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主题上限太低,频繁使用抽象派画风缺乏新意,整体制作水平也堪忧,但不免是个好的想法。
tv动画最大众的观众就是宅,这样的作品给宅男宅女看或许是种不错的选择。
本作放大了丧女的丑陋一面,没有展现女主智子的萌点,也没有逆袭,甚至遭人唾弃,就是把女主的恶心之处展现给你看,见到和自己类似的尴尬经历为何不去改?
如果女主正面形象多了,哪会达到这种令人厌恶的效果,不揭开伤疤,又怎能让看本作的观众去反省呢?
相比之后动画化的小埋,这部作品显然在表达侧重点的层面要好太多,当然我也不想踩小埋,但是宅们就看见萌萌哒小埋,哪里会有人反思自己对亲人的态度啊,掀桌!
(╯‵皿′)╯︵┻━┻所以,如果你像智子一样不能和身边的人正常交流,心里却希望能够和人交往,那么当你看到智子尴尬的表现,就做出选择吧,是寻找习惯孤独的生活方式或是勇敢地向别人表达自己,让自己努力地更能与这个排挤“不受欢迎的人”的冷酷社会和解。
即使对这部作品毫不留情地把丧女形象的丑陋放大去展现,但还是留下了余地:无论你受到多少伤痛,这个世界终会与你温柔相待
11集
基友走前的一晚,我和她吃了顿饭,一起看了古剑二的剧情MAD,共赏了吕青橙X邱璎珞的百合美,最后是她点开B站的丧女,把我推入了丧失的新世界。
我简单粗暴地将标题理解成丧失女后来证明这一点错也没有。
总体特征就是看时笑着笑着就哭了,还没等眼泪落到下巴那里结尾一定高能得让你想把眼泪吸回去。
女主叫黒木智子,直接叫她小丧好了。
小丧念高一,每天都在羞耻PLAY。
没有弹幕护体这部番根本看不下去。
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经历吧。
小丧有个弟弟叫智贵,一直对她很好。
小丧的童年好像很正常,并没有长大之后的交流障碍。
在第七八九集的某一集,智贵看见妈妈在看姐弟童年时的录像,弟弟说长大要跟姐姐结婚。
没有什么丧失的感觉,倒合理地解释为什么小丧后来成了那个鬼样子,智贵还能一直包容她。
因为姐姐就是姐姐啊。
小丧半夜看恐怖小说,不敢上厕所,憋了很久还是拉弟弟起来,智贵也只能在厕所外面等,对姐姐憋尿憋到尿裤子无可奈何。
我也有个好玩的弟弟,寒假的时候我赖床,他就坐在地板上学鸡叫,一直叫喔喔喔姐姐起床。
天鹅座流星雨的时候,小丧捧了碗面,一个人坐在河边看。
【夏末的时候,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因为暑假要结束了吧。
是因为对新学期的不安,焦躁,还是因为一个人在吃泡面?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难受和悲伤,只是为了让你享受人生的香辛料。
而我的人生只剩了香辛料,除了咖喱什么都做不出来啊喂!
不行不行,我要向上看。
我是来看繁星的。
真的来了!
既然看到了流星雨,那我就许个愿吧。
那么...话说回来,反正实现不了,随便许个就行了吧。
想和别人...和男的一起看星星。
不过这当然是实现不了的哈。
】一只公猫出现了,小丧举着小猫的剪影身后,划过如雨流星。
小丧想找人一起看花火大会,努力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在图书馆遇到了一个学霸,假装打电话想让学霸听见她需要同伴。
结果学霸走了,徒留官方设定的凄惨背景音乐反复出现。
小丧就默默地去天台看,碰到了两个小男生。
小丧觉得不自在打算走,在推门的一瞬间还是小声问了一句【那...那个...我也可以在这里一起看吗?
不行我可以回家的。
】两个小男生羞赧地点点头。
小丧很开心,因为她只是想和谁一起看着什么东西,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
我在这里其实是被感动哭了的,我以为她终于逆袭了一把,敢于去跟别人交流去学会找寻温暖了。
但这个丧失片怎么可能正常结尾,那两个男生看的是对面的小旅馆的即时H,说好的节操化作花火爆散在夜空中。
可是不管怎样,那句【只是想和谁一起看着什么东西,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真的非常触动,温暖得就像夕阳。
也有好心人,在小丧淋雨回家的时候,买了把伞,放在倒在长椅上睡着的小丧身边。
很多时候我们被如此温柔地对待过,醒来的时候看到一把没由来的伞,却会惶恐不安。
在外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好心人帮助,让一个手足无措的我,不至于在路边大哭。
我每每听到汪峰的“再见青春/再见美丽的灯火",总能想起炉霍那个细雨蒙蒙的夜晚,一顿美味的川菜,和被昏黄车灯照亮的路。
甚至于小丧跑去歌舞伎町,妈妈找她时也只说做了她最喜欢的菜,就让小丧掉了眼泪转身回家。
有一天我跟我妈打电话说看不进去书,但是晚上拉了会琴,觉得心情好多了。
我妈说,其实我让你学琴的目的也就是这个啊。
不开心的时候能找到排遣的方法,哪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那些内向沉默倔强的部分,隐藏得又深又苦。
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直丧失到人生的尽头。
不去管那些表面的强颜欢笑,就算你负能量战斗力爆表,我也能拉着你跑过无聊的暑假,漫长的少女心事,重重叠叠的焦虑,影影绰绰的回忆。
人生这么短,悲苦给谁看呢。
抱抱女主智子,再抱抱自己吧。
动画将这一类社交障碍宅的形象放大化了,因而具有了喜剧色彩,却又那般刺痛社恐的内心,看动画简直是一种自虐。
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谈,特别好面子,害怕自己被他人嘲笑,害怕自己掉面子,与人交往却总有一种自卑心理,导致社交总是畏畏缩缩,遇到一点感到不适的地方,就会下意识的选择退出,缩回自己一个人的舒适区。
朋友圈什么的,永远是躲在屏幕后面。
害怕自由分组,一群人总是留下自己一个人的身影。
不愿意向人求助,凡事能尽量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害怕与不熟悉的人交谈,害怕给别人添麻烦,更害怕别人嘲讽自己,还特别害怕当自己主动出击时对方的无视,当然很多情况是无意的,却往往会引发内心的难受与委屈。
但自己却又不是一个愿意孤独的人,看到班级或朋友圈中的交际花,内心总忍不住的羡慕,也渴望自己能有几个能长久陪伴的真心朋友,渴望自己也有玫瑰色的校园生活。
但现实是残酷的,对于自卑的自己,不断的想要尝试迈步,却总因为一点挫折而后退,动漫中总会有一个能拉你融入圈子的好基友,可现实中却难觅,最后也就只会沉迷于线上的世界,沉浸在一个人的幻想世界中,仿佛可以使自己短暂麻痹其中,可当关上电脑放下手机,总有感到那样的孤独,有强烈的对陪伴与被爱的渴盼感。
自己总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他人无意中的一个鄙夷的眼神或话语,就会让自己十分在意,而如果他人突然给自己发出邀请,自己却又往往异常兴奋,而往往只是对方的群发罢了。
对于异性,就更不必说了。
简单一句话,心理戏太多,其实没有人(除了亲人)真正在意你。
想想自己的社交历程,小学的朋友还很多,虽然曾被人欺负,却也有一个能容纳自己的圈子,真正的好朋友,而伴随着上了初中,朋友就开始散掉,不过还是有一两个好朋友,而到了高中,随着环境的剧烈变动,初中及之前的好友几乎都成为了历史,新的朋友仅仅局限于课桌的周围同性,却也仅仅局限于学校,假期则彻底成为了独处的时间。
而到达大学,有了微信,高中及过去添加的一串串QQ,虽然依然隔一天刷一次,却再也没有人可以联系。
朋友仿佛如同校服般,流水似得来而去积灰了。
回想自己二十多年近乎灰暗的社交史,究其根源还是自己的内向本性与自卑心理,做任何事之前都心理戏过多,在自我与群体的渴盼与逃避中撕裂挣扎,我不受欢迎,怪不了世界,只能怪自己,而接下来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走下去。
也许未来会有贵人相助,但不想想如何改变自己,将自己赶出一个人的舒适圈,又怎么能有机会让自己灰暗的社交圈有所改变,哪怕只是稍微亮堂一点呢?
每周一神虐终于完结了。
不过说是神虐,其实还是被那熊抱治愈死了好嘛!
虽说在三次元我只遇到过追着美女跑把我当空气的大熊。
======一些废话的分割线=======多年以前,在某本三俗青春校园杂志上看到过一个小说还是随笔来着,记不清了。
大概是讲,主人公上大学时很讨厌她的一个超现充室友,因为别人逃课赖床出去玩的时候,她在学生会拉外联、找实习,经常妆容精致西装格履,一身职场范儿、全无学生气。
后来主人公也毕业了,也变成了妆容精致西装格履的现充。
于是,主人公感慨到“为什么我最终变成了和她一样的人呢?
因为我之前并不是讨厌她,只是羡慕她,羡慕她更早的成长为了那个成熟的自己。
”一直记得有这么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主人公的感慨只是聊以自慰的自我欺骗罢了。
不愿意承认“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抹杀掉那个“讨厌现充”的自己、骗自己“我从一开始就不讨厌现充只是嫉妒现充呢,所以现在的成熟了有大人样儿的这个我,才是我一直以来所期望的呢。
”为了承认现在的自己,去否认以前的那个自己、否认以前的那些心情,不是很可悲的么?
以上,是看了这部名字长得吓死人的动画之前的想法。
中心思想是“羡慕现充你就输了!
”=======一丢丢完结感想的分割线=========以下,是看了这部名字长得吓死人的动画之后的想法。
中心思想是“我真的讨厌现充吗?
”我到底是为什么“讨厌”现充们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现充们和我不一样吗?
可人和人总是会有不同的,为什么我会讨厌现充,却不会讨厌其它和我不一样的人呢?
之前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但是看到智子努力地在通向现充大道上爬行时,不禁会想要看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姿态,只是不自知罢了。
这一季看下来,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现在想想,也许我讨厌的,并不是现充们那些人,而是由现充们的存在所产生的那种氛围、那种对我不利的社会评价标准。
因为我是被那种氛围排除在外的、我在那样的社会评价标准下是失败的。
现充们的存在,也就成了无形的压力。
所以,最根本的,还是因为讨迫于压力向现实妥协的自己吧。
感觉好乱,就这样吧。
作者绝对不是打算把小丧塑造成一个仅供看客嘲笑的丑角,在她身上影射着的那些自卑内向宅男宅女的缺点被戏剧性的放大。
看着她不由地就想到鲁迅笔下孔乙己阿Q之类可笑可悲的角色。
不一样的是,不难发现-在她身边并不缺乏温柔善良的好人——即使她做了这么多出格羞耻“丧尽天良”的事,他们采取的是包容跟谅解……无论是常常恶语相向终归还是温柔相待的弟弟、默默把她抱上床的爸爸、发自内心喜欢她觉得她可爱的死党、送伞不求答谢的暖男路人、主动握住她汗涔涔颤抖的手的帅哥声优(还微笑着为她录了一大段羞耻爆表的台词-_-||)、温柔地给予她拥抱的学姐、热情地叫她名字跟她搭话的同学……这一切都在强烈地启示召喊着她真正的改变与前进!
如题,觉得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改变现状从改变自己开始。
以人为镜则正衣冠,小丧是个可爱可怜的反面教材因为或多或少能从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希望她能找到改变的勇气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不算一个动漫迷只是喜欢看喜剧今天在YouTube 上搜索anime comedy在某个十大排行榜上找到了这个动漫 。
很多人都说喜剧往往都是有一个悲的内核。
确实,因为喜剧一般都是描写生活中很琐碎的细节 ,通过揭示生活中的荒谬来制造笑点。
以我的理解这也是幽默的一种原理。
举个例子来说,射门的时候一个足球踢到门框上然后反弹到球员的脸上,那就成了一个很搞笑的视频。
那这个视频有什么意义呢?
没什么意义,就是荒谬,结局与观众的期待造成一种反差,然后就产生笑点。
我看喜剧的时候也在想它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呢 ,然而喜剧在很多时候都是在表达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就很丧。
这也就是现实啊,因为现实就是这么丧。
喜剧就是这个样子的,把很悲惨的事情用一种搞笑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个俗套的故事比如热血类动漫一般它的情节就是主人公追求他的梦想,冲突都是外在的,包括友情啊爱情啊,都在围绕得到与得不到之间展开。
显然丧女不是这样,所有的冲突都是主人公内在的冲突。
如果主人公追求的目标最后得到了,那么也就不丧了,那这样也就俗套了,这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喜剧的作者往往都是对生活观察很细致的人,有了一些灵感马上就要记下来,整天都要思考,不断的剖析自己,所以喜剧其实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喜剧作者也有很多得抑郁症的。
我看这部动漫我觉得作者的心思一定也是很细腻很敏感的,否则抓不住这个点。
Ellen degeneres在粉丝来信环节说到关于孤独的问题,是我听过最励志最不矫情的。
如果你花更多的时间独处你会更明白你是谁,你想要的是什么,最终你会比别人更擅长沟通。
如果我回答说"我也很孤独啊,每个人都很孤独啊"或者说"都是这个世界的错!
甚至"你得改变一下你的性格"那有个卵用。
是宅人就去宅人圈混嘛,以后也可能会很受欢迎呢。
所以说不管怎么丧,总是有一些温暖的小细节,希望总是有的吧。
本来只想当一部搞笑日常番来为暑假添点乐趣,没想到看着看着,动漫就变成了一面镜子。
里面那一幕幕场景,就仿佛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映射,只不过主角换做了我自己。
当我跟智子这班年纪的时候,也是个不受欢迎的少年,同样性格内向,同样又宅又丧,同样顶着一头油腻而又杂乱的长发,在孤独的一人世界中无法自拔。
在其他人那五彩斑斓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就是那一抹最最透明的不起眼的颜色,就仿佛我们有着某种超能力,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无人区。
时光流逝,岁月荏苒。
曾经那个不受欢迎的少年仍然是那样孤独,内向,宅且丧。
但我已不再把这一切归咎于命运的不公和那些曾经在心里暗骂了无数遍的现充,而是坦然的面对与接受,是啊,谁说人生只有一种色彩,即便是这样的我也可以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过得快乐且自在。
如果,我可以像少年时所幻想的那样,打破二次元与三次元的次元壁的话,我一定要找到黑木智子,好好地给这个可爱的、惹人心疼的女孩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说:“其实智子酱真的很可爱呢,头发的味道也很好闻哦没关系,没关系其实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很快乐啊。
”
有人说,这是对有社恐症的人的讽刺之作。
我不置可否。。。
我觉得我看到的,是现实的悲伤,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无奈。。。
看吧,在现实与动漫里,都是一样的,一个沉迷了游戏封闭了自我,难以与人交流的人,满怀对这个社会的点点不满,宁可欺骗自己也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选择才造成了自己不受欢迎。
她其实是个脆弱的孩子,但是为了得到渴望的来自现实的关心与爱,就算是作践自己,也要去获得关注,可是她毛病多多,又没有毅力,想改也改不了,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当她在烟火大会的晚上独自坐在长椅上时,她终于疲惫的卸下了自己的伪装,放任忧伤,放任迷茫。。。
可终究还是未能改变,她还是不敢与人交流,还是自闭,她不是选择孤独一人,她很想融入那充满玫瑰色的校园生活中,可是已经被边缘化的她,总是无法踏出那一步。
她费尽心力哪怕是出丑也好只希望别人关注自己一下,可是最可怕的,最让人绝望的,不是别人的嘲讽,真的,这部动漫只是陈述事实,不是嘲讽,因为最可怕的,是别人根本就无视了她。。。
这难道不是这个冷漠社会的现实么?
也许是现实太残酷了,所以作为动漫,它加入了一个场景,一位可爱的“熊”,给了她一个气球,给了她一个拥抱,给了她一刹那的她一直渴求的温暖。。。
于是,身处这个并非二次元的三次元世界的我们,身为自我封闭又渴望关心的徘徊在这冰冷现实的人,被感动了,哪怕知道这只是虚幻的,也不愿清醒。
看到评论里的人说着名人的话证实着自己选择一个人清静的过多么多么合理。
我真的想告诉他们,那不是自己选择,那也不是自己愿意一个人孤独,因为这个动漫诉说的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渴望被温暖的故事,不是圣人不是隐士那样的选择一个人孤独的过也挺好那种事,这是一个想要回归社会的人的故事,不是我行我素那么独立有个性的东西。
说到底呐,这个动漫,多还是有相同境况的人才能看下去的,这可怜又可恨的辛酸,现充的人,永远体会不到。
所以多少名人的高端言论,在这里行不通。
看完了这部动漫,希望它有第二季,我一直觉得动漫是圆梦的东西,所以在现实里挣扎的我们,很想看到丧女,得到温暖的那一幕。。。
作为一部13年的老番了,整体这部动漫的评价并不好,因为编剧实在太狠了,他把女主角黑化的已经没有边了。
回顾主角小的时候,也是美丽活泼的女孩子,甚至在初中也有朋友,可是一上高中就变得0存在感了,感到了编剧深深的恶意。
智子就是典型的不会人际交往的高中生,在班里不会交谈,孤立,没有存在感,跟人说话都会脸红的女孩子。
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思想,她也想有男朋友,有美好的社团生活,有个能一起照大头贴的好朋友。
然而编剧是残酷的,她一次次的失败,出糗,甚至连弟弟都忘了她们之间的美好回忆了。
人们评论智子时都会说她傻,活该,完全是因为自己。
我只想说正因为有这些评论的人,智子才会变成现在这样。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多多少少存在这这么一些人,她们沉默寡言,有着自己的世界,也不会主动交流。
当我们遇到这些人时我们有主动打过招呼吗?
智子跟别人说话时脸红的表情简直萌的可爱,而她为了日常部的创立奋斗的样子也是充满魅力,只是这些美好都被编剧无情的摧毁了而已。
但是她那时候美丽的样子绝对是这部动漫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超越,所以当女主崩坏时,我并不是觉得搞笑,而是觉得悲哀。
将道理这部动漫提取其中的片段来看,绝对是一部佳作;但是,当你整个看13集时,你会觉得编剧简直太丧心病狂了,一味的以女主为笑话只能导致这部动漫的失败。
总之,还是推荐给喜欢搞笑的人观看,毕竟其中有些片段真的很经典,也希望智子终有一天能拥有美好的生活。
推荐指数:7☆虽然还没有决定社团的活动内容,不过今后可以花时间慢慢寻找现在 只想好好享受一下这时光 因为重要的不是活动... ————黑木智子
有宅过或自闭过的人会懂那种心情灰暗、相貌平常、不敢与人说话的感觉,心中想要有所改变却走不向前甚至倒退,智子一直想改变却一直脑子抽风,所以全剧的笑料大多集中在这位空气同学的黑暗吐槽与不得其法。
即使现在的我也是半宅半外,所以不管有没有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去看黑木智子,每次看到有点悲伤的音乐响起,智子开始反思时想改变时我都是怀着希望的,对于今江给她的拥抱我想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但最后看见今江的内裤却伤心地跑走了,所有走马灯的丢人的过去竟然对她一点儿激励效用都没有,只能说我失望了。
所以呢,结果全剧只是她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关于丧女的故事么,故事要重演一下么!
怎么就这么突然地结束了……
注定又是一部争论不断的动画了,嫌恶它的也不一定就是现实中的成功君,不认同不了解的东西不一定非要这么恶毒的诋毁,倒显得弱了。。。
看了此剧特烦中二病!!找不到萌点.....
虐没看出来,只觉得女主窝囊,满满负能量。还特地补了漫画去,以为会有逆转,没想到真的是废材。想让别人看得起,就得自省和努力,而不是顾影自怜。
兵库北和阿部私心太重,请不要吐槽我!
后面的剧情就是女主自己作出来的。每次对父母的羞耻play太囧。川原庆久的无数路人角色……
实在不喜欢女主。。。。。无法爱起来
不是爱,没共鸣~
自私又无能的女主,只知道一味的责备社会及为自己的渣找理由,抹黑别人的善意,曲解正常的人际交往,对人对己双重标准,将自己的现状完全归结到他人和社会身上。B站上竟然还有一堆弹幕刷认同感的,现在的小学生三观真的还好吗?真的不要过多的陷进这种认同感里去
应该不会再看了,也就一日常
……一集弃。女主非常让人不爽……二次元都让人这么不爽三次元绝对要绕路啊
超爱小丧 丧心病狂的样子。学姐好温柔,最后一集中二病的造型美到。坏蛋作者一定要把主角画成Q版配角都画得长腿大胸还经常图省事背景人物都画成纸片人吗?
2集弃,太残忍了,看不下去。
很好看?吗?
看完了就是觉得上学日子真是没好好珍惜啊,后悔莫及啊!!!!还有最后连火星异种都恶搞,笑死我了
传播负能量吗,不努力只能一辈子当咸鱼干,上了高中也一样
排句弹幕...小丧至少还有个弟弟。【
我不明白这种没出息又自大的思想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明摆就是被孤立了永远都觉得是孤立自己的人不好,从不想一下自己为什么被孤立!我不是伪正能量,我只是没办法不讨厌这种人!
受欢迎程度肯定两极分化严重。。。别提了戳中我很多点,我肯定会看二遍的。。。TAT
形象差评 性格差评 剧情差评 不明白为什么评分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