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冰》看完,刚好感冒,又头痛,还受它折腾,太难受了。
赵青头三言三语把黄宗伟的人性给骂醒了,我刚开始一听,觉得说这些只会更加激怒伟哥,没想到他就这样被她征服了,于是他反手把为自己卖命的枪手给灭了,直接出去投降了,伟哥出来后问,刚才那些话是你喊的吗,她说是我,然后伟哥说,我记住你了。。
听着多少有些落寞呀,没想到我这么强悍的角色就这样被终结了…… 官军得有多缺人,让一人孕妇去枪战和手雷现场喊话大毒枭。。
是因为她喊得特别好,还是因为别人都喊不出来这些话……也怪小段同学,那么饥不择食居然把赵青头给孕上了,一般来说不是孕早期比较多孕吐,到中晚期好像不怎么吐了,但是她不,看着那妆型至少六七个月了,居然还在孕吐,要不就是人设不对,要不么就妆造的肚子太大了。
小段被整得七上八下的,也对,为自己的饥不择食买下单吧。
小美这个角色如果深挖一下其实可以很好,结果居然被刀手一刀给灭了;阿龙挺好的;昌哥其实也不行,用力也太猛。
昌哥和谭瞎子最搞笑,两个大佬搞了那么大阵丈,造了两千公斤,结果人都死了,帮派被灭,东西还被我警缴了一千九百公斤,剩一百公斤被阿胜弄走了。
然后阿胜全卖到境外去,主打一克都没有在境内流通呀。
所以,其实换个角度想,伟哥在剧最后对儿子说了一句,我其实是卧底,好像没毛病,他单枪匹马灭掉了最开始的贺老板,然后又灭了昌哥,然后又灭了谭瞎,然后又灭了阿东的跨国集团,并且保证所有产品没有流入国内市场,并且毒资被缴,然后功成身死赎身前罪,简直比John Rambo还要更Rambo,整一出魂斗罗呀,没有伟哥,哪来这么大的丰功伟绩,他一个人,打掉了几个大集团。。
由张颂文领衔主演的缉毒剧《猎冰》,在开播前,就被赞誉为中国版的“绝命毒师”。
美剧《绝命毒师》中的男主角老白(沃尔特·怀特),是一位高中化学老师,他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学知识制毒,而《猎冰》中,张颂文饰演的黄宗伟,也是一位喜欢化学、在化学比赛中拿过名次的人,他也是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制造出了纯度极高的冰毒,成为了一名大毒枭。
演反派,可以说是在张颂文的舒适区,而演具有反差感的大反派,更是张颂文的拿手好戏。
所以,《猎冰》开播前,我对这部剧是充满了期待的。
但是,该剧的领衔主角,除了张颂文,还有一位女主角,就是“华为二公主”姚安娜。
一看姚安娜是女一号,而且演的还是一位从特种兵转业到地方的女警,顿时感觉期待感去了一半。
都知道姚安娜这几年一直在高调进军娱乐圈,而且她父亲任正非也非常支持小女儿的选择。
但是,非科班出身的姚安娜,应该先从配角起步,先多在影视剧里演演配角,磨炼磨炼自己的演技,等到真正有实力了,再担纲主演也不迟。
好家伙,配角还没演两三个呢,这就直接上手演女一号了,而且,还是缉毒剧这样的现实题材剧中的女一号!
《猎冰》首播3集,我一口气倍速刷完,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两点:一是这部剧就是为姚安娜量身定做的剧,除了张颂文,其余演员没有一位实力强名气大的,张颂文这个反派,就是为了反衬姚安娜的英勇机智,实力派给新演员抬轿子。
二是这部剧的剧情也很一般,公安抓捕罪犯毫无紧张氛围,细节漏洞百出,正派太弱,好像就为了突出赵友男(姚安娜 饰演)这一个女警察的英勇。
总体感受就是,这剧也就张颂文的演技和黄宗伟这个反派的戏可以看看。
黄宗伟是一个极具反差感的角色。
表面上,他是一个开工厂的,文质彬彬的人,对合作伙伴客客气气,对手下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也非常好,回老家就要给村里人发红包法礼物,还要拜佛。
但是,暗地里,黄宗伟却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制毒,而且为人非常阴狠。
前3集中,有两个细节,体现出了黄宗伟的虚伪和狠毒,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一是徒手灭烟头。
前面刚嘻嘻哈哈送走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收下货款之后还说,不用点了,我们都是朋友,对你们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后面那两人刚走,黄宗伟就立马收起笑容,蹲下身来,将其中一人扔在地上还没熄灭的烟头,拿起来用手狠狠掐灭了。
因为那两人提到了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型冰毒,还跟黄宗伟开玩笑说,会不会是你用洋葱晶生产的呀。
二是自己假做好人,让手下将偷产品的员工灭口。
厂里的一位员工阿伟偷拿了一小包产品,被工厂管家、黄宗伟亲信中叔发现,告诉了黄宗伟。
黄宗伟当时丝毫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还问阿伟,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阿伟说回老家,然后黄宗伟又问,你老家在哪,阿伟说在附近。
之后黄宗伟还让中叔给阿伟包个红包回家。
然后,看着中叔将阿伟狠狠拉到仓库暗处去,黄宗伟就故意走到门外,将防盗门锁好,然后站在门外,将耳朵贴在门上,静静地听里面的动静。
开始还能听到阿伟的求饶声,后来几声闷响之后,里面没动静了。
这时,黄宗伟才开始假装砸门,说中叔开门,然后自己搞出很大动静,进门就抱怨中叔,怎么老是不记得把那个门锁修好。
哈哈,演戏,谁都比不过你,黄宗伟。
看到被中叔锤死、血流一地的阿伟,黄宗伟还假装怜悯地看了一眼,然后嘱咐中叔处理干净。
一个伪善阴狠的毒枭嘴脸跃然眼前。
下面说说姚安娜给我的观感。
果然美颜滤镜时代,到处都是“照骗”。
平时看媒体发布的姚安娜的精修美照,看着她长得还行,但放到这种毫无滤镜的缉毒剧中,演员的真实颜值,就暴露无遗。
姚安娜的外表,放到普通人堆里也不怎么出色,放到美女众多的影视圈,更是平平无奇,甚至还有点丑。
不过,有一说一,姚安娜如果不开口说话,静止的脸上有一股挺酷、挺刚的劲儿,比较接近女警的气质。
但是,一开口就完了,瞬间演技短板露馅,秒变单纯憨憨。
更重要的是姚安娜的眼睛,不但无神不聚焦,而且眼里没戏。
演技和行为举止更不用说,太嫩了。
若是演个新人配角女警还凑合,但偏偏她演的是一位从部队特种兵转业的女警,这样身经百战、有阅历的警察,哪里是她这种毫无演戏经验、又没有生活体验的超级富二代能够驾驭的?
给还没有追《猎冰》的朋友看看这张剧照截图,这是剧中姚安娜饰演的女警赵友男,乔装卧底的模样,你看她这眼神,有一点点特种兵的机警和锐利吗?
整个一空洞迷茫社会失足女青年的眼神。
为了突出姚安娜的角色高光,剧本还特意在第一集给赵友男安排了一场赤脚追毒贩、泥泞小巷极限短跑追踪的“高光”戏码,场面之假、女主表现之差,真是谁看谁会笑。
张颂文如今在娱乐圈也算是混出头了,为何还甘愿给富二代新人女演员抬轿子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查询了一下《猎冰》的拍摄时间。
原来这部剧是2022年10月份拍的。
那个时候《狂飙》还未播出呢。
也就是说,那时张颂文还未大火。
所以实力派演员未火就沦为给公主抬轿子了呗?
换到如今的张颂文,肯定不会接这种拍摄老套、剧情一般、合作演员又是无演技富二代的剧了……吧?
一口气刷完《猎冰》前三集,不得不说,二公主姚安娜的演技让我惊叹。
我好久没有在名导执导的国产剧中见到如此让我感到意外的表演了。
第一集开头,缉毒队计划去仁美村抓彪子,副队长段明宏推荐资料室的赵友男参加抓捕任务。
听到这个消息后,赵友男面不改色,我甚至一度怀疑她的面部肌肉失去了表情达意的功能。
这,不按套路出牌啊!
一个在警局至少做了五年文职的人,终于有机会参加缉毒行动,正常人的反应会有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喜出望外。
然而,一张厌世脸的赵友男,真的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大多数观众会以为二公主面瘫,不会演戏,但只有极小一部分观众比如我,明白二公主对演戏非从寻常的理解。
她在用不变的表情,证明了她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素质。
一个没有得到重用的年轻人,却能不喜形于色,这证明赵友男非比寻常。
从她的名字中,我们也能品出一二。
先看赵姓,妥妥的赵·家·人,这解释了她比其他同事拥有更强的背景。
要不然《猎冰》中有头有脸的角色,为何只有她姓赵。
阿Q跟着欢庆时,赵老爷却一个嘴巴抽去:“呸!
你也配姓赵?
”再看名字,明明是女性,却能友男,这似乎暗示她有和男性处成好哥们儿的能力。
对此,我在第二集找到证据。
赵友男和副队长搭档找线索,两人来到旅馆门口前,副队长念了下旅馆名字。
赵友男一脸嫌弃地说:“我不瞎。
”
乍一看,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怨气,细品却是二公主润物细无声的表演灵气。
正常人在领导面前,低声下气是常态,不卑不亢很难得,赵友男却能一脸嫌弃怼领导。
她在用反常行为来证明赵友男就是一个不能用常理推断的奇葩。
奇葩年年有,而赵友男有望打破奇葩的天花板。
因为她的不寻常,让很多看似不合理的情节,似乎都开始合理了。
比如,贺鸿章灭掉瘟神和白姐后,其他同事都盯着犯罪现场,只有赵友男通过脚印就发现嫌疑人的逃亡踪迹。
比如,警察画像师都不懂如何推测面部细节,她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问题,并且通过画像,第一时间圈定嫌疑人黄宗伟。
比如,她和副队长盯梢,有个人在开五金店的门之前回望了一眼,她就知道这人可疑,果然五金店老板确实私自贩卖枪支。
在大多数国产剧中,这些情节都是亮瞎眼的主角光环。
然而,赵友男却让我感受到一股忧国忧民的艺术良心。
第一集开头,摄影师展现了赵友男的荣誉证书,从1991年到1994年,赵友男拿过三次三等功。
而《猎冰》的时间线是1996年,这说明赵友男在警局至少工作5年了。
明明拥有亮瞎眼的武力值,却一直不被领导重用。
这,或许是对男性为主导的警局系统的批判。
它的弦外之音是赵友男越厉害,就越能证明职场上女性歧视越可恶。
友男,音同有男,就是在暗示赵友男拥有男性一样的战斗力。
这不是我脑洞大开,胡言乱语。
在第一集,赵友男闯入仁美村,导演就用“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横幅暗示了这一点。
男女都一样,男人有的战斗力,女人也会有。
赵友男或许代表的从来不是她自己,而是千千万万个因为性别被歧视的职场女性。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不用合理的情节来反应女性的生存困境呢?
我有个推测,如果你相信,你就会膜拜主创们瘆人的创作勇气。
主创们或许担心赵友男的存在一旦有一丝一毫的合理性,观众就会入戏。
《猎冰》有张颂文坐镇,他的表演完全能满足观众沉浸剧情的精神需求,看他的表演会感觉时间如梭。
而赵友男的表演,则有一种让人变成三如先生的魔力,在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的精神刺激中感受到时间慢了下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这种时间变慢让人备受折磨的刷剧体验,反而更能让观众理解到邪不压正是一场艰苦卓绝的较量。
从前三集的内容看来,赵友男拥有深不见底的战斗力。
如果二公主在用教科书版的演技来塑造人物,那么,观众就会像看爽剧一样快乐,反而感受不到缉毒过程中那种粗粝的~难熬的~痛苦的~生活质感。
用貌似拙劣的演技,来让观众无限接近到追求正义的难,二公主和编剧导演们创造一种新型的甚至可以说是遥遥领先的刷剧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二公主担任《猎冰》女主角,还有很重要的文化批评意义。
2004年,陈冠希主演过《时差7小时》,导演是深圳女孩妞妞。
2022年,《喜悦的夏天》定档双十一,导演是深圳女孩胡小兑。
2024年,二公主主演《猎冰》,导演是刑侦剧大佬高群书。
她们三个人的出现,似乎证明一个真理,逐梦演艺圈可以没才华,但不能没财产。
我愿意给她赞美 ,就是她还通过《猎冰》中的不着调,来书写这个有奶就是娘的演艺圈。
更妙的是,《猎冰》开播后,某平台用的是Svip开更模式。
它和《猎冰》有一样的精神素养,再次证明金钱的魅力。
无厘头剧情 女主演技简直就是想吐 第一次那么想女主牺牲 随便都可以跟踪 不管跑到哪 都可以跟踪到 随便一问路人 都马上告诉你毒贩在哪 都牛B 一个个警察都跟智障一样 就女主是个大聪明 毒贩前面说的多聪明 各种隐蔽 后面一个个说找到就被找到 真他妈的 扯淡 编剧和导演 是不是智障?
有几个xx镜头蛮有意思。
①二公主在jing局讨论时候说她没证据但就是觉得可疑,人家不理她,她愤而离席。
但是她的剧情背景是j人转业。
②二公主混入窝点,就是她自己独自沿着线索追踪到的,穿上人家衣服混进去,纵然穿着防护服。
然后大家看到生面孔不起疑心,她直接进去捞起电话就给jing局报告地点车辆信息。
然后头子进来问她干啥,她说家人生病打个电话。
头子说以后不要随便进。
③大家都知道的名场面,直臂狂甩,真这么甩的话如果没有主角光环早下线了。
ps:颂文真接地气,就是一种不像演的,建议查查的感觉。
1、姚安娜的塑料演技太恶心了,可以说是毫无表演天赋,不信邪的可以看看17集和18集导演刻意给她的特写镜头
2、段队长演技非常油腻,上蹿下跳的,莫名其妙就把赵有男娶了,全剧所有线索都是他两口子发现的,最聪明的就是他们。
3、田队长完全就是个卖菜大爷啊,业余中的业余,这又不知道是哪个的关系户。
《猎冰》:魏瑾的小美像极了爱情的模样文:火神纪小美这个角色,其实真挺好的,如果多给这个角色些许笔墨,也许,她能不能变成一个经典呢,小美的很大一个篇幅里,让我似乎看到了爱情。
抛开所有一切,我们如果只单单看小美的这个故事,不难发现,它其实像极了爱情的模样。
小美在电台里讲过她的故事,颇有些凄美,那是她所理解的爱情,也是她所向往的爱情,所以她义无反顾地如飞蛾扑火般地奔往了黄宗伟,纵然她知道,黄宗伟有一个他青梅竹马的校花老婆,并且还有他舍弃不了的三胞胎儿子,但是她依旧孤身走进了暗巷,因为在她看来,她的人生从头到尾都是暗巷,而黄宗伟于她,便是那暗巷尽头处少许的光亮,她会本能地朝着那光亮前行,慢慢靠近,纵然最后可能将自己也葬送进去,而她最后也如同扑火的飞蛾一般,几下闪扑,就此湮灭。
我们一梳理一下这个故事。
出身极度贫寒,所以小美从小到大,可能就是在泥巴里成长起来的,有一段是她认识了黄宗伟之后回了老家,在泥巴里劳作,黄宗伟给她打了传呼,她高兴地飞舞起来,狂呼着再也不回泥巴地里去了,她要去看世界,她要去追寻美好的生活。
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小美在馄饨店工作时那种虽在底层却勇于反抗的表现,因为只有在最污浊的泥塘里滚过,所以她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爬出泥塘,因此她对赖账的顾客大骂出口,对毛手毛脚的老板怀恨在心,对多给她钱的黄宗伟心怀感激。
她后来曾经对黄宗伟的才婆叶小兰说,你是第二个对我好的人——是的,黄宗伟在她心里,就是她人生中第一个对她好的人,少女情怀,怎能不心生爱慕。
黄宗伟用一把火把馄饨店给炸了,是替小美打抱不平,也是这一把火,把小美心中的那点爱火,彻底地引爆了。
小美其实知道,黄宗伟并不是什么好人,她一开始就知道,因为她才认识黄宗伟不久,就有警察拿着黄宗伟的通缉令问到她,她看了一眼之后毫无波澜地说,没见过。
是因为小美没有是非观念吗?
其实不是,只是她的是非观念并没有那么根正苗红,对于一个从小到大就在泥巴里滚大的孩子来说,生存可能往往要比是非来得更加重要得多。
小美这个角色之所以让我颇有心留意,可能是因为她每每都让我有些意外。
并且就是在警察问过她话之后,她毅然决然地决定了,回家等黄宗伟找她,城镇里的工作都不要了,别的工作也都不要了,她回到她最初的地方,安静地等待。
一开始我还真觉得奇怪,不过后来想想也就释怀了,小美的可贵之处可能就在于她一旦认准了一个方向,她就会矢志不移地往前走。
所以当黄宗伟给她打传呼的时候,她抛下了一切直奔一个未知的前途,只因为他的一声呼唤——是不是,像极了爱情的模样。
所以当黄宗伟出逃时只带走了阿龙而没有带她一起走,她愿意躲在柜子里,替黄宗伟做一个已经死去了的烟幕弹,纵然她知道,她会因此被关进牢狱几年,但是她依旧义无反顾地完成了他想要她做的事——是不是,像极了爱情的模样。
所以当她刑满释放了之后,她出来后的第一件事是因为黄宗伟给她讲过老婆和孩子的故事,她有办法能找到他们,于是她带着出狱的行囊就直奔叶小兰而去了,找不到他,就找那些跟他可能有关联的人,至少可以知道他曾经或者一直爱着的那些人,是什么模样——是不是,像极了爱情的模样。
所以,当她说叶小兰是第二个对她好的人,当她在叶小兰的小卖部里帮忙并且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当她也一起帮忙照顾三胞胎兄弟的模样,我甚至感觉,她想要的生活是不是就是这样,因为他没有办法照顾他们,所以她来了,她替他来照顾这些他深爱的人们——是不是,像极了爱情的模样。
所以,当她给叶小兰下巴豆让她上吐下泄,然后带走三胞胎三兄弟的时候,我想起了黄宗伟曾经跟她说过他是多么想念自己的儿子们,他多么舍不得三兄弟远走他乡孤身闯天涯,我突然想起了当年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单骑救主的故事,小美,是不是就是一个女版的赵子龙,准备护送幼子去跟他们的父亲相聚以圆他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是不是,像极了爱情的模样。
当这场劫持最终变了味道,成了向黄宗伟索要原来的承诺以及报复的时候,这个爱情的味道才最终完全消逝了。
我一直觉得,最后其实应该可以逆转的,只要它继续朝着爱情的方向往下走,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没办法找到黄宗伟,而她这样做的目的,是带着黄宗伟的儿子们等待黄宗伟来接他们,那么她实现了她的诉求,黄宗伟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她,并且想要按照他之前的承诺,准备带他们一起远走天涯,成了一对亡命鸳鸯浪迹天涯……主旋律再次奏响的时候,他们会被官军抓获或者击毙,最终对整个故事的走向不会产生丝毫影响,但是至少这样,算是完成了小美这个角色对于爱情的最终诠释吧。
但是,不行,不可以,所以小美死了,死在半夜的床上,死在一个素未谋面的刀手手下,甚至连惨呼一声的时间都没有……小美最终连黄宗伟一面都没有见到,死在了某个深夜里的床上,一点爱情的模样都没有了。
看这部剧的最后,我其实一直有一个愿景,就是小美见到了黄宗伟,带着三兄弟见到了黄宗伟,对他诉说了爱情,并且责备了他的杳无音讯,但是两人相拥而泣,三年的离别与个中的种种,一拥而释怀。
之后,该怎样就怎样,毒枭与枭婆如果该死,就死吧,只是换一种死法,小美的这个角色也许会更饱满鲜活许多。
可能,在主创的眼里,小美也好,黄宗伟也罢,他们是不配有这种美好的情感的,所以小美死得尽可能漠然,死得尽可能莫名其妙,而黄宗伟连问她一句都不问,以这种手法来表现毒枭的绝情与冷漠。
人物的形象有时候其实可以不用那么刻板,所以在我心里,我其实更相信我刚刚说的那个故事,或者说,我更愿望故事会这么结束。
没有简单而刻板的人物形象,现在的文艺作品里,人物性格的复杂化,似乎也更符合人性本身。
以上。
我觉得,小美可能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当然,这个角色最后依旧被彻底地毁掉了,轻叹一声——可能,我更怀念的那种像极了爱情的模样。
2024年03月04日;农历正月廿四。
除了张颂文看着是认真演,其他的角色简直就是在混饭盒吃,装模作样演,观众还得假装看。
看了第一集,感觉像是小作坊的出品,演员的水平假的不能再假了,一堆人走路进村抓毒贩,但是又对讲机又大声讨论,然后成群跑进村追,生怕有人不知道他们要抓人,演技太潦草,有点欺负观众了。
如果不是有张颂文,我一集都不看。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猎冰》剧照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曾说过:“人对人是狼。
”电视剧《猎冰》中,黄宗伟研发的高纯度冰毒,被当地警方盯上了。
黄宗伟原本以为,运用自己的化学天赋制作冰毒,只要不在国内售卖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就能成就他表面上成功企业家的形象,光宗耀祖。
然而,黄宗伟的想法只是自欺欺人罢了,因为不管是否在国内售卖冰毒,制毒已经是违法的了,从他在外地用老婆名字提前购买房产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他内心还是害怕东窗事发的,所以提前备了逃跑后路,狡兔三窟。
《猎冰》剧照黄宗伟从小吃尽了贫穷的苦头,他一心想要赚大钱,光宗耀祖,他野心勃勃,所以不可能就此收手。
黄宗伟自认为自己的制毒技术高超,掌控海外市场并不是难事,但目前他光凭技术还是势单力薄,必须找到一个强大的合作者当跳板。
在黄宗伟之前的合作伙伴贺鸿章落网之前,黄宗伟曾听贺鸿章说起广宁有个大客户需要一千公斤冰毒,所以黄宗伟打算到广宁找到这个潜在大客户,作为自己东山再起的跳板。
黄宗伟到达广宁后,首先制作了一小包高纯度冰毒,让阿龙到市面上去找买主,从而把那位暗中的大客户吸引出来。
《猎冰》剧照阿昌是广宁当地的冰毒大佬,基本垄断了市场,对于外来兜售冰毒的可疑之人,定会调查控制,排除异己。
所以,没过多久,阿昌就把黄宗伟抓了起来。
阿昌看黄宗伟称自己就是那个能制度高纯度冰毒的人,立刻让黄宗伟当场制作,验明真伪。
《猎冰》剧照经过几个小时后,黄宗伟制作好了冰毒。
阿昌立刻让手下小弟当场试验效果,果然劲头十足,名不虚传。
而且,黄宗伟在制作过程中还没有用麻黄碱这个原料,更显示出黄宗伟的技术非凡。
阿昌当下立刻决定和黄宗伟合作,聘请黄宗伟为新一任的制毒师。
《猎冰》剧照黄宗伟吸取之前建工厂的经验教训,为了制毒过程更隐秘,不留下蛛丝马迹,黄宗伟决定把制毒工厂建在渔船上,这样生产过程中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里,不容易把发现,哪怕东窗事发,直接靠岸就能转移设备,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阿昌和黄宗伟都是奔着一千公斤的量去的,阿昌是为了扩大经营,赚更多钱,所以他早就为黄宗伟考虑好了生产工厂的事。
阿昌老婆的表弟是做捕渔生意的,手下有几十艘光渔船,阿昌和他们都谈下了合作,水上工厂的事完美解决。
黄宗伟虽然心里也是奔着一千公斤的量,而且阿昌垄断了广宁的毒品市场,也能消耗这么大的量,但他并不想在国内销售,因为他知道这么大量的冰毒出现在国内市场上,必然会掀起大浪,警察马上会找上门的,所以他向阿昌建议打入海外市场。
《猎冰》剧照阿昌是一个只顾眼前利益的人,他能稳妥地垄断广宁市场,何必要去吃苦抢海外市场,所以对于黄宗伟的建议有些犹豫。
黄宗伟内心深沉,考虑问题更深入,他更看中安全,所以威胁阿昌,如果不答应打入海外市场的条件,就不和阿昌合作了,阿昌不得不答应下来。
黄宗伟其实并不打算和阿昌长期合作,黄宗伟的野心可比阿昌大多了,黄宗伟只是暂时没什么势力,所以需要依靠阿昌的势力来和海外牵线搭桥,等到时机成熟了,黄宗伟就会取而代之,自己转身成为大佬,毕竟货源掌控在黄宗伟手中,阿昌只是一个跳板。
《猎冰》剧照阿昌其实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其实内心里并不太想去抢占海外市场,因为这样会额外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他只是暂时哄着黄宗伟,好让黄宗伟立刻开工生产。
阿昌觉得,等一千公斤的冰毒生产出来后,要怎么销售,还不是他阿昌自己说了算。
阿昌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只看中眼前利益,从之前对待前制毒技术人员阿迪上就能看出。
阿迪原本是阿昌集团内的制毒技术人员,倍受重视,但当阿昌发现黄宗伟技术更高超时,转头就让手下小弟给阿迪结账走人,但其实却是让小弟了结了阿迪的性命。
《猎冰》剧照阿昌这么做就能看出,阿昌对于不听话或对自己没用的人是不留情面的,会立刻了结掉,不管之前这个人对阿昌有过多大的贡献都没用。
因为,阿昌不可能放一个潜在的竞争手出去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同时也不可能留一个知道自己全部底细的人出去而威胁到安全。
黄宗伟和阿昌的初始想法就不同,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可能风平浪静地合作共赢,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出现矛盾,要不就是阿昌对不听话的黄宗伟反杀,要不就是黄宗伟对阿昌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大佬。
人性的阴暗面可以表现在极其恶劣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上,制毒贩毒人员不管表面上多么和蔼可亲,出手阔绰,基本都是道德沦丧的人,拥有反社会行为,他们无视社会规则和伦理道德,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其他人都是他们达成目的工具人而已,谁都可以舍弃。
-END-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就最后一集:突然出来个收音机点歌,正好伟哥正在听,警察也在听,都听这个频道,都还因为一句偏向虎山行听出阿美位置来了。
警察看到伟哥车子不知为何说这车有问题?
这是什么直觉?
杀手到了先杀了阿美,难道伟哥没交代不能杀吗,还是交代必须杀?
杀就杀吧,绑架了个司机是什么操作?
俩女人都杀了,司机怎么直接放走了?
杀手这是什么操作?
警察深夜徒手攀岩悬崖峭壁,最后镜头还特意给到悬崖有多高多陡,警察是职业攀岩运动员吗,而且这可是在深夜,即使有月光职业运动员也不可能好吧!
符合点常理好嘛?
最后二公主喊话的演技真是绝了,还有都天亮了,孩子该清醒了吧。
看见俩陌生人拿着枪吵来吵去没反应,不哭?
绝了,好看呢,但是感觉正坏对调了一下,张颂文太好了
完了,现在资本亲自来演戏了!
恶意一星太过分了,张颂文扮演的黄宗伟非常出色,这是一部好剧。
本以为张颂文会憋个大的,结果憋泡大的
挺好看,但是有败笔,张颂文演的真好
张颂文狂飙爆红之前22年拍的剧,阵容和剧情一般,看来制作成本不高,但是张颂文的演技完全撑住了这部剧,一如既往的稳,五星好评是给这样大器晚成的演员更多鼓励和支持,希望真正用心的好演员今后能得到更好更多的资源
中国版绝命毒师?
为了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张颂文老师辛苦了。
超过预期,五星好评。我觉得姚安娜挺好,真实不做作,希望她有更大的进步
从卖小灵通到卖大哥大,强哥最终还是碰了毒,很多人说翻拍绝命毒师,却忘了有个人叫刘招华,高群书+张颂文 两个王者带不动一帮青铜,韩庚接不住戏就算了,二公主一点演技没有全靠爹啊…三星半都给张颂文 讲粤语很好听,有很多地方能看出来是他即兴发挥,冲他这部剧还能凑合看下去~
这个戏太有意思了,对于下沉市场剧情足够浓烈狗血,对于一线市场又有流量演员和话题。演技什么的本来就不是下沉市场的刚需。反而是姚安娜成功地带火了一个低成本网剧。她演一根筋缉毒警察总比去古偶里演绝世大美女合格吧,感觉小姑娘挺真诚的,毕竟缉毒这个题材绝无灰色地带可言,就剩塑造人物了。而且这个戏里的群演都有一种古早今日说法情景再现的即视感,粗糙反而成了优势,我差点就觉得破破烂烂的的画面还挺写实啊。ps 刘招华原型还有点传奇感,算是给片子加分了
我非常喜欢连夜看的明天还上班呢
鬼是死去的人,人是活着的鬼。人生怎么样选择都会有点遗憾,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平平淡淡也好,一鸣惊人也好,能赚很多钱见很多世面也好,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场景挺符合故事需要,南方的湿热、躁动和杂乱都体现得不错。男主和配角都好,女主干瞪眼加吼叫式表演实在是浪费了剧组其他人的努力。
仿佛是毒贩拍出来侮辱缉毒警察的剧
滤镜和纪实画风很喜欢,张颂文演技没得说,至于故事和其他人还得再看。
多年以后你们会明白这是部cult
挺不错的,为提前看结局还又付了18元蛮紧凑,拍得朴实克制。一条逃亡之路。看似越来越风光,实际上一将功成连自己也枯了。张颂文很棒。有点乖张,但人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点评的脸谱化坏人。姚安娜不算出彩,人设也不讨好,可以看出演技比较拘谨,被骂的有点过。虽然外形一直被批,表情管理训练明显不够,的确会丑,但我觉得这点还好,敢于这么真实面对镜头的越来越少了。就是眼睛比较无神,像是有些近视眼,显呆。对比来看,小段演戏明显放松灵活(也和人物有关)。大部分演员都不错,中叔印象比较深,阿龙很呆萌,广宁陈总也觉得挺有特色。哈哈哈,为什么还有陈天明呀。而且陈天明居然不违和。配音有技术问题,有时口型不对。本来想给个四星。但看一星太多,4.7打分有点过分了,就多补一星吧。
本来只想给三星。第十七集多加一星