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究竟什么才是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要遥远的距离,我想不是那句我们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泰戈尔的诗句;而是两颗悸动已久的心扉,明明已经有了暧昧又缠绵的火花,却不得不在晨曦划破天际的时候,依依不舍的说再见。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想不是那些陈词滥调的你侬我侬山盟海誓;而是两个行走在社会边缘的灵魂,跨越语言的隔阂,刚刚开始用一种心灵相通的音符谱写一曲爱情的韵律,却不得不无奈的在黎明破晓前,以一首离歌仓促的收尾...
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孤独城市相遇安娜与勋,一个是出狱探亲两天的囚犯,一个是以出卖色相为生的小白脸;可恰恰就是这么两个行走在社会边缘的人,在地处于美国边境的一座城,谱写了这么一曲简单又动人的小曲。
深秋的西雅图,天色昏暗,凉风徐徐,这更让两个人显得与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格格不入。
先说安娜,记得她在出狱后的第一天,回到家发现自己与家人是那么无法交流时,她选择自己离开。
卖了自己觉得好看的衣服,还画了一个大浓妆,本以为自己可以回到这个社会,哪怕只是体验72小时的回归,但就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中,她被拉回了现实,电话的另一端是监狱的看守,电话的内容则是为了确认安娜的位置。
一个急促的电话,让安娜发现自己这一身精心的打扮与大街上的形形色色是那么风格迥异,此刻的她满脸写满的是无奈与悲凉,有理由相信,此刻的安娜无比尖锐的发现原来她与这个自己曾经热爱与生活的地方有了无比遥远的距离。
与安娜相比,勋也许更要寂寞,他虽然没有像安娜一样身在囚牢,但却在一个更大的囚牢里苦苦挣扎。
以出卖色相为生,他的生活从不会缺少金钱,但却从来没有过一个人赖以生存的东西,那就是真感情。
一个没有体会过真正感情的人,即便外表光鲜亮丽,也无异于行尸走肉。
这也就使得他与这个他生活的社会有了无法拉近的隔阂。
有时生活就是如此,老天偏偏要这两个人走到一起,把两个与社会有着遥远距离的人拉到一起。
他们没有太多激烈的感情碰撞,却在一个个眼神与动作的交流中,渐渐了解着对方;即便这份了解并不那么完美,却在两人最需要一个肩膀的时候,为两人送上了一份温暖。
可老天又是那么喜欢捉弄人,两个明明已经被拉的很近心,却又在煞那间天各一方,甚至要阴阳两隔,这也许就是我们一直在追问的那个所谓的最遥远的距离的问题吧。
也许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别的,就是安娜在片尾手捧浓茶时的那份默默的等待。
也许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别的,就是安娜与勋在黎明来临前那深情的最后一吻。
又也许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那份值得永远珍惜的幸福已经垂手可得,可就是那些我们无法预知的不幸让我们与这份幸福擦肩而过的无限苦楚。
《晚秋》真的是不负我翘首期待一年多的好电影。
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原来这是部60年代就出现的电影,几十年来被翻拍过数次,就如同在中国经典被翻拍一样,晚秋在韩国电影史上有这样一种意义,因此这一背景也为晚秋增添了几分厚重的历史感。
当开场看到那种唯美的取景,我似乎肯定这是一部绝不浮华的文艺片。
沉郁、怀旧、朴素的色调如洗尽铅华的人生,这与主人公的经历甚为契合。
高墙,巴士,驿站,长街,夜色里的人群,hotel,这些朴素的景物成为最能发生故事的理由。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服刑七年的安娜因为母亲的葬礼而获得了短暂的三天假释期。
勋是个吃软饭的小白脸,在没有遇见安娜前,他无所谓地“工作”着无所谓地活着。
邂逅。
一辆开往西雅图的巴士上,他用了很唐突的方式与她相遇了。
安娜的眼睛里充满了孤独、迷茫和一种冷漠的坚毅…剧发展到这里,我一直认为勋对安娜是有着一见钟情的感觉的。
这个女人的眼睛让他有探索的欲望,而她,对于没有未来的未来没有任何的预期。
渴望。
车至西雅图,面临分离。
他机智的写下了电话号码塞到她手里,他希望她给他机会还钱其实是想再见她。
她没有把拒绝说出口却转身将纸条扔进垃圾桶。
【这就是安娜的杀伤力,然而导演用一个细节埋下了伏笔:安娜手臂抬起放下又抬起最后将纸条扔进垃圾桶,那瞬间的局促出卖了她--她内心深处已经开始介意他。
】她茫然的走在街头走进衣服店挑选了衣饰浓妆艳抹了自己,可转身她就跑进厕所丢掉了这一切,这就是安娜的迷惘。
渴望改变却又厌倦改变后的自己的安娜继续迷惘在街头。
此时,勋也在这条街无聊地游荡,当他环顾四周时,忽然瞥见了一个枯坐在石台上的曾相识的身影。
勋坏笑着走到了她眼前。
他们又不期而遇了。
还钱似乎是勋唯一搭讪安娜的理由,他拿出钞票放到她眼前。
“你想要我吗?
”安娜面无表情的看着勋问勋惊了,而后停顿,而后浅笑,而后….hotel这是一个失去7年身体自由的女人对身体的渴望,对性的渴望。
不论在哪里不论对方是谁,就在今天,她真的想….然而就在欲火中烧的时刻,她克制了,她拒绝了,她不堪了,她怕了,她推开勋,慌张的穿上衣服想要逃离,勋没有继续,因为他懂她。
相爱。
宾馆的相处让安娜对勋有了隐约的好感。
她跟着他走上了街头走进了咖啡馆走进了游乐园….聪明的勋用一种独特的调皮的方式套出安娜的名字,这为之后两人再次分离后的重逢埋下伏笔。
【关于游乐场一对情侣的舞台剧表演,导演用了略带抽象的表现手法,让观众的脑袋转个圈方能明白,那种思考,而后顿悟,而后惊叹的感觉很美。
好的导演培养勤快的观众,我想大抵如此吧!
在一场“好与坏”的猜口型游戏里,因为勋不懂中文,于是安娜用中文和盘托出了她的故事:当年她与哥哥的朋友相爱,后来那个人抛弃了她,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很宠爱自己的男人,后来哥哥的朋友又回来找她要带她私奔,后来她的丈夫开始残暴毒打她,最后她失手杀了丈夫。
勋听不懂,勋其实懂。
这是安娜三天中最美好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她释放了,她感到了快乐感到了安全。
夜幕,分离。
勋回到酒店拒绝了富婆提出的私奔要求,他安顿好富婆飞奔回宾馆,然而安娜已离开。
【如果说婊子无情,同理,鸭子也应该无情,但是勋不是,他虽玩世不恭但他内心是善良的柔软的,对安娜是,对富婆也是】假释的最后一天是安娜妈妈的葬礼,所有亲友都到来,包括那个曾经抛弃过她造成她一切悲剧的男人。
这个已有妻室的男人依然对安娜有着特殊的占有欲。
他在葬礼上对安娜暗送秋波。
安娜万万没想到的是勋的出现。
勋总在她最孤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勋和这个男人互相不爽,此时终于出现了两个男人的对决。
勋和这个男人在葬礼上大打出手。
场面不可控制之时安娜的一声嘶吼打破了混乱。
这场戏很出彩,安娜压抑已久的悲愤终于井喷!
她嘶吼然后大哭,震惊了周围安静了周围。
安娜知道勋对她的爱,这一刻她结结实实得感受到了勋更感受到了自己是多么需要勋,看到这一幕我只想到那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她和他,相爱了。
【这场戏是最让我动容的。
我在想,假如有个男人能够为我在大庭广众下跟人掀桌打架,这个人是勋也好,王小贱也罢,我果断跟定了他!
另外,整部剧中对中国家庭里人性的描写很深刻。
对于杀人犯安娜,亲人的若即若离给人性蒙上了灰色。
冲突中勋的一句“他用了我的叉子,又不道歉”让我差点滚到椅子底下。
导演的这些随处可见的幽默点缀,让观众对人性的冷漠不那么介怀。
】约定。
安娜要回监狱了,巴士站,勋在车窗外踱步的场面特别的温暖,最后一刻他终于跳上了车,他决定和她一起踏上旅程,不论那一站是哪里,他要陪着她直到不可以。
大雾,巴士停在驿站不能前行,勋接到陌生来电,接着消失在雾里。
当他被绑架到富婆的丈夫面前时他明白了一切:富婆已被丈夫杀死。
勋感受到空前的恐惧,他恐惧死,更恐惧与安娜的分离。
他逃了出来,在驿站找到安娜。
海边,海鸥,蒙蒙云雾,他走向她深吻向了她。
她终于不再抗拒,狠狠的抱着这个男人。
这一吻也许就是幸福,这一吻也许就是永别。
他与她约定,2年后她出狱了他会在这里等她。
守候或永别。
雾散天亮,安娜在巴士上醒来,披着勋的衣服。
她下车买咖啡,却看到了警车。
大巴即将开动,人群开始上车,安娜捧着两杯咖啡却不见勋的踪影唯有路边一辆鸣笛的警车,她慌忙的走走转转,她跑起来,手中的咖啡撒落在地,她四处张望找寻….两年后,安娜出狱。
她来到了驿站的咖啡厅,那个他承诺等待她的地方。
咖啡厅空无一人,门时有响动安娜本能的张望找寻,他还是没有出现。
“你好,好久不见” 安娜喃喃自语本剧完结。
【我佩服韩国导演,但我比较不喜欢的是他们太善于用忧伤衬托美,用悲剧诠释美,在我眼里好像韩国人有天生的自虐倾向。
瞧这部剧,有的观众说勋没死,只是未出现。
有的观众说根据当年的警车判断勋两年前就死在了驿站。
导演在这里又抽象了一把,一个开放式结局让多少人遗憾和惦念。
但对于安娜,我想,守候,或者永别,都是她的未来。
】汤唯说:我怕我的阅历承受不起这么沧桑的故事,我对它有很大的敬畏。
玄彬说:看一看晚秋吧,因为你可以对爱情有另一种思考。
很多人说:一个杀人犯和一个浪荡子的爱情不具备代表性,所以这个电影还是很局限的。
但是请你明白一句话:身份各不同,爱情却一样。
我想说:假如你只有三天的身体自由,假如你在这三天里邂逅了一个与你有数次不期而至的瓜葛的人,假如茫茫人海独这一人对你有探索的渴望,假如你在这短暂的自由人生爱上了他…拒绝他?
渴望他?
若即若离他?
挽着他?
拥抱他?
长吻他?
遇见,相爱,约定,守候,永别… 都在这一个,晚秋。
【关于玄彬】玄彬是韩国最优秀的演员,外型,天赋,努力,一部部叫好叫卖的作品,尤其是服兵役的态度,让我看到了男人的担当和力量!
不赘述,期待他复出后的重磅作品。
【关于汤唯】在中国演艺圈,汤唯不是最漂亮的,不是最妖艳的,不是最高贵的,不是最单纯的,但她一定是隔壁邻居家那个俊俏的鬼精的讨喜的小作女。
对,就是这种感觉。
我喜欢她!
翻看了一些资料。
这个女人的故事还真的挺长。
一脱成名后的雪藏,远走他乡的坚强,涅槃归来的万众瞩目。
人生的大起大落烙在她脸上都凝结成两个字:从容。
一个有故事的人,她举手投足都是戏。
汤唯担得起安娜。
一部充斥着悲伤、无奈的文艺电影,看完后虽不曾落泪,但会让人意味深长地回味着这种感觉。
个人觉得韩国电影优于电视剧,而此电影又是翻拍而来,已经是第5版了,又另一种的诠释,外加上欧式的艺术体现。
这种片无需刻意追求逻辑和结局,享受这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即可。
为爱情而弑夫的安娜,入狱7年,因母亲去世而假使3天,在车上遇见男妓的勋,一段陌生平淡的感情,在这3天里悄悄地发生着。
没有很多的台词,更多通过表情、眼神来展现情感,没有滔滔不绝的共同兴趣,更多看到的是勋在努力打开安娜。
【寫於第三次觀後】[晚秋]也许对多数韩国以外的影迷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
可是在韩国国内1966年李晚熙导演拍摄的第一版[晚秋]早已被誉为韩国艺术电影的最高峰,也由于胶片的全部遗失,无缘再现大荧幕,更是被称作韩国电影史上看不见的传奇。
[晚秋]的故事很简单,一个获得回家省亲假期的女囚犯,在路途上了一位亡命的男嫌疑犯,虽是一见倾心,但还是因为命运的捉弄,无法厮守终身。
婉转凄美的爱情和造化弄人的宿命让许多人看完始终不能释怀。
2010年版的[晚秋]从开拍伊始,就受到了万众瞩目。
当然这种瞩目起初并不是来自电影故事本身,而是选角和取景。
年轻导演金兑容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华语演员汤唯来出演这一女性角色,更是把取景地由韩国移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西雅图。
这一大刀阔斧的变动,让人既充满了期待,也还有着些许怀疑。
[晚秋]之前被韩日几位导演翻拍了三次,1972年斋藤耕一导演的[约束],1975年金绮泳的[肉体的约束],1982年的金洙容导演的翻拍,这几部作品也都分别成为了这几位导演电影生涯的代表作,正也无疑从侧面肯定了[晚秋]这个故事自身的成功。
但是在2010年,如何让更多的观众去接受这已布满灰尘的传奇,自然是最让导演金兑容头疼的事。
有明星,有美景,显然这些都是不够的。
更多的需要是一种故事本身的创新,新版保留了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女主角的角色设定以外,在男主角身上的变动可谓下足了功夫。
玄彬出演的男主角勋的身份有之前的假钞制造犯变成了只为讨女人欢心的午夜牛郎,一个将感情与肉体作为买卖的花花公子。
而女主人公由汤唯饰演的安娜却是一个因感情受创而尘封自己感情与肉体多年的落寞女子。
本应是廉价无情的爱情买卖,却让两人意外地擦出了火花,成为了相互的归属。
这一翻天覆地的角色设定变化,无疑给新版的[晚秋]增加了许多新鲜活力,让观众能在两位主人公的爱情进退之间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感情变化,但金兑容导演对于女主人公的家庭背景的变动却又有了画蛇添足之感。
原作,或者其他三版翻拍作品,女主人公出狱都只是一个人凄凉的去给无缘见最后一面的母亲上坟,那一副画面正如晚秋的景色般萧瑟。
但是新作则完全不一样,硬生生地给女主人公添加了一个热闹而又琐碎的大家族。
金兑容导演之前的作品[家族的诞生]是近些年来韩国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家庭片,对于新时代韩国家庭关系的解构也获得了不少的肯定。
也许是不想在这样一部翻拍具有传奇气场的作品中过多失去个人风格的因素,导演金兑容就这样给女主人公创造了一个本应不存在的家庭。
家庭纠纷,葬礼仪式等场景也许能让观众看到些许金兑容所喜欢的李安,杨德昌等导演的影子,但这其实都不是[晚秋]这样一部电影所应该拥有的元素。
尤其是在母亲葬礼式后的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初恋因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把本应该的凄凉气氛变成了一出闹剧。
在众人之外,汤唯一人的嘶喊与痛苦,似乎是很无助。
但是如果把这一场面只换作时汤唯一人在荒野扫墓的场面,不是可以更好的放大这一种仅属于晚秋时节的凄凉吗?
中国女子与韩国男子的爱情电影,之前已经有了好几部,张柏芝与崔岷植的[白兰],高圆圆与郑雨盛的[好雨时节]。
这样的跨国爱恋之中,语言的疏通自然成了最为关键的元素。
谈情说爱自然得用到语言,但[晚秋]的爱情是不需要过多的对白的。
之前几部的翻拍作品中的对白已经少到不能再少,有时只是男女主人公相互之间的一个眼神便够了。
新版[晚秋]由于有两国演员的出演,更是让人不得不对导演如何处理对白产生了些许期待。
汤唯是应该像张柏芝一样去学习韩语呢,还是像高圆圆一样用蹩脚的英语去表达爱意呢?
都不是,中文足以,而且只需要两个字,“好”与“坏”。
深夜在寂静的农贸市场,汤唯用中文给听不懂中文的玄彬讲诉自己的不幸遭遇,玄彬用仅知道的两个中文单字,“好”与“坏”来判断汤唯所经历过的种种是非。
爱情是“好”,还是“坏”,也许没有人可以做出某一方面肯定的判断。
但是就是通过这样看似不着调的对话,两颗心走到了一起,言语不能表达的,感情却做到了。
李晚熙导演可以算作韩国公路电影的始创佣者,在其的遗作[去森浦的路]中,两男一女的公路爱情故事就征服了许多观众。
但其实,在早于[去森浦的路]十多年拍摄的[晚秋]中,这样的公路爱情故事就已经有了雏形。
虽然与原作相比,金兑容对于这样边走边爱的故事有了较大的改动,但这些改动无疑成为了新版[晚秋]最大的两点。
无论是在66年版的[晚秋],还是在遗作[去森浦的路]中,李晚熙导演作品的男性总是含蓄的,甚至不敢去问讯女主人公的名字,总是在最后的生死别离中,才问出口。
对于新版[晚秋]来说,玄彬饰演的午夜牛郎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去含蓄,不好意思的。
但是在问询汤唯的姓名时,还是有些开不了口。
两人去希腊餐厅吃饭,玄彬故意地使坏,让两人假扮上已经结婚多年的夫妇,借餐厅服务员的之口,才得知了女主人公的真实姓名。
公路爱情电影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经典范例,比如[爱在黎明破晓前]与[爱在日落黄昏时],两个人穿梭于城市之间,爱情也不经意间地产生于路途之上。
[晚秋]显然也是属于这个时间,地点限定的公路爱情电影套路之中,三天两夜与一个名叫西雅图的城市。
如果仅仅是模仿这些已有的经典,那只能让这一部爱情传奇顿然暗淡失色。
玄彬带着完成自己让女客户满足的心情引领着汤唯游览这一座他自己都不是很熟悉的城市时,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一座废弃的游乐场。
两个人各怀心思的成年人在这里玩起了那些属于孩子们的游戏,用不属于自己的语言,英语,即兴给远处的一对正要分手的异国情侣配上了一段旁白。
虽是给别人的对白,但其实这是整个片子之中,两人为数不多最为直接的相互交流。
童话般的戏中戏,电影与现实的再次美妙穿越,这一刻的[晚秋]不再仅仅是一部只是局限于翻拍原作的作品,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新生命,这样的场景也许会成为日后韩国爱情电影的经典场面之一。
伍迪艾伦的[开罗野玫瑰]中,穿越出大荧幕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有着这样的对白,“我们将靠爱情过活(we’ll live on love)”,“这只是电影台词罢了”。
[晚秋]就是一部完全建立在爱情之上的电影,里面的对白也不仅仅只会是电影台词。
[晚秋]在韩国的上映档期一拖再拖,从前一年预定好的晚秋时节,推到了这一年的初春时刻。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韩国观众对于这样一部拥有着传奇光环作品的热情。
上映之前的压倒性预售份额,让不少韩国媒体惊呼玄彬的魅力。
可是玄彬效应的神话,在上映第一天就被打破了,首日票房成绩不敌另外一部此前宣传十分低调的[孩子们],此后的票房也没有达到预期的高潮。
这样的成绩,让媒体对于玄彬个人的票房号召力,极为失望,票房毒药的称呼取代了之前的玄彬效应。
但是无论韩国媒体还是观众看完[晚秋]之后,发现最大的惊喜并不是他们之前一直期待的花美男玄彬,而是在整个片中可谓不动声色的汤唯。
汤唯凭借成名作[色戒],这部近几年来韩国票房最高的华语之一,在韩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大多韩国观众也许对于汤唯的评价都是惊艳二字,可在[晚秋]这样一部没有激情戏份,没有太多浪漫对白的作品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完全与之前印象不同的汤唯,一个褪去荣光,淡静入水的汤唯。
在[晚秋]中,汤唯可以说是“三无“演出,无化妆,无表情,无太多的对白。
但就是这样一种最为平静的出演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惊艳效果。
无论是在爱情还是在家庭上都收到重创的女主人公对于这个世间似乎也没有了太多的希望,她想拥有自己的家庭,可她却发现回到家,她只是一个外人,她想变得光彩动人,但即使打扮得再为漂亮,也得在规定期限回到监狱之中。
前几版的[晚秋]都可以算作女人公的独角戏,女性的情绪带动着这部电影的发展。
新版[晚秋]虽然为了照顾玄彬这样一位本应该极具票房号召力的花美男,在男女主人公的戏份之上做了很大的平衡。
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汤唯还是把[晚秋]演绎成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准独角戏。
一个人在车站售票窗口前的辗转反侧,一个人在汽车旅馆里的默默等待,一个人在母亲棺材前的独自哀思。
最后刑满出狱的汤唯,来到了预定的场所。
之前的几版都是女主人公在狂风肆掠之中一个人坐在公园长椅上的默默等待,画龙点睛的在晚秋景色之中收尾。
但是汤唯所饰演的女主人公虽然没有这样去做,但是一个人在咖啡馆里的默默等待,最后的喃喃自语,把这样一种属于晚秋的欲罢还休的萧瑟之意别样的展现于銀幕之上。
【寫於第三次觀看後。
原載於『看電影』2011年3月號】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10492
电影里的王晶对勋说“不要假戏真做”,但《晚秋》却在假戏真做。
西雅图的长途车穿过迷雾,仿佛一场幻境,安娜在车上往返,恍若有一段艳遇,其实是黄粱一梦。
金泰勇更改之后的剧本,完全符合他这样的剧情设计,玄彬扮演的勋,一个漂泊异乡的无姓之人,身份背景从伪钞制造者变成午夜牛郎,就和安娜的身份有了惊人的相像,他是禁锢于监狱良久的安娜内心的一种投射,代表着自己的奢望——乐观的、雅痞的、雄性的。
他亦有某种共性,譬如处在混乱的情感关系中间,亦都有着移民飘零的背景,就成为她自我宽慰的一种疗伤方式。
大巴来去的旅途,安娜没什么得到或者失去,最后仍然独自面对高墙,而勋却如魅影,神秘消失,音讯全无。
最有征兆的一场戏发生在安娜母亲的葬礼之后,勋和王晶各自看不顺眼,他看不惯他的雅痞气,他看不惯他的假惺惺,继而扭打一团。
在这场冲突中,最直接的却是安娜和王晶的关系宣告破裂,勋亦只是安娜勇气的一种象征罢了。
模仿那场外国男女对话的那场戏里,两个人都有代入感,他们演的是戏中戏,但于安娜来说,则是自娱自乐,勋是她幻想出来的并非真实存在的个体,只为陪自己游戏,事实上在他们所臆想的“男女对话”中,那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恰恰是“王晶”的化身,超现实主义的升空镜头恰恰映射了这段感情看似美好却从不真实的一面,才有了最后女人转身大踏步离开的一幕。
或者她希望那个男人来追上她,但那人早已结婚生子,种种现实的外力,将他们越拉越远。
而在所谓“现实”里,追上来的是勋,这是个可以与她相互取暖、同样孤独的角色,同样夹在另一对夫妇的关系中间,同样面对疑心很重的男人,她有开餐馆的经历,他有开餐馆的愿望,倘若这是真的,那便巧合地无法令人置信。
两个人在异国他乡用第三方语言交谈,更增加了某种间离感,甚至勋用“好”、“坏”来应答,都显然是安娜对自己感情生涯的一场苦涩告解。
她因情感而谋杀,继而入狱,数年光阴过后,已经可以用宁澈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她多么希望自己像勋那样,洒脱、自由、浪漫、勇敢……而这是最值得商榷的地方,也是韩国主创对自身的美化,在不经意间给不同国籍的人物打上标签:美国人疑心很重(安娜和玉儿的丈夫),中国人假惺惺(王晶)或者私心很重(安娜的家人)。
当然,母亲的去世是电影里的真实事件,它不但是安娜从狱中暂释的引子,也用一种仪式化的形态宣告了安娜家庭的破碎,几个家庭成员各打算盘,卖掉了家族经营的餐馆,也预示着安娜变得和勋一样无家可归。
从此,作为孤独的游子,她必须勇敢而乐观地面对将来的一切。
手表是另一个真实存在的实物,从整个电影来看,它并非勋的“定情信物”,而只是一个梦的源头,象征着时间、希望、来日正长,或许它只是从一个陌生旅客那换来的,却成为整个旅途的寄托,并陪着她熬过最后两年牢狱时光。
在安娜的幻想里,勋最后的结局一样是受情感陷害,注定面对牢狱之苦,与她本人的遭遇完美契合,可谓是她构思出的另一个自我的翻版。
出狱后的安娜在桌旁喝着咖啡,嘴里自言自语,更证实了这样一种幻像。
所以这样一部电影,根本无关勋,无关爱情,只是长途旅程中的一场睡梦,它凄艳断肠,醒来却只是一场镜花水月而已。
如果没有汤唯,这部全片笼罩着阴雨与雾气的影片,实在不推荐观看,太过压抑和绝望。
只能说,导演选对了演员,《晚秋》之后,韩剧出身的玄彬令人刮目相看,而安娜的角色,除了汤唯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人选。
很难说,是《色戒》成就了汤唯,还是汤唯成就了《色•戒》,张爱玲的小说,李安的执导,都让这部电影有了太多成功的资本。
但是那一年,看过电影的人都记住了王佳芝,更记住了汤唯。
不只是大段被删减的激情戏,还有她那张倔强隐忍的脸。
这些年来,大银幕上出现的美女成批算,如浮云一般掠过,很快又都消失了。
观众看了场或喜或悲的热闹后,什么也没有留在心里,甚至不记得是谁演的。
但是,只要想起《色•戒》,就会想起汤唯,想起她演的那个在历史和爱欲里浮沉的女子。
是原著中的角色太好,可叹的命运令人倍感唏嘘。
但同时,你看着汤唯演戏中戏,从女学生到女间谍,讲粤语和上海话,再到与易先生的赤膊上阵。
你会出戏,你会想这个演员真不简单,个人魅力已经完全融入了角色之中。
这种出戏不仅不会影响观影,只会让你更投入,同理心更强,就会更牵挂“她”的命运。
据说当初李安选角的时候,不乏已成名的众女星,但面对脱衣试镜的要求,纷纷花容失色、夺门而逃。
汤唯那天感着冒,一副衰样子,恰好正中了角色的需要,而当她想都没想,直接褪去衣衫面对摄像机时,导演就定了她演王佳芝。
可能她没有声名所累,28岁的年纪对女演员来讲,确实值得“最后一搏”,但仍不得不说,为了演李安的《色•戒》,她真是豁出去了。
《晚秋》国内上映得晚,《色•戒》之后,汤唯出演了《月满轩尼诗》和《武侠》,还有那部灾难性的《急速天使》。
观众被彻底雷倒的同时,汤唯已凭《晚秋》在韩国捧起了演技大奖。
只能说演累了压抑的角色,偶尔调整下情绪还是可以的,但真的别再有第二次了,你不是那些影视歌样样不落、又样样不精的小明星,你是汤唯,曾演过王佳芝的汤唯,起点太高,真的不能下来,这是招牌问题。
你什么时候看张曼玉后期再演过嘻哈闹剧?
还好,你带着《晚秋》而来,让我们看到那个让人心疼的女演员又回来了。
而且这一次,没有人会怀疑,是你成就了这部电影。
怎样形容你的气质呢?
就像安妮宝贝的书里常说--“天真阴沉”,你的嘴角体现着隐忍,而眼睛里却透露着渴望。
安娜是个克制的女人,就算被情人所伤,再次相逢时,满腔的怨恨也压在心底,只是淡淡有礼的打着招呼。
七年的牢狱,偶尔的放风,作为女人你渴望爱、渴望美丽,你换衫化妆,艳丽的口红映在橱窗上,眼神却是那么沧桑和落寞。
勋的出现,给了你宣泄的机会。
一场旅程,两个身处麻烦中的人,在绝望中温暖了彼此,所以你主动拥抱了他,一个陪伴你的陌生人。
但你仍旧克制自己的感情,努力不去看窗外告别的他,但当这个男人真的走了,你瘫软在座位上。
就凭这个动作,汤唯就该拿影后,不管是哪里的奖项。
这个表演的力道最难拿捏,一个隐忍克制的人,内心却有汹涌的潮动。
容易用力过猛,也容易让观众看不出来,而汤唯之所以能演好,除了演技,很大程度上,在于她的本色。
就像葛优演的大多数角色,整体性格上都是他的本色,汤唯也可以称得上是另一种的“本色演员”。
她的表演自成一派,观众总是能把她和电影中的人物融为一体的去看,而前提是,这个角色本身,就有汤唯身上的气质—天真阴沉、隐忍克制。
比如王佳芝,比如《晚秋》里的安娜。
虽说演员都害怕被定型,但是对于汤唯,想要保证作品的品质,不能不对剧本和人物严格筛选。
如果能把所有角色都演成“汤唯”,未尝不是一种更大的成功。
就像罗伯特•德尼罗代表了方法派,在当下的影坛,有一种别人无法取代的表演风格和气质,可以叫做“汤唯”。
1,判断一个电影是否足够文艺,我有一个土办法,就是看人物话多话少,文艺电影多走极端,要么少的要死,整段整段的沉默,要么就是话唠,说个没完没了,总之文艺的就是不正常的。
《晚秋》明显属于前者,汤唯老师整部戏话都很少,而且集中在几场戏里面爆发,印象深刻的是一句“Do you want me?
”,玄彬听到这句话,眼睛都放光了2,汤唯在戏中扮演的“安娜陈”,在紧张的时候喜欢吃东西,第一次表现是在杀死自己丈夫之后,她非常慌张,不停的把手中的纸塞到嘴里嚼,此处表演甚佳,看着她吃纸我都觉得好像很好吃的样子;第二次为刚刚从监狱出来坐长途大巴回西雅图,七年的牢狱生活让她对外界充满了警惕和担心,她往嘴巴里塞着薯片,迟迟不敢上车。
3,警笛声在全片共响起了三次,分别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是汤唯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警笛声作为背景音乐由弱渐强,然后黑场出片名,此处的警笛声代表汤唯被抓;中间是在玄彬安抚好玉子小姐后赶回旅馆找汤唯发现汤唯已经走了时,一辆警车试过旅馆门口,警笛淡入淡出,此处的警笛声为伏笔,暗示玉子小姐在旅馆被害,与结尾处的警笛呼应;结尾时候,玄彬因为玉子小姐被害而陷入麻烦,警车赶到,汤唯在一片警笛声中焦急的寻找玄彬,而玄彬却被警笛声带走了。
4,汤唯在片中的脸色,此处的脸色真的是指脸部的颜色而非表情,有三次比较明显的展示,第一次为第一次出狱,镜头是一个仰角特写,脸色为晦暗的,有黑眼圈;第二次是汤唯在西雅图一家服装店里精心打扮之后,烈焰红唇脸色惨白,虽然有别于之前的晦暗,但仍未病态的不健康的脸色;第三次为第二次出狱,镜头与第一次出狱时一样,整张脸呈现一种健康的白皙肤色,形成前后对比。
相由心生,对脸色的刻画即为对内心的刻画,尤其第二次,当汤唯换上新衣服化好妆短暂的逃离了那种晦暗之后,监狱的电话一下就把她残忍的拽回了现实,她默默去厕所换回自己的旧衣服,同时还有旧脸色。
5,在游乐园的那场戏中戏非常精彩,应该也算是电影人特有的小趣味,汤唯和玄彬各自为发生在眼前的别人的爱情故事配音,而他人即自己。
这段戏看似无用,实则是一次转折,汤唯的内心在此之前是排斥玄彬的,在经过这场戏,她终于向玄彬敞开了心扉,至少是一部分。
6,玄彬和王晶在葬礼后打架那场戏同样精彩,玄彬在两人发生激烈冲突后喊道“因为他用了我的叉子!
他凭什么用我的叉子!
”时我大笑不止,但笑中包含理解,我不认为此处的叉子象征汤唯,叉子就是叉子,仅仅因为叉子就大打出手是幼稚的,如同一个已经跟汤唯毫无关系的男人和一个尚未跟汤唯有任何关系的男人因为汤唯打架一样幼稚。
7,汤唯,真漂亮!
西雅图,真漂亮!
【绝望】“你还希望那个小孩儿再回来吗?
”因为弑夫案而失去九年自由的安娜与王晶重遇,对方已经结婚生子,可手,还掐在她的脸上,没有道歉,没有解释,甚至没有更暖些的安慰。
这句问话,已是安娜对王晶能说出口的,最严重的责备了。
安娜真的很像当年那个王佳芝。
敏感,聪慧,天真,她的面色有多冷硬,心就有多炽热,多柔软,浓烈的感情是胸中奔涌的地下河。
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伤害自己爱过的人。
这样的女人,好像刘索拉曾经一本书中对自己年轻时的形容那样。
“很多男人到现在都喜欢我的那副样子……这是一种很糊涂的样子,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一副多愁善感充满幻想的天真面孔。
男人们见了都觉得这种女孩儿可以被启发塑造成他们想象的任何一种形象……忧郁与无知往往使一个女人很有表面的魅力,但她的愚蠢只有她自己明白。
”在崇拜的诱惑之下,安娜觉得自己可以为他(王晶)去死。
那狱中的时日,她靠希望撑下来,或许,在那儿,她还期待自己某日能同王晶再续前缘。
可惜,并没有发生言情小说中的倾城绝恋。
正如这世界最标准的体温,不炽热,也不极寒,只是麻木,恒定——九年的等待和牺牲,换到一场轻如鸿毛的人事已非。
安娜毕竟还是一个心怀浪漫的姑娘,买来新衣装扮自己,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融入西雅图的街景中,自己好像与其他人没什么不同,可当监狱发给她的编号电话响起,她又即刻被打回原形。
在大街中央匆促地寻找,接听,报告。
然后再缓步走向车站,穿回那一身普通的风衣。
女为悦己者容,悦己者今何在。
镜中的安娜,是一个刚刚失去母亲,兄弟姐妹在为遗产争执,不曾拥有王晶的爱,独自熬过无声无息七年的女犯人。
开头是整个故事漂亮的伏笔,虽然王晶没有如约见面,安娜还是于最危险的时刻折回案发地,只为把自己同王晶的合照撕碎吞掉,以防王晶被警方怀疑。
当听到警车的鸣笛声,那个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她刚好将相片全部吞完,长舒了一口气。
自己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瞬间渺小成了一粒尘,保护了爱的人,她竟感到安慰和快乐。
【希望】勋是安娜那个阴沉世界的太阳。
他们的相遇让多雨的西雅图有了难得的晴天。
亡命天涯的勋擅长活在当下,他的任务是,让女人快乐。
放在七年前,安娜理应不会理会这样的人,但人生际遇就是这么奇妙。
在这个看似没心没肺,语言不通的陌生男人一连串的专业攻势面前,安娜竟然慢慢地释放了自己压抑、掩藏了九年的欲望和不解。
游乐场二人的配音,幽灵集市“好”与“坏”的对话,是信任的初始,当勋巧妙地找了一个借口,揭穿王晶的虚伪,并逼他道歉,一直掩藏、隐忍着自己感情的安娜终于找到了一个情绪爆发点。
从最开始下意识地保护王晶,责问勋,再到听到"道歉”这两个字,突然好像被激发了本能,转身问王晶为什么用别人的叉子,为什么不道歉。
此处汤唯的台词,英文转换到中文,表情,从惊愕,到不解,到崩溃,到释放。
拿捏精准。
一个女人九年的青春,崇拜和信任,终于换来一句带着泪的道歉,轻飘飘或者沉甸甸,在此刻已经不重要。
她从来要的不多,这些,够了。
我想安娜是许多知识女性的原型。
敏感,聪颖,看似油盐不进,却可以因为崇拜二字而低到尘埃里,傻傻牺牲,可当青春慢慢地挥霍给了这些,那些,并不能抵偿的灵魂,最后她们才发现,一个女人,最需要的,并不是那个高高在上摆起姿态让你崇拜的人,而是那个懂得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呵护你,让你快乐,给你希望的人。
晚秋的故事,也是一段,从绝望的爱到希望的爱的进化。
勋给安娜的希望是——两年后,在这儿,我们再见面。
两年后,勋没有出现。
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就应该已经被拘捕或者杀害了。
我想安娜在举着两杯咖啡匆忙寻找他的时候已经知道了这样的结局,可女人天生懂得自欺欺人。
情势倒转,这次,是他为她无声的牺牲。
两年之后的一句“好久不见”,安娜说给勋,也说给自己的新生。
旧日的绝望就算是前世欠下的宿业,这回,于绝境之中,无声赠与的希望,才是真爱的衍生。
汤唯唱:“不问你什么是真正喜欢,不去想永远是如何短暂,只要,我还会期望你在身旁……晚秋不晚,又何妨。
”
他有小动物一样的眼神他的温柔也是小野兽一般的温柔违反了他的意志从他的眼睛里泄露出来他自己也仿佛意识到了为它羞愧似地故意表现得粗鲁无礼
勋这个人物让我想起《恋爱的犀牛》里的台词《晚秋》这个片子,10年前看过,但是当时真的没看懂,10年后重看,突然就看懂了其中许多细节,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啊,爱情才不是主线,悬疑才是。
大量细节和情绪都深藏在三言两语里,节奏又缓慢,所以要搞明白就得把时间线捋一下。
全文剧透。
先交待一下主要背景事件,汤唯演的女主安娜,从小迷恋哥哥的好友王晶,迷恋到愿意为他去死,但是王晶突然离开了她,于是她嫁给了另一个男人,俩人日子过得不好。
没想到王晶又回头找她,说让她跟他走,但是私奔计划竟然被安娜老公发现了,男人气疯了说要杀了他俩,于是他被杀了。
片头直接交待了安娜本来已经在逃跑,但是为了保护王晶,她半路上又折返回去,发现丈夫已经死了,她销毁了与王晶的信件照片等等一切痕迹,这时远远的传来警车的声音,她已经走不了了。
七年后,她是编号 2537。
因为妈妈去世,哥哥替她交了保释金,她可以回家三天。
《晚秋》讲的就是她在保释的这72小时里发生的事情,在这三天里,监狱的电话会随时确认她所在位置,如果不接电话马上就会下通缉令。
第一天:相遇开往西雅图的大巴,车已缓缓开动,一个男人狂拍车门冲上车,显然是被人在追赶,身上也没带钱,68美元的车票买不起,他看到了东方面孔的安娜,向她借了30美元,就这样,心如死灰的中国姑娘安娜和刚到美国两年的韩国人勋相遇了。
安娜是拒人千里的,而勋的人生也面临着巨大的麻烦,他是以陪伴女性赚钱的牛郎,他的客户韩国女人玉子爱上了他,为了讨好勋,玉子骗了老公一大笔钱跑了,而玉子的老公认为她是和勋一起跑的,所以找人一路追杀他。
第一个名场面:你还好吗?
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
中国大家庭的那种表面上亲近,又分明话里有话各怀心事的客套热情,韩国导演竟然拿捏得很准确,我好奇地查看了一下编剧是谁,同样是导演金泰勇。
与其说安娜的哥哥姐姐想让她回去参加葬礼,不如说,同时他们更想把遗产问题都解决了。
哥哥需要钱,所以想卖妈妈的房子,姐姐也希望把餐厅的事情给处理了,这些都需要她签字同意。
那个男人,她为了他入狱的那个男人,也见到了,他已经结婚有了孩子。
若无其事的靠近你,转身又拥有别的幸福一句话就把她的心防全部卸下,安娜这一路冷若冰霜拒人千里,回家见到哥姐也很沉默拘谨,此刻,却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心里话。
很怯的问安娜和王晶这段重逢的对话只有几句,却意味深长,交待了很多前因后果。
王晶:“时间过得真快,这些年来发生了很多事。
”安娜:“不过在我这里就没什么事发生了。
”
杀了人算不算个事儿?
他岁月静好安然无事的生活,竟然说:“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
”而是安娜,从不谙世事的小女人变成杀人犯,她却说:“在我这里就没什么事发生了。
”你说时间过得真快?
在狱中的时间就过得很慢。
下面这句话,可以看出七年前杀人的时候王晶是在场的。
王晶说:“那天我本来想再回去那里,可是已经…”幸好说的是中文,不存在翻译的问题,所以很清楚地知道,他说的是“再回去那里。
”
心如死灰,我终于看清你的眼神这里为下一个名场面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七年前安娜的人生坍塌了,那七年后此刻,她的内心坍塌了。
如果在这里没有感受到安娜内心无声的崩溃,那看到后面就会因为另一个崩溃时刻感到莫名其妙。
所以,在7年前安娜丈夫死的现场,他俩都在,因此至少可以推断出,他俩都逃走了,但是安娜为了保护他,中途折返把有关他的证据都销毁了,然后来不及跑掉被抓入狱,而王晶像没事人一样结婚生子,七年后轻飘飘地问一句:你还好么?
你一点都没变。
她怎么可能还好?!
她怎么可能一点没变呢?!
擦肩而过吧这里安排了一个镜头,很贴切地表达了王晶的心情,两人说着话,王晶老婆突然在远处叫他:“你快来一下”,安娜站在他俩中间,他和她对视不语,安娜侧身让开,他从她身边擦身而过,走向另一头。
他的人生需要她让路,而他自始自终连一句抱歉都没说。
这是安娜的第一天。
而勋的第一天,接了单生意。
第二天早上洗澡数钱弄了弄发型喝小酒吃颗提子貌似小惬意,眼神却很空洞,他还正在被追杀,他的人生前途未卜。
明天会是怎样?
第二天:重逢俩人在车站又重逢,哀莫大于心死,她问他:去开房么?
她以为可以放纵自己,最终还是把勋用力推开,没想到还是做不到自我放弃。
场面一度难堪和尴尬......勋被小小地惊吓到,发生了什么事?!
然后迅速就懂了,就是那种:“人生已经如此不堪了,不能够,也无法更不堪了”。
她有着怎样的故事?
懂得体贴别人处境的他,立刻把自己放到更低的位置上:不必说对不起,应该说对不起的是我,第一次没能让客户满意,我会给你折扣,做个陪伴不好么?
是啊,她现在不就是最需要陪伴么。
不必感到羞耻。
这一天,为了让她开心,勋花了点小心思知道了她的名字,带她去吃西餐逛了商场坐了大黄鸭巴士,最后在荒废的游乐场看了一出街头表演。
街头这出表演是名场面之一。
爱恨如此纠缠,这就是安娜的内心吧?
看着别人的爱情,上演自己的心事,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一出最终只能一起沉沦的孽缘。
也许是真的想不通吧?
一条道走到黑,人生是怎么走到了这一步?
一起上天堂一起下地狱于是她带着他狂奔到当年常和王晶常去的集市,安娜终于卸下了防备,终于有勇气跟勋说出“我是谁”:妈妈的葬礼过后,我就要回监狱。
从安娜的描述里,可以确定7年前出事的那一天王晶在场,她说:“有一天之前的那个他又回来了,说要我跟他走,也不知怎么的,我丈夫知道了这件事,那天早上,他把我打得昏死过去……”既然是被打得昏死过去,她怎么还能杀人呢?
可见是王晶杀了她丈夫,所以她是替他顶罪坐牢的,还可以确定王晶在这七年里,完全没有去狱中看望她。
第二个名场面:好,坏,好特别喜欢这个场面。
你的语言我不懂没关系,你的心情我懂。
好好坏坏没关系,能逗你笑就好。
同是天涯沦落人,也许吧明天不会再见,但是今天我仍然可以温暖你的那份真挚,一直藏在勋假装玩世不恭又合乎分寸的玩笑里。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三天:也许会是永别王晶和妻子、安娜和勋四人同桌时的尴尬,三言两语,勋就立刻捕捉到王晶的大渣男气息,大家都是懂妹(mei第一声)的汉子,彼此看对方不顺眼太正常了。
想懂你的人一秒就能懂得你的处境,不想懂你的人,你就是替他背锅入狱,他也假装不懂。
于是,一出好戏就上演了。
想懂你的人不用问就懂你们以前一起开餐馆的?
我们现在一起开着餐馆。
你们以前客人都冲着安娜来?
我们的客人也都冲着安娜来。
然后观察了一下王晶的反应。
略略略略略,我难受死你王晶的脸果然绷不住了。
勋决定加码:“我们快要结婚了,先在中国办个中式婚礼,再回美国办个美式的婚礼。
”
这四人同桌场面不要太好看,四个人、四种神态,都各怀心事。
王晶老婆暗搓搓想了解老公和安娜之间的啥情况,王晶此刻是掉粉的心情吧。
安娜:幸好有人替我挡一下。
勋:She want me to be good,I’ll be good.She want me to be bad ,I can be bad.
王晶假惺惺地说:你不要玩弄她,她的人生已经很悲惨了,不要play games。
勋:为什么不能play games?
至少能让她笑,你能让她笑吗?
王晶:你想从安娜身上得到什么?!
典型的打着哥哥的名义多吃多占的心态。
把别人的人生弄得很悲惨的是他,却又假装保护她,自己的烂摊子不收拾,看到有人来收拾,又立刻想来插一脚。
我特别喜欢勋的回答:“你不要笑,你的笑容让人讨厌,从现在开始你再笑你死定了!
”然后,替安娜暴揍他几拳。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可笑吧,你曾经用尽全力去爱的人,竟然远不如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更懂得你的脆弱和坚强。
第三个名场面:你为什么用别人的叉子?!
勋把王晶气得半死,让他在熟人面前风度扫地颜面尽失,却像玩笑一样给出一个啼笑皆非的理由。
“他用了我的叉子,却不道歉,他怎么可以这样?
”他把“枪”递到了安娜手上,这是一个当众质问王晶的理由和机会。
安娜秒懂。
秒懂她根本不问王晶这是不是真的,这当然不可能是真的。
她直接质问王晶:为什么你要用他的叉子?
为什么用别人的叉子?
他的!
他的!
不是你的!
不管是别人的叉子还是别人的女人或者是别人的什么,不属于你的,你为什么要惦记?!
你为什么不道歉?!
七年的沉默、妈妈的去世、王晶的懦弱与伤害以及这三天隐忍的情绪,安娜终于借着勋给的勇气全都爆发了出来。
终于道歉终于,得到了王晶的一句对不起。
你用尽全力去爱的人,可能只是带来一辈子的伤害。
你以为只是萍水相逢,没想到他的话温暖了你一生。
人生常常会这样捉弄人吧。
人生如果可以重来在安娜回监狱的车上,他们又演了一出相遇的戏,让最不堪的一切都过去吧,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想要以一个更好的自己来认识你。
“我来自韩国,打算在这边开西餐厅。
”“我来度假,要回中国了。
”大巴因为大雾临时停车,玉子的老公中途追上了勋,栽赃他杀了玉子,他知道自己逃不掉,给了安娜一个最后的吻。
名场面之一。
已经是末路,再温暖片刻吧她去买了两杯咖啡,突然就听到了警车的声音,突然就发现勋不知何时,已经把自己的手表套在了她的手上,大巴快要出发了,安娜慌了咖啡也撒了没有时间了,她必须要上车,他没有回来。
“出来以后就在这里见面吧。
”勋的约定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两年后她提前出狱了。
结尾确实意难平,反复看了几次想确认勋到底有没有来,但我想他应该是没能来。
杀人成立的话,也要判个10年。
何况安娜始终不知道勋的人生发生过什么事情,所以应该是等不到。
一些细节1警车的声音,10年前看的时候完全忽略了,现在重看,注意到它出现在三次重要时间点。
第一次,安娜在杀人现场,第二次,玉子被杀,第三次在大巴临时停车地,那么按理说应该也是杀人现场,如果是这样的话,勋应该就是被玉子老公杀死了......呜呜呜呜,但我不希望是这样,我希望警车只是把勋带走了。
2.在市集里,安娜对勋说:等妈妈的葬礼过后我就要回监狱了。
要如何安慰一个这样不幸的人?
他用她的母语逗她开心,虽然只会说一个词,但母语可能是最安慰人心的语言了吧。
想安慰你的人,他总有办法。
逗你开心3.安娜和勋都是被冤枉栽赃替别人顶罪,很不幸,他们的人生就像西雅图的天气,浓雾散不去,幸运的是,他们的相遇就像大黄鸭巴士上突如其来的好天气,阳光虽然短暂,却比那些“亲人”“恋人”,更温暖到了对方。
以我这样一个理智、无趣的现代人眼光来看,安娜和玉子的爱,这种像火一样不顾一切燃烧的爱,不是灼伤了自己就是伤及他人。
能控制住自己体内爱的洪荒之力,才可以控制自己的人生吧。
你说勋对安娜是不是爱呢?
更多的是物伤其类的不忍吧。
大黄鸭巴士唉〜就像大黄鸭巴士司机嚷嚷的:人生在世,美好时光只是一瞬间,让我们敞开心扉享受这一切吧〜小卷的台词:与你分享闲暇时光感谢看到这里。
金泰勇选西雅图拍文艺片真是个好主意。
第一,西雅图多雨。
《西雅图不眠夜》里Meg Ryan说:西雅图?
那地方一年下九个月雨,我才不搬去呢!
这个城市每天都在下雨,每天也都有不下雨的时候,每当宝贵的太阳从云层里露出短暂的笑脸,雾气蒙蒙,把所有背景画面都虚焦成了斑驳的色彩,汤小姐穿着裸色风衣在雾里这么一走,文艺片的味道就出来了。
第二,西雅图的多雨成就了西雅图的文艺。
透过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地平线往远处一望,Space Needle仿佛成了奇幻世界里的建筑,奇异得不真实,连带着故事也像是发生在平行世界里的故事,灰色的,浅棕色的,深绿色的。
有人说西雅图雨太多让人心情不好,可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森林和雨水正相配,要是没有那么多的水汽、雾气、海山的氤氲,反而给人突兀的感觉。
水是这城市一部分,雾气中俩人跳芭蕾也不傻了,汤小姐和玄先生给跳芭蕾的俩人配音也不傻了,在大巴上把所以其他乘客都当成虚焦背景也不傻了,统统变得文艺起来。
西雅图可逛的景色不多(其实美国城市里可逛的景色都不多),但Pike market是人人都要去的。
汤姆汉克斯在Athenian餐厅里吃过饭,所以现在菜单上一个沙拉卖到16块钱大家还是趋之若鹜;晚秋里的两个人在玻璃平台里眺望过海对面的奥林匹亚半岛——那是《暮光之城》里狼人出没的地方,看,世界又奇幻了。
我站在Pike market湿漉漉的砖石地上,看鱼摊上的鱼贩子们此起彼伏地喊着口号互相扔鱼,那么大的一条鱼,一定很滑,我是接不住的。
不止是鱼,螃蟹也有普通的三倍那么大,还有手掌大的虾,整整齐齐地码在冰里。
汤小姐和玄先生倚着冰鲜柜台说话,也不怕冻着。
买好了海鲜,可以用Fedex 48小时空运到家,仍然保鲜。
西雅图的Peony(牡丹,或芍药)长得特别好,Pike market里面的长廊望过去,一条走道都是花团锦簇。
4块钱一把,带着回家,花头上还带着露珠。
Pike market旁边是著名的第一家星巴克,《晚秋》里面也给了个镜头,logo不似现在星巴克简洁的那家就是。
破破烂烂的,像个小摊。
谁能想到当年大排档似的咖啡馆如今红旗插遍了全球每个角落?
http://www.wangxiaoxin.net
你为什么要用他的勺子?!”看到汤唯借着勋给的勇气喊出这句话,其实是质问前男友为什么这么软弱。我突然明白,有些人过于隐忍和坚强,让你总是忽略了他们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难过。《晚秋》里面有好多特别经典的桥段,比如换手表,游乐场配音,玄彬听不懂中文一直说“好”“坏”,勋耍计谋
3.5 叉子段 和 结尾 很好~ 但 男主角 出事段 实在是 多余…
太~太~太~文艺了吧
故事真的很牵强。。。生生的套在一起。。一颗星星给画面了。
誰和我說不好來着?有多場設計都好,最喜歡葬禮後中餐館一場戲,從利用中餐餐桌的旋轉托盤(茶壺的觸碰)來處理四角關係的尷尬,再變到玄彬叉子的諧趣,最後湯唯情緒爆發的合理處境,情緒變了好多次,好看
反正我是哭了,汤唯在这部戏里的发型,穿着,气质都是我的菜。
闷闷的,叉子那段喜欢,一种神经质的悲伤
虽然我知道这是两个可怜的命途多舛失去了找自己能力的人的爱情故事,虽然我确实在看到两人分别的时候在影院默默擦泪。但是……如果想故意把台词减少,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地拍成默片而不是我所看到的尴尬的版本。
因为男女主角给了四颗星,庸俗的我~
汤唯总有种让人出戏的笨拙感,所以很适合安娜和王佳芝这种边缘人式的角色,会自然而然的吸引人的注意力,让她演正常人反而很难。游乐场那场戏是全篇华章,片尾略拖沓了些。
配乐满分。。汤唯满分。。玄彬满分~~!!
电影有点闷,演员加分~
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玄彬真是个美人啊。。。。纳尼?汤唯也演了么?
只是一场镜花水月
汤唯演技太生涩完全没hold住,玄彬这样的男的,如果能花钱雇到的话,可凑钱雇之。
拖着拖着竟然也看完了。。。
爱啊,这就是爱情啊。跟妈妈说话那段说到你没戴眼镜看不清,我突然就大喷泪。为毛那么多人说不好看呢,你们感受不到吧。最喜欢看新人对峙旧人的场面,真有爱,哈哈哈。
为了汤唯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对 但是 什么能挡得住 爱情?
文艺不是我的咖。一个人在电影院里憋尿看完了,最后结束的时候旁边的男生来了一句shit ,一语道破了我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