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听见闻家辉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就有点怀疑了。
颜小佳不是一直叫她喜欢的人闻学长吗?
那么到底颜小佳有没有和她喜欢的闻学长在一起呢?
我猜测着的时候,宣萱拿来了闻家辉父母从国外寄来的信,信里叫家辉不要忘记妈妈的生日,而当小佳把裤子送给亚琴当做生日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也许小佳这场在心里如放烟花美丽的爱情没有她想得那么美丽,她和她的闻学长,也许没有结果了。
这部片子据说是改编与韩国电影《同感》,但是我却没有大多欲望去看那部片子,别人说那部片子有多么好,但是我知道不会有的,不会有我心目中这部片子那么好,我的确是喜欢看这样的片子,它也许够优秀,有很多漏洞,但是我能感觉得到导演他想传达给我的东西,我是这么认真地看着这部片子。
小佳,亚瑟她们是那么好的朋友啊,生活在1981,她们是如花的少女,骑着单车,笑容比眼光明媚,然后在一个下坡的时候,亚瑟摔倒了,弄伤了腿。
小佳和亚琴是那么不同的,小佳安静腼腆,她会一直安静写信给自己喜欢的闻学长,她去问诗歌社的地址,她躲在门外听他念诗,她偷偷地看他。
她爱他,是那么直接而又含蓄,直接是因为她爱他,所以想靠近他,含蓄也是因为爱他,她也怕看见她在看他的他。
她可以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拿出镜子,只为通过镜子都看他几眼,她可以因为他跟她说话,所以心花怒放地连爸妈的话都听不懂,她可以勇敢地拉着亚琴走到他面前和他一起坐,在戏剧开始后,在黑暗中,她用她明亮的眼睛,安静的笑容对着他。
可是她又是那么胆小,她怕闻学长,这种怕是羞涩的怕,她不敢直面着他,所以才躲进无线电活动室,她不敢面对他,常常在他面前低着头笑。
直到后来她直到了自己的结局,当闻学长来找她时,她也只是伸出手,但是却没有摸他。
小佳,爱得勇敢,也爱着诚惶诚恐。
亚琴不一样,小佳是路边白朵的小雏菊,那她该是金黄色的向日葵。
她对爱情的看法不似小佳的沉溺在自己幸福的幻想中就好,她主张自己去追求,闻家辉也是这样,他对宣宣的控制欲就是这样,他不喜欢她抽烟,所以她就要戒掉。
当小佳知道了真相,她听着闻家辉关于爱情要去争取,和事业一样的理论时,她埋下头去哭了,这是亚琴说过的。
他们的确是母子,如果不是母子怎么性格会这么相像,她喜欢亚琴所以和亚琴做了朋友,而现在她也喜欢亚琴的儿子,也许因为他们性格中有相似之处。
但是亚琴的儿子啊,他是她深爱的闻学长和亚琴所生的。
这部电影实际上是有很大漏洞的,除去科学上的问题,实际上的不符合外,就是这里人物的表演,大部分是拼凑起来的,比如佟大为饰演的闻学长外,除去他的球掉到楼梯下,给亚琴捡到,两人那长长久久的一眼,即使在亚琴下车要跌时他那么慢动作的一扶,我也看不出他对亚琴有什么不同,他对小佳只是朋友吗?
如果是朋友没必要很多事都做得那么暧昧吧,约她去看戏剧,看比赛的时候小心翼翼护她到自己跟前,也会被扑进他怀里哭的小佳吓到。
这也叫只有朋友,那亚琴往哪里摆?
亚琴是陶虹演的,我很喜欢,她是那么明媚而美丽,只是在角色设定出了点问题,她明明是知道小佳喜欢闻涛的,但是她竟然这么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地和闻涛相爱了。
电影一开始的时候,亚琴住进了医院,她说我在你美丽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我,两个人多次在病房打打闹闹说明她们的关系是很好的。
可是她就这么“朋友妻不客气”这样在和闻涛在一起了。
至于朱孝天在这里的表演,我不做过多的评价,不出彩,但是比我后来在《新楚留香》里看见的帅太多了,我惊讶,原来他也可以真么帅的。
唯一使我影响深刻的就是,他去找宣宣,然后在餐桌的布上看见宣宣写下的“家辉”,他拿起笔在下面写下,“宣宣??
”我最喜欢就是梁咏琪演的小佳了,她的确应该是那样的女子,在爱里盛开,在风里消散。
我喜欢她,喜欢她只要看着闻涛就会明亮的眼睛,和浅浅的笑容,我喜欢在和闻家辉聊天时,她的声音沉浸着爱情的味道,她说爱情是感觉一个人无处不在,爱情是深夜里的味道。
最后她明白了。
清醒了。
“我已经跟他分手了因为他不适合我要明白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一个人一边走一边想想了很长的时间走了很长的路爱情是什么我想我知道了那是一种快乐见到你爱的人由衷的不可抑制的快乐只要在他的身边这种快乐就不会枯竭可是 这种快乐是单方面的吗是不是只要你愿意就可无止境的得到呢我曾经那么快乐过这快乐已经深深的储藏在我的记忆里爱情应该是各式各样的有时候 它是一种思念有时候 它是一份牵挂有时候 它是远远的不变的祝福不一定要攥在手里不一定凝聚在一个人的身上爱情可以是一种力量一腔热情像大自然里的风雨雷电 泽披万物这是我在1981年一个相信爱情、执著爱情的时代的体会我多么希望能向你证明无论是今天还是公元2002年爱情都会存在”我怎么会不明白呢,曾经我也受过那么重的伤,走很长的路去忘记一个人。
我看见电影里小佳一个人撑着雨伞,独对汉江,她迎着风走,她是那么孤独而且清醒。
在她知道了真相的那个晚上,她一个人骑着单车来到了医院,她走进了闻涛的病房,她看见了在他的右手的石膏上不仅除了有她的名字,还有亚琴的名字。
闻家辉的确是来自2002年的人,他说的事都中了,而且他是她爱的闻涛和亚琴的儿子。
一切事情都在向着她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发展,现在她知道了,而她无力阻止,她眼睁睁地看着闻涛和亚琴越走越近,而她一个人没有爱情,也没有朋友,走那么长的路去忘记一个人,或者对于小佳,那不是忘记,而是沉溺在反复想起的梦里。
她想去争取,她梦见闻涛的吻落在她的额头,可是她打开无线电,却又可以听见闻家辉的声音。
那个人啊,真的好像亚琴啊,他还有她喜欢的闻涛的影子在上面。
小佳拒绝和亚琴在一起,因为她太爱闻涛,她已经知道了结局。
小佳面对闻涛,她对他,是苍白而无奈的爱啊,她的手伸出来,想起触摸她深爱的人,可是不能,她只好叹息着离去。
我一次次看见小佳迎着风走,撑着雨伞对着江。
尤其是闻家辉来找小佳,那是二十年后的小佳,她走过闻家辉,她的绿色衣服,她那略显迟缓的脚步,她没有回头,只有她的军绿色的毛衣,她的斑点裙子,她孤独的一生。
爱人,已经用尽她的一生,没有表白默默无闻的一声,堪比茨威格小说下那个陌生女人。
不管白衣飘飘的年代还是这个物质欲望横飞的年代,爱情一直是个恒久不变的话题。
在八十年代爱情是什么是个问题,21世纪爱情是否存在也是个问题。
一个八十年代的信仰爱情坚守爱情的女生证明了爱情确实存在。
她诠释爱情的那一段着实感动了我。
不管我们怎么折腾自己折腾别人都是为了爱情。
爱情确实是存在的,可是守着已经死去的爱情过了一辈子是不是太想不开了。
喜欢梁咏琪在里面的表演,最后那个孤独的背影简直出神入化。
最后一段。
小佳慢慢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
很让人心疼。
正因为是那样单纯,那样纯白地相信着爱情的一个女孩子。
在面对爱情的落空后寂寞这般无尽。
虽然剧情有些... 但心疼还是心疼了。
那时阵就突然想剧情是不是要给那个谁,家辉,跟"四十岁"的小佳安排一段什么恋= v =但最后还是丢掉了那台无线电。
人们回到各自的轨道。
这生活还有多少不可思议。
微妙的际遇会发生。
因为未知而极具好奇。
只是他和她还有很长的未来。
她的人生已经过了半。
可谁知道呢。
这之中你可曾遇见了谁。
03年时,我尚念大学,有次租盘,无意拾起《情牵一线》,当时对此部偶像爱情片并无信心,仅因想打发闲暇时间。
孰料该晚观影过程出奇愉快,本片借“时空对话”之科幻,写尽两代人情感变迁,细节新颖,不落俗套,且望到GIGI最后远去时,角色塑早更显立体,乍一瞧居然对梁咏琪的表演大为赞赏。
可上网查资料,反遭迎头一棒,所有资料显示《情牵一线》是2000年上映的韩片《同感》(《情迷步话机》)翻拍之作,这也意味着剧情一模一样,故事又绝非国人首创,或者从某种角度言《情牵一线》则有些拾人牙慧,而梁咏琪颇带感动色彩表演,亦意味着再无独特。
若知当时已有“韩流入袭,取代港片”说法,可当自己瞧着香星出演韩国剧本,最后还不知情地被感动,细想竟是一种莫大嘲讽,极其别扭,难免失落!
之后,《情牵一线》的上映毫无影响,《情迷步话机》曾多次见盘,仅知晓了女主角为金荷娜,那个出演过(个人看来仅过得去)喜剧片《野蛮女老师》的小女子,她长得可以,但本人眼里并不如梁咏琪漂亮!
为避免更大郁闷,笔者虽爱港片,也好韩片,始终没敢看原版。
今年,笔者已背起公文包工作,再不是那个校园学子。
此时,港片坠向最低谷,而韩片亦瞬间没落,两者再也重现不了昔日神奇。
梁小姐几年后复出的《女人本色》反响不佳,单薄的故事似乎比她增添的皱纹,还恐怖。
宋慧乔主演的《黄真伊》,同样没写透情节,又似乎犯着《女人本色》相似毛病。
可存在一个有趣现象:两片里明星里GIGI与刘智泰,都曾出演过那个既叫咱感动,又叫咱郁闷的凄情故事。
这到反有些异样,于是自己鼓足了勇气,去看那部故事原创,形式“吓”吾的韩国《情》片。
由于故事早滥熟于心,前因后果耳熟能详,先看那个,后看那个,难免会先入为主,或世俗地去为原创唱赞歌,所以笔者尽可能保持冷静去观片...1979年的大三女生无意通过旧步话机,与2000年另时空的同校男生取得联系。
二者闲聊时,建立友谊。
可偏偏女方在得知对方是自己男友未来之子,而他母亲则是小女子的同窗好友,自己反不是真命天子时,悲剧不可避免地诞生了......出呼意料是比起内地版,韩国原剧多政治与时代。
亦迎合了自《生死谍变》起,无论战争(《太极旗飘扬》),动作(《实尾岛》《2009失去记忆》),还奇幻(《漫步星光》),甚至情色(《爱的色放》),皆一厢情愿往政治靠拢特征。
《情迷步话机》中女一号男友,因参加学生“暴”乱受伤。
治疗期间,巧遇楼下受伤的女同学。
二人暗生情素,最终结合,从而至使前女友一生悲剧,片里曾数次点缀的“政府独裁”,则更似述说这一切前因后果,皆跟当年韩国政府错误有关。
当然《情》剧,并未做到深刻,轻描淡写间,仅勾出风花雪月。
可对时代感伤,亦是韩国原著强于内地翻拍的必然所在。
说起两版拍摄,《情迷步话机》显然更为原创。
传统韩片的钢琴抒情乐占大量,男女主角身处不同时代,两条线索平行衔接,条理清晰,并不混乱。
描写主要人物心态时,无数生活写照,例如少女的羞涩,萌动之爱恋,男主角愧疚之情,充分依靠镜头语言,写得细腻较有情调。
其中刘智泰发现自己透露未来天机,导致女主角的爱情失败的桥段,推进合情合理后,竟来了段两人分别扶墙而过的蒙太奇剪接,人走景迁,不禁叫人沉思默想!
可后半部叙述,《情》未改变韩片的拖踏累赘,女主角独忧伤镜头,还搞慢了节奏。
而被许多人称为无创意《情牵一线》,并非纯走过场,相反滕华弢在细节还露出独特想法。
如梁咏琪骑单车时的欢快,轻易勾画出校园气息,还有《爱,断了线》《可是我》两首插曲应用,也比韩国原著多了些情调。
更何况节奏更明快,结尾时滕导演简短了原著结尾(未来的刘智泰见到戴副眼镜的中年金荷娜,二人相遇不语,擦肩而过),仅用梁小姐没露正脸之背影,悄然而过,神来之笔,增添悲剧感染力。
其实用借梁咏琪背影营造氛为,在港片里早常见,《烈火战车》《龙在江湖》《向左走向右走》里,我们皆可望得在剧情焦灼状时,GIGI步履盈盈,背对镜头走过,不轻易间兴许会带些回味。
当然金荷娜比梁咏琪更年青,演起女学生更具活力,可我只想说金荷娜演得很出色,梁咏琪也一样出色。
GIGI扮起学子虽变沧桑,普通话说得不顺,可这种沧桑与不顺,也为《情》片人物,带来更多悲剧色彩。
对笔者而言,梁小姐最后背影带来之遐想,超越了她代表作《心动》《山鸡故事》。
忠心希望GIGI在未来有限演绎生涯内,仍能在爱情片中带来更多惊喜。
随便对比下其它几位演员(仅个人看法),两片的男主角为贯穿线索,出彩不多。
刘智泰似乎更想表现,稍微过火,不如朱孝天稳定的本色表演。
朴永宇远不如佟大为帅气。
河智苑,演起少女到活灵活现,比起刘孜、陶红俗气扮像,更显惊艳。
至于如何评判《情迷》与《情牵》,各入花眼,不好细说,个人眼中韩国原著稍好些,但内地翻拍版不少细节,也值一提。
可故事里拿个步话机就穿越时空对话,随着自己年岁增大,更觉得离奇,缺乏合理科学逻辑。
不过到一直佩服韩国编剧的花招,带给自己比《不能说的.秘密》《时空线索》更大触动!
从个人角度而言,《情》有独爱,属支持者。
不因政治,更不因女主角像貌多初中,而是被剧中人物命运,着实感染。
作者借"科幻"将一个凡尘女子的悲情写得入木三分,韩国原著她叫游素云,内地翻拍的改名颜小佳,可素云也好,小佳也罢,哪怕面对着挚爱,瞧出双方真无缘分,也要勇敢去放弃,再无所怨,默默离去,兴许她一生未嫁的结局太过可怕,但小女子在贴前的大段独白台词,已足够表现出无私与真诚!
好在韩国编剧并未把奇情写绝,男主角望到女主角走过后,真正懂得了珍惜眼前人,也潜在创造出了大团圆结尾,毕竟政治、命运、缘分等等缘由造成的无奈悲情,已然随背影悄然而过。
人的弱点是不是容易被结果吓倒?
如果是,人都终有一死,那么我们现在都不要活了好了。
爱情来了要学会享受和体会那种分秒牵心感觉,紧抓不放。
过去和未来都是为现在服务的。
我要是女主角小佳的话,就会直接一些,和命运抗争一下,输要输个明白(实际上不一定是输,她好友得到也许仅是婚姻)。
然而这又和爱情的“可遇而不可求”性相违背。。
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会错过,
昨晚了无生趣,认真的看了电影《情牵一线》。
我着实感动了,且不说影片的抄袭之嫌,亦不说影片框架空洞之疑。
也许故事有些似曾相识,因为时空交错的电影拍过了很多部,但本片自有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那恋情,不是越过时空相爱,而是因了时空失去了爱情;再比如那散文诗样的风格,淡淡的,美丽的,又有些哀伤。
梁咏琪清纯的气质很符合影片的风格,她苍白的脸色、哀伤的神情与落寞的背影,让人看了心生怜惜。
陶虹演技应该是最好的,镜头不多,但挺出彩,佟大伟表现的中规中矩。
至于刘孜感觉很可爱。
最后是朱孝天,尽管演技中还是有刻板、青涩的影子,但是可以感觉到他的认真。
《情牵一线》讲述的是两个不同年代的人通过无线电报话机竟能穿越时空彼此交流、互诉心声的故事。
最让人不爽之处,是在当颜小佳主动放弃这段爱情后,居然来了段“爱情是什么”的宣言为自己的退缩作解脱。
“爱情可以是思念、可以是祝福、可以是力量、可以是热情,可以像大自然的风雨雷电那样泽被万物”,港腔港调的梁小姐讲得慷慨激昂,又是拔高是又升华,但相信不少观众会如笔者一样不以为然,因为结尾处人过中年的颜小佳是那么的孤独无依,难道这就是爱情的代价?
——如果她没有预知到这个结局呢?
事情会有另一番变化吗?
若真如此,“情牵一线”实为大谬,分明是“情断一线”才对!
而感动我的是,梁咏琪和朱孝天的几句台词。
具体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朱孝天说“你们那个时代(1981年)在问爱情是什么,我们这个时代(2002年)而是在问有没有爱情”。
想想从前的她,总是在问我和她是不是爱情,又或者感动。
我和她生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却成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正是两个时代的碰撞,也就有了我们不确定的爱情。
如果现在解释,那才是真正的爱情,只是我们已经错过。
还有梁咏琪给朱孝天说“你会整天想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身的缺点吗?
”是啊,如果不喜欢一个人,为什么还要在乎人家身的缺点。
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喜欢我她(现在的老婆)了。
开始在当时我就是觉得她蛮横、不讲理……想想真有意思,喜欢一个人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
最后附录上梁咏琪最的经典台词: 《爱情是什么》 那是一种快乐 见到你爱的人,由衷的不可遏制的快乐 只要在他的身边,这种快乐就不会枯竭 可是,这种快乐是单方面的吗?
是不是只要你愿意就可无止境地得到呢?
我曾经那么快乐过 这快乐已经深深的储藏在我的记忆里 爱情应该是各式各样的 有时候,它是一种思念 有时候,它是一份牵挂 有时候,它是远远的不变的祝福 不一定要攥在手里 不一定凝聚在一个人的身上 爱情,可以是一种力量,一腔热情 像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泽披万物!
这是我在1981年 一个相信爱情、执著爱情的时代的体会 我多么希望能向你证明 无论是今天,还是公元2002年 爱情,都会存在
“呼叫,CQCQ,呼叫,CQCQ。
这里是DS1 AV0,DS1 AV0。
” 2002年与1981年的距离,渺小得可以藏进手心。
如果让你选择,你想自己是那个1981年的小佳,还是2002的家辉?
相当喜欢电影里那些过渡简单而感觉真实的场景或细节,有些是浸满两个时代间穿梭的气味,滨海大学陈旧教室的木门,小佳发稍右端那支没有花色的发夹,浦东海滨灯光荡漾的迷离,家辉房间里红色家具的流线,有些则是连接时空的交点,白色主席像,一样陈旧的无线电话报机,空旷荒芜能够留下足迹的沙地,路边粗糙而大体平整的岩石,他们都需要把自己手放上去,感觉摩擦,在延长的道路上感觉思索的痕迹。
频道是49的时候,可以收到你的声音。
光影收场的时候,你会老去。
连接时空的断层消失以后,我们才会相逢。
结局注定,我们开始等待过程。
“你们不相信爱情了吗?
” “爱情是什么,在你们那个年代,只是说不清楚而已。
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它连是否存在也是一个问题。
” 2002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过《情牵一线》的海报之后,去往1981一度成为我的梦想。
猜想出影片的主题大概是时空联接,于是相恋超越空间与地点,等到故事结尾的时候,已经垂垂老去却错过的两个人,终于第一次看清楚对方的脸庞。
最后一段行走在苏城的日子里,看完这部片子,情节与我设想的似乎出入甚大,原来错过爱情的只是小佳,家辉错过的,是永远埋在心底的歉疚。
电影收场的时候宣宣如愿拉起家辉的手,从仍然荒芜的废墟旁边快乐地跑过去。
天色阴暗,那个已经老去的小佳的背影,步伐迟泄,面容在阴影下模糊,神情犹豫。
她的故事已经结束,像是我对那个年代的幻想,也随之终结。
关于她后来的故事没有多余的叙述,是否幸福,是否还再次扬起眉角喜欢另一个人,她在1981年领悟的东西,是不是在她的心中一如以往,不曾褪色。
1981年与2002年的爱情,哪个是向往,哪个是执着。
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之中,分分合合的速率以让人喘不过气的趋势增长,对于去留,对于取舍,只是那几张年轻的脸庞轻易可以做下的决定。
当小佳哽咽着声音对家辉说,她并不熟悉家辉的父亲与母亲,而他们看上去的确相配时,她想着的,是给自己说过的话,找一个不会破碎的理由。
所以像她说的那样,爱情不是应该破碎或腐烂的东西,你很美,回忆很美,时光里往事的轮廓,只要你愿意,可以一直美下去。
但是一直美下去的部分,会是家辉和宣宣的爱情,而不是老去的她。
会有个很模糊的声音悄悄问我,在2002年,你相信爱情吗?
对于1981的爱情,我坚信不疑。
“请问一下相信爱情的人,怎么样才算喜欢一个人?
” “喜欢一个人,就会让你觉得无所不在。
” “我的那个她还真的是无所不在,可是我老想着她的缺点。
” “你会老想着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吗?
” 据说剧本的故事是从韩国改过来,半悲半喜的味道果然浓得厉害。
感觉韩国味道的东西就这样,场景虚伪着平静,如果有人幸福,就肯定有人要忍着痛割舍。
悲剧的起伏无可避免,幸存下来的人们也要笑着抚平记忆活下去。
结果那种悲伤或者喜悦,停留在半调子的阶段,难以彻底,暖昧着停留不前的结果就是有些心愿永远无法完成,天长地久地遗憾着,比如家辉想对小佳说的那句对不起。
从那片已经陈腐得变色的石膏上,看到小佳写过的字,“健康并且快乐”,时光穿越的瞬间,清楚地看到那些颜色昏黄的场景,有爱情若即若离。
只是模仿终归是模仿,韩片里某种难以言喻的无奈忧伤,呈示的火候还是差了一层。
可能是为了表现2002年爱情里浓厚的快餐味道,家辉与宣宣之间的情节偶尔会有很做作的味道,语言也会太过于偏激,相当有速度感,却始终欠缺平衡感与稳定感。
相对而言家辉父母之间的一次次邂逅却都成为了闪亮的片断,看完话剧归来摇晃的自行车,从医院木楼梯滚下来的篮球,直至最后家辉从箱子里翻出来的那些朴素陈旧的照片,衣着落俗,笑颜明媚。
唯一一个看了深有触动的场景,是在滂沱大雨中,未来已经宣判注定,小佳闭起眼睛张开手臂,天空一片暗灰的迷蒙,她在心里说,不管是在什么时代,爱情,始终存在。
我看到那个其实并不存在的1981正在渐行渐远,牵连起色彩光鲜的2002一同土崩瓦解,一切归于平静,仿若那些发生过的事情,其实从来没有发生过。
“爱情可以是一种力量,一腔热情,像大自然里的风雨雷电,泽披万物。
这是我在1981年,这个一个相信爱情,执着爱情的时代的体会。
我多么希望能向你证明,不论是今天,还是公元两千零二年,爱情,都会存在。
” 由此知道爱情存在的概念并不是相守如一,过去因为一心爱恋而衍生的快乐,不应该成为未来的累赘。
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用再平静不过的音调去形容有多么感激发生过的一切,但希望你会明白,那种想念的心情,一如以往。
这是我在2003年末的冬天,快要离开苏城,离开十七岁之前的所有一切时看过的故事。
现在是2005年,一月的天气逐渐回暖,再次重温熟悉的情节,想起当时想过的事情,1981,2002,以及此中的爱情,一次一次地对你们道别,从没让我厌倦。
告诉我离开我之后你依然幸福,告诉我你仍然想念我,宛如老友。
尽管我早就知道,再激烈再痈楚的分分离离,足够长的时间洗涤之后,谁都可以平静着幸福。
有一個大學的女學生,喜歡著同校的師兄,但因為知道了未來的結果,她遠離了近在咫尺的愛情……那個女大學生是叫顏小佳,1979年的時候在讀大學,那時候的學生,愛國熱血又含蓄,對愛情有著很多的期盼,但由於時代并不開放,又將這種渴求壓在心底,變得曖昧而美麗。
在顏小佳的眼裡,愛情是你看著一個人時候的心動和歡喜,是默默的凝視和關懷,想靠近又不敢靠近的矛盾。
愛情最初的朦朧是很美,顏小佳那時候堅信和師兄會在一起,因為師兄也有同樣的感覺。
但是命運捉弄,意外和來自20年後的那個大男生用無線電聯繫上,從開始的鬧劇,到成為知心好友相互傾訴,到最後,得知這個大男生是她喜歡的師兄和她閨蜜的兒子。
像冥冥之中,又像是一個天大的惡作劇。
閨蜜兒子內疚,然後去找這個年代的顏小佳,一個孤獨的徐徐老去女教授的身影,這是結尾,淡淡的憂傷。
顏小佳,用一生去詮釋著愛,是我們這個時代無法理解的事情。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努力去爭取,對抗命運。
愛情需要努力,更加需要緣分。
如果結局放在這裡,你是否願意去奮不顧身?
或許現在很多人都會說一定去爭取,甚至和閨蜜撕逼。
因為這個不是你的唯一,總是有無盡的退路和選擇。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好處和不好處。
不能說顏小佳的愛是一種正面的愛,但她的愛很真誠,儘管是憂傷。
唯一的不是,是她沒有與命運去抗爭,這也是她的性格。
當她知道了她現在愛的人會與自己的好朋友結婚生仔,她收起了她所有曾經的笑容,她掙扎,她妥協,她放手。
她甚至都不給師兄機會,她是害怕,在未來面前,她不敢去前進。
她愛他,所以選擇放手,她知道未來陪伴他的不是她,她只可以祝福。
當真正愛一個人,需要的不再是擁有,而是希望他好好的。
只是她不會愛自己,顏小佳用了幾十年的憂傷和孤獨去成全了他人,去締造了自己的愛。
顏小佳用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和態度,去幫助了來自未來的那個不懂愛的大男孩去學會愛,只是最後大男孩可以重新去找回自己的愛,愛人依舊,一切可以重新拾起。
但顏小佳不能,放手是她唯一可以做。
影片描述了兩個時代的愛情,80年代的愛情,在含蓄又有詩意中萌芽。
2000年的愛情,是懷疑,是盲目,是自私。
又過了十幾年的今天,愛情更加變得讓人虛無縹緲,物質變成了首選。
時代的進步,卻讓愛情的真諦,倒退到解放前。
現在的我們很容易說愛,但并不是真的愛,轉個身可以愛很多人。
戀愛可以有很多次,甚至可以是同時進行,就算是婚姻,更多的是一種經濟婚姻,離婚率也不斷攀升,我們都沒有學會愛。
但其實,換了是我,儘管知道結局是分開,我也願意去用自己的愛好好陪彼此走一段,誰又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誰知道老天會不會弄了糊塗,一輩子遇見愛不容易,愛情靠緣分更靠人為!
午夜看电视,东南卫视在放这个电影,看了20分钟感觉还比较有意思,让我想起初中看过的一篇小说,也是通过无线电穿越时空的对话,就回来搜资源看完了,主演的港台腔给人一种的撕裂感,再加上情节有些地方的拖沓,作为青春偶像电影,三星,给四星因为颜小佳。
更年轻时,看电影更喜欢敢爱敢恨,更喜欢痛快而热烈的人物形象,然而发现自己越来越被这样腼腆而隐忍的角色吸引,当你知道一切都似注定的时候你是否还会勇敢?
实际上,就算一切都是未知,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中勇敢。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像网路上流行的故事里那样敢爱敢恨,就我有限的人际关系而言,大多数人都是如颜小佳一般隐忍着,只是程度和表现方式不一样,有些人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有些人寡言少语,沉默是金,有些人骄傲强硬,好像带刺的玫瑰,光鲜亮丽的背后,不过是一颗或懦弱或破碎的心。
每个人应该都曾有过暗恋的时光,因为那人不记得你的名字而难过,因为那人在你躲着他的时候他看到你和你打招呼而开心,因为那人和你的朋友在一起或者更合适,而宁愿做一个哥们式的存在。
谁活在电影里?
谁又不活在电影里?
曾经因为一句“you are the exception”而把一部情人节电影看了两遍,不过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喜欢颜小佳也不过是因为其实我和她一样的懦弱。
面对爱情,我们都不曾勇敢。
里面有段对白说,21世界和上个世纪不一样人们都可以去任何国家出国旅游观光 但是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隔阂 所以还是有人会喜欢上个世纪的生活方式。
你会不会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很触动人心
朱孝天被完爆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我看了很多遍都乐此不疲。不管它的台词有多么20世纪80年代,我都安安静静看得眼睛不眨一下。
最早的记忆 触不到的恋人 导演竟然是滕华弢0.0
搁现在肯定红 又像“不能说的秘密”还有类穿越情节
梁咏琪和刘孜如果角色互换一下会不会更贴切?颜小佳真得是个缺乏勇气和主见的女生啊,爱一个人不好好把握,好容易就放弃。看得是粤语版,语言和背景文化完全不搭,整得我一愣一愣的。
也很早以前看的,记得相当无聊貌似。。
记得很感人
冲着梁咏琪最后没回头静静走远的那一幕 我也想给这部电影多加一颗星 电影里那份淡淡的感觉 很隽永 很温情~
虽然是抄袭,但还是有自己的风格
最开始是在电视上看 没看完 后来在网上补了一直心心念念的结局 觉得好奇怪啊
看到家辉说QQ的时候明白是穿越了,居然挺吃这种类型的穿越的,毫无排斥之感。。。嗯,“爱情是各式各样的”……很喜欢结尾的处理方式,很喜欢结尾的音乐,很喜欢结尾的始终不曾转过身的背影……嗯,泽“pi”万物
预见未来的人。
朱孝天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不,朱孝天是所有电影的败笔。
当时看片花的时候好想看啊 觉得一定很美很感人 但是看了本片后 有些失望 本来很好的题材 搞的有些。。米有意思 规范缺乏感动
因為不在一起而不在一起。。。
很多年前,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部电影的片段就久久不能忘怀,我唏嘘命中注定的阴差阳错~ps:如果我是小佳也许我会选择与命运抗争一下,即便结局已是注定,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吧,容易被结局吓倒,所以说知道未来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中学时代看过。一直很喜欢。
这不是《情迷步话机》吗?但是该片所有资料都没提改编自韩国电影《情迷步话机》,难道是抄袭?
嗯?不能说的秘密...
相似的故事,比周董的《不能说的秘密》还是差点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