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层面来说,这出戏确实有许多瑕疵,但是目的已经达到了。
还好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光仔有偏见,黄金花身边还是有些温暖的朋友给予她鼓励,而《一念无明》中就只有个小朋友能和阿东?
成长朋友。
对于特殊群体的影片,内地的我只关注到《海洋天堂》和《最爱》。
这一出《黄金花》撇开技术层面的问题不讨论,依然是一出上乘的有良心的港片。
个人影评:1.打破了我一贯最多只打四颗星的惯例,实在太贴近生活的一部文艺片!
一部好的文艺片一定要有好的台词,准确的艺术效果,和贴合时宜的配乐!
2.一部看的没那么累,又十分苦的电影!
每个镜头感十足,不用过多揣测就可以感受到镜头的倾诉,而不需要仔细反复阅读场景,所以轻松;但生活的样子又是那么活灵活现,生活的残酷有那么真实,每一个人都在苦中寻乐!
3.一部歌颂母亲伟大的电影!
一个老大那么不出息 依然欣欣然接受,并且不放弃要老二的母亲;一个想在年轻时给孩子打好经济基础却最后都没要上孩子的未遂母亲;一个生下自闭症加中度智障孩子的母亲;一群互相嫉妒,无所事事,却互相关怀的母亲们!
她们虽然不工作,但她们活的都比男人累!
4.男人就是累了就要逃,逃了就去玩,玩的又不开心,最后满肚子愧疚回归的孩子!
但愧疚是对孩子,是对媳妇儿的不理解,而不是对媳妇儿的那份已经消失的爱!
5.只要是亲生的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样子,哪怕他是傻子,他对你的一个微笑,都会令你倍感幸福!
6.就算是个傻子,他也知道父母之间到底发生着什么,只是他不说!
当你心中有恶,他会感受到你心中的恶魔;当你每天有乐,他会感受到你心中的佛陀!
所以,请让你情绪好一点,你的孩子就会幸福一些!
7.母亲最开心的是孩子健健康康,最难过的是一走了之,不能照顾孩子!
所以,请孩子们对母亲好一点,因为你们就是每一个母亲的全部,你没有,她们将一无所有!
如何形容黄金花?
生于瓦砾下,伫立平原之中,凡尘俗世,风里独秀。
这女人有个超俗,也超灿烂的名字,还有一个患有自闭症(Autism)的儿子。
本片的开始并非黄金花故事的开端,故事是从儿子出生之前开始的。
怀着孕的黄金花走在路上,(剧情要求)瞅见丈夫与其他女人“不可描述”,女人哪儿能忍这事儿?
怀着孕也要追过去啊!
于是(剧情要求)摔了。
未来的N多年,黄金花一直自责,认为儿子的病灶就是摔的这一跤。
自责之余,恨不恨丈夫?
大概是顾不上恨了,生活扑面而来,儿子太需要照顾。
小小一朵黄金花,儿子一年年长大长高,犯病的时候自虐,也只有丈夫这么个大男人可以控制得住。
这个家,是不能少了丈夫的。
然而然而,剧情需要,丈夫“狗改不了吃屎”又和其他女人不可描述了。
所谓“小三”在本片中是咄咄逼人、欺人太甚的那款,登门入室欺负黄金花和“傻儿子”,成功用煲汤加狐狸媚术,拐走了金花的男人。
黄金花隐忍之下,暗藏杀心,幻想杀小三千千万万次,最终也没走进小三家的门。
杀人大业终于计划周全,却被儿子洞察了心思,阻拦下来。
放下屠刀,宽宥一切。
丈夫回家,故事结束。
这是黄金花的故事,就不讨论小三该不该杀,出轨男人该不该留着过年了。
小三只是一个符号,证明黄金花又一次被命运冷待。
丈夫也只是一个符号,出走和回归,他的命运与黄金花的命运紧密相连。
这也不是深刻科研自闭症孩子养育方式的故事,是一个被命运冷待的中年女人的故事。
儿子在这个故事里的犯病,仿佛帮黄金花所有隐忍的压抑,也宣泄了出来。
这种激烈的疯癫撕扯,和《一念无明》里那种压抑到结冰的沉默,是殊途同归的绝望。
黄金花的故事,有三流言情小说一般的最俗套的壳,也有“自闭症”这个近年引起注意的热门话题,但增色的,还是几位演员的诠释:让人牙痒痒又羡慕其青春活力的丹凤眼小三、外傻内慧的自闭症男孩、中年女人黄金花、同样处于中年危机困境的黄金花丈夫。
《圣经》约翰福音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众人讨伐一个行淫的妇人,耶稣问:“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
”丈夫和小三有罪,黄金花有了杀心,也是罪。
同名原声的歌词有这样几句:自问是越问越累,纵有错,痛过已可赎罪。
过错叫太有记性,又或是极易认命。
黄金花自然是恨的,恨命运,恨老公,恨小三,恨自己。
很多很多的恨,恨到绝望就不顾一切。
儿子的挽回,这一小撮的爱,就和解了很多很多的恨。
没错啊,很俗气的伟光正的三观,甚至流行说法是——“政治正确”的。
你会因为怕被嘲讽“政治正确”,就羞愧于承认心里对一点点光明的真实向往吗?
我的答案是《动物世界》李易峰那段反反复复的中二独白:该打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该跑的路我也跑到了尽头,老子信的道老子自己来守 。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最为人熟知的金句:“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
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自闭的儿子,就是黄金花非地狱的空间。
就算孤芳,路旁盛放,仍灿烂。
暴雨洒过后,尚有希望。
愿你今天,外柔内刚。
何人未曾被命运冷待?
可有人,能爱人而不曾心生一丝恨意?
被命运冷待一次更一次。
你起过杀心吗?
不计一切的恨,也只会因不顾一切的爱而消散。
Tomorrow Is Another Day.Don't be afraid.We'll be strong.图/Milton Avery文/秦若渝
很久没有看电影而泪目,这部电影第一次泪目是吕良伟去雪糕车看儿子,那一刻我觉得这个爸爸很自私,只顾自己感受一走了之,深感妈妈的伟大,无人无物,要工作都要带上儿子;第二次是儿子知道妈妈去杀人,别看智力有问题,其实他是知道的;第三次是他们一家三口在一起,妈妈最后一句“最重要可以和儿子在一起”。
有个疑问,有一场戏,小三要儿子摸她胸部,后来儿子在床上很痛苦,是什么原因?
毛舜筠今年59岁了,在即将进入耳顺之际,拍了这么一部以特殊家庭生活为主题的《黄金花》,并且凭借过人的演技斩获第37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为她40余年的演艺生涯抹上靓丽一笔。
黄金花 说起毛舜筠,其实可以说很多,比如她和周星星的喜剧之路,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比如《家有喜事1997》,《他来自江湖》,《情圣》等,又比如她和张国荣的情感纠葛,张曾在节目访谈中称:“如果她当初嫁给我,那么我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种样子”。
这样一个17岁就出道的女人,一个被大众当作谐星的女人,一个喜剧生活剧切换自如的女人(曾经还演过林黛玉),真的很吸引人,哪怕她已经59岁。
言归正传,本剧以女主姓名黄金花为题,讲述了一家三口的生活故事,里面穿插夹杂了几个矛盾元素。
一是儿子光仔。
他是一个中度弱智加自闭症的大男孩,每天嘴里嘟囔着谁都听不懂的YYOO,偶尔会发出几个简单单词,做着与实际年龄不符的事情,也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光仔既是黄金花同老公决裂的起因,也是二人重归于好的立足点。
血清这种东西是无法割舍的。
有一些评论会说光仔聪明,因为他”巧妙“的浇熄了黄金花的杀机,通过画画、嗷叫等方式叫回了黄金花的本体,让她放在了醋恨。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孩子,他没有这么缜密的意识,但是他通过看到母亲整个谋划过程时,包括看到犯罪预备的凶器时,他知道刀对应的是血、望远镜对应的是丹凤眼、逛花园对应的是犯罪、是害怕、是离别,他画画是表达、他嗷叫是不舍、他流泪是惊恐。
二是冼色丽饰演的小三丹凤眼。
这是中年危机的一种表现,就像经常被用来调侃的是成龙的那句话:“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一样,吕良伟饰演的黄远山出轨了。
其实这种情况下,糟糠之妻人老珠黄,子嗣智障自闭的情况下,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赤壁小乔,都会引起尚能勃起男性的轩然大波。
然而,丹凤眼年轻的不满足,她要全方位的夺走他——老公和父亲。
她拿起光仔的手放在自己胸上的时候,她是愤怒的,心理刻画应该是“老娘就是这样,舍我其谁,你就他娘的应该跟我在一起,你的儿子也不过是我的玩物”,这样或许能解释一些观众对于该处编剧不理解的疑问。
然而,在她想夺走父亲这个角色的时候,吕良伟告诉她“他全职用了7年时间才让光仔牵了他的手”。
这就足够了,激情退去,剩下的只有亲情。
在这两个矛盾中穿插或者串起这两个矛盾的就是黄金花,毛舜筠演的真好,简单的故事饰演的如此饱满,简单的情绪把握的如此到位,简单的无奈释放的深入人心。
在最后和光仔抱头痛哭的时候我觉得她释怀了,因为她找到了生活的中心。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爱和希望·····
最近看了《岁月神偷》,其次看了《黄金花》,两部都是悲情电影,但是前者更多的是表达一家人在大时代背景下要面对种种突如其来的不幸,但《黄金花》的手法不一样,更多的是想表达“身处绝望,如何与痛苦和解”。
一个有自闭症和轻度弱智的儿子、一个背叛家庭出轨的老公组成了支离破碎的家,毛舜筠一颗绝望的心早已经想离开这个家了,可是让人放心不下的还是这个时不时情绪失控、打自己的儿子啊,在ktv里,一首徐小凤的《风的季节》,配上眼泛泪光的毛舜筠,太多忧伤与绝望在心头,能否让风把哀伤与绝望通通带走呢。
电影通过发现小三、计划刀刃小三为桥梁,到最终通过儿子的画和呼喊,让毛舜筠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释放自己,和自己和解,虽然老公不中用,但最后结局这个男人还是回到了家,一家人最紧要齐齐整整!
毛舜筠和凌文龙的演技真的太棒,给这个平凡的电影添加了不一样的颜色。
不久前揭晓的本年度香港金像奖,带给我惊讶的,倒不是影帝的归属(古天乐)或最佳影片(《明月几时有》),因为它们都有些许“好猜”。
除了这些外,《黄金花》夺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演员两个大奖,无疑更加令人侧目。
黄金花与老公一切照顾患有自闭症、中度智障的儿子 20 年,辛苦的生活促使丈夫去找小三,于是黄金花产生了手刃小三的想法,儿子成为她布局“不在场证明”的关键点。
她在幻想中杀死了小三,在现实中迎来了救赎。
香港庶民题材的电影已有不少深入人心的作品,比如许鞍华的《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等,或是去年那部同样拿下金像影后的《幸运是我》。
这些电影的共通点在于,它们都胜在朴素、扎实,用平平淡淡的手法去讲述,演员真挚动人的表演便能顺畅地递到观众的心头,不需要过多乃至过度的编剧技巧、戏剧冲突,就可以积蓄起情感力量。
显然,对生活本真的观察与思考,提炼出打动人心的细节,再将这些与演员的表演融汇,是这些看似简单的作品背后的复杂之处。
《黄金花》在某些时刻,是同以往这些佳作殊途同归的。
例如影片的开头与末尾都以访谈的形式,客观地呈现出黄金花为照顾自闭症的儿子生活起居的诸多不易,“白头人送黑头人也是一种幸福”等台词更是引发观众的共情。
但这也几乎是电影在形式上为数不多的仅存亮点。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电影在类型混搭上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大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靠向了犯罪类型片路数,用不大入流的炫技方式来描绘黄金花如何盘算策划杀死“狐狸精丹凤眼”小三。
可以设想,如果规避掉这大段情节,专注于中年危机(丈夫出轨后的家庭/人到中年的状态)、底层香港市民的生活展现、自闭症关怀、家庭母子亲情这四个方向上互相拉扯堆叠出有层次感的叙述,那么影片也许不会到如今的地步。
黄金花准备靠老港片中的“离港-偷渡入境”来制造不在场证明,再持刀通过没有监视器的地方,潜入小三家中杀死她。
这套“颅内杀人”总计幻想了两次,也即将要付诸行动,带着儿子制造不在场证据,但最后还是停了下来。
如果说第一次幻想还因“电梯监视器”显示出其一定的现实性,那么在第二次幻想中,导演用血红色调与母子“一起杀人”的超现实幻想场面,使电影一不留神便滑向了引发强烈噱头与巨大反差感的设计,从而破坏了故事本身。
大量的闪回与炫技的镜头,予人浓厚的割裂感,所谓的“知音体”“故事会式”的手法,被用在了这些段落上。
不少桥段想要拍出不同于简单塑造出的现实情境,但不会走路便想得去跑,连基础的现实都几乎被剥离。
据导演陈大利说,最初在向资方“卖故事”的时候,他着重强调的卖点是“一个师奶杀人的故事”(听上去简直像是差点彻头彻尾知音体的B级片项目)。
因为最初要用两三分钟去说服老板投资拍摄,不耸人听闻,便没有拍戏的机会。
但在拍摄时,主创悬崖勒马,焦点逐渐换成了“母子情深”,所幸的是,也正因这个转换,电影其他的部分显得问题并不太大。
“剧本一路成长,其实故事是没怎么变过,只是焦点变作了母子情,将情感放到了最大。
”真正令这个不够优秀的剧本,“鲜活”起来的,则是毛舜筠与新人凌文龙富有层次和内容的表演。
他们是影片的灵魂人物,拯救了糟糕的《黄金花》。
毛舜筠在《黄金花》中的表演了一个不断被生活裹挟的女人。
她有着悲伤、自责的过往,同时又困在日复一日、夜以继日地照顾儿子的生活之中,还要面对中年危机、丈夫出轨离家的残酷现实,准备做出极端的报复行为。
这个角色的复杂性由此而来,毛舜筠真正做到了将生活经历与观察化入角色之中,眼神与肢体都非常地真实、细腻,捕捉到了大量家庭主妇在生活中的细节。
对不少人而言,毛舜筠最有名的身份大概还是张国荣的前女友,但实际上她的表演也一直备受认可。
毛舜筠之前的代表作大多以喜剧为主,《家有喜事》、《情圣》、《花田喜事》等,虽然创造了一系列令观众难以忘怀的角色,但这些作品的确很难在评奖的体系上出头。
入行42年来,毛舜筠曾入围过两次金像奖最佳女主(《老港正传》、《大丈夫2》),这次凭借《黄金花》击败张艾嘉、周迅、周秀娜和邓丽欣拿下自己的首个影后,上台发表感言时,她甚至几度语无伦次,饱含着背后的不易与辛酸。
与她对戏的新人是香港话剧团出身的凌文龙,他在电影中同样贡献出了相当出彩的表演,并凭借光仔这个角色拿下不少的提名和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
出演罹患自闭症和中度智障的病人角色,演员需要大量的情绪投入,否则就会呈现出不够自然的肢体语言。
而凌文龙的表演则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偏差,包括在街上与其他人的互动,激动时的反应,或者是在遭遇性刺激后的躁动,这些自闭症患者的特性都被他牢牢抓住,给人万分真实的直观感受。
此外,凌文龙与毛舜筠的搭戏也够有料可看。
不仅是因为这两个角色的特殊性,使得演员的表演能够有张有弛、有动有静;更关键的点在于,二者互相间的情感联结,通过两位演员的互动被展现得异常到位。
《黄金花》就是这样一类小成本电影的范例——就算导演与编剧问题良多,但却还是能让观众沉住气,并为之深深打动。
因为出色的演员们(毛舜筠、凌文龙)真挚动情的表演,令每单场戏的内部都有了很高的完成度,使观众的眼神离不开他们。
首发于公众号:幕味儿 / 风影电影纪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你是一个已过中年的全职太太,家中有一个需要时时照顾的患有自闭症的儿子,这时自己丈夫出轨了,你会怎么样呢?
《黄金花》聚焦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苦难的普通香港家庭。
电影于2018年4月上映,由毛舜筠、吕良伟和青年演员凌文龙主演。
(毛毛在戏中的演技太为惊艳,所以请原谅笔者在本文均以毛毛的镜头做配图。
)
电影截图——黄金花盛开的花儿年轻时,怀孕的黄金花为追出轨的丈夫而早产。
虽然医生强调儿子黄晓光的自闭症与早产无关,但身为母亲,黄金花还是深深自责。
时光流去,儿子逐渐长大但时而发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亲黄远山赚钱养家,母亲黄金花全职照顾两人生活,一家三口就这样磕磕绊绊的生活了下来。
电影截图——黄金花与儿子1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黄远山的手和身上有着一条条触目惊心的伤痕,但他仍有上班的时间可以暂时离开这个家,也可以投入另一个女人的怀抱以寻求安慰。
而母亲黄金花没有这个时间和机会,她需要时时刻刻陪在儿子身边。
也正因如此,黄金花的生活中只有儿子和老公。
这是电影表达的,一个苦难家庭中的男人与女人、父爱与母爱之间的差别。
电影截图——儿子安慰黄金花的细节如果不是小三“丹凤眼”的一再挑衅,相信黄金花会为了儿子再次隐忍。
夫妻两人因为儿子产生牵绊,两人之间早已没有了感情。
在老公黄远山决定离开家的时候,黄金花拼命喊着“我做了你的饭”,她愤怒的背后是慌张。
黄金花不知道老公离开后,自己将如何照顾儿子,也不知道自己如何面对这样的生活。
内心的阴暗面使得黄金花视生活的意义为对丹凤眼的复仇。
电影截图——黄金花与儿子2电影展示了传统香港生活中的邻里关系。
在与热心邻居的相处下,黄金花逐渐获得了友情和事业,在家庭之外,黄金花逐渐获得了快乐并找到了自我。
作为母亲,黄金花同样可以坚强、独立的撑起了整个家庭。
然而生活不会因为你开心或是难过、顺利或是不幸就轻易饶过你,苦难总是接踵而至。
在生活已接近大崩溃时,黄金花完全没有想到,是自闭加中度智障的儿子最终救赎了自己。
“Tomorrow Is Another Day”,生活是如此艰难,充满了苦难,黄金花依旧积极面对,即使在中年才盛开的黄金花依旧是那么美丽、动人。
电影截图——黄金花与儿子3观影浅谈电影《黄金花》聚焦于自闭症家庭,电影温暖、感人。
我们可以从电影的镜头变换中感受到老港片的影子,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我们依旧可以在优秀的新香港电影中看到传承。
正是这部完成度极高的优秀电影,使得毛毛在《大丈夫2》和《老港正传》两部电影的提名陪跑后,终于凭借《黄金花》拿下了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
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颁奖现场笔者作为一个从小看香港电影长大的90后,能再次看到毛毛主演电影已是非常感动,同时非常荣幸能够在后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看到这样一部温暖、感人至深的香港电影《黄金花》。
2019年3月5日
力荐黄金花,原因之一是饰演黄金花的女主毛舜筠(毋庸置疑的有演技的有样貌的实力女星),力荐之二是电影所关怀的小人物(弱势群体)的故事; 《黄》片我看了三遍,每遍的体会都不同,第一遍粤语香港版,第二遍国语内地版,第三遍粤语内地版,这三种囊括了《黄》片的各版本各角度的诠释。
毫无疑问的,最深刻直击内心共鸣的是粤语版本,语言和肢体完美结合促使了内心的化学反应。
我想深入谈谈个人对电影各种感受,影片中很深刻的片段有黄金花第二次预谋杀情妇的红色片段,对于该片段联想式的情节安排,我和我的朋友在放映结束后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我认为片段是黄金花脑海中联想,朋友则认为片段是光仔脑海中的联想,觉得都合情合理,或许导演想表达的是妈妈和儿子脑海中交织的联想,意味深长。
另一个片段则是金鱼覆水回收的镜头,拍摄用了一种倒镜头的方式,想表达一家破镜重圆,亦或是想回到过去平静生活,或更想回到黄金花怀BB时不去追赶老公前的生活。
该镜头用得高级,个人很喜欢。
电影中处处可见金鱼的影子,从浴缸中的鱼到背包上鱼的挂件再到最终落画的整屏海族馆的鱼,预示着自闭症的孩子如同鱼离不开水般离不开家长的细心呵护,据说金鱼只有七秒的记忆,好比自闭症的孩子,所以结尾处采访黄金花的时候,黄金花淡淡地说养一个等于人家养三十个,平淡而心酸,直击人心。
谈谈演技,毛姐把这个平凡、坚强、辛劳、充满爱恨情仇的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细节地处理都恰当到位,没有做作、夸大,留下的是温存、回味,不愧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实至名归。
凌文龙演绎的光仔,感觉就是真实,一个新鲜演员银屏处女秀如此精彩,很看好他的未来,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当之无愧。
影片谢幕时候,特别鸣谢的区丁平,香港大美指,感觉电影中某些细节处理手法有着他的影子。
不得不赞一下,电影中的音效处理很不错,音乐的选用也很深入人心,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童声给人希望。
整部片子,不煽情但感人。
不过剧情的厚度还略浅,演技带动了剧情,还是很值得一看!
给电影手动点赞👍
一部电影把我从中土世界拉回现实世界,说实话,电影好不好看,还是得看观影人有没有共鸣。
能拍出一部众口皆碑的作品,那导演和编剧的功力就在于能表现出人性共通的那些点,打动观影者。
并非小众题材就没有佳作,只是看得人不同,自然感受不同。
整片的收尾感觉欠缺了点功力,前段和中段拍的非常棒,有平铺直叙的简单却没有乏味,戏剧冲突的几个点间隔也放置的刚刚好,在这些重点之间穿插的小片段也能感受到导演的心思。
毛舜筠的表演配得上影后殊荣,就是最后跳舞那段的眼神,总让人跳戏到花田喜事之类的喜剧片表演。
太贪心撑不太住 质量实在一般 毛毛表演拿奖还是可以的
毛舜筠确实演的很不错啊,但剧情就很一般了,后面的转折看起来也挺生硬的。
挺好的。 一个人包场
演员的表演有亮点,母子俩的演技都非常精湛,特别是自闭症儿子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但故事的剧情架构比较单薄,平庸,最后吕良伟的回归家庭没有过渡好,总感觉在外面玩够了就回来,下次有新鲜货可能又出去玩段时间的意思,想想还有点羡慕呢~
很无聊,更平庸,唯二能看的也只有毛舜筠和吕良伟了。
可能剧情上相对普通,结局也有些平淡,算不上第一眼惊艳的类型。但是,一路看下来,却想打出五星。“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其实是幸福的。”这句台词,估计要让我失眠了。
演员演得好,故事可以讲,但中段的复仇大计有d突兀。吕良伟呢个渣男渣得不够彻底
这个女人太不容易了!毛舜筠演得真好。
剧情略玄,显得有些失真,情绪点在画面上渲染的过于蓄意,不自然。
背叛者有张神憎鬼厌的脸
挺烂的,先不说为什么女配小三会爱上吕良伟的角色(这种青春靓丽小妹爱一事无成老男人真的很男性自以为是),她整个角色也是为坏而坏脸谱得很。叠buff给女主加了很多drama的点(老公出轨、儿子自闭症),最后角色几乎没什么爆发的点。毛舜筠的表演只能说不功不过还可以远未到惊艳程度,倒是凌文龙作为新一代挺亮眼的。金鱼的意象出现得很莫名其妙只是为了一些视觉美感和儿童形象存在但是太浅显了。加一点中年女互相帮助(唱k),加一点奇怪的脑补杀人场景(以为是爆发但实际不是爆发),以为这样剧本就有深度了吗。这个片子剧本和摄影剪辑大概就是北电学生毕业作品水准吧。现在港产片困难统统往所谓人文关怀的现实小品片靠,但实在是同质化严重又无聊,以前虽然同质化还好看着挺开心……现在的有什么意义啊……
导演手法稚嫩全靠演员撑着,不过毛舜筠模样有点过于体面
我不是介意你抢走我老公,我是介意你抢走我儿子的父亲。一个女人为了让自闭症儿子有一个完整的家无数次忍让老公的出轨。期待光仔mo姐拿奖,下次再见到光仔我不会把你拍成一米二了!
我是在市里妇联的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活动里,免费观看了这个片,现场有很多家长带着小孩子,然后就。。。觉得不适合少年儿童观看。在这种活动里看了之后,越加觉得这个讲道理还是个剧情片,并不是真的在说自闭症这个事情,甚至觉得在消费那个患者。并不感动而是烦躁。
2.5,港片最近几年怎么这么喜欢心理问题的题材。另外,香港审美已经被带跑偏,整容脸对整容脸看得很难受。
劉美君扮演的師奶說「我冇仔冇女 老公早死佐」我靠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如果女主沒生孩子或者孩子是正常小孩 老公出軌了還要個錘子啊?紅色臆想殺死小三的戲份很過癮啊 眾師奶在k歌房唱「風的季節」 女主流下的不是眼淚 是「女人之苦」所謂的HE只是被生活壓垮的無奈之舉⋯
开篇还不错,后面真的一下子三观掰得太正我有点接受不来……要不是我约了人还没那么早见面我是应该坚持不到最后的
这部电影的主题很不清晰,情节扁平且割裂,叙事跳跃,结尾毫无交代地神转折这些问题。演员的演技真是全体在线,特别是毛舜筠和凌文龙飙戏,绝对的势均力敌。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如果有一个演员演技掉线的话,那影片就将彻底沦为烂片。
演员表演的都不错,但是导演的述事方式实在太散,毛舜筠保养有加,除了师奶发型,光滑的脸上没有一丝皱纹,作为一个费尽时间心血照顾自闭+智障儿子的母亲,实在有点不寻常,眼睛里连丝毫疲态都没有
自闭加中度智障,是一个十足考验家庭稳定性的设定,凌文龙蹦蹦跳跳,自己打自己,情绪忽然爆发,让这个角色很好发挥了折磨人心触发同情的效果,当然也对其父母遭受的万般痛楚感同身受,父亲浑身伤痕,母亲忍泪吞声,多次幻想着手刃小三,也是值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