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着实让我心底震撼了一下,当一个被自己逃避依旧的事实被摆在眼前时,内心还是有着一丝丝恐惧的。
“我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明了所谓快乐生活的秘密了,照着规矩去做事,刻苦勤奋做功课。
而你读书用功的奖励,就是上更多的学。
在读完更多的书之后,你就能获得生活所能给予你的,最好的东西了,一份工作,薪水和一个未来,一条无尽重复循环的追索之路”唉,自己就是这样但当我带着一点恐惧和一丝希冀,这片子是不是能给出些启示的时候,片子的结局却不能带给我一丝安慰,即便Sorrow都能一脸阳光灿烂地大踏步前进。
已经不再新颖的故事结构,在这个非常宿命论的片子里,没收获什么。
有些电影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拍出来就是没法看还有一些电影想法非常低智,但拍出来就是很好看我还没有把片名的意义领会到,不过也不在意了,标题从来就是装模作样或者什么也不是的东西。
看到有人说像低俗小说,倒是提醒了一下我,这个编排这个结构我第一感觉是crash(得奥斯卡那个),细想了一下,还是更像crash,虽然实际上离这俩都很远。
开篇那个嘈杂的音乐,总觉得跟dedication是一个调调,Deerhoof?整部片字有一种很奇怪的氛围,快闪的画面,晃动的镜头,昏暗的色调,特别是“暴力美学”的部分,有种似曾相识但又不同以往那些熟悉的风格。
不过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发现应该是演员的搭配最终导致了这样的奇怪效果,木乃伊里面的科林法瑞尔(如果记错概不负责,反正就那个肉乎乎傻乎乎的男人),当男人爱上女人里面的安迪加西亚(应该不会认错了吧,我第一眼看到神经搭错了一把认成了约翰什么什么塔,就那个据说很跳舞的),加上那个一看到脸我就想起他绵绵的阳具的凯文培根。。
多奇怪的组合。
阳具男这一回演好人,阿门。
对了,还有日落之前的法国女人。
医生发疯了,因为病人是爱人,可见去爱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即便不是万劫不复,也是九死一生了。
影片给了个不那么黑色的结局,我也能接受了,我现在什么都能接受,好事。
好人应该得到好点的结局,不是么。
发了疯的医生最终救活的爱人,把她交回她的丈夫手中。
第二遍发现的细节,那个有那么点艾薇儿感觉的trista亲眼目睹了父亲被撞死,所以最后她被安排来撞一下开篇故事里面那个黑人。
说到黑人终于让我想起来,这个有着好房子好收入好生活的人是怎么莫名其妙的走上绝路的呢?
当他逃到天台上再也走投无路的时候,是已经准备好了死还是只是知道不得不死了?
人是会有不知怎么回事就陷入当下这生活的感觉的吧,做梦一样,过山车一样,或者什么什么一样,逆着时光追溯回去,一桩一桩一件一件,好像有什么要说的,张开嘴发现无话可说。
于是这个倒霉蛋就在噼里啪啦的枪声中,倒下了。
当然这种忽而当下的情况分两种,一种是霉运,一种是鸿运。
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的时候,怎么来怎么有,生活顺利的一塌糊涂,人也是会恍惚的了。
归根结底却又回到了那句陈词,人生无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人回眸闪念的瞬间,当是略有此悟的。
爱那个章节,是什么因素在吸引我呢,是阳具男那张脸,还是日落女的眼神,还是这种旁观的感觉。
作为旁观者,可以看着局中的人奋力争取某件事,却完全不得其法,努力错了方向,然后庆幸自己所在的位置,有滋有味的看着别人的故事。
所谓看戏就是这样的,你知道一切已经成就,故事已经讲完,事件必然朝着一个方向去演进,你无法干预,但这个揭示和发现的过程就是“看”的乐趣了。
但如果看戏看到入戏,就不一定是乐趣了,会长吁短叹,会无比想告诉剧中人一些事情,会无比希望故事朝着所希望的方向讲述——而通常都不是这个方向。
入戏太深,那就简直是一场灾难了,入过的应该知道,就不说了。
发现越来越能集中精神看电影了,而且是能一部接一部的,越来越长篇的,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两个半小时的。
感觉回到了真正自处的状态,像是当年那样。
终于确定,不管看戏还是入戏,看电影只能是孤独者的事业。
很怀疑有两人一起是真正能好好看电影的,如果都是旁观者,另一个人肯定会干扰你的心绪——当你意识到身侧人的存在,如果两人正好是恋人,那也许更多的是感受一种在一起,感受彼人的存在,呼吸。
所以最理想的看电影,应该是空荡荡的影院,只有你,银幕,和放映机的声音。
虽然影片不乏活着的说教,但它对你却是深刻、有效而敏锐的。。。。。。。。。。。。。。。。。。。。。。。。。。。。
这样的拍摄手法实在是被用烂了精确到一分钟:《11:14》,那是很经典的,所有事件都需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精确到一天:《Crash》,形式只是陪衬,其中的人性内容才是精华;精确到一周:《Babel》,同样的,内容高于形式;这一出,搞不清楚是几天里的事情,事件之间的关联也勉强,致命伤在于没有形成多个情节之间的多角关系,整个同步的感觉就不强了。
一切围绕着一个女歌星要出国而发生的故事。
第一个出场的黑人是为了解决钱的问题。
第二个出场的预见未来的人解决了护照的问题。
第三个出场的医生是为了帮助其拜托黑帮的麻烦并阻止其自杀。
我呼吸的空气,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任何事都和其他人所发生的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像空气,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混杂着其他人呼吸的空气。
有了crash和巴别塔,这片实在不算什么,最后一瞬间我还是小小的震了一把,三个男人的所做,只是为了成就一个女人,不同的时间线、不同的偶然,那时候觉得人生的神奇,你自身甚至不知道任何的联系,但是这些偶然缺一不可,此片缺陷是没有内涵,但是流畅。
那个医生的情节我很喜欢,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很温情,喜欢男人做成这个样子。
为了把故事串起来哦,非得让那个女的去撞黑人。。
太牵强了不然就是前辈 低俗小说 太牛了。。。
后辈很难发展吧。。。
有这么牛的前辈
每一次呼吸都是不同的气息,但是我们大都太习以为常而不会注意到,只有芬芳的花草香,雨后的泥土味,抑或臭袜子的味道才能够触动我们的神经末梢,然后我们被享受了。
Happiness有好的房子,好的工作,但他却厌倦所谓的幸福生活。
当压抑的想法遇到契机时,他选择了孤注一掷。
被打的狼狈不堪时,他的“I don't know”是如此的不happiness。
其实他是知道的,他是想改变用牙刷刷地板缝、在镜子前像孔乙己似的排列药丸然后熟练的吞下去以及日复一日重复工作的生活。
所以他可以在重重包围的屋顶上发出爽朗的笑声,甚至扔包的动作、倒地的造型都是如此的帅如此的如释重负以及如此的happiness。
很喜欢Happiness段的旁白,虽然有点赤裸裸的说教。
Pleasure拥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但却只能做个旁观者无法改变事情的发生。
而遇到Sorrow后一切似乎开始改变了,他开始看不到自己和别人的未来。
对于Pleasure来说这些改变或许就犹如重生,以至于他的"I don't know, you tell me"说的如此的快乐。
Sorrow的生活是苦涩的但接过happiness的一袋钱后说不定会转运。
Love一如既往的爱着自己的爱人,即使她已经在别人的怀里幸福着。
幸福、快乐、悲伤、爱...出自那条谚语,我没听说过。
不过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完影片我被触动了。
现在朋友们谈论的都是房子,我们关注的是盛咖啡的杯子,而不是咖啡本来的味道。
我们淡忘的是曾经海阔天空的幻想去深海潜一次水,去高空跳一次伞,去高山划一次雪,更多的理想为现实所取代。
而我还仍深信内心最原始的情愫——喜怒哀乐,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说了什么?
I don't know, you tell me.
Nathaniel Hawthorne讲幸福的蝴蝶可遇而不可求,赌马的胜利之筹也是蝴蝶,巧合迷乱心智,际遇又扩充了巧合,是为纠缠,焦虑,遁入黑暗。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如果强要追求本质,那毫无意义。
符号的渗透,模糊不可测。
对于明星,商业包装作为一种时髦的转换创造了五光十色的纷呈世界。
沉沦于各自困局的人,彼此影响,走向新的改变,生活有其局限性,以为看懂了名字的含义,也就掉入了符号的陷阱。
开始字幕引用了Henry Ward Beecher的名言,韩国的新晋导演把医院跳楼等几段苦情戏拍摄得入微入扣,但整个故事编排节奏上把握得不够妥顺,Brendan Fraser凝望的眼神坚定深邃,和青年才俊Emile Hirsch的对手戏是本片演得最精彩的部分。
女孩接受电视直播访问在此同时医生看见了这个直播,找到这个女孩但是按照电影里安排,医生找到女孩的时候,女孩已经和打手在一起待了三周后了,所以才能怀孕但是那个中毒的医生喜欢的那个女的。
电影里明明说明,要血液只能在24小时以内。
要不是时空错乱就是编剧神志不清,把这三周时间硬给抹掉了。
哦 原来是这样
有点弱智
海报心机
Brendan Fraser太酷,太有范儿了,稀饭~
看到第一段结束就知道这又是一个循环的故事,总的来说太老套了。越来越有种感觉,当人们不知道再表达什么的时候,就开始在故事的时间线上做文章了,这样当然可以增加一定的可看性和悬念,但是仍然改变不了一部影片平庸的命运。
happiness, pleasure, sorrow, and love
架构其实蛮老套,因为演员给四星
在同类手法的片中属于中等货色
又是一部将整个故事分为看似独立又通过细节相互联系的影片,故事分为四个方面happiness, pleasure, sorrow and love,分别从不同的人物,事件,问题,角度去阐述整个故事的中心,在这样密集的都市中是否你也需要一点点空间去自由的呼吸呢?
butterfly
即使是模仿那也无可厚非,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可惜的是摆在高丽人面前的是几部难以超越的经典,因此此片必将被人所淡忘。
金发婴儿肥的JulieDelpy真是美啊,不喜欢结局
围绕着可以看见未来的男人,身边人的故事
太强了编剧 :)
各种呼吸 压抑 混浊 混乱 无奈 一切都取决于你的选择
站在天台日出的那个场景
第一次有意识的看一部开放式电影..
旁白不错
牵强的剧情,无聊的片子~~
大学寝室观看 四个连环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