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风景如画,布拉格、巴黎、柏林、维也纳......帅锅的身手和颜一样出众,左手中枪还可以完成高空跳马,一人单枪匹马干掉一个team的酷毙人设实在太迷人。
两位娇娃妆容、服装和表情都特别到位,那种姐妹情深、闺蜜默契,让人过目不忘。
你以为这是一部无厘头的喜剧片吧,餐厅的集体枪战,紧随其后的街道追逐战都异常带感。
你以为这是一部谍战动作片吧,被追杀的压迫感全程被不断涌出的莫名喜感所包裹,这种感官冲击真的好奇妙,I like it!
所以,我三刷了,有时候只需要有一个点打动你,就是好作品,例如这部,推荐!
起初无意间看到这部电影的预告片想起自己好久没看过冒险喜剧片,索性就看了吧。
电影节奏适中,不会特别紧凑,其中以插叙的形式描写了女主与男主的相遇经历,算是我比较反感的地方,因为叙事经过不是特别清晰。
故事围绕着女主角的男友突然的人间蒸发,任何联系方式都不回。
而为了帮女主角出一口恶气,女主角的闺蜜怂恿女主角烧掉男主让女主保管的箱子。
而就是这件事让男主角突然现身。
同时出现的还有自称特工的人。
正当女主角要搞清事情真相的时候男主角便被人杀害,并且让女主角把信物带到一个人的手中,信物中隐含的阴谋,以及真真假假的真相,让本片蒙上了悬疑的影子。
这就不在这里细说。
这里我要说的是女主角的闺蜜,本片大多笑点围绕在闺蜜身上。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好闺蜜,讲义气,大胆、幽默、所有女主角干的事情都是在闺蜜的“鼓励”下进行。
而闺蜜的家人也是有着非常特别的三观,女儿杀人,律师父亲谈定的说可以搞定。
而母亲看到女儿上电视,更是“引以为荣”。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下成长下的闺蜜我认为是一个崇尚自由,爱打破规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
用一个词语形容是“YOLO”即You Only Live Once,寓意是人应该享受人生,即使需要承担风险。
也要大胆去做。
鼓励人们不怕冒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享受人生,因为只会活一次。
闺蜜很好的诠释了这个词语。
她曾说对女主角说:这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情,可能你的人生再也遇不上这样的事情。
也是因为如此女主角才会走上冒险之路。
总之我在闺蜜身上看到太多YOLO的标签。
事实上我们有很对事情会不敢去做,担心失败,担心被嘲笑。
如果身边有这样朋友鼓励自己去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甚至愿意陪自己一块。
我想人生会有趣很多故事的场景是围绕在欧洲进行的,对我来说真是值回票价,虽然没有亲身去过,但是导演的拍摄手法让我看到欧洲不同国家的风情。
也燃起了我对旅游的热情,毕竟YOLO嘛我也想大胆去做自己想做事情。
10月19日内地要上映一部美国电影《我的间谍前男友》(The Spy Who Dumped Me),台湾译作《老娘也要当间谍》。
瞧这海报画风,这译名,很不像好莱坞正经大片的架势,估计也就是部B级喜剧动作片。
我说过,特工啊间谍啊之类的片子我还蛮喜欢看的,但这部无需去影院看了,因为网上已经有高清熟肉资源——心疼内地发行商啊,估计票房得扑街了。
话说火箭少女101的Yamy给这电影唱了宣传曲《别惹女孩》。
之前《西虹市首富》、《快把我哥带走》、《悲伤逆流成河》、《李茶的姑妈》都搭了火箭少女的歌,而下周要上映的刘镇伟导演的《功夫联盟》,也还要继续搭。
这俨然成了火箭少女刷资源的固定操作了,当然影片发行方也是想沾一沾粉丝经济的流量。
但除了段奥娟的《陪我长大》还能一听,其他的都难听极了,也谈不上和电影契合。
《我的间谍前男友》有点类似于2015年那部杰森·斯坦森和裘德·洛都来做配的《女间谍》(Spy),不是主打硬桥硬马的特工,而是都市小妞的笑闹间谍风格。
女主Audrey某天意外发现前男友Drew竟是一个CIA间谍,Drew在她家留下一座藏了U盘的奖杯,引来各方正邪势力抢夺,因此她与闺蜜Morgan被迫卷入到这场惊天大阴谋之中,两人迷迷糊糊踏上拯救世界之路,在欧洲一路闯荡。
演“间谍前男友”的是贾斯汀·塞洛克斯,是《霹雳娇娃2》里德鲁·巴里摩尔的重金属渣男友,是詹妮弗·安妮斯的前夫(跟布拉德·皮特有了同样的身份),来头不小,在片名里也刷足了存在感,却在影片开始十几分钟就中枪身亡,想必不会打个酱油就挂的——果然尾声时反转复活了。
影片要说最好看的地方,是环球打卡。
片中角色的足迹遍布洛杉矶、维也纳、布拉格、柏林、巴黎、莫斯科、布达佩斯、阿姆斯特丹,也不管剧情是否真的需要,但风光还是美的。
影片里致敬或者说作为一个梗,出现了碟中谍一般的爆破和大闹剧场演出、007一般的型男人设,还出现了爱德华·斯诺登和中国黑帮(the Chinese mafia)。
也有些重口味场面或台词,例如生切大拇指,例如闺蜜给母亲发自己炮友的dick photo还大肆讨论,例如女主把U盘藏在自己的vagina里,这些在汉译字幕都会净化吧。
哈哈,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片子开始后没多久的一场室内打斗戏时,一个伪装成闺蜜炮友的杀手在搏斗时清晰可见地正面露鸟了,明天上映版本里肯定是要删掉的。
To summarise,作为一部爆米花片还是看得下去,娱乐性较强,在不打球的工作日夜晚陪你度过近两小时,还是能杀杀时间。
二人的友谊比较厉害,现实中应该没有这样出生入死的闺蜜花吧,终究是电影了。
“塑料姐妹花”的斗嘴充满了趣味,增加了不少笑料。
废柴组合的一些无脑计划让人爆笑不已。
随时开启的自黑模式增加了亮点。
反派智商感觉经常不在线,所有npc都为双女主角开了绿灯,支持二傻一路过关斩将,也让我们观众有了代入感,原来我们女性也可做特工。
这个梦不错。
两个中二女青年的间谍意淫电影···
摩根和奥黛丽尽管电影的故事不严谨,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部搞笑中二片真的很不错,很多评论在说这部电影的女导演Blabla,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你们男性拍摄荷尔蒙爆棚英雄主义铁汉形象的间谍片,为什么女性导演就不能从女性独有的敏感脆弱以及中二来拍一部逻辑没有那么严密,英雄主义没有那么强,脑子也没有那么灵光的间谍片呢?
从故事的开头到结尾,U盘的谜底解开了,故事的完整性阐述了,笑点也达到了,故事的社会意义也讲述了,所以这部电影在很多影评中极其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整部电影都透露着一种不显摆的高级冷幽默,例如在杀手举着一米多长的枪在塔尖瞄准者广场两个疯狂的美国女人时候,第一对在犯傻,第二对在湖边呕吐,第三对在雕塑面前舞蹈,杀手给出了失望且鄙夷的眼神。
而观众在这样的高级冷幽默面前显得一下子巨冷巨搞笑,毕竟这样的自黑不仅很生动,而且还显得底气十足。
我估计是要追杀两个傻子又或者住在青年旅社,俄罗斯大叔将印度小哥一个180度旋转摔死后慢吞吞说了句他是不是来抢劫我们的?
哈哈哈。
以及两个女青年哼哧哼哧骑着自行车上坡下坡,结果在分岔口的时候发现摩根手里拿的是动物园的地图,哈哈哈。
这样的笑话让整部电影都乐意满满。
其次就是电影一直藏着的:肤浅中的不肤浅。
奥黛丽在最后质疑前男友离开的时候说了“你当初把那个U盘给我的时候是不是因为你就觉得我永远不会离开?
觉得我毫无长进?
觉得我会一事无成?
”对哟,很多把分手用一句微信就说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的前任,其实究其心里都是你都不值得我掉一滴眼泪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如果有例外,是的,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没有例外,他就肯定是他得癌症手指全掉了只能发最后一条微信。
所以你说分手要当面说吗?
要!
不然你做鬼了我怎么在每年七月半烧钱给你。
以及摩根在奥地利叔叔家进餐说的一句话:“我就是天生被这些奇奇怪怪的人喜欢着”而且当这位变态的叔叔在抚摸自己肩膀的时候,自己竟然也没有变现出极其的诧异和不舒服,所以透露出的一个细节是什么呢?
那就是好好保护你的女儿吧,很多时候他们所承受的伤害都是我们没有料到的。
总之总之,摆除故事的不严谨性,这部电影有很多可圈可点可学习的地方··
我是那种会给《伴娘》《四十不惑》《假期历险记》《随波逐流》《冒牌家庭》打三星半到四星的人。
本片预告,字幕之后还有一小段,除非是全屏黑底白字才是终结,不要先走。
乌鸦·火堂说原版有大尺度特写,如此看来,国内引进版的确删减了一点点。
我稍微整理了剧情,故事大体上能说得过去。
结论一:Drew是双面间谍,公开身份是CIA,背地里和Highland等组织有勾结,贩卖个人数据图财谋利。
他对于Audrey是真爱,但与某些利益冲突时,Drew会选择在保全Audrey性命的前提下争取利益,例如他派人夺回U盘都要求活捉。
结论二:Sebastian是MISS,MISS与CIA有合作。
Drew在酒吧执行暗杀任务时,爱上了Audrey,那时一起执行任务的Sebastian也对Audrey有好感。
结论三:CIA和MISS暗杀曾经的特工Drew是合情合理,因为他泄露数据,勾结黑道。
情节发展:(部分纯属猜测)(1)Drew带上Audrey去找Highland的Tom和Martha吃饭,商议U盘数据的贩卖事宜;(2)Drew被CIA发现是双面间谍并被追杀;(3)Audrey被MISS的Sebastian和Ruffer审问,被告知Drew的间谍身份;(4)Drew现身,三人被CIA袭击,Drew中枪,临死前利用Audrey的感情,把U盘暂时托付给Audrey;Drew深知以Audrey的渣渣能力,U盘在半路上定能被Highland的人夺回,从而保证U盘不落入CIA或者MISS手中;(5)Audrey和Morgan在维也纳餐厅被Sebastian埋伏,枪战中逃脱后,被Highland等组织的人追杀;(6)姐妹花逃往布拉格,准备在Roger家避难;(7)Tom、Martha和Drew派人在Roger家设下圈套,姐妹花被抓;(8)体操馆中,Nadedja杀人不成,姐妹花被Sebastian舍命相救;(9)姐妹花被带回MISS审问,无果;Sebastian被故意解雇,以便接近姐妹花;(10)姐妹花献出U盘,Sebastian三人在Snowden帮助下解密信息,发现是全球泄露的个人信息;(11)三人似乎是为了送U盘给谁,下榻小旅馆;(12)和Highland等黑道有勾结的Ruffer前来夺盘,被大胖打死;(13)三人解锁Ruffer的手机和邮箱,打算将计就计,一网打尽;(14)三人前往柏林,姐妹花以为是抓住Highland的人,Sebastian明白瓮中要捉的鳖是Drew;与此同时,Drew、Tom、Martha和Nadedja也赶去柏林,Drew打算亲自出马,夺回U盘;(15)Morgan在秋千上杀了Nadedja,Drew杀了Tom和Martha,姐妹花协助警方使得Drew落网;(16)姐妹花入职MISS,完。
Drew在片头没有死,电影倒是为此埋了伏笔,因为在美媒新闻报道中,当天在Audrey家里死的只有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而裸体男Hector被Morgan推下楼摔死。
贾斯汀·塞洛克斯有点神似科林·法瑞尔,萨姆·修汉有点神似锤哥,双女主也是嗨到爆炸,整部电影从头到尾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有些梗很常见却依然有趣,荤段子层出不穷,暴力画面也有特写例如割手指,把断指藏在唇膏里简直一绝。
在我看来,全篇最高潮的点在于秋千绝杀!
Morgan和Nadedja这两个在现实生活中受尽冷落与嘲弄的女人在杂技团的舞台上一决高下,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精彩!
总之,这么闹腾的爆米花电影让人笑到不停,即使俗气也觉得有意思。
本来不抱太大的期待,结果出乎意料的好看。
和闺蜜临时起意,去看的这部片子。
不过也是想吐槽而且片子的译名是认真的吗???
抓重点好吗?
一个烂名字毁了。。。。
但是电影内容真的超级棒!
飙车戏太爽了,各种笑点还有骚骚的黄段子,哈哈哈全程没有分散过注意力笑的前合后仰,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剧透,嗯。。。。。。。。。
这是一个俩逗比闺蜜躲避追杀最后反杀成为特工的故事最重要的说三遍,男主太帅了,太帅了,太帅了,最后的吻戏那叫一个看得我脸红心跳,男演员身材满满的荷尔蒙偏偏又有一张让姑娘心迷意乱的脸。
忙了一周之后可以全身心的放松一次,在电影院肆无忌惮的笑,因为前面的姑娘们(看到的)和后面的(听到的)都笑的那么开心,前面的姑娘和我一样笑得前合后仰。
故事情节很紧凑,稍微有些(几个?
)bug也不必过于深究,毕竟好久没有遇到这么不费脑子又流畅轻松的电影了,三观还很正,励志的话也有,推荐和闺蜜一起看哦喜欢男主,Sam Heughan, 啊啊啊啊啊,完全看不出38岁了,太帅了!!!!!!
(大量剧透)作为SNL的十足业余粉丝以及 Kate McKinnon的120分脑残粉丝,顶着这样一个恶俗的名字进了电影院,竟然还收获了几次笑声,看来我并没有失去中学以来对于小鸡电影的热爱。
是的,虽然有维也纳咖啡厅里的械斗,也有德国科技博物馆里的杂技表演+贴身肉搏,这部仍然是一部间谍名头的小鸡电影,讲的是两个姑娘之间的故事。
值得表扬的是,这一次,闺蜜不是个贬义词。
上一次看见 Mila Kunis的时候应该是泰迪熊热映期,大家的注意力全都在那只限制级的毛绒玩具熊身上;再上一次大约是和贾斯汀听不来课同学合作的friends with benefits,虽然电影名字抢注在了大帅哥库彻和影后波特曼前面,但全片的可记忆场景约莫只有两位主角的高潮脸。
这一次,胶原蛋白流失而且屈尊身着沮丧的夏威夷风工作服的米拉,再一次把风头让给了凯特。
女主开场时的设定:三十来岁、面露愁容、生日会上频繁被问及男友去向,实际上刚刚被前男友短信分手,但为了维护最后一点自尊所以死鸭子嘴硬到底。
平时穿着很丑的工作服做着收银工作。
女主闺蜜的开场设定:为女主筹备生日派对,性格外向且戏精,遇到前来搭讪的欧洲朋友总是能轻易听到蜜里调油的夸奖,第一反应是对方是钢铁直男且不懂女权,第二反应是赶紧拉他过来夸两句女主。
虽然和父母分开住,但和父母在电话中无话不谈,会分享自己在SNS上收到的裸照,也会分享女主的感情生活。
在经历了间谍前男友死在眼前、维也纳咖啡馆血与奶油齐飞、大麻青年欧洲小路赛车等等光怪陆离的经历之后——女主进化后的设定:我讨厌being average,但是我们这趟玩够了,还是回家吧。
我的CIA前男友也已经死了,我们还是不要再惹祸上身了。
女主闺蜜进化后的设定:你太棒了!
虽然火车就要开了我们还没有备用护照,但是允许我在这个厕所隔间里大大地夸奖你一番!
你没看到自己开枪的时候多准吗?
你没意识到你刚才开车甩掉多少麻烦吗?
你一直以来都是最棒的。
嘿,你看,我们现在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刚才那位威风凛凛曲线曼妙的CIA高管看到了吗?
凭我们的表现,完全可以争取成为CIA的成员!
我有一个律师爸爸,他的人脉关系可以让我们在欧洲找到临时住处;我有很多奇妙的偶遇,甚至可以联系斯诺登帮我们解锁秘密U盘;我以前还练过杂技,在镁光灯下可以和职业体操选手互殴。
我们是天生一对,注定要成为CIA的辣手搭档!
天哪,我等不及要告诉我爸妈这个好消息了。
后来半路杀出了个胸肌发达脸又可爱的CIA在职男,闺蜜一没有动心,二没有因为朋友被抢走而心生嫉妒,更没有自动疏远朋友,而是永远作为坚强的后盾以及好用的鸡汤复读机一路支持着女主打怪升级。
天哪,去哪里找这么可爱的戏精闺蜜啊。
如何快速的害死一个间谍,那就是给他一个逗比女朋友,再配一个搞笑女闺蜜。
《我的间谍前男友》就是这样一部,靠逗比风格横行欧美,挑战美俄各国特工的奇葩电影。
米拉·库尼斯这几年风头正劲,总是演一些很有性格且经历奇诡的女主角。
在这部黑色幽默喜剧中,她的角色也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
发现男友是间谍时,一脸懵逼,看起来就是个人畜无害的平常女子;但是转眼受了前男友的托付,就敢只身去欧洲,完成历尽艰辛的间谍任务;被俄罗斯女特工绑在库房里虐待时,一串口不择言的脱口秀,又凸显逗比本色。
如果说米拉还有一点女主的包袱,那么女二,凯特·麦克金农,就是大写的“逗比”本尊了。
一副爆炸头,一脸欠扁样,活脱脱女版吴孟达(对,30多岁时候那个吊样)。
她的行事风格,以及一脸“管我鸟事”的表情,基本上是好莱坞标配的“搞砸一切”型配角。
就是这两个一事无成又毫无一技之长的“贱贱女间谍”,居然就上天入地,横行欧美,不但单挑美国情报局,还要智斗俄罗斯女特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罗斯女特务的戏份中,居然还带出几丝艺术片的范儿。
对,就是那个留着男人头,秃眉瞪眼,一脸生无可恋的女N号,让这部逗比喜剧,多了一丝冷酷色彩。
她优雅的爬上秋千一样的大绳,翘起优雅的芭蕾脚,然后优雅而残忍的踢向女主角的脸。
是的,女主角被揍惨了。
《我的间谍前男友》,最大的问题是男性角色比较脸谱化。
不论是打酱油的前男友间谍,还是中间化敌为友的第二男友,还是那个贱贱的印度小哥间谍,都没什么存在感。
屡次出场的他们,更像是为了带出各个欧洲城市风景,而分批领盒饭出现的不同“导游”。
但好在,这部电影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停不下来的节奏,以及“碟中谍”式一个谜底接着一个谜语。
于是,带着观众一直在奔波,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被下一个视觉奇观吸引。
在一阵笑闹追逐中,双女主们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不但将坏人制服,甚至还顺手实现了多年梦想。
最后收尾的摆拍式双间谍执法,很明显是为了续集造势。
这个模式,有点像早年间的“霹雳娇娃”,几个姑娘一边耍嘴皮子,一边解决一堆坏人,然后一边谈恋爱一边完成任务,顺便还把全世界畅游一遍。
是的,从现在的反馈来看,这对贱贱的逗比女间谍,还是很讨喜的。
她们的续集应该也不会太远了,毕竟这种瘦虎肥龙式的黑色喜剧,双女主不是很多。
米拉·金农二人组,未来可期!
【原创声明】本文由费尔牧影院原创,欢迎转发评论,请注明作者。
题记:这部喜剧满足了普通女性对“世界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渴望,与其憧憬完美男友,还不如趁着年轻,与闺蜜疯狂一回。
文 | 口公子图 | 口娘自从国产小妞电影的主力军白百何“下线”以后,周冬雨就接过了接力棒,开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也随之变成审美疲劳。
《我的间谍前男友》这部美国小妞电影,一部女性版的《憨豆特工》,飙车、枪战、阴谋反转、欧洲美景...这些特工片元素全都不缺,可真正执行起来却满是笑点。
毕竟大部分人的生活是如此平淡,这部喜剧满足了普通女性对“世界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渴望,与其憧憬完美男友,还不如趁着年轻,与闺蜜疯狂一回,这也算是《末路狂花》留下的精神遗产。
奥黛丽和摩根两位好闺蜜,因奥黛丽前男友的间谍身份,意外被卷入一场国际阴谋,她们开始与各位杀手斗智斗勇,在一名可疑但有魅力的英国特工带领下,实施拯救世界的计划,在欧洲大陆上演惊心动魄又啼笑皆非的国际逃亡之旅。
负责耍宝的女闺蜜角色很容易就招人烦,但Kate McKinnon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界线,是不得志又多话的可爱女演员,总是不忘给好姊妹以最大的鼓励,有可以打掉所有离奇罪名的律师父母,关键时刻还能祭出厉害的暧昧对象。
故事前半段挺有趣,喜剧性做得很好,充满颠覆、自黑、戏仿。
两个女主的人设都很成功!
中间开始渐入平庸,从维也纳开始就完全没有间谍电影样子,而是纯粹的恶搞喜剧了。
结尾一幕可以说是故事线及角色彻底崩塌,前男友的反转毫无逻辑莫名其妙,极其生硬——拜托编剧,你刚刚通过男二号之口表示过前男友是有真情的啊!
几个反派及幕后团伙的设定还有什么U盘情报全然不管,让人有种到时间了老子要下班了就这样吧的感觉!
虎头蛇尾也是这类商业片的通病。
虽然是位新晋女导演,但影片还真有不少低成本B级片的恶趣味,这点把握得比较好,不但突出了喜剧性,也多了些新意。
说白了其实就是美国大龄女意淫欧洲片,一些自黑桥段足够搞笑。
出乎意料的欢脱,大概也可以算是《王牌特工》的姊妹篇了吧。
让女性在雄性气质爆棚的间谍片里唱双簧,居然也能毫不违和。
种种蠢萌的喜剧桥段,其实是在吃透了间谍片套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过的反类型手法。
戏精本精凯特·麦克金农全程高能带节奏,还是要为摩根·弗里曼点赞。
小妞喜剧嫁接特工动作。
视角在直女癌与直男癌之间切换自如,同时不断对二者进行调侃、收获笑点,最终走向又挺符合新型女权风尚,不讨人厌。
导演是女性,女人果然更懂女人,而令人意外的是,动作场面并不含糊,不输钢铁男导。
至于拿斯诺登编段子,玩笑开到R级,这创作尺度,国内的喜剧从业人员比如李诞他们,多少会有点羡慕吧。
鼓吹是女性主义,可是还是老套的王子公主剧情;加上少数裔群体在这里要么蠢要么邪恶,可以说非常白人优先了。
虽然够无聊,但一想到在这个月上映的片子里已经算是质量过得去的了,还要啥自行车?
本文为口电影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
如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
全世界热爱电影的人都在这儿,关注这个最有趣的电影号。
6.0/感叹,乌克兰人真的容易显老,笑点几乎集中在Morgan身上,女权主义崛起,各种屎尿屁施虐actor都是正道,但是,我的脸盲症什么时候才会治好,塞巴斯蒂安认成始祖家族的约瑟夫……哎,哎,反正都是英国人嘛(自我安慰……)
非常好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要再看一遍原版的!!好想成为摩根一样的人物啊
annoying...
跟《港囧》这类喜剧片本质上没有特别大区别,剧情一塌糊涂,好在比较放得开,许多地方还是很搞笑的,给四星确实有点高,谁让主演是凯特·麦克金农呢
就算主角光环强大,也是很带感很好看~节奏紧凑也没有刻意搞笑,欧洲旅游宣传片模范,空中杂技那一段简直高能到爆炸。
米拉库妮丝!爱爱爱
好笑??????
除了好看一无所有的那种好看
笑炸,不愧是被Seth调教过的女人和SNL的最强女卡司,《女间谍》之后又一部超强的女性间谍喜剧,要是早几年出来,北美真可能卖过两个亿!
有趣!
剧情太蠢了
合格的爆米花电影,意料之外的满足可以多加一颗星。不用动脑的笑料给很足,故事结束得太潦草,逻辑有点弱。但是很适合周末的下午,笑点很开心,打斗的部分很爽,虽然双女主毫无姿色可言,但是东欧妹子好美,酷得不行。
够无聊的 米拉库尼斯的戏路真的一直局限在这种屎尿屁喜剧中了
好莱坞拍这类型片,还是有一手的,应该会有续集
尬的无以复加,情节与桥段完全说不通,节奏一塌糊涂,还有一堆自认为好笑的……可我还是看完了,那就勉强打个分吧。
看的时候脑内只有一句话: "怎么还没结束???"
讨好观众的动机明显
这片最真实的地方就是两个女生在逃亡过程中的妆容了,粗糙的皮肤、糊掉的口红,毕竟被人追杀的时候哪还有时间停下来补妆啊!
很久没有看动作喜剧了,还是很好笑的,高大版Ronan Keating男主又那么帅,再加上像跟着重游了一遍欧洲,对这种片子来说就够了啊,期待它有什么深度的以及试图解读出点什么来的人是你自己的问题吧。anyway,喜欢男主出场方式的设计。
没有间谍,前男友出现几分钟就死了然后又复活了然后又死没死忘记了,努力搞笑却不好笑,全程扑克脸看完,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