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logcn.com/User3/welleschan/blog/7029958.html
我个人尤其推荐第二集。
其实第一集也不错。
但是到了第三集明显是为了赚钱又拍的狗尾续貂!
如果你对法国式幽默还没有太具体深入的体会和感受,我建议你选择这部片子看看。
如果很了解,我建议你再看看!
也许不需要我建议你已经又看过一遍了!
而且片中反复提到法国文化和其它外来文化的交流和冲突等等所引起的笑料和素材。
也将片子的格调有所提升!
在现在这个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在家里看一部这样的片子真的很享受,很放松!
延续第一部的幽默风格,但是场面更宏大,还出动了飞机坦克和军队。
出现了忍者和女特工。
出租车空降,大场面!
车后座的日本黑帮小弟,得到活鱼和铁塔纪念品,笑死。
警车堆成山,全都报废了。
黑帮被坦克包围那一幕,也是绝。
阅兵式上出现的霹雳计程车,逗,忽悠日本人。
忍者耍双截棍和女警大战忍者那两个场景的动作戏,好评!
昨日「タクシー」を見たので続けてみてみた。
前回の作品よりも喜劇的要素が強くなっていて、作品の途中で笑ってしまう場面が何度かある。
カーアクションについては、前作同様満足だが映像に少し難がある気がする。。。
車内&固定カメラの映像はとてもスリルがあってスピード感が十分に表現されているが、引きからの映像がどうしても遅く感じてしまう。
原因は、周りの車と引きの映像が長すぎる点にあると思う。
それでも、やはり笑わせてもらった!
一连四部《的士速递》,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
法国人在我们的老观念里几乎等同于浪漫,尽管他们一直自诩是世界上最严谨的民族而讨厌这种说法。
不过在这个著名的系列里,法国人展现了除却妩媚的香榭丽舍大道、优雅的兰蔻或者庄严的巴黎高科、一丝不苟的巴斯德之外的另一种面貌——简简单单的俏皮。
我看的电影不多,但凡法国电影,十之八九是与吕克贝松有关系的,《的士速递》也不例外。
贝松塑造的主角丹尼尔是一个风趣幽默又乐于助人的出租车司机,他拥有天才的驾驶技术和汽车知识。
结识了倒霉的警察艾米之后,丹尼尔屡屡依靠飙车帮助朋友与恶势力作斗争。
这样的题材,其实依据贝松一贯以来迷恋恢弘场景的风格,可以拍得气壮山河,单是飞车追贼的场面就足以营造《第五元素》那样糅合科幻打斗于一身,类似好莱坞大片式的场面。
但是,除了延续了一贯以来偏好让故事一直在光亮的露天下演进的做法——贝松对蓝色的钟情比在BRAVIA广告里鲍德熹的红更加有名,他在这个影片中更多是用轻弹浅唱来让人在连绵不绝的爆笑声中记住了那些不显山露水却让人忍俊不禁的笑料,用一个时髦的词语来形容,这部片够“闷骚”的。
看电影看得哈哈大笑,有的是因为出现了很不搭调的雷人对白和情节,以《赤壁》和《无极》为代表,这些大多属于中国导演的所谓大制作;有的是源于低俗无聊的恶搞,王晶最善于拍这种分明要摆烂的港产片,当然外国也有《美国派》这样的经典烂片。
《的士速递》却独树一帜,它似乎就是一个拖着沉甸甸礼物袋的圣诞礼人,来到了面前,拉开袋口,掏出目不暇接的小玩意,把我们哄得心花怒放。
不过圣诞老人大抵只能逗乐稚气未脱的小朋友,贝松却让看这个片的男女老少都笑得前仰后合,是因为他拿出来的玩意既熟悉又特别。
出租车、警车、轿车、货车和公共汽车,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汽车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代步工具。
相信每个开车的人都很享受在马路上肆意超车的快感,但是碍于交通规则,驾驶者不得不在导航系统不厌其烦的“限速XX公里,您已超速”的提醒声中耐着性子开慢车。
当丹尼尔驾驶他的爱车风驰电掣地登场时,确实给了我一阵惊艳。
后来他在这辆出租车上安装了尾翼、滑翔翼等等夸张的装置,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看着丹尼尔把车开得飞檐走壁一般,就连我们这些围观者都觉得痛快。
相反,表现逊色的警车则常常气势汹汹地倾巢而出,然后又撞得惨不忍睹,和一骑绝尘的丹尼尔形成鲜明对比。
笨拙的警车总是像一窝混乱的蚂蚁,每每出来都要被踩得稀巴烂。
说到警车就不能不提到那群自以为是的警察。
电影里面的警察,如果作为正面角色,会是寥寥几个强大的主角带着一群废人,最后废人们多半要阵亡,留下主角孤独地迎风伫立;如果作为被调侃的对象,那么他们比前面提到的废人警察还要更废,他们会掉进垃圾桶里一百次,但无论怎样被打得鼻青脸肿,他们有着比蟑螂还要顽强的生命力。
色厉内荏的警察局长每次都想抢功劳,却屡屡被戏耍。
这样的笑点,多少迎合了人们对大权独揽的权威们存有反叛心理。
然后是三番五次让警察丢脸的反派们,四部片里的反派来自五湖四海,从德国到日本,再到中国。
观众喜欢看肤色穿着相貌信仰以及性格各异的人们相互斗法,尽管主角,以及他所效力的马赛警方会是毫无疑问的胜利者。
反派的出色表演抢了不少笑声,尤其是第二部里面的日本忍者,穿着夜行衣犯罪,与繁华都市这个背景格格不入的打扮和动作充满了喜感。
既然说到背景,就顺带提提马赛这个城市,它是一座法国的足球名城,所以贝松在《的士速递》系列里添加了不少足球元素,对于球迷来说,可以看作是一点更为刺激的调味料。
例如丹尼尔接送军官时,一直穿着齐达内的十号球衣。
到了最后一部《的士速递》时,著名球星西塞更是担纲了一个戏份不少的角色。
虽然我很喜欢这个电影系列,但是我觉得《的士速递》不应该继续添加续集了。
丹尼尔在第四部里面已经难掩年华老去的痕迹,与前集作品中玩世不恭的年轻人渐渐对不上号。
更重要的是,《的士速递》最能哄人开心的桥段几乎是依样画葫芦那样从第一部一直使用到第四部,譬如警察局长的愚蠢、丹尼尔的飞车和艾米的倒霉,看惯了《的士速递》的搞笑三板斧,来来回回的汽车、足球、傻警察、异国坏蛋,倘若有第五部甚至第六部就恐怕不止是提不起食欲,简直是倒人胃口了。
在看第一部的时候,我都笑得快喘不过气了,此后我笑的次数就随着续集数的递增而渐次减低。
正如圣诞老人的小玩具,头一两年还能引来一大群小朋友来哄抢,如果过了几年还是那么点小儿科的东西,怕是难以再有人问津。
记得当初买到此碟的当天晚上就看了三遍,第一遍是自己看的(其实是第二遍了,第一遍是借别人碟看的),然后一波舍友回来就又看一遍,一共看了三遍。
应该是四部里最搞笑的一部,第一部也不错,但笑料没有这部多,而后面的两部,感觉就有点狗尾了。
最有喜感的是功夫熊猫一样的警察局长,然后是总一脸无辜、和垃圾箱很有缘分的笨蛋警察艾米里。
另外日本黑帮、忍者酷劲十足,标致 VS 三菱的飙车也挺精彩。
众多夸张、搞笑的桥段,贯穿片子的始终,笑料从头到尾,五星给我记忆中最搞笑的外语片。
看完了法国特别有名的《的士速递》系列的五部电影,还不错,特别是前四部非常不错,第五部换人之后确实不如原来的主角演得好,而且故事也一般!
《的士速递》系列电影就像是法国版的《速度与激情》,不过相比美国版的《速度与激情》系列注重对飙车场面和打斗场面的刻画,法国的《的士速递》系列更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让人能够从中感受到法国人的浪漫,幽默,诙谐,逗比,蠢萌!
电影中充斥着浓郁的法式幽默!
两个主角,一个蠢萌而又敬业,一个浪荡而又热情,从一开始的互不对眼到后来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出生入死,惩恶扬善,不断成长!
我感觉中国电影的幽默是通俗易懂,美国电影的幽默是简单粗暴,英国电影的幽默是黑色高冷,德国电影的幽默是压抑沉重,法国电影的幽默是逗比蠢萌!
简介魔鬼出租车司机达尼埃尔(萨米·纳塞利 Samy Naceri 饰)依旧每天在公路上风驰电掣,这天他因为开车运送临产孕妇而一举夺得赛车冠军,同时也耽搁了和女友莉莉(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饰)父母见面的约会,但达尼埃尔很快用速度帮助了接见日本防卫部长的未来将军岳父。
与此同时,考驾照再次失败的埃米利安(佛瑞德瑞克·迪分索 Frédéric Diefenthal 饰)奉命一同迎接日本部长,与达尼埃尔在机场重逢。
警察局长在车队行进途中安排了反恐演习向日本客人展示法国的先进技术和干练部队,而暗处的一股日本黑帮正计划劫持部长。
达尼埃尔和埃米利安联手为国家尊严而战……
這部戲在台灣的第四台頻道上,被重播的次數怕是有幾百回了。
若轉台時偶然看到,手邊又無其他要事,通常我都會看上幾分鐘,直到廣告時才再換台的。
這兩天在家中的機頂盒頻道中看了系列第五集,沒了幾個熟悉的主演,只剩以往的局長與黑人警探客串,新一代的主演包含男女主配角、正反兩派,都與原來的雙生雙旦相去甚遠,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啊。
看完後忍不住又調了機頂盒中的2來洗眼睛。
終極殺陣2(別懷疑,台灣那兒的翻譯就是這麼腦殘)的台本、喜劇效果,都是系列中最優的。
即便是多年前的老片子了,劇情我也都知道了,如今看來,仍是能讓我開懷大笑。
撇開一些拿黃種人開玩笑的梗,與揶揄法國軍警的橋段,這部戲還是很適合心智年齡在青年以上的人觀賞的。
極力推薦給每一位看膩當下好萊塢尬笑喜劇的,又想好好笑上一笑的朋友們嘗試。
不迴避,五顆星。
法国电影个人钟爱出租车系列。
延续了第一部的成功,第二部依然创造了不错的票房。
傻气警察和飞车高手再度联手出任务(真是欠了他的 ( ˘•ω•˘ )),这回不仅在地上玩,还玩的天上去了……特技场面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各式各样的撞车和追逐场面令人目不暇接。
幽默的法式俚语别有一番味道。
刺激的动作场面and幽默小段子,让整部片子非常抓人,紧跟故事节奏,绝无尿点的好片。
本年度最后一部电影。
补标
埃米利安--驾照考了27次的大神,永远是那么的淡定从容,沉着冷静。
感觉比一有趣儿,的士速递的概念发挥得比较到位~ 法式幽默!玛丽昂好漂亮~ 4
看过1和2就不想看3、4了。
法国人比我想象得搞笑
整个系列似乎都不太好看
纯正的法式幽默,但是法国真的就没有美女帅哥吗?
从一到四,Marion Cotillard的戏份是越来越少啊,莉莉老爸的角色和司机这两个角色添得很好
对于日本(文化)近乎小丑式的刻画,似乎可以看到延续首部「德法关系」的揶揄——日系车也是法国车的竞争对手,而主人公的两组恋爱关系的深入则继续是的士系列在飙车冒险之外的噱头。
在第一集的基础上看着听到配乐都觉得搞笑。。我是中毒太深。。
这部看着顺眼多了,而且涮日本明显比涮德国有梗
看过2你才能粗列此系列的套式:1先拉俩客叙事预热,其中一个务必为亲友的家人;2学驾&追女的埃米利安,本片到了27次;3欲火焚身总被放鸽子的女友,此处释放的信息是“反法的”:爱非至上。吕克贝松始终是法式大餐桌角一道醒目惹眼的“美国派”。4测速被羞辱的警察与误入大阵仗的小贼;5与外国犯罪集团斗法,利用达尼埃尔的汽车知识锁定目标;与外国名车竞速,上集奔驰,本集三菱。不过显然撞坦克不如断桥有想象力。三星半。
1. MC说自己欲火焚身真的撩人;2. 那个傻屌警察真的是傻人有傻福,这么性感的模特警察竟然会看上;3. 阅兵镜头是真的?!4. 西方人看东亚人真的固定化思维居多;5. MC和演父亲将军的演员竟还有几分像;6. 巴黎和马赛竟然是世仇,不单单是足球中?7. 马赛不愧是法国南部,靠近北非,建筑都好像北非风格;8. 所以第二部花了大血本,还是会拍到巴黎去
依然很帅,虽然比较雷同
我不大有时间去重看已经看过的片子,这部好像是例外。
法式幽默还挺逗的……
法式幽默的典型,天马行空的搞笑那个爱飙车的司机有着一双迷人的蓝眼睛~~胸奶挤哇的警察局长最可爱
哈哈,在俄罗斯宿舍电视上偶然看到这个,太搞笑了。几乎很少喜剧打动我的。日本和法国两掺的幽默。还有喜欢的演员。可爱版速度激情。翻译和原声都赞一个,加分
衬托用了太多傻逼,笑点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