽离出来,都让位于她的工作。
她不惜妥协,适应,讨好男权,成为男权结构中的一部分。
她不惜成为帮凶。
而她连拍档的尊重都得不到。
Alex, 制片人奇普,总裁,以及员工。
似乎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米切保守秘密,给他擦屁股,或者保持沉默,不知不觉中都成了帮凶。
毕竟,除了良心,谁也不会惩罚他们。
看,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其实,每个人都是立体的也就是圆形人物。
看剧的过程也是感悟成长的过程,早期只凭感觉认定这个人是好是坏,但其实未观全局不知全貌就盖棺定论是片面的。
只能说apple拍的这部剧也是很有心了人物诠释的都很到位尽管前期的铺垫还是看的不明所以,莫名其妙情绪的发作让我一度恍惚。
但结尾要给一个大大的👍这部剧让我了解了metoo运动之后才知道社会的复杂性。
本来一直只想做一只温室里的小白兔但现在发现知道的更多好像也并无坏处。
看完这部剧好像更喜欢apple产品了,你们的植入成功了😂原来有的美剧是需要二刷的,尤其这种不算是爽剧但是却意味深长,二刷之后我发现演员的对细节的处理都很好(这里cue下我最爱的chip,没有之二),还有就是之前看不懂的情节也都解释的通了。
以后应该会很少看国产剧了(大ip),毕竟差的不是…(内在的选材拍摄手法拍摄内容情节完整性合理性以及外在的质感真实性…)最后respect双女主👍
一部宝藏新剧悄悄上线了。
办公室权谋+新闻界黑暗+性丑闻+人性揭露...个个都是激起千层浪的大热点。
但,它们在剧中的讨论度还是不及一词。
女权。
观众对它的荧屏表现越熟悉,口味就越挑剔,态度也越敏感。
作为一场无处不在的隐性斗争,“女权”到底应该怎么拍?
这回,两个人生截然不同的女主角,给我们带来了启示——《早间新闻》The Morning Show
阵容星光熠熠。
全程认脸认到爽。
詹妮弗·安妮斯顿(《老友记》),瑞茜·威瑟斯彭(《大小谎言》),内斯特·卡博内尔(《大空头》),比利·克鲁德普(《异形》系列)...小到一个有台词的配角,也是美剧熟客。
三集之后,评价却十分两极。
话题涉猎过广,导致媒体和普通观众接受度相差不一。
代表大众口味的豆瓣8.5,Imdb8.2。
相对更专业的烂番茄,仅有58%的新鲜度。
是什么戳中了大众的嗨点,又触到了媒体的棱角?
我们挑一处最大的导火索说说。
故事,要从两个“不完美”的女人说起。
一起轰动全国的男主播性骚扰事件,同时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第一位,艾丽克丝。
人前,她是有着20年主持经验,正义又勇敢的电台王牌。
住着大房子,享受专人的服务,敢和制作人直接叫板。
随着“黄金搭档”东窗事发,私下的模样也悄然浮出水面。
原来,新局长早把她定义为备胎。
借此机会,刚好成对走人。
为啥?
现代新闻早被当成娱乐方式了。
陈述句要被感叹,逼问,命令所代替——人们未必稀罕真实,却喜欢听到事件引发的观点碰撞,在站队中得到发泄与满足。
刺激,刺激,再刺激。
连主持人本身,也可以作为一大噱头。
尤其是对立的男女搭档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宛如一针气氛调和剂...
直白的说,艾丽克丝不再耀眼了。
谁看,都是个老妈子的角色。
事业不顺心,家庭关系也不省心。
《早间新闻》的主持,一般3:30起床,去化妆备稿准备直播。
按最少的6小时睡眠算,得9点多就洗漱完成上床睡觉。
这意味着,她错过了许多和家人的夜晚休闲时光。
周末同样如此。
艾丽克丝几乎把重心都赌在了事业上。
她不能输,也输不起。
人后,就有了一个紧绷得有些神经质的女人。
回到性丑闻爆发的当天。
录制结束,艾丽克丝立刻和团队讨论能否化危机为转机,让事业平稳过渡。
立人设,表态度,站立场...先渡过浑水,再考虑受害女性的情况。
利益算很分明。
等女儿前夫一到,转头就是“我好委屈”的表情,一把扑到怀里。
女儿尴尬的表示,只是看话剧的时候顺道过来。
她则央求着能不能留下陪伴。
别人真的来安慰时,艾丽克丝又不满了。
先用抱怨把对方赶走,再自怨自艾的伤神流泪。
说到底,是自己也心虚。
因为,她和犯事的搭档米切,确实上过两次床。
以前,可以解释为“早间主播”远离正常社交后的寂寞。
一旦这个人被扣上“性侵犯”的帽子,他每一次的性生活也必然会拎出来批斗。
查不到,死水依旧。
查得到,雪上加霜。
无论哪种结果,艾丽克丝的工作都受到了不可挽回的影响。
明里暗里,她做过多次威胁来要求续约。
姿态并不显得好看。
没有我们期待的“智取”,反而是莽莽撞撞的试探。
比如,节目开场前2分钟罢录,直到领导口头同意才登上演播台。
计划和退路,全未筹谋。
甚至疯狂给经纪人施压,来和上层隔空放狠话。
这是我们期待的职场“女权”吗?
不冷静,不睿智,不果敢。
自以为人生美满,现实却处处碰壁。
第二位,布莱德莉。
东南新闻网女记者,冲锋前线的“女斗士”。
和上一位相比,似乎是个矫枉过正的好典型。
首先,性格狠干脆。
一张利嘴,像把横扫四方的机关枪。
她受的气,不管大小,留不过半刻。
曾经一段推特收获百万点赞的偷拍视频,就从布莱德莉口中而出。
当天,她带领摄制组去煤矿抗议现场做采访。
开机,就绪。
3、2、1...猛地,一个愤青冲上来推倒摄影师,指着她的鼻子就骂:“报道假新闻的贱人。
”
呵呵。
他惹上了一尊大佛。
布莱德莉揪住肇事者的领子,开始发问。
“什么是真新闻,什么是假新闻?
”你说我言为假,那就事论事,请你列出五个关于煤的事实。
说得出,放你走;说不清,警局见。
小青年傻了。
布莱德莉趁胜追击,她就是要治治这些“愤青症”。
不关心真相,不了解事实,唯恐天下不乱。
问起有何“真知灼见”,憋不出半句独立的想法。
对方颤颤巍巍地说了一点:“煤...是便宜的燃料。
”错!
再来。
几个回合下来,青年再不敢造次。
布莱德莉最后说,为什么煤的应用有好缺坏,煤矿开或不开,人民都在示威反抗?
因为没人真正关心他们。
自由派采取制裁,保守派撤销制裁。
两方的政治斗争来来回回,期间是成千上百万的家庭面临失业,环境一次次的受到重创。
三言两语,体恤弱者的“中立党”形象就立下了。
其次,布莱德莉具备充分的共情力。
面对丑恶,她可以在直播里就替受害人爆出脏话。
生活中,她独自一人抚养着母亲和孩子,管理着患有躁郁症的弟弟。
上能骂天,下能撑地,内心仍有热血。
够不够强悍?
和多数人预设的“女权化”表现,基本符合。
但,布莱德莉也因此处处遇冷——从家人到同事,没人喜欢接近她;单位换了一家又一家,新闻理想依旧遥不可及,晚三年入台里的后辈,都当上了预备主播。
优点换一种方向,就全乱了套。
太冲动,太易怒,太有攻击性。
放在电视剧里观赏足矣,现实中愿意打交道的没几个。
不信,你看她身边人的切身体验。
助理呈上议题时,能马上开嘲,挑完了错漏还用特意举例挖苦。
母亲偷偷接回了病院的弟弟,她在电话内暴跳如雷,失控的喊叫。
上级为了掩盖她不雅的直播行径,反复受到投诉。
如此看来,两个女人彼此彼此。
她们有某些特点满足了观众的幻想,又用某些举动颠覆了观众的期待。
身居高位,即将倒台。
肩担重任,不堪一击。
青春不再,身无退路。
所谓“女强人”、“铁娘子”、“野玫瑰”,只是一只待宰羔羊。
...简直一地鸡毛。
掉落神坛的“女权”,我们还有必要追吗?
换个问法。
当爽剧不再“爽”,你还会看吗?
感觉奇怪就对了。
“女权=爽”时,一些女性觉醒和成长所需的正常情绪,反而成了禁忌雷区。
如果不快速“反杀”,观众能把角色从剧里骂到剧外,从开头记到完结。
由打破封建规则而生的“女权”,在影视剧中成了一套新的评判标准。
哭是软弱,慌乱是没有主见,失控是瞎折腾,崩溃是卖惨...可,这些不过她们的360°的一面,人生道路上的某天。
根本不足以形成对个人的定义。
先有了细微的挣扎,个性才被衬托得耀眼。
我们来看两位女性的B面时刻。
论业务能力,相当能打。
性丑闻事件发生的早上,全台轰动,艾丽克丝只用了90分钟内就备好致歉通稿。
要点如下:1.安抚受害人、2.对搭档同时体现了惋惜,谴责和追查到底三种态度、3.摆明和人民同一立场。
整段发言,堪称明星公关应急模板。
再者,野心和原则做到了极好的平衡。
不掩饰欲望,也不屈服于权威。
艾丽克丝多次要求续约未果,新局长三番五次讽刺奚落,她却一次没质疑过自己对深度新闻的审美。
布莱德莉更彻底。
她不设派别,只要有人抛出橄榄枝就接。
前提是,必须能说真话,报道真实。
这样的女人,不该鼓掌吗?
适当的疲惫,适当的虚伪,适当的崩溃,偶而还有点招人厌。
生活如此,她们却不曾让步。
三集之后,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当下正身处怎样的职场环境,你在里面扮演着什么角色?
对于美国的职场,恕我无知,一直以为比中国的要简单,但是这部剧真是让人感慨,人性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挣扎,自私、逐利、连绵不断的职场小确丧,简直跟身边的职场一样。
群夸领导,职场尴尬名场面第八集讲述的是男主角Mitch,一个有权势的新闻男主播在跌落神坛前,众人阿谀奉承的场面。
生日party上,唱歌赞美Mitch
众星捧月,绝对的中心恕我对这个场景很敏感,因为我常常在同事对领导的一片赞美之中,一片看似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中,感觉不自在!
特别是嘴上说不出夸张的赞美之词,但是表情上你还得拼命装一装的时候,毕竟不能那么不和谐,要与环境相匹配嘛。
很多人说第8集拍得很精彩,的确精彩,特别是跟Mitch深陷丑闻之后的的尴尬场面对比。
这些同事无人替他发声,但是你又觉得这群人的反应正常无比。
派对上的几个特写镜头,意味深长,特别是Mitch的妻子和被他潜规则的数位同事,仔细品一品,你就觉得,恩,这才是真实的人性,真实的世界!
生日party上,Mitch的妻子
关系不可描述的同事职场背锅,叛变,上位!
时常不懂那些应用此等手段的人,良心到底会不会受到谴责,或者,他们根本有他们自己的解释逻辑。
我发现,更多的属于后者。
身为节目制作人的 Chip ,知道自己可能因为包庇Mitch的不良行为(当然,他自己理解为背锅)而被辞退走人的时候,开始寻找自己的保护伞。
他去找了台里的二把手cory,一起密谋篡位。
求自保的制片人Chip
想上位的高层Cory而这位初来乍到的高层Cory,犀利、冷酷,伺机而动。
他力挺了一个棱角分明,喜欢求真的女主播来接替Mitch的位置。
女主播在追求丑闻真相的同时,Cory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对人事大刀阔斧,包括自己的上司。
这位职场狠角色,永远情绪控制到位,始终在用一双狼一样的眼睛,在静观大局。
这就是美剧,没有人是单纯地为着所谓的“正义”而斗争。
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立场、利益,在干着自认为对的事情。
或许,听起来让人不耻的职场叛变就是这么回事,你有你的委屈,他有他的逻辑。
值得让人审视的是,午夜梦回,你有没有为自己内心的原则有所坚持,还是已经妥协的连自己都不自知了.职场委屈,我有什么错?
身为制片人的Chip一直认为自己很委屈,他又没性侵女同事,为什么要被连累?
对,他坏事可能是没做,只是对职场潜规则视而不见,甚至玩的如鱼得水。
他跟Mitch跟高层一起喝酒,打高尔夫,维护着男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他身为制片人,当Mitch和同组的女同事分手(当然是婚外情),想把同事调走时,又是他出面搞定。
Mitch就是在进电梯之前,跟他打了个招呼,他就心领神会的快速执行了。
不得不说,把这个场景设置在电梯里真的很神。
一是说明了Mitch的权力,也顺带体现了一个制作人顺从的卑微。
你的职场环境如何,还在挣扎吗?
剧中的每个人都想跟公司发生的丑闻撇清关系,但是真的撇的清吗?
当坐在Mitch身边的女主播(对,就是安妮斯顿)跟纽约客的记者说,想为职场女性发声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原则、生存,遵守职场潜规则还是跟它抗争?
亦或沉默?
你是怎么做的呢?
Mitch透过屏幕来直视观众的内心亦如同MeToo运动透过权力棱镜来查看两性。
整个剧集堪称渐入佳境的典范之作,看似是一套理想主义俗套但实则借用Bradley的疯狂叩问直指MeToo运动的揭露男权结构性压迫弱势群体的本质,回答了为什么以及如何发声的纲领性问题。
但即便是在当时,也依旧算不上是对MeToo运动的深度解读和讨论,反倒更是塑造和维护了MeToo运动所形成的对弱势群体以及最为根源的经济问题的遮蔽。
依旧一种强烈的复仇欲望和无能狂怒的简单宣泄也依旧是一种夺取权力排除异己的另一种男权方式。
我们当然应当支持MeToo运动以及任何一个为弱者发生夺取权力的运动,但是当其运动发展至今时早已排除掉所有本应该为止捍卫的弱势群体,成为了好莱坞或者其他等上层阶级争夺权力的工具,被其重新合理化以及挪用时,我们不得不更加谨慎和批判的对待此项运动,也更应该在作品中辛辣地批判警醒而不是随波逐流地高声呼喊。
当然,如果这群比利弗山庄的住客并未意识或者更加希望成为政治正确的拥护者那就另当别论......
人在感到接纳的环境中才会有意愿开口说话,丢脸的感觉则会阻止她表达,如果我们非要强调她是如何丢脸,无能,懦弱,轻率、愚蠢,没有人能在铺天盖地“你不行”的指责中做到什么,如果你信,那么你一定相信着男人的捏造的成功学。
那么如你们所愿,你们的傲慢,忽视会使那些“你或者别人或许用得着的信息”石沉大海,假如你是希望掌控局面的人,当然知道了解信息这多么重要,而信息常起于细微末节,不起眼。
使她羞于启齿,而你们正帮助豺狼们隐藏,它们会继续蚕食,扩大自己的权力,直到有一天,它们掌握绝对……再也不需要弯弯绕绕的策略,而你们再敏锐,再遵守规则,你们也休想躲过。
人很可笑的思维是,相信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不走夜路才安全。
可人们不明白,这种规则是谁制定的,又是谁会遵守,又是谁会约束?
你们看,一条没有任何制定人、约束对象的规则,竟然使得人们相信不走夜路就能安全。
你相信的规则就是你的盲区,你的盲区就会被别人反过来利用,你甚至想象不到,就算有制定规则的人,掀桌子,推倒自己的规则很常见。
你们知道吗,这种东西鸵鸟思维而已。
那么,人们又会说,那我专门去走夜路就安全了吗?
你看,相信二元论,妖魔化,发泄怨气,是最好不过的办法了。
每看完一集都有新的感慨这部剧是以讲新闻主播为主线包含了经典美式“选择决定命运”一个跑地方的记者突然成为了新闻主播并且有一个赏识她愿意保她的大佬一个因为突发事件失去搭档 c位变得岌岌可危的老牌主播两位女性有抓马 有共情 从你死我活到同仇敌忾仅仅用了几分钟 那些能让女性结成同盟的共情在剧里被充分展现深刻的让我再次认同这句话:“只有女性才可以帮助女性 只有女性才可以理解女性”
给新人的鼓励
宽慰的话语
品一品这个眼神 我终于知道why Americans love her了本剧的话题点讲述性侵事件也不单从被性侵的人的角度去讲同时写了Mitch的角度 一个没有同理心没有站在女性角度去共情的人所谓的“委屈”这个视觉 大概代表了很多男性对待metoo的态度吧在他们眼里女性除了母亲姐妹女儿都是可以睡的 睡了就是赚了而在他们那个位置 更觉得女性都是慕强的 但凡知道他的地位 绝对会被他的魅力征服 哪里需要强迫?
殊不知他们眼里的“女性巴不得被他睡”正是他们不尊重女性意愿 用主观意识代替她人的真正想法 这种长年累月的潜意识导致的也就是说 他们根本没有真正花心思去理解女性延伸一下我跟你结婚就是要你生孩子的女人生气我认错就是了 哪里错不知道 反正认了就不用吵架了口红包包漂亮衣服 所有女人都爱这个女人不用想什么国家大事 只要漂亮听话就行几乎大男主的剧都逃不开这个所以真的不愿意再看男性视角的女性了都是被物化的痕迹扯远了回到剧情除了性侵还有事业强人关于家庭部分这一段我也认为很精彩
跟女儿解释自己离婚的理由在女儿眼里妈妈长期工作平时爸爸接送上学自然偏帮爸爸觉得妈妈不顾家然后詹妮弗安妮斯顿女士开始反击
个人认为这是全局最爽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一个女人不是有了孩子就是只能认命扮演“好母亲”生了孩子 为什么就不可以拼事业?
为什么不可以女主外男主内?
虽然我也很同情女孩想要生活里多一些妈妈的存在痕迹但从母亲之前一直忍气吞声被女儿埋怨就觉得憋屈女人也可以追求自己的事业也可以表达自己对这段婚姻的感受而不是传统的“为了孩子只能忍”我要为这段打call同样精彩的还有两个女人的同台看过大小谎言 眼熟另一位女主但我感觉她在这一部里面演得也很棒比大小谎言收敛了一点气场但对阵詹妮弗也不会被压下去
两个女人的共情
两个被山火映衬的红长发让我感受到Toxic的性感Alex先矜持的离开却忍不住回头拥抱那个把自己经历讲出来让她好受的女人这个拥抱我真的想站cp啊啊啊下一季我不想要那个男主播了 就她俩一直搞下去吧
安妮斯顿真的是演什么都像瑞秋…… 演技很套路化啊。
bgm尴尬 剧情尴尬 为了JenniferAniston一遍
很一般啊...有种拿metoo当主题的新世纪初电视剧的感觉..
劇情狗血(缺點)得來有衝擊力(優點),加上自己的行業關係,還是怒追了一下主劇情線,應該說設計還是很具備行業視角,也抓住了整個氣候。可是它選取了一種很cw式的推進手法,cw式的人物側寫和心理描繪,因此人物都非常臉譜,七情上面,帶有強烈的小報視角。男主播那條線是劇情災難,整個略過不看就對了。然而看到一半,他們去加州之後,我還是堅持不下去了。打三星算是極力催谷的小聰明有一部分歪打正著了吧。不會再看了。
每个人都神经质,夸张做作…
言过其实
21/12:紧跟metoo的新闻主播类题材 不走专业的纪实严谨路线拍摄主播的职场滑铁卢。。。
看一集就不想看。Jennifer Aniston can't act.
Jen最后一集的爆发看得我激动的都哭出来了 Reese这一季角色的情绪波动和成长曲线不是很大 十集所有人都仿佛打了鸡血一样亢奋神经质倒是真的 不过一个天天凌晨三点半工作的高强度高紧张感的群体这样大概也挺正常的吧
弃剧了🤬反转太少了,而且全剧一直在fuck fuck我吐了好吗,不会写剧本就别出来糊弄人了
Everybody's fucked, some were raped.
双女主的演绎都让剧中人设不讨喜,各种咆哮也听得难受,反观其他演员,和她们一对比起来舒服太多。十集冗长的铺垫,只为了最后几分钟的反抗,只能说,高潮来得太慢,走得太快。虽然精彩程度比预期低了很多,不过其中关于职场上权力不对等性关系或者是不合理的公司文化等,值得深思。
看了四集,就剧本、拍摄风格和演技来说,对我来说并不合格;角色情绪毫不隐忍,人物的冲突是很摇摆的,完全服务于剧本推进,没有立场和个性,时而握手前行时而对立,最主要所有编剧觉得的爆点,都是观众意料之中的,2019年还拍这种美剧,如果主角换了不知名的演员,那成为爆款的可能性极低。
基本就是两个女人的撕逼戏,真是完全无法忍受威瑟斯彭的这种心机婊角色啊,典型西方白左,反对一切,却又拿不出解决办法,伤害了别人还自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看得我都想吐。最后2集各方之间合纵连横的斗法还算有些意思,可惜结尾又拐回去了。。。第二季可能不会追了吧。个人评价:B
瑞斯還是不錯,史提夫卡爾也是正常發揮的讓人想揍死他,珍妮佛超不行,劇本更不行,只能說Apple tv的品味比Netflix 更不ok...
此剧证明了除非人格独立、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否则在资本面前你只能忍着。那些资本界的臭老头又老又蠢又恶心,听他们说话的时候可能我想吐他们还不让我去吐呢。
1.28 总是憋着最后一集才展开……不过现实确实如是,社会积压了太多的情绪,又被生活所迫
到第七集为止 我打满分 太写实了 同样社会题材 恰恰是我们可以写但是没人关心的题材。 别人的深度 节奏 力度 完全甩了我们很多条街。看到短评里有很多人不理解女主的愤怒从和来,剧情里穿插的斗争太过夸张。我不知道哪里夸张...这tm根本就是生活,矛盾的人性,残酷的职场,为了理想的那点坚持,被工作挤压的生活,突然袭来的各种让人卷入崩溃,你要理性,可是你明明心里憋着外般感情。再难,女人也需要证明价值。那些说剧情不合理的这是不是就像我们看小时代觉得脑残一样...
一开始不喜欢一号女主 后来不喜欢二号女主 要怎么熬下去…… 两个女人太烦人了…… 配角们你们真棒
史蒂夫卡瑞尔,喜剧转型正剧演员唯一成功范例?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