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讲的是少年。
少年最不缺少的,就是激情和冲劲儿。
闪电小子麦昆没换轮胎,就跑完全场,超越传奇,夺得胜利。
第二部关于中年。
讲的是意外。
人到盛名,怎么安抚你的欲望。
还记得英女王的保镖吗,嗯,一水儿的路虎。
第三部关于老去。
你看,人的一生就是这么短暂。
在人生最昂贵的时间成本面前,我们怎么做?
麦昆再一次告诉我们,享受人生每一个阶段。
皮克斯最让人放心的,就是技术。
这一次仍不例外。
锈蚀和反光,在第一部时候,我们就领教过其近乎于艺的技。
这一次是飞溅的泥浆、沙砾,是迎面撞来的树干,纷飞的枝叶。
速度感与细节,令人心神荡漾。
其实,以创新扬名立万的皮克斯,也陷入了“皮克斯套路”。
在一次次摧枯拉朽的胜利面前,皮克斯无法不去重复那些最受欢迎的路数。
技术,尤其是《海底总动员》解决了海水中光的折射问题,《怪物公司》死磕的是毛发的问题,成为传奇之后。
可技术总会走到这个时代的顶端,一再突破技术这件事,本身就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皮克斯当然知道这一点,他们的套路是,玩戏剧性。
几乎每一部皮克斯电影,都有一个戏剧性高潮,以保持可观看性。
有的正邪两派的白热化对抗,是故事需要,如《动画超人》《玩具总动员》。
有的则为了强化戏剧冲突而强硬设置,如《飞屋环游记》。
对于《赛车总动员3》,我一直担心,麦昆会倚靠后来的训练,以及那些鸡汤一样的壮阳剂,可以在最后,打败风头正劲的黑风暴杰克逊。
这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就像麦昆在第一部里干掉了国王一样,这世界从来都是大浪淘沙。
《一代宗师》里,宫老爷子说,“新人要出头,我们要给机会不是?
”,其实给不给,新都会碾过旧,世界都会滚滚向前。
当麦昆对酷姐说出,“我的最后一次,可以是你的第一次”的时候,你就知道,皮克斯仍然是伟大的。
这是一部完全不同于很多励志片的励志片。
以往的励志片大都在讲,怎么强行突破,歌颂逆路而行。
而本片讲的是,怎么顺应时势,在该放手的时候,怎么用最好的方式放手。
一般电影里常见的励志手段,其实反客观规律的。
在时间的逼迫下,那些传统的方式,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效的。
个人的刻苦,阻挡不了时代的滚滚洪流。
模拟训练不一定就不如沙地赛道,赛车的世界里,速度永远是第一位的。
灵巧,只有结合速度才会发挥效力。
即便曾经赛车界的传奇都聚在一起,老去仍然是老去。
他们最宝贵的是,经验,那是他们一生时间的累积。
最可怕的,也是经验,那是过去时间的累积,可能远不适用于现在了。
影片中新旧的撞击,很迷人。
新,只专注于速度,模拟训练和数据,构成了这种新的全部。
你看,这多像当前的电影。
票房是最重要的指标,可只追求最重要的那个指标,恰恰会远离那个指标。
总需要做一点所谓的无用功吧。
天下,有白下的功夫吗!
这和赛车最根本理念相违背。
新,只是把赛车简化为显性的速度,而不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享受。
可,老所代表的全部,如果没有速度这一点,就无法锥出囊中。
任意两者的人工分割,都是片面。
“什么时候退役?
晚辈会告诉你的。
”你需要做的是,重新发现你的价值,重新校对人生方向。
这是更大的智慧,更宽阔的胸怀。
一部讲述放弃的电影,也可以令人尊重。
我第一遍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没有看前两部 所以感触还不深 感觉就是普通的中年危机 补完重看真的很感动 皮克斯的续集非常在意和前作的联系 这部本身又是讲传承的 更需要积淀 但是投入感情越多看得越憋屈 男主又tm半路放弃了!!!
第一部为了帮对手完成最后一场比赛 第三部为了给新人出道的机会 (第二部因为朋友也……但是第二部特别扯我就当番外不算数吧)这实在是非常好的呼应 但是也因此让人非常地不爽!!
之前看猜到要换人的时候我还挺兴奋的 觉得这么安排不错 又大胆又女权 但是重看因为对麦坤有感情了真的挺难接受的 能不能好好让他风光一次???
让我想起玩具 告诉你人总要长大 赛车则是告诉你 不止长大 还要变老 还会死……我不要啊!
这部男主跟他的教练兼学生超有火花 我觉得比第一部他跟女主莫名其妙好上的时候要自然多了 显得跟女主的感情线更怪异了总体没毛病 很优秀的一部续作 皮克斯画面音乐故事向来完美 操控观众情绪更是拿手 不服不行
3星,整体来说还可以,维持了系列的一贯水平。
故事情节不太好,一个很拼揍的传承故事,一个很蹩脚的让位题材。
还有一个让人早就猜到的结局,加上不怎么顺畅的翻转剧情,观感很一般。
系列从1到3也就十年的时间,但对于青春来说,那真就是一代人的差距。
看看昔日最热爱的篮球场已经很少去了,让给了年轻人,不禁有些感叹,但是现在篮球场人少了,年轻人全在打电子游戏。
哈哈哈。
所有的故事可能都有终结,就像这个电影,很可能就没有下一部了。
所以且看且珍惜。
作为喜欢篮球足球比赛的人来说,大爱这个系列。
赛场上你追我赶、在每一分英寸间的竞争,赛场外对手之间带着尊重的调侃,训练中研究对手的录像,深刻剖析自己的优劣,以及大量训练中挥洒的汗水,都能让我联想到篮球与足球,看的职业比赛亦或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一部里关于老去的哲学思考也特别特别棒。
前半段看到麦昆在一次次拧着自己寻求更快的速度,我的心情仿佛也拧了起来,也想起了自己以前的各种拧巴;可是后半段给了我非常完美的答案,当smokey说出麦昆已经老去,速度已不再是优势,我仿佛也一同松了口气;当看到麦昆找到自己灵活性的优势,却依然不敌kruz时,我的心又揪了起来;但是当看到麦昆拯救了kruz,帮助kruz重新燃起信心——信心真的如黄金一般珍贵——并且通过形象的词汇激励kruz夺冠,我想,这真是我看过最棒的关于如何优雅的老去的结局——又或者,其实根本没有老去,而是重新开启了一段崭新但同样精彩的人生。
关于kruz信心的段落真是特别有共鸣,踢足球的时候信心对实力的影响真是特别明显,包括工作和生活中,信心也会极大影响发挥。
永远不要让任何人否定自己,这是我从这部影片里学到的。
还有作为一个团体,那种零摩擦的信任也真的太美妙了。
除锈老板对麦昆的信任,律师对麦昆的信任,还有门牙的信任,都太棒了。
团队运动的美妙之处,也许亲密关系的美妙之处,皆在于此。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皮克斯动画在国内的票房都不太高,即使带着国外如潮好评的BUFF也不行,也许是皮克斯的电影相比迪斯尼除了合家欢会带一点点成人世界的无奈。
《赛车总动员》真是好多年再见,看第二集的时候,在北京度假,儿子不到三岁,现在都上三年级了。
时光荏苒,孩子逐渐长大,长高,成年人却在一点点变老,故事的主角闪电麦昆也是如此。
习惯看世界杯的球迷都会看着心仪的球星一年年老去,从在球场上健步如飞的追风少年,到半场没过就不停大口喘气,我现在还记得托蒂在最后一届世界杯时,不停地弯腰系鞋弯腰系鞋带的中年大叔。
巴蒂斯图塔被换下场时踢飞鞋子,那是对自己体能的无奈。
是人都会变老,在皮克斯之前,动画片里的主角似乎不会,结局总是皆大欢喜的多,主角光环可不是盖的。
麦昆在本集中,没有什么经济压力,生活压力似乎也没有,有钱,有追着拍广告的赞助商,有两情相悦的女友,还有很多知心朋友,可他还是不开心,因为在赛场上,他老了,新的赛车比他更快,每一场比赛,他都拼尽全力,可惜最后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始终不是他。
凡是参加过竞技类比赛的人都知道,江山代有人才出,也许就在一眨眼,你就过时了,你擅长的邻域里来了一个比你更威,更猛的人,要命的是人家比你年轻太多。
习惯了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突然要出现在别人的阴影里,那种感觉确实不舒服。
乔丹之所以要退役后再复出,索尔金娜治好了儿子还要再战奥运,都是为了心中那种获胜的感觉。
他们都不甘于归于平淡,但是总归有那么一天,你必须回归普通,那种感觉真不好。
《赛车总动员3》讲述了前赛车冠军麦昆如何走出困境回归自我的故事,小朋友看到最后似乎有点蒙圈,怎么没赢比赛?
这也是皮克斯高明的地方,它告诉孩子,这个社会很残酷,并不是制订一个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绝大多数人只能接受不那么尴尬的结果。
故事里的麦昆,最终退役成为了教练;社会中的我们,也将会从刚参加工作的万丈雄心,舍我其谁,到如今的喝茶看报混日子,昔日同学朋友功成名就的消息至多就在内心深处引起一丢丢不快,脱口而出,那谁谁谁,当年比我差远了,不过是运气好吧。
人总会有老的一天,如何平静的接受是一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接受,有些人真的不能接受,看看一直奔波在电影中的明星,普通人可能觉得,有名有钱,为什么还要奔波吃苦,完全可以躺平,停下来享受啊?
那是你没有感受那种万众瞩目,荷尔蒙飙升的感觉。
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某些人一定会奋斗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息,看看拿影帝的谢贤,几乎都走不动了,还是要当主角。
张国荣之所以不愿再活在人间,大约就是自古美人与名将不叫人间见白头吧。
刚带孩子在影院里看了Cars 3。
可能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部。
给小朋友看第一、二部时,还是三四年前。
一开场就提到了退休的话题,就有了预感:这是要整成金刚狼3的动画版啊。
但动画片毕竟不同于真人电影,休·杰克曼会变老,卡通人物不会,你看日式卡通里这一拨永远的小学生:柯南、大雄……PIXAR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就像好些年前,它把TOY完结了,正好也是三部,小男孩长成了大学生,总要步入成人的世界,和玩具说再见。
电影继续往下看,看到McQueen不服老,信心满满的保证新赛季还要拿冠军,想到今年威猛如十年前的费牛和纳豆,莫非McQueen也要紧跟潮流、发奋图强、重振旗鼓?
PIXAR偏偏不做这种鸡汤。
虽然McQueen积极要求训练,但过程中间有不少伏笔,都暗示了这台名叫酷姐的小黄车颇有赛车天分。
她还向McQueen倾吐了自己的赛车梦想。
天分+梦想,过程中还在不断成长,这么多因素都注定了结局。
尤其是,老莫展示了蓝天博士寄来的信,贴满了一面墙的信,都是讲述McQueen的事。
蓝天博士指导McQueen成为冠军,乃至活塞杯历史上最伟大的赛车之一。
蓝天博士也终于又找回了生命意义和生命自信。
哦,我这时完全死心了,McQueen的冠军之路结束了。
他的另一条路开启了。
传承。
就好像老莫传给了蓝天博士,蓝天博士传给了McQueen,McQueen又将传给酷姐。
传承的是车技,是荣誉,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认知、理解和把握。
这既是完结,也是种永恒。
这也正好照应了第一部,在第一部最激动人心的决赛中,McQueen并没有夺冠,他为了让老一辈冠军能有尊严地离开赛场,而放弃了冲刺。
同样,在第三部里,又到了激动人心的决赛,McQueen却让出赛道,他把信任和机遇送给了新一代冠军,激励着、指导着酷姐赢得第一次比赛,开启属于她的时代。
对赛车McQueen而言,生命的意义确在于比赛,却不在于冠军。
Cars 1 is still my favorite, but 今天重看Cars 3,竟然看到忍不住眼泪。
为什么喜欢Cars,喜欢Lighting Mcqueen呢。
研究生同学曾经说,每当没有动力学习的时候,就看一遍“Good Will Hunting”。
I was like , “ really? It’s THAT good ? “. 但,尽管我给了那部电影两三次机会认真的看它,我仍然get不到它—— 我懂每一句对话,懂每个人告诉我的它的意思,但当我看它时,我的思维和感受不会走到那里去。
但是当我看Cars,我看到人生。
那些能看到你的闪光点并支持你的人们,fullfilling of dreams (对梦想的实现)过程中激动人心的时刻,个性各异可爱的好友们,人们对传奇人生的敬意……这一切,这是人生的样子啊!
所以对我来说,这才是最好的励志电影。
I get it. 喜欢麦昆说:The racing IS the reward. not the stuff!I don’t wanna cash in. I wanna feel the rush of moving 200 miles an hour, inches from the other guys, pushing myself faster than I thought I could go! That’s the reward! Mr. Sterling ! 也喜欢Cruz说“But I was the fastest kid in town, and I was gonna prove them wrong!”虽然最终Cruz那句“ YES!
I Do!
”激动人心,但我还是内心希望Mcqueen跑完了这次比赛完完整整的赢得了他的比赛。
他值得。
在我的心中,他赢得了这场比赛,同时意识到Cruz也有潜力,然后带领她一起走向了以后的比赛和胜利。
一定是电影时长限制,把这个过程精简了;)
讲述世界冠军闪电麦坤已成为当代车坛的传奇人物,曾五次夺得活塞杯冠军。
但车坛风云突变,新车辈出,这让闪电麦坤的优势受到巨大威胁,更可怕的是,麦坤的自信也日渐瓦解。
为了重返巅峰,闪电麦坤背水一战,但他对竞速的热爱,能为其回归之战注满能量吗?
而除了麦坤外,影片中还有两位关键角色——酷姐拉米雷兹与黑风暴杰克逊。
前者是一个阳光但严厉的赛车技师,将帮助麦坤重回巅峰;后者造型酷炫、速度奇快无比,是新一代赛车中的领跑者,也是麦坤最大的竞争对手。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CydenyLau(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609773/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是皮克斯赖以成名的杀手锏。
《赛车总动员》虽然资质平庸,但依旧是一部富有想象力的商业电影。
在《赛车总动员3》中,在动画师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汽车角色栩栩如生和富有表现力,赛车的动作场面更是令人震撼。
但这些视觉上的体验,就和照片级的风景一样,是在利用视觉冲击模糊观众的理解力。
随着故事的推进,这部动画的叙事上下的功夫一直在皮克斯的及格线附近上下浮动,说是实习生水平也不为过。
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员,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最初才初中寒假接触(赛车总动员)这一系列。
第一部给我很多感触,麦昆由自大到友谊第一。
给我很大感触。
在第三部中,麦昆引来了落幕,但也找到接班人。
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我觉得他只是在赛道上输给了时间。
却在一次次比赛中赢了人生 明年我就高考了,各位给我加加油
泪点好多,我也老了吧。
观众席上那辆把自己涂成红黄色的小汽车,声嘶力竭的喊着他的名字,我差点也跟着喊出来。
永远自信骄傲的闪电95号,用这样猝不及防的方式和他的前半生告别。
所有人都期待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剧情,期待着传统能够在日新月异的社会赢得最后的尊重,可是并没有。
麦昆的训练,在沙地一遍又一遍的奔跑,最后还是输给了新人。
蓝天博士老家的酒吧里,一群老爷车聊着年轻时候的事,舞台上唱着怀旧金曲,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麦昆赢不了了,导演要他输到底了。
迪士尼造梦的技术一流,碎梦的手段也不遑多让,可是你还是得接受,没有办法反驳,因为你知道这是世界的法则,不是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就可以改变的规则。
麦昆戴上耳机的时候,我“哇”得就哭了,(好吧我没有哇)。
蓝天博士给麦昆当导师的时候,我很开心,多么和谐啊,老牌赛车手和冲劲满满地一流赛车手,可是换到了麦昆,难过得我散场以后差点走进男厕所。
皮克斯的画面和迪士尼的音乐都是动画电影里撼动不了的高山,麦昆撞车和雷霆谷泥地赛车都超级好看,搞得我现在很想买一辆牛角校车。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第四部,但是麦昆已经把自己涂成了别的颜色,安心养老,这么突然的就把我抛弃了,就像安迪把玩具送给了邦妮,跟自己的童年告别一样,我还留在原地,看着他的车子开走,接受不了。
没有谁能永远年轻,但我希望永远热泪盈眶。
作为自私派,无法接受这个圣母结局……
没多少意思
比起第一二部来说真的蛮差了……略失望……而且买到了坑爹的国语版,虽然没有熊孩子,但1个半小时的剧情还是略显乏味,剧情简单但却并没有很吸引人,2星不能再多了
私心很喜欢这部的故事,尤其比赛后半场Cruz上场慢慢找到节奏那一段。看上去光鲜如斯的赛场,大可以想成是成为一片fluffy cloud、在fireball beach上躲螃蟹,或者是在拖拉机群里见缝插针XD这部的女性之所以塑造得好,也是因为Cruz太能引起别人的共情啦。而McQueen那条线也挺好,虽然更多只是像对保罗纽曼的致意。一开始看他上模拟器那段立马想起奥沙利文第一次玩AR桌球时也摔得很惨哈哈哈哈。(Mater好会唱!(看见Pizza Planet的小火箭了!所以Lightyear Tyre是埋梗吗是吗是吗是吗
有所延续才是希望
又是一个传承,但是最后的翻转太没有道理了。
可以了,别再出续集了。
一切都还是那么老套,可偏偏依旧是部制作满分的一流动画,壮哉大P家,照这个易主的趋势,汽车人还要再战银幕许多年 w/ 狗屎
结局真好,太好哭了。很喜欢女赛车克鲁兹。麦昆,英雄迟暮,不悔当初,壮志凌云今犹在。成就别人何尝不是另一种伟大。"Racing wasn't the best part of Hud's life. You were. "太感人了。想不到如今板牙已经变成了边缘化人物,哎。
感觉这个系列依旧没什么存在感啊…完全不记得前两作的内容,本作也是看的一脸懵逼…没有了前两作的加持,也没什么感动的地方,就平平淡淡的结束了还挺意外。不过单就影片而言,讲退役这件事还挺好,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辈子当第一。还捎带扯到女权上,算是有了附加分吧。总之皮克斯质量还是过关的。
审美疲劳,剧情也是没亮点的鸡汤,皮克斯你肿么了
这这这……这个系列也要完结吗?……TF2需要引进板牙款小帽子
这才是汽车总动员真正续集,回归到纯小孩子看的类型。可惜的是,以这种小孩子世界观的架构来说,汽车总动员是无法和其他儿童片对抗的,不继续走2的世界观是败笔,甚至无法了飞机总动员对接。
可以说十分寡淡了。缅怀皮克斯。
想不到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已经经历了十一年,麦昆竟然也老了。川普信誓旦旦地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但在美国人民心中似乎已经接受了渐渐衰落的现实,传奇的落幕令人感慨…
标准的商业动画电影,不多不少值回40元票价
6.6/10非常平庸,我皮是不是每到系列第三部就开始走感人催泪路线了,主题构想的其实不错,笑点也还行,然而中间混乱的叙事实在令人提不起劲,反派就是个划水的吧,彩蛋也是垃圾,这个丢人的系列终于结束了,因为是我皮的电影所以再垃圾也要多加一星。
预算:1亿7500万首周末票房:5368万北美票房:1亿5290万全球票房:3亿8393万上映日期:17.06.16上映周数:20周分级:G最高院线数:4256北美最高排名:1发行方:Buena Vista
第三部的剧情有点莫名其妙,麦克昆都还没有经历多少事吧,就到了老将退役的年纪了,新的女主角毫无吸引力可言,凑几个角色硬搞一个多么有创新的剧情一点也不讨喜。视觉效果是真的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某些场景都看不出是动画渲染了。
年度最适合孩子观看的动画,回归第一部传承的主旨。体育竞技中,赢只是一方面,付出与汗水,友情与爱情,尊重与传承,这些更是不必可少的要素。<赛车总动员>借着热血的竞速故事,着眼于后者,格局一下子就大了,这也是本系列经久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