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cky被抓国税局的人抓了,做了n多年牢出来后在养老院,做健康健康检查的时候发现医生的名字是Tommy ,Tommy谈到从小有个伤残军人照顾自己以及爷爷死于肝硬化,于是决定做医生,这个时候Nucky问他认识吉莉安吗,Tommy回答道,“No,who is she?”Nucky感慨良久,全剧终。
《大西洋帝国》第五季,也是最后一季开始了,只有八集。
其实这可以说是剧组自己作的,剧情发展得太慢了,不知道是剧组有意为之,觉得可以拍更多季,还是就是想搞个精致到极致的电视剧。
第四季的剧情发展之慢大家有目共睹,作为本剧的铁杆粉丝不会嫌什么,只会觉得更有味道。
但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只会说:“what the hell?" 然后弃剧而去,于是就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于是如果编剧在第五季还有很多故事要说的话,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A.R.是怎么死的,Lucky的脸和眼睛发生了什么,为什么Chalky混的这么惨以及Nucky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故事。
而这编剧本来都是可以讲给我们的。
第五季开始是1931年,距离第四季结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7年可以发生太多的事情,甚至完全可以讲一个全新的故事。
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观众们喜欢不断的被新的爆点刺激,就像《权力的游戏》做的那样,而不是慢悠悠的跟着镜头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乱转了。
所以《大西洋帝国》只能这么仓促的结束,留下了太多的故事上的空档和遗憾。
至少在目前看来,很难再有这么精致的黑帮题材电视剧了。
人们穿着西装,带着礼帽,出入高档场所,彬彬有礼的干着龌龊的勾当。
而不是穿着T恤衫,拿着霰弹枪,冲进咖啡馆,一顿乱轰,然后警笛大作。
也不知道是不是编剧不满HBO的安排,也许是这剧真的是在激烈竞争的美剧中受众不多,反正这剧真的是收尾得太仓促了。
起码学下人家广告狂人最后一季也得回到男主角身边,怎么也得二季来铺垫吧。
这季的大西洋帝国编剧好象没了耐心般,对前四季的主角连同重要的配角们都一刀砍了,Mr white好不容易逃狱了,还会不要命的去找之前害他失去一切的女人?
还以一命换她的自由,也太伟大了吧,什么时候这个男人就一夜之间变成毛头小青年了。
然后是从第一季就以国税禁酒员身份存在的傻大个,好不容易四季积下来的人气,然后在卡彭这小个子做了老大后还不分个肥缺给他,仍旧象个小弟一样去收钱,也太不把人家当一回事了吧。
至于那个12岁就献身给准将的女人,编剧就不能放过他吗?
非得让她的孙子来杀我们的Nucky来暗示出来混的总要还?
的确,在前三季,她,她儿子,她老公是很重要的反角,也不用一直拖过五季来吧?
我是早烦这女人了。
前四季对其他纽约,芝加哥等地的黑帮的线都铺得挺不错的,连肯尼迪,胡福这些20世纪初的重要政治人物都出来了,的确让我期待不少,但是编剧就象蜻蜓点水般,引了出来就没下文了?
最让我不满的是和纽约两兄弟的大战,虽然是开战后处于下风。
也不至于输了人质还输全副身家吧。
尤其是做为交易条件,十分钟就把对方一直没能弄死的另一意大利黑帮头目给干了。
有这实力还愁弄不了那两兄弟?
总之一句话,前面四季铺的线这么多,这一季非但没给个完整结尾,还翻Nucky的发家史出来,看收视率把这剧毁的。
要不是这么仓促,这剧肯定成HBO的经典黑帮剧了。
美国黑帮历史片,五季,人物多得完全记不清谁是谁,谁打谁?
反正都是一群穿着西装的流氓。
1920开始的禁酒令,使得酒,成了黑帮最大的利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恩怨情仇....整部剧没有帅哥美女,帅哥一早就死了,男主是猥琐大叔,黑白通吃的真正大佬。
前面几季主要就是他的兴衰起伏,最后一季嘛,其实就是把所以还没死的角色的结局交代一下,男主最后被枪杀了,其实他最后拿钱给弟弟,又和已经分开的妻子跳舞,就知道他必死无疑,最后的温情,必然要用死来渲染啊...
历时四年,播出5季共56集,13次金球奖/艾美奖提名(截至第四季)...这是目前为止,《大西洋帝国》留下的最基础的历史数据。
在剧情类剧集中,这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虽然论获奖数,它比不上叱咤评论界的《绝命毒师》或是《广告狂人》,但它有着前者、乃至其他所有剧集都不曾拥有的魅力。
《大西洋帝国》的故事和“酒”脱不开联系,而它本身也如同一瓶陈年佳酿,越饮越醇。
只是如今,瓶身已空,酒香却仍氤氲不散。
HBO出品的剧集一向以大气精致著称,前者之代表有诸如《兄弟连》、《太平洋战争》、《罗马》之类的战争历史剧;后者中也不乏《监狱风云》、《欲望都市》这样的老牌经典,今年大热的《真探》更是与同门的《权力的游戏》在艾美奖舞台上出尽风头。
相比于这些金字招牌,《大西洋帝国》则相对低调许多,但无论是大气或者是精致,用以形容它都完全不足为过。
《大西洋帝国》基于尼尔森·约翰逊的同名历史小说改编而成,原著除了“大西洋帝国”这个名字以外还有一个副标题:“一座城池的兴与衰”,美剧《大西洋帝国》的故事来源自这段历史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节:1920-1933年美国禁酒令时期,以大西洋城的传奇人物伊诺克·汤普森为立足点,展现出十数年里,这座城市乃至全美国的风云变幻。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大西洋帝国》都做到了一部优秀剧集所能做到的一切:对历史还原的忠实、对剧情安排的细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几乎方方面面都达到了极致,从服装布景的考究,到台词语言的设计,再到历史事件的重现,《大西洋帝国》展现出来的高素质高标准,使喜爱它的观众为之痴迷,即便你讨厌它,却也不得不对这种专业负责的态度肃然起敬。
作为一部历史剧,《大西洋帝国》对它所要表现的那个特殊年代有着精准的拿捏把控。
剧中没有讲解性的旁白,对当时代社会环境的呈现全都基于精心的场景设置和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生活细节。
在这一基础之上,它也并未陷入纪录片式的说教窠臼,剧情安排上,既有流畅精彩的叙事与缜密的逻辑设计,也有众多的人物、丰满的故事和一波三折的情节起伏来增色和点缀。
正是这一切,使得《大西洋帝国》在这四年间日臻完美,终于蜕变成一部伟大的剧集。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冒险的时代,这时代里的男男女女如海水流沙一般涌动,伊诺克(我更愿意叫他“努基”·汤普森)是众多浪花中的一朵,有许多人像他一样,在历尽浮沉之后跃出海面,也像他一样,最终又落回海中。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轮回,那个时代只是这大轮回里的一环;人生有时也是如此,有太多的似曾相识今夕何夕,在文学和影视剧里,有人习惯把这称为“宿命”。
努基·汤普森的宿命是他所处的时代的缩影。
建立大西洋城的那一拨人以先驱者的气概,用各式尔虞我诈的手段,经过寸土必争的博弈缔造了一个娱乐业帝国,他们的基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做越大,但他们本人却很快就被后来者所取代。
努基是这些后来人中的佼佼者,他的一生都属于这座城市,然而人的寿命比城的寿命短太多,当他老态尽显、把它拱手相让的时候,他所赋予时代的烙印,也被时代全数返还了。
不止大西洋城,也不止努基·汤普森。
从芝加哥到纽约,再到其他城市,这样的事情都在大同小异的上演。
阿尔·卡彭的芝加哥黑帮从崛起到覆灭、卢西亚诺三人组从默默无闻到横扫纽约,以及黑帮插手下政界的频繁更替...旧人去、新人来的戏码反复上演着。
时代成就他们,时代也淹没他们。
如果把目光拉近到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身上,聚焦于他们在这样的环境、在人生过往经历的影响下做出的种种抉择,黑与白的界限就越发模糊,而人性的复杂就越发明显:阿尔·卡彭在杀人时可以毫不留情,但回到家,在儿子面前却是一个彻底的好父亲;伊莱·汤普森一生都在追随哥哥的脚印,到最后却不得不背叛兄长;吉米原是由努基一手培养起来,最终却死于努基枪下;尼尔森从探员到隐姓埋名杀人越货的黑帮分子,经历无数屈辱后终至爆发....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故事,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命运却又殊途同归,令人唏嘘不已。
说回到努基·汤普森。
我写过吉米·达莫迪,写过理查德·哈罗,但这个全剧的中心人物,老实说,一直到第四季,我都不怎么喜欢他,他过于精明老练,到了一个隐隐惹人讨厌的地步。
最终季用了大量的闪回来追溯他的人生旅程,于是观众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努基,以及他童年、青年时经历的一切对他整个人生起到的无比重大的影响。
他成长于这个充满苛责的时代,于是便以同样的苛责做回应;他过早的了解到金钱集创造与毁灭于一体的力量,于是终其一生,他都以金钱为利剑盔甲,而忽略了某些人性里最柔软的东西;他依附于权势发家,到最后所有权势却都如烟散尽;在两个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他两次失去了人生所爱,于是他永远与真爱无缘;在他最需要做出正确的抉择的时候,他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而铸下大错,最终也因此以血作为偿还。
他是那个复杂的时代里最复杂的一类人,抛却种种是非评判,这样概括他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全剧最后,是少年时的努基,在大西洋的海水里抓住那枚银币的镜头,而在最终季开始时,有一个同样的镜头,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一个时代的终结,投影于一个人物传奇而富悲剧色彩的一生,这类以小见大的例子在《大西洋帝国》里比比皆是。
对于这样一部剧集来说,这样的结局未必是最好的,但或许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
美剧史上,每年都有十数部作品诞生,其中不乏佳作,平庸者更如同过江之鲫,但《大西洋帝国》注定将在青史中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多年后再想起它,我依然会记得木板路上川涌不息的人潮、灯火璀璨的夜景、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及那个一身黑西装、头戴圆顶礼帽、胸口别着花的男人,和他背后,畅游在大西洋海水里的年轻身影。
实话实说,我不喜欢这个结局。
大结局播出的当天,人人还没有出成品,我手贱的上了“大西洋帝国吧”,提前知道了这一噩耗,即使如此,我也一直希望最后的结局不是这样。
我希望结局是Nucky带着做空五月花获得的钱,和Margaret住在纽约的那个大房子里,然后两人一起在股票市场风云沉浮。
诚然,这肯定是编剧不得已而为之的结局,但这部剧一直让死忠粉们看好的就是不管什么烂剧情,都可以拍的很高大上。
最后的结局很显然想告诉观众:Nucky的最终结局早在几十年前Nucky向Gillian伸出手的那一瞬间就已确定,而且也让我觉得,其实Gillian对Nucky是有意思的,如果Nucky没有迈出那一步,Mabel死后,也许Gillian就会跟Nucky,而且少女时代的Gillian真是……这里我想脑补一下中间断开的七年:剧集页面的短评有国外网友说Tommy最后杀人的套路和半脸一样,我并不认为这意味着半脸想教Tommy杀人为其父复仇,更何况半脸第四季末尾就死了。
第五季里疯人院的人曾经提起过,Gillian是因为得了精神病躲过了服刑,也许这个服刑指的是第四季里他被那个卧底抓住了导致的,也可能是她出来了之后去找Tommy,也许杀了那一家人也说不定,然后每天跟Tommy念叨Nucky之前的事,不然的话Tommy小的时候都不跟Gillian了,怎么会突然来寻仇,也许俩人在疯人院里也有联系。
当然,这也可能就只是一个BUG而已。
不过即使Tommy没有杀了Nucky,Nucky之后的日子也未必就那么好过,最后来找他的探员是IRS的,来找他肯定是因为得到了Capone的账本之后,有了关于Nucky偷税漏税的证据,要把他也一起抓起来。
结局的三个感动人的点:一是Nucky给Eli送钱,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关心他的little brother的,还送了刮胡刀,想让他拿着钱把自己好好拾掇拾掇,去找June重新开始;二是Capone去找自己的听力不好的儿子,他在自己的兄弟和老婆面前放肆的大笑,抽烟,喝酒,杀人。
唯独对自己的儿子敞开心扉。
他在外面让人胆寒不已,却对自己的儿子慈爱备至。
我现在也是个父亲,这种感觉我能理解。
三是最后的闪回,Nucky知道了准将的指示之后去找Gillian,Gillian轻柔的问他:“Is there anything wrong?" 那个表情,那个声音,那个身影。
真是让人一声叹息……结局的镜头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位老者在悠悠的回顾往事,叙事不急不躁,镜头不紧不慢,我想这也是这部剧的死忠粉们最喜欢的一点之一吧。
追了五年的剧到此落幕,结局好也罢,坏也罢,我想我们都该一起说声:Farewell, Nucky Thompson.
吉莉安真的太可怜了,我一开始还非常非常讨厌她,尤其是她淫荡样子,是个男人她都要上去卖弄风情,但是后来才明白她不是故意淫荡,不是故意无耻,不是天生淫娃,她是只会淫荡,只会张开大腿,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她,没有人爱过她,从来没有,她只知道像她说的那样想要活下去只能做她必须做的,她只会对男人展现自己的姿色,她被塑造成了这样一个无耻的女人,但她原来不是这样的人啊!
她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小女孩,看到她在自己书上写吉莉安的图书馆,我真的泪目了,如果她有父母,如果她有受教育的权利,如果努基送她回去了,如果努基没有走到那一步,如果努基帮她找一份工作,她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人生,努基也可怜,努基也不幸,但是不幸不是你可以利用一个12岁少女的理由,不是你照顾了她的儿子就还清了,更何况最后还是亲手杀了她的儿子,她的一切,相依为命的唯一的儿子,努基纵然有魅力,但是那都不过是伪装,都不过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狡猾虚伪,他就是个不择手段无耻至极的恶棍,所以他死有余辜,死的太好了,被我最爱的最可怜的小汤米亲手带走,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可惜小汤米还要去坐牢,所以吉莉安可以说是真的一无所有了,太难过了,不知道最后吉莉安还能不能离开疯人院,我原本痛恨她,恨她对吉米病态的爱,恨她明明被准将强奸居然还去照顾她?
还要吉米叫他爸爸,还说他们是一家人,我真的三观尽毁,后来我才明白,不然,她还能怎样呢?
她真的不恨那个老东西吗?
她当然恨,后来抽他嘴巴子就是恨到骨子里,她说她想明白了,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不是的,她只是在合理化自己的不幸,只是在骗自己,只能用这样可笑的理由掩盖自己可怕的过去,她为什么不早点杀了那个老东西?
她怎么杀?
她只能依靠他,那老东西甚至钱都不给,甚至她还要去跳脱衣舞才能养活自己,她唯一一次动真情,唯一一次真正的爱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诶,实在是太残忍了,太残忍了,编剧真的是把我的心挖出来撕碎啊!
她一无所有了,连小孙子都没了,我其实恨透了半脸,他好像是正义的,好像是为了小汤米命都不要,但那讲到底都是人家的孙子,人家唯一剩下的亲人了,你还为了确保拿到抚养权,用那么卑劣的方式送吉莉安进监狱,活该你回不去,只有你临死前想象全家团聚的样子,那吉莉安呢?
她连想象一下吉米其实没有死,其实只是躲到了其他地方的权利都被你剥夺了,吉莉安杀人真的不对,一样卑鄙,但是至少是迫不得已,她苦心经营的妓院的确不适合小汤米长大,可是她还有什么办法?
她只会这样了啊,至少她的妓院也力求格调,不像阿尔卡彭那个白痴的妓院一样妓女奶子到处飞,真的难过,要求妓女们有格调既可笑又可怜,说明她心里还是有从前那个爱读书的小女孩的影子啊,即使全身都是肮脏恶臭的泥泞,也想要至少保留微笑,真的太同情她了,如果稍微有一点点爱和保护吉莉安会不会成为那个女检察官那样的人呢?
不需要依附男人,不需要卖弄风情,只靠自己的才学和铮铮铁骨即使饱受折磨和歧视也终将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看这样伟大的剧真的是受益良多,其他人不谈,至少从吉莉安身上我看到了捆绑在女性身上的种种枷锁,一百年前的女性甚至连投票权都没有,一百年后的今天女生依然也要girl helps girl,但愿下一个一百年有一个叫吉莉安的女生有自己的放着无数书籍的图书馆。
《大西洋帝国》故事发生在1920—1930年代的美国,虽然实行禁酒令,但人们饮酒的需求反而愈发高涨,导致私酒产业勃兴。
大西洋城既是港口、也是南北交通要冲,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加之其作为“世界游乐场”,第三产业发达,本身就有很强的酒精饮料消费能力,以上因素奠定了大西洋城在私酒产业的重要地位。
努基·汤普森作为大西洋城真正的掌权者,顺理成章地成为整个私酒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但老大不是这么好当的,私酒产业链条上游的进口、生产,到中游的仓储、运输,再到下游的分销、零售,都蕴含着巨大利益,内部外部有无数人盯着这块肥肉,想掀翻王座,取而代之。
《大西洋帝国》主线就是努基应对一波又一波挑战,想方设法捍卫自己的利益。
在这个剧本的安排下,一个个灰色人物被利益驱动着,在时代搭建的舞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
《大西洋帝国》在利益冲突下还埋了一条暗线。
大西洋城的努基、芝加哥的托里奥、纽约的阿诺德和马萨里亚等当权者,论辈分是第二代大亨,他们的财富和权力是从准将等第一代大亨手中接过来的。
接班的方式很显然不会那么合理合法,努基是趁准将年老体衰,逐渐架空他,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他指使女仆下毒。
在黑道的新老迭代中,这已经是最和平、最给老一辈留体面的了,可以猜想其他大亨是怎么上位的。
随着时间推移,第二代大亨们由壮年步入老年,手下的小弟们也成长了起来,从青涩稚嫩到独当一面,再到滋生野心,望着昔日如师如父的老板的背影,心中盘算着“彼可取而代之”。
下一代的反叛有三种结局:吉米式,被老国王挫败后横死街头;阿尔卡朋式,获胜,逼老国王退位;卢西亚诺式,看到私酒产业格局已定,想开辟海洛因新大陆,被老国王搅黄,含恨继续低头当狗。
但时间是年轻人的朋友,新老对抗中,获得最终胜利的只会是下一代。
第四季和第五季,第二代大亨面对崛起的第三代全线溃败,被扫出历史舞台。
就像他们埋葬了第一代大亨那样,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老中青三代间的权力争夺,是《大西洋帝国》的隐藏线索。
放大来看,这也是西方文艺作品的母题——“弑父”。
从政治的维度看,《大西洋帝国》是一个寓言。
努基治下的犯罪组织,在民族构成上,有爱尔兰人、犹太人、意大利人,是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在权力格局上,呈现松散、多中心的邦联结构。
卢西亚诺建设的犯罪组织,仅由意大利人构成,是单一的“民族国家”;有明确的科层性的组织结构“大老板、二老板、军师……”,有常设议事机构“元老会议”,有常备军“执法队”,是一个中心化的联邦结构。
可见,努基的组织是一个有欧洲封建特点的前现代组织,而卢西亚诺的组织则有着鲜明的近代乃至现代组织的特点,在凝聚力、动员力和执行力上,显然后者更胜一筹。
卢西亚诺打败努基,表面上是新一代人淘汰老一代人,深层是先进组织模式在与落后组织模式的竞赛中胜出。
有趣的是,在那个年代,非法政府和合法强盗想到一起去了。
自美国立国以来,就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念——汉密尔顿主义和杰斐逊主义,前者认为应该加强联邦权力,后者更认同邦联。
尽管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但珍视自由的美国人一直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联邦权力范围,可面对一战后日益增长的国际事务和尖锐的国内矛盾,最终不得不允许联邦扩权,犯罪组织的对手联邦调查局的成立就是一个标志。
新理念取代旧理念,从来不是靠说服,而是靠老人死掉、新人上位。
批判的武器终究要让位于武器的批判。
无论黑道、白道,这就是世道。
追了五季的《大西洋帝国》终于看完了,最后一季说实话差强人意,剧情仓促,Tommy几乎变成了一个烘托Nucky的工具人,人物形象很单薄,最后枪杀Nucky在我看来也是铺垫不足。
如果说前四季黑帮史诗风云激荡,那第五季这个激荡的浪潮正在褪去。
Nucky从第一季开始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第五季几乎失去了他的一切。
开头将近破产,后来与卢西亚诺的斗争中一败涂地。
在道上的人一直是要克制自己的人性的,为了利益,为了屹立,为了荣耀,如逆水行舟,别无退路。
Nucky一直是一个自私,虚伪,势利的人,但是第五季确在Nucky失去一切的时候想我们展示了Nucky性格中柔软的一面,这柔软的一面与Nucky成长的往事交相辉映,在他注定失败的时候Nucky才真的做到了放下。
第五季其实真的不太好,但是编剧要表达的东西个人认为还是表达了出来,虽然表达的未必很好。
从大学时代开始追的一部剧,经历了五年的光阴,在此落幕。
曾经觉得此剧晦涩,精彩场景虽张力无限,但等待的过程却无比煎熬。
因此在看完S3的GYP ROSSETI之后,很久时间都落下了这部剧,甚至到今年再翻回来看,都忘记了落在第几季。
可能是心境不同的缘故,曾经我无比希望阴险狡诈凶残狠毒的NUCKY THOMPSON能被JIMMY击败。
如今再来看,觉得心目中的NUCKY,真是做到了一个成熟大叔的极致。
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与前几季的狂傲大相径庭,似乎是因为BILLIE KENT的死,NUCKY在盛年经历了人生的虚幻莫测、悲喜不定,从S4的EDDIE自杀后的一片孤独,到S5的向曾经的小弟们下跪,深深的无奈感与苍败感穿越在整个剧集中。
特别喜欢S5闪回的那些片段,尤其是童年NUCKY。
童年生活决定了一生的经历,懂得忍辱负重、挣扎向上的NUCKY,在青年时代做出的选择是瞬间的,也是必然的。
而不断的闪回,看到青年的NUCK,看到与MABEL那样甜蜜幸福的时光,就让人无限感叹。
生命中的每个选择可能会给你很多东西,但同时也会夺走你的很多东西,而这些经历就像死亡体验一样,没有人能够告诉你,而当你真正去体验到的时候,却是真正的死亡来临。
每次完结一部剧,总感觉一个世界在面前崩塌。
有时候落下了一部剧,可能就是害怕道别时刻。
然而戏如人生,人生却不能太入戏,我们能感受到的是那个黄金时代的情怀,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此种踪迹。
难怪这一季总是穿插年轻时的故事,昔日的欲望和今日的颓唐交织在一起,直到最后一刻颓然倒下。遗憾,但是回味无穷。很棒的故事
这一季没其他人说得那么差,主要问题是缺了四集,大量的戏为了交代个结局写得匆匆忙忙的。其实双线和轮回都做得很不错,单场戏的功力也绝不亚于前几季。不过就这么结束了这部伟大的剧,确实挺可惜的。唯一可以告慰的是:现实中的Nucky,只是坐牢了,还是得了善终。
最后一季马马虎虎,感觉要讲的故事已经都讲完了,最后瞎拍几集凑凑数。
从第一季至今,黑帮人物说牛起来无与伦比谁也杀不死,说衰起来不堪一击没露脸的都能杀死他,这样的剧情已经让人生厌,除了1.2季高开已每况愈下,终于结束了 ps:导演野心很大,男主年青时的选角化妆,并调教举手投足最大化接近男主,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目的,如果有投资会拍前传
那个小矮个几次求生成功苟到最后实在恶心,既然已经更改了历史让主角死了,那该死的为何不也写死。另外,在这种背景下,别放虎归山,抓到就杀。三四季高潮,五一般了。
为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弟弟还有他的熊孩子牙叔就愿意把江山拱手让? 还丧失尊严下跪?虽然长江的后浪推前浪,能接受nucky事业日益衰败被新时代年轻人代替的结果,但不能接受以这种屈辱的没有理智的方式 ……严重烂尾.
竟然就这么结束了!不要为了结束而结束啊!!!
专门虚构了一段苦痛童年,写死一个历史人物,只为了在收尾时对应一下....编剧你快省省脑洞吧
以为是蓝光,居然变枪版。
从第一季一万多人,到现在四百多人,每一季刷掉些粉,留下的都是真爱。如此好片居然在中国遭冷遇,你只能慨叹。绝世醇酒,快见底了,现在只觉得喝一口少一口
烂尾
经典
看完第4集,为了赶进度完结,拍的确实仓促,罗斯坦被枪杀,卡彭和卢西亚诺崛起的故事都一笔带过了。看到第七集,双方交易人质这场戏拍的太烂了,导演编剧智商哪去了?这部剧注定烂尾了。
到最终季,眼见各色角儿挨着死翘翘,唉。。。大家结局反正都一样。hbo这剧砍的根本没法看,各种剧情bug就全剧终了唉。。。
有点虎头蛇尾了
虎头蛇尾的感觉
从这一季的集数和故事上可以看出编剧的力不从心,听说因为第四季收视率的下跌,让HBO提早放弃了这个系列,导致第五季草草收尾。戏里,时代更迭,江山辈有人才出,新老交替是左右不了的历史方向,努基被取代是早晚的事;戏外,主要的一些演员同样尽显老态。闪回努基幼年的成长片段,与日渐没落的老年努基穿插在一起,让人心生伤感之情。不管怎么说,《大西洋帝国》绝对算得上一部黑帮史诗。
一季比一季烂啊,打发时间吧
好心痛
Winter用了一整季告诉我们--哥就是不想拍了爱咋咋地。看婶婶一路从偷裙子,偷账本,偷人一路偷到股市,终于偷成了百万身家住在黄金国里,所以是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